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入世”与“复兴”的几点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魏兵[1](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陈宇[2](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黄宏伟[3](2018)在《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是在批判个人主义等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追求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民为邦本的道德原则等价值理念,深刻表达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近代受西方价值观念冲击等影响,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开始解构。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产生并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全国全方面拓展。改革开放后,在吸取文革的经验教训后,集体主义得到深入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运行的道德规范。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共产主义伦理信仰,确立集体主义植根于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理念,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认为从现实的人性出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集体主义目的所在。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拓展了集体主义的实践内容,注重从民生发展方面来挖掘集体主义的实践新途径,提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内容。斯大林明晰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发展关系,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结合发展的。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具有丰富的文明成果。天人合一的伦理理念,万物一体的道德情怀,家国同构的伦理机制,社会实践的道德生活途径等,构成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也存在个人价值和集体精神相对立的倾向,个人自由理性的追求受到禁锢,个人正当利益的需求遇到阻碍等不足。近代西方价值观念等影响,家国观念、公私观念、义利观念等发生解构。但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为近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提供了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和伦理思想资源。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萌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使得人民群众力量觉醒,无产阶级政治伦理思想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延安时期,刘少奇、毛泽东等人展开的党性修养、地方政府民主建构等实践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在中国社会确立并得到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这一时期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确立了其在社会伦理文化中的主导地位。集体主义内容得到全面拓展,如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发展,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倡导男女平等,建设人民政府的政治伦理实践等。文革时期,极端集体主义、极端平均主义等价值观念,扭曲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为集体主义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深刻转型,也使得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进入深化发展阶段。集体主义坚持义利统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一的辩证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树立了市场文明价值观念,并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正确行为规范。集体主义的深入发展,需要倡导党政官员的模范作用,培育道德理想人格,丰富人民群众的集体生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杨建超[4](2017)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化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基点。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解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民族问题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对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而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路径。随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多民族社区数量增多,如何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进而更好地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构提供现实支撑,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各族群众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在城市民族社区的特定场域中进行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研究,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场域特殊性的前提下,来解释开展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正确逻辑。因此,本文在治理理论和场域理论的指引下,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文献的基础上,对兰州典型的穆斯林民族社区——西园街道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社区民族工作主体构成的变化、社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公权力部门的适应性和科学化不足、少数民族成员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是目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在借鉴国内其他典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完善西园街道的社区民族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是在具体社会场域中的民族工作思路,更多地立足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和“自上而下”的视角相结合,并不单单囿于管理者的视角和管理实践的维度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研究区别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地方。
