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物沉降时间间隔(论文文献综述)
崔伟,张绪涛,阮兴群,孟凡涛[1](2022)在《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针对传统灰色模型要求原始实测数据是等时距的特点,基于某项目实测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良好收敛性、优越稳定性以及二阶光滑度的独特性质,将实测数据转化为等时距序列,建立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时间间隔和观测次数这两种因素进行精度分析,为构建高精度非等时距灰色模型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样条插值具备强大插值能力与高度契合的插值效果,所构建的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精度较高,所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左右,是高层建筑沉降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童强[2](2021)在《基于函数cot(xα)变换的加权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建筑物累计沉降监测数据量少、信息贫乏、非等间隔、光滑性差且呈近似指数增长等特点,建立了非等间隔灰色GM(1,1)预测模型.采用函数cot(x2)对原始建模监测数据进行光滑度提升变换,再按作用和地位不同对建模监测数据赋予不同权重,以此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实证分析表明加权非等间隔灰色cot(x2)-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以工程实践.
王星辉[3](2021)在《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原市中心城的空间结构体现为“单中心+外围工矿组团”的圈层式特征,在空间和功能上老城区的中心地位尤为突出,太原站作为山西省的重要标志建筑,其周边配套市政工程并不完善。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为实现太原站铁路东西两侧贯通、补充区域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通道工程设计总体思路、工程建设条件和既有建(构)筑物的现状;分析了下穿施工、场地特殊性、地下障碍物、施工前管线迁改等方面对沉降的影响因素;从施工工序的角度对既有轨道道床加固技术、顶管施工技术、明挖施工技术、管幕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以及应急技术进行具体分析,凝练和总结出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整体控制技术;最后通过沉降监测验证了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整体控制关键技术的科学合理性,主要成果如下:(1)迎泽大街下穿工程分别下穿太原站的南北两侧,工程周围既有建(构)筑物复杂众多、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道路交通繁忙,人口密集。施工中基坑开挖有可能引起基坑侧壁坍塌,造成地质灾害;施工风险较大,设计中应考虑对既有结构物进行可靠加固,避免引起站房、站台及股道变形沉降。(2)通过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和Peck经验公式法模拟计算轨道沉降值,对既有轨道及道床沉降加固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得出:钢管顶进施工中最大沉降量分别为12.7mm和14.1mm,均大于相关规定的路基沉降控制值10mm和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11mm;同时对施工中行包通道、雨棚管桩基础和雨棚地表变形的三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可知计算沉降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但为尽量减少变形,施工中需加强监测,并跟踪注浆。(3)通过从原理及技术两个角度对既有铁路线路及道床加固沉降控制技术分析得出:受影响段铁路可采取的三种加固方法:线路扣轨加固法、注浆加固法和管棚加固法;通过分别对既有铁路、无柱雨棚、接触网基础、站台墙、行包通道及各类管线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控制技术研究得出:首先要在顶管机通过前对既有结构基础提前进行注浆加固处理;其次,按试验段优化数据设定土仓压力、掘进速度等施工参数,控制出土量,避免超挖造成塌方;此外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4)通过分析下穿工程明挖段施工和管幕施工整体沉降控制技术得出:明挖段施工整体技术包括三种施工技术:工作井和明挖暗埋段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敞开段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桩+钢管(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幕施工整体沉降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选用有控制沉降能力的顶管机、选取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钢管、合理确定顶进顺序、严格控制顶管进出洞参数和科学合理的控制顶管机掘进参数等五个技术内容。(5)通过在下穿工程管幕施工中主要对下穿区段10条铁路线路、7个站台及太原站无柱雨棚柱进行沉降监测,并与沉降控制值及标准限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钢管顶进完成轨道沉降最大值2mm,累计值均小于最大允许沉降值10mm;站台累计最大沉降均小于10mm,站台高度符合标准要求;雨棚柱没有侵限现象发生,不存在倾斜情况,表明下穿施工对建(构)筑物扰动满足要求,验证了下穿工程施工整体控制沉降技术科学合理。
