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与协调——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滕梓源[1](2021)在《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共有3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规划调整获批,涉及新增规划线路长度总计4,000多公里,新增计划投资额将近3万亿元。2019年,北京地铁建设成本已超过每公里15亿元,平均每人次的运营成本7.82元。按照规划到2022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加上目前既有线路的更新、地面公交线路的优化等情况,至少还需要投入资金超过4,000亿元。随着城市土地价格及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攀升,“建设靠贷款、运营靠补贴”的非良性循环方式使得未来我国的城市轨道建设及运维面临巨大的财政问题。基于这一政府主导的建设运营体制,导致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持续发展。如何让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可持续,并能够高质量地引导城市空间格局发展,降低政府财政负担,成为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专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建设,通过土地的长期增值收益来带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集中关注的领域。纵观全球,日本和香港的轨道交通公司可以真正实现连续盈利,这说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能够从经济上获得可持续性。然而,目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一体化关系、方法和模式等层面。例如,对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主体产权关系研究、对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综合开发方法与模式的研究等。在一体化开发的文献研究中,对于如何进行一体化开发的研究较多,但是由谁来做,为什么由某一个主体去做,其他主体是否能更高效地进行一体化开发等研究方面,并没有充分地论证,相关研究少之又少。以上关键要点问题,为本论文展开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本文从市场化企业主导的视角出发,围绕一体化开发的长期性特征和外部效益的长期内部转化过程进行分析与判断。通过对日本东京及香港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案例的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由市场化企业主导而非政府一体化主导。唯有如此,才能妥善解决投资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包括避免政府主导所产生的一体化开发短期行为,以及减少多主体之间的非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合作阻力与内耗等,并最终能够实现高度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长期外部性影响的内部化机制分析、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分析,以及制度安排问题构建理论研究框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作为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日本和香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和我国大陆以政府为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剖析。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方法,对日本东急集团和我国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进行了企业一体化经营绩效评价,发现我国现有的政府主导一体化开发模式效率远低于以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模式。由于外部性的内部转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这种长期过程是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难以实现的。相反,企业主导下的一体化开发能够在长期的经营战略中进行合理规划,并按照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发展的固然规律作出更为长远的计划。由于轨道交通客流的增长与周边土地的升值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使得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妥善解决,更有优势的是,外部性互利能够通过长期性的互相影响,使得土地的价值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土地的开发也可以分多个阶段进行,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持续不断地开发,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地客流与回报。这种长期性的互相影响,对轨道交通和土地的开发都十分有利,真正的做到了“双赢”的局面。进而证明了市场化企业进行一体化开发的优势所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甚至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创新点方面,本文从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思路出发,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以及沿线土地的开发、经营应由同一家市场化的主体负责,通过对纵向的一体化统筹,能够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和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外部性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主体利益关系,充分证明只有以市场化企业为主体进行主导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具有可持续性;最后引入日本和香港的一体化开发案例,深入剖析其开发过程与长期绩效问题,进而在逻辑和层次上验证市场化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更具有效率。因此,本研究总结出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合理模式和优化策略,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其周边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研究成果,并由此为我国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提供参照和决策依据,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开发的相互促进,在提高城市资源水平利用的同时,大力提升企业效益,把企业做大做强。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阚仁杰[3](2021)在《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各大城市急速扩张,交通拥堵等大城市问题逐渐显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成为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提升了沿线地区的可达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土地价值攀升,同时商业业态向沿线地区集聚效应凸显,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中商业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商业业态布局调整,而合理优化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可推动城市空间的紧凑、集约、高效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本研究选取西安市1-4号地铁线上的10个站点及周边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分为枢纽站、重点站、换乘站、一般站四种类型,分类型研究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特性、空间特质、行为感知三方面特征。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程度,探讨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影响因素;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微区位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空间环境优化和活力提升优化策略。研究表明:(1)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引导商业业态集聚,站点周边区域是两者关联性最高的地区;中心城区边缘的站点正逐步成为城市中新的商业业态增长极;站点周边区域建设以商业综合体为主的商业场所,是站城一体化开发的新趋势。(2)换乘站周边区域的业态种类均衡度、组织形式多样性、空间分布广泛性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3)换乘站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均优于枢纽站、重点站、一般站。(4)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消费者年龄结构呈现出显着的年轻化,日常出行以地铁为主要交通工具,消费需求集中于餐饮、服饰、休闲娱乐三种业态。(5)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受业态功能结构、业态组织形式、业态空间分布、用地功能混合度、道路交通可达性、公交换乘便利度等客观空间区位因素和消费者的社会属性、出行行为偏好、消费行为偏好等主观行为感知因素共同影响。
