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政策:概念、内涵及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飞[1](2021)在《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经济要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中国需要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提升国民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以满足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远比物质资本贡献大,而且人力资本不依赖于资源,优秀的人力资本可以在全世界吸引生产要素来弥补本国的不足。在理论分析中,本文将通过研究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关系分析税收政策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通过资产成本模型来分析税收政策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情况,运用风险补偿理论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风险性。在现状分析中,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并与外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梳理目前我国和国外针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并将二者进行比较,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在实证部分,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我国的税收政策现实中对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产出的影响。最终,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根据现实国情状况,文章提出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出现的问题的税收政策建议。
张静秋[2](2020)在《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能够提升社会就业率,持续增强市场活力,实现资源调配效益最大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税务部门作为公共服务政府部门,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整体态势。因此,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大众创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H市创业情况为切入点,探析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基于创业、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内涵阐释,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创业的作用效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结合税收优惠政策对创业推动作用中的重要因素——优惠税种的不同,对创业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创业企业存活率三个指标进行税收政策执行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不同税种税负与大众创业三个指标的关系,以更好辨识不同税种对创业影响的程度,为今后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化提供借鉴。在对国内外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H市政策效应分析,从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执行两个角度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该论文有图1幅,表11个,参考文献59篇。
吉任文杰[3](2020)在《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20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绿色信贷因为面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而逐渐被提上日程。基于此,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但是,作为我国金融业最大主体的商业银行,是否积极主动实施绿色信贷取决于实施该业务以后对自身效益带来的影响。因此,研究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提出更有针对性改进措施的关键环节。首先,本文的理论部分着重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机理,并且在研究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2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内容及结论为:首先,对比测量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方法后选出Super-SBM作为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量方法,在得出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值后,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绿色信贷比、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率为解释变量,其中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率是间接衡量绿色信贷的指标,根据绿色信贷现状以及《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从5个维度9项指标构建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率的评分体系,根据其他可能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选择控制变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对比加入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率前后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前者存在变量不显着与假设相悖的情况,后者不存在变量不显着同时伴随绿色信贷行为产生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能够有效改善前者的不足。且基于整体研究的结果,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的改善作用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要大于其他两类商业银行。得出:绿色信贷的实施会因为实际披露绿色信贷信息越多的作用,使得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得到提高,这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政策提供近一步的动力。最后,针对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提出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等五点建议。
方成[4](2020)在《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人民用智慧、汗水铸造了令人称奇的中华文明,为世人创造了大量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化遗产。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文化产业强势崛起,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对于正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而言,想要实现稳健、长效、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府科学指引,同时也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文化资源方面积极发挥调控作用。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文化+金融”模式的推行与实施不仅极大地扩大了金融服务范围,使文化金融创新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使得文化产业的融资生态发生显着变化。文化传媒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脚步不断加快以及国内政策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国家主导的中国文化传媒产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文化传媒公司具有科技含量高、收益不稳定、资产可抵押能力偏低等特点,这就意味着相比其他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更加依赖资本市场的资金输入以及对融资资金进行专业经营和管理。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融资约束多、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文化传媒公司方可实现稳健、长效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文化传媒公司融资现状为切入点,采用2014年至2018年相关数据,通过DEA-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深入分析后者的时间演变格局。