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阅读实践》征文获奖名单

《现代阅读实践》征文获奖名单

一、“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获奖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徐亮[1](2020)在《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哈定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水彩画家也是海派美术传承的典范,他在美术领域的开拓性与美术教学方面皆有显着的贡献与影响。然而囿于当前国内水彩画史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完善程度而形成的历史文化记忆的缺失,对水彩画家个案的价值发掘与定位显得尤其模糊不清。由此,本文以海派大家哈定先生为对象而展开研究,将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以哈定的水彩画创作及观念为中心,分别从知识渊源、风格开拓、审美思辨、画室教学这几个层次展开论证,重新评价其独特的学术风貌,还原部分被历史遮蔽的海派美术资源,对中国水彩画学术历史的完善及海派水彩画的发展具有典型价值和贡献。本文的主体结构共分为四个章节(不含绪论部分):一.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二.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三.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四.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先从时代视角切入,对哈定早期的时势境遇、群体互动、思想接受进行梳理与考证,从文化根源来探寻哈定后来艺术转向与拓进的“线索”。分析其艺术经验与思想形成的两个源头:一是对中国传统及西方文化的自觉吸收,二是受时势、群体等“他律”因素促动而形成的艺术经验,地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塑造”作用,并阐释哈定与海派群体的交际中形成趋近的“文化性格”及其所肩负的海派文脉的承传责任。接下来,本文依据各时期节点,着重对哈定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与突破展开研究,梳理哈定风格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特征,即:“师法自然”的写生性风格、“笔墨融合”的意象风格与“关切人生”的边疆人物风格,并放置于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进程中进行比较与考证,对哈定有意识针对民族化、中西融合、主题性等现代美术发展的关键性命题,而开展的自觉探索进行深入研究。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来看哈定的作品,无论是哪种风格皆呈现出如罗杰·弗莱[1]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惰性”的自觉特点,[2]并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同时显示出哈定打破既定程式在水彩创作上的本土化命题的开拓。在此基础上,本文更进一步解读沉潜于哈定风格表象下的艺术观念,探索作品背后的精神实质。基于哈定的三个重要风格特征,阐释其如何将西方造型语言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形成独具思辨性的艺术观念,揭示其对传统审美精神及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与融通。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对哈定艺术风格及观念的价值定位进行综合性评述。此外,本文还对哈定的美术教学展开研究,哈定画室与同期的私人画室群体共同构成建国初期的一个特殊的教育现象,这也是当前海派美术教育研究中被遮蔽的一段历程,通过分析当时美术教育社会化转型背后的文化定位、政策引导与私人画室的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进一步考证哈定在画室创办中所形成的理念与实践方面的价值与成果,分别对哈定的教学模式、教育主张及理念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哈定的美术教学对海派美术教育的贡献。同时哈定当时编写的两本基础理论教材对几代中国美术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两本教材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内容设置及理论特点进行考证,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哈定美术教育的理念及方法价值。综上所述,使我们能够以不同视角,在相应领域获得更进一步的全面而深入认知哈定艺术成就的可能,为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做补充,通过探讨哈定在水彩画发展过程中对于语言、融合等艺术问题的突破与思考,并结合对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阐释,重新发掘海派美术大家哈定先生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定位。

刘秀珍[2](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孟凡[3](2019)在《初中部编本教材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与表达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在语文学习中的比例也是很大的。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把重心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忽略了写作素材。其实,老师教给学生怎样运用素材才是写作的核心。学生因为缺乏作文素材难以下笔,导致不会写和不知道怎么去写的问题。因此,笔者基于写作教学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民俗文化这一题材引入写作的解决策略。此研究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写作和欣赏能力。初中部编本教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里面承载了许多的民俗文化,可以成为写作实践的素材来源。本文总体分为5个部分:绪论;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调查现状提出的实施策略;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在绪论部分写了研究缘起、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意义,之后在研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详写了文献综述,最后对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对核心概念做了相关界定,并论述了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教学观、叶圣陶的示范写作教学观、黄厚江的生活作文教学、孙绍振的文本解读教学、朱永新的体验式作文教学。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现状做了调查与分析,分别就教师和学生两个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总结出问题所在。第四部分基于理论分析和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民俗文化题材在具体写作中的实施策略。本论文从三个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了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如何与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结合;整合教师、学生、班级、学校四方主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写作视野转向课外,如何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进行各类文体写作。在最后一部分中,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学习的动力,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效果。

