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辐射板的实验研究及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邓金华[1](2018)在《内嵌管式辐射板强化换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空调系统形式,以低能耗、高舒适等优点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辐射空调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但是在后期推广运用辐射空调系统过程中还会碰到一些问题,主要是辐射板表面容易结露和供冷能力不满足要求。当房间内负荷较大而单纯辐射板的供冷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时,这往往会制约着辐射空调系统的推广,辐射空调系统在我国的普及率很低,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影响内嵌管式辐射板换热性能的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增强辐射板换热性能的技术措施,为内嵌管式辐射系统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近些年来辐射空调系统在我国的发展,也概括了辐射系统的基本类型,并且阐述了国内外学者们对辐射空调系统进行研究的现状。内嵌管式辐射板的换热包括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在辐射板的总换热量中,最主要的是辐射换热,影响辐射和对流换热量的因素非常多;本文针对这些对内嵌管式辐射板的供冷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与分析,利用Gambit建立了简单三维物理空调房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模拟内嵌管式辐射板铺设位置不同时,计算出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在引入送风系统时,由于送风参数及送风形式等对内嵌管式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模拟当改变送风参数及送风形式等来研究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通过大量的模拟研究,找出提高内嵌管式辐射板供冷能力的送风参数范围及送风形式,模拟研究表明:在单独辐射供冷系统中,顶板供冷时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最大;在增加新风射流的辐射供冷系统中,当送风速度一定时,房间内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随着送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送风温度一定时,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随着送风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辐射空调系统中送风口风速V=1.6m/s附近时,辐射板的总热流密度增长率减弱;在研究送风形式及辐射板铺设位置相结合的九种系统时,下送风/地板供冷时的辐射板总热流密度最大,约为36.11W/m2;并且对各个工况下的辐射空调房间内的热环境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房间内温度和速度分布情况,模拟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送风速率的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及房间内的平均温度变化基本一致,逐渐在升高;随着送风温度的提高,围护结构内表面及房间内的平均温度均在上升。通过Fluent模拟软件分析不同辐射板的铺设位置、送风参数及送风形式对房间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分析发现:单纯的辐射供冷系统中,顶板供冷时工作区域内的垂直温差最小,约为2.0℃左右,对房间内的速度场无明显影响;在增加新风射流时的辐射供冷系统中,当送风速率增大时,房间内的平均温度降低并且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辐射板在顶板并且下送风时,房间内的速度梯度更小。本文通过模拟分析出来的结果为优化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供冷能力提出了技术措施,也为深入研究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提供了参考。
廖买利[2](2017)在《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非稳态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毛细管辐射顶板是一种新型空调末端形式,以高效节能及舒适性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关于毛细管辐射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稳态工况下传热模型优化、末端换热性能分析、室内舒适性等方面,也有针对系统节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毛细管顶板辐射系统的传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受顶板结构参数、供水参数及送风参数等影响。目前对非稳态工况下的毛细管顶板辐射系统供冷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展开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首先以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传热特性出发,对毛细管辐射板内部及辐射板与室内环境的换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引用“冷量有效利用率”概念评价辐射顶板供冷量对空调房间的贡献情况;利用温度不均匀系数分析工作区温度分布状况。(2)在搭建的试验平台上对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利用SWEMA Y-BOAT-100多功能测试系统,对5个供水温度工况(15.3℃、16.2℃、17.2℃、18.3℃、19.5℃)和4个送风参数工况(送风温度20.3℃、22.7℃及送风风速0.86m/s、1.36m/s)进行了测试,获得供水温度及送风情况下毛细管辐射顶板表面温度及室内温度随系统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3)以实验测试房间为参考,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一个尺寸为4m×3.8m×3m(长×宽×高)的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房间模型,针对不同顶板厚度(10mm、20mm、30mm)和导热系数(0.75、1.0、1.25、1.5、1.75 W/(m2.K)),供水温度和流速(0.15m/s、0.55m/s、0.95m/s),送风温度(17.9℃、19.1℃、20.3℃、21.5℃、22.7℃)和风速(0.56m/s、0.86m/s、1.16m/s、1.36m/s、1.56m/s)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得到毛细管顶板辐射系统供冷工况的动态变化规律。并用供水温度和送风工况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10%。
