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一、扶贫攻坚 任重道远(论文文献综述)

石玉成[1](2021)在《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涉及到金融领域,缓解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就是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而具体到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发展的定位上来看,普惠金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是支持该地区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重要抓手。如何发挥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作用?如何推动普惠金融对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的支持?如何提升牧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等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和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向锡林郭勒盟相关金融部分收集了数据。基于以上数据,参考了Sarma的研究结论来衡量影响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三大指标:地理渗透性、金融产品的接触性和使用的效用性,来评估锡林郭勒盟牧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从普惠金融供给现状和需求出发,加以实地调研分析,得出了锡林郭勒盟普惠金融支持牧区振兴现存的一些问题,如“两权”抵押模式发展遇阻、普惠金融对牧区生态优先发展支持不足、牧区普惠金融供给方不良贷款上升、地方财政难以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再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普惠金融要在锡林郭勒盟牧区实现脱贫攻坚到牧区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找准定位,强化作用,借鉴国内外经验,探寻更多的模式与方法。需要围绕解决牧民抵押品不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牧区金融机构根据牧民需求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加强政银企对接、有效引导牧民的算账理财意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等方面,首先加强牧区支付环境建设,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其次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各金融机构协力建立联动机制解决信贷风险。最后要强化普惠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到牧区振兴的有序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实现牧区振兴。

苑智[2](2021)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一个具有复杂多样的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的世界性难题,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建立了以“中央统筹、省负总则、市县抓落实”为管理体制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贫困治理经验,谱写了新时代的贫困治理新篇章,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伟大奇迹。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最后九个贫困县的脱贫摘帽标志着2014年划定的832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序列,标志着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已经整体消除。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两不愁三保障”实现了全覆盖。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进行研究,目的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重要文献进行系统研究,明确脱贫攻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该部分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国内学者的460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在对脱贫攻坚领域研究方法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第二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了脱贫攻坚的国内外背景,然后论述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精准扶贫的内涵,最后总结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梳理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的中国化历程。第四部分内容首先总结了实施精准扶贫取得的全国性伟大成就,然后对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以及云南怒江州的易地搬迁脱贫攻坚进行个案分析,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最后提供获得的启示。第五部分内容论述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五项重要经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群众参与是基础、各方参与是合力、增加投入是保障。第六部分内容从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出发,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胡静[3](2020)在《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小康,是全人类从古至今共同追求的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完成的伟大事业。本文主要结合中国扶贫的阶段性特征,以农业扶贫为突破口,对长阳县1986年至2010年扶贫历程及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求能总结出一些中国农村地区较为成功的扶贫经验。按照扶贫的阶段性进行分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长阳县的经济情况和贫困状态进行介绍,对贫困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长阳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同年份湖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其致贫原因主要为地理区位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生产要素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介绍1986年至1993年从社会救济式扶贫转向区域开发式扶贫过程中,长阳县扶贫的具体举措。这一阶段长阳县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重点,全县范围内大力发展地膜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针对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采取半高山区种植烟叶,高山区试点种植蔬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三部分介绍1994年至2000年国家大规模减贫的“八七”扶贫攻坚阶段,长阳县扶贫政策及手段。此时长阳县温饱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长阳县在继续推行并改良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巩固温饱成果,全面解决温饱问题。在高山蔬菜试点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长阳县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突破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收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改造,加强科技扶农育农,解决农民饮水难、用电难、出行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第四部分介绍2001年至2010年在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情况下,在国家扶贫工作要求更具多元化和人性化要求下,长阳县的扶贫思路及举措。长阳县以整村推进为重点,实施综合开发。长阳县建立全县贫困人口台账及数据库,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及瞄准更加精准;注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对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与危房改造,创造脱贫的外在条件。同时,长阳县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培植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本文的结论与启示部分。