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器出料系统球阀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保养(论文文献综述)
代梓硕[1](2021)在《基于贝叶斯网和知识图谱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文中指出化学工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对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而化工过程的故障诊断是保证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及时准确地定位故障并采取对应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和效益损失。本文面向化工生产过程的故障监测、故障报警、根源故障变量追溯和故障维修等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由生产数据到维修方案的实现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化工生产过程中所采集数据具有维度高、耦合性强且缺少故障标签的特点,常规方法难以对工作状态做出准确判断。本文提出基于贝叶斯网的化工过程故障监测方案,建立生产过程的贝叶斯网模型,监测各变量的工作状态,完成根源故障变量追溯。以TE过程数据为案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推理效果和根源故障变量追溯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故障监测,可及时报警并给出准确故障定位,为快速排除化工过程故障提供依据。(2)实际化工生产中的故障维修方案制定多依靠工程人员的生产经验或技术手册,具有自适应能力差、缺乏针对性等缺点。本文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实现监测结果与故障知识间的连接,综合化工生产相关内容,建立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并确立故障信息查询路线,实现故障维修方案的自动化制定。以TE过程的故障工况为例,由查询结果得到的维修方案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构建的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能够自动生成准确维修方案,提升故障排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3)针对知识图谱编辑的专业性限制多、操作难度高和操作平台固定等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化工过程故障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管理、化工过程故障知识管理和用户管理的功能。同时,对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实用性,表明该系统能够提高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的易用性,降低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的使用门槛,为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翟雨轩[2](2021)在《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气体污染物与粉尘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使得空气质量下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找到能够替代其的新型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因其使用污染小、可再生的优势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使用。在我国农村地区,生物质资源尤为丰富。很多农作物秸秆被直接焚烧或者丢弃,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而且造成了额外的环境污染。这些秸秆作物制作成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具有便于储存运输,燃烧热效率高等优点,并且由于植物中硫元素较少,燃烧排放的硫氧化物比煤炭少很多,可以用来替代煤炭作为农村家庭生活炊事与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但是生物质颗粒燃烧会排放较多的氮氧化物,目前生物质脱氮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工业炉中,农村家用的生物质锅炉基本没有氮氧化物处理装置。本课题设计出一种沙漏型炉膛结构的农村家用生物质锅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尿素喷淋系统用来脱除燃料在燃烧时生成的氮氧化物,以实现小型生物质锅炉的清洁燃烧。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所设计家用生物质锅炉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并且说明为何选用尿素做为脱氮的添加物,通过搭建锅炉实验台对红木颗粒、杨木颗粒和玉米秸秆颗粒三种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KM9106烟气分析仪测量燃烧时烟气中NO、NO2和烟气氧含量,结合多通道温度测试仪测量锅炉内燃烧温度,结合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详细分析了不同尿素喷淋策略与燃烧工况对生物质颗粒燃烧排放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膛的二次燃烧区喷淋质量浓度为10%的尿素溶液时对生物质颗粒燃烧影响较小,并且有显着的脱氮效果,喷淋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大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改变过量空气系数与一、二次风量比例会影响生物质颗粒燃烧温度,从而改变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1,一、二次风量比例为6:4时生物质颗粒燃烧温度最高,此时采用最佳尿素喷淋策略可以将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至国家规范限值以内。分析后认为采用此尿素喷淋策略和燃烧工况的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的环境效益远超燃煤锅炉,为农村生物质锅炉的使用和推广做出一定贡献。