许虹虹[4](2020)在《基于SAPSO-SVM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无锡市渔港中学地下车库工程为例》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城镇建设不断加快了步伐,城市建设是向空中发展以及向地下索取的趋势,因此基坑的开挖也逐渐增多,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受施工条件、施工技术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地下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不可避免,为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基坑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无锡市渔港中学地下车库工程为例,首先,根据改进虚假领域法与互信息法选取合适的嵌入维数和最佳延迟时间对最大沉降监测点(JD28)数据进行相空间重构并且根据“3σ准确则”和多项式拟合法对数据进行奇异值检查和插补;其次,根据重组后的数据建立SAPSO-SVM模型,一种采用模拟退火与粒子群算法交替迭代的方式,对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g进行寻优,并克服基本粒子群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增强全局寻优能力。同时在非线性数据处理问题上,表现出了许多特有的优势。最后,与SVM回归算法以及PSO-SVM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算法在基坑沉降预测中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SAPSO-SVM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SE)1.412mm、均方根相对误差(MSE)0.213mm、平均绝对误差(MAE)0.171mm的值均小于其他两种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验证明,SAPSO-SVM模型学习和泛化能力强,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适应性,能够较好的反映沉降数据的变化趋势,更适合在沉降预测中应用。为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另选取次最大沉降监测点(JD30),采用同样三种模型进行处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 SAPSO-SVM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本文通过编写的MATLAB程序实现模拟预测,本课题的研究对类似工程施工和灾害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图[23]表[26]参[82]
刘炽义[5](2020)在《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土地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大,深基坑工程的开发利用也随之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理论研究不够健全,因此工程监测成为深基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本课题应合作单位的要求,利用传感器以及通信技术,并基于SSM框架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研究重点偏向于系统的整体搭建以及功能的实现。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了现阶段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对系统的总体需求进行分析;结合需求,分别从整体架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业务流程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将系统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数据接入子模块、负载均衡服务器模块、数据库模块、应用服务器模块以及预警模块。对于预警模块的预测算法,主要针对监测项目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对两种典型的智能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包括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算法模型作出改进后集成至本系统,并对两种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实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达到预期效果。然后介绍了本系统中所采用的各项目监测技术,并对于数据接入方案进行总体设计,将监测项目分为两大类:可自动采集项目和需手动测量项目。对于可自动采集项目,利用已有自动采集终端,设计统一的接入通信协议,进行数据自动接入;对于需手动测量项目,提供页面上传功能,保证监测项目的完整性。接下来对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其余各模块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对于负载均衡模块,采用Nginx服务器通过源地址哈希的方式将请求分发至应用服务器中;对于数据库模块,从架构、概念以及表三个方面对关系型数据库My SQL进行了设计实现,从实时数据缓存和Session一致性两个方面说明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的必要性;对于应用服务器模块,采用集群化部署,并基于SSM框架为客户端提供用户管理、工程信息管理、监测数据信息管理以及报警信息管理等功能;对于预警模块,设计双控模式的三级预警方案,为每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设置两个控制指标:累积量和变化率,同时为每个监测点设置三个安全状态,对不同安全状态作出不同的报警推送响应。最后结合需求分析,搭建完软硬件测试环境后,从系统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全方位测试,实验表明,系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应对各种并发情况,快速响应,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感。