张志琼[4](2019)在《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洛阳市实验中学“主体共生课堂”为例》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国家积极推行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课前自学质疑、课上巩固提升,重在发展高效课堂。中国的翻转课堂模式与基础教育改革紧密联系,国家在各大中小学积极推广这一教学模式,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深切重视,各级学校都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在认知上和实践上都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如何兼顾好语文学科的双重属性?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真正培养出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利于其长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召唤、对其阅读和初步理解知识的要求、对其援疑质理的包容、对其合作探究组织表达能力的锻炼,都是语文学科发展急需要的。无论从大的时代背景还是从具体的教育一线工作来讲,翻转课堂都是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其积极影响不容忽视。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在工作中的具体调研,对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和实践过程中人的发展诉求是研究的主要问题。首先论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意义和方法。其次做个案探究,以洛阳市实验中学“主体共生课堂”为例,“主体共生课堂”是主体共生教育思想紧密融合进翻转课堂模式中形成,该部分重点分析语文学科发展现状,以具体课例为依托进行实践探究和评价反思,发现有效经验和问题。接着进行个案调查,做学生问卷调查分析,重点关注学生课前“自学”“质疑”、课上“巩固”“提升”的实效性;做教师访谈分析,重点听取一线语文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评价和意见反馈。最后分析实践研究效果并做出思考,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语文成绩、能力和教师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对教师要求很好,想要实效性更强,还需要更多的政策、资源支持。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特点,阐述了研究不足和展望。本论文对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实践探究,主要创新点在于:①以具体学校较为成熟的课改实践为依托;②有大量典型小课例和完整课例,又有问卷调查和访谈,实践探索客观且全面;③综合且客观评价实践效果,不规避实际成绩,同时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实践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契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求是、因材施教,让个性化学习有了可能,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也能谋求教师自身的突破和发展。

彭清桂[5](2019)在《冰心的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心作为一位现代文学名家,她的作品曾广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大家看来,冰心毫无疑问是一个具有经典性意义的作家。冰心文学经典地位的形成虽然与其自身的文学天赋、其作品的主题意蕴和美学风格的魅力等内在因素密切相关,但也离不开文学出版、读者阅读、选本收录、评论推介、文学史书写、教材教学、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转型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标便是在文学史视域下,从建构主义经典观的角度,探究冰心是如何在各种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成为一名经典作家的历程。首先,五四时期冰心走上文坛,通过报刊、出版社的推介,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成为一名获得广泛影响力的新兴作家,并获得新文学界的高度认可。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各种文集选本对冰心的接纳,开始了冰心经典化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冰心的作品也逐渐被翻译介绍到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初步形成的国际声誉增添了其经典作家的成色。其次,文学教育制度是作家作品经典化的重要方式。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和大学的文学史课程。这两个方面在冰心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冰心被写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学史中冰心的形象有所变化,正是这种变化性的书写,展现了冰心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过程。冰心的作品被多次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促进了冰心作品的进一步传播,冰心还得到了主流文学、官方文学的认可。因此教育教学的实践,也是冰心完成经典化不可或缺的支持性力量。再次,文学作品会因为文化环境、文学标准和阅读目的的不同而形成很大的接受反差,所以批评家和学者的阐释在作家作品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性作用。同辈文人对冰心评价、当代学人对冰心的研究,是冰心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那些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对冰心充满热情和赞誉的回忆和评价,在丰富读者心中的冰心形象的同时,也影响着文学史对冰心的书写。而新时期以来学者们用新的理论和视角研究冰心,重新阐释了冰心文学的价值,更是压实了冰心的经典地位。西方汉学家对冰心的关注,促进了冰心研究的国际化,同时也表明西方学术界对冰心经典地位的认可。最后,冰心研究会、冰心文学馆和冰心文学奖的设立,及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推动冰心研究,维持冰心的文学生命力和影响力,增强冰心的文学经典地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动态呈现,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冰心经典化历程。