一是扶贫对象瞄准越来越精准;二是扶贫政策越来越全面;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四是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徐婷婷[4](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杨皓[5](2019)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视阈下的中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建设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画卷。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主要关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深刻揭露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种种弊端,提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实现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然而贫困问题并没有伴随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销声匿迹,却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如影随形。面对这一事实,绝对不能盲目照搬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来解释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和逻辑统一法、跨学科研究法、实证研究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框架进行解读,系统梳理总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性成就与突出性问题。第二章主要对“贫困”、“反贫困”的概念进行界定,归纳“贫困”的类型和反贫困的意义,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和其他学派、学者对于“贫困”的认识与研究。第三章主要对当前全球贫困及反贫困现状进行总结,包括分析全球贫困主要特点,分析中国农村反贫困所取得成就、原因以及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区反贫困效果欠佳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对我国农村扶贫理论与实践进行回顾,总结改革开放前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贫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贡献,重点阐释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背景、丰富内涵、实现路径与重大意义。第五章通过选取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典型案例,分析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阶段的问题与挑战。第六章主要讨论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指导下,如何调整与完善我国农村未来扶贫路径与对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革命性意义不容否定与质疑,研究这一思想是“回到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作为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要立足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坚持看待和分析贫困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向鑫[6](2019)在《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协调作为现代政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既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和社会风险加剧,如何正确处理好不同阶层成员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都有满意的获得感,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遇到的现实挑战。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来看,可理解为利益问题。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促使2020年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心基础和执政道义。利益协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利益共享和公平正义的原则,通过把握主体要素(谁来协调)、客体要素(协调谁)、价值要素(为何协调)、环境要素(在哪协调)和过程要素(如何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利益协调内在的对立统一性,从分析、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协调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观中为新时代的利益协调提供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是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以及积极吸收、辩证借鉴国际减贫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时代实践。以利益协调为切入点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战略,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经验,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利益协调先后经历了(1978年——1985年)以体制改革推动的大规模扶贫救济阶段、(1986年——1993年)以区域瞄准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专项推进的扶贫攻坚阶段、(2000年——2011年)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2012年——2020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阶段,取得了世界性成就,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脱贫攻坚与利益协调的全球贫困治理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采取了多种协调手段,正确处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积累了利益协调相关经验。当前,我们还面临主体因素(党作为利益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制衡主义、贫困户对扶贫的心理依赖)、价值因素(“零和博弈”思维、权益共谋心理、利益扩张心理、传统私德观、乡村公共精神削弱)、环境因素(利益协调与农村社会、政治格局融合难)、过程因素(贫困群体利益诉求表达低效、党员干部利益协调方式不当、利益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等现实挑战,制约着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有序推进。如何改进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利益协调的全面领导,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利益协调的合力效应;建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问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监督机制,促进利益协调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促进党的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利益协调的实效性;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化运行机制,促进利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壮[7](2019)在《试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减贫思想》文中提出贫困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贫困一直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中央领导集体都为中国的减贫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日益临近,农村尚有大量贫困人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贫困问题,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多次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家中实地考察,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表了多篇讲话,并在建国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减贫思想基础上,根据自身减贫经历,完善其减贫思想。而且,当今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大力发展减贫事业,但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人生活在贫困当中,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完成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而奋斗,致力于消除贫困。习近平减贫思想的特点体现在减贫战略的完整性、减贫目标的坚定性、减贫方略的精准性和减贫工作机制的全面性上。习近平减贫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理论体系和共同富裕理论;在实践上维护了中国国内的政治稳定,在国际上贡献了中国减贫方案。