寇德馨[4](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转型期,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发展思路的转变——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受到国家至地方的高度关注。当前,城市更新重点已从“大拆大建”的物质环境更新转向“以人为本”的品质提升更新。因此,如何建立内涵式、渐进式的更新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空间生产理论在契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理论整合的要求下,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西安甘家寨片区作为西安典型城中村改造片区之一,于2000年开始更新改造,2012年进行回迁安置,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安高新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但现状空间与未来发展需求不匹配,存在“自上而下蓝图式的城市建设”与“自下而上自发式的非正规性生长”之间的明显冲突,亟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适宜的更新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性规划策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的对立与冲突进行剖析,追溯其内部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兼顾各方“理性”的更新规划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明确城市更新的内涵演变和研究重点;接着,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并对其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以西安甘家寨片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的更新历程,分为空间形态的初构期、空间需求的冲突期、空间变迁的适应期三个阶段,并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其次,根据理论研究基础,构建“空间之三元”分析框架,通过片区中经验性个体的生活轨迹调查,对空间进行分类与整体解读,从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利益权责、公众参与层面总结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现实困境,提出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及非正规性的特征,剖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通过权力的制约与规训、资本的循环与运作及民生的谋求与反抗,形成多元主体之间配合与博弈的空间生产机制,并基于此提出空间生产机制的优化,构建多方协作的空间生产机制,达到政府决策民意化、企业利益合理化、公众受益最大化的合作共赢格局。再次,针对现状问题研判和空间生产困境,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构建包含利益主体界定、更新目标确立、更新模式选择、更新内容明确、更新设计支撑、更新机制保障的城市更新总体框架。最后,从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及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为促进西安甘家寨片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空间正义提供参考。
张旭文[5](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黎羽龙[6](2020)在《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通过留用地解决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因为单纯的留用地的开发能带来极大的利润,而旧村改造利益博弈复杂,因此村集体和村民往往先对留用地进行开发,最后留下被城市包围的旧村居,使得旧村改造更加困难。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留用地和旧村改造结合,以期克服旧村改造容积率过高、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难题。然而,现实中广州市南沙区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却呈现出改造困难的现象,导致留用地开发与旧村改造陷入困境。在城中村和留用地的大量研究成果中,主要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商三方的外部博弈关系,缺乏从博弈内部的角度研究,并且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研究较少。因此,选取了博弈论作为研究视角,对南沙区的两个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村庄展开研究,同时关注改造过程中的外部主体与主体内部,并分析其中的博弈过程与博弈关系,剖析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背后的原因。第一章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且界定了“城中村”、“留用地”等基本概念,对城中村、城中村改造、留用地以及博弈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评述。根据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释研究意义。第二章为研究设计,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并对案例地进行介绍,确定以博弈论的分析视角开展广州市南沙区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案例研究。第三章对广州市南沙区的现状格局、发展变迁以及旧村改造情况进行解析。南沙地区经历了农业水乡、工业园、产业区以及城市中心区四个发展时期,村庄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成为城中村,开启了城市更新序幕,其留用地也被纳入与旧村改造一并统筹。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通过对两个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案例地进行分析,首先对案例地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接着剖析其改造的博弈过程,最后解释各主体进行博弈的过程与结果。第六章对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进行总结,解释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存在着政府、村民、开发商以及其他权属人四种外部博弈主体,各主体运用各自的权力追求支出成本最小化、自身利益最大化,围绕土地开发与再开发增值分配所展开利益博弈,进一步导致了村民内部围绕留用地展开的零和博弈。而这些外部与内部的博弈行为,致使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难度加大。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归纳出主要的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庄汝龙[7](2019)在《撤县设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向来重视行政区划工作对经济发展、政权建设、国家治理的重要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行政区划作为重要部分列入其中。