张英杰[6](2020)在《常州地区并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盾构法目前虽然己在全国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但尚缺乏适合本地区盾构法工程设计及施工的成熟技术及经验,尤其欠却并行双线(上行线和下行线)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的沉降变形规律。本文基于常州市地铁1、2号线的区间工程,依次通过使用Peck曲线、数值模拟、神经网络模型对现场数据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常州地铁并行盾构隧道地层与建筑物变形规律与相应的沉降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使用Peck公式拟合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研究发现拟合的地表沉降与实际沉降基本一致。其中并行隧道第二条线路的开挖对地表的影响范围扩大5m~10m。拟合的最大沉降小于实际沉降0.21mm~1.53mm,单线沉降地层损失率介于0.31%~0.63%之间。于是引入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α、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两个参数,对传统Peck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最大沉降值误差区间为0.13mm~0.74mm之间,拟合效果更好。(2)对地表沉降槽的形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沉降槽的形态主要分为“U”型和“W”型两种。其中施工顺序是影响沉降槽形状的主要原因,并行隧道同时开挖容易形成“U”型,先后开挖向“W”型变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隧道埋深与间距比值,随着比值的增大,沉降槽形态逐渐由“W”型向“U”型变化。(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侧穿和下穿建筑物引起的沉降变化。隧道侧穿桥梁时,桥梁中部的沉降速率大于桥梁两端的沉降速率;桥梁两侧的水平位移方向相反,主要是由桥梁的整体变形造成的;浅埋的情况下,注浆量的增加使靠近隧道的测点沉降较小于远离隧道的建筑物测点。深埋情况下,盾构侧穿建筑物时,建筑物测点距离隧道越近,最大沉降值与累计变形越大。盾构下穿建筑物时,先行线引起的沉降更大,约占总沉降的2/3。而且并行隧道同时开挖造成的沉降大于先后开挖引起的沉降;地表建筑物的分布会使隧道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得不均匀,建筑物主体偏向的隧道沉降更大。(4)结合常州地铁1、2号线的地层情况以及隧道掘进参数,对影响地表沉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埋深,注浆量和土仓压力是影响沉降的主要因素。结合监测数据和施工经验给出了常州地区盾构掘进参数的建议值并提出了掘进姿态和管片防水的控制措施。(5)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对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神经元数量为6个时预测效果最好。预测结果与地表实际沉降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25mm。通过带动量因子算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两个方法改进神经网络,缩短了预测周期。
胡纪元[7](2020)在《基于雷达干涉测量的岩溶地表和结构物形变监测技术与方法》文中认为武汉市是中国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同时,武汉市北起天兴洲南至汉南区分布着6条NWW-SEE走向的隐伏岩溶带,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直接覆盖于各岩溶带上。长江、汉江穿境而过,大量城中湖散布其中,加上密集的市政工程开挖和工业建设采水,使武汉成为我国最易发生岩溶塌陷和地表沉降的大城市之一。另外,自然环境激励下,大型构筑物(如高层建筑物、桥梁等)的振动千姿百态、瞬息变化,实时或准实时监测这类构筑物的动态振动特征并提取其运行模态参数(固有频率、阻尼比、模态振型)对其安全运营、维护及管理决策至关重要。多时相InSA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覆盖范围广、跨越时间长、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应用在大范围、缓慢均匀形变的场景中,如城市地面沉降、失稳边坡、岩溶地表塌陷等。然而,针对小区域或单个变形体,如蠕变滑坡、岩石崩塌、大型构筑物动态振动及健康监测等,分布位置不规律、致变形因素多样化、快速形变的问题,地基雷达干涉测量(GBRI)作为星载SAR在地面上的实现,具有安装简单灵活、采样速率高、实时处理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城市局部滑坡、局部岩溶地表塌陷及单体结构的形变与健康监测。本文以武汉市岩溶地表塌陷/沉降和南宁市柳沙半岛滑坡、武汉白沙洲大桥及绿地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基于StaMPS-MTI多时相InSAR技术的武汉岩溶地表致陷(沉)因子定量评估以及基于GBRI的城市滑坡与结构的形变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的介绍了星载InSAR、D-InSAR以及GBRI技术获取地面高程、形变位移的公式推导及数据处理流,并对形变监测中的误差来源、模型及相应的去除或减弱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2)总结推导了StaMPS-MTI技术中基于振幅偏移量多项式拟合的配准算法、PS/SFDP点筛选策略以及基于“相位-高程”线性关系的对流层延迟估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尺度BP滤波的“相位-高程”对流层延迟改正方法,并将其集成到StaMPS-MTI多时相InSAR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实例测试,对伊朗44幅Sentinel-1A得到的结果与GACOS对流层延迟产品进行比对,基于BP滤波“相位-高程”对流层估计模型改正后的解缠相位RMS最大为2.3 rad,均值为1.47 rad,两指标均较采用GACOS方法要小,进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在综合分析了现有多时相InSAR结果拼接方法的基础上,本论文考虑了雷达入射角偏差、邻轨独立多时相InSAR处理中参考点选取差异对邻轨拼接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区块采样求加权速率差众数的邻轨StaMPS-MTI形变速率拼接方法,利用该方法完成了武汉TerraSAR-X Track 8和Track 9的多时相InSAR结果拼接,邻轨重叠区域的加权速率差众数为1.37 mm/yr,拼接结果消除了拼接前邻轨重叠区域明显的速率梯度跳变。