谭若丽[5](2015)在《民国学人词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政治上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开启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时代,文化上把以文言文为主体的古典文学推下了主流舞台,开始了以白话文为主体的现当代文学的新篇章。亘古未有之变浓缩于几十年之中,变化激烈之程度可想而知。民国,既是政治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是传统词学的终结和新词学的创始时期,这是中国千年词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关捩,民国词很多方面传承于晚清,受常州派的影响很大,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伴随着中国社会形态的巨变,新旧文化的转型,又呈现出诸多新景象。对这一时期词史发展的考察可以清晰地描绘传统词文化的演化轨迹和发展趋势,探究其形成原因、转换过程以及词学史意义。本文界定的“民国学人词研究”,即以民国期间在某一领域具有成熟的专门着作,且曾在高校任职过的学者的词作作为研究对象。民国,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中介点,集结束与开创为一体,对这一时期文学的研究,可以完整地描述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各种文体于千古未有之大变时期,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变化是以多种思想与学术的激烈交锋为表现形式的,高校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阵地之一。处于阵地中心的“民国学人”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民国学人作为民国时期的社会人,对环境人文有普通人的一般感受;民国学人也是文化人,在一般感受外,又有其独特感受;民国学人的学者属性是其更高旨归,他在普通人的感性认知之上辅以理性思考,其思索与关注的范围甚广,与整个社会的脉搏跳动息息相关,并在有意或无意间将其思维带入学术活动及着作抒写中。拥有学人多重属性的民国高校学人,又处于中西文化交锋的舞台,这一民国特殊场域的中心,他们于这一时期文化学术的接触感受,较一般人更为亲密,感受更为真实,震动愈加强烈,以“民国高校学人”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个时代的变化更具代表性。词,较于诗,更适合蕴藉性灵,抒发真情,即使西学东渐之际,亦有相当多的学人用这种传统形式进行创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民国学人成长于民国,接受的是新式教育的研究训练,甚至有留洋求学经历,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相反的路途上呈渐行渐远之势,此时却与老一辈文人默契地选择“词”这一传统形式记录感受,表明心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文学是现实基础上艺术的再加工,即意味着,晚清民国学人词作作品正是我们回到民国现场,感受学人所感,还原历史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民国学人词研究”意在通过词作的研读,回到晚清民国历史现场,探究风云诡谲中学人的抉择与心路历程。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上编、下编两大部分,绪论综述“民国文学”的含义,话题的提出,以及“民国文学”研究的状况;论述“民国词史”与千年词史、与清词的联系。上编第一章论述民国视域范畴内“民国学人词”的含义与划定标准;第二章是笔者在阅读民国词作感受中,感到前后相继的两股词风主导着民国词坛的走向,一是晚清至民国前期,即截止到朱祖谋逝世之时的时间段内,朱祖谋大力推崇梦窗词并在当时词坛“一枝独秀”;二是朱祖谋逝世之后,梦窗词的影响开始减弱,词体的密丽堆砌弊端严重,需要新鲜的活力。同时,晚清以来的战争灾难一直冲击着词人心灵,各种冥冥之感已酵化为郁勃愤懑之气,要喷薄而出。在这双重呼唤之下,“稼轩风”再次兴起,并与清初“稼轩风”鼓扬的背景相比较,凸显晚清民国时期鼓扬背景的独特性。在辨明“稼轩风”与“稼轩体”区别的基础上,明确我们研读稼轩词应有的态度。并分析了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编意在上编研究状况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词作予以分析。本文主要选择了龙榆生、夏承焘、詹安泰、沈祖棻、吴梅、卢前几位学者词人,选择的标准主要依据两条:一是在民国词史中,以上各位词家可称大家,至少是名家,具有能够代表民国学人词成就,划定坐标的效用。二是在民国学人词为中流砥柱的民国中后期,他们的词学选择和词风走向都具有典型性。具体说来,龙榆生作为朱祖谋的授砚弟子,尽力校勘朱氏遗作,而在词的创作路径选择上,却打出以苏、辛别建一宗的旗帜,成为领导词坛风气转换的旗手。惜处于多种转型时代中,身世曲折,用世之心未泯,时常于政治与文化间徘徊,导致心境忧郁,词作多有未甘忏悔之意混杂,被学者认为未达苏、辛之境。民国学人中,夏承焘涉猎面极广,卓然一代大家,就词学研究而言,在词学考订、校勘、谱牒等方面都有巨大成就,词作风格出入南北宋,壮采奇情,融合多种特色而自成面貌,变化甚多。总体说来,以上二位词作风格以学苏、辛为主,可划为反常州之道而行者。詹安泰少时师法朱祖谋、况周颐,自是常州派内之人,但同时也尝试开新,曾致词人刘伯端书云:“拟别出生辣一路,由生辣以寻重拙大之义”,词作多化用楚骚美人以表坚贞悱恻,方法多变,荡气回肠,自成面目。沈祖棻作为女性词人代表,师法汪东、吴梅,其词作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品质及对世界的关怀,词作整体面貌婉丽深厚,覃思妍妙,不同时期又多有变化,堪为民国女性词人大家,即使置于男性词学史中也毫不逊色。吴梅与沈祖棻、卢前都有师生之谊,无师学问无以传,吴梅自当录之,其《霜厓词录》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民国学人词史中固当有一重要地位。以上三位可算得为承继常州派主张者,可大体了解常州词派在民国中后期的流变状况。抗战兴起,中情激荡,昂扬呐喊式“稼轩体”盛行,卢前所作《中兴鼓吹集》是最为典型代表,它为特定时代而作,具有特殊意义;卢前还作论词词百首,表明自己的词学观。本文认为卢前此种词学批评形式都选取《望江南》这一词牌是有原因的,并对原因进行初步的推断与探讨。
师伟[6](2012)在《当代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但是,新体制的确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个在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完善,不断调整政策的一个复杂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代表上层建筑的政府机构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要求。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政府机构改革调整,不但可以从理论上加深对机构改革中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从而指导和促进改革实践不断向前发展,逐步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还可以通过学科建设推动行政学的发展,扩大我国行政学研究范畴,丰富我国行政学研究内容;事实上,研究政府机构改革所经历的过程,就是行政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方向。本文客观描述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结合我国政府治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模式,系统分析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我国当代政府治理理论在机构改革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继续深化和加强政府机构改革的若干方法和对策。本文分四个部分阐述观点。