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行政区划,将其作为党领导人民依据宪法法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并对行政区划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的明确要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指出,“行政区划并不必然就是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的障碍和壁垒,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资源”。2018年,国务院又发布《行政区划管理条例》,通过法治建设对行政区划管理作出新的规范。当前,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全国范围内省级行政区划调整基本没有,地市级也极少,呈现偶发状态,但县级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逐渐增多,尤以撤县设区最为频繁,已经成为当前地级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类型。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撤县设区推动城市发展由“粗放”迈向“精细”,进而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那么,撤县设区真的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吗?如果可以,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又是通过何种路径实现?关于撤县设区以及相关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成果已不在少数,不仅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研究领域也从行政区划本身逐渐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规划、空间治理、体制改革、政权建设等方向拓展。研究方法也从最初的现象描述逐渐向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过渡。但从撤县设区与经济增长这一主线来看,系统研究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深入挖掘其背后实现路径的文献尚不多见,尤其鲜见从理论机制与经验分析层面准确识别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行政区经济理论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探讨分析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实现路径。第二部分是实证检验:首先,通过量化指标构建撤县设区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并借助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其次,从土地要素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三个方面检验撤县设区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第三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为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撤县设区的政策效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县级行政区划调整方式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撤建、撤并、撤销、析置、微调,进一步细分,撤县设区又是撤建中的主要调整类型。时间上,撤县设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展开的,并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大规模“爆发”,2000年和2016年前后分别形成两个“高峰”。空间上,撤县设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集聚特征。趋势上,撤县设区表现出与城市化战略布局的空间耦合、城市群发展的协同互促以及沿海与沿边双向开放的格局特征。第二,作为政府主导的、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工具,撤县设区日渐频繁,已经成为地级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日益广泛。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并且,这一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考虑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依然稳健。第三,分别从土地要素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三个方面实证检验撤县设区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在土地方面,撤县设区带来了土地要素扩张。土地要素不仅作为生产资料参与经济活动,也通过出让实现“以地引资”和“以地生财”渠道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方面,撤县设区未表现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积极影响;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撤县设区有助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并通过竞争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发挥进一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最后,撤县设区显着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扩张路径和技术进步路径来实现,而结构优化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针对上述研究结论,为促进撤县设区政策红利的充分释放,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结构优化驱动、创新驱动转变,应进一步优化要素扩张和技术进步路径,同时采取措施推动结构优化路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的双向提升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马贤明[8](2019)在《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城中村空间塑造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中村是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治理与空间问题广受各界关注。其中,规划管治缺失下的自治被认为是城中村低品质发展的重要原因。集体经济组织的角色转型可能在城中村空间塑造起到关键作用。根植于西方多元主体互动关系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缩写为ANT),倡导以结构化的方式来描述和分析行动主体的行动选择及相互关系,解释物质或社会空间演变。本文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角色转型对城中村空间塑造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核心行动者与行动者网络所产生的转译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空间塑造成效与城中村空间特征变化。首先,综合城市、乡村及城中村相关研究中空间内涵,本文对空间塑造的讨论主要聚焦于物质空间,讨论在城中村空间塑造过程中,行动者网络中不同行动者对空间塑造的影响与核心行动者的指导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其经济与社会性空间的变化,其内容包括使用者群体的变化,管理主体变动等层面。其次,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梳理了我国和深圳市城乡区域规划和管理机制,分析深圳市有关政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投资者、租户等主要人类行动者在城中村空间塑造中的利益诉求及互动关系,明确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参与协调网络内主要利益冲突的重要地位,构建起以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行动者的城中村空间塑造行动者网络,揭示了村集体早期与转型下城中村空间塑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再者,对三个综合整治改造的案例进行调研。以租户满意度为视角对其改造模式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整治过程中其行动者网络下不同核心行动者导致空间塑造的效果与使用者的满意度,并以此分析其行动者网络结构的优劣,突显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合作意义。最后,本文提出引导综合整治中优化行动者网络的建议,并从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划、管治意识;(2)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改革;(3)拓宽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取资本和投资信息等要素的途径。