4)针对如何建立地表位移、水文因素(地下水、长江水位、降雨等)及岩溶地质条件等多因素的耦合关系,进而量化武汉岩溶地表致陷(沉)因子的问题,引入了交叉小波变换的位移-水位耦合分析和基于建筑物密度指数法(IBI)对武汉岩溶地表塌陷/沉降从工商业分布(用水)、水文地质条件、孔隙/岩溶水变化、市政建设、建筑物荷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致陷(沉)因子定量化。结果表明:武汉北地面沉降与工业生产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岩溶高度发育的白沙洲地区,在典型的“上粘下砂”覆土二元结构、长江两岸一级阶地的长江水-孔隙水-岩溶水快速水力循环、地上工程建设抽水及地下30 m空间内开挖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了白沙洲地区地下潜蚀和真空吸蚀过程,从而导致了历史上的多次岩溶地表塌陷以及岩溶带上的地表沉降;沉降速率大的地区总体上对应着较大的IBI值,但不能表明筑物荷载就是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因为即使在沉降率最为显着的地区,IBI与地表形变速率之间最大相关系数仅为50%。5)对于小场景的GB-SAR形变结果通常是直接以雷达坐标系或叠加在DEM上构成二维位图形式展示的,不利于形变结果的解释,特别是需要将形变匹配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时,提出了虚拟现实全景技术(VRP)将场景的视线向形变投影至基于无人机(UAV)采集的研究区域图像而生成的全景图中。利用该方法对南宁柳沙半岛滑坡的GB-SAR形变结果和滑坡区域地形、建筑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叠加,实现了柳沙滑坡位移时程3-D表达。6)针对基于FFT的频谱辨识法在提取结构多频振动参数时对高阶频率不敏感、提取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顾及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的序列二次规划优化遗传算法(SQP-GA),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武汉白沙洲大桥和武汉绿地中心的形变监测及多频振动参数提取。较频谱辨识法,SQP-GA不仅能较准确的提取更高阶数的结构振动主频,同时能获取各阶主频响应下的正余弦振动分量,进而实现对结构在自然环境激励下振动时程的反演。另外基于两台GB-RAR在正交方向上获得的武汉绿地中心位移时程,以及基于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的绿地金融城建筑物形变监测,进而获得绿地中心模态振型和其附属楼群的精细化监测。
闫世豪[8](2020)在《黄土地基旋喷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定向注浆和高压旋喷技术是常用的高效地基处理与加固手段,高压旋喷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冒浆浆液,不仅造成场地的污染,浆液结石体的处理、运输和倾倒也会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能将冒浆浆液以定向注浆形式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浆液废弃问题,还能够充分利用冒浆浆液,节省注浆原料。因此,开展高压旋喷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西省咸阳市某建筑地基加固工程为依托,本文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冒浆浆液中粘土、水泥和水的成分比例及作为加固注浆浆液的优势及不足,确定了冒浆浆液性能改善的成分调配和外加剂的掺入量,提出了包括冒浆浆液收集在内的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工艺流程。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针对冒浆浆液如何高效回收的问题,参考目前室内和室外旋喷施工工况下浆液收集方式,设计了包括浆液收集槽、引流槽和蓄浆池的回收装置,分析了冒浆浆液从钻孔涌出后在收集装置内的流动路径,整套回收装置可以实现冒浆浆液的规范化回收,为浆液的再利用奠定基础。(2)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方便现场操作的浆液成分测试方法,并分析了浆液中各成分质量比例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冒浆浆液达到注浆再利用的标准,开展了冒浆浆液与原浆液的注浆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对比浆液性能的差异得出冒浆浆液再利用应改善流动性、凝结性和结石体强度。(3)探讨了浆液水泥、粘土、水和外加剂的固化机理,并通过浆液改性再利用的单液和双液正交试验,分析了水固比、粘土掺量、萘系减水剂掺量、三聚磷酸钠缓凝剂和水玻璃掺量对浆液稳定性、流动性、凝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地基加固的各成分最佳配比或掺量。(4)为了预测浆液结石体强度满足不同工程加固要求,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建立了改性浆液结石体强度预估模型,预测值误差小,精度高。比较了冒浆改性浆液与原注浆浆液的性质偏差范围,提出了考虑冒浆浆液成分差异的三种再利用配比调整方案,给出了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的工艺流程,最后分析了土成分特征对注浆加固机理的影响,并根据工程沉降和倾斜监测数据验证了冒浆浆液用于注浆加固的可行性。本文研究提出了冒浆浆液收集、改性和注浆再利用的一整套工艺流程,完善了冒浆浆液性质分析与改良的理论基础,为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
王江荣,王春媛,梁永平[9](2020)在《基于小波消噪的非等间隔加权G(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序列受观测条件影响大多呈现出数据量少、光滑性差、含噪声和非等时距等特点。在小波除噪和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等间隔G(1,1)预测模型。在建模数据中,早期观测数据对模型预测精度贡献小(甚至有拖累现象),近期观测数据对模型预测精度贡献较大,故在建模时引入了权重矩阵以此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实证分析表明所建非等间隔加权灰色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以工程实践。