孙金朝[3](2020)在《压载水管理系统及其港口国监督检查——以“过滤+紫外线灭活”类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压载水管理公约对我国生效一年有余。以目前常见的"过滤+紫外线灭活"类型压载水管理系统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构造,并对此类型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港口国监督展开探讨。
郑锐[4](2020)在《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反应器监测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趋势显着,养殖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已成为产业困境。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技术成为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发酵系统主设备的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不配套,控制方式粗放导致厌氧发酵过程启动不稳定;采用自动化水平更高的处理设备所需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控制技术基本空白,且少有反馈控制的系统设计方案。因此,规模化养殖场的厌氧发酵设施普遍运行不良,资源化利用效率低下。本研究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实验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既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PLC、HMI和组态软件的远程在线监测反应器控制系统。系统的硬件主要构成包括:温度控制模块、沼气采样系统、沼气组分浓度分析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基于PLC编程的反应器搅拌、恒温保温和通讯控制;基于组态软件的HMI现场值守和PC机远程控制,实现了100L小试规模和2000L中试规模两处厌氧发酵设施的运行监测、工艺数据采集、状态预警及部分操作控制。本论文也分析讨论了多元废弃生物质预处理方案和厌氧共发酵配比等工艺方案的效果,报道发酵实验各阶段的实验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利用Logistic函数拟合分析适时的发酵状态,研究厌氧共发酵工艺控制与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确定控制目标及系统方案。Logistic函数与厌氧消化沼气累积产气量增函数、CH4浓度增函数和CO2浓度减函数曲线的拟合度均高于0.98,应用于预测系统的厌氧发酵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MATLAB的应用可对沼气产气量数据进行动态Logistic函数拟合。通过拟合的动态曲线集,更便于分析累积产气量增长的拐点,以及最终将达到的产气极大值,结合沼气中CH4和CO2的浓度以及发酵运行场景,最终可实现动态的连续投料控制。本研究设计开发的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控制系统已在100L小试规模和2000L中试规模两处反应器上连续稳定运行。其中位于校区内的100L小试规模发酵系统在疫情期间实现了超过90天的远程在线监测、自动数据采集、自动恢复和远程工艺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可靠、维护操作较少且简便,较好地满足了厌氧共发酵工艺控制的要求,达到了专用设备研发的预期控制目标。
薛伟[5](2020)在《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控制阀故障实例分析》文中认为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是一套能以较低的辛烷值损耗生产硫含量在10ppm以下的低硫汽油的成型生产装置。文章对装置开车两年半的周期内装置内部的各类控制阀常见故障及其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故障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同类装置技术人员在仪表控制阀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此类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黄波[6](2020)在《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饲料产业是连接养殖、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物饲料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而被广泛应用。我国微生物饲料技术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微生物饲料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平地堆放式、池式、槽式等静态发酵方式为主,总体而言,劳动强度大、规模偏小、生产效率较低、可靠性较差、产品质量不稳地定,整体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无论是单机还是成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都较低。因此本文对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现有饲料生产设备和发酵反应器,本文提出配料、搅拌、摊料、发酵和出料五大生产工艺,结合企业场地规模、现有设备和人员配置等企业特点,进行五大生产工艺的工序衔接和生产线总体布局设计。