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

内窥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

一、内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慧[1](2020)在《近10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4000例,对其中行胃镜检查的1943例患者的病因构成、诱因、性别、年龄、民族及季节变化趋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2010年至2019年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以“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的患者共4000例,其中行胃镜检查的共1943例,10年间镜检率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构成:前4位病因分别是消化性溃疡42.21%(820/194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3.30%(647/1943)、急性胃黏膜病变11.53%(224/1943)及恶性肿瘤5.35%(104/1943),占全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92.38%(1795/1943)。3.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2010年-2014年与2015年-2019年对比,胃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病率较前上升,其他病因的患病率较前下降;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及其他病因的构成随年份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恶性肿瘤的构成随年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4.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566例有明确的出血诱因。其中337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风湿药物(如阿司匹林、关节镇痛药等),60例口服感冒药、抗生素、激素、抗抑郁症药物、中药、保健品及其他成分不明药物,162例大量饮酒,5例食用粗糙或不洁饮食,2例医源性出血(行胃息肉切除术后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同一时间段对比,服用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物等)所占的比值高于服用药物2(抗生素、激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药物1的患者数呈上升趋势。5.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性1345例,女性598例,男女比例为2.25:1。2010年-2014年与2015年-2019年对比,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朝鲜族1041例,汉族873例,其他民族29例。2010年-2014年与2015年-2019年对比,朝鲜族和汉族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朝鲜族的患病率较前下降,汉族的患病率较前明显升高。7.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92岁,平均年龄为59.04±13.31岁。2010年-2014年与2015年-2019年对比,46岁-60岁组和≥61岁组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对比,≥61岁组的构成均高于46岁-60岁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平均年龄由58.34±13.11岁升高到59.54±13.45岁,平均年龄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消化道出血的平均年龄随时间变化呈增长趋势。8.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46岁-60岁组的构成高于≤30岁组和≥6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肿瘤中,≥61岁组的构成高于≤30岁组和46岁-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同季节对比,秋冬季消化性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的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与季节有关。10.19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死亡患者13例,生存患者1930例,死亡组与生存组的年龄、民族、性别和季节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恶性肿瘤。其中胃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病率随年份变化较前升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恶性肿瘤患病率未见明显变化。2.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主要的诱因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饮酒。3.影响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和季节。4.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病因、性别、年龄、民族及发病季节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5.2010年-2019年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镜检率呈递增趋势。

赵明,刘邦喜,刘新冰,王小泽,罗薛峰,杨丽,杨锦林[2](2020)在《内镜下钛夹标记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钛夹标记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2月-2018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因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内镜治疗失败后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成功率、30 d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3例患者内镜检查溃疡出血Forrest分级分别为Ⅰa 8例(24.2%)、Ⅰb 14例(42.5%)、Ⅱa 4例(12.1%)、Ⅱb 7例(21.2%)。8例患者视野差未行内镜治疗,25例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其中7例初次内镜止血治疗失败,18例内镜下止血成功后发生再出血。内镜治疗失败后距经导管栓塞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5.42±67.54) h。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造影检查,15例血管造影阴性患者X线下8例可见钛夹标记,钛夹引导下行栓塞治疗,7例未见钛夹标记,其中4例患者接受预防性栓塞治疗;余18例血管造影阳性者均予以栓塞治疗。血管造影阴性的患者钛夹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临床治疗成功率为75.0%(6/8),无钛夹引导者临床治疗成功率为为28.6%(2/7),血管造影阳性者经导管栓塞治疗临床治疗成功率为66.7%(12/18)。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总体临床成功率为60.0%,30 d死亡率为20.0%,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栓塞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治疗失败患者,钛夹标记引导经导管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