蔡飞[10](2020)在《大间隔格栅墙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引起了大范围的砂土地基液化,液化严重损坏了大量的住宅、厂房及公共建筑。为提高既有建筑地基的抗液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方法。通过动离心模型试验与动有效应力有限元分析研究其抗液化效果,发现格栅墙阻止了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排水管保证了格栅内可液化层在振动时不会产生过高的超静孔压,维持了可液化层的地基强度,也防止了格栅墙外侧向建筑物以下可液化层的渗透排水;探讨了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间隔对抗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格栅墙所围面积越大建筑物沉降量也越大,说明格栅间隔越大格栅墙的抗液化效果越小,但是即使格栅间隔扩大后,格栅墙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可液化层的侧向变形。以实际可液化场地上的低层办公楼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大间隔格栅状水泥土搅拌墙与垂直塑料排水管联合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
二、建筑物沉降时间间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物沉降时间间隔(论文提纲范文)
(1)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 |
1.1 三次样条插值法下的等时距数据转化 |
1.2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的建立 |
1.3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的精度检验 |
1.4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的算法流程 |
2 工程应用实例 |
2.1 项目概况 |
2.2 沉降监测数据处理 |
2.3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建立 |
2.4 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精度分析 |
3 影响非等时距灰色模型精度的关键问题 |
3.1 不同等时间间隔下相同观测次数的精度分析 |
3.2 不同观测次数下相同等时间间隔的精度分析 |
4 结语 |
(3)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下穿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穿工程对地层位移的研究现状 |
1.2.2 下穿工程对既有结构沉降的研究现状 |
1.2.3 既有建筑安全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风险及沉降控制分析 |
2.1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设计总体思路分析 |
2.1.1 下穿工程概况 |
2.1.2 下穿工程交通量预测及投资估算 |
2.1.3 下穿工程通道总体布置思路分析 |
2.1.4 下穿工程通道线路布置思路分析 |
2.1.5 下穿工程车通道主体结构形式优化分析 |
2.1.6 下穿工程主要技术控制标准分析 |
2.1.7 下穿工程总体建设规模分析 |
2.2 下穿工程建设条件分析研究 |
2.2.1 下穿工程气象条件 |
2.2.2 下穿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2.3 下穿工程水文条件分析 |
2.2.4 下穿工程场地地基土湿陷性及不良地质作用分析 |
2.2.5 下穿工程场地地震效应与稳定性分析 |
2.3 下穿工程中既有建(构)筑物现状分析研究 |
2.3.1 下穿工程中运行铁路现状分析 |
2.3.2 下穿工程中无柱雨棚基础现状分析 |
2.3.3 下穿工程中行包地道现状分析 |
2.3.4 下穿工程中站场排水暗涵现状分析 |
2.3.5 下穿工程中接触网通信及管道等现状分析 |
2.3.6 下穿工程中车站站台及站场挡墙现状分析 |
2.4 下穿工程风险及施工沉降控制技术难点分析 |
2.4.1 下穿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
2.4.2 下穿工程施工沉降控制技术难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模拟分析研究 |
3.1 下穿工程沉降影响总体分析 |
3.1.1 基于太原站枢纽特殊性对下穿工程沉降影响分析 |
3.1.2 地下障碍物对下穿工程沉降的影响 |
3.1.3 施工中管线迁改对下穿工程沉降的影响 |
3.2 下穿工程站内轨道及道床沉降规律分析 |
3.2.1 轨道及道床变形控制标准 |
3.2.2 轨道及道床沉降模拟计算分析 |
3.2.3 基于Peck公式轨道及道床沉降计算分析 |
3.3 下穿工程站内雨棚柱沉降分析 |
3.4 下穿工程站场行包地道沉降分析 |
3.5 下穿工程车站排水暗涵与站台墙沉降分析 |
3.5.1 排水暗涵沉降分析 |
3.5.2 站台挡墙沉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4.1 既有铁路轨道及道床加固技术 |
4.1.1 线路扣轨加固技术 |
4.1.2 轨道路基注浆加固技术 |
4.1.3 管棚加固技术 |
4.2 顶管施工过程中既有建(构)筑物沉降控制技术 |
4.2.1 顶管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沉降控制技术 |
4.2.2 顶管施工过程中无柱雨棚基础等构筑物沉降控制技术 |
4.2.3 顶管施工过程中行包通道沉降控制技术 |
4.2.4 顶管施工过程中各种管线沉降控制技术 |
4.3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
4.3.1 明挖段施工概述 |
4.3.2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整体技术思路 |
4.3.3 明挖段施工沉降控制技术工艺流程 |
4.4 管幕施工中沉降控制关键技术 |
4.4.1 新管幕法施工工艺研究 |
4.4.2 顶管机的选用计算及分析 |
4.4.3 钢管的选用技术分析 |
4.4.4 钢管的顶进顺序分析 |
4.4.5 顶管进出洞控制技术 |
4.4.6 顶管机掘进控制综合技术分析研究 |
4.5 下穿工程施工沉降应急技术 |
4.5.1 下穿工程建(构)筑物沉降变形应急技术 |
4.5.2 下穿工程地面沉降应急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工程沉降监测技术分析研究 |
5.1 下穿工程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1.1 施工中地表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1.2 站台及雨棚等周围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内容及控制指标 |