除此之外,本文还通过创建CLAD模型的方式对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本文主要由七部分构成:一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等进行了基本论述;二是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阐述,对文章研究所需的理念和定义进行简单阐述,如融资、效率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融资效率概念等;三是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首先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全面地论述,其次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进行了细致说明,为下一步进行融资效率实证分析做铺垫;四是实证研究,本文在对常用公司融资效率模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前提下,立足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情况,通过DEA方法对其融资效率进行定量评价,并试图在各细分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五是在定性分析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CLAD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解决融资效率问题提供实证分析数据;六是依据前文研究针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高融资效率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七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通过分析本文得到下述结论:首先,文化传媒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发展资金,政府资金也给予一定支持。虽然文化传媒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文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旧存在着创新程度不足的情况。其次,通过DEA-BCC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2018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为0.751,与2014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规模效率的均值2014年、2018年分别为0.964和0.876,纯技术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37和0.863。可见,2014-2018年间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融资规模效率下降幅度大于融资纯技术下降幅度。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2018年较2014年相比两极分化更为严重,规模报酬递减公司增多。细分行业中,文化和艺术业融资效率下降幅度最小,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下降幅度最大。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各细分行业变化情况与总体一致,即规模报酬不变公司数量减少,规模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递增公司数量增加。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的动态效率来看,总体上,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提高,说明目前技术进步是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从细分行业来看,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总体分别上升16.2%,8.9%,只有文化和艺术业出现了下降。对其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2014-2018五年间,总体上融资动态效率波动幅度较大,新闻和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变化趋势与总体一致,且后者波动幅度较小,两者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近年来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文化和艺术业在观测期内变化幅度与总体相反,融资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再次,通过CLAD模型详尽探讨了文化传媒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总资产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负影响;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占比和资产回报率对融资效率有显着的正影响;股权集中度对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有影响但不显着;与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高,但股东性质对融资效率影响并不显着。最后,本文认为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需从以下三个主体展开:对于政府,应该优化角色定位,包括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对于金融机构,应该从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国际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提供多元化服务;对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应当从提升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四个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还应该改善自身经营,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黄英歌[5](2020)在《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三个更加”的政策愿景充分赋予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格局。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7年11月,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提出“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战”,其中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充分表明了重庆市在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总纲,如何将战略机遇和各项行动计划转换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作为内生动力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在人才强市的政策背景下,聚焦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展开政策优化。文章共分为7个章节,具体开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背景下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第1章是绪论,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2章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通过回顾和梳理文献,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并具体介绍了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行为决策理论,为政策生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在政策实施背景分析下,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重庆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概况,包括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最后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落地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构建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第4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首先确定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设计思路,其次构建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指标选取原则、指标初步确定、指标筛选优化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后确定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指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第5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本部分展开评价流程:评价数据获取与处理,确定各部分权重值、一级指标和最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值,主要是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存在问题和影响原因的分析;第6章是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提出对策建议,侧重于对应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第7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进行研究总结,指出研究不足的地方和未来的展望。