郎海波,高峰,石进,陈雪,张杰,黄小勇,吴宪宏[3](2019)在《抗栓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学科治疗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抗栓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多学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栓治疗合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4小时内行急诊内镜检查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窦性心动过速48例,低收缩压15例,同时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低收缩压16例。抗血小板治疗69例(肠溶阿司匹林35例,氯吡格雷8例,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1例,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5例),抗凝治疗10例(华法林7例,低分子肝素3例)。血红蛋白下降2090 g/L,中位数40 g/L。19例合并循环衰竭,于手术室气管插管麻醉下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其余60例于心电监护、吸氧条件下行内镜检查及治疗。多学科共同会诊调整抗栓药物使用。结果内镜诊断消化性溃疡61例,食管贲门黏膜撕裂10例,急性糜烂性胃炎6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胃间质瘤1例。Rockall评分49分,中位数6分。8例追加介入止血治疗。均止血成功,未再出现活动性出血表现。结论抗栓治疗患者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需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合出血和栓塞风险,多学科共同会诊决定抗栓治疗药物调整策略。

许敏[4](2019)在《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动脉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原因为医源性、外伤性及自发性动脉破裂出血。病情轻微情况下可进行保守治疗以期自愈,但在动脉破裂出血等较为严重情况下,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切开修补、结扎出血动脉及甚至脏器切除,但其创伤大、风险高、损伤严重,不为广大医患所接受。动脉出血栓塞因其微创、效果良好及最大程度保护组织脏器功能等特点,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已发展成为动脉出血的首选治疗方式。栓塞材料的选择对于是否可成功止血至关重要,其一般根据病因、血管解剖、科室所具有的栓塞材料种类以及术者的操作习惯等因素决定。弹簧圈与明胶海绵颗粒是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常用固体栓塞剂,但弹簧圈的栓塞止血效果受凝血功能影响较大且往往需多枚,费用较贵,而明胶海绵可控性不强、可再吸收,同时也受凝血功能影响。NBCA作为液体性栓塞剂具有不受凝血功能影响、可控性强、血管适形性良好、即刻永久栓塞等特点,弥补了固体栓塞在动脉出血栓塞治疗中的不足。然而NBCA作为进口医用胶,价格昂贵且需专用导管,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国产医用胶具有NBCA相似的特性,作为国产医用胶易于获取,不仅无毒,无需专用导管,而且价格低廉。但其使用说明并未说明在介入治疗中的效用与安全性。针对上述情况,本课题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方法,探讨运用国产医用胶对出血动脉进行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第一部分 国产医用胶行兔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目的:以健康大白兔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配比的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混合剂行兔肾动脉的栓塞,探讨其栓塞效能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材料与方法:选择120只健康大白兔,电脑编号,按照每组40只随机分入3组。3组按照碘油与国产医用胶的配比,分为3:1、4:1、5:1三组,分别对实验兔进行肾动脉栓塞。以乌拉坦对实验兔进行全麻并以水合氯醛腹腔注射维持麻醉,右侧股动脉插管区常规备皮、消毒,行右侧股动脉分离并穿刺插管,在微导丝引导下以2.7F微导管插管兔肾动脉主干并造影证实,后以流控技术实时显像下推注栓塞剂至肾动脉远端铸形到管尖为止。栓塞结束后再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根据观察时间分为3组:术后1天组、术后1周组、术后1月组,按术后时间分别复查造影后处死实验兔,首先解剖取肾行标本外观观察,后予以10%福尔马林浸泡并组织切片后HE染色行光镜观察。肾动脉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天、1周复查检测兔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实验过程中5只实验兔死亡(实验中再补充了 5只),其死亡原因分别为麻醉过度、股动脉分离插管失败及栓塞剂返流、异位栓塞、粘管等手术操作相关性死亡,经改进实验技巧后再未发生上述情况。栓塞剂在透视下显影清晰,经导管注射顺利,无堵管情况且易于控制,可经微导管行反复栓塞,安全有效。术后实验兔肾功能呈一过性损害,白细胞一过性升高,1周后均恢复术前水平,术后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后1周和术后1月复查造影示栓塞可靠,均未见血管再通形成和造影剂的外溢。