一、台湾农业的发展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王阳[1](2021)在《台湾精致农业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文中认为【目的/意义】通过探究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及特点。根据实地调查,探讨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在积蓄科技与人才力量、贯彻落实环保理念、融合农业与休闲产业、构建特色品牌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台湾精致农业做法,提出对策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存在农业科技与人才欠缺、有机农业覆盖面不高、休闲农业发展受限、农产品牌影响力小等问题,对此应当坚持科技与人才的引领、贯彻环保理念发展有机农业、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挖掘本土特色打造优质农产品牌。
林珊,李晗林,曾玉荣[2](2021)在《闽台农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闽台农业发展资源禀赋相近,但农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两地发展的差距主要来自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科技创新管理效率及科技创新推广水平等。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促进现代农业质效同步发展的实践经验,对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启示作用。福建应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借鉴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培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激活科技创新主体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李玉义,吴文斌,李文才,刘爽,张国庆,韩婧,杨鹏[3](2021)在《智慧化背景下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与经验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台湾地区在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下,实现由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变。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学习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梳理,概述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及经验启示。【结果】文章系统介绍台湾地区4种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包括资源节约高效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发展模式、绿色优质供给模式、绿色防控监管模式,并总结提出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增产技术攻关,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助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产地环境管理力度,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平台7项经验启示。【结论】借鉴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经验,可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戴伟娟[4](2021)在《台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及启示》文中认为【目的/意义】通过研究我国台湾地区农村再生行动相关的土地管理相关制度,为我国其他地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警示和借鉴。【方法/过程】从土地管理制度的视角,探讨我国台湾地区在促进农地规模经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使人才回流农村、控制农地非农化利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我国大陆的土地管理制度,提出政策建议。【结果/结论】研究认为,应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制度优越性,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放松对农业设施用地的限制,促进农业的现代化;重新界定农业休闲用地性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土地管理,促进各类人才回流;严格限制非农户取得耕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曹勇[5](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欢[6](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何鹏[7](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李晗林,周琼,曾玉荣[8](2021)在《台湾农村建设的历程回顾、政策演进及其走向》文中指出通过对台湾农村建设历程、政策主线的演进与调整过程的回顾,剖析台湾农村建设政策走向,为福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些许启发。台湾农村建设经过起步、发展、革新、提升4个阶段的调整,运用以"村落文化发展"为重点的社区营造,以"农村持续发展,软硬兼顾"为重点的农村再生,以"均衡城乡差距,引导创造"为重点的地方创生等三大政策措施,层层推进、相辅相成,从推动方式、人力培育、多元协力、多线并进等方面催生农村建设内在动力,重塑了台湾乡村风貌,激发了乡村要素重组,通过长期、渐进式推进,使台湾农村形成其独特的复兴形态。
李晗林,周琼[9](2021)在《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及启示》文中指出【目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台湾农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农业异业联盟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与有效经验,为大陆乡村产业异业联盟发展提供新的思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阐述异业联盟概念解释与发展阶段,分析异业联盟在台湾乡村产业中的有效实践措施,结合异业联盟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典型运用与案例,凝练出运用异业联盟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启示。【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我国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特点在于组建路线清晰,运作机制明确;政府引导促进,资源结合紧密;注重品牌契合效应,人力培育全面;科技研发助推,重视农业软资源。最后从中总结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分级辅导有序成长;多渠道协作发展,挖掘多方功能潜力;重视乡村人力培育,打造整体产业品牌;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基层渗透等启示。
