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平忠霸[1](2021)在《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绿色核算是环境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研究遵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2012)》,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估算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货币化成本的综合模型框架。具体包括:使用边际机会成本法来估算矿产资源耗竭成本,采用收益还原法估算耕地耗竭成本;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损失成本,使用直接市场法核算酸雨造成的农业损失成本、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和渔业损失成本,采用治理成本法核算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成本。使用以上综合模型核算2003-2016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得出我国绿色GDP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2003年至2016年,中国绿色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4.76%,而资源环境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1.90%(1630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16年的5.72%(42602.0亿元人民币),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环境更加友好;(2)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占资源环境总成本的年平均比重超过80%,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3)资源环境总成本随着时间呈倒“U”型,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矿产资源耗竭成本和水污染成本都分别与人均GDP呈倒“U”型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规律;(4)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中国在调整工业和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努力,资源环境总成本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5)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绿色GDP发展的影响。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等一系列绿色积极政策的实施对GDP的绿色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从全[2](2020)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7年的增长速度放缓,GDP增速的下降是我国经济转向于中高速和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表明我国某些方面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态势,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重要表现之一,经济发展效率层面也截然不同。首先,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2001-2017年面板数据分区域(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8大综合经济区)基于投入产出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利用DEA的Super-SBM-i-c模型求解出各省份经济发展效率值,然后分时间阶段(2001-2006,2007-20012,2013-2017)进一步看不同时间段我国8大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测度的效率结果对8大经济区进行名次排名。8大综合经济区排名结果为:东部沿海(0.9512)>北部沿海(0.8876)>南部沿海(0.8179)>黄河中游(0.7811)>东北(0.7352)>长江中游(0.6966)>大西南(0.6936)>大西北(0.6274)。其次,运用Malmquist指数对效率值分别进行年份、区域(各省市区)分解,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可以动态看出经济效率分解的变化趋势,并依据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我国8大区域进行了名次排名:北部沿海(1.013)>黄河中游(1.008)>东部沿海(1.006)>南部沿海(0.996)>大西北(0.995)>东北(0.991)>长江中游(0.985)>大西南(0.977)。最后,本文综合构建了因素指标变量体系,利用Tobit模型并结合静态面板(FE和RE)模型对8大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T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和拟合度相对更优。并根据所选取的影响因素:经济可支配水平(EDL)、政府支持力度(GSD)、创新能力(INNO)、经济产业结构(EIS)、固定物资资本(FMC)、劳动人力资本(EDU)、对外依存度(FTD)、城镇化进程(UP)、市场化水平(ML)等9个指标对八大经济区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马跃[3](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群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经济发展质量变革的主要引擎。呼包鄂榆城市群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城市群,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2437.85亿元,呼包鄂地区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6.36%,榆林市占陕西省的15.35%,仅次于西安市排名第二,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维持合理经济增速基础上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可以发挥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或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论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统一,并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有效性、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六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算,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7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有效性是拉动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共享性对提高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绿色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在促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表现不明显;经济发展协调性阻碍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科技先行驱动创新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经济成果全民共享、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等建议措施。
傅辰晨[4](2020)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对计划经济并不陌生。从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制度。但是,中国与计划经济的渊源并不始于此,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就出现了讨论计划经济的热潮,讨论热潮迅速发展成当时的思想主潮。计划经济思潮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因此,计划经济思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计划经济思潮出现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晚清以降,中国逐渐失去独立的主权,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下,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希望找到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1928年,苏联宣布实行计划经济,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29年,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迅速引燃,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无法再墨守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陈规,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这些现象似乎都昭示着国家强制力在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就是在这样地批判市场经济、推崇国家干预政策的氛围中产生。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九·一八”事变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中国必须通过加速实现工业化来强盛国力和抵御外侮成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乃至政客的共识。当时的中国广积贫弱,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应依靠国家行政力量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来达到发达国家资本和实现工业化的目的。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这在当时并没有确切的答案。时人所论的计划经济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极不确定的词,它可以指代苏联的五年制计划经济,也可以指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还可以指代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在这种模糊认识的影响下,知识界围绕计划经济的本质和适用的社会体制各抒已见,产生了丰富的、政治倾向差异明显的讨论内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知识界思考与解读计划经济产生了直接、明显的影响。与欧美等国经济不断衰退形成鲜明对比,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显得“一枝独秀”。中国知识界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经历了从现象讨论到模式讨论的过程。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后,中国知识界肯定了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并逐渐开始关注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苏联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和包围中,为抵御外侮,苏联始终把国防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中国知识界注意到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并给予充分肯定。