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莓新品种——哈泥(论文文献综述)
罗刚军[1](2019)在《基于中国原产野生草莓果实品质评价的种质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野生草莓具有果实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和抗逆性强等突出特点。我国野生草莓资源丰富,但开展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有效地利用。果实品质评价研究是开发利用野生草莓的前提。本研究对11个种和2个类型共76份我国原产野生草莓资源的果实性状、品质和香气成分进行评价,并利用6份优异资源与栽培草莓进行种间杂交及种质创新研究,旨在为野生草莓的分类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76份野生草莓的果实性状和品质进行评价,发现五叶草莓(Fragaria pentaphylla Lozinsk.)、西藏草莓(F.nubicola Lindl.)和西南草莓(F.moupinensis Card.)拥有红果和白果两种类型;野生草莓的果实形状包括卵圆形、长卵圆形、椭圆形、球形、圆锥形、长圆锥形、圆柱形和不规则形;森林草莓(F.vesca L.)、东北草莓(F.mandschurica Staudt.)、东方草莓(F.orientalis Lozinsk.)和五倍体野生草莓(Wild pentaploid genetype)的果实具有浓郁的芳香。12个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显示,前三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0.52%,可以代表这12个指标的变异;其中DPPH活力、总酚、ABTS活力、类黄酮、糖酸比、固形物、总糖、固酸比、维生素C、花青素和果重11个指标对第一主成分(PC1)的贡献较大;主成分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方草莓、东北草莓、森林草莓、绿色草莓(F.viridis Duch.)、五倍体野生草莓、纤细草莓(F.gracilis Lozinsk.)、伞房草莓(F.corymbosa Lozinsk.)、西藏草莓、中国草莓(F.chinensis Lozinsk.)、高原草莓(F.tibetica Staudt et Dickoré)、甘肃类草莓(Gansu genetype genetype)、西南草莓和五叶草莓。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重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大或不相关;可滴定酸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或不相关;固形物与其他(果重和可滴定酸除外)指标呈正相关;活性物质指标类黄酮、花青素、总酚、DPPH活力和ABTS活力相互之间呈正相关。2.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76份野生草莓的果实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共检测出香气物质232种,其中酯类香气物质101种,醇类香气物质35种,醛类香气物质27种,酸类香气物质19种,酮类香气物质17种,烯类香气物质15种,其他香气物质18种;其中丙位癸内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乙酸己酯、1-辛烯-3-醇、芳樟醇、反式-2-己烯醛和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是野生草莓果实中最普遍的特征香气物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野生草莓中;东方草莓的香气物质最丰富,一共鉴定出103种物质。五倍体野生草莓、东方草莓、森林草莓和东北草莓的香气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6份资源可以分为3类;第I类群包括绿色草莓、五叶草莓红果类型、纤细草莓、甘肃类草莓、西南草莓红果类型、高原草莓、西藏草莓红果类型、中国草莓、五叶草莓白果类型(F.pentaphylla f.alba)、东北草莓、西南草莓白果类型(F.moupinensis f.alba)、西藏草莓白果类型(F.nubicola f.alba)、伞房草莓和森林草莓;第II类群包括东方草莓;第III类群包括五倍体野生草莓。第I类群又可以分为9个亚类,第一亚类包括绿色草莓;第二亚类包括五叶草莓红果类型;第三亚类包括纤细草莓、甘肃类草莓(GS1、GS4、GS5和GS6)、西南草莓红果类型、高原草莓、西藏草莓红果类型和中国草莓;第四亚类包括五叶草莓白果类型;第五亚类包括东北草莓;第六亚类包括西南草莓白果类型和西藏草莓白果类型;第七亚类包括伞房草莓;第八亚类包括甘肃类草莓(GS2和GS3);第九亚类包括森林草莓。3.草莓种间杂交存在不亲和现象,当野生草莓(2x、4x和5x)作母本与栽培草莓(8x)杂交时不能得到杂交后代,反之则较容易得到杂交后代。种间杂交后代的育性差,大多数不结果;后代整体生长势弱于栽培品种,抗寒性却优于栽培品种,生长势和抗寒性基本介于亲本之间。十二倍体草莓种间杂种‘YH15-10’(12x)与栽培品种(8x)回交后代的植株形态、育性和果实大小逐渐向栽培品种恢复,其抗寒性相较于栽培草莓有提高。通过对杂交后代的倍性(5x、6x、7x、8x、9x、10x和12x)以及亲本倍性和花粉大小观察,推测东方草莓、五倍体野生草莓和品种‘汤姬’可能存在未减数配子,而五倍体野生草莓和‘YH15-10’可能存在不完整配子。4.对YH15-10×东方草莓、全明星×YH15-10、章姬×YH15-10和YH15-10×章姬杂交后代的果实性状、品质和香气成分进行了评价,发现一些后代出现了超亲现象;其中17个优系(8x和10x)的果实品质较优,尤其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DPPH活力和ABTS活力等方面上;部分优系例如‘YO24-10’(8x)、‘YO24-13’(10x)、‘AY5-113’(10x)和‘YA6-17’(10x)的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远多于对照品种‘幸香’,整合了东方草莓和五倍体野生草莓特有香气成分乙酸桃金娘烯醇酯、桃金娘烯醇和2-十一酮,香味独特,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2](2002)在《草莓新品种——哈泥》文中研究说明 1983年由美国密执安大学引入。株型稍直立,生长健壮,分枝力中等。叶片稍大,椭圆形,色深绿。叶面平展、光滑。单株着生花序2—4个,花序梗直立生长,低于叶面。果实短圆锥形,色深红而有光泽,果形整体美观。果肉橙红、髓心小,肉质稍硬。果味甜酸适度,香味浓,