赵宏[6](2019)在《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代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科技领域之一,其所产生的高效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溪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政策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本溪市政府自2008年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支持和促进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在简要阐述相关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同时,对全面收集到的2008-2018年本溪市政府颁布的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文本进行了回溯性整理,根据政策工具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建构了政策文本分析的二维分析框架,在揭示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发展脉络和总体特征的同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存在需改进完善之处,主要包括政策工具类型比例失衡,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不足或缺失,政策工具在生物医药产业活动类型各阶段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同时,结合政策文本分析结果,在充分考虑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供给侧政策工具内部组合、优化环境侧政策工具结构安排、提高需求侧政策工具使用频率以及推进政策工具在全产业链条运用等改进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参考提供理论依据。
许辰可[7](2019)在《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我国面临着能源与环境制约,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与污染控制等问题。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推动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对纺织产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有些企业仍不了解相关环境政策实质,忽视了生态创新的关键目标。因此,全面分析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其政策工具组合对企业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对促进纺织企业生态创新至关重要。不同类别的政策工具的作用效果因产业环境而异,基于具体产业背景研究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及其绩效的影响具有更大的实践意义。国内外纺织产业背景下分析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有:(1)深入探究我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评估我国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体系,结合政策工具与我国纺织产业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探索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补充和丰富我国纺织企业的生态创新相关理论;(3)探索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关系研究,揭示“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探索在纺织产业背景下,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为政府与纺织企业推进生态创新的管理与实践提供理论框架。本研究选取从1989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中央政府层面颁布的118条纺织产业相关的环境政策,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构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维度;进一步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12家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经过小样本前测对问卷进行修正后,对225家纺织企业进行实证调研,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中的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如下:本研究首先基于内容分析,提出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由命令控制型、市场型政策与自愿型政策构成,其中命令控制型政策包括污染治理检查、许可与审批、标准与禁令;市场型政策划分为补贴、罚款、环保税;自愿型政策包括技术创新、信息公布与公众参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研究提出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其次,构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在扎根理论视域下对纺织企业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认为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由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三个维度构成。其中产品生态创新包括再生材料作为原材料、产品易于再回收再利用和减少产品能源消耗量;工艺生态创新包括清洁技术、使用新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废气;管理生态创新包括积极参与生态创新活动、员工生态培训、推行可持续文化与为生态创新投入高比例资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测量量表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最后,分析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生态创新在环境政策与经济绩效所起的中介作用。运用结构方程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研究发现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产品生态创新、工艺生态创新与管理生态创新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命令控制型政策对产品生态创新有正向影响作用、对工艺与管理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市场型政策对企业三类生态创新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企业管理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企业产品与工艺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作用都不显着;自愿型政策对企业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作用。本研究对揭示我国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环境政策——企业生态创新行为——企业绩效”这个“黑匣子”,对完善纺织产业相关环境政策与促进企业生态创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令瑶[8](2019)在《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文中提出21世纪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战略,明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领域广泛、门类齐全、工具多样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布,发现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为北京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2006-2018年北京市出台的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目标-工具”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进行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将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目标划分为鼓励主体创新、促进主体互动、集聚创新资源和塑造创新环境四大类;根据政策工具影响科技活动的不同层面,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和需求面政策工具;基于“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研究描述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全貌,分析了其政策体系目标均衡与工具使用情况,最后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了良好的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扩展新的研究视角,构建“目标-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二是结合分析框架与文本分析方法,描绘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图谱;三是提出优化和完善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孙志鹏[9](2019)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协同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是新兴产业培育和新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催生了一轮又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引导大学生积极、高效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我国自1999年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成为了创新创业生力军。