本文运用CAXA 3D实体设计软件完成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的机械装置设计,并完成三维数模的动画模拟仿真。本文通过研究配料过程,对配料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配料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对配料提前量进行不断修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前量U受学习因子r的影响很大,取学习因子r(28)5.0,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能够取得满意控制效果。本文设计了HMI+PLC的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选用台达DOP-B10S411人机界面作为上位机,台达DVP-48EH00R3与DVP32EH00R3 PLC作为下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间采用RS-485电缆通讯,并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运用WPL soft软件和DOP soft软件分别完成PLC程序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用于控制系统的集中管理,实时监控生产线进程及状态,并将操作命令发送到下位机,PLC用于系统的分散控制,接受来上位机的命令,并采用MODBUS通讯协议实现与变频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流量计等的实时数据交换及处理计算。经样机运行表明,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的工艺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等特点,对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张雅丽[7](2020)在《苯乙烯生产项目职业病潜在危害因素识别及其风险评估与防控》文中研究说明生产项目职业病造成的健康风险一直是劳动生产以及人体健康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有关职业环境潜在的风险隐患则是环境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可行的量化评判方法,明确风险级别,对于突出重点、主次有序地进行分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庆石化公司苯乙烯生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结合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实际,将风险评估法综合运用于该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在对其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结果表明:该研究对象存在的物理因素为噪声,化学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及苯乙烯两类不同属性的健康风险因素。本文对物理因素噪声采用了我国有害作业分级法进行风险评估,对化学危害因素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分别进行了非致癌性和致癌性风险评估。物理因素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反应区巡检岗和精馏区巡检岗都属于噪声作业岗位,但都未达到Ⅰ级噪声作业。化学危害因素非致癌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反应区巡检岗位接触的苯危害属于极高风险,乙苯属于低风险,甲苯属于可忽略风险,二甲苯属于高风险,苯乙烯属于可忽略风险;精馏区巡检岗位接触的苯危害属于极高风险,乙苯属于中等风险,甲苯属于可忽略风险,二甲苯属于高风险,苯乙烯属于低风险。苯的致癌效应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作业工人接触苯后罹患癌症的Risk值与工龄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反应区巡检岗工人直到退休也未达到患白血病的风险可接受水平上限,而精馏区巡检岗工人工龄达到35年时,可达到了风险可接受水平上限。化学有害因素健康风险防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区泵房和精馏泵房关键设备增设有机废气集中收集装置,缩短劳动者的接害时间,根据风险级别配备不同过滤效率的防油性颗粒物口罩,设置苯气体报警器,跟踪性风险评估,定期职业健康体检都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潜在健康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直接指导该项目企业如何规避健康危害,降低人群的健康风险,也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磊[8](2019)在《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文中认为餐厨垃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一种食物垃圾,其特点是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含盐量高,若不妥善处理,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国外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厌氧发酵、堆肥等,其中厌氧发酵以其技术成熟可靠、无害化彻底、资源化程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是未来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此外,我国的餐厨垃圾的组成与特性与国外有很大差异,因此对餐厨垃圾的预处理也十分重要。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对石家庄市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餐厨垃圾样品分别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了厌氧发酵处理餐厨垃圾的效果,选定了高温湿解作为餐厨垃圾的预处理方式。