贺丽娟[10](2020)在《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休闲农业应运而生,这个新兴产业既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精神追求,也为传统农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实现城乡结合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各大产业融合,是重新规划农业布局、提高农民就业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本文以休闲农业发展为背景,梳理国内外领域发展的进程,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基础理论等进行归纳总结,走访邯郸市17个区县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业专业村、星级企业和农家乐等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主体进行调研,了解邯郸市农村经济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利用SPSS软件对邯郸市休闲农业消费者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外不同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整理,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启示,为后期探讨对策建议提供了实证依据。通过调查结果表明,邯郸市休闲农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农业经营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资金冗余滞后,缺乏规划布局;区位优势不明显,缺乏服务意识;缺少核心文化,存在盲目发展;品牌特色不突出,营销推广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不足;产业链不健全,科技利用水平不高等。对这些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邯郸市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制定科学规划,加大扶持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打造经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专业人才引进,提高休闲农业管理水平;健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特色化布局,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强化利益联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探索新型种植模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台湾农业的发展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农业的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精致农业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 |
2 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经验 |
2.1 以科学技术为力量发展卓越农业 |
2.2 以绿色理念为根基发展有机农业 |
2.3 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发展休闲农业 |
2.4 以本土资源为优势发展品牌农业 |
3 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
3.1 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
3.2 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科技与人才现状 |
3.2.2 环保理念的贯彻现状 |
3.2.3 休闲产业的融合现状 |
3.2.4 特色品牌的构建现状 |
4 台湾精致农业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
4.1 坚持科技引领,注入专业人才活力 |
4.2 贯彻环保理念,扩大有机农业广度 |
4.3 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农旅产业融合 |
4.4 挖掘本土特色,打造优质农产品牌 |
(2)闽台农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闽台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
(一)农业发展水平 |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
(三)绿色农业发展水平 |
(四)农业产业多元融合 |
三、闽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比较与启示 |
(一)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构成 |
(二)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措施 |
(三)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措施 |
四、台湾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经验与启示 |
(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二)智慧科技农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三)农业循环科技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四)高效农机具开发推广的经验 |
五、推动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培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二)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
(三)激活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
(3)智慧化背景下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概况 |
2 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 |
2.1 资源节约高效发展模式 |
2.1.1 农业机械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模式 |
2.1.2 智慧农业模式 |
2.2 生态环保发展模式 |
2.2.1 生态循环模式 |
2.2.2 森林康养模式 |
2.3 绿色优质供给模式 |
2.3.1 品牌农产品发展模式 |
2.3.2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
2.4 绿色防控监管模式 |
3 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启示 |
3.1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
3.2 加强绿色增产技术攻关,促进农业绿色技术研发供给 |
3.3 大力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持续优化配置农村各项资源 |
3.4 助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提高农业资源精细管理水平 |
3.5 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 |
3.6 加大产地环境管理力度,激活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 |
3.7 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平台,切实提高农户互助组织水平 |
4 结论 |
(4)台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
1.1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
1.1.1 鼓励农民扩大经营规模 |
1.1.2 鼓励小地主出租、大农承租土地 |
1.1.3 限定耕地交易最低规模 |
1.1.4 鼓励一人继承农地 |
1.2 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
1.2.1 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用地管理 |
1.2.2 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的用地政策 |