以往诸多学者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一,缺乏对政策的量化研究,难以准确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内在特征;其二,以往的研究缺乏对政策的协同分析。只有综合协同各种要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鉴于此,本文收集了1999-2017年国家和河南省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文本,在对政策文本内容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时间、横向及纵向三个维度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协同评价。首先,立足政策的连续性,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演进分析,并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效力、政策目标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协同量化,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了时间维度协同评价;其次,立足政策的交叉性和互补性,从政策工具使用、政策主体合作以及政策主体协同广度与强度等方面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了横向协同评价;再次,立足政策的一致性,从政策内容、结构、目标及着力点等方面对国家和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开展纵向协同评价。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与出台提供借鉴,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韩民敏[10](2019)在《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大规模流动使得国家对农民工政策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全面,对农民工自身权益越来越关注。在这种发展现状也使得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新态势,这也就对其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共词分析是一种社会科学计量方法,它以各种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以便能够弄清楚政策文本内容本质上的事实和潜在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共词分析法与农民工政策内容现结合,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找出40年来国家制定的农民工政策是否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年—2018年这40年间国家制定的所有农民工政策作为主要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这40年来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把农民工政策分为经济服务政策、公共服务政策及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政策三大类。在经济服务政策中,国家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培训政策,最后是金融服务政策;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社会管理政策是国家聚集的焦点,其次是健康服务政策,最后是社会保障政策;在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中,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其次是户籍政策,最后是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第二部分是利用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共词分析得出结论。“就业”“公共服务”“创业”“培训”“创新”“改革”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经济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公共服务”“社会保险”“管理”“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词是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要点;“教育”“公共服务”“文化”“支持”“成人教育”“子女教育”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关注点;从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就业”“培训”“管理”“教育”“社会保障”“改革”“创业”“支持”等关键词是农民工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政策的最核心关注点。因此从词频、词云分析得到40多年来国家农民工政策制定的最主要的方向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利用共词网络分析方法对农民工政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服务政策中的就业创业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是最全的,也是执行的最好的;在培训政策方面,也是比较全面而广泛的,但是对培训的执行是否到位、农民工的培训是否有效,目前政策还很少涉及;而金融服务政策方面,除了对农民工支付方面的政策很全面外,其他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就很少。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的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国家对农民工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各职能部门对政策的执行是很严格的;在健康服务政策方面,由于执行起来比较复杂,因此是否有效果,目前还有待对效果进行评估;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从政策本身来看是很全面也很广,但是各个企事业单位是否执行了政策,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的出台时间来看,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从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的,所以许多政策只是从理论角度进行规范,关于执行的效果,还在初步阶段,没有很大的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我国农民工政策的连续性及贯彻执行性是否良好,在某些政策方面制定的是否全面,以及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农民工政策发展的趋势情况。这将为对农民工政策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快速全面的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提供帮助,也会对从事农民工政策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二、总政策:概念、内涵及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政策:概念、内涵及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税收政策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2.1.1 人力资本 |
2.1.2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
2.1.3 税收政策 |
2.2 税收政策调节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
2.2.1 外部性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
2.2.2 风险性影响企业收益预期 |
2.3 税收政策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分析 |
2.3.1 税收政策调节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外部性 |
2.3.2 税收政策补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
3.1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总体现状 |
3.1.2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支出现状 |
3.1.3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支出现状 |
3.1.4 我国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薪酬和医疗保险现状 |
3.1.5 我国企业为招聘职工所发生的支出现状 |
3.2 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现状 |
3.2.1 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直接的税收政策 |
3.2.2 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间接的税收政策 |
3.3 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 |
3.3.2 税收优惠政策优惠力度低和优惠方式单一 |
3.3.3 税收政策缺乏针对性 |
3.3.4 职工培训企业享受税收政策少 |
3.3.5 税收政策分散应加强宣传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 数据说明 |
4.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矩阵 |
4.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分析 |
5.1 国外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 |
5.2 国外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我国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税收政策的建议 |
6.1 完善相关税收法律体系 |