于鹏飞[3](2017)在《CRCP+DOAS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机理及冷水输配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RCP+DOAS(Ceiling Radiation Cold Plate Plus 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空调系统近年来已经处于实际推广阶段。但是因为该系统高昂的初期投资,近年来主要在香港、澳门、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应用,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等特点,CRCP+DOAS(辐射冷吊顶加独立新风系统)空调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辐射末端、新风系统、冷水系统三个方面对系统中金属辐射板面易结露,辐射供冷能力弱和系统运行、投资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文中对国内外市场上主流金属辐射板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金属辐射吊顶,配合独立新风除湿系统,该金属辐射吊顶最低可采用10℃的低温冷水直接进行辐射供冷。对其进行换热机理分析,该设备相比市场上的金属辐射板换热热阻并没有增加太多,但是对其表面的温度场CFD模拟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场均匀性大大提高。同时本文对用“按照室内卫生标准确定新风量”的新风除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除湿新风的风量较小,所以要满足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送入室内的新风送风温度较低,常规的单级表冷处理难以实现。关于系统初期投资、运行费用的研究,除了金属辐射末端受知识产权限制价格高昂之外,冷水系统的初期投资也较大。文中就动力分布式二级泵输配系统在CRCP+DOAS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该系统非常适合CRCP+DOAS空调系统,两者结合,具有极大的节能潜力。
冯冠华[4](2014)在《直膨式辐射空调的室内热环境研究》文中认为舒适、健康、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生活理念。因此普通对流式空调能耗高和容易造成人身体不适的缺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辐射空调以其节能、无吹风感、热舒适性好、噪音小、空气品质高的优点已获得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地推广。但是辐射空调在我国还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相关技术的研究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直膨式辐射空调方面的研究还尚未展开。本文主要从直膨式辐射空调的两大系统——辐射板系统和新风系统着手分析。通过实验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室内温度场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本文还对直膨式新风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新风量、风速、除湿量等室内热环境参数对新风除湿系统的影响。最后用Design Builder和Airpak软件分别对建筑能耗、热环境和温度场、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仔细地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根据有可能对室内温度场产生影响的敏感区域布置了36个测试点,分别从不同垂直面和水平面分析各因素对温度场影响的程度,整个温度场的均匀性较好,在系统稳定阶段,大部分垂直面垂直方向的温差在2℃以内;在整个系统运行期间,最大温差为4℃,出现在受窗口影响的5号测试点。(2)对新风系统的风速、进风量进行了测试,并对进风口附近区域的风速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距进风口的距离与风速间的变化规律,风速受进风口送风速度和栅栏的角度共同作用,出风口最大风速约为1.2m/s,出现在距地面0.5米高,离进风口 0.2米远的地方;最小为0.07m/s,出现在距进风口 2.0米以外的广大区域。从整体来看,各高度层的风速在达到最大值后衰减较大,在距进风口 1.0米~2.0米范围内,风速的衰减幅度较小,逐渐趋向于平稳,在离进风口 2.0米以后的区域,风速逐渐趋于平稳,约0.07m/s。(3)对冷冻除湿系统进行了研究,对除湿量进行了计算,约为1.48Kg/h,工作区域的相对湿度为71.1%,平均温度约为26.1℃,含湿量约为14.6g/Kg,焓约为62KJ/Kg。(4)本文还对直膨式辐射空调新风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进行了研究,整个系统的过滤效果接近50%。(5)用Design Builder对实验平台进行模拟仿真,得出了 5月~10月为全年用能的高峰,用于制冷的能耗较大,达到53.9%,其次是办公设备的能耗29.2%,照明的能耗为10.8%;夏季的室内温度能达到27.5℃~25℃,辐射空调系统的能耗、能耗分布以及热舒适性等相关参数。(6)用Airpak对室内的温度场和气流组织进行模拟仿真,得出了室内不同空间的平均辐射温度情况和气流分布,工作区域的风速在0.19左右,比实际测试的结果稍大;整个室内的气流走向,在水平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并向回风口方向汇集;垂直方向,进风口附近受新风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受温差和回风扇共同影响。
裴凤[5](2013)在《U型毛细管网辐射板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作为一种低能耗、高舒适性的新型空调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但是在实际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主要是结露问题、供冷能力不足问题和一次性投资问题。当辐射板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会出现结露现象,因而也制约了辐射板的供冷能力,并导致一次性投资增加。影响毛细管网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辐射板自身的结构性因素、运行因素、室内环境温度等,本文针对这三种因素对毛细管网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展开研究,建立了U形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模拟毛细管网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通过改变席长、管间距、石膏层厚度等参数,找出影响该种辐射板换热性能的关键性结构因素,通过大量模拟计算,探寻有利于提高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供冷能力的最佳结构参数或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供水温度、供水流速、室内温度等因素对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供冷性能的影响。模拟研究表明:(1)结构性因素中,U型毛细管网石膏辐射板的单位面积供冷量随管间距和石膏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受席长影响很小,管间距由10mm增加到40mm,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减少18.5W/m2;石膏层厚度由10mm增加到25mm,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减少27.61W/m2;席长增加1000mm,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只减少1.14W/m2;侧边界条件对辐射板供冷量也有一定影响,侧面绝热比侧面直接接触空气时辐射板下表面温度低0.3℃。(2)运行因素中,U型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的单位面积供冷量随供水温度降低而增大,改变供水流速对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影响很小,供水12℃比供水20℃时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增大64.89W/m2;供水流速0.1m/s比供水流速0.5m/s时,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只降低了1.48W/m2。(3)毛细管网辐射板单位面积总供冷量随室内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室内温度28℃比室内温度23℃时,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增大42.28W/m2。