刘强[9](2019)在《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文中提出城中村具有城乡空间的双重特性,是特定社会制度、特定时空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织融汇的场所。现有城中村研究和改造实践存在较为严重的“重物质、轻文化”的问题,城中村文化存续尚未引起规划学界应有重视。鉴于此,本文在对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及其评价基础上,基于在地文化的理念,以城湾村为例,对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在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在对“文化”、“地方”、“地方性”、“在地文化”等相关概念界定基础上,对现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述评。在梳理苏州城中村改造的历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简要评价。发现苏州城中村改造以政府主导、拆除重建为主,尽管在物质环境改善上取得积极进展,但是缺少对城中村文化存续的关注。其次从“在地文化”的视角,建立城中村有机更新的框架,提出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策略。认为应从文化传承、多元内容、有机营造的思路出发,以城中村个性为切入点,以居民需求与情感为动力,以居民为主体进行多维的小规模、动态化更新。最后以苏州典型城中村——城湾村为例,从景观、符号、文本和感知等四个现象学维度解读城中村日常生活的文化内涵。研究发现城中村空间肌理、建筑形式等景观仍保留着传统乡土风貌;地方符号层面则表现出小桥流水等水乡符号与店招广告等城中村符号共存状态;文本层面,本地村民与外来暂住人口遵循不同生活规范,文本对乡村时代与城中村时代的评判截然不同;在感知上,本地人口呈现出较多归属感,外来人口更倾向于对城中村生活环境的依赖。对应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提出未来城湾村文化导向的有机更新路径。城湾村更新应注重保护与发展并重,促进居民与地方的良性互动,采取多样化手段活化利用城中村文化价值,建设多样包容文化环境。通过构建沟通平台、整理水乡空间、释放居民活力、营造包容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城湾村的转型升级与在地文化的延续。
曹琪铭[10](2019)在《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形态转变,商业持续发展,老城区商业热度逐渐减弱的多重背景下,研究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老城区商业空间持续、健康发展及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文献研究,本文综合采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探讨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明晰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并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基于集聚力与扩散力,本文探讨了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分散变化——集聚变化——扩散变化”的变化过程;其次,结合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法,识别出影响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12个因素,并论证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再次,对不同变化阶段下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阐述;随后,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结合大众点评POI数据及GIS空间分析,从数量、业态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三个层面,研究2016年底至2017年底,整体、餐饮、零售及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情况;继而,采用空间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从政府、市场、本底条件出发,提出老城区商业空间良性发展的三条建议。研究发现,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呈现以下规律:第一,片区整体网点数量大幅增加,其中,餐饮及零售网点增长较为明显。第二,以餐饮、零售为主导的业态结构进一步形成,商业多样性指数微降。第三,整体商业网点空间分布特征呈现集聚及方向性变化,不同业态变化各异。餐饮网点与整体变化类似,集聚变化程度稍弱于零售及生活网点;零售及生活网点变化较为相似,但零售网点沿交通干道方向性变化相对明显。此外,研究得出影响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因素呈现一定规律:首先,在“集聚”变化阶段下,空间滞后因素、商业综合体、人口数量、房价、道路长度、重点学校或三甲医院、建筑密度共同产生作用力,正向影响老城区整体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其次,老城区整体及不同业态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再次,不同业态影响因素各异,其中餐饮业态影响因素的本地化特征相对明显;轨道交通可达性与零售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相关;空间滞后因素与商业综合体对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产生相对更重要的作用。最后,受集聚、竞争机制影响,商业综合体对不同业态的影响不同,相比零售业态,商业综合体是餐饮及生活网点空间分布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城市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与协调——以广州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与协调——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需求 |
1.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不足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范围 |
1.2.3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1 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开发关系的研究 |
2.1.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1.2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2.1.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外部性问题 |
2.2 政府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2.1 国外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 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 |
2.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一体化开发 |
2.3.2 企业主导的一体化开发研究现状 |
2.3.3 企业参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的投融资模式研究 |
2.4 小结 |
3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理论分析 |
3.1 一体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 |
3.1.1 外部性理论 |
3.1.2 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解决 |
3.1.3 外部性问题的长期性特征 |
3.2 一体化开发中的交易成本问题 |
3.2.1 交易成本理论 |
3.2.2 一体化开发中的相关交易主体 |
3.2.3 交易成本问题的解决路径 |
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在一体化开发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
3.3.1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策略区别 |
3.3.2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的特征区别 |
3.3.3 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制度安排下解决外部性及交易成本问题 |