6.1.1 提高相关税收法律的层级 |
6.1.2 明确相关税收法律制定的原则 |
6.2 优化税收优惠方式 |
6.2.1 运用更灵活的税收优惠方式 |
6.2.2 拓宽税收优惠领域 |
6.3 采取更加针对性的税收措施 |
6.3.1 建立见习生培训制度 |
6.3.2 区分不同群体进行不同的税收政策 |
6.4 优化职业培训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6.4.1 倡导高校开展职业培训教育并制定配套税收政策 |
6.4.2 给予部分先进的职业培训企业较低的税率 |
6.5 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评估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大众创业的基本理论 |
2.2 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创业的影响 |
3 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3.1 H市创业情况综述 |
3.2 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情况 |
3.3 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问题分析 |
4 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应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
4.3 实证分析 |
5 国内外有关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比较借鉴 |
5.1 我国推动大众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5.2 部分发达国家推动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5.3 国内外鼓励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比分析 |
6 优化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对策与建议 |
6.1 支持大众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方面的建议 |
6.2 支持大众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方面的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20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文章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文章研究的不足 |
2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绿色信贷的内涵 |
2.1.2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赤道原则 |
2.2.2 绿色金融理论 |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理论 |
2.2.5 商业银行效率理论 |
2.3 绿色信贷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机理 |
2.3.1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机理 |
2.3.2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机理 |
2.3.3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影响机理 |
2.3.4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 |
3 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
3.1 绿色信贷的现状分析 |
3.1.1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得到落实 |
3.1.2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逐年攀升 |
3.1.3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产品不断创新 |
3.1.4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逐步加强 |
3.2 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缺乏完善的绿色信贷法律法规 |
3.2.2 绿色信贷政策可操作性较差 |
3.2.3 缺乏绿色信贷领域人才和创新型产品 |
3.2.4 缺乏有效的绿色信贷信息沟通 |
3.3 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分析 |
3.3.1 总资产收益率逐渐增长 |
3.3.2 不良贷款率下降 |
3.3.3 非利息收入水平仍需提高 |
3.3.4 资本充足率较高 |
3.3.5 资产规模逐年增长 |
3.3.6 存贷比逐年下降 |
3.3.7 权益资产比较为稳定 |
4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1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指标测算 |
4.2.2 绿色信贷指标的选取 |
4.2.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3 实证分析 |
4.3.1 模型变量的定义及统计描述 |
4.3.2 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检验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完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物质非物质激励相结合 |
5.2.2 加强绿色信贷产品创新——满足异质性需求 |
5.2.3 大力培养绿色信贷专业人才——全方位开展绿色信贷培训 |
5.2.4 加大信息沟通与披露力度——统一披露信息并加强合作 |
5.2.5 优化绿色信贷法律政策环境——配套政策便于执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
1.2.2 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 |
1.2.3 公司融资效率 |
1.2.4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
1.2.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2.1 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
2.2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与文化传媒上市公司 |
2.2.1 产业融合、文化金融 |
2.2.2 文化传媒公司概念 |
2.2.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特点 |
2.3 融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2.3.1 融资相关概念 |
2.3.2 融资方式及特点 |
2.3.3 融资理论 |
2.4 效率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4.1 效率概念界定 |
2.4.2 效率测度方法 |
2.5 融资效率及测度方法 |
2.5.1 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
2.5.2 传统融资效率测度方法及其局限性 |
2.5.3 数据包络分析(DEA)在融资效率分析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及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3.1 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
3.1.2 行业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
3.1.3 新兴传媒兴起,传媒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
3.2 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现状 |
3.2.1 并购趋势明显,近两年回归理性 |
3.2.2 融资最为活跃细分领域:影视音乐、网络视频 |
3.2.3 IPO退出回报率上升,境外上市占比增加 |
3.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
3.3.1 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能力不足 |
3.3.2 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1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测算方法 |
4.1.1 适用于融资效率静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
4.1.2 适用于融资效率动态衡量的基本模型 |
4.2 样本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样本选择 |
4.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3 评价指标选取 |
4.2.4 评价指标相关性检验 |
4.2.5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 |
4.3 样本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
4.3.1 样本公司资产规模 |
4.3.2 样本公司营业收入 |
4.3.3 样本公司净利润 |
4.4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静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4.1 融资静态效率整体分析 |
4.4.2 融资静态效率具体分布状况 |
4.4.3 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比较分析 |
4.4.4 融资效率规模报酬分析 |
4.4.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细分行业融资静态效率比较分析 |
4.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5.1 融资动态效率整体分析 |
4.5.2 新闻和出版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3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4 文化艺术业融资动态效率分析 |