通过预测每天市区产生的垃圾量,确定了餐厨垃圾处理厂规模为300t·d-1。在确定了主要处理工艺和处理规模后,本文对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了设计。工艺路线选用“垃圾收运—预处理—厌氧发酵—沼渣堆肥—沼气发电”。预处理系统选用“分拣—高温湿解—两级压榨—离心提油”的工艺路线,能实现对餐厨垃圾的除杂、破碎、提油的作用;经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经选型分析和工艺计算,最终选定厌氧反应器形式为CSTR式反应器,容积负荷为3.6kgTS·(m3·d)-1,经计算罐容需10410m3,实际选取单罐容积5300m3的发酵罐2座,满负荷下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9.4天;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过脱硫处理后进入发电机发电;经厌氧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沼渣进入堆肥系统,沼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各单元处理过程中物料平衡进行计算,并为主要处理单元进行设备选型。经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转化为燃气、电能、有机肥等资源化产品,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本设计的核心单元为预处理和厌氧发酵,其调试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预处理和厌氧发酵系统的调试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设备调试、带料调试及污泥接种的过程,通过调试使系统的运行达到设计指标,并对调试过程中的参数控制进行了分析。餐厨垃圾处理厂经调试后进入正常运行阶段,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之后,收运量逐渐趋于平稳,并已达到设计值的91.4%,平均单位产气量达到了85.74m3·t-1,提油率平均在5%以上,产出较为稳定。经过对进料量和单位产气量变化关系的分析,可以得知厌氧系统的处理效率与进料量是否稳定息息相关。本设计规模为处理餐厨垃圾300t·d-1,占地面积约80亩,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总投资概算为2.088208亿元。通过对该厂的生产成本、收入估算、盈利能力、敏感性以及盈亏平衡等的分析可知,该厂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设计研究可对其他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宋策[9](2019)在《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及预知检验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石化企业产能不断扩大,炼化工厂对设备检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提出了炼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要求。然而,当前国内石化企业的压力容器、工业管道等静设备的检维修属于计划预防性维修,静设备的检验一般按照规程的要求实施传统的定期检验,原油品种多样化造成设备隐患加剧,目前设备的管理与检维修还不能与日益加剧的隐患相适应。针对石化静设备的检验现状,本文依托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从基础数据库、动态风险计算方法和预知检验技术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及预知检验技术体系。综合集成动态风险分析和预知检验技术方法,基于B/S架构开发动态风险计算软件,建立动态风险和预知检验应用平台。同时,本文选择了 2套典型成套石化装置,开展了动态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验证效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行管理的要求。综上,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及预知检验技术,有助于解决检验资源的浪费、装置大修停工时间和检验工作量的矛盾,降低管理风险,减少不安全隐患。
孙嘉阳[10](2019)在《提高混合戊烷精分产品质量的工艺改造项目规划》文中提出轻烃分馏分公司的混合戊烷精分装置,以轻烃分馏装置生产的混合戊烷为原料,通过多塔连续精馏,分离出高纯度正戊烷、异戊烷和环戊烷。但企业生产的正戊烷、异戊烷产品中硫含量和溴指数较高,环戊烷产品中硫、苯含量较高,均不符合国家标准。戊烷精分产品没有达到用户企业要求标准,只能按照工业混合烷或者稳定轻烃低价销售,企业经济效益很低、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如何提高戊烷精分产品的产品质量、提高戊烷精分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公司戊烷精分产品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目前国内外戊烷精分产品最新生产工艺,对戊烷精分系列产品的不同脱硫、脱苯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用国内成熟的低压加氢脱硫脱芳工艺改造规划。本文以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加氢脱硫技术为基础编制,对现有混合戊烷装置进行工艺改造设计,将5万吨/年混合戊烷精分装置增设加氢单元。新建加氢单元包括装置框架及变电所,其中原料混合戊烷来自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罐区混合戊烷储罐(上游为轻烃分馏装置);环戊烷来自混合戊烷精分装置,来源稳定可靠;氢气原料由甲醇分公司提供;其它公用工程依托混合戊烷精分装置现有公用工程系统。该项目规划通过将混合戊烷加氢脱硫、混合环戊烷加氢脱苯实现产品质量升级,投入生产后预计可处理混合戊烷5万吨/年,处理环戊烷0.3万吨/年,生产出符合国标质量要求的发泡剂,提高产品附加值,预期项目实施后年均增加利润总额1220万元。这个项目实施将符合国家项目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符合强化国民经济中石化支柱产业政策。经论证,方案合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项目可行。