雷佳丽[8](2019)在《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文中指出贫困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治理贫困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的3.1%。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国政府对反贫困提出了新要求和标准,实现了从扶贫到精准扶贫的政策转变。如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政府与社会各界需要不断探讨的议题。本文以健康人力资本与精准扶贫为题展开研究。已有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早期的扶贫研究,而针对农村贫困精准扶贫,尤其是从健康人力资本与精准扶贫的角度依然存在比较大的空间。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我国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政策历经的五个阶段,总结了扶贫工作的进展。二、简要分析了中国健康人力资本与贫困现状。这部分内容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尽管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水平有所提高,贫困现象有所改善,但是收入偏低,医疗服务经济可及性差等原因也导致他们的健康水平很难得到持续改善。三、阐述健康人力资本影响贫困的机制。一方面,健康人力资本提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宏观经济增长又是减少收入贫困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健康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居民劳动参与、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提高教育人力资本、减少疾病负担等方面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有利于减贫。四、基于明瑟收入方程,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户贫困的影响。论文在以上实证分析解读农村贫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精准扶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既有利于农户收入的增长,又能显着缩小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重视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对农村减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更有利于促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贾诗涵[9](2019)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吕梁市是深度贫困地区,其行政区内四个深度贫困县位于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吕梁山区范围内,2015年,国家卫计委会同山西省委、省政府为吕梁市量身制定了“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千瓦光伏扶贫和10万贫困人口护理护工培训”的“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吕梁山护工、光伏扶贫与生态扶贫作为三大特色扶贫品牌,先行先试、锐意改革,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本文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行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三种项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总结扶贫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建议,以期给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研究添砖加瓦。笔者在吕梁市扶贫一线挂职锻炼,把“三个一”扶贫路径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此课题进行了探索。第一章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阐述了“贫困”“扶贫”的相关含义,引用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扶贫的相关政策依据做了一定的解读。第二章是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详细论述了吕梁山护工、光伏产业、生态扶贫三种扶贫路径在吕梁市当前的实施情况,以及扶贫路径产生的积极效益。第三章是对“三个一”扶贫路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列举。对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市场对接问题、龙头企业参与带动扶贫产业力量不足、贫困瞄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四章是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部分。根据吕梁市在“三个一”扶贫过程中衍生出的系列问题,笔者结合问题成因和综合调研情况,给出相应对策。全文客观、具体的对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做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研判,针对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给出了具体可操作对策建议,为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价值。

王院院[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农村教育扶贫是帮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制度扶贫、大面积开发式扶贫、八七攻坚扶贫等战略,于200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居民处于贫困状态,素质低、能力差既是他们致贫的原因也是贫困结果。新时期,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农村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精准扶贫手段,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农村教育扶贫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本文以我国相关的农村教育扶贫政策作为研究主体,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扶贫政策和重大工程进行了梳理,以期挖掘政策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对新时期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界定了农村教育扶贫的概念,论述了开展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依据。指出:农村教育扶贫就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和群众协同推动的,以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内生动力,通过改变农村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进而反过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一种扶贫形式。其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相关政策为基本构成,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来展开论述并对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和扶贫效果进行评价。第一个大的阶段是从1978-2011年,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是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第二个大的阶段是从2012至今,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从注重量的扩充改善转换为关注教育扶贫工作质的提升进入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阶段。再此划分基础之上,为了更加细致、明了地提炼总结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变化特点,本文又将第一大阶段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1978-1984年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性降低文盲人口阶段;1985-1999年通过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阶段;2000-2011年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阶段。再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具体包括:党的领导是优势;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最后,阐明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一,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扶贫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其二,在实践上,为以后做好科学性推进农村教育扶贫提供参考,为政府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各级领导干部更好的开展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二、扶贫攻坚 任重道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贫攻坚 任重道远(论文提纲范文)

