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黄灵对实验性大鼠黄疸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丘燕燕[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生物标志物及利胆合剂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CH)患儿血液和尿液代谢物的检测,建立该疾病基于差异性代谢物的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特征谱库,为重证ICH证本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同时开展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潜在血液代谢生物标志物,并观察利胆合剂对相关潜在血液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推测利胆合剂改善胆汁淤积的作用途径,为研究利胆合剂作用机制提供思路。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检索10年来“知网”、“万方”和“Pub Med”中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献,系统性地回顾和总结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ICH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认识,阐述中医药治疗ICH的优势,提出“重证ICH”的概念;同时,还回顾了代谢组学在疾病中病证客观化中的运用,总结代谢组学技术能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由此为重证ICH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利胆合剂改善ICH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思路。2.临床实验研究:血液、尿液样本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分别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血液和尿液样本的代谢物检测。在本研究中,详细列出了每一例纳入患儿的一般情况、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及辨证分型等。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分组:寒湿阻滞证组共62例,血液样本62例,尿液样本57例;瘀积发黄证组共48例,血液样本48例,尿液样本45例;和同时期正常对照组50例,血液样本50例,尿液样本48例。分别收集、统计和分析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代谢物结果等,重点对正常组、寒湿阻滞证组和瘀积发黄证组患儿血液和尿液代谢物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后筛选出该疾病寒湿阻滞证、瘀积发黄证的潜在血液和尿液代谢生物标志物。3.动物实验研究:血液样本来源于SD幼龄大鼠,采用LC-MS/MS进行血液样本的代谢物检测。建立胆汁淤积幼龄大鼠动物模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利胆合剂组大鼠。采集三组大鼠的血液、肝脏组织标本,检测分析血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另外检测血液样本的代谢物,根据代谢物与相应内标丰度之间的比值代入标准曲线中,运用Chemo View2.0.2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样本中的氨基酸和肉碱的浓度。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胆汁淤积幼龄大鼠潜在的血液代谢生物标志物,与临床重证ICH潜在的代谢血液生物代谢物比较,进一步筛选出更能反映胆汁淤积性肝病特征的代谢生物标志物,同时观察利胆合剂对这些代谢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推测利胆合剂改善胆汁淤积的作用途径。结果1.临床实验中重证ICH两种不同证型的客观性指标结果本研究第二部分发现重证ICH两个证型中,在性别、出生情况、出生方式、喂养方式、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上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瘀积发黄证在病程上较寒湿阻滞证长(P<0.05)。在实验室指标上,瘀积发黄证组患儿的TBIL、DBIL、ALT、AST、TBA、GGT及ALP水平均高于寒湿阻滞证组(P<0.05)。另外,寒湿阻滞证组患儿、瘀积发黄证组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婴儿在血代谢物和尿有机酸代谢物层面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样本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证ICH(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组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液代谢物有27种(7种氨基酸和20种肉碱),分别为甲硫氨酸、酪氨酸、缬氨酸、鸟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游离肉碱、乙酰肉碱、丙酰肉碱等;在以上差异性代谢物中,与寒湿阻滞证组相比,瘀积发黄证组与其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液代谢物有4种(1种氨基酸和3种肉碱),分别为鸟氨酸、乙酰肉碱、丙酰肉碱、3-羟基十八碳酰肉碱。尿液样本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证ICH(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与正常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尿液代谢物有11种(有机酸),分别为2-羟基异丁酸-2、3-甲基戊烯二酸-2、3-羟基-3-甲基戊二酸-3等;在以上差异性代谢物中,与寒湿阻滞证组相比,未发现瘀积发黄证组与其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尿液代谢物。2.动物实验中利胆合剂改善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客观性指标结果本研究第三部分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ANIT建立的胆汁淤积幼龄大鼠模型的TBIL、DBIL、TBA、ALT、AST、GGT及AL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肝脏组织出现异常的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利胆合剂组大鼠TBIL、DBIL、TBA、ALT、AST、GGT及ALP水平较低(P<0.01),且肝脏病理有改善。