本研究搭建了毛细管网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验台,将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制作成模块化结构,吊装于实验小室顶部,采用辐射吊顶+置换通风/贴附射流模式,通过LabVIEW程序自动控制,以优先控制结露为原则,实验测试了U10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在不同供水温度、不同送风方式下,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和室内温度分布;并比较了在相同测试条件下U型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和U型金属毛细管网辐射板在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和供冷效果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金属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度比石膏辐射板小;金属辐射板表面温度最不利点位于辐射板供水口附近,石膏辐射板表面温度最不利点位于辐射板中心部位,应以最不利点温度为依据控制结露;辐射板制冷量受管密度影响较大,相同供水温度下, U10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的单位面积供冷量比U20毛细管网金属辐射板高15W/m2左右;降低供水温度可以显着提高辐射板供冷量,在没有结露危险时,可通过降低供水温度使室内温度在短时间内降低,四十分钟左右即有明显效果;在室温控制方面,金属毛细管网辐射板较石膏毛细管网辐射板反应迅速,在相同条件下,安装金属辐射板的房间比安装石膏辐射板的房间可提前十分钟左右达到设定温度,金属辐射板由于对水温变化反应迅速,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精度;石膏辐射板较金属辐射板具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在夜间向室内释放剩余冷量,使空调关闭后室温升高缓慢。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以为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张玉东[6](2013)在《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制取高温冷水和新风,分别送给室内的辐射吊顶和桌面工位空调装置。室内部分显热负荷由辐射末端消除,室内湿负荷和其余部分显热负荷由桌面工位空调承担。该复合系统是典型的独立新风控制系统,房间呈现大小环境的分区分布,大环境(背景区)和小环境(工作区),可实现分时分区控制,特别注重对人员附近工作区域的控制。桌面工位空调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到人员呼吸区,空气品质高,人员对工作区的空调个性化控制,提高人员对环境的满意率,辐射末端采用蒸发冷却技术提供的高温冷水,节能环保。结合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对辐射供冷/暖和工位空调深入学习,介绍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并对复合系统的理论原理、特点、运行模式及其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复合系统是独立新风控制系统,属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一种,对房间进行分时分区控制,能够充分利用蒸发冷却制取的高温冷水和新风,为房间提供全新风,并且直接将新鲜空气送到人员工作区,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相结合能够得到更好的室内气流组织。根据复合系统的原理与特点归纳总结了复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对房间进行工作区与背景区的划分,室内由辐射末端和工位送风两套空调系统控制室内环境,与其他系统的设计方法有较多不同,并对设计流程和设计步骤做了详细的介绍,为该复合系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Airpark软件建立了桌面工位空调系统模型,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Airpark软件模拟桌面工位空调系统的准确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数据相吻合,误差值在可允许的范围内。Airpark软件有三种辐射模型,经过试算选择模拟收敛快、精度高的DO模型。利用Airpark软件建立了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模型,模拟室内热环境和气流组织,分析人员工作区的热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模拟结果显示:1复合系统设计方法计算的风量、风速满足热舒适性要求,模型房间风速分布均匀,人员工作区风速小于0.3m/s,该项设计方法合理。2在设计工况的基础上,分别提高桌面工位空调送风温度和辐射顶板的表面温度之后,室内的热环境并没有变的偏热或不舒适,反而室内的温度分布更为合理,热舒适性更好,人员的满意率提高。3提高桌面工位空调送风温度到20℃和提高辐射顶板的表面温度到22℃,复合系统中蒸发冷却新风机组的出风温度和高温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的要求降低,可以减少复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扩展了蒸发冷却的适应性区域,可以使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更为广阔的领域。
郑松[7](2013)在《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能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动态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为平台,以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西安地区某一办公建筑夏季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模拟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EnergyPlus软件的开发背景以及其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空调系统各个部件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模型,全面介绍了能耗模拟软件的建立空调系统的方法,并对比了同一办公建筑采用两种不同的空调系统形式的舒适性及能耗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了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夏季供冷运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共4个月122天,除去36天的周末时间,夏季供冷实际运行时间为86天,每天的运行时间为8:00至18:00,共运行860个小时,模拟结果表明,6月至9月满足单独使用蒸发冷却段的小时数为378小时,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运行的小时数为482小时,前者占整个运行时间小时数的百分比为44%,后者占56%。(2)在夏季设计日(7月21日),该复合空调系统工作区域平均温度为27.45oC,能够很好地满足室内舒适性要求。同时该办公建筑夏季设计日的冷负荷峰值出现在15:30这一时间,该极端负荷值为52.3kW。(3)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系统1)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系统2)夏季设计日室内平均温度分别为27.3oC和25.7oC,平均PMV分别为-0.42和0.33。(4)对于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来说,其夏季供冷季的能耗主要在蒸发式冷水机组和送风风机方面,这二者分别占到系统总能耗的43%和25%,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能耗主要在机械制冷机组,其能耗占整个夏季系统能耗的70%以上。(5)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平均每小时能耗比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少7.54kW,而且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比,能耗量仅为其的40.8%。如果西安地区的电价按照0.7元/kWh进行估算,则系统1的夏季运行费用与系统2相比,可以节约4538.9元,折算成平均每平方米节约8.65元。