王妍[6](2018)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词语教学应该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也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在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淡化词语教学,学生词汇量贫乏、词语乱用错用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提倡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问题,改进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题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选题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为后文展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第二部分,首先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分析了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词语教学的内容、目标认识不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淡化词语教学;词语教学方式僵化,未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词语教学缺乏必要的训练。学生方面:学生对词语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词汇贫乏症”普遍存在;词语错读、错写、错用现象严重;词语学习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第四部分,重点研究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第一,初中词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第二,词语教学应该坚持四大原则:注重‘双基’目标;关照学情;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第三,提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联通汉语、文言与方言进行词语教学;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第五部分,笔者尝试提出构建初中语文词语库,希望本词库能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黄念益[7](2018)在《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诗教进校园是近年来热门的文化复兴大事。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凌云民中”)顺应当下时代复兴传统诗词、重建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热潮,从2006年开始,率先在凌云县开启诗教进校园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注重古典诗词的诵读、鉴赏以及尝试指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收集师生作品出版诗集,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凌云民中在引诗教进校园这条路上一边探索一边实践,一边借鉴一边积累,2014年有幸被评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本文以凌云民中传统诗教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凌云民中诗教进校园实践活动的意义、条件、各阶段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指导学生诗词创作及取得的成效,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做法,并反思活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本文初衷是希望通过研究结果和反思,给凌云民中或是其他学校的传统诗教活动提供一些参照。本论文主要由前言、主体、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阐述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综述搜集到的相关文献,界定两个概念,介绍理论依据以及概述主要内容和用到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首先论述了传统诗教在凌云民中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论述了凌云民中传统诗教的三个实践目标、四项实践原则以及五大实践策略,接着展示诗教的效果与物化成果,最后对诗教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结语部分是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本研究着眼于凌云民中诗教活动这一具体的实践,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具有针对性,真实性。

王瑞雪[8](2014)在《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主招生改革10多年来,试点高校已达90所,录取的学生数也逐年攀升。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自主招生与统招的目的和功能重叠、高校对生源的要求不清、选拔手段落后等问题。目前,鲜有对其选拔效果的实证研究。笔者基于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套评估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的标准。本研究通过文献、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考察自主招生选拔的标准、手段、自主招生学生的在校表现。笔者搜集了2003年-2013年,自主招生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六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以此分析自主招生选拔对象和标准的变迁;此外,基于近年来“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的笔试科目变化和试题难度的分析,以及复旦和交大面试题目来评估选拔手段;以六校拔尖创新实验班为案例,来了解高校对自主招生的特色培养;通过上海A大学本科生的问卷调查来分析自主招生学生与统招生的素质差异。研究表明,自主招生选拔对象已经实现了从“全面发展”到重点关注“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转变,竞赛获奖经历在选拔标准中占了较大比重,笔试科目减少、难度降低,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具有一流师资、国际化、个性化的特点;上海A大的调研结果表明,自招生的主动合作学习水平较好、海外学习经历较多、更多地担任学生干部、更愿意参加文艺社团,而学术兴趣、学业成绩、深造意愿等方面与统招生无显着差异。基于此,笔者为自主招生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选拔标准可操作化和多元化;建立自主招生培养方案。