另外,模型组、利胆合剂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在血代谢物层面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液代谢物有30种(4种氨基酸和26种肉碱),分别为丙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苏氨酸、游离肉碱、丙二酰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等;在以上差异性代谢物中,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利胆合剂组大鼠与其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液代谢物有17种(1种氨基酸和16种肉碱),分别为鸟氨酸、游离肉碱、丙二酰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等。通过模型组大鼠差异性血液代谢物与临床重证ICH婴儿差异性血液代谢物对比,筛选出13种普适性差异性血液代谢物(2种氨基酸和11种肉碱),分别为鸟氨酸、苏氨酸、游离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3-羟基异戊酰肉碱等。以上差异性血液代谢物中,利胆合剂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为10种代谢物(1种氨基酸和9种肉碱),分别为鸟氨酸、游离肉碱、丙二酰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等。结论1.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上有助于中医辨证本质的阐述,在实验中有助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2.本研究第二部分以婴儿为对象,性别、出生情况、出生方式、喂养方式、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不会影响重证ICH两种证型(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后续的代谢组学分析;从病程长短及TBIL、DBIL、ALT、AST、TBA、GGT及ALP水平来看,瘀积发黄证患儿较寒湿阻滞证患儿的病程长,且胆汁淤积和肝损伤程度较严重。采用LC-MS/MS和GC-MS技术筛选的27种重证ICH血液差异性代谢物(7种氨基酸和20种肉碱)和11种重证ICH尿液差异性代谢物(11种有机酸)可能是其客观生物标志物,其中4种血液代谢物(1种氨基酸和3种肉碱:鸟氨酸、乙酰肉碱、丙酰肉碱、3-羟基十八碳酰肉碱)是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区分的客观指标。以上发现的差异性代谢物有利于区分和阐述重证ICH(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的血液代谢物和尿液代谢物谱征。差异性血尿代谢物提示了重证ICH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氨基酸降解、脂肪酸氧化和有机酸代谢途径相关。而脂肪酸氧化代谢紊乱可能为重证ICH中医证型(寒湿阻滞证和瘀积发黄证)区分的主要方向。3.本研究第三部分以幼龄大鼠为对象,根据肝脏病理改变及TBIL、DBIL、ALT、AST、TBA、GGT及ALP水平来看,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幼龄大鼠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伤,胆汁淤积,说明造模成功;利胆合剂组大鼠的肝脏病理有所改善、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说明利胆合剂能够改善胆汁淤积及肝损伤程度。采用LC-MS/MS技术验证胆汁淤积幼龄大鼠与正常幼龄大鼠血液代谢物存在差异,利胆合剂能够逆转胆汁淤积幼龄大鼠体内17种差异性代谢物水平(1种氨基酸和16种肉碱),改善胆汁淤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为调节脂肪酸氧化代谢。
戚璐[2](2021)在《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评估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黛矾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通过动物实验,以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诱导的PBC小鼠为研究对象,基于FXR及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的保肝利胆作用及治疗PBC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研究:基于中医理论,采用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黛矾散治疗PBC患者的临床疗效。将60例确诊为PBC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包含有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矾散治疗。治疗6周,观察黛矾散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记录、黛矾散的疗效判定,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2.动物实验研究:(1)动物实验一:通过ANIT灌胃雄性SD大鼠构建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运用拆方研究的方法,以奥贝胆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研究黛矾散(由青黛及明矾组成)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2小时胆汁流速、肝组织FXR、BSEP分子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观察黛矾散及其拆方组(青黛组、明矾组)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拮抗作用及肝脏保护作用,进而探讨黛矾散的保肝利胆作用。采用生化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DBIL、TBA水平;采用q 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FXR和BSEP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FXR和BSE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肝组织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2)动物实验二:通过Poly I:C腹腔注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PBC小鼠模型,运用拆方研究的方法,以奥贝胆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研究黛矾散对PBC小鼠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肝组织FXR、SHP、CYP7A1、BSEP分子、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观察黛矾散组及其拆方各组(青黛组、明矾组)对PBC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FXR及其靶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黛矾散对PBC的治疗作用机制。