4.5.5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动态效率的时间演变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
5.2.1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
5.2.2 描述性统计 |
5.2.3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优化角色定位 |
6.1.1 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法律法规建设 |
6.1.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
6.1.3 鼓励民间资本介入文化传媒产业 |
6.1.4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
6.2 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服务 |
6.2.1 银行贷款 |
6.2.2 股权融资 |
6.2.3 债券融资 |
6.2.4 国际融资 |
6.3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6.3.1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研发能力 |
6.3.2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生产能力 |
6.3.3 提升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营销能力 |
6.3.4 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
6.4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提升管理水平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
7.1.2 影响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主要因素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5)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人才 |
2.1.2 科技人才政策 |
2.1.3 政策效果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3 行为决策理论 |
第3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 |
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背景和政策梳理 |
3.1.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背景 |
3.1.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梳理 |
3.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概况 |
3.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过程 |
3.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特点 |
3.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现状 |
3.3.1 多措并举引进科技人才 |
3.3.2 项目引领培育科技人才 |
3.3.3 深化改革激活科技人才 |
3.3.4 优化环境服务科技人才 |
第4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 |
4.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设计思路 |
4.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和初步确定 |
4.2.3 评价指标筛选优化和体系确定 |
4.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 |
4.3.1 建立评价因素集 |
4.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 |
4.3.3 确定评价等级 |
4.3.4 确定评价矩阵 |
4.3.5 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第5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
5.1 评价数据获取 |
5.1.1 问卷设计 |
5.1.2 问卷统计 |
5.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
5.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
5.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原因分析 |
5.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5.3.2 影响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6.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
6.1.1 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建设的领导体制 |
6.1.2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宣传的全面领导 |
6.2 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机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
6.2.1 优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
6.2.2 细化科技人才激励政策 |
6.3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
6.3.1 转变科技人才评价理念 |
6.3.2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6.4 融合人才与产业政策,加强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
6.4.1 壮大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队伍 |
6.4.2 强化人才“政、产、学、研”一体统筹 |
6.5 提高各类平台建设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载体 |
6.5.1 做强教育培训平台 |
6.5.2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
6.5.3 培育高端研发平台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
1.2.2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2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分析理论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物医药 |
2.1.2 生物医药产业 |
2.1.3 产业政策 |
2.1.4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 |
2.1.5 政策文本分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策工具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3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
3.1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本历程 |
3.2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
3.2.2 生产主体趋向集中 |
3.2.3 总量规模增速放缓 |
3.2.4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
4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的选择分析 |
4.1 政策文本的收集整理 |
4.2 政策文本的时间分布 |
4.3 政策文本的主体构成 |
4.3.1 单独颁布政策文本的权威主体构成 |
4.3.2 联合发布政策文本的权威主体构成 |
4.4 政策文本的文种类型 |
5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内容的量化研究 |
5.1 构建分析框架 |
5.1.1 X维度:政策工具维度 |
5.1.2 Y维度:产业价值链维度 |
5.2 定义分析单元与类目 |
5.2.1 定义分析单元 |
5.2.2 建立类目系统 |
5.2.3 创建单元编码 |
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频数统计分析 |
5.4.1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5.4.2 产业价值链维度分析 |
5.5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结论 |
5.5.1 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政策工具体系 |
5.5.2 供给侧政策工具总体过溢,内部使用不均 |
5.5.3 环境侧政策工具运用失衡,分化现象明显 |
5.5.4 需求侧政策工具匮乏缺位,亟待合理改进 |
5.5.5 价值链政策工具分布不均,偏重产业服务 |
6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的优化建议 |
6.1 调整供给侧政策工具内部组合,加强政策推动作用 |
6.2 优化环境侧政策工具结构安排,提升政策可操作性 |
6.3 提高需求侧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增强政策拉动效益 |
6.4 推进政策工具产业全链条运用,强化政策匹配协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表 |
附录 B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文本编码表 |
附录 C 信度与效度检验评估本 |
附录 D 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工具二维分布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与视角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结构安排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创新的概念、维度与测量 |
2.1.1 生态创新的发展背景 |
2.1.2 生态创新的概念 |
2.1.3 生态创新的维度 |