在认同与肯定热潮中,知识界也曾出现过一些微弱的声音对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当今,我们已经了解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完美,甚至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能认识到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问题,提出带有批判色彩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1929年的经济危机证实了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弊端做出的分析。为应对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干预政策,西方国家逐步从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过渡到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清晰地体现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思潮中。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法西斯国家的经济统制被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解读为“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即计划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施方式。当然,也有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无法兼容。无论时人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该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经济干预政策的关注与讨论都反映出大危机背景下政府对经济作用力的加强。随着对计划经济认识的深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讨论中国应如何借鉴或利用计划经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知识界普遍认为,中国不具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的基础,应该借鉴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但是,受政治、经济环境限制,中国又无法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中国应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计划经济的方式。这不仅是知识界达成的共识,更是主要政党认可的救国方案。国民党方面,其机关报曾撰文赞扬苏联的计划经济,蒋介石也曾直接主张效仿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对计划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毛泽东、张闻天、陈云等人都曾提出过计划经济构想,并在边区进行了相关的经济实践。对计划经济寄予厚望的中国知识界涌现出多个计划经济流派,本文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意义的计划经济流派,即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和“法西斯蒂”计划经济流派。受不同政治倾向、指导思想的影响,这些流派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主张,虽然各流派的思想、主张难以摆脱认识的局限性,但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中国知识界紧紧抓住计划经济这根“救命稻草”,积极论证其实施的经济基础,适用的所有制形式,体现出对本国经济发展前途的关注。政治经济体制会随着政权地推翻与建立发生重大变化,也许会得以延续,也许会被颠覆,思想的发展却具有延续性和韧性,难以被完全割裂。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转轨,不是建立在毫无根基的沙丘之上。新中国成立之前,计划经济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思潮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将实施计划经济、发展国营事业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说,计划经济思潮的出现,为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扫平了舆论障碍,建立了意识形态保障。在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下进行的相关经济实践,又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转轨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郑旭涵[5](2020)在《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和巩固以及加速边境地区的发展。东北三省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借助政策的东风以及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经济增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经历过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新东北现象”出现,东北三省边境地区经济增速急剧下滑,人口大量流失。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密切相关,区域内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成为制约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关乎到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本文以东北三省边境地区31个县级区域(包括县级市、县以及市辖区)为研究地域单元,结合2003-2017年数据,选取2003、2010、2017年三个时间截面,利用人口与经济增长率、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地理集中度、相对迁移指数以及不匹配指数等指标对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时空发展演变及二者时空分布的协调性进行研究。在二者协调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不匹配指数为因变量,以市场、政府、地缘政治和经济等11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状况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结合边境地区特殊性和各自发展状况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其次,对论文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并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人口与经济相关关系研究、边境地区研究的文献。最后,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介绍了东北三省边境地区区域概况、确立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数据来源。首先从研究区域范围,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条件对区域发展状况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对研究方法以及数据来源进行梳理。第三章对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规模演变特征,其次对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对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的时空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其次对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对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的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从市场、政府、地缘环境等方面选取影响因素,其次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分析,提出相应优化方向和策略。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首先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研究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7年,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持续上升。人口增长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分别呈现持续下降以及先升后降的增长趋势,区域内部人口、经济规模差距均加大(2)研究期内,东北三省边境县域内部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均呈现由“辽宁省边境县域—吉林省边境县域—黑龙江省边境县域”地理集中度等级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但经济分布在整个边境县域内存在明显的经济高值点。(3)随着时间发展,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集聚能力变化不大。经济集聚能力北部县域下降而南部县域有所提升。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差,大部分区域人口、经济都处于相对迁出状态。区域内部人口、经济空间分布差距加大。(4)东北三省边境县域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带动作用较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发展县域增多。人口-经济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呈现出辽宁省和吉林省边境地区好于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情况。北部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不协调发展县域数量明显大于南部边境县域且呈增强的发展趋势。就县域协调发展状况而言:边境口岸型县域好于林矿型县域好于农业型县域。经济极化区对外围地区经济辐射作用较强。(5)东北三省边境县域整体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增加,经济不均衡程度较2003年减小。整体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衡度有所弱化,但以人口与经济不均衡格局表征的区域差异依然存在。(6)总体而言,本地发展实力和基础设施水平对人口与经济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持续发挥影响的同时地缘政治及外部因素的影响有所弱化。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边境地区口岸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适当的政策支持对促进边境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闫鑫[6](2020)在《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正致力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幅员辽阔,省级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全面把握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探寻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确定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理,对中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别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构建了经济-二氧化碳的二维评价体系,定量、动态分析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筛选出低碳发展相对较快的省域作为特定子系统,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重视角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进而基于溢出-反馈效应,探讨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确定溢出-反馈效应的显着影响因素,借鉴回弹效应理论基本框架,将区域关联因素纳入其中,完善其技术指标,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新的回弹效应框架,评估、确定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理。