二、反应器出料系统球阀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保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器出料系统球阀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保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贝叶斯网和知识图谱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2 贝叶斯网研究现状 |
1.2.3 知识图谱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背景知识概述 |
2.1 化工过程故障 |
2.1.1 化工过程故障模式 |
2.1.2 化工过程故障处理 |
2.2 田纳西伊斯曼过程 |
2.2.1 田纳西伊斯曼模型 |
2.2.2 田纳西伊斯曼数据集 |
2.3 贝叶斯网原理及应用 |
2.3.1 贝叶斯网原理及组成 |
2.3.2 贝叶斯网建模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贝叶斯网的化工过程故障监测 |
3.1 基于贝叶斯网的化工过程故障监测方案 |
3.2 贝叶斯网模型建立 |
3.2.1 贝叶斯网结构学习 |
3.2.2 贝叶斯网参数学习 |
3.3 基于推理结果的状态判定和根源故障追溯 |
3.3.1 故障分析指标选定 |
3.3.2 工作状态判定 |
3.3.3 根源故障变量追溯 |
3.4 仿真案例研究 |
3.4.1 数据预处理 |
3.4.2 TE过程贝叶斯网模型学习验证 |
3.4.3 状态判定和根源故障追溯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的维修方案制定 |
4.1 维修方案制定流程 |
4.2 贝叶斯网推理结果节点建立 |
4.3 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建立 |
4.3.1 化工厂知识建模 |
4.3.2 过程变量知识库建立 |
4.3.3 故障知识库建立 |
4.3.4 化工过程故障知识图谱连接 |
4.4 故障信息查询及维修方案制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化工过程故障知识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系统设计原则 |
5.1.2 系统功能确定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模块设计 |
5.2.2 模块功能流程设计 |
5.2.3 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软件开发相关技术 |
5.3.2 系统总体架构 |
5.3.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
1.3 生物质颗粒成型生产工艺 |
1.4 生物质成型燃料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生物质锅炉结构设计 |
2.1 生物质燃料燃烧机理 |
2.2 影响生物质燃料的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 |
2.3 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设计 |
2.4 家用生物质锅炉尿素喷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实验台系统 |
3.1 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实验台系统 |
3.2 新型家用物质锅炉实验参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尿素喷淋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4.1 实验过程 |
4.2 实验数据分析 |
4.2.1 尿素溶液喷淋位置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4.2.2 尿素溶液喷淋浓度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4.2.3 不同生物质燃料颗粒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烧工况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5.1 实验过程 |
5.2 实验数据分析 |
5.2.1 过量空气系数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5.2.2 一、二次风比例对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本文结论 |
6.2 环境效益分析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压载水管理系统及其港口国监督检查——以“过滤+紫外线灭活”类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滤+紫外线灭活”压载水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
二、“过滤+紫外线灭活”压载水管理系统一般构造 |
(一)过滤器 |
(二)紫外线反应器 |
(三)反冲洗装置 |
(四)机械清洗装置 |
(五)系统控制箱及其他 |
三、公约及相关决议对压载水管理系统的一般性规定 |
(一)2008年导则的相关规定 |
1. 控制和监测设备与系统布置 |
2. 记录要求 |
3. 系统报警 |
4. 文书资料 |
(二)2016年导则 |
1. 安全性影响 |
2. 自动检测和记录要求 |
3. 气体探测设备 |
(三)规则 |
四、“过滤+紫外线灭活”压载水管理系统的港口国监督检查 |
(一)船舶证书文书检查 |
(二)系统布置的符合性检查 |
1. 紫外线反应器 |
2. 取样设备 |
3. 周围空间 |
(三)系统设备的功能性检查 |
1. 过滤器 |
2. 反冲洗装置 |
3. 紫外线反应器 |
4. 系统控制箱 |
5. 参数记录和读取 |
6. 自动控制阀门 |
7. 其他 |
(四)操作性检查 |
五、结语 |
(4)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反应器监测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厌氧消化 |