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现状与问题 |
4.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现状 |
4.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4.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 |
4.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4.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问题与原因 |
4.2.1 轨道交通企业与土地开发企业主体分离、各自为政 |
4.2.2 土地规划利用与轨道交通开发结合不紧密,开发强度低 |
4.2.3 土地及物业由非轨道交通企业持有,外部性无法内部化 |
4.2.4 一体化开发模式协同度差、效率低、可持续性差 |
4.3 我国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 |
4.3.1 深圳地铁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4.3.2 深圳地铁集团一体化开发中的投融资及规划运营 |
4.3.3 我国轨道与土地一体化开发其他案例 |
4.4 小结 |
5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5.1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模式 |
5.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5.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5.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5.2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5.2.1 企业集轨道交通开发与土地开发多种功能为一体 |
5.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强度持续开发 |
5.2.3 高密度的开发和灵活的容积率政策 |
5.2.4 日本政府在一体化开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5.3 日本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东急集团与涩谷站 |
5.3.1 东急集团的轨道与土地业务发展 |
5.3.2 东急集团在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5.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涩谷站 |
5.4 小结 |
6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企业主导模式 |
6.1 香港“地铁+物业”的协同开发模式 |
6.1.1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及土地整理阶段 |
6.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投融资阶段 |
6.1.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 |
6.2 香港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优势 |
6.2.1 一体化的开发主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 |
6.2.2 沿线土地与轨道交通开发紧密结合,高密度、多样性开发 |
6.2.3 持有并合作发展物业,逐步开发土地及资源 |
6.3 香港一体化开发典型企业及案例——港铁公司 |
6.3.1 港铁公司的轨道交通与物业发展 |
6.3.2 港铁公司在轨道交通与物业开发经营中的成就 |
6.3.3 轨道交通站点与物业综合开发——青衣站 |
6.4 小结 |
7 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的一体化开发效果评价对比分析 |
7.1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评价特征与方法 |
7.1.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7.1.2 Kano模型 |
7.1.3 评价方法总结 |
7.2 一体化开发绩效评价方法构建 |
7.2.1 绩效评价方法构建标准 |
7.2.2 专家咨询及综合判断结果分析 |
7.2.3 乘客需求角度指标验证 |
7.2.4 一体化开发主体的绩效评价指标 |
7.3 指标权重确定 |
7.3.1 专家打分情况分析 |
7.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修正 |
7.4 绩效评价结果与比较 |
7.4.1 东急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2 申通地铁集团绩效实证分析 |
7.4.3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8 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 |
1.1.2 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商业集聚 |
1.1.3 消费行为偏好促进商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研究进展 |
1.4.2 TOD理论研究进展 |
1.4.3 区位理论及微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案例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轨道交通 |
2.1.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
2.1.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 |
2.1.4 业态 |
2.1.5 微区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TOD理论 |
2.2.2 紧凑城市理论 |
2.2.3 圈层结构理论 |
2.2.4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5 微区位与商业微区位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经验借鉴 |
2.3.1 日本东京地铁站 |
2.3.2 上海人民广场站 |
2.3.3 南京新街口站 |
2.3.4 案例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概况 |
3.1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概况 |
3.1.1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概况 |
3.1.2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 |
3.2 各类型业态分布概况 |
3.2.1 各类型业态分布及点密度分析 |
3.2.2 中心城区各类型业态的核密度分析 |
3.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业态分布关联性研究 |
3.3.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分布特征 |
3.3.2 站点分布与业态分布的关联性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 |
4.1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分类 |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1.2 研究样本的分类 |
4.2 业态特性研究 |
4.2.1 业态功能结构 |
4.2.2 业态组织形式 |
4.2.3 业态空间分布 |
4.3 空间特质研究 |
4.3.1 用地功能混合度 |
4.3.2 道路交通可达性 |
4.3.3 公交接驳便利度 |
4.4 行为感知研究 |
4.4.1 消费者社会属性 |
4.4.2 消费者出行偏好 |
4.4.3 消费者消费偏好 |
4.5 消费者体验后评价下的关联度分析 |
4.5.1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
4.5.2 消费者消费体验与业态特性的关联度 |
4.5.3 消费者出行体验与空间特质的关联度 |
4.5.4 业态特性、空间特质与行为感知的关联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评价指标体系 |
5.1 构建原则 |
5.2 影响因素 |
5.2.1 业态特性的影响 |
5.2.2 空间特质的影响 |
5.2.3 行为感知的影响 |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指标要素集构建 |
5.3.2 指标要素解析 |
5.3.3 指标要素赋权 |
5.3.4 评价指标体系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实证研究样本 |
5.4.2 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
6.1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原则 |
6.1.1 行为偏好引导原则 |
6.1.2 紧凑集约高效原则 |
6.1.3 业态多元发展原则 |