术后病理HE染色后光镜下栓塞剂呈不规则形或分支状折光性透亮物质,其中5:1、4:1组以细动脉及小动脉栓塞为主,两者无显着差异(P>0.05);3:1组以中型动脉栓塞为主,与5:1组、4:1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1天肾组织内血管扩张充血,动脉内可见栓塞剂填充,肾组织变性,见轻度炎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凝固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周和术后1月血管内栓塞剂仍然存在,相应节段肾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钙化,坏死周边见广泛炎性细胞浸润带并有纤维组织增生,3组间肾组织变性坏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医用胶栓塞实验兔肾动脉安全可行、有效,不同浓度的国产医用胶可以选择性栓塞肾动脉各级分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第二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目的:运用国产医用胶医用胶配合超选择插管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内科及胃镜治疗无效消化系出血,探讨其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19-05内科或胃镜治疗无效,血管造影明确为消化道血管出血的25例患者,均运用1:1的碘油与国产医用胶混合物栓塞出血血管。以屈氏韧带划分,上消化道出血19例,下消化道出血6例。病因构成:上消化道溃疡出血12例,肿瘤性出血6例,外科手术后出血4例,胰腺炎1例,2例患者病因不明。在随访期内,对手术操作时间、国产医用胶用量、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23例单独运用国产医用胶医用胶,2例微弹簧圈+国产医用胶医用胶,所有患者术中均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100%.30天内2例栓塞后患者再发出血,均予以国产医用胶补充栓塞并成功止血;4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死亡,3例为肿瘤晚期进展至恶病质衰竭死亡,1例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致重症感染死亡.术后3例患者出现肠道缺血症状,2例患者自行缓解,1例腹痛进行性加重,转外科手术切除证实为结肠肿瘤,外科术中可见肿瘤附近局部正常肠管缺血明显,术后康复出院.余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生存良好。结论:对于内科及内镜保守治疗无效的动脉性消化道出血,国产医用胶栓塞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再出血与并发症发生率低,性价比高。第三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动脉破裂出血栓塞中的运用,评估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统计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明确为创伤性动脉破裂出血并接受国产医用胶栓塞治疗的患者共44例。其中肝动脉破裂出血17例,肾动脉出血14例,股动脉与肱动脉损伤出血13例。肝动脉破裂出血中医源性损伤7例:2例为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置管引流)术后,2例为肝穿刺活检术后,3例为外科术后;外伤性损伤10例:6例为车祸伤,3例为高处坠落伤,1例为刀刺伤。肾动脉破裂出血中肾穿刺活检5例、肾挫裂伤5例、肾脏碎石损伤3例、肾造瘘术后1例。股肱动脉损伤出血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4例,其中2例为吸毒导致,其余11例均为介入术后所致。所有病灶均以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按1:1比例混合形成的栓塞剂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术后对栓塞技术成功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动脉破裂出血:造影发现1 7例患者中3例为造影剂外溢,6例为假性动脉瘤,6例为肝动静脉瘘,2例肝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所有17例患者均成功栓塞,手术成功率100%,国产医用胶与超液化碘油混合物用量0.3-1.1ml,平均0.6ml,栓塞所用时间11-23min,平均15.5min,栓塞所用医用胶平均费用¥479±174。无患者复发出血,未发现术后严重并发症。肾动脉破裂出血:所有病灶均经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后一次性有效栓塞,栓塞剂平均用量0.5ml(0.2-0.8ml),术中未见栓塞剂反流,术后未见异位栓塞。栓塞所用医用胶平均费用¥414±123。术后临床随访未见再发血尿、血肿进展等复发出血迹象,术后患者白细胞、肌酐与血压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0.05)。13名患者进行超声复查未见肾脓肿、肾实质梗死及肾动脉异常栓塞情况。股动脉及肱动脉损伤出血:13例患者共13处假性动脉瘤,均采用国产医用胶-碘油混合乳剂成功栓塞,1 1例患者一次性栓塞成功,2例患者行补充栓塞并完全填充瘤腔,医用胶平均用量1.46ml(0.5-5.5ml)。栓塞后造影发现1例患者出现轻微异位栓塞,但未出现远端肢体缺血情况。3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再出血及治疗相关并发症产生。结论:运用国产医用胶对创伤性动脉出血栓塞安全、有效,较其他栓塞剂具有快速、成功率高及费用低廉等特点。