最终,本研究从单一省域和省域间协同发展角度提出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本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引入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将其与经济影响力、感应度结合,构建低碳经济评价的二维指标,改进现有低碳经济分析框架。以往的低碳经济评价框架多从个别省域自身角度开展研究,较少体现省域间关联作用下的低碳经济交互影响。因此,本研究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将省域间经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指标相结合,分别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均构建经济-二氧化碳影响力、经济-二氧化碳感应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实现更为全面、系统地评价,提出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规律。(2)建立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弥补了现有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多为单区域模型和需求侧/供给侧单视角模型的不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中不同省域角色与作用的系统评价。现有投入产出子系统研究多考虑需求侧或供给侧的单一视角,较少将需求侧和供给侧视角比较探讨。然而,省域在整个经济系统中既承担消费者角色也承担生产者角色,单一角度的研究忽略了省域作为消费者的消耗作用或作为生产者的分配作用,具有片面性。因此,本研究结合传统的Leontief模型构建需求侧的子系统模型,借鉴投入产出基本模型中的Ghosh模型构建供给侧的子系统模型,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经济和二氧化碳溢出-反馈效应,系统分析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3)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关联作用,构建新的回弹效应框架,弥补了现有碳回弹效应模型忽略区域间关联作用的不足,为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和驱动机理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更系统的框架。传统的回弹效应评价框架中采用单一省域的技术进步效率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驱动因素评价指标,这就忽略了区域关联作用下各省域的技术效率变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二氧化碳排放的溢出和反馈。此外,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侧重于从环境角度强调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产出的附属物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则是把二氧化碳排放作为一个投入要素,可以衡量省域的经济产出,并能体现减排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纳入区域关联作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中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确定溢出-反馈效应的显着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关联作用下的经济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构建了新的回弹效应评价框架,更为全面、系统地评估、确定省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
侯翔[7](2020)在《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时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以实现晋升为主要动机的持续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政治和经济竞争背后的作用机理,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表现形式和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特征,即构建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广义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2000-2016年期间地方政府“政绩性竞争”、“公共性竞争”、“显性竞争”、“隐性竞争”、“自主性竞争”、“依赖性竞争”等不同竞争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本分析时段内,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已逐步从竞争转向竞合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和改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供了定性、定量上的分析依据,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一,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理清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二,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刻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和表征,结合学界和政府已有成果,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到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中去。其三,引入三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相邻、人均产出、外商直接投资)以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
刘燕[8](2020)在《中国东部地区省际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时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已从要求“量”的增长进入到追求“质”的提升的新常态阶段,而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有效评价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眼点。东部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和财富的聚集区,在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其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还是人民生活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大、环保投入不足等问题。且长期以来,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差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保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是东部地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经济发展质量内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其次,根据经济发展的属性特征(有效性、协调性、稳定性、创新性、分享性和可持续性)构建了一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的将居民健康因素引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实证分析了2010-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的六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改进方向。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经济发展的属性特征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分享性维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大,权重高达29.04%,而创新性维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小,权重仅为9.48%。(2)在2010-2016年东部地区10省(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综合评价得分排名的波动较小,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且发展较为稳定。(3)在经济发展的六个维度方面,东部地区各省(市)的表现参差不齐。在有效性方面,海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在协调性方面,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在稳定性方面,上海市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创新性方面,海南省的科研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远低于其他地区。在分享性方面,广东省的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且整体素质较低,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较低。在可持续性方面,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单一,污染较为严重。(4)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根据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将东部地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高质量经济发展地区、中高质量经济发展地区、中低质量经济发展地区、低质量经济发展地区。2010-2016年高质量和中高质量经济发展地区所占比重由30%提高至70%,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向高质量迈进。该论文有图23幅,表13个,参考文献111篇。
申晓蓉[9](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王锐[10](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二、2003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价值量核算 |
2.1 数据来源 |
2.2 核算方法 |
2.2.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2.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 |
2.3.2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3.3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 |
2.3.4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成本价值量核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核算方法 |
3.2.1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 |
3.2.2 水污染损失核算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损失核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 |
3.3.2 大气污染损失分析 |
3.3.3 水污染损失成本 |