6.2 站点周边区域业态布局优化思路 |
6.3 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布局优化策略 |
6.3.1 精准定位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功能 |
6.3.2 合理丰富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组织 |
6.3.3 合理规划站点周边区域的业态分布 |
6.4 站点周边区域的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6.4.1 用地功能优化 |
6.4.2 交通组织优化 |
6.5 站点周边区域的活力提升优化策略 |
6.5.1 细分站点周边区域的消费者群体 |
6.5.2 美化开敞空间,促进消费体验升级 |
6.5.3 完善标识引导,提升出行幸福感 |
6.5.4 制定合理的商业营销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4)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城市更新成为转型期城市发展主要方式 |
1.1.2 政策背景——国家至地方持续颁布城市更新相关政策 |
1.1.3 理论背景——空间生产理论在城市更新中应用的契机 |
1.1.4 实践背景——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下旧区面临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西安甘家寨片区 |
1.3.2 周边区域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3 研究述评 |
2.2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引介 |
2.2.2 空间生产理论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更新历程及现状问题研判 |
3.1 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历程 |
3.1.1 空间形态的初构期(2000 年-2013 年) |
3.1.2 空间需求的冲突期(2014 年-2018 年) |
3.1.3 空间变迁的适应期(2019 年-至今) |
3.1.4 片区更新历程评估 |
3.2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分析 |
3.2.1 片区概况 |
3.2.2 周边概况 |
3.3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问题研判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 |
4.1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之三元”分析 |
4.1.1 理论分析框架 |
4.1.2 空间行为认知 |
4.1.3 空间分类解读 |
4.1.4 空间整体解读 |
4.2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问题 |
4.2.1 生活空间异化形成毗邻隔离 |
4.2.2 设施空间侵占导致生活失序 |
4.2.3 利益权责交叠引发空间博弈 |
4.2.4 公众参与缺失加剧权利剥蚀 |
4.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特征 |
4.3.1 不平衡性 |
4.3.2 不稳定性 |
4.3.3 非正规性 |
4.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机制 |
4.4.1 权力的制约与规训 |
4.4.2 资本的循环与运作 |
4.4.3 民生的谋求与反抗 |
4.4.4 主体的配合与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模式 |
5.1 更新框架构建 |
5.2 利益主体界定 |
5.2.1 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2 利益主体诉求 |
5.3 更新目标明确 |
5.3.1 规划原则 |
5.3.2 总体定位 |
5.3.3 发展目标 |
5.4 更新模式选择 |
5.4.1 更新模式分析 |
5.4.2 更新模式指向 |
5.4.3 更新模式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 |
6.1 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 |
6.1.1 提升空间的品质性与可获性 |
6.1.2 提高设施的可达性与均好性 |
6.2 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 |
6.2.1 强化文化的融合性与象征性 |
6.2.2 生活场景的多元性与场所感 |
6.3 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
6.3.1 重视社区的参与性与公正性 |
6.3.2 促进权力的保障性与公平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人群访谈实录 |
致谢 |
(5)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和留用地是珠江三角洲低成本城镇化的重要表征 |
1.1.2 广州市的城中村往往先开发留用地后进行旧村改造 |
1.1.3 珠三角各地方政府发布政策鼓励留用地纳入城中村改造 |
1.1.4 南沙区实行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呈现出改造困境 |
1.2 概念辨析 |
1.2.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1.2.2 股民与非股民 |
1.2.3 城中村 |
1.2.4 留用地 |
1.2.5 博弈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关于城中村的研究 |
1.3.2 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研究 |
1.3.3 关于留用地的研究 |
1.3.4 关于博弈论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博弈论 |
2.1.2 产权理论 |
2.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2.2.1 研究框架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 |
2.3.2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 |
2.3.3 总体研究法与个体研究法 |
2.4 案例地选择 |
2.5 数据来源 |
2.5.1 图形数据 |
2.5.2 会议记录与项目资料 |
2.5.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第3章 广州市南沙区的发展演变 |
3.1 广州市南沙区的现状格局 |
3.1.1 南沙区基本情况 |
3.1.2 城市发展特征 |
3.1.3 村庄发展特征 |
3.1.4 留用地发展特征 |
3.2 广州市南沙地区的发展变迁 |
3.2.1 自然农业水乡(1993年前) |
3.2.2 西部工业园(1993-2001年) |
3.2.3 南北产业聚集区(2001-2008年) |
3.2.4 中部城市中心区(2008年至今) |
3.3 广州市南沙区的旧村改造 |
3.3.1 旧村改造政策探索 |
3.3.2 旧村改造报批流程 |
3.3.3 旧村改造基本情况 |
第4章 案例一:亭角村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 |
4.1 改造背景 |
4.1.1 村庄现状概况 |
4.1.2 村庄历史沿革 |
4.1.3 村居物业情况 |
4.1.4 村留用地情况 |
4.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过程 |
4.2.1 统筹方案阶段 |
4.2.2 片区策划阶段 |
4.2.3 实施方案阶段 |
4.3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1 统筹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2 片区策划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3.3 实施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二:坦尾村的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 |
5.1 改造背景 |
5.1.1 村庄现状概况 |
5.1.2 村庄历史沿革 |
5.1.3 村居物业情况 |
5.1.4 村留用地情况 |
5.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过程 |
5.2.1 统筹方案阶段 |
5.2.2 片区策划阶段 |
5.2.3 实施方案阶段 |
5.3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1 统筹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2 片区策划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3.3 实施方案阶段的博弈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解析 |
6.1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外部博弈 |
6.1.1 外部博弈主体 |
6.1.2 外部博弈关系 |
6.1.3 外部博弈机制 |
6.2 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的内部博弈 |