王志强[8](2012)在《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尚无有关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的相关标准,国内产品良莠不齐,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人员无法获得产品的准确性能参数作为设备选型时的设计依据,这些都成为了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在国内推广的阻力。由此本文对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及其在实际使用中的修正方法进行研究,为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标准的制定及该空调系统的推广提供参考。本文详细比较了EN14240、EN15116、EN14518及ASHRAE138等国外现行辐射供冷末端测试标准。对标准测试方法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同时借鉴国外测试标准中较优的测试思路,总结出适合我国的辐射供冷末端测试方法,并通过全尺寸测试舱体进行实测加以验证。在对末端测试方法的研究中,本文发现辐射供冷末端对于内、外热源负荷模拟形式下所呈现的供冷能力有所不同。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辐射供冷顶板的理论计算模型,对不同房间负荷形式下的辐射供冷吊顶板供冷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利用实测结果予以验证,通过分析模拟数据总结出不同负荷形式下的辐射供冷吊顶板修正关系式,为辐射供冷吊顶板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通过对实测和模拟数据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辐射供冷测试中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会对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外部负荷形式下所测得的供冷能力一般会高于内部负荷形式。2、房间单一墙面壁为外负荷形式时,辐射供冷吊顶板的供冷能力还受到房间几何形状影响,加热面在长度方向,其房间长宽比越大,辐射供冷顶板的供冷能力越强。3、冷却顶板在室内投影面积的大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明显,投影面积越小所测得辐射供冷顶板的有效供冷面积供冷量越大。
郑小丽[9](2012)在《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倡导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一种趋势。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及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然而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在于采用一种节能、安全、舒适的空调系统。蒸发冷却—辐射空调系统恰好满足这样的要求。然而,目前辐射空调系统设计及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理论角度对辐射空调系统进行分析,然后从一新的角度对地板辐射空调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辐射空调工作及结露原理,剖析人们对辐射空调认识上的误区,提出了几种避免结露的措施。然后,介绍三种新型辐射空调系统,并详细介绍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并对该系统冷源、新风机组、辐射末端进行具体介绍。另外,辐射空调系统进入我国后,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也有部分设计手册给出了辐射空调设计方法,但是不同设计手册给出的计算方式不同,最终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从而,影响辐射铺设面积的大小,进而影响初投资。并且,缺乏辐射末端设计参数,不能满足设计者的需求。本文避开辐射冷却能力计算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为得到设计中所需的参数,首先,分析影响辐射空调系统性能的因素。将以往学者研究模拟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影响辐射末端冷却能力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地面辐射供冷系统中地板表面温度与冷却能力之间关系图、以及室温为26℃条件下,供水温度与冷却能力之间关系图、供回水平均温差与有效面积(铺设率)之间关系图。由于通常辐射空调设计中,室内干球温度范围为2528℃,为完善辐射空调性能参数,以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实验台为依托,进行实验测试,分别对室温为25℃、26℃、27℃、28℃条件下,供水温度与冷却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根据测试结果知,室温为28℃情况下,冷却能力最大可接近100W/m2。然后,以得到的参数为基础,详细介绍一种地板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新疆某办公楼为计算依据,分析单独采用蒸发冷却技术作为冷源和新风机组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分别对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蒸发冷却—干式风机盘管系统、蒸发冷却—辐射空调系统三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投资费用、运行费用的计算,然后进行分析对比。经计算知,在夏季空调运行高峰期,蒸发冷却—辐射空调系统运行功率为相同情况下常规机械制冷—风机盘管系统的37%,比蒸发冷却—风机盘管系统节约19%的电量。
王海亮[10](2012)在《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EnergyPlus对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进行能耗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对EnergyPlus软件的工作原理和部分空调部件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为保证模拟的准确性,在随机选取的喀什、兰州两个城市当中,对比EnergyPlus提供的气象文件和当地气象站数据,可得最大平均干球温度差值出现在新疆喀什的2月,绝对误差为7.4℃,其余月份绝对误差不超过3℃,而EnergyPlus各月相对湿度在气象站提供数据上下浮动,最大的绝对误差为10%,说明EnergyPlus提供的气象文件是较为准确的。随后对复合系统相关设备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的冷却塔出水温度高于空气湿球温度1.9℃左右,验证了冷却塔出水温度模拟是比较准确的。建立了兰州地区管式间接-直接两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得到机组各段效率和进出口温度值,与其实验数据对比,误差在3%以内,验证了EnergyPlus模拟蒸发冷却机组的准确性,并得到了兰州地区两级蒸发冷却机组能耗的COP是11.9,远远低于传统空调机组的能耗。(2)建立了建筑模型和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空调模型,在室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和地板提供的冷量与实验相比,误差不超过±7%,说明建立的模型是较为准确的。