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主要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主要内容涉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政治改革提出了紧扣时代脉搏的要求;中外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政府机构的历史形成及弊端及改革的现实依据。第二部分为新中国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历程,简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五次政府机构改革的回顾,以及2008年大部制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背景,从改革任务的变化来考察改革具体内容和改革的效果评价。第三部分是论述西方国家政府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从西方国家政府治理改革的实践、模式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简述。第四部分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分析我国政府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阐述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机构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提出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若干对策。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社会观念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且,这些因素均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推动改革,一方面也可能起反作用阻碍改革。
丁德昌[7](2011)在《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降,建立一个以公民生活为核心的民族宪政国家,一直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事业。清末清廷为了苟延残喘、挽救危亡,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宪政努力,然而已经坐在火山口上的清廷再也无法消弭国内外一系列致命的矛盾而被国人所抛弃而坠入历史烟云之中。辛亥革命虽然解决了国体问题,即谁是国家的主人;却没有能解决政体问题,即民国究竟应该如何去组织。发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的湖南省宪自治运动乃至“联省自治”运动,实质上是在中国探索和追求联邦主义的政治体制。百年宪政,百年沧桑,百年梦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的新世纪,实现宪政、保障人权仍然是国人政治生活的重大主题。自治乃宪政之基石。基于此认识,肇始1920年终止1926年民初湖南省宪自治运动,旨在国家分裂的背景下寻求中国省级层面局部实行地方自治——联省自治——国家统一,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宪政的。以史鉴今,其经验与教训,对于对今天中国宪政事业的借鉴价值,显然是不言而喻的。本文的框架结构除导论外,正文部分分为七章,具体如下:导论,主要是对本文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自治、地方自治、省宪自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论文的研究范围、目前学界研究的动态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思路从总体上作了介绍。第一章,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历史时空。第一节专制危机与清末宪政。通过梳理清末统治危机和清末宪政运动,特别是清末地方自治的兴起及影响,试图探寻民初湖南省宪自治与清末立宪运动的源流关系。第二节通过对清末民初湖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轮廓勾画,试图展现民初湖南省宪自治赖以运行的生动历史背景。第三节从理论上概括民初湖南省宪自治运动产生的理论基石。本文认为,民初湖南省宪自治产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立宪主义、联邦主义、民治主义和地方主义等四个方面。第二章,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历史进程。第一节民初湖南省宪自治之滥觞,概述清末维新时期和民国创立前后的湖南地方自治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清末民初湖南省宪自治兴起的原因。第二节民初湖南省宪自治历史进程。以《湖南省宪法》的萌生、创制、护宪、修改和废止为中心线索,大体勾勒湖南省宪自治活动的基本历程,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即自治之缘起、省宪之创制省选与护宪、省宪之废止、省宪之修改阶段。在此基础上,概括了省宪自治最为主要的活动赈灾救荒、平民教育、弥兵裁军以及其他一些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第三章,《湖南省宪法》创制与基本精神。第一节主要概括了《湖南省宪法》创制中的四大争议焦点问题,即省宪命名的正当性争议、制宪主体之争、“省长制”和“合议制”之争以及议员分配比例的路界之争。第二节重点分析《湖南省宪法》的主要内容与宪政精神,省宪体现的基本宪政精神主要有联邦自治、民权保障、分权制衡以及直接民主等。为了进一步凸显《湖南省宪法》的特色和体现的时代特征,第三节着重对《湘宪》和《浙宪》的相同点及差异进行了比较。二者都极为重视基本人权的保障、具有浓厚的激进民主主义色彩。第四章,民初湖南省宪自治选举。第一节对湖南民初地方自治选举运行机制进行概括,主要包括选举资格、选举方法与程序、选举变更、选举罢免、选举诉讼等。第二节民初湖南省宪选举组织与制度,不仅对体制内的选举事务所的组织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而且对体制之外的选举监督团成立、宗旨及合法性等进行分析;同时对省宪及相关法律中规定的省县议员、行政司法机构的选举制度进行概括阐述。第三节着眼于实践层面,从实践操作角度审视省县议员、省长以及省务员、各厅厅长和院长选举的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省宪自治选举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绅权与民初省宪自治。本章第一节主要是对绅士、绅权等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了传统社会中绅权的历史地位和近代社会绅士的历史转型,重点分析湖南绅权在晚清的崛起与分离,为探讨省宪自治时期绅权的历史作用张本。第二节探讨了绅权在民初省宪自治中的运作情况,提出了“新绅士”的概念,认为新绅士是省宪自治的生力军,新绅士的绅权运作是以省县议会、报刊以及社团为主要平台的。新绅士不仅是省宪自治的发起者、省宪制定的主导者;而且也自治地方的代言人、自治事业的推动者。第三节以熊松龄为个案典型,重点分析了其在省宪自治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前一节的分析力形成“点”“面”结合的关系。第六章,长沙《大公报》与民初湖南省宪自治。本章第一节分析了长沙《大公报》报的宪政品格,即共和之声、自由之声、民权之声以及自治之声,进一步探讨了其宪政品格的成因。第二节重点探讨长沙《大公报》在省宪自治中的历史作用,不仅是湖南民初省宪自治思想的传播者,也是湖南地方自治精义的阐释者,权力运作的监督者,更是湖南民初地方自治运动的记录者和历史的见证人。第三节长沙《大公报》的自我维权,从长沙《大公报》被勒令停刊的历史回溯起笔勾画了长沙《大公报》与公民社会互动维权的生动景象,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长沙《大公报》维权的几点反思。长沙《大公报》维权胜利是公民社会共生互动的结果,司法独立在宪政社会具有极端重要性。第七章,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现实反思。反思历史是为了着眼于未来。本章第一节对民初省宪自治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统一与宪政民主的话语矛盾冲突。然而失败的并非完全无意义的,第二节对民初省宪自治运动的宪政价值和地位进行探讨,它是近代联邦建国的最早试验,是民初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启蒙,推动公民社会的萌生,同时也是我国超大型社会民主的最初尝试。第三节湖南省宪自治现实镜鉴,从反思民初省宪自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几点现实反思的结论,文成旨现。