6.2.1 内部博弈主体 |
6.2.2 内部博弈关系 |
6.2.3 内部博弈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6.3.1 外部主体围绕土地增值分配展开激烈博弈 |
6.3.2 内部主体围绕留用地使用权展开零和博弈 |
6.3.3 外部与内部的多元主体博弈增加改造难度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参与会议记录 |
二、项目调研访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撤县设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文献综述 |
1.4.1 行政区划调整相关研究 |
1.4.2 撤县设区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1.4.3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4.4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机制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2 撤县设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2.3 撤县设区影响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 |
2.3.1 要素扩张路径:土地要素扩张 |
2.3.2 结构优化路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3.3 技术进步路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撤县设区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 |
3.1 县级行政区划调整阶段特征 |
3.1.1 建国之初至改革开放(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至20 世纪末(1978-1997) |
3.1.3 20世纪末至当今阶段(1997-2017) |
3.2 县级政区行政区划调整方式 |
3.3 撤县设区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 |
3.3.1 时间演变特征 |
3.3.2 空间演变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撤县设区与经济增长 |
4.1 假说提出 |
4.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结果分析 |
4.3.1 基准回归结果 |
4.3.2 反事实与时间效应检验 |
4.4 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结果分析 |
4.4.1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撤县设区与土地要素扩张 |
5.1 假说提出 |
5.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5.3 撤县设区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地区差异分析 |
5.3.3 城市差异分析 |
5.3.4 进一步分析 |
5.3.5 反事实与时间效应检验 |
5.4 撤县设区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 |
5.4.1 结果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撤县设区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3 撤县设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 |
6.3.1 产业结构高度化“量”的检验 |
6.3.2 产业结构高度化“质”的检验 |
6.4 撤县设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
6.5 撤县设区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撤县设区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7.1 假说提出 |
7.2 撤县设区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
7.2.1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2 结果分析 |
7.3 撤县设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7.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7.3.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7.3.3 结果分析 |
7.3.4 机制再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城中村空间塑造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空间问题持续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
1.1.2 规划管制缺失下的自治被认为是城中村低品质发展的重要成因 |
1.1.3 皇岗等城中村等村内自治空间塑造引发反思 |
1.1.4 深圳市调整城中村改造模式将以综合整治为主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城中村空间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与乡村中的空间内涵 |
2.1.2 城中村的空间内涵 |
2.1.3 本文的城中村空间内涵 |
2.2 多元治理主体与空间塑造 |
2.2.1 治理相关理论 |
2.2.2 多元主体治理下的空间塑造 |
2.3 城中村社区治理 |
2.4 村集体自治下的城中村空间塑造 |
2.5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空间研究 |
2.5.1 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
2.5.2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
2.6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经济组织对城中村空间塑造的作用 |
3.1 城中村空间自治的制度基础 |
3.1.1 我国城乡区域规划体制分析 |
3.1.2 我国城乡区域管理体制分析 |
3.1.3 深圳市城中村规划、管理体制渊源与最新发展 |
3.1.4 城中村更新改造政策演变 |
3.2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城中村空间改造过程 |
3.2.1 网络中行动者构成及特征 |
3.2.2 行动者利益冲突与互动关系 |
3.2.3 以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的城中村空间改造网络 |
3.3 早期:非合作行动者网络下的城中村空间塑造 |
3.3.1 集体经济组织作用下的非合作行动者互动关系 |
3.3.2 非合作互动关系下的治理措施 |
3.4 转型:合作行动者网络下的城中村空间塑造 |
3.4.1 集体经济组织转型下的合作行动者互动关系 |
3.4.2 合作互动关系下的治理措施 |
3.5 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综合整治更新案例调研与分析 |
4.1 村集体为核心行动者的综合整治——新围村改造 |
4.1.1 新围村简介与改造过程 |
4.1.2 新围村改造成效 |
4.1.2.1 新围村总体满意度 |
4.1.2.2 新围村租金水平 |
4.1.2.3 新围村租户通勤时间 |
4.1.2.4 新围村租户对室内的意见 |
4.1.2.5 新围村租户周边活动 |
4.1.2.6 新围村整洁情况 |
4.1.2.7 新围村安全情况 |
4.1.3 小结 |
4.2 政府为核心行动者的综合整治——水围村柠盟人才公寓 |
4.2.1 水围村简介与改造过程 |
4.2.2 柠盟公寓改造成效 |
4.2.2.1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总体满意度 |
4.2.2.2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租金水平 |
4.2.2.3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租户通勤时间 |
4.2.2.4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租户对室内的意见 |
4.2.2.5 水围村与柠檬公寓租户周边活动 |
4.2.2.6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整洁情况 |
4.2.2.7 水围村与柠盟公寓安全情况 |
4.2.3 小结 |
4.3 开发商为核心行动者的综合整治——万村计划改造(景乐新村) |
4.3.1 万村计划简介与改造过程 |
4.3.2 万村计划改造成效 |
4.3.2.1 万村计划总体满意度 |
4.3.2.2 万村计划租金水平 |
4.3.2.3 万村计划租户通勤时间 |
4.3.2.4 万村计划租户对室内的意见 |
4.3.2.5 万村计划租户周边活动 |
4.3.2.6 万村计划整洁情况 |
4.3.2.7 万村计划安全情况 |
4.3.3 小结 |
4.4 综合整治对比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讨论 |
4.4.1 综合整治的盈利方式 |
4.4.2 综合整治的横向对比 |
4.4.2.1 使用者群体 |