2.1.4 生态创新的测量 |
2.2 环境政策的内涵与分类 |
2.2.1 环境政策的内涵 |
2.2.2 环境政策的分类 |
2.2.3 政策认知的内涵 |
2.3 生态创新绩效的分类与测量 |
2.3.1 创新绩效 |
2.3.2 环境绩效 |
2.3.3 经济绩效 |
2.4 环境政策、生态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
2.4.1 环境政策对生态创新的影响 |
2.4.2 生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5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相关研究 |
2.6 现有文献总结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研究 |
3.1 内容分析方法 |
3.2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收集 |
3.2.2 细化分析单元 |
3.2.3 形成分析类别组合 |
3.2.4 评判与记录 |
3.2.5 信度与效度检验 |
3.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分析 |
3.3.1 环境政策演进过程 |
3.3.2 环境政策主体的协同度 |
3.3.3 环境政策目标 |
3.3.4 环境政策工具分析 |
3.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扎根理论的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与作用效果研究 |
4.1 扎根理论方法概述 |
4.2 研究方案 |
4.3 研究过程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数据处理 |
4.4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范畴挖掘与提炼 |
4.4.1 开放式编码 |
4.4.2 主轴式编码 |
4.4.3 选择式编码及研究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的理论框架构建 |
5.1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维度 |
5.2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创新关系 |
5.2.1 命令控制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2 市场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2.3 自愿型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5.3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与生态创新绩效的关系 |
5.5 假设汇总与框架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6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前测 |
6.1 问卷设计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1.3 问卷的基本内容 |
6.2 测量条款形成 |
6.2.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3 纺织企业经济绩效的初始测量条款 |
6.2.4 纺织企业统计特征的测量 |
6.3 小样本测试 |
6.3.1 小样本问卷对象选择 |
6.3.3 小样本检验与结果 |
6.3.4 问卷初始测量量表的修改 |
6.4 本章小结 |
7 纺织企业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 |
7.1.1 问卷对象选择 |
7.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7.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2.2 信度检验 |
7.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7.3.1 初步数据分析 |
7.3.2 初始模型构建 |
7.3.3 中介作用模型 |
7.3.4 修正模型 |
7.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结 |
7.4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7.4.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7.4.2 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的政策工具构成与测量 |
8.1.2 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维度划分 |
8.1.3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 |
8.1.4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纺织企业生态创新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
8.1.5 纺织产业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作用路径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
1.1.2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 |
1.1.3 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文本分析法 |
1.3.2 文献研究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篇章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创新政策视角 |
2.1.1 科技创新政策的概念界定 |
2.1.2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的发展演变 |
2.1.3 科技创新政策的分类 |
2.2 政策体系分析视角 |
2.2.1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特征 |
2.2.3 一般性政策体系的分析维度 |
2.3 政策工具视角 |
2.3.1 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
2.3.2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类 |
2.4 文献述评 |
2.4.1 科技创新政策着力点转变 |
2.4.2 政策目标更加丰富多元 |
2.4.3 科技创新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标准 |
3 “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 |
3.2 政策目标维度 |
3.2.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
3.2.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
3.2.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
3.2.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
3.3 政策工具维度 |
3.3.1 供给面政策工具 |
3.3.2 环境面政策工具 |
3.3.3 需求面政策工具 |
4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演变与效果 |
4.1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及文本统计 |
4.1.1 创新型城市建设期(2006-2012) |
4.1.2 首都创新体系建设期(2013-2018) |
4.2 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效果 |
4.2.1 创新资源投入 |
4.2.2 创新服务与环境 |
4.2.3 科技成果产出 |
4.3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
5.1 政策目标维度分析 |
5.1.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
5.1.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
5.1.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
5.1.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
5.2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
5.2.1 供给面政策工具 |
5.2.2 环境面政策工具 |
5.2.3 需求面政策工具 |
5.3 “目标-工具”双维度分析 |
5.3.1 鼓励主体创新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2 促进主体互动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3 集聚创新资源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3.4 塑造创新环境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科技创新政策目标种类齐全,重资源集聚,轻主体互动 |
6.1.2 政策工具体系偏重环境面和供给面工具,需求面工具较少 |
6.1.3 环境面政策工具运用频繁,部分工具使用存在过溢 |
6.1.4 供给面政策工具组合相对均衡,信息支持略有不足 |
6.1.5 需求面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缺失与不足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市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9)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协同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
1.2.2 政策协同及其机制研究 |
1.2.3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协同评价研究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新创业 |
2.1.2 创新创业政策 |
2.1.3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2.2.3 政策协同理论 |
第3章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分析框架设计 |
3.1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收集与梳理 |