朱彩梅[9](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林进[10](2012)在《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文中提出芥川奖是日本文坛上最有影响的纯文学奖项之一,是日本现当代纯文学发展的风向标。芥川奖的设立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芥川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35年到1944年,是芥川奖的设立与战时阶段。在文艺春秋社社长菊池宽的提议下,1935年1月正式设立了芥川奖,同年举行了第一届评奖。第一篇获奖作品是石川达三的小说《苍氓》(第一部)。这部小说深刻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国民为生活所迫无奈移民巴西的艰难历程,这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到1944年为止,芥川奖进行了20届评奖,有22位作家的23篇作品获奖。这23篇获奖小说的作品主题可以比较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了日本国民艰难的生活状况,另一部分则是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歌功颂德和鼓噪。第二个时期从1949年到1960年,是战后芥川奖的恢复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24次评奖,有22位作家的24篇作品获奖。这些获奖作品的主题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反思战争的残酷及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二是表现战后日本人的艰难生存状况;三是表现日本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出现新问题。许多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作品在这一时期获此项殊荣。如井上靖的小说《斗牛》获得了第二十二届芥川奖,小说以《大阪新晚报》社举办的斗牛比赛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的真实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现实。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获得了第三十二届芥川奖,小说表现了美军占领下的日本的国民心理。石原慎太郎的《太阳的季节》获得了第三十四届芥川奖,这篇青春小说掀起了“太阳族”文学热潮。小说反映了现代社会发展中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了社会性目标的青春时代,恣意放纵自己的冲动和热情。开高健的《皇帝的新装》获得了第三十八届芥川奖,小说通过儿童的天真天性被利欲熏心的大人抹杀的故事,对现代一味追逐利益的成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大江健三郎的《饲育》获得了第三十九届芥川奖,作品通过一群儿童看护美军黑人俘虏的故事,表现了大江健三郎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第三个时期为1961年至1980年,这是日本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评奖阶段。这一时期共进行了40届评奖,有44位作家的44篇作品获奖。在文学创作中,显示出西化的特征,这些获奖小说深刻表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世界,揭示了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处于一种文学的“混沌”的状态。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柴田翔的《然而,我们的日子…》、村上龙的《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等。《然而,我们的日子…》表现了日本新的社会时期青年人的心灵世界。这篇小说带有青春小说、政治小说、或者恋爱小说、教养小说等多层性,在内容上隐含着“不透明”的扭曲,这些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小说的特点。《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成为了“透明族”文学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深刻表现了驻日美军基地里的日本年轻人以放荡的生活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及传统的挑战。第四个时期为1981年至今,这是日本现代化社会背景下的芥川奖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这个阶段共进行了61届评奖,共有62位作家的62篇小说获奖。这些获奖作品反映出在日本现代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对政治、经济、社会和人类自我的艺术认知,是现代日本社会与人们心灵世界的艺术展现。重要的获奖作品有柳美里的《家庭电影》、丝山秋子的《在海浪上等待》、川上弘美的《踏蛇》等。《家庭电影》是1996年芥川奖的获奖作品。这篇小说以新颖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了当代日本社会家庭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展现了市场经济时代日本青年一代对传统家庭、亲情、爱情以及社会伦理观的颠覆。《在海浪上等待》以新颖的结构和清晰语言,通过两位主人公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表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那越来越令人担忧的精神与心灵状态,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信任和勾通的现实,揭示了电脑时代人与物异化关系的新变化。这篇小说鲜明体现了日本文学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敏感性。川上弘美的《踏蛇》以变形记的形式反映出90年代后日本文学上的异化现象。芥川奖至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芥川奖的历史既是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文化、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映。芥川奖的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特点和艺术风格。同时,在如今商品化社会里,芥川奖已经成为一种日本独有的近百年的文化品牌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芥川奖凭借评选的严肃性;对扶持新人作家的满腔热忱;对文坛新鲜动态的敏感度;以及富于前瞻性与协调性的气质,必定能够继续肩负着日本文学风向标的使命,多一份成熟与余裕,顺利地走下去。