采用生化检测小鼠血清部分肝脏功能ALT、AST、ALP、γ-GGT水平;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FXR、SHP、CYP7A1、BSEP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FXR、SHP、CYP7A1、BSE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小鼠肝组织FXR表达;采用HE染色检测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生化各指标基线均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完全应答、不完全应答、无反应、复发的例数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P<0.05)(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黛矾散对PB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ALP、γ-GGT、TBIL、TBA均显着降低(P<0.01),ALB显着升高(P<0.01)。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ALT、AST、ALB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LP、γ-GGT、TBIL、TBA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5)不良反应的观察:在收集的病例资料中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共60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1)实验一:黛矾散保肝利胆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ALP、TBIL、DBIL、TBA均异常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明矾组干预后TBIL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之外,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各组AST、ALT、ALP、TBIL、DBIL、TBA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奥贝胆酸组相比,黛矾散组干预后ALT、TBIL、TBA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胆汁流速影响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小时胆汁流速显着减慢(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各组大鼠胆汁流速均增快(P<0.05或P<0.01)。在对大鼠肝组织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上,造模后大鼠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与奥贝胆酸组相比,黛矾散组BSEP m RNA表达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对FXR蛋白表达的影响上,黛矾散组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呈现肝内胆汁淤积病理表现;奥贝胆酸、青黛、明矾、黛矾散干预后各组大鼠肝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奥贝胆酸组肝组织病变减轻最为明显。(2)实验二: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机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ALP、γ-GGT均显着升高(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AST、ALT、ALP、γ-GGT显着下降(P<0.01)。造模后小鼠FXR、SHP、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CYP7A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予以奥贝胆酸、青黛、明矾、黛矾散干预后,FXR、SHP、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CYP7A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在肝组织病理表现上,治疗后各组小鼠病理表现均减轻,其中以奥贝胆酸组炎性病变减轻最为明显,黛矾散组、青黛组、明矾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1.在包含有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矾散治疗,联合用药对PBC患者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加用黛矾散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显着提高常规治疗的应答率,增强常规治疗的作用效果。2.黛矾散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有保肝利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FXR/BSEP信号通路有关。3.黛矾散可以对PBC模型小鼠肝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XR及靶基因调控有关。
邓舟[3](2020)在《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研究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安全有效的药物。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肝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太子参20g、白术15g、叶下珠15g、苦参10g、丹参15g、桃仁10g、茯苓15g、黄精15g、虎杖15g、白花蛇舌草20g、郁金15g、鳖甲15g、甘草6g)200ml/次,早晚各1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彩超、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将检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患者入组一般情况: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治疗史、HBV DNA、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多参数模型(APRI、FIB-4)、肝脾超声、肝脏硬度值及中医症候积分等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以及HBV DNA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炎性指标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较治疗前 ALT(103.40±17.49 u/L)、AST(76.31±13.38 u/L)明显改善,GGT(40.03±6.98 u/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2.94±12.06 u/L)、TBil(22.81±8.17 umol/L)、HBV DNA(5.23±3.63 l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65±3.24 