5.2 下穿工程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1 轨道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2 站台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研究 |
5.2.3 无柱雨棚沉降监测分析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站台下穿段标准限界表 |
附录 B 轨道1~10 沉降监测图 |
附录 C 站台沉降监测表(5 站台) |
附录 D 站台限界对比图 |
附录 E 无柱雨棚柱限界对比图 |
致谢 |
(4)基于SAPSO-SVM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无锡市渔港中学地下车库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支持向量机研究现状 |
1.2.2 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
1.2.3 模拟退火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述 |
2.1 工程简介 |
2.2 工程测区情况 |
2.3 监测目的及依据 |
2.4 监测内容与方法 |
2.4.1 基坑围护结构桩顶垂直位移监测 |
2.4.2 基坑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
2.4.3 监测工作流程 |
2.4.4 监测频率及预警值 |
2.5 研究测区沉降监测网布设 |
2.6 基坑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预处理 |
2.6.1 监测数据 |
2.6.2 数据预处理 |
2.7 本章小结 |
3 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及应用 |
3.1 支持向量机模型 |
3.1.1 支持向量机算法基本思想 |
3.1.2 支持向量机回归估计 |
3.2 支持向量预测模型工程应用 |
3.2.1 支持向量预测模型 |
3.2.2 支持向量机的网格搜索参数选择方法 |
3.2.3 支持向量机模型模拟预测步骤 |
3.2.4 工程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及应用 |
4.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2 粒子群算法流程 |
4.3 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工程应用 |
4.3.1 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预测步骤 |
4.3.2 工程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及应用 |
5.1 SA算法 |
5.2 SA-PSO算法原理与流程 |
5.2.1 SA-PSO算法原理 |
5.2.2 SA-PSO算法流程 |
5.3 改进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工程应用 |
5.3.1 改进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 |
5.3.2 工程应用 |
5.4 三种模型对比与分析 |
5.5 预测模型验证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基坑监测内容 |
2.1.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2.1.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 相关技术简介 |
2.2.1 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 |
2.2.2 SSM框架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3.2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设计 |
2.3.3 系统业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周边建筑物沉降的典型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
3.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研究 |
3.1.1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简介 |
3.1.2 建模流程 |
3.1.3 ARIMA算法步骤的改进优化 |
3.1.4 ARIMA算法模块接口编程实现 |
3.2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 |
3.2.1 灰色预测模型简介 |
3.2.2 建模步骤 |
3.2.3 灰色预测算法的改进优化 |
3.2.4 灰色预测算法模块接口编程实现 |
3.3 实验分析 |
3.3.1 ARIMA模型算例分析 |
3.3.2 灰色预测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3.3.3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及数据接入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
4.1.1 水平位移监测 |
4.1.2 竖向位移监测 |
4.1.3 地下水位监测 |
4.1.4 轴力应力监测 |
4.1.5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
4.2 数据接入方案设计 |
4.3 数据接入通信协议的设计与数据手动录入系统的实现 |
4.3.1 数据接入通信协议的设计 |
4.3.2 数据手动录入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负载均衡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1 负载均衡算法 |
5.1.2 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构建与部署 |
5.2 数据库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My SQL数据库 |
5.2.2 Redis数据库 |
5.3 应用服务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应用服务器的构建 |
5.3.2 后台技术架构实现 |