陈再利[5](2019)在《19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研究19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病例分析临床资料:回顾2011年1月-2018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19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19例中,男10例,女9例,年龄5170岁,平均61.7岁。18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鳞癌。其中食管胸上段癌3例,食管胸中段癌13例,食管胸下段癌3例。食管胃颈部吻合8例,胸内吻合11例。食管气管瘘发生时间最早术后第7d,最迟术后第93d,中位时间术后第19d。19例病例均行禁食水、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通畅引流等保守治疗。其中11例采取单纯保守治疗,愈合6例,因感染死亡3例,因营养状况差死亡1例,1例带瘘生存至今已16个月;4例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2例愈合,余2例分别死于咯血和感染;2例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1例愈合,1例死于咯血;1例应用钛夹夹闭食管瘘口,未成功后保守治疗愈合;余1例行气管支架联合手术治疗。19例患者经治疗后其中10例瘘口愈合,分别在15d224d愈合,中位愈合时间为58d。结论:1.气管瘘可能主要发生在胸内,食管瘘主要位于吻合口及残胃。2.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以营养支持为基础,充分引流是关键,控制感染是重中之重,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选择支架治疗及不同方式的手术。3.食管气管瘘死亡患者可死于感染、出血、营养状况差。4.对于胸内吻合及颈部两种吻合方式,食管气管瘘占食管瘘的比例可能没有统计学差异。

孙贝贝[6](2018)在《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胃肠镜联合腹腔镜“一站式”杂交手术诊疗模式的应用价值,量化各项消化道出血相关指标,总结出适合小儿的不明原因消化大出血评分系统。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结果、贫血情况、治疗、是否反复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学描述。年龄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单位岁表示。结果:1.共收集到小儿消化道出血病例6710例,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共118例。男性97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约为4.6:1。年龄4.65±3.78岁,年龄范围1月16天13岁2月。其中<3岁56例(47.46%),>37岁27例(22.88%),>710岁21例(17.80%),>10岁14例(11.86%)。2.胃肠镜联合腹腔镜确诊病例79例;ECT联合腹腔镜确诊23例;腹腔镜联合小肠镜确诊10例;开放手术确诊14例。本研究发现胃肠镜联合组及ECT联合治疗组的确诊率无统计学差异。3.量化患儿贫血情况、出血颜色、出血次数、输血情况、有意义的影像学检查等指标,初步建立评分系统表,并认为分数达到12分者可尽早行手术干预。结论:1.儿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平均年龄为4岁半,3岁以内患儿约占50%。男性患儿发病率较女性多见,病因多为美克尔憩室所致出血。2.胃肠镜联合腹腔镜诊疗方式可提高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确诊率,为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在各种医院推广。3.按照已制定的评分系统进行患儿评分,得分大于12分者,我们认为需尽早行手术干预并查明病因。量化各指标建立相应的评分系统能放宽外科干预指征,缩短救治时间,减少误诊及漏诊,有待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许和[7](2017)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544例急性上消化出血(AUGIB)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我院近5年AUGIB的病因,对内镜在AUGIB中的检查时间及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再出血率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及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54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因分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分别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病例的一般特征、急诊内镜的临床应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间的有效率及再出血率等。结果:1.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377例入选,男性308例,女性69例,男︰女为4.5:1。有239例(63.4%)病人接受了急诊内镜检查,其中206例(86.2%)查明病因;138例(36.6%)病人接受了择期内镜检查,99例(71.7%)查明病因;有9例病人病因不明。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6例(59.94%)、胃溃疡98例(25.99%)、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12例(3.18%)、吻合口溃疡10例(2.65%)、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9例(2.39%)。对50名ForrestⅠa-Ⅱb的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药物喷洒治疗22例,药物注射治疗10例,钛夹治疗5例,联合治疗13例;其中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1例死亡。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120例入选,男性102例(85%),女性18例(15%),男︰女为5.7:1。主要病因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94例(78.3%),其次为酒精性肝硬化22例(18.3%)。对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分别进行Child-Pug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内镜检查时间分为:<24h组、24-48h组和>48h组,三组病因检出率依次为46.2%、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77例接受内镜治疗,内镜下表现为GOV者最多,占61.0%,。其次EV,33.8%,IGV所占比例最少,5.2%。内镜治疗方式以硬化剂(EIS)治疗者最多,共49例(63.6%),42例用于食管(86%);组织胶治疗15例(19.5%),14例用于胃(93%);套扎治疗(EVL)6例(7.8%),均用于食管;7例食管静脉曲张+胃底静脉曲张者均接受了联合治疗。内镜治疗后有5例(6.5%)发生再出血:套扎术后1例,经硬化治疗后止血;硬化治疗后2例,1例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1例建议转外科,患者家属拒绝并自动出院;组织胶治疗后2例,1例转外科,1例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5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病例发生再出血,其中1例内科保守后止血,1例转外科;2例死亡;1例放置三腔二囊管,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结论:1.消化性溃疡是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病因。2.急诊内镜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因检出率高于择期内镜。3.早期内镜检查可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出血的病因检查率;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治疗,目前仍以EIS治疗为主。