陈艳[8](2011)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与反思 ——以大陆地区论文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法制史学是研究中国法制史的一门学科,探索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如何传承,实际运行的效果如何,其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等等问题。在中国古代,法制史学是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清代则出现了专门有意识从事法制史研究的学者,如薛允升、沈家本。他们对历代法制的考证研究,使得传统法制史学向现代法制史学的转变迈进了一步。20世纪上半叶,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在此背景下诞生了一大批有着开阔视野和多元化研究方法的中国法制史学者。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按照前苏联的法制发展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后因为受到法律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上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彻底推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尤其是文革的十年,对法制的摧残更是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致使法制史学也处于停滞阶段。文革结束后,1979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大会,会上集中讨论了学科重建问题,使得法制史学在停滞了数十年之后,得以接续学术传统,开始恢复和发展。本文通过梳理这一时期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的过程,分析具有代表性学者的研究成果,探究学科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制度条件,总结学科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揭示中国法制史学发展的规律。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介绍中国法制史学的相关背景和概念,并作简单的学术回顾。第一章从社会环境、中国法制史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他学科对其影响、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等若干方面描述中国法制史学的外部发展环境,彰显本学科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通过考察学者们于此时期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探索中国法制史学内在发展理路。第三章通过与同时期台湾地区法制史学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以及与建国后至80年代、90年代的纵向比较,阐明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特点,并就方法论问题、物与词的矛盾以及传统法的借鉴问题提出几点反思。事实上,历史研究都有其先验性和主观性,毕竟过去的一切已经死了,不再有纯粹的客观可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历史,如何用现代人的心智去碰撞和激活埋葬在尘土下的记忆,而本文正是从收集这些“碰撞”出的火花开始……
阳妮伽[9](2011)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文中指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但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主义受到了歪曲和误解,不少人提出集体主义已过时的理论。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运行,不少学者对集体主义进行整合和超越,并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依然应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的立场,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相关概念进行析理,在肯定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根本联系,肯定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传统道德文化是相统一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中的观点。本文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的问题:对集体主义的片面化理解,即将其等同于与计划经济;对集体主义的歪曲化理解,即将其与整体主义相混淆;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适用范围的不正确的把握,即将集体主义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相混同;以及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践行中的过于理想化的要求。在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对集体主义的理论本身进行了分析和反思: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其核心价值是通过对集体与个人真实关系的探讨而为我们面对的义利矛盾提供一个合理的选择,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集体主义中的真实集体和虚假集体、作为政治原则的集体主义与作为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鉴别,并提出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应加强践行主体的道德主体性,并对处于不同的道德状态的道德主体在践行中区别适用。在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的分析、反思和鉴别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公正与功利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将新集体主义的理念贯彻于市场经济的生活当中。据此,本文尝试性提出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有效践行的几种途径:建立舆论引导机制、利益协调机制、道德实践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可行机制,目的在于使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由一种外在的他律形成一种道德的内化自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