5.3.3 各功能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预警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1 预警方案设计 |
5.4.2 预警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1.1 硬件测试环境 |
6.1.2 软件测试环境 |
6.2 功能性测试 |
6.2.1 用户相关功能测试 |
6.2.2 数据接入相关功能测试 |
6.2.3 数据管理相关功能测试 |
6.2.4 预警相关功能测试 |
6.3 非功能性测试 |
6.3.1 实时性测试 |
6.3.2 并发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获奖情况 |
(6)常州地区并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PECK公式对沉降的研究 |
1.2.2 基于数值模拟对穿越建筑物的研究 |
1.2.3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隧道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地表横断面不均匀沉降分析 |
2.1 概述 |
2.2 工程概况 |
2.3 隧道断面沉降分析 |
2.3.1 测点布置 |
2.3.2 地表沉降的PECK曲线拟合 |
2.4 修正的PECK公式 |
2.5 沉降槽形态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侧穿与下穿建筑物沉降分析 |
3.1 概述 |
3.2 隧道侧穿樊家桥沉降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监测数据分析 |
3.2.3 隧道侧穿樊家桥数值模拟分析 |
3.3 侧穿钟鼓楼服务中心并下穿渝味川菜沉降分析 |
3.3.1 工程概况 |
3.3.2 监测数据分析 |
3.3.3 数值模拟分析 |
3.4 下穿南大街街道办事处沉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盾构掘进参数分析与施工控制 |
4.1 盾构施工主要掘进参数分析 |
4.1.1 注浆量 |
4.1.2 土仓压力 |
4.1.3 螺旋输送机回转速度 |
4.1.4 千斤顶总推力 |
4.1.5 刀盘马达总扭矩 |
4.1.6 推进速度 |
4.2 盾构机掘进次要参数分析 |
4.2.1 刀盘转速 |
4.2.2 泡沫剂注入 |
4.2.3 盾尾油脂注入 |
4.3 施工过程控制 |
4.3.1 盾构姿态控制 |
4.3.2 管片防水质量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隧道地表沉降预测 |
5.1 概述 |
5.2 神经网络建模 |
5.2.1 BP神经网络原理介绍 |
5.2.2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的步骤 |
5.3 模型参数和数据的选取 |
5.4 神经元数量的选取 |
5.5 训练结果及验证分析 |
5.6 目前算法的不足与改进 |
5.6.1 目前算法不足 |
5.6.2 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工作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雷达干涉测量的岩溶地表和结构物形变监测技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时相InSAR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多时相InSA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多时相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1.2.3 多时相InSAR技术在岩溶地表塌陷监测中的应用 |
1.3 武汉岩溶地表塌陷(沉降)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武汉岩溶地表塌陷研究现状 |
1.3.2 武汉岩溶地表及结构物形变监测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原理与误差模型 |
2.1 InSAR/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2.1.1 InSAR技术几何原理 |
2.1.2 D-InSAR形变监测的基本原理 |
2.1.3 D-InSAR形变监测数据处理流程 |
2.2 D-InSAR形变监测误差来源及模型 |
2.3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
2.3.1 GBRI基本原理 |
2.4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形变监测误差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尺度BP滤波对流层延迟改正的StaMPS-MTI方法 |
3.1 传统的多时相InSAR技术 |
3.2 StaMPS-MTI技术 |
3.2.1 基于振幅偏移量估计的配准算法 |
3.2.2 PS/SDFP点筛选策略 |
3.3 基于多尺度BP滤波的“相位-高程”对流层延迟估计模型 |
3.3.1 模型建立及验证 |
3.3.2 StaMPS-MTI技术数据处理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taMPS-MTI技术及多轨SAR的武汉岩溶地表致陷因子定量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区块采样求加权速率差众数法的邻轨StaMPS-MTI结果拼接 |
4.3 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位移-水位耦合分析 |
4.4 基于IBI法的建筑物荷载提取 |
4.5 StaMPS-MTI及多因素耦合方法在武汉岩溶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
4.5.1 武汉岩溶地表塌陷概况 |
4.5.2 数据源及处理 |
4.5.3 武汉大尺度/局部地面沉降结果及精度评估 |
4.5.4 武汉地面致陷(沉)因子定量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的滑坡形变及桥梁动态特征监测 |
5.1 引言 |
5.2 基于虚拟现实全景技术的形变成果3-D展示 |
5.2.1 基于虚拟现实(VR)全景影像制作 |
5.2.2 VR滑坡形变信息全景发布 |
5.3 基于SQP-GA的结构模态提取 |
5.3.1 SQP-GA算法步骤 |
5.3.2 基于SQP-GA的结构振动模拟仿真 |
5.4 柳沙半岛滑坡的GB-SAR监测及成果3-D展示 |
5.4.1 研究区域概述及监测实施 |
5.4.2 柳沙半岛滑坡GB-SAR结果 |
5.4.3 基于VRP的GB-SAR结果3-D展示 |
5.5 白沙洲大桥的多频振动监测及模态参数提取 |
5.5.1 研究区域概述及监测实施 |