g/L)较治疗前ALB(39.64±3.31g/L)有所上升;对照组患者肝脏炎性指标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较治疗前ALT(106.14±18.56 u/L)、AST(72.49±13.44 u/L)明显改善,GGT(47.51±5.43 u/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较治疗前 GGT(51.77±10.41 u/L)、TBil(21.67±5.93 umol/L)、HBV DNA(5.36±3.34 1og10IU/ml)明显下降,肝脏合成指标ALB(42.29±2.30 g/L)较治疗前ALB(39.34±2.21 g/L)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35.23±10.03 u/L)、AST(28.51±10.09 u/L)、GGT(40.03±6.98 u/L)、ALB(42.65±3.24 g/L)、TBil(16.38±8.10 umol/L)、HBV DNA(2.39±1.33 log10IU/ml)较对照组ALT(51.11±20.74 u/L)、AST(35.09±10.89 u/L)、GGT(47.51±5.43 u/L)、ALB(42.29±2.30 g/L)、TBil(18.67±5.96 umol/L)、HBV DNA(3.29±0.61 log10IU/ml)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均无HBsAg转阴(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较治疗前 HA(132.70±78.11 ng/ml)、PⅢNP(59.67±41.72 ng/ml)、Ⅳ-C(65.60±35.03 ng/ml)、LN(45.07±41.50 ng/ml)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较治疗前 HA(133.14±79.56 ng/ml)、PⅢNP(59.49±42.44 ng/ml)、Ⅳ-C(66.77±36.41 ng/ml)、LN(45.34±42.21 n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四项 HA(75.63±33.01 ng/ml)、PⅢNP(37.11±19.8 ng/ml)、Ⅳ-C(37.29±17.31 ng/ml)、LN(31.50±24.5 ng/ml)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肝纤四项 HA(78.11±34.74 ng/ml)、PⅢNP(40.09±20.89 ng/ml)、Ⅳ-C(39.51±19.43 ng/ml)、LN(34.29±26.30 ng/ml)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 APRI(0.6±0.38)、FIB-4(1.7±1.39)较治疗前 APRI(1.3±0.81)、FIB-4(2.2±1.48)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较治疗前 APRI(1.3±0.93)、FIB-4(2.3±1.2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APRI(0.6±0.38)、FIB-4(1.7±1.39)较对照组患者 APRI(0.8±0.45)、FIB-4(2.0±1.44)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脾脏超声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35±1.41 mm)、脾静脉内径(8.3±1.5 mm)、脾脏厚度(46.76±6.45 mm)明显缩小;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较治疗前门静脉主干内径(13.23±1.34 mm)、脾静脉内径(8.4±1.4 mm)、脾脏厚度(47.21±6.32 mm)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10.79±0.50 mm)、脾静脉内径(5.8±0.9 mm)、脾脏厚度(38.21±4.32 mm)较对照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11.04±0.85 mm)、脾静脉内径(7.2±1.1 mm)、脾脏厚度(39.47±4.72 mm)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OkPa)较治疗前(10.46±1.41 kPa)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肝脏硬度值(9.1±1.31 kPa)较治疗前(10.42±1.34 kPa)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肝脏硬度值(8.20±1.10 kPa)相对于对照组患者(9.1±1.31 kPa)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在胁痛、脘腹胀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大便稀溏、面色晦暗、肝脾大症候量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量化积分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掌、蜘蛛痣等其他中医症候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显着意义(p>0.05)。8、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较治疗前(9.24±6.56)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6.04±3.95)较治疗前(9.29±7.12)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4.12±3.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6.04±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2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为72.5%,治疗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为87.5%;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0、安全性指标: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尿、粪三大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益气解毒活血法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PRI、FIB-4及肝脏硬度值,缩小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防治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生发展。益气解毒活血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治法,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方药。