4.4.2.2 室内空间塑造 |
4.4.2.3 公共空间塑造 |
4.4.2.4 卫生安全管理 |
4.4.3 综合整治模式下的行动者网络与讨论 |
4.4.3.1 新围村的行动者网络与讨论 |
4.4.3.2 柠盟公寓的行动者网络与讨论 |
4.4.3.3 万村泊寓的行动者网络与讨论 |
4.4.4 小结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5.1 优化空间塑造过程中的行动者网络结构 |
5.2 引导集体经济组织转型的政策建议 |
5.2.1 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划、管治意识 |
5.2.2 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化改革 |
5.2.3 拓宽集体经济组织获取资本和投资信息等要素的途径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鸣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多元文化和功能交织并存 |
1.1.2 存量规划提出城中村改造新要求 |
1.1.3 城中村更新改造亟待进一步改进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 |
2.1.1 城中村 |
2.1.2 在地文化 |
2.2 城中村形成机制 |
2.3 城中村改造相关研究 |
2.3.1 改造缘由 |
2.3.2 改造主体 |
2.3.3 改造内容 |
2.3.4 改造模式 |
2.4 有机更新理念与实践 |
2.4.1 有机更新理念 |
2.4.2 有机更新方法 |
2.5 城中村有机更新理论与实践 |
2.6 研究简评 |
第三章 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及评价 |
3.1 苏州城中村概况 |
3.2 苏州城中村改造实践 |
3.2.1 综合开发阶段(1995-2001) |
3.2.2 城市建设阶段(2002-2007) |
3.2.3 有序推进阶段(2008-2017) |
3.2.4 苏州城中村改造特征 |
3.3 苏州城中村改造评价 |
3.3.1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成效 |
3.3.2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缺失 |
3.4 苏州城中村改造的价值反思 |
第四章 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策略 |
4.1 城中村在地文化及其现代化 |
4.1.1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形成 |
4.1.2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
4.1.3 城中村在地文化的现代化 |
4.2 在地文化导向的城中村有机更新思路 |
4.2.1 文化与城市更新 |
4.2.2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更新的思路转变 |
4.2.3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有机更新方法 |
4.3 在地文化导向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 |
4.3.1 搭建多方参与平台,探索新型更新模式 |
4.3.2 整理地方文化空间,创新延续文化脉络 |
4.3.3 重组特色产业功能,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
4.3.4 培育包容文化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
第五章 在地文化导向下苏州城湾村有机更新路径探讨 |
5.1 城湾村概况 |
5.2 城湾村发展演变与特征 |
5.2.1 城湾村发展演变 |
5.2.2 城湾村现状与问题 |
5.3 城湾村在地文化表征 |
5.3.1 地方景观 |
5.3.2 地方符号 |
5.3.3 地方文本 |
5.3.4 地方感知 |
5.3.5 总体特征 |
5.4 城湾村更新内容 |
5.4.1 社区更新体系 |
5.4.2 物质空间与设施 |
5.4.3 特色产业内容 |
5.4.4 居民交往环境 |
5.5 在地文化导向下苏州城湾村有机更新路径 |
5.5.1 建立沟通平台,培育社区组织 |
5.5.2 整理水乡空间,活化物质资源 |
5.5.3 规范租赁市场,更新生产功能 |
5.5.4 营造包容环境,促进人群融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老城区 |
2.1.2 商业网点 |
2.1.3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城市商业空间研究 |
2.2.2 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城市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文献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
3.1 基础理论 |
3.1.1 中心地理论 |
3.1.2 竞租理论 |
3.1.3 商圈理论 |
3.2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过程 |
3.2.1 “分散”变化阶段 |
3.2.2 “集聚”变化阶段 |
3.2.3 “扩散”变化阶段 |
3.2.4 变化过程汇总 |
3.3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研究 |
3.3.1 影响因素遴选 |
3.3.2 基础动力因素 |
3.3.3 非基础动力因素 |
3.3.4 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形成机理 |
3.4 不同变化阶段下影响因素的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
4.1 大坪片区概况及范围界定 |
4.1.1 大坪片区概况 |
4.1.2 研究范围界定 |
4.2 商业网点空间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定量分析 |
4.3.1 数量变化 |
4.3.2 业态结构变化 |
4.3.3 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
4.3.4 变化分析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坪片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空间模型基础理论 |
5.1.1 空间效应 |
5.1.2 空间权重 |
5.1.3 空间相关性 |
5.2 空间计量模型 |
5.2.1 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 |
5.2.2 空间滞后模型 |
5.2.3 空间误差模型 |
5.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4 数据检验与模型选择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模型拟合对比 |
5.5.2 整体及各业态模型结果解释 |
5.5.3 讨论 |
5.6 政策建议 |
5.6.1 政策建议的整体框架构建 |
5.6.2 合理规划、监督管理老城区商业空间 |
5.6.3 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制定投资策略 |
5.6.4 注重商业空间与老城区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 |
6.1.2 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城市交通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与协调——以广州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主导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研究[D]. 滕梓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业态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阚仁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寇德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博弈视角下留用地捆绑旧村改造困境研究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两个村庄为例[D]. 黎羽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撤县设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D]. 庄汝龙.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城中村空间塑造作用研究[D]. 马贤明. 深圳大学, 2019(09)
- [9]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 ——以苏州城湾村为例[D]. 刘强.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10]老城区商业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市大坪片区为例[D]. 曹琪铭.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交通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