二、“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获奖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获奖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及视角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经验与接受: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
    1.1 时势语境及文化经验
        1.1.1 时代前奏——民国文艺思潮的激荡
        1.1.2 海派美术的群体镜像与城市性格
        1.1.3 哈定的初步探索与海派的现代锋芒
    1.2 思想源流与知识结构
        1.2.1 传统渊源:家学氛围下的智识启蒙
        1.2.2 西学师承:张充仁对哈定的风格及思想影响
        1.2.3 博采众长:哈定对西画传统的自觉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融合与超越: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
    2.1 蓄力期——“十七年”阶段哈定的风格探索
        2.1.1 时代新生:“师法自然”的写生风格架构
        2.1.2 主题性试验:60年代工农兵题材的“折衷”
    2.2 面向传统的融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意象风格
        2.2.1 由外而内:师法自然至“澄怀”意象
        2.2.2 笔墨融汇:哈定反观传统的意象风格形式
    2.3 实现“民族风格”——后期边疆写实人物的真正价值
        2.3.1 哈定80年代现实题材创作的形成与定位
        2.3.2 西藏讲学——探寻题材的关键之旅
        2.3.3 哈定对水彩写实人物的风格开拓与贡献
        2.3.4 哈定边疆写实人物题材的绘画语言及技巧突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感悟与融通: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
    3.1 反观于传统的绘画精神与理念
        3.1.1 关于自然表象与“实在”的认知与转化
        3.1.2 “以心感物”的方式
    3.2 哈定的主要艺术理法与运用
        3.2.1 哈定关于形式美法则的论断
        3.2.2 对“气韵”理法的转化
    3.3 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与融汇
        3.3.1 引禅入道——以出世精神修艺术“本真”
        3.3.2 从“画之逸”至“宇宙人生”的转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法与理念: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
    4.1 哈定的社会教学实践兼及沪上美术教育
        4.1.1 沪上私人画室与社会化美术教育
        4.1.2 哈定画室的办学沿革
        4.1.3 哈定画室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4.2 哈定的两部教材及影响
        4.2.1 理论设置与方法研究
        4.2.2 两本教材的社会效应
    4.3 哈定在上海美专的教学活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哈定艺术年表
    附录二: 哈定手稿摘录
    附录三: 哈定现存作品名录(水彩、油画)
    附录四: 哈定教材发行表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初中部编本教材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
        1.3.2 关于“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研究
        1.3.3 关于“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的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民俗文化
        2.1.2 部编本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2.1.3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
    2.2 理论基础
        2.2.1 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教学观
        2.2.2 叶圣陶的示范写作教学观
        2.2.3 黄厚江的生活作文教学
        2.2.4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教学
        2.2.5 朱永新的体验式作文教学
3 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调查的背景
        3.1.2 调查的目的
        3.1.3 调查的对象
        3.1.4 问卷调查设计
        3.1.5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 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学生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2.2 教师民俗文化题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3 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1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3.2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 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的实施策略
    4.1 紧扣写作核心,结合其他模块
        4.1.1 融入阅读教学,以读触写
        4.1.2 立足口语交际,提升情趣
        4.1.3 参加综合实践,贴近生活
    4.2 围绕写作题材,整合四方主力
        4.2.1 搜集写作素材,积极尝试作文
        4.2.2 转变教学观念,师生同步写作
        4.2.3 成立写作小组,组织多样活动
        4.2.4 举办专题写作,营造学术氛围
    4.3 依据写作要求,观照乡土资源
        4.3.1 加强生活观察,进行记叙文写作
        4.3.2 探访家乡古迹,进行说明文写作
        4.3.3 注重调查研究,进行应用文写作
5 初中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的结论与反思
    5.1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的结论
        5.1.1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5.1.2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5.1.3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达成传承文化的目的
        5.1.4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5.2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的反思
        5.2.1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2.2 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洛阳市实验中学“主体共生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国内外现状分析
        2. 研究综述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二、洛阳市实验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案实践探究
    (一) 洛阳市实验中学“主体共生课堂”的形成
        1. 发展历程
        2. 发展宗旨
        3. 发展成果
    (二) “主体共生课堂”语文学科的发展
        1. 发展概况
        2. 核心突破——课前任务实施
    (三)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翻转教学优秀课例展示
        1. 课例展示
        2. 评价及反思
    (四) 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翻转教学优秀课例展示
        1. 课例展示
        2. 评价及反思
三、洛阳市实验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案调查
    (一)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1. 对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质疑阶段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2. 对翻转课堂课上巩固提升阶段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二) 教师访谈分析
        1. 访谈目的
        2. 访谈内容
        3. 访谈结果及分析
四、洛阳市实验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及思考
    (一) 学生成绩方面
    (二) 学生能力方面
    (三) 教师发展方面
五、结语
    (一) 本研究特点
    (二)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翻转课堂课前自学质疑阶段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附录二 《对翻转课堂课上巩固提升阶段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致谢