朱春梅[10](2011)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理精神的发展一直都与教育紧密联系,伦理精神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维持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伦理精神也有了新的变化,高等教育伦理精神既得到了解放,又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的伦理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不仅肩负着将文化知识传授给青年学生的使命,而且也肩负着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伦理精神的使命。所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的研究,从而突出伦理精神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育人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就我国的目前情况看,各种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层见叠出,现实的危机和滑坡现象影响着中国传统的伦理精神教育,提升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已经成为全民的普遍呼声。而目前的高等教育伦理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很多的问题,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相关学术论文虽然有一些,但多数研究拘泥于理论描述,而缺少实证材料。为了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伦理精神问题的关注,促进高尚的伦理精神在高校中的发展,本文在界定了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相关概念以后,笔者又着重从高等教育功利化、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制约伦理精神发展、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伦理素质相对匮乏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表现,并从高等教育目标偏颇、教育公平矛盾突出、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日益下降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伦理精神中出现的问题,使高等教育伦理精神能够有所改善,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提升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对策和思考:1.经济社会条件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育人;2.公平正义是培育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基本保障;3.全面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修养。以期为改进高等教育德伦理精神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二、对我国“入世”与“复兴”的几点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入世”与“复兴”的几点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具体时域和相关概念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三、集体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践行 |
第二节 前苏联时期的集体主义思想 |
一、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集体主义的实践条件 |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对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 |
三、普列汉诺夫与斯大林的集体主义思想 |
第三节 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
一、作为一种社会伦理思想的价值理念 |
二、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现实逻辑 |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危机与解构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及其历史作用 |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内容与特征 |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历史作用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从危机到解构 |
一、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产生危机的原因 |
二、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危机的产生与深化 |
三、中国传统社会集体主义的解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建构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萌芽与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初步发展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的践行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一、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 |
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理念的全面拓展 |
三、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在新中国的现实风貌 |
四、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实践中遭遇的挫折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主义的发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集体主义发展的诉求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生活的复杂化 |
二、集体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内容与实现途径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实现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4)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治理 |
(二)社区 |
(三)民族工作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工作研究 |
(二)穆斯林社区研究 |
(三)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
(四)国内其他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借鉴 |
五、理论依据 |
(一)治理理论 |
(二)场域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市及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兰州市民族工作历史与现状 |
一、民族工作的管理机构演变 |
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责及机构构成 |
三、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
四、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
五、少数民族经济基本情况 |
六、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
七、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及民族团结宣传 |
八、依法管理清真食品 |
九、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概述 |