(1)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可能的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普惠金融
        2.乡村振兴
        3.牧区振兴
    (二)理论基础
        1.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三、普惠金融产生历程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一)普惠金融产生历程
        1.小额信贷阶段
        2.微型金融阶段
        3.普惠金融阶段
    (二)国内普惠金融发展
        1.国内普惠金融发展历程
        2.国内普惠金融发展主要举措
        3.国内普惠金融发展成效
    (三)国内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
        1.“政府+银行+保险”的宁波模式
        2.河南省金融扶贫“卢氏模式”
        3.通辽市“党群服务中心+助农金融服务点”模式
        4.“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
    (四)国内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成功模式的借鉴意义
四、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现状
    (一)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对普惠金融的需求
        1.“绿化产业”的普惠金融需求
        2.“优先生态”的普惠金融需求
        3.“传承文明”的普惠金融需求
        4.“均衡服务”的普惠金融需求
        5.“团结富裕”的普惠金融需求
    (二)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供给现状
        1.农发行助力“绿化产业”
        2.农商行促进“均衡服务”
        3.农信社助力“传承文明”
        4.农信社助力“团结富裕”
        5.农行和农商行助力脱贫攻坚
    (三)锡林郭勒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1.指标体系构建
        2.计算过程
        3.实证结果分析
五、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存在的问题
        1.普惠金融对牧区“优先生态”的支持不足
        2.牧区普惠金融供给方不良贷款上升
        3.牧区普惠金融需求方内生动力不足
        4.地方财政困难,再贷款有效需求不足
        5.两权抵押贷款发展瓶颈和难题
    (二)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的问题原因分析
        1.地域广阔且居住分散
        2.银行的抵押物监管困难
        3.牧民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后
        4.地方财政收入难以补贴银行普惠性业务
六、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金融科技在牧区信贷中的作用
    (二)推动牧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支付环境建设,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
    (四)政府银行保险共同建立联动机制解决信贷风险
    (五)强化普惠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到牧区振兴有序衔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创新
        1.4.2 研究内容创新
        1.4.3 研究对策创新
第二章 研究背景、内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背景
        2.1.1 国内背景
        2.1.2 国际背景
    2.2 内涵界定
        2.2.1 绝对贫困
        2.2.2 相对贫困
        2.2.3 精准扶贫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2.3.2 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和能力贫困理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的中国化研究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贫困治理思想
    3.2 社会主义改造及建设时期的贫困治理思想
    3.3 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治理思想
        3.3.1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3.3.2 江泽民的开发式扶贫思想
        3.3.3 胡锦涛的农村扶贫思想
        3.3.4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贫困治理思想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的实施与伟大成就
    4.1 宏观视角:精准扶贫的实施创造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4.1.1 抒写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篇章
        4.1.2 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
        4.1.3 提升了贫困人口的收入并显着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4.1.4 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贫困治理能力显着提升
        4.1.5 构建了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4.1.6 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2 中观视角(个案分析):云南怒江州的易地搬迁脱贫攻坚
        4.2.1 云南怒江州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的实施背景
        4.2.2 云南怒江州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的帮扶措施
        4.2.3 云南怒江州易地搬迁脱贫攻坚的实践成就
    4.3 微观视角(个案分析):十八洞村实施精准扶贫
        4.3.1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实施背景
        4.3.2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帮扶措施
        4.3.3 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实践成就
    4.4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
        4.4.1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4.4.2 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4.4.3 精准扶贫的实施与伟大成就坚定了党员和群众的“四个自信”
第五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经验
    5.1 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
        5.1.1 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强化脱贫攻坚责任意识
        5.1.2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5.1.3 强化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保证扶贫工作成效
    5.2 把握精准是要义
        5.2.1 扶贫对象精准
        5.2.2 项目安排精准
        5.2.3 资金使用精准
        5.2.4 措施到户精准
        5.2.5 因村派人精准
        5.2.6 脱贫成效精准
    5.3 群众参与是基础,各方参与是合力