(5)冰心的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学报刊与出版对冰心的助推
    第一节 报刊书局对冰心的推送
    第二节 文集大系对冰心的收编
    第三节 冰心作品的国外译介
第二章 文学史与教材对冰心的认定
    第一节 现代文学史对冰心的不同叙述
    第二节 冰心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变迁
第三章 文学评论与研究对冰心的阐述
    第一节 同辈文人对冰心的评说
    第二节 当代学者对冰心的诠释
    第三节 西方汉学家的冰心研究
第四章 文化组织及其活动对冰心的维护
    第一节 冰心研究会的学术推动
    第二节 冰心文学馆的资料展藏
    第三节 冰心文学奖的文学推广
结语
参考文献

(6)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节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词语教学是识字写字教学的拓展延伸
        二、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石
        三、词语教学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词语教学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词语教学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词语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
        三、词语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
    第二节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词语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
        二、教师自身字词教学能力不足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为词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 坚持词语教学的四项原则
        一、注重“双基”目标
        二、关照学情差异
        三、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三、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
    第三节 初中词语教学方法
        一、联通汉语与文言、方言进行词语教学
        二、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
        三、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四、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第四章 关于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构想
    第一节 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意义
        一、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为初中语文教材、教辅及字词典的编撰提供材料
        三、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词语库
        一、关于词语库的编排说明
        二、初中语文词语库(见附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初中语文词语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2.学校概况
    (二)研究意义
        1.便于在校园弘扬传统文化
        2.促进诗歌教学方式的革新
        3.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概念界定
        1.传统诗教
        2.古代诗词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六)理论依据
        1.诗教理论
        2.课程标准
        3.人文主义
        4.建构主义
一、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开展传统诗教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实践的必要性
        1.常规课堂教学的不足
        2.调查教师看法
        3.调查学生看法
    (二)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实践的可行性
        1.本土诗词文化资源丰富
        2.领导部门重视诗教活动的开展
        3.学校师资力量保障
二、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的目标与原则
    (一)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目标
        1.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2.丰厚地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
        3.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原则
        1.基础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三、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诵读
        1.独自诵读与集体诵读相结合
        2.借助教学设备营造意境诵读
        3.定量任务定期检查诵读效果
    (二)抓好鉴赏
        1.认读标题
        2.了解作者
        3.读懂诗句
        4.借助注释
    (三)辅导创作
        1.师资培训是前提
        2.课堂教学是关键
        3.课外活动应落实
    (四)编印诗集
        1.稿件收集
        3.审稿筛选
        3.编辑出版
    (五)诗化校园
        1.楼舍命名显诗意
        2.校园布置散书香
四、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的成效
    (一)诗教成效概述
    (二)诗教成效的生成过程
        1.诗教试点阶段
        2.诗教推广阶段
        3.全面开展阶段
    (三)诗教成效的呈现形式
        1.诗教的成效
        2.诗教的物化成果
五、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活动的反思
    (一)不足方面
    (二)努力方向
结语
    (一)研究的价值
    (二)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概念界定
    第二节 相关研究和制度政策背景
        一、制度评价
        二、自主招生制度的历史
        三、自主招生的选拔对象和标准
        四、自主招生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五、家庭背景与学生发展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二章 多校自主招生选拔标准和培养
    第一节 多校自主招生标准
        一、初选资格比较分析
        二、三大联盟笔试比较
        三、面试分析
        四、体质测试
    第二节 自主招生特色培养
        一、六校拔尖创新实验班概述
        二、拔尖创新实验班的培养模式
第三章 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自主招生选拔标准
        一、选拔流程和原则
        二、文化测试分析——以语文为例
    第二节 自招生与统招生的学习投入和成果差异
        一、调查工具和方法
        二、自招生特征
        三、自招生与统招生学习投入和结果的差异分析
        四、基本结论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自主招生选拔手段和标准
        一、自主招生选拔手段
        二、自主招生工作的主要选拔标准
    第二节 自主招生学生培养及其在校表现
    第三节 自主招生制度的调整能力
        一、选拔目标和计划的调整
        二、选拔标准和手段的调整
    第四节 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选拔标准的可操作化和多元化
        二、建立自主招生培养方案
    第五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表格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A大学大学生学习体验与发展调查问卷
后记