3.1.1 政策收集原则 |
3.1.2 政策获取与筛选 |
3.2 政策文本编码与可靠性检验 |
3.2.1 政策文本编码 |
3.2.2 可靠性检验 |
3.3 政策量化分析 |
3.3.1 政策量化的维度设定 |
3.3.2 政策量化的步骤 |
3.3.3 政策力度测量量表设计 |
3.3.4 政策目标协同的量表设计 |
3.3.5 政策措施协同的量表设计 |
3.4 政策协同的计量模型 |
3.4.1 计量模型构建 |
3.4.2 数据处理举例 |
第4章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时间维度协同评价 |
4.1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发布时间分布 |
4.2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演进分析 |
4.2.1 自由探索期 |
4.2.2 试点推进期 |
4.2.3 逐步完善期 |
4.2.4 “互联网+”期 |
4.3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工具演进分析 |
4.3.1 政策工具演进总体分析 |
4.3.2 供给型政策工具演进分析 |
4.3.3 需求型政策工具演进分析 |
4.3.4 环境型政策工具演进分析 |
4.4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时间维度协同分析 |
4.4.1 政策效力演变分析 |
4.4.2 政策措施协同分析 |
4.4.3 政策目标协同分析 |
4.5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时间维度协同评价 |
4.5.1 政策工具使用率上升 |
4.5.2 政策工具间协同不足 |
4.5.3 政策协同性不断增强 |
4.5.4 政策效力需继续提高 |
第5章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横向协同评价 |
5.1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主体分析 |
5.1.1 政策主体构成与分布 |
5.1.2 政策主体合作关系分析 |
5.2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工具分布与使用分析 |
5.2.1 政策工具分布分析 |
5.2.2 政策工具使用分析 |
5.3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主体协同分析 |
5.3.1 政策主体联合发布政策分析 |
5.3.2 政策主体协同分析 |
5.4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横向协同评价 |
5.4.1 政策主体协同性不足 |
5.4.2 政策工具使用不均衡 |
5.4.3 需求型政策工具相对缺乏 |
5.4.4 个别重要政策工具被忽视 |
第6章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纵向协同评价 |
6.1 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收集与梳理 |
6.2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主题词提取与分析 |
6.2.1 主题词提取 |
6.2.2 国家政策主题词分析 |
6.2.3 河南省政策主题词分析 |
6.3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主题词网络图分析 |
6.3.1 国家政策文本主题词网络图分析 |
6.3.2 河南省政策文本主题词网络图分析 |
6.4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文本主题词中心度分析 |
6.4.1 国家政策主题词中心度分析 |
6.4.2 河南省政策主题词中心度分析 |
6.5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纵向协同状况评价 |
6.5.1 政策结构一致性 |
6.5.2 政策内容对应性 |
6.5.3 政策目标差异性 |
6.5.4 政策着力点不同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未来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 |
附录2: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编码 |
附录3: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文本 |
(10)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公共政策理论 |
2.1.2 共词网络理论 |
2.2 一般群体政策的研究动态 |
2.2.1 一般群体政策研究现状 |
2.2.2 一般群体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
2.3 农民工政策的研究动态 |
2.3.1 农民工政策研究现状 |
2.3.2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民工政策文本分析 |
3.1 经济服务政策 |
3.1.1 就业创业政策 |
3.1.2 金融服务政策 |
3.1.3 培训政策 |
3.2 公共服务政策 |
3.2.1 社会管理政策 |
3.2.2 健康服务政策 |
3.2.3 社会保障政策 |
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 |
3.3.1 户籍政策 |
3.3.2 教育政策 |
3.3.3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分析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1 关键词提取与规范化 |
4.1.2 高频关键词的选取 |
4.2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
4.2.1 经济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
4.2.2 经济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
4.3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
4.3.1 公共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
4.3.2 公共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
4.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分析 |
4.4.1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词频分析 |
4.4.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词云分析 |
4.5 农民工总政策内容的共词分析 |
4.5.1 农民工总政策词频分析 |
4.5.2 农民工总政策词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1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1.1 构建经济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
5.1.2 经济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1.3 经济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
5.1.4 经济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2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2.1 构建公共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
5.2.2 公共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2.3 公共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2.4 公共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3.1 构建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共词矩阵 |
5.3.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可视化分析 |
5.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3.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4 农民工总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4.1 构建农民工总政策共词矩阵 |
5.4.2 农民工总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4.3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4.4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总政策:概念、内涵及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政策研究[D]. 徐鹏飞.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H市大众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D]. 张静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20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吉任文杰.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4]我国文化传媒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黄英歌. 西南大学, 2020(01)
- [6]本溪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实证分析[D]. 赵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7)
- [7]环境政策对纺织企业生态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D]. 许辰可.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8]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D]. 孔令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协同评价研究[D]. 孙志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D]. 韩民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