        5.3.1 培养和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使更多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5.3.2 激发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5.3.3 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5.3.4 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
    5.4 增加投入是保障
        5.4.1 创立多元化的财政扶贫体系
        5.4.2 发挥金融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5.4.3 治理相对贫困要增加四方面投入
第六章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6.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
        6.1.1 摘帽不摘责任
        6.1.2 摘帽不摘政策
        6.1.3 摘帽不摘帮扶
        6.1.4 摘帽不摘监管
    6.2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6.2.1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6.2.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6.2.3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6.2.4 坚持精准“防返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强化“防返贫”对策与实践
        6.2.5 坚持调动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6.2.6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支持乡村振兴的氛围
        6.2.7 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分期
    三、已有成果评介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与致贫原因探析
    第一节 长阳县经济发展概况
        一、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
        二、财政收支情况
    第二节 长阳县贫困基本概况
        一、“脱帽”、“摘帽”的反复
        二、贫困的统计与描述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
        一、地理区位不利
        二、自然灾害频发
        三、生产要素匮乏
        四、工业基础薄弱
        五、基础设施落后
第二章 科技扶贫解决温饱问题(1986-1993)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调整与转向
        一、“救济式”扶贫的转变
        二、区域开发式扶贫的探索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健全扶贫机构
        二、引入科技开展温饱工程
        三、产业扶贫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 巩固温饱与发展产业(1994-2000)
    第一节 政策的再调整
        一、脱贫难度增加
        二、全面解决温饱
    第二节 扶贫政策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巩固温饱工程
        三、农业产业化形成支柱产业
第四章 整村推进与全面扶贫(2001-2010)
    第一节 21世纪扶贫战略的转变
        一、扶贫攻坚目标的基本实现
        二、扶贫新战略的转变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脱贫的根本思路:整村推进,综合开发
        二、脱贫内生动力:异地搬迁与危房改造
        三、脱贫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四、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劳务经济
        五、脱贫的根本出路:特色农业产业化与企业龙头化
结论与启示
    一、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历史逐步探索的结果
    二、扶贫内涵逐渐丰富,确保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是脱贫攻坚的硬件保障
    四、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4 文献评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1.4.4 机理
        1.4.5 功效:功能+效应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2.4 本章小结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3.6 本章小结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4.5 本章小结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5.5 本章小结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6.1.1 模型比较
        6.1.2 模型选择
    6.2 理论模型构建
        6.2.1 基本模型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6.2.3 引入农业保险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7.2.2 贫困线的确定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7.4 本章小结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8.3.2 模型设定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8.6.1 样本分组依据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7 本章小结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视阈下的中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1.1.1 理论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相关理论概述
    2.1 “贫困”的定义及类型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类型
    2.2 “反贫困”的定义及特征
        2.2.1 “反贫困”的定义
        2.2.2 “反贫困”的特征
    2.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2.3.1 无产阶级贫困原因
        2.3.2 无产阶级贫困表现
        2.3.3 无产阶级反贫困对策
    2.4 其他学派贫困研究思想
        2.4.1 “宿命论”贫困研究思想
        2.4.2 “人道学派”贫困研究思想
        2.4.3 “社会民主主义”贫困研究思想
        2.4.4 “新自由主义”贫困研究思想
        2.4.5 “第三条道路”贫困研究思想
        2.4.6 其他学派贫困研究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章 全球贫困及反贫困现状分析
    3.1 全球贫困的主要特点
        3.1.1 贫困人口居高不下
        3.1.2 贫困状况持续恶化
        3.1.3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3.1.4 贫困呈现全球化趋势
    3.2 世界反贫困情况
        3.2.1 发达国家反贫困情况
        3.2.2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情况
    3.3 中国反贫困成就与原因分析
        3.3.1 工作成就
        3.3.1.1 贫困地区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3.3.1.2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3.3.1.3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
        3.3.1.4 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显着提升
        3.3.2 原因分析
        3.3.2.1 坚持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工作,突出执政党使命担当意识
        3.3.2.2 坚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环节,突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3.3.2.3 坚持制度创新,构建多元化扶贫制度体系
        3.3.2.4 坚持自力更生,注重“输血”与“造血”、“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3.4 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区反贫困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3.4.1 历史因素: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长期奴役、掠夺、剥削
        3.4.2 内部因素
        3.4.2.1 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单一
        3.4.2.2 政治局势动荡,缺乏领导核心
        3.4.2.3 人口过度增长,教育水平低下
        3.4.2.4 改革开放缓慢,制度理念落后
        3.4.3 外部因素:全球化的冲击