3.3.4 水污染损失分析 |
3.3.5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成本 |
3.3.6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环境总成本分析和绿色GDP |
4.1 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时间变化 |
4.1.1 2003-2016 年间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变化分析 |
4.1.2 中国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趋势预测 |
4.2 资源环境总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GDP价格调整 |
4.2.2 不变GDP产值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模型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自然资源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1 矿产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耕地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 环境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大气污染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2 水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资源环境代价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 环境污染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2 水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八大区域划分标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累积因果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4 中心—外围理论 |
2.2.5 梯度转移理论 |
2.2.6 倒“U”型理论 |
2.2.7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国外研究 |
2.3.1 国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
2.3.2 国外对区域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2.4 国内研究 |
2.4.1 国内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
2.4.2 国内对区域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3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及变化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1.1 规模报酬不变的DEA静态模型 |
3.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动态模型 |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3.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2 投入与产出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3.3 指标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结果 |
3.4.1 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效率值测度结果 |
3.4.2 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效率水平变动趋势 |
3.4.3 八大区域的三个时间段的综合名次排名 |
3.5 八大经济区发展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1 基于年份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2 基于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3 五种效率分解变动趋势图 |
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计量模型的选取 |
4.2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4.3 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3.2 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
4.3.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结果 |
5.1.2 Malmquist指数效率分解结果 |
5.1.3 区域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测度结果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城市群研究综述 |
2.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3.文献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主要内容框架 |
3.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新经济增长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3.新发展理念 |
(二)概念界定 |
1.城市群 |
2.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1.系统、科学性原则 |
2.客观、准确性原则 |
3.可操作、实用性原则 |
(二)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1.指标的选取 |
2.指标的说明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演进 |
(一)经济发展有效性演进 |
1.经济发展速度分析 |
2.经济发展效率分析 |
(二)经济发展创新性演进 |
1.创新性投入分析 |
2.创新性产出分析 |
(三)经济发展协调性演进 |
1.经济结构分析 |
2.经济稳定性分析 |
(四)经济发展绿色性演进 |
1.资源利用分析 |
2.生态环境分析 |
(五)经济发展开放性演进 |
1.对外贸易分析 |
2.旅游业分析 |
3.外资企业分析 |
(六)经济发展共享性演进 |
1.福利变化分析 |
2.成果分配分析 |
(七)主要结论 |
五、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1.数据来源说明 |
2.指标预处理方法 |
(二)评价方法选择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测度 |
1.有效性检验 |
2.指标权重的确定 |
3.综合指数的测算 |
(四)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结果分析 |
1.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分析 |
2.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维度分析 |
(五)主要结论 |
六、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
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加强对经济增长助推作用 |
2.发挥科技创新中坚作用,提高要素生产效率 |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
1.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产业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
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3.发展高新技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三)提高创新能力,驱动经济高效发展 |
1.加大创新投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2.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 |
3.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创新制度体系 |
(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1.改变粗放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2.发展新能源、新经济,降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
(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1.加强环保力度,减少环境污染 |
2.加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治理 |
(六)注重民生建设工作,强化经济成果全民共享 |
1.完善社保救助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2.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现状述评 |
六、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萧条与西方国家的应对 |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政策 |
二、法西斯统制经济 |
第二节 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 |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
二、苏联“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需求 |
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 |
三、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需要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知识界计划经济思潮兴起的思想背景 |
第一节 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 |
二、国家社会主义 |
三、单税社会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一、受日本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第三节 中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一、中国传统的土地公有思想 |
二、中国传统的养民观念 |
三、中国传统的“黜奢崇俭”的消费思想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知识界对计划经济思潮中重要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
第一节 对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异同的认识 |
一、明确区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 |
二、认为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无明显区别 |
三、承认两者的区别,但不以名称为区分 |
第二节 关于计划经济适用性的认识 |
一、对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之间关系的思想历程回顾 |
二、计划经济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
三、计划经济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
四、计划经济用以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 |
第三节 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批判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认识和讨论 |
第一节 关于苏联计划经济基本情况的讨论 |
一、关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 |
二、关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评价 |
一、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认同与肯定 |