二、草莓新品种——哈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新品种——哈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国原产野生草莓果实品质评价的种质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莓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进展 |
1.1.1 世界野生草莓的种类与分布研究 |
1.1.2 中国野生草莓的种类与分布研究 |
1.2 草莓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形态水平多样性研究 |
1.2.2 分子水平多样性研究 |
1.3 草莓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
1.3.1 不同基因型草莓果实品质的研究 |
1.3.2 不同栽培条件下草莓果实品质的研究 |
1.4 草莓属植物的果实芳香物质研究进展 |
1.4.1 果实芳香物质测定方法研究 |
1.4.2 草莓果实的芳香物质研究 |
1.5 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
1.5.1 种间杂交利用研究 |
1.5.2 染色体加倍利用研究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国原产野生草莓果实品质评价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果实性状调查 |
2.1.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2.1.4 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2.1.5 果实总糖含量测定 |
2.1.6 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 |
2.1.7 果实类黄酮含量测定 |
2.1.8 果实Vc含量测定 |
2.1.9 果实总酚含量测定 |
2.1.10 果实抗氧化能力测定 |
2.1.11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草莓的果实性状和品质 |
2.2.2 野生草莓果实性状和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2.2.3 野生草莓果实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群居野生草莓果实品质的差异 |
2.3.2 野生草莓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原产野生草莓果实芳香物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野生草莓果实的香气物质含量 |
3.2.2 野生草莓果实的香气物质种类 |
3.2.3 野生草莓果实主要特征香气物质 |
3.2.4 野生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的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野生草莓果实香气物质含量 |
3.3.2 野生草莓果实香气物质成分的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原产野生草莓种间杂交及种质创新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草莓种间杂交结实及种子萌发 |
4.2.2 草莓种间杂交亲本花粉形态与花粉大小 |
4.2.3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 |
4.2.4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抗寒性评价研究 |
4.2.5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植物学性状 |
4.2.6 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品质 |
4.2.7 草莓杂交后代的果实香气 |
4.3 讨论 |
4.3.1 草莓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
4.3.2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不同倍性的来源 |
4.3.3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的超亲优势 |
4.3.4 野生草莓是栽培草莓种质创新的重要资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草莓新品种——哈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国原产野生草莓果实品质评价的种质创新研究[D]. 罗刚军.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2]草莓新品种——哈泥[J]. 吉林省农科院果树所. 农村科学实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