§1.2.1 厌氧消化理论和技术现状 |
§1.2.2 厌氧消化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厌氧发酵模型研究 |
§1.3.2 厌氧发酵技术发展 |
§1.3.3 厌氧发酵控制技术现状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厌氧消化设备设计 |
§2.1 物料破碎 |
§2.2 反应器设计 |
§2.3 水解酸化反应器 |
§2.4 沼液储罐 |
§2.5 保温系统 |
§2.6 智能控制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厌氧共发酵反应器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系统组成模块设计及论证分析 |
§3.2.1 主控模块 |
§3.2.2 沼气组分测量模块 |
§3.2.3 操作/显示模块 |
§3.2.4 小型气体流量计 |
§3.2.5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
§3.2.6 电动执行器 |
§3.2.7 搅拌电机正反转按钮操作部分 |
§3.2.8 扩展模块 |
§3.3 硬件系统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厌氧共发酵反应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PLC编程 |
§4.1.1 搅拌电机正反转 |
§4.1.2 智能仪表通讯 |
§4.1.3 恒温保温程序设计 |
§4.1.4 其他控制 |
§4.2 HMI界面及脚本设计 |
§4.2.1 时间地址映射及设置 |
§4.2.2 数据界面 |
§4.2.3 操作界面 |
§4.2.4 历史曲线及表格 |
§4.2.5 脚本设计 |
§4.3 数据终端设备配置及组态界面设计 |
§4.3.1 数据终端设备配置与使用 |
§4.3.2 组态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1 养殖废弃物共发酵影响因素 |
§5.1.1 多种生物质废弃物的预处理方案和含固率研究 |
§5.1.2 共发酵基质的配比研究 |
§5.2 发酵数据拟合 |
§5.2.1 ADM1 模型应用 |
§5.2.2 启动阶段累积产气量分析 |
§5.2.3 启动阶段累积产气量分析 |
§5.2.4 CH_4和CO_2相关性分析 |
§5.2.5 拟合结果分析与应用 |
§5.3基于MATLAB方法的Logistic函数动态拟合分析 |
§5.3.1 基于MATLAB的Logistic函数拟合 |
§5.3.2 拟合结果分析与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电气图 |
附录二 反应器设计 |
附录三 MATLAB程序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控制阀故障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催化汽油脱硫装置仪表控制阀种类及应用 |
2 催化汽油脱硫装置仪表控制阀常见故障 |
3 控制阀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式 |
4 结语 |
(6)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微生物饲料发酵技术概述 |
1.2.1 发酵原理及作用 |
1.2.2 发酵常用原料 |
1.2.3 发酵常用菌种 |
1.2.4 发酵常用方法 |
1.2.5 影响发酵的因素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微生物饲料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微生物饲料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发酵自动生产线总体方案设计 |
2.1 生产线设计要求 |
2.2 生产线总体布局设计 |
2.3 生产线工艺分析 |
2.3.1 配料工艺分析 |
2.3.2 搅拌工艺分析 |
2.3.3 摊料工艺分析 |
2.3.4 发酵工艺分析 |
2.3.5 出料工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发酵自动生产线关键装置设计 |
3.1 生产线整体结构 |
3.2 配料装置设计 |
3.2.1 原料仓设计 |
3.2.2 计量机构设计 |
3.2.3 螺旋送料机构设计 |
3.3 搅拌装置设计 |
3.3.1 上料机构设计 |
3.3.2 搅拌机设计 |
3.4 摊料装置设计 |
3.4.1 皮带提升机设计 |
3.4.2 摊料小车设计 |
3.4.3 摊料口设计 |
3.5 发酵室设计 |
3.5.1 发酵带布置 |
3.5.2 加湿器选用及布置 |
3.5.3 风机选用及布置 |
3.6 出料装置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配料过程与误差分析 |
4.1 配料过程分析 |
4.2 配料误差分析 |
4.2.1 空中落料误差 |
4.2.2 落料冲击力误差 |
4.2.3 传感器迟滞性误差 |
4.2.4 随机误差 |
4.2.5 配料过程控制的关键问题 |
4.3 配料过程数学模型与仿真 |
4.3.1 建立配料过程数学模型 |
4.3.2 配料过程数学模型仿真 |
4.4 配料过程的迭代学习控制 |
4.4.1 配料过程的控制策略 |
4.4.2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应用 |
4.4.3 迭代学习控制算法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发酵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5.2 控制系统主要器件选型 |
5.2.1 主要传感器选用 |
5.2.2 变频器选型 |
5.2.3 PLC选型 |
5.2.4 HMI选型 |
5.3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5.3.1 电气电路图 |
5.3.2 主站电路设计 |
5.3.3 从站电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发酵自动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台达PLC与 HMI编程软件 |
6.1.1 台达PLC编程软件 |
6.1.2 台达HMI编程软件 |
6.2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6.2.1 I/O地址分配与接线图 |