麻晓磊[4](2020)在《藏茵陈对大鼠肝细胞性黄疸模型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文中指出目的初步讨论藏茵陈对大鼠肝细胞性黄疸模型的退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更为藏茵陈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无特殊病原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实验组(n=10)、对照组(n=10)、空白组(n=10)。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花生油溶液灌胃造模处理,空白组给予等量花生油灌胃。实验过程中,实验组给予藏茵陈浸出液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空白组自由进食水。实验结束时取三组大鼠血液样本及肝脏标本,比较三组肝功能指标(ALT、AST)、胆红素指标(TBiL、DBiL)、炎症指标(CRP、il-18),同时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评价肝脏组织损伤及炎症浸润程度。结果在经过对实验大鼠的造模及治疗过程后,采集样本完成对比三组大鼠相关检测指标可以发现:1.实验组大鼠的肝功能(U/L)数据ALT98.57±27.71、AST146.41±43.37明显小于对照组大鼠肝功能数据ALT133.46±27.95、AST289.23±73.16,而空白组大鼠的肝脏功能指标ALT31.02±9.79、AST97.84±33.25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三组数据通过统计学手段分析,结果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肝脏功能数据间两两相互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藏茵陈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2.再对比分析各组大鼠胆红素指标(μmol/L)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大鼠的胆红素情况TBiL102.21±26.00、DBiL63.43±23.28明显好于对照组大鼠的胆红素情况TBiL235.20±57.95、DBiL210.09±66.11,这说明藏茵陈在对肝细胞性黄疸有一定的退黄治疗效果,而空白组大鼠的胆红素指标TBiL17.68±5.78、DBiL1.92±0.55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三组数据组间差异显着,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通过分析检测得到的三组大鼠的炎症指标CRP(mg/L)情况来看,实验组大鼠的CRP数值38.16±13.68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的CRP数值69.76±21.04,这说明藏茵陈对肝细胞性黄疸的病理生理过程当中的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而空白组CRP指标6.76±2.42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4.根据检测得到的炎症指标IL-18(pg/ml)数值,我们不难看出,实验组大鼠的IL-18情况177.53±62.53明显好于对照组的IL-18情况344.31±88.42,结合相关研究表明,藏茵陈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性黄疸病理生理过程当中的炎症反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空白组大鼠的IL-18指标77.93±30.63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茵陈对大鼠肝细胞性黄疸有明确的保肝、退黄治疗作用,对其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黄疸病程当中的炎症反应达到退黄治疗效果。
纪晓丹[5](2019)在《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通过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概述、以“治未病”的观点防治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四部分内容、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对蒋健教授临床应用“治未病”理念进行诊疗的经验总结分析。基于蒋健教授2003年至2018年期间有关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案例,结合其“治未病”不仅是未病先防,还包括轻症防重、浅病防深、短罹防长、小恙防大、单患防复、良疾防恶、郁证防病等学术观点,探讨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对于胰腺炎的防治策略,根据蒋健教授提出的“胰腺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从脏论治、从腑论治、脏腑并治三个方面进行,重视识别胰腺炎“欲发”状态,熟知胰腺炎危险因素,尽早采用“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理法方药”策略,以减少胰腺反复发作、减轻胰腺炎发病程度、防止胰腺炎病情进一步重症化,为临床同道运用“治未病”开阔新思路。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的防治策略,根据“胆腑”的病理生理特点,中医采用“六腑以通为用”之法,熟知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其“征兆性”表现,以降低胆囊炎胆石症复发机率,预防胆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乃是“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首要任务。对于尿路感染的防治策略,结合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脾补肾扶正三个方面进行中药防治,并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尿检结果前后对照,调配治则和药物比例,标本兼治;以患者病证变化对其进行“治未病”疗效观察与评价。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防治策略,根据中医“火邪上蒸于口唇”的特点,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健脾益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以减轻口腔溃疡的发病程度、减少口腔溃疡的发作次数达到“治未病”防止复发的可能。蒋健教授关于“治未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临床实用性及其指导意义。