一、西园街道社区现状 |
二、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民族政策 |
三、完善机构组织和制度建设 |
四、多种途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式 |
第二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
第一节 民族工作社区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
一、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 |
二、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 |
第二节 社区民族工作场域变化——民族社区权威要素变迁 |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建设 |
二、城市民族社区中的权威要素变化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主体构成 |
一、公权力部门 |
二、非公权力部门 |
三、社区居民 |
第三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结果分析 |
一、基本特征 |
二、就业情况,收入和消费水平 |
三、居住状况 |
四、流动状况 |
五、社会交往和民族关系 |
六、生活困难类型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研究 |
一、完善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 |
二、社区民族工作服务有序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 |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街道社区关系分析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
三、社会支持状况 |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期待 |
第四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困境分析 |
一、公权力部门适应性不足 |
二、公权力部门科学化不足 |
三、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不足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一、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
二、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职责 |
附录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国学人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民国学人词与民国文学 |
二、 民国学人词与“20 世纪词史” |
上编 |
第一章 民国词史语境下的“民国学人词” |
一、 1849——1912:以反映现实为特质的常州词派的大兴 |
二、 1912——1931:“梦窗词”的大热与群流新兴 |
三、 1931——1949:学人成为词坛中流砥柱时期 |
第二章 民国词的特质——“天下兴亡”背景下“稼轩风”的再兴与鼓扬 |
一、 “稼轩风”的来历与涵义迁变 |
二、 民国词风潮:“稼轩风”向“稼轩体”的转变 |
下编 |
第三章 法乳苏、辛之《忍寒词》 |
第一节 忧愁风雨,且发龙吟:龙榆生的传奇人生 |
一、 风雨龙吟年正少,强村遗业遽相承 |
二、 为苍生请命,为千古词人吐气 |
第二节 现代词学奠基人之一:龙榆生的词学成就与主张 |
一、 “允博允精,不囿一能”的词学成就 |
二、 “别建一宗”的词学观 |
第三节 今古几词手,我自爱东坡:龙榆生的《忍寒词》 |
第四章 综合而自出新意——试谈夏承焘与《天风阁阁词》 |
第一节 一代综合之词学大师 |
一、 学术综合之大师 |
二、 综合之着作:《天风阁学词日记》 |
第二节 一代综合之词人 |
一、 欲合稼轩、白石、遗山、碧山于一家 |
二、 作词喜从气象方面落笔 |
三、 立意卓大,沉郁顿挫,成就文人之词 |
第五章 鞭笞精怪成瑰辞,寄托家国自生辣——詹安泰《无庵词》 |
一、 韩山韩水少年游,取径石窗作跬步 |
二、 师碧山,重寄托,欲以“生辣”苫词坛 |
第六章 涉江采芙蓉,忧伤以终老——沈祖棻《涉江词》的“芬芳”与“忧愁” |
第一节 多种文体均擅的创作生涯 |
第二节 “秋波临去尚销魂”的《涉江词》 |
第三节 易安而后见斯人:沈李词异同比较 |
第四节 《涉江词》的美学特色与词学渊源 |
第七章 吴梅、卢前词合论 |
第一节 重“情”重“品”——不作无病之呻吟的吴梅《霜厓词录》 |
第二节 卢前:雄风托举的《中兴鼓吹集》与论词词 |
一、 战争环境中“稼轩体”的代表:《中兴鼓吹集》 |
二、 别具一格的“论词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当代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 |
2.中国政府管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革取向 |
(二) 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历程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历程 |
1.19 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
2.19 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
3.19 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4.19 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
5.20 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
6.20 08年——职能核心化、中心化和综合化 |
(二)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 |
三、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理论的简述 |
(一) 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综述 |
(二) 西方国家政府治理改革的实践 |
1.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 |
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
3.“企业化政府”模式 |
(三) 西方国家政府治理理论的启示 |
四、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
(一) 我国政府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准确 |
2.地方政府内部,没有形成分权的制衡机制 |
3.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决策黑箱操作明显 |
4.民众参政议政渠道少,参与程度低 |
5.权力授予方式陈旧,干部管理体制滞后 |
6.地方政府官员的直接选举没有开展,基本没有政治市场 |
7.中西部地方政府受财力限制,无法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
8.部门利益、局部利益仍然存在,阻碍政策执行 |
(二) 我国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基本概念的内涵阐释 |
(一) 地方自治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地方自治与相关范畴 |
(三)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释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清末民初地方自治研究 |
(二)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 |
三、研究价值与分析路径 |
(一)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研究价值 |
(二) 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 |
第一章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历史时空 |