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改变送风参数或供水参数,得到置换通风供冷量、辐射地板供冷量、地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平均温度、AUST温度等参数的变化的规律。结合热舒适性模型,得到满足室内热舒适性(-0.5≤PMV≤0.5)的置换通风的送风参数和辐射地板的供水参数。(3)为了研究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的节能性,为乌鲁木齐的同一办公房间设计了三种空调系统,分别为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系统、两级蒸发冷却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模拟得到5月1日到9月30日三种系统的能耗,模拟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制冷,利用蒸发冷却技术的两级蒸发冷却系统和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更具有节能优势,并且由于室内设计温度的提高和采用了水作为输送热量的载体,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比两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节能45.2%,比基于蒸发冷却的干式风机盘管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更具有节能性。
二、新型辐射板的实验研究及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辐射板的实验研究及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内嵌管式辐射板强化换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辐射空调系统简介 |
2.1 辐射末端形式简介 |
2.1.1 金属辐射板 |
2.1.2 毛细管辐射板 |
2.1.3 混凝土辐射板 |
2.2 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传热理论分析 |
3.1 内嵌管式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机理 |
3.2 内嵌管式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过程 |
3.2.1 内嵌管中的冷媒与盘管内壁之间的受迫对流引起的换热 |
3.2.2 管壁与地面层之间的传热 |
3.2.3 辐射冷板与房间内空气之间的辐射换热 |
3.2.4 辐射板表面与房间内空气的对流换热 |
3.3 辐射板供冷量的计算 |
3.3.1 ASHRE计算方法 |
3.3.2 德国DIN4715标准 |
3.3.3 GLUECK公式 |
3.4 辐射冷板加送风系统的复合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3.4.1 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辐射空调系统供冷能力的优化措施 |
4.1 CFD简介 |
4.1.1 CFD技术的发展 |
4.1.2 FLUENT概述 |
4.2 模型建立 |
4.2.1 数学模型 |
4.2.2 物理模型 |
4.3 网格的划分 |
4.4 FLUENT数值求解 |
4.4.1 湍流模型选取 |
4.4.2 辐射模型选取 |
4.5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1 边界条件 |
4.5.2 计算条件控制参数 |
4.6 不同辐射板铺设位置时其供冷能力的分析 |
4.6.1 地板供冷模拟结果 |
4.6.2 顶板供冷模拟结果 |
4.6.3 侧墙供冷模拟结果 |
4.6.4 不同辐射板铺设位置房间内各表面温度 |
4.6.5 不同辐射板铺设位置的热流密度 |
4.6.6 工作区垂直温差比较 |
4.7 内嵌管式辐射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 |
4.7.1 送风速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分析 |
4.7.2 送风温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分析 |
4.7.3 送风形式及辐射板铺设位置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间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房间内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辐射板铺设位置的不同对工作区域内不同高度处温度场的影响 |
5.1.2 辐射板铺设位置的不同对人员处温度场的影响 |
5.1.3 不同送风速度对工作区域内不同高度处温度场的影响 |
5.1.4 送风形式的不同对工作区域内不同高度处温度场的影响 |
5.2 房间竖直温度场速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辐射板铺设位置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温度场的影响 |
5.2.2 辐射板铺设位置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速度场的影响 |
5.2.3 送风形式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温度场的影响 |
5.2.4 送风形式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速度场的影响 |
5.2.5 送风速度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处速度场的影响 |
5.2.6 送风速度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处温度场的影响 |
5.2.7 送风温度的不同对房间垂直高度处温度场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非稳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辐射空调传热理论研究 |
1.2.2 末端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室内热舒适性研究 |
1.2.4 控制与节能研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系统的传热特性及分析 |
2.1 顶板辐射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
2.2 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特性 |
2.2.1 管内冷水到辐射板表面的传热分析 |
2.2.2 辐射顶板表面与室内环境的传热分析 |
2.3 辐射顶板冷量有效利用率 |
2.4 工作区温度不均匀性系数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毛细管顶板辐射空调系统供冷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测试平台介绍 |
3.1.1 实验系统 |
3.1.2 测试方案及测点布置 |
3.1.3 实验数据采集及仪器 |
3.2 供水温度对供冷特性的影响 |
3.2.1 顶板表面温度变化规律 |
3.2.2 室内温度变化规律 |
3.3 送风参数对供冷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非稳态特性的数值模拟 |
4.1 物理模型 |
4.2 数学模型 |
4.3 边界条件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顶板表面温度特性 |
4.4.2 室内温度特性 |
4.4.3 冷量有效利用率 |
4.4.4 工作区温度分布 |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3)CRCP+DOAS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机理及冷水输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CRCP+DOAS空调系统技术背景 |
1.1.2 CRCP+DOAS空调系统应用前景 |
1.2 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限制CRCP+DOAS空调系统推广的因素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 CRCP+DOAS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金属辐射板研究分析 |