6.2.2 PLC控制流程设计 |
6.3 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
6.3.1 HMI与 PLC通讯设置 |
6.3.2 人机操作界面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苯乙烯生产项目职业病潜在危害因素识别及其风险评估与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风险评估现状 |
1.2.1 国外风险评估现状 |
1.2.2 国内风险评估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 |
2.2.1 苯乙烯生产项目的布局情况 |
2.2.2 苯乙烯生产项目原辅材料及产品 |
2.2.3 苯乙烯生产项目工艺流程 |
2.2.4 苯乙烯生产项目劳动定员及工作班制 |
2.3 研究方法 |
2.3.1 现场调查方法 |
2.3.2 现场检测条件 |
2.3.3 物理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与分析方法 |
2.3.4 化学危害因素现场检测与分析方法 |
2.3.5 物理危害风险评估法 |
2.3.6 化学危害风险评估法 |
2.4 研究评价依据 |
第3章 苯乙烯生产项目职业病潜在危害因素识别 |
3.1 引言 |
3.2 苯乙烯生产项目物理危害因素识别 |
3.3 苯乙烯生产项目化学危害因素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理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及其防控 |
4.1 引言 |
4.2 物理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4.3 物理危害因素风险评估 |
4.4 物理危害因素防护关键控制点 |
4.5 物理危害因素风险防控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危害危害因素风险评估及其防控 |
5.1 引言 |
5.2 化学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5.3 化学危害因素风险评估 |
5.3.1 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2 致癌性风险评估 |
5.4 化学危害因素防护关键控制点 |
5.5 化学危害因素风险防控建议 |
5.5.1 工程防护方面的防控建议 |
5.5.2 个人防护用品方面的防控建议 |
5.5.3 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防控建议 |
5.5.4 应急救援方面的防控建议 |
5.5.5 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防控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础资料 |
1.1.1 餐厨垃圾的特点及危害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石家庄市餐厨垃圾现状 |
1.4 石家庄市餐厨垃圾成分分析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艺方案选择及确定 |
2.1 主要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简介 |
2.1.1 概述 |
2.1.2 填埋处理技术 |
2.1.3 焚烧处理技术 |
2.1.4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 |
2.1.5 饲料和堆肥技术 |
2.2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确定 |
2.2.1 主线工艺确定 |
2.2.2 预处理工艺确定 |
2.3 规模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餐厨垃圾处理厂设计 |
3.1 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方案 |
3.1.1 收运系统规模的确定 |
3.1.2 收运系统的组成 |
3.2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
3.2.1 工艺设计基本条件 |
3.2.2 工艺流程 |
3.2.3 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描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调试 |
4.1 设备调试 |
4.2 预处理工艺调试 |
4.2.1 湿解罐运行 |
4.2.2 湿解罐调试参数分析 |
4.3 厌氧工艺调试 |
4.3.1 调试前注意事项 |
4.3.2 厌氧罐污泥接种调试 |
4.3.3 厌氧系统调试参数分析 |
4.4 运行情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
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2 财务评价 |
5.2.1 编制依据 |
5.2.2 生产规模及计算期 |
5.2.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5.2.4 生产成本 |
5.2.5 财务分析与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及预知检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1.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二章 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静设备动态风险评价计算方法建立 |
2.2.1 静设备动态风险的影响因素 |
2.2.2 静设备动态风险计算方法 |
2.3 基于风险的静设备分级技术 |
2.3.1 静设备分级的必要性 |
2.3.2 石化企业静设备分级管理方法 |
2.3.3 基于风险的静设备分级原则的确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态风险的静设备管理和预知性检验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静设备的风险管理方法 |
3.3 基于设备风险分级的检验等级确定方法 |
3.4 基于风险的静设备预知性检验方法 |
3.5 基于风险的静设备预知性检验辅助分析 |