许宗颖[6](2019)在《《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三个部分均紧密围绕仲景“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的思想,文献综述整理仲景治黄特点,理论研究对猪膏发煎进行分析,实验部分结合两者,从“瘀”入手,选择肝脏微循环障碍为切入点,复制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鼠模型,提供“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客观生物学依据。文献综述分整理《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于黄疸的相关论述,从将黄疸症候按六经辨治,并收集整理经方治疗黄疸的现代临床研究成果。理论研究分为《金匮要略》猪膏发煎应用分析、猪膏发煎应用分析及古代医家对猪膏发煎治疗黄疸的相关论述这三个部分。《金匮要略》中猪膏发煎为治疗黄疸和阴吹的方剂,通过各类验案可以发现此方可治气血不利、津枯体虚、肠燥闭结所引发的多种疾病。实验研究部分,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为例,从肝脏微循环的角度探讨猪膏发煎治疗黄疸的生物学机制。第一部分《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客观证据目的:观察猪膏发煎及猪膏对α-荼基异硫氰酸盐(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猪膏发煎组10只,猪膏组10只,以2%ANIT橄榄油溶液灌胃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灌以等量橄榄油,造模后48h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每日两次,持续7天,模型组和正常组予以等量蒸馏水。第9天取材,取肝组织按照常规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检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等肝功能指标。用代谢笼法收集大鼠24h尿量。造模48h后随机选取10只模型组大鼠进行血清生化检测检验造模是否成功。结果:大鼠血清生化检测造模48h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DBIL、IBIL、ALP、GGT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提示造模成功。在未使用药物干预的情况下,模型组大鼠造模后48h和7天血清ALT、AST、TBIL、DBIL、IBIL、ALP、GGT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造模后第7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9d)大鼠血清TBIL、DBIL、IBIL、ALP、GGT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9d)比较,猪膏发煎组大鼠血清生化DBIL、IBIL、GGT、ALP水平降低(P<0.05),猪膏组大鼠血清生化DBIL、IBIL、ALP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猪膏发煎组及猪膏组大鼠血清TG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观察光镜下,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排列整齐,核圆居中,无明显肿胀、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管区之间呈桥结状连接发生区域坏死,肝索细胞排列疏松,形态消失,界限不明,肝细胞肿胀明显,并有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核明显偏位。与模型组相比,猪膏发煎组、猪膏组大鼠肝损伤程度减轻,伴有少量炎性浸润。各组大鼠24h尿量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4h尿量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猪膏组大鼠24h尿量显着降低(P<0.05)。结论:从本实验结果来看,猪膏发煎能够改善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鼠模型肝功能及胆红素代谢。猪膏不光为乱发的溶剂,对ANIT诱导黄疸模型大鼠具有干预作用。第二部分《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生物学机制目的:基于“脾色必黄,瘀热以行”理论,从肝脏微循环角度探讨猪膏发煎治疗作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增设猪膏组及UCDA组,每组各10只SD雄性大鼠。造模、给药方法、同第一部分。用血液粘度仪测定血浆粘度、低切变率、中切变率和高切变率,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PT、APTT、TT、FIB,微板法测定血清NO,ELISA法检测血清ET,RT-PCR检测肝组织中iNOS、ET-1 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低切变率、中切变率、高切变率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猪膏发煎组大鼠全血中切变率、高切变率降低(P<0.05),猪膏组大鼠全血高切变率降低(P<0.05),UCDA组全血低切变率、中切变率、高切变率均降低(P<0.05)。各组大鼠凝血功能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T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缩短(P>0.05),TT延长(P>0.05),FIB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PT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缩短(P>0.05),FIB含量减少(P>0.05)。各组大鼠血清NO含量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显着升高(P<0.05)。猪膏发煎组,猪膏组大鼠及UCDA大鼠血清NO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各组大鼠血清ET-1含量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显着升高(P<0.05),猪膏发煎组、猪膏组和UCDA组大鼠血清ET-1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各组大鼠肝脏组织NO mRNA及ET mRNA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iNOS、ET-1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猪膏发煎组、猪膏组大鼠及UCDA组大鼠肝脏组织ET-1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大鼠下调(P<0.01),猪膏发煎组、猪膏组大鼠肝脏组织iNOS mRNA表达较模型组大鼠下调,UCDA组大鼠肝脏组织iNOS mRNA表达较模型组无明显上下调关系。结论:猪膏发煎对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大鼠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ET-1、NO水平有关,改善肝脏微循环功能,体现仲景所言“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连雅君[7](2018)在《清开灵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证候干预及肝损伤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课题通过大鼠胆总管结扎术(CBDL)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炎重症模型,观察该法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造成的肝损伤特点,通过对药物疗效作用机理研究,结合体征观察与现代指标检测,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对相应证候的干预作用,及抗炎、抗内质网应激相关途径的影响。