2.1.1 国外辐射板研究现状 |
2.1.2 国内辐射板研究现状 |
2.1.3 金属辐射板换热过程分析 |
2.2 CRCP+DOAS空调系统中新风系统研究 |
2.3 CRCP+DOAS空调系统中冷水系统研究 |
3 辐射末端换热机理 |
3.1 概述 |
3.2 模块化金属辐射吊顶的设计研究 |
3.2.1 金属辐射吊顶结构设计 |
3.2.2 金属辐射板的评价指标 |
3.3 金属辐射吊顶的换热机理分析 |
3.3.1 管内流体和管壁之间的对流换热 |
3.3.2 铜管和翅片板之间的导热过程 |
3.3.3 翅片板上的传热过程 |
3.3.4 翅片板与金属辐射吊顶之间的传热过程 |
3.3.5 金属辐射吊顶和室内的换热过程 |
3.4 模块化金属辐射吊顶表面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3.4.1 金属辐射吊顶模型的建立 |
3.4.2 网格划分 |
3.4.3 模型的计算 |
3.4.4 模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独立新风系统除湿研究 |
4.1 概述 |
4.2 CRCP+DOAS系统中新风设计步骤 |
4.3 冷凝除湿新风系统分析 |
4.3.1 新风除湿方式简介 |
4.3.2 新风冷凝除湿原理及处理过程 |
4.3.3 低温新风除湿可行性分析 |
4.3.4 高温新风除湿分析 |
4.4 新风送风方式分析 |
4.5 总结 |
5 冷水输配系统研究 |
5.1 概述 |
5.2 传统对流空调系统的冷冻水系统 |
5.3 CRCP+DOAS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 |
5.3.1 CRCP+DOAS空调系统冷冻水系统形式 |
5.3.2 CRCP+DOAS空调系统辐射板布置形式 |
5.3.3 CRCP+DOAS空调冷冻水系统的特点 |
5.4 动力分布式输配系统简介 |
5.5 分布式二级泵系统在CRCP+DOAS系统中应用分析 |
5.5.1 冷冻水系统投资 |
5.5.2 系统的能耗分析 |
5.5.3 解决系统的承压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已发表论文清单 |
作者已获授权专利清单 |
获奖情况 |
致谢 |
(4)直膨式辐射空调的室内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顶板辐射空调介绍 |
1.2.1 顶板辐射 |
1.2.2 顶板辐射的特点 |
1.2.3 辐射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仿真软件 |
1.3.1 建筑能耗模拟仿真软件的选择 |
1.3.2 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的选择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案的介绍 |
2.1 实验对象 |
2.1.1 墙体的改造 |
2.1.2 窗户的改造 |
2.2 辐射空调系统介绍 |
2.2.1 辐射空调系统 |
2.2.2 辐射空调末端 |
2.2.3 新风系统 |
2.3 实验方案介绍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室内温度场测试点的设置 |
2.3.3 实验器材 |
2.3.4 实验方案 |
2.4 实验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温度场分析 |
3.1 室内温度场分析 |
3.1.1 垂直方向的温度场变化 |
3.1.2 水平方向温度场温度变化 |
3.2 室内温度场不同高度层的平均温度变化规律 |
3.3 间歇运行工况下室内温度场变化规律 |
3.3.1 间歇运行30分钟 |
3.3.2 间歇运行1小时 |
3.4 无热源时室内温度场 |
3.4.1 无热源时室内温度的变化 |
3.4.2 无热源时外界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3.5 新风系统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3.6 开机后室内温度场达到平稳状态所需的时间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膨式辐射空调新风系统的研究 |
4.1 新风参数的研究 |
4.1.1 新风速度在进风口区域的变化规律 |
4.1.2 新风系统新风量的测试 |
4.2 空气过滤系统的研究 |
4.3 对直膨式辐射空调低温除湿系统的研究 |
4.3.1 新风除湿原理 |
4.3.2 用焓湿图计算 |
4.3.3 除湿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直膨式辐射空调系统的模拟仿真 |
5.1 建筑能耗模拟 |
5.1.1 仿真模型说明 |
5.1.2 软件建模 |
5.1.3 参数设置 |
5.1.4 仿真结果 |
5.2 室内热环境模拟 |
5.2.1 建模对象说明 |
5.2.2 建模 |
5.2.3 模型参数设置 |
5.2.4 创建网格 |
5.2.5 模拟计算 |
5.2.6 模拟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U型毛细管网辐射板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空调存在一些问题 |
1.1.2 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的优势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毛细管网辐射末端数值模拟 |
2.1 毛细管网辐射末端形式 |
2.2 数值模拟 |
2.2.1 模拟软件介绍 |
2.2.2 模型建立 |
2.2.3 网格划分 |
2.3 Fluent 数值求解 |
2.3.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3.2 定义材料属性 |
2.3.3 Fluent 求解器求解计算 |
2.4 辐射板供冷量计算方法 |
2.5 模拟结果分析 |
2.5.1 不同管席长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2 不同管间距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3 不同石膏厚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4 侧面边界条件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5 不同供水温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6 不同供水流速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5.7 不同室内温度对辐射板供冷能力的影响 |
2.6 数值模拟结论 |
第三章 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验研究 |
3.1 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实验原理 |
3.1.1 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新风形式 |
3.1.2 毛细管网辐射供冷空调水系统形式 |
3.1.3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基本控制方法 |
3.1.4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结露问题的解决措施 |
3.2 实验台介绍 |
3.2.1 水系统 |
3.2.2 风系统 |
3.2.3 自动控制系统 |
3.2.4 测量仪器及精度 |
3.2.5 热电偶标定 |
3.3 实验内容 |
3.3.1 实验参数设置 |
3.3.2 测试内容 |
3.4 实验结果分析 |
3.4.1 两种辐射板表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 |
3.4.2 两种毛细管网辐射板供冷量分析 |
3.4.3 安装两种毛细管网辐射板小室室内温度变化分析 |
3.4.4 毛细管网辐射板蓄冷能力分析 |
3.5 实验结论 |
3.6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位空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辐射空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复合系统理论基础 |
2.1 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 |