5.5.2 模态参数提取及相互验证 |
5.5.3 基于SQP-GA的桥梁振动频率提取及基于MAC的损伤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联合高分辨率TerraSAR-X与GBRI的建筑物形变分析 |
6.1 引言 |
6.2 武汉绿地中心概述 |
6.3 基于TerraSAR-X的绿地中心区域形变结果分析 |
6.4 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提取绿地中心的形变与模态 |
6.4.1 IBIS-S布设方案与振动位移提取 |
6.4.2 基于SQP-GA的超高层振动参数提取与反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致谢 |
(8)黄土地基旋喷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概述 |
1.2.2 高压旋喷冒浆浆液及再利用研究现状 |
1.2.3 粘土掺量对水泥浆液性能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困难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分析及回收方法研究 |
2.1 依托工程简介 |
2.1.1 工程地质概况 |
2.1.2 地基加固概况 |
2.2 高压旋喷冒浆浆液的产生及特点 |
2.2.1 冒浆浆液的产生 |
2.2.2 冒浆浆液的特点 |
2.3 冒浆浆液用于注浆加固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分析 |
2.3.1 冒浆浆液用于注浆加固的可行性 |
2.3.2 冒浆浆液用于注浆加固的经济性 |
2.4 冒浆浆液回收思路方法 |
2.5 冒浆浆液回收装置及效果分析 |
2.6 冒浆浆液回收注意事项 |
2.7 小结 |
第三章 冒浆浆液成分分析与注浆性质研究 |
3.1 冒浆浆液成分计算分析 |
3.2 冒浆浆液成分试验分析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内容 |
3.2.3 含水率测定与分析 |
3.2.4 水泥剂量测定与分析 |
3.2.5 冒浆浆液成分结果分析 |
3.3 冒浆浆液加固注浆性质研究 |
3.3.1 注浆浆液基本性质 |
3.3.2 冒浆浆液基本性质试验 |
3.3.3 冒浆浆液与原注浆浆液性质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冒浆浆液注浆性能改良研究 |
4.1 冒浆浆液的注浆再利用思路 |
4.2 冒浆浆液改性再利用固化机理分析 |
4.3 冒浆浆液改性注浆再利用配比试验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内容 |
4.3.3 试验原料 |
4.3.4 冒浆浆液改性再利用单液浆配比试验 |
4.3.5 冒浆浆液改性再利用双液浆配比试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冒浆浆液注浆工程应用及效果研究 |
5.1 冒浆浆液改性再利用配比 |
5.1.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浆液结石体强度预估方法 |
5.1.2 冒浆改性浆液与原注浆浆液性质对比 |
5.2 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工艺 |
5.2.1 冒浆浆液改性再利用方案 |
5.2.2 冒浆浆液再利用工艺流程 |
5.3 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效果研究 |
5.3.1 冒浆浆液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5.3.2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小波消噪的非等间隔加权G(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简介 |
1.1 工程概况 |
1.2 基准点及观测点设置 |
1.3 沉降观测 |
1.3.1 数据采集 |
1.3.2 小波消噪 |
2 非等间隔加权灰色预测方法 |
2.1 非等间隔序列加权处理 |
2.2 加权GM(1,1)模型 |
3 建筑物沉降预测分析 |
4 结束语 |
(10)大间隔格栅墙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离心模型试验 |
2 动离心模型试验的反馈分析 |
2.1 反馈分析 |
2.2 数值模拟结果 |
3 格栅墙间隔影响分析 |
4 动有效应力分析实例 |
4.1 场地条件 |
4.2 实例工况 |
4.3 地震波 |
4.4 动有效应力分析 |
4.5 计算结果 |
4.5.1 沉降量 |
4.5.2 超静孔压 |
5 结论 |
四、建筑物沉降时间间隔(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崔伟,张绪涛,阮兴群,孟凡涛.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2
- [2]基于函数cot(xα)变换的加权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及其应用[J]. 童强.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1(13)
- [3]迎泽大街下穿太原站施工沉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王星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SAPSO-SVM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无锡市渔港中学地下车库工程为例[D]. 许虹虹.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深基坑工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炽义. 东南大学, 2020(01)
- [6]常州地区并行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及预测研究[D]. 张英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雷达干涉测量的岩溶地表和结构物形变监测技术与方法[D]. 胡纪元. 武汉大学, 2020(01)
- [8]黄土地基旋喷冒浆浆液注浆再利用方法研究[D]. 闫世豪. 长安大学, 2020(06)
- [9]基于小波消噪的非等间隔加权G(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王江荣,王春媛,梁永平.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01)
- [10]大间隔格栅墙加固地基的抗液化效果研究[J]. 蔡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