第四章 我国农村扶贫理论与实践
    4.1 反贫困问题与扶贫问题
        4.1.1 改革开放前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贫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4.1.2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领导集体对贫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4.2.1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
        4.2.1.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初心不变的必然要求
        4.2.1.2 减贫效益日益下降,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
        4.2.1.3 传统扶贫模式弊端显现,隐形贫困因素增强
        4.2.2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与发展
        4.2.2.1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提出
        4.2.2.2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发展
        4.2.3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
        4.2.3.1 聚焦“扶持谁”的准确识别
        4.2.3.2 聚焦“谁来扶”的责任担当
        4.2.3.3 聚焦“怎么扶”的路径方法
        4.2.3.4 聚焦“如何退”的退出机制
        4.2.4 “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价值意义
        4.2.4.1 “精准扶贫”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4.2.4.2 “精准扶贫”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有机升华
        4.2.4.3 “精准扶贫”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
        4.2.4.4 “精准扶贫”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坚持与拓展
        4.2.4.5 “精准扶贫”是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4.2.4.6 “精准扶贫”是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五章 当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分析
    5.1 我国农村扶贫典型案例介绍
        5.1.1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为例
        5.1.2 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为例
        5.1.3 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5.1.4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为例
        5.1.5 四个扶贫典型案例成效原因归纳
    5.2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5.2.1 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陡增
        5.2.1.1 所有制分配方式不完善所导致的贫困
        5.2.1.2 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贫困
        5.2.1.3 经济结构调整所导致的贫困
        5.2.1.4 贫困代际传递所导致的贫困
        5.2.2 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2.2.1 “两个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
        5.2.2.2 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精神贫困”严重
        5.2.2.3 扶贫领域腐败呈现高发态势
        5.2.2.4 扶贫机制落实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扶贫对策
    6.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指导性
        6.1.1 立足于现实的“人”,确立贫困主体和贫困形式
        6.1.2 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分析贫困根源及反贫困途径
    6.2 坚持实践摸索,提高扶贫质量
        6.2.1 强化贫困精准识别,解决好“扶持谁”
        6.2.2 强化基层力量驻村帮扶,解决好“谁来扶”
        6.2.3 强化分类施策对症下药,解决好“怎么扶”
        6.2.4 强化贫困退出机制,解决好“如何退”
    6.3 坚持群众立场,强化扶贫责任
        6.3.1 强化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
        6.3.2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问责制度
        6.3.3 强化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
    6.4 坚持革故鼎新,创新扶贫机制
        6.4.1 创新脱贫攻坚政策供给机制
        6.4.2 创新脱贫攻坚投入及使用管理机制
        6.4.3 创新脱贫攻坚动员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6)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必要性
    第一节 利益协调理论分析
        一、利益协调的概念
        二、利益协调的原理
        三、利益协调:政党的内在职能
        四、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理论
    第二节 脱贫攻坚理论分析
        一、贫困理论
        二、传统扶危济困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第三节 脱贫攻坚视阈下党利益协调的必要性
        一、全球贫困治理的时代趋势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要求
        四、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利益协调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扶贫救济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78 年——1985 年)
        一、以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
        二、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三、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以工代赈扶贫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第二节 扶贫开发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86 年——1993 年)
        一、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
        二、建立专项区域帮扶计划
        三、确立贫困县为扶贫瞄准单位
    第三节 扶贫攻坚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94 年——2000 年)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综合扶贫攻坚
        二、以多元互促模式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三、重新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第四节 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01 年——2010 年)
        一、在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中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在“一体两翼”战略中建立农户参与式扶贫
        三、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四、在“两轮驱动”中提高贫困人口生活保障
    第五节 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11 年——2020 年)
        一、主要措施
        二、主要特征
        三、主要成绩
        四、主要经验
第三章 利益协调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主体因素:利益协调主体单一化
        一、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
        二、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
        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第二节 价值因素:共享式利益协调难度增大
        一、“工具理性”思维
        二、传统私德观