2.1.1 复合系统的组成形式 |
2.1.2 复合系统的复合机理 |
2.2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简介 |
2.3 工位空调系统简介 |
2.3.1 工位空调的形式 |
2.3.2 工位空调的特点 |
2.4 辐射空调系统 |
2.4.1 辐射供冷暖的形式 |
2.4.2 辐射供冷/暖的优缺点 |
2.5 复合系统的温湿度独立控制 |
2.5.1 系统的运行模式 |
2.5.2 复合系统的特点 |
2.5.3 复合系统的应用领域 |
2.6 本章小结 |
3 复合系统设计方法 |
3.1 复合系统设计流程 |
3.2 设计要点 |
3.3 设计步骤 |
3.3.1 确定设计方案 |
3.3.2 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 |
3.3.3 负荷计算及分配 |
3.3.4 背景空调设计 |
3.3.5 工位空调设计 |
3.4 设计示例 |
3.4.1 工程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及其 Airprk 软件准确性验证 |
4.1 AirPark 软件简介 |
4.1.1 Airpark 的构成 |
4.1.2 Airpark 的计算过程 |
4.2 建立模型 |
4.2.1 湍流数学模型 |
4.2.2 基本控制方程 |
4.2.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4.2.4 网格划分 |
4.2.5 辐射模型的选择 |
4.3 桌面工位空调的模拟验证 |
4.3.1 实验工况及数据 |
4.3.2 模拟工况 |
4.3.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分析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模拟 |
5.1 建立模型 |
5.1.1 背景空调设置 |
5.1.2 桌面工位空调设置 |
5.2 模拟方法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设计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3.2 改变温度对比 |
5.3.3 新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专利 |
致谢 |
(7)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能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 |
1.3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国外研究进展情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情况 |
1.4 课题的提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数学模型与能耗理论分析 |
2.1 EnergyPlus软件介绍 |
2.1.1 EnergyPlus软件的开发背景介绍 |
2.1.2 EnergyPlus软件介绍 |
2.2 空调系统部件的数学模型 |
2.2.1 直接蒸发冷却系统模型 |
2.2.2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模型 |
2.2.3 辐射供冷系统传热模型 |
2.2.4 制冷机组模型 |
2.2.5 风机模型 |
2.2.6 水泵模型 |
2.2.7 冷却塔模型 |
2.3 建筑能耗分析及能耗分析方法 |
2.3.1 动态能耗分析方法 |
2.3.2 静态能耗分析方法 |
2.4 小结 |
3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组成 |
3.2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
3.3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的理论分析 |
3.3.1 室外新风系统 |
3.3.2 水系统 |
3.3.3 辐射地板供冷量的影响因素 |
3.4 小结 |
4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的能耗模拟研究 |
4.1 建筑模型 |
4.2 空调系统的设定 |
4.2.1 空调设计参数 |
4.2.2 空气侧环路模型的建立 |
4.2.3 水侧环路模型的建立 |
4.2.4 运行控制策略 |
4.2.5 辐射地板 |
4.3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4.4 小结 |
5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分析 |
5.1 两种空调系统的描述 |
5.2 空调系统参数的设计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及课题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课题的不足之处 |
6.3 课题的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建筑能耗现状 |
1.1.2 室内环境的要求 |
1.2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概述 |
1.2.1 辐射供冷技术的发展 |
1.2.2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特点 |
1.3 辐射供冷常见末端简介 |
1.3.1 辐射式辐射供冷末端 |
1.3.2 对流式辐射供冷末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提出背景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外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分析 |
2.1 空调末端热工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
2.2 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标准简介 |
2.3 末端测试标准的对比分析 |
2.3.1 测试舱体要求 |
2.3.2 测试参数要求 |
2.3.3 热源模拟形式 |
2.3.4 参数测试精度 |
2.3.5 稳定性判定 |
2.3.6 测试结果的表达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辐射供冷末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的理论研究 |
3.1 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理论分析 |
3.1.1 测试方法“硬件”要求制订原则 |
3.1.2 测试方法“软件”要求制订原则 |
3.1.3 测试方法其他要求制订原则 |
3.2 国内辐射供冷末端测试方法设计 |
3.2.1 热源模拟形式选择 |
3.2.2 测试舱体设计 |
3.2.3 测试参数选择 |
3.2.4 测试仪器精度控制 |
3.2.5 稳定性控制设计、测试工况及结果表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辐射供冷末端测试方法的实验研究 |
4.1 辐射供冷末端测试平台的建造 |
4.1.1 测试舱体建造 |
4.1.2 水系统建造 |
4.1.3 模拟热源建造 |
4.1.4 测试数据采集平台 |
4.2 实测结果分析 |
4.2.1 测试方法的实用性分析 |
4.2.2 热工性能测试平台的准确性 |
4.2.3 非标准测试方法下的测试结果差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负荷形式下辐射供冷顶板供冷能力的修正 |
5.1 不同热源形式对供冷能力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理论传热简化模型的建立 |
5.1.2 模拟测试结果 |
5.1.3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
5.2 修正公式的确立 |
5.3 修正方法的实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节能减排及舒适性要求 |
1.1.2 蒸发冷却技术在辐射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1.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
1.2.2 新风机组 |
1.2.3 高温冷水机组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创新点 |