陈洁[8](2013)在《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在同时存在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的患者中两种内镜治疗方案(连续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vs套扎序贯硬化剂+组织黏合剂注射)对预防再出血的疗效,进一步建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结论。2.研究内镜治疗肝癌患者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且了解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1日—2012年3月27日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住入院,经胃镜确诊同时存在食管及胃静脉曲张,并行连续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或套扎序贯硬化剂+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76例患者。2.随机对照试验中纳入2012年3月28日—2012年10月26日收住入院,既往经胃镜确诊同时存在食管及胃静脉曲张,曾接受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的50例肝硬化患者。3.回顾性研究2004年4月1日—2012年10月31日确诊原发性肝癌,并且因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行内镜治疗的117例患者。4.登记入选时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作为基线特征,进一步随访再出血、生存和并发症等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运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预后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的方法。结果:1.回顾性队列研究中,7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1个月,套扎组与序贯组的累积再出血率(P=0.867)、病死率(P=O.7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曲张静脉根除率(OR=1.53,95%CI0.39-6.03, P=0.80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组中患者发生胸骨后疼痛(OR=4.00,95%CI1.10-15.84, P=0.038)的风险显着高于套扎组。两组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OR=1.67,95%CI0.57-4.84, P=0.34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机对照试验中,5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其中13例(26.0%)发生再出血,套扎组和序贯组患者的再出血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6.0%vs36.0%,P=0.102)。分层分析发现,同时口服心得安治疗的患者中,套扎组的再出血率显着低于序贯组(0%vs50%,P=0.039);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套扎组的再出血率亦显着低于序贯组(11.1%vs45.0%,P=0.023)。两组患者曲张静脉的根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中有2例患者(4.0%)死亡,两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vs8.0%,P=0.153)。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均无显着差异。3.117例肝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6个月,60例患者(48.7%)发生再出血,患者1年、2年和5年的累积再出血率分别为46.6%、65.6%和73.2%。65例患者(55.6%)发生死亡,患者1年、2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8%、46.2%和24.1%。,不同的内镜治疗措施对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或死亡的风险没有显着差异,而低钠血症(P=0.028, HR=6.660,95%CI1.225-36.197)和彩超测得门脉主干内径>12mm (P=0.001, HR=12.340,95%CI2.692-56.558)是预测患者发生再出血的独立预后因素;AFP>20ng/ml (P=0.004, HR=3.851,95%CI1.522-9.743)和凝血酶时间>21秒(P=0.001, HR=38.207,95%CI6.196-235.620)是预测肝癌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对于同时存在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连续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和套扎序贯硬化剂+组织黏合剂注射在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根除率、病死率、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序贯组发生胸骨后疼痛的风险显着高于套扎组。2.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对于同时存在食管及胃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连续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和套扎序贯硬化剂+组织黏合剂注射在再出血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口服心得安治疗或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套扎组的再出血率显着低于序贯组。两组患者的曲张静脉根除率、胃静脉曲张的复发率、总体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连续套扎+组织黏合剂注射可能更适合作为预防再出血的治疗方案。3.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不同的内镜治疗措施对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风险没有显着差异。低钠血症和彩超测得门脉主干内径>12mm是预测患者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独立预后因素;AFP>20ng/ml、凝血酶时间>21秒是预测肝癌患者内镜治疗后发生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