1.3 促进人才流向农村 |
1.3.1 放开自然人购买农地,为城市人才流入农村提供可能 |
1.3.2 鼓励老年农民离农,为人才流入提供土地储备 |
1.3.3 扶持农校毕业青年购买耕地,为人才流入提供资金支持 |
1.4 限制工商资本,预防农地非农化 |
1.4.1 限制非农户取得耕地 |
1.4.2 部分补贴农业企业不得享受 |
1.4.3 通过税收等手段惩罚农地的非农利用 |
2 台湾地区土地管理政策的教训 |
2.1 短期政策缺乏长远考虑 |
2.2 农地私有制的局限 |
2.3 对政策目标的偏离 |
3 对我国大陆乡村振兴的启示 |
3.1 应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制度优越性,推动农地规模经营 |
3.2 放松对农业设施用地的限制,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
3.2.1 农户有权利在自己的土地上搭建无固定基础的临时性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设施 |
3.2.2 集体经济组织有义务引导集中建设有固定基础的农业设施 |
3.2.3 政府对农地的监管应该透明、可预期 |
3.3 重新界定农业休闲用地性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
3.4 创新土地管理,促进各类人才回流 |
3.5 严格限制非农户取得耕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台湾农村建设的历程回顾、政策演进及其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台湾农村建设历程回顾 |
1.1 起步阶段:1949-1968年———农村基础建设,改善民生 |
1.2 发展阶段:1968-1985年———建设农村社区,提高农民所得 |
1.3 革新阶段:1985-2000年———调整农业结构,强调“三生”农业 |
1.4 提升阶段:2000年至今———农村社区总体营造,促进农村再生 |
2 台湾农村建设政策主线演进与调整 |
2.1 社区营造:当前以“村落文化发展”为重点 |
2.2 农村再生:当前以“农村持续发展,软硬兼顾”为重点 |
2.3 地方创生:当前以“均衡城乡差距,引导创造”为重点 |
2.4 乡村地区整体规划:整合式发展策略规划 |
3 台湾农村建设的政策走向 |
3.1 在“计划导向”下的“自下而上” |
3.2 强调持续性农村人力培育与参与 |
3.3 鼓励多元协力、陪伴式推进进程 |
3.4 发展过程多线并进、全方位拓展 |
(9)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异业联盟的内涵与发展 |
1.1 异业联盟的概念 |
1.2 异业联盟的发展 |
1.2.1 探索期 |
1.2.2 稳固期 |
1.2.3 成熟期 |
2 台湾农业异业联盟的发展 |
2.1 联盟组建路线清晰,运作机制明确 |
2.2 政府引导促进,资源结合紧密 |
2.3 注重品牌契合效应,人力培育全面 |
2.4 科技研发助推,重视农业软资源 |
3 启示 |
3.1 发挥官方引导作用,分级辅导有序成长 |
3.2 多渠道协作发展,挖掘多方功能潜力 |
3.3 重视乡村人力培育,打造整体产业品牌 |
3.4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基层渗透 |
(10)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3.3 休闲农业的功能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
2.1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2.1.1 社会经济条件 |
2.1.2 人文历史条件 |
2.2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历程 |
2.3 邯郸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
2.4 邯郸市休闲农业空间结构 |
2.5 邯郸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2.6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2.6.1 休闲农业经营情况 |
2.6.2 休闲农业收入情况 |
2.6.3 休闲农业品牌创建情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休闲农业游客群体调查实证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3.2.1 游客基本信息分析 |
3.2.2 游客行为分析 |
3.2.3 游客满意度调查 |
3.2.4 游客行为特征交叉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资金冗余滞后,缺乏规划布局 |
4.2 区位优势不显着,缺乏服务意识 |
4.3 缺少核心文化,存在盲目发展 |
4.4 品牌特色不突出,营销推广不到位 |
4.5 专业人才缺乏,管理经验不足 |
4.6 产业链不健全,科技利用水平不高 |
4.6.1 发展模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
4.6.2 季节影响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
4.6.3 科技利用水平不高 |
第5章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与经验启示 |
5.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与经验启示 |
5.1.1 意大利 |
5.1.2 美国 |
5.1.3 日本 |
5.2 国内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与经验启示 |
5.2.1 台湾 |
5.2.2 北京 |
5.2.3 成都 |
5.3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案例与经验启示 |
5.3.1 休闲农业园区—鸡泽现代农业产业园 |
5.3.2 休闲农业示范县—涉县 |
5.3.3 星级企业-康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
第6章 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6.1 制定科学规划,加大扶持投入 |
6.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
6.3 打造精品品牌,扩大影响范围 |
6.4 专业人才引进,提高休闲农业管理水平 |
6.5 健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
6.5.1 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 |
6.5.2 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 |
6.5.3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6.6 推进特色化布局,培育农业优势产业 |
6.7 推进强强联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6.8 探索新型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台湾农业的发展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精致农业对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J]. 王阳. 台湾农业探索, 2021(05)
- [2]闽台农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比较研究[J]. 林珊,李晗林,曾玉荣. 亚太经济, 2021(04)
- [3]智慧化背景下台湾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成功模式与经验启示[J]. 李玉义,吴文斌,李文才,刘爽,张国庆,韩婧,杨鹏. 中国农业信息, 2021(03)
- [4]台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及启示[J]. 戴伟娟. 台湾农业探索, 2021(03)
- [5]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8]台湾农村建设的历程回顾、政策演进及其走向[J]. 李晗林,周琼,曾玉荣. 福建农业科技, 2021(04)
- [9]台湾乡村产业异业联盟的发展及启示[J]. 李晗林,周琼. 台湾农业探索, 2021(01)
- [10]邯郸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贺丽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