3.5.1 关键设备腐蚀检查及监管要点 |
3.5.2 基于设备风险的检验策略与历次检验数据的管理 |
3.5.3 基于设备风险变化原因的检维修原则 |
3.6 小结 |
第四章 静设备动态风险评价与预知检验管理系统的开发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面向动态风险计算的基础构建 |
4.3 静设备动态风险监控接口设计及开发 |
4.4 动态风险评价与预知检验管理系统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险的静设备分级与检维修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
5.1 2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静设备分级与检验策略 |
5.2 100万吨乙烯加氢装置静设备分级与检验策略 |
5.3 评价系统的设备动态分级管理示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提高混合戊烷精分产品质量的工艺改造项目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戊烷精分产品升级质量改造工程的背景和概况 |
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1.2 项目设计的目的 |
1.2.1 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
1.2.2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1.2.3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
1.3 项目设计的编制依据及原则 |
1.4 项目设计的主要研究结论 |
1.4.1 项目设计概况 |
1.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
第二章 工艺方案及设备方案 |
2.1 工艺技术比选 |
2.1.1 国外脱硫工艺综述 |
2.1.2 国内主要戊烷脱硫技术比选 |
2.1.3 环戊烷脱苯技术比选 |
2.2 工艺方案 |
2.2.1 工艺概述 |
2.2.2 设计方案 |
2.2.3 工艺安装方案 |
2.3 工艺设备技术方案 |
2.3.1 设备概况 |
2.3.2 关键设备方案必选 |
2.4 工艺安装“三废”排放 |
2.4.1 废水 |
2.4.2 废气 |
2.4.3 废渣 |
2.5 工艺安装占地及定员 |
2.5.1 占地、建筑面积 |
2.5.2 装置定员 |
2.6 工艺及设备风险分析 |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
3.1 项目建设规模 |
3.1.1 厂址选择 |
3.1.2 平面布置 |
3.1.3 装置规模 |
3.2 产品方案 |
3.2.1 产品方案的确定 |
3.2.2 产品规格 |
第四章 辅助工程 |
4.1 自动控制 |
4.1.1 自动控制方案 |
4.1.2 仪表及控制系统选型 |
4.2 总图运输及土建 |
4.3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
4.3.1 给排水 |
4.3.2 电气 |
4.3.3 通信 |
4.3.4 采暖通风及空调 |
第五章 附属措施 |
5.1 节能 |
5.2 节水 |
5.2.1 节水的基本原则 |
5.2.2 节水措施综述 |
5.3 环境保护 |
5.3.1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5.3.2 建设项目中主要污染源 |
5.3.3 治理措施及综合利用方案 |
5.3.4 环保投资 |
5.4 消防 |
5.4.1 可依托的消防条件 |
5.4.2 消防系统方案 |
5.4.3 消防系统参数 |
5.5 职业和安全卫生 |
5.5.1 项目选址安全条件论证 |
5.5.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
5.5.3 采用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 |
5.5.4 主要职业安全卫生设施 |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
6.1 投资估算 |
6.1.1 投资估算主要参数 |
6.1.2 投资估算内容 |
6.2 财务分析 |
6.2.1 财务分析参数 |
6.2.2 成本费用估算 |
6.2.3 营业收入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
6.2.4 项目获利能力分析 |
6.2.5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
6.2.6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
6.2.7 财务分析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反应器出料系统球阀常见故障处理及维护保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贝叶斯网和知识图谱的化工过程故障诊断[D]. 代梓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农村新型家用生物质锅炉结构脱氮设计研究[D]. 翟雨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2)
- [3]压载水管理系统及其港口国监督检查——以“过滤+紫外线灭活”类型为例[J]. 孙金朝. 世界海运, 2020(09)
- [4]畜禽养殖废弃物厌氧共发酵反应器监测及控制系统设计[D]. 郑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5]催化汽油脱硫装置控制阀故障实例分析[J]. 薛伟. 化工管理, 2020(15)
- [6]微生物饲料发酵自动生产线设计[D]. 黄波. 成都大学, 2020(08)
- [7]苯乙烯生产项目职业病潜在危害因素识别及其风险评估与防控[D]. 张雅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调试运行研究[D]. 张磊.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9]石化装置静设备动态风险管理及预知检验技术研究[D]. 宋策.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10]提高混合戊烷精分产品质量的工艺改造项目规划[D]. 孙嘉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