第一节 专制危机与清末宪政 |
一、清末专制统治危机 |
二、清末宪政运动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湖南社会图景 |
一、清末民初湖南经济状况 |
二、清末民初湖南政治环境 |
三、清末民初湖南文化图景 |
第三节 湖南省宪自治的理论基石 |
一、立宪主义 |
二、联邦主义 |
三、民治主义 |
四、地方主义 |
第二章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湖南省宪自治之滥觞 |
一、维新变法时期的湖南地方自治 |
二、民国创立前后的湖南地方自治 |
三、清末民初湖南地方自治兴起的原因 |
第二节 湖南省宪自治的历史进程 |
一、自治之缘起 |
二、省宪之创制 |
三、省选与护宪 |
四、省宪之修改 |
五、省宪之废止 |
第三章 《湖南省宪法》创制、内容与基本精神 |
第一节 《湖南省宪法》创制中的争议焦点 |
一、《湖南省宪法》命名的正当性争议 |
二、《湖南省宪法》草案的制宪主体争议 |
三、“省长制”和“合议制”之争 |
四、省议员名额分配的路界之争 |
第二节 《湖南省宪法》的主要内容与宪政精神 |
一、《湖南省宪法》的主要内容 |
二、《湖南省宪法》的基本精神 |
第三节《湖南省宪法》与《浙江省宪法》之比较 |
一、《湖南省宪法》和《浙江省宪法宪》之相似性 |
二、《湖南省宪法》和《浙江省宪法》之相异性 |
三、《湖南省宪法》与《浙江省宪法》异同之原因 |
第四章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选举 |
第一节 民初湖南省宪选举组织与基本制度 |
一、民初湖南省宪自治选举组织 |
二、湖南省宪自治选举的基本制度 |
第二节 湖南民初地方自治选举运行机制 |
一、选举资格 |
二、选举方法与程序 |
三、选举法律漏洞之解释 |
第三节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选举实践及影响因素 |
一、民初湖南省宪选举实践运行 |
二、民初省宪自治选举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绅权与民初湖南省宪自治 |
第一节 绅权的基本内涵及近代转型 |
一、绅士和绅权的基本内涵 |
二、近代社会绅权的历史转型 |
三、湖南绅权在晚清的崛起与分离 |
第二节 绅权在湖南省宪自治中的运作 |
一、新绅士:内涵和基本特征 |
二、新绅士:省宪自治的生力军 |
三、绅权在湖南省宪自治中的运作平台 |
第三节 熊希龄:湖南省宪自治中新绅士个案研究 |
一、熊希龄生平简介 |
二、熊希龄与清末湖南地方自治 |
三、熊希龄与民初湖南省宪自治 |
第六章 长沙《大公报》与民初湖南省宪自治 |
第一节 长沙《大公报》的宪政品格 |
一、长沙《大公报》的宪政品格 |
二、长沙《大公报》宪政品格的成因 |
第二节 长沙《大公报》在湖南省宪自治中的历史角色 |
一、省宪自治思想的传播者 |
二、自治省宪精义的阐释者 |
三、省宪自治的导航者 |
四、自治历程的记录者 |
五、省宪自治的监督者 |
第三节 为权利而斗争:长沙《大公报》自我维权 |
一、长沙《大公报》被勒令停刊案的历史回溯 |
二、长沙《大公报》维权反思 |
第七章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现实反思 |
第一节 湖南省宪自治的失败原因 |
一、话语冲突:国家统一与宪政民主的话语矛盾 |
二、理论认识的误区:联邦即分裂 |
三、专制传统:宪政自治的“拦路虎” |
四、军阀政治:宪政德性的严重缺失 |
五、宪政启蒙缺失: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 |
六、公民社会的基础缺失,权利文化严重缺位 |
第二节 湖南省宪自治的宪政价值 |
一、民初湖南省宪自治是近代联邦建国的最早试验 |
二、湖南省宪自治是民初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启蒙 |
三、促使公民意识的初步觉醒,推动公民社会的萌生 |
四、民初湖南省宪自治是超大型社会民主的最初尝试 |
第三节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的现实镜鉴 |
一、扩大地方权限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改革的基本趋向 |
二、和平统一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宪政自治的前提条件 |
三、民主必须与法治相结合是宪政的基本条件 |
四、权威推动是宪政实现的有力保障 |
五、公民社会的勃兴是宪政文明的基石 |
六、宪政启蒙是宪政运动的基础工程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与反思 ——以大陆地区论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第一章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法制史学外部发展环境 |
第一节 中国法制史学与社会环境 |
第二节 中国法制史学的学科建设及其他学科对其影响 |
第三节 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 |
第二章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法制史学内在发展理路 |
第一节 突破传统、开掘缕析——研究对象梳理 |
第二节 热点突出、诸家争鸣——研究成果管窥 |
第三节 范式转换、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探析 |
第三章 20世纪80 年代中国法制史学其他若干问题 |
第一节 与同时期台湾地区中国法制史学发展状况比较 |
第二节 与建国以来至80 年代以前中国法制史学比较 |
第三节 与 90 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比较 |
第四节 对80 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概念与析理 |
1.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概念分析 |
1.1.1 集体主义 |
1.1.2 道德原则 |
1.1.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
1.1.4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 |
1.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形成依据 |
1.2.1 理论渊源:我国传统的整体主义 |
1.2.2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
1.2.3 实践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
1.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 |
1.3.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的依据 |
1.3.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的实质 |
1.3.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的价值 |
第二章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践行 |
2.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
2.1.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我国的基本制度相统一 |
2.1.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相统一 |
2.1.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我国伦理道德体系相统一 |
2.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
2.2.1 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价值观 |
2.2.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 |
2.2.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规范的补充 |
2.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践行的必要性 |