1.4.1 课题主要内容 |
1.4.2 课题创新点 |
2 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辐射空调工作原理 |
2.2 辐射空调结露分析 |
2.3 两种新型辐射空调系统简介 |
2.3.1 蒸发冷却与蓄冷相结合的辐射系统 |
2.3.2 基于太阳能与蒸发冷却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
2.4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分析 |
2.4.1 蒸发冷却与风冷热泵组合式冷热水机组 |
2.4.2 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
2.4.3 辐射末端 |
2.4.4 运行模式 |
2.5 小结 |
3 辐射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
3.1 辐射空调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板辐射冷却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2 毛细管末端冷却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 地板辐射空调性能参数初步剖析 |
3.2.1 辐射板表面温度与冷却能力关系 |
3.2.2 供水温度与辐射冷却力关系 |
3.2.3 供回水温差与有效表面积百分比关系 |
3.3 小结 |
4 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测试及分析 |
4.1 测试目的 |
4.2 实验方案 |
4.2.1 测试室简介 |
4.2.2 实验方案 |
4.3 测试方法及仪器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点布置及测试仪器 |
4.4 测试数据整理及分析 |
4.4.1 数据处理方法 |
4.4.2 地板辐射供冷数据整理结果分析 |
4.4.3 测试误差及分析 |
4.5 小结 |
5 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辐射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分析 |
5.1 辐射空调设计常见问题及缺陷 |
5.1.1 辐射供冷量计算 |
5.1.2 设计参数的选择 |
5.1.3 冷负荷的计算 |
5.1.4 新风量的确定 |
5.1.5 管内流速的确定 |
5.2 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地板辐射空调系统设计步骤 |
5.2.1 冷负荷计算 |
5.2.2 水系统设计 |
5.2.3 风系统设计 |
5.3 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辐射空调设计示例 |
5.3.1 工程简介 |
5.3.2 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 |
5.3.3 风系统设计 |
5.3.4 水系统 |
5.4 小结 |
6 系统节能性分析 |
6.1 工程概况 |
6.2 三种系统设计 |
6.2.1 蒸发冷却—干式风机盘管系统设计 |
6.2.2 蒸发冷却—辐射末端系统设计 |
6.2.3 风机盘管—新风空调系统设计 |
6.3 方案对比 |
6.3.1 系统性能比较 |
6.3.2 设备选型与初投资 |
6.3.3 运行能耗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课题存在的不足 |
7.3 课题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目录 |
致谢 |
(10)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节能减排 |
1.1.3 节能减排与蒸发冷却、辐射供冷 |
1.2 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
1.3 辐射供冷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辐射供冷能耗国外研究情况 |
1.3.2 辐射供冷能耗国内研究情况 |
1.4 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内容 |
2 基于蒸发冷却辐射供冷空调的数学模型 |
2.1 Energy Plus 软件介绍 |
2.1.1 Energy Plus 软件背景介绍 |
2.1.2 Energy Plus 软件模拟方法 |
2.2 部分空调系统部件的数学模型 |
2.2.1 直接蒸发冷却模型及分析 |
2.2.2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段数学模型及分析 |
2.2.3 地板辐射模块 |
2.2.4 置换通风模块 |
2.2.5 制冷机组的模型 |
2.2.6 冷却塔的模型 |
2.2.7 风机模型 |
2.2.8 水泵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学模型准确性的验证 |
3.1 气象文件的准确性验证 |
3.2 蒸发冷却机组模拟的验证及分析 |
3.2.1 机组概况 |
3.2.2 模拟方法及结果 |
3.2.3 能耗分析 |
3.2.4 小结 |
3.3 冷却塔出水温度的验证 |
3.4 辐射供冷 +置换通风系统模拟验证及其研究 |
3.4.1 建筑模型 |
3.4.2 模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地板辐射+ 置换通风的冷量分配研究 |
4.1 供冷量和室内温度的模拟 |
4.2 供冷量变化原因分析 |
4.2.1 辐射地板的供冷量 |
4.2.2 置换通风的供冷量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4.3 热舒适性与冷量分配的关系 |
4.4 能耗与冷量分配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能耗研究 |
5.1 建筑模型 |
5.2 空调系统 |
5.2.1 空调系统设计参数和运行时间 |
5.2.2 最小新风量的设定 |
5.2.3 三种空调系统的设计 |
5.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课题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不足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新型辐射板的实验研究及在西北地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嵌管式辐射板强化换热性能研究[D]. 邓金华. 长安大学, 2018(01)
- [2]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非稳态特性研究[D]. 廖买利. 南华大学, 2017(04)
- [3]CRCP+DOAS空调系统末端换热机理及冷水输配系统研究[D]. 于鹏飞.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4]直膨式辐射空调的室内热环境研究[D]. 冯冠华. 广西大学, 2014(01)
- [5]U型毛细管网辐射板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研究[D]. 裴凤. 天津商业大学, 2013(08)
- [6]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吊顶与桌面工位空调复合系统设计及模拟研究[D]. 张玉东. 西安工程大学, 2013(01)
- [7]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能耗研究[D]. 郑松.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 [8]辐射供冷末端热工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D]. 王志强. 天津大学, 2012(08)
- [9]基于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的辐射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D]. 郑小丽.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7)
- [10]基于蒸发冷却的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能耗分析[D]. 王海亮.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