    第三节 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对利益的争夺
        一、贫困群体制衡主义
        二、贫困户虚荣心理
    第四节 环境因素:与农村格局的融合较难
        一、与农村社会格局的结合较难
        二、与农村政治格局的融合较难
    第五节 过程因素:利益协调过程运转不畅
        一、利益表达低效
        三、利益协调方式不当
        四、利益评估机制不健全
        五、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
第四章 利益协调的路径指向
    第一节 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的利益协调合力
        一、充分加强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形塑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二、增强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
        三、树立贫困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公德观
    第三节 加强利益协调制度建设
        一、问责机制
        二、容错纠错机制
        三、监督机制
    第四节 促进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加强党组织对新乡贤的领导
        二、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
        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第五节 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运行机制
        一、健全多元、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塑造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估机制
        四、建构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试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减贫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习近平减贫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国内背景
        一、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
        三、脱贫攻坚是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
        四、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减贫思想
        五、习近平个人减贫实践经历
    第二节 国际背景
        一、全球减贫任务任重道远
        二、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置
第二章 习近平减贫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减贫战略的完整性
        一、多举措并举,全方位推进脱贫攻坚
        二、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
    第二节 减贫目标的坚定性
        一、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二、实事求是,制定切实可行脱贫标准
    第三节 减贫方略的精准性
        一、精准扶贫
        二、精准脱贫
        三、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
    第四节 减贫工作机制的全面性
        一、强化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创新主体多元互动,构建大扶贫格局
第三章 习近平减贫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习近平减贫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理论
        二、发展了我国共同富裕思想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节 习近平减贫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有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有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维护农村稳定
        三、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部西部发展差距
        四、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8)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健康人力资本
        二、健康的测度
        三、健康人力资本与贫困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我国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第二节 开发式扶贫(1986-1993)
    第三节 扶贫攻坚(1994-2000)
    第四节 整村推进扶贫(2001-2012)
    第五节 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2013-)
第二章 健康人力资本与农村贫困现状
    第一节 农村贫困状况
        一、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及分布
        二、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和消费状况
        三、因病致贫状况
    第二节 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状况
        一、预期寿命
        二、死亡率
        三、患病率
    第三节 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一、卫生总费用
        二、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三、医疗保障
        四、医疗服务经济可及性
第三章 健康人力资本影响贫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健康与贫困的相关理论
        一、健康人力资本与明瑟收入方程
        二、贫困的类型及相关理论
        三、贫困治理与精准扶贫
    第二节 健康人力资本对贫困的作用机理
        一、健康人力资本与宏观经济增长
        二、健康人力资本与微观个体收入
    第三节 健康人力资本与精准扶贫
        一、健康人力资本与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二、健康人力资本与精准扶贫的复杂性
第四章 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户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方法
        二、模型构建
    第二节 样本来源和变量选择
        一、样本来源与处理方式
        二、变量选择和样本描述
    第三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回归结果
        二、系数差异显着性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政策依据
    1.1 贫困的含义
    1.2 扶贫的理论基础
        1.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2.2 人力资本理论
        1.2.3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1.3 深度贫困地区扶贫的政策依据
第二章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实施情况和成效
    2.1 吕梁市选择“三个一”扶贫路径的背景
        2.1.1 吕梁市基本情况
        2.1.2 吕梁市致贫因素
        2.1.3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的选择
    2.2 吕梁山护工培训情况
        2.2.1 护工培训实施情况
        2.2.2 吕梁山护工品牌的积极效益
    2.3 光伏产业扶贫实施情况
        2.3.1 吕梁市光伏产业实施情况
        2.3.2 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效益
    2.4 生态扶贫实施情况
        2.4.1 生态扶贫实施现状
        2.4.2 生态扶贫的积极效益
第三章 吕梁市“三个一”扶贫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扶贫计划顶层设计不完善
        3.1.1 护工输出层次低
        3.1.2 光伏电站规划不够精准科学
        3.1.3 生态扶贫结构不平衡
    3.2 扶贫路径和市场对接问题
        3.2.1 光伏产业对政府补贴依赖性强
        3.2.2 经济林提质增效品牌未打响
    3.3 龙头企业参与带动扶贫产业力量不足
        3.3.1 本地家政企业规模小底子薄
        3.3.2 造林工程质量有待提升
    3.4 产业运行中的不规范问题
        3.4.1 本地家政市场不规范
        3.4.2 部分光伏电站工程质量不过关
        3.4.3 造林合作社内部管理运行不规范
    3.5 贫困瞄准机制不够精准
        3.5.1 贫困指标自上而下布置
        3.5.2 主观因素影响精准识别
        3.5.3 村民自报资产不实