2.3.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2.3.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
2.3.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保障 |
2.3.4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发挥的有效联结 |
第三章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的问题及理论思考 |
3.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集体主义的片面化——等同于计划经济 |
3.1.2 集体主义的歪曲化——等同于整体主义 |
3.1.3 集体主义的扩大化——适用范围的泛化 |
3.1.4 集体主义的理想化——其现实性的抽空 |
3.2 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本身的理论反思 |
3.2.1 核心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利益矛盾 |
3.2.2 核心价值——集体与个人的真实关系 |
3.2.3 基本原则——义利矛盾的选择与整合 |
3.2.4 本质目标——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
3.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的纠偏思考 |
3.3.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与道德主体性 |
3.3.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与不同道德主体 |
3.3.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与真实的集体 |
3.3.4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与集体主义政治原则 |
第四章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的有效途径 |
4.1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的指导思想 |
4.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4.1.2 发扬以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为基础 |
4.1.3 明确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准则 |
4.1.4 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 |
4.2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坚持的原则 |
4.2.1 公正与功利相统一原则 |
4.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4.2.3 个体与整体利益相统一原则 |
4.3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践行中的实现途径 |
4.3.1 建立舆论引导机制,确保集体主义的主导地位 |
4.3.2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处理现实的利益矛盾冲突 |
4.3.3 建立道德实践机制,建立集体主义的道德支撑 |
4.3.4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的目的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学者的综述研究 |
(二) 国外学者的综述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理论创新点 |
第二章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与特征 |
一、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内涵 |
(一) 伦理和伦理精神的界说 |
(二) 教育伦理和教育伦理精神的界说 |
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和特征 |
(一)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本质 |
(二)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特征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表现 |
(一) 高等教育功利化 |
(二) 高等教育的不公平 |
(三)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伦理素质相对匮乏 |
二、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一) 高等教育目标偏颇 |
(二) 教育公平矛盾突出 |
(三) 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责任感日益下降 |
第四章 提升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对策思考 |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念育人 |
(一) 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学习 |
(二) 用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传播 |
(三) 用高尚的伦理精神来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 |
二、建立培育高等教育伦理精神的基本保障 |
(一) 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 |
(二)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
(三) 坚持教育改革,尽快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 |
三、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修养 |
(一)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具有端正的教育伦理精神 |
(二)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伦理精神的学习 |
(三) 高等教育机构要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伦理修养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对我国“入世”与“复兴”的几点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近现代社会集体主义重建研究[D]. 黄宏伟. 厦门大学, 2018(12)
- [4]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D]. 杨建超. 兰州大学, 2017(01)
- [5]民国学人词研究[D]. 谭若丽. 吉林大学, 2015(08)
- [6]当代西方政府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D]. 师伟. 兰州大学, 2012(10)
- [7]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 丁德昌.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2)
- [8]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与反思 ——以大陆地区论文为中心[D]. 陈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11(06)
- [9]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践行[D]. 阳妮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
- [10]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D]. 朱春梅. 沈阳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