李素萍,薛迪强,杜宏伟,何晓霞[9](2012)在《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胆总管结石52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胆总管结石内镜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病情对5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第1组(同步治疗组)曲张静脉硬化栓塞与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同步进行;第2组(先后治疗组)硬化栓塞治疗曲张静脉10-30d后再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第3组(择期治疗组)硬化栓塞治疗曲张静脉及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后择期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或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取石.结果:52例患者中取石成功率为(49/52)94.2%,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52)9.62%,消化道出血(2/52)3.85%,胆管炎(2/52)3.85%,急性胰腺炎(1/52)1.92%.2例死于慢性肝功能衰竭,死亡原因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 aphy,ERCP)无关;1例胆道支架移位,改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胆总管结石内镜下治疗是目前最佳治疗方法.

倪春,张才全,李建,胡淞[10](2010)在《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及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及延诊误诊原因。方法:对43例我院1998年9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有症状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入院均未考虑到十二指肠憩室,初诊都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经进一步的上消化道钡餐、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才获得确诊;32例行非手术治疗,6例行十二指肠转流憩室旷置,1例行憩室切除术,2例行憩室内翻缝合术,2例行Oddi’s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所有患者症状均获得缓解或治愈。结论:十二指肠憩室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常对此症缺乏警惕性,容易延诊误诊。对大部分有症状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内科治疗可缓解或控制症状,对症状顽固或合并有严重并发症则应选择手术治疗。

二、内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论文提纲范文)

(1)近10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诊断标准
    2.5 研究方法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病因统计结果
    3.2 相关诱因统计
    3.3 相关因素统计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病因分析
    4.2 诱因分析
    4.3 相关因素分析
    4.4 存在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抗栓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学科治疗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及术后液体复苏及抑酸治疗
        1.2.2 多学科会诊
        1.2.3 内镜治疗
        1.2.4 介入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4)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国产医用胶行兔肾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动物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动脉性消化道出血栓塞中的运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第三部分 国产医用胶在创伤性出血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肾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诊治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治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液体栓塞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19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病例资料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的预防与诊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胃肠镜联合腹腔镜在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应用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ECT检查
        1.2.2 腹腔镜检查
        1.2.3 ECT联合腹腔镜诊治模式
        1.2.4 胃肠镜联合腹腔镜模式
        1.2.5 统计学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2章 小儿消化道出血手术时机的探讨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2.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相关检查及手术
        2.2.2 诊疗方式
    2.3 结果
    2.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1.资料与方法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内镜预防胃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与预后评价
    研究背景
    病例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第二部分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胃组织粘合剂联合食管连续套扎或套扎序贯硬化剂治疗胃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研究背景
    病例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内镜治疗肝癌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与预后分析
    研究背景
    病例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研究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交流
致谢

(10)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辅助检查及诊断
2 治疗与结果
3 讨论

四、内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近10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变化趋势[D]. 张佳慧. 延边大学, 2020(05)
  • [2]内镜下钛夹标记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经导管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 赵明,刘邦喜,刘新冰,王小泽,罗薛峰,杨丽,杨锦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3)
  • [3]抗栓治疗期间发生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多学科治疗经验[J]. 郎海波,高峰,石进,陈雪,张杰,黄小勇,吴宪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09)
  • [4]国产医用胶在动脉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许敏. 苏州大学, 2019(06)
  • [5]19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病例分析[D]. 陈再利.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流程的应用研究[D]. 孙贝贝. 江汉大学, 2018(11)
  • [7]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断和治疗分析[D]. 许和.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8]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陈洁. 复旦大学, 2013(03)
  • [9]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胆总管结石52例[J]. 李素萍,薛迪强,杜宏伟,何晓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32)
  • [10]十二指肠憩室诊断及治疗[J]. 倪春,张才全,李建,胡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内窥镜下医用胶治疗十二指肠憩室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