        3.5.4 扶贫效果受帮扶对象影响
    3.6 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缺失
        3.6.1 政府在帮扶工作中的越位
        3.6.2 扶贫信息不共享
        3.6.3 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3.7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
第四章 优化“三个一”扶贫路径的对策
    4.1 完善路径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4.1.1 护工培训提档升级
        4.1.2 统筹规划光伏电站
        4.1.3 培育发展经济林主导产业
    4.2 培育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带动扶贫
        4.2.1 助力本地家政企业发展壮大
        4.2.2 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光伏+”产业发展
        4.2.3 支持龙头企业助力生态产业发展
    4.3 规范扶贫产业运行加强监管
        4.3.1 推动家政服务标准化建设
        4.3.2 加强光伏电站运营监管
        4.3.3 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
    4.4 提升精准识别率
        4.4.1 打破贫困指标限制
        4.4.2 建立动态识别机制
        4.4.3 加强考核监督
    4.5 调动贫困户自主脱贫积极性
        4.5.1 摆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位置
        4.5.2 通过参与式扶贫发挥贫困户主动性
        4.5.3 推动贫困户思想转变
        4.5.4 推动扶贫信息共享
    4.6 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基本保障
    4.7 加快扶贫工作立法进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学术脉络梳理
        1.3.2 当前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依据
        2.2.1 马恩反贫困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
        2.2.3 贫困文化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农村教育扶贫(1978-2011)
    3.1 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降低文盲人口(1978-1984)
        3.1.1 确立堵(扫)盲为导向的扶贫目标
        3.1.2 实施农村教育扶贫的行政调控方式
        3.1.3 构建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3.1.4 结论
    3.2 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1985-1999)
        3.2.1 明确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先行的理念
        3.2.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载体
        3.2.3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制度
        3.2.4 成立专门性农村教育扶贫机构
        3.2.5 结论
    3.3 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2000-2011)
        3.3.1 确立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念
        3.3.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的分类指导方式
        3.3.3 丰富农村教育扶贫的载体
        3.3.4 完善农村教育扶贫的机制
        3.3.5 结论
第四章 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2012 至今)
    4.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思想提出的必然性
        4.1.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4.1.2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4.1.3 摆脱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的必然要求
    4.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和原则
        4.2.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
        4.2.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原则
    4.3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举措
        4.3.1 强化舆论宣传以营造良好扶贫文化氛围
        4.3.2 创新“互联网+”的农村教育扶贫新方式
        4.3.3 形成较为健全的农村教育扶贫制度体系
        4.3.4 构建多方联动的农村教育扶贫推进机制
    4.4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基本特征
        4.4.1 效率导向和公平导向相结合
        4.4.2 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4.4.3 脱贫致富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
    5.1 党的全面领导是优势
        5.1.1 构建严格的农村教育扶贫组织领导机制
        5.1.2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规划
        5.1.3 组织领导建设好农村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
        5.1.4 加强农村教育扶贫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5.2 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
        5.2.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5.2.2 构建和打造农村教育扶贫的“中国模式”
    5.3 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
        5.3.1 探索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
        5.3.2 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效率
    5.4 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
        5.4.1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
        5.4.2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渠道
    5.5 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
        5.5.1 总结国外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5.5.2 总结国内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5.6 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6.1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意义
    6.2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1 发表学术论文

四、扶贫攻坚 任重道远(论文参考文献)

  • [1]普惠金融支持锡林郭勒盟牧区振兴研究[D]. 石玉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基本经验研究[D]. 苑智.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3]湖北省长阳县治理贫困的历程与经验研究(1986-2010)[D]. 胡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视阈下的中国农村扶贫问题研究[D]. 杨皓.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6]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D]. 向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试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减贫思想[D]. 高壮. 外交学院, 2019(01)
  • [8]健康人力资本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 ——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D]. 雷佳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路径研究 ——以吕梁市“三个一”扶贫为例[D]. 贾诗涵.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D]. 王院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