(9)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结语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参考文献
致谢

(10)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确定
    二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 选题的研究基础
    四 选题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关于“日本现当代文学”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战时的芥川奖
    第一节 芥川奖的设立及其在战争中的异变(1935—1944)
        一 战争结束前的日本文坛
        二 芥川奖的设立及地位
        三 战时芥川奖的文学轨迹
    第二节 石川达三与《苍氓》
        一 纯文学的纪实体验
        二 芥川奖之开篇作——《苍氓》
第二章 战后恢复期的芥川奖
    第一节 由战争记忆向日常生活的转换(1949—1960)
        一 战后的日本社会与文学
        二 恢复期的芥川奖及发展轨迹
    第二节 井上靖与《斗牛》
        一 中间小说的功臣
        二 “鲜明的创作风格”——《斗牛》
    第三节 小岛信夫与《美国学校》
        一 第三新人——小岛信夫
        二 占领体制下日美文化的冲突——《美国学校》
    第四节 石原慎太郎与《太阳的季节》
        一 “太阳族”的代言人
        二 芥川奖的划时代——《太阳的季节》
    第五节 开高健与《皇帝的新装》
        一 “文学新时期的象征”
        二 对美好、纯真世界的追求——《皇帝的新装》
    第六节 大江健三郎与《饲育》
        一 现代文学的巨匠
        二 大江文学的空间
第三章 混沌期的芥川奖
    第一节 经济腾飞背景下的芥川奖(1961—1980)
        一 激烈变动的时代与文学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61—1980)
    第二节 柴田翔与《然而,我们的日子……》
        一 “挫折文学”的代表
        二 文学混沌期的发端——《然而,我们的日子…》
    第三节 村上龙与《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一 村上龙与透明族
        二 走向巅峰的芥川奖——《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
第四章 新世纪前后的芥川奖
    第一节 发达的现代社会与芥川奖的新视野(1981-2010)
        一 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批判
        二 获奖作品评析(1981—2010)
    第二节 多和田叶子与《入赘的狗女婿》
        一 翻转语言、翻转传统
        二 全球视域下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第三节 柳美里与《家庭电影》
        一 家庭的解体与重建
        二 现代文明下“家庭”的解体——《家庭电影》
    第四节 丝山秋子与《在海浪上等待》
        一 “为自己写小说”
        二 现代文明下的异化——《在海浪上等待》
第五章 芥川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芥川奖文学的特点
        一 创作主题的流变
        二 人物形象与艺术表现特点
    第二节 芥川奖的性格与未来
        一 芥川奖的性格
        二 芥川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历届芥川奖获奖篇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现代文阅读练习”征文获奖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D]. 徐亮. 上海大学, 2020(03)
  • [2]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初中部编本教材民俗文化题材写作实践研究[D]. 孟凡.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4]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以洛阳市实验中学“主体共生课堂”为例[D]. 张志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冰心的经典化研究[D]. 彭清桂. 三峡大学, 2019(06)
  • [6]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王妍.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 [7]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传统诗教研究[D]. 黄念益.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制度有效性研究[D]. 王瑞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1)
  • [9]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 [10]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 ——芥川奖小说研究[D]. 林进. 吉林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现代阅读实践》征文获奖名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