二、对苏联计划经济的质疑与批判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的认识和讨论 |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形成原因的讨论 |
第二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能否实行“经济计划”的讨论 |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实行“经济计划” |
二、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经济计划” |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实现形式的讨论 |
一、产业合理化运动 |
二、经济的干预政策及统制政策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知识界关于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讨论 |
第一节 计划经济对国共两党的不同影响 |
一、国民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
二、共产党的计划经济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思潮中的主要流派 |
一、民生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
二、以张闻天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流派 |
三、混合制计划经济流派 |
四、“法西斯蒂”统制经济流派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人口与经济时空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
1.3.2 边境地区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范围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 政策条件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 |
2.2.2 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 |
2.2.3 人口、经济空间相对迁移指数 |
2.2.4 人口-经济不匹配指数 |
2.2.5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 |
2.3 数据来源 |
3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时间演变特征 |
3.1.1 人口规模演变特征 |
3.1.2 县域经济规模演变特征 |
3.2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3.2.1 人口空间格局演变 |
3.2.2 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
4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时空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
4.1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 |
4.1.1 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 |
4.1.2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 |
4.2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协调关系分析 |
4.2.1 人口与经济空间相关关系 |
4.2.2 人口与经济空间协调发展关系 |
5 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5.1.1 市场因素 |
5.1.2 政府因素 |
5.1.3 地缘环境因素 |
5.2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不匹配机理的定量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结果分析 |
5.3 优化方向与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经济发展依赖省域转型 |
1.1.2 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省域异质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1 低碳经济相关研究:基于区域层面 |
1.3.2 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1.3.3 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理论 |
2.1.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
2.1.2 产业关联相关理论 |
2.1.3 区域关联相关理论 |
2.2 理论框架 |
2.3 概念界定 |
2.3.1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 |
2.3.2 低碳经济 |
2.3.3 碳回弹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与省域特征 |
3.1 能源使用 |
3.2 二氧化碳排放 |
3.3 宏观经济 |
3.4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效率 |
3.5 本章小结 |
4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基于经济-碳排放的二维分析 |
4.1 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4.1.2 区域间经济影响力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力系数 |
4.1.3 区域间经济感应度系数和二氧化碳排放感应度系数 |
4.1.4 数据处理 |
4.2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2.1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2.2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基于溢出-反馈效应的分析 |
5.1 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1.1 需求侧Leontief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1.2 供给侧Ghosh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构建 |
5.2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2.1 需求侧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分析 |
5.2.2 需求侧的显着效应识别 |
5.2.3 需求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3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3.1 供给侧经济和碳排放溢出-反馈效应分析 |
5.3.2 供给侧的显着效应识别 |
5.3.3 供给侧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驱动机理:基于一个新回弹效应框架的分析 |
6.1 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 |
6.1.1 技术进步率 |
6.1.2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
6.2 新回弹效应框架构建 |
6.2.1 区域关联 |
6.2.2 新回弹效应框架 |
6.3 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3.1 需求侧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3.2 供给侧驱动因素及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单一省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2 省域间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
2.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2.1.2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
2.2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政策沿革及发展历程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
2.3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 |
2.3.1 五大发展理念 |
2.3.2 产业升级和“效率” |
2.4 小结:研究现状评论 |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 |
3.1.2 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
3.2 作用特征 |
3.3 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竞争方式的分析 |
3.3.1 支出竞争 |
3.3.2 税收竞争 |
3.3.3 晋升竞争 |
3.4 影响机理:基于生产要素层面的分析 |
3.4.1 区域异质性 |
3.4.2 流动性 |
3.4.3 外部性 |
3.5 数理模型演绎 |
3.6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事实描述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
4.1.2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体系 |
4.2 方法论和数据来源 |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测度步骤 |
4.4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描述 |
4.5 地方政府竞争评价结果呈现 |
4.6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2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
5.2.1 基准回归 |
5.2.2 稳健性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东部地区省际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2.1 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
2.2 东部地区各省(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择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方法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4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价 |
4.1 研究时段 |
4.2 指标赋权 |
4.3 实证分析结果 |
4.4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演变 |
5.1 时序变化分析 |
5.2 空间差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3年经济发展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D]. 平忠霸. 广西大学, 2021(12)
- [2]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卢从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马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研究[D]. 傅辰晨. 山东大学, 2020(01)
- [5]东北三省边境县域人口-经济发展时空特征及其协调性研究[D]. 郑旭涵.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中国低碳经济的省域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闫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D]. 侯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中国东部地区省际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与时空演变研究[D]. 刘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