方法(1)雄性SD大鼠,SPF级,35只,体质量250-270g,应用手术方式制备CBDL模型,手术方法为游离胆总管并双重结扎后于节间切断,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CBDL模型组(模型组),以上两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熊去氧胆酸UDCA阳性治疗组(UDCA组),造模同时以78mg/kg剂量灌胃给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组(清开灵组),造模同时以3mL/kg剂量腹腔注射给药,两周干预时间。干预给药同时对胆汁淤积型肝炎大鼠各组进行两周证候观察,分别采集基本体征信息并记录(有则记1,无则记0);进行每周一次基本体重、饮水量、饮食量、基础体温、耳微血流的采集;取材前对舌象,爪象进行采集。(2)对实验过程中采集望诊信息表运用聚类分析法、决策树算法对模型特征进行归纳,对采集到的大鼠舌象、爪象进行RGB数字量化图像分析统计处理。(3)对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TUNEL凋亡染色相关病理检测。(4)对大鼠肝组织进行羟脯氨酸含量(Hyp)、肝脏指数的测定。(5)对大鼠血清指标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GGT(Y谷氨酰转肽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进行检测。(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炎症因子 TNF-α、IL-6、IL-1β、NLRP3。(7)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Caspase-12、NLRP3、SLC10A1等指标,检测清开灵注射液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及抑制炎症反应起到治疗作用。结果(1)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其肝脏功能指标ALT、AST、GGT明显升高(P<0.001),清开灵组大鼠血清中ALT,AST,GGT的指标偏低(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升高(P<0.001),清开灵组大鼠肝脏指数降低(P<0.001);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0.05),清开灵组大鼠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清开灵组大鼠纤维间隔内胆小管增生,细胞间质轻微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排列疏松紊乱;MASSON染色提示清开灵组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内胆小管增生处胶原纤维蓝增多,但未完全分割肝脏实质细胞,未形成明显纤维桥接。(2)模型组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与正常组大鼠血清相比TNF-α、IL-6含量增高(P<0.001);肝脏组织中的TNF-α、IL-6、IL-1β、NLRP3含量明显比正常组含量增多(P<0.01);清开灵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的TNF-α、IL-6、IL-Iβ、NLRP3含量明显比模型组大鼠含量降低(P<0.05);清开灵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IL-1β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GRP78、Caspase-12、NLRP3、SLC10A1指标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01)。清开灵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的GRP78、Caspase-12、NLRP3、SLC10A1指标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凋亡染色结果提示清开灵组肝脏组织中凋亡细胞量介于模型组与UDCA治疗组之间。(3)体征采集结合量化指标观察到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表现为身热,口渴不甚,烦躁,鼻衄,多怒撕咬,小便色深黄,舌质偏红等症状;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体重减轻(P<0.001);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基础体温偏高(P<0.05),清开灵组比模型组体温降低(P<0.00);模型组大鼠的耳廓微血流流速增高,清开灵组比模型组耳廓微血流流速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比正常组大鼠舌象R/(R+G+B)值明显偏高(P<0.001),清开灵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舌像Red值偏低(P<0.01);模型组大鼠爪象比正常组R/(R+G+B)值明显偏高(P<0.001),清开灵组比正常组Red值偏低(P<0.01),模型组大鼠的血流变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均比正常组的全血粘度数值偏高(P<0.05),清开灵组比正常组的全血流粘度中切、高切均偏低(p<0.05);模型组体征特征为消瘦、多怒撕咬、步态不稳、毛少光泽、毛枯黄、眼神暗淡无神、耳色红、鼻孔血痕、唇色暗红、小便色黄、量少、爪色红。结论(1)CBDL手术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胆汁淤积性肝炎肝损伤疾病特点,清开灵注射液可以较好保护胆汁淤积性肝炎造成的肝损伤,但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肝纤维化进程可能无法逆转。(2)胆汁淤积性肝炎损伤后引起了机体的炎症反应,可能同时诱导了内质网应激反应;清开灵注射液可以通过抗炎途径、抗内质网应激途径治疗CBDL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钠依赖性胆汁酸盐地吸收而缓解胆汁淤积的进程。(3)胆汁淤积性肝炎重症模型,运用体征采集结合多种量化指标验证法,结果发现CBDL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符合热毒血瘀证的特点,清开灵注射液对该证候有干预作用。
赵妍姝[8](2017)在《基于胆红素、胆酸盐转运体和代谢酶系统初探栀子退黄利胆作用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考察栀子水提物对17α-炔雌醇诱导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并发黄疸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体内相关转运体和代谢酶系统的影响,初步阐释栀子水提物“退黄利胆”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200-220 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组和熊去氧胆酸(UDCA)组(n=10)。模型组、栀子组和UDCA组大鼠采用颈部皮下注射17α-炔雌醇(EE)诱导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并发黄疸模型,EE的诱导周期和剂量为:共诱导14天,前7天为5 mg/kg/d(qd)的注射剂量,后7天改为小剂量3 mg/kg/d(qd)注射;正常组注射给予EE的溶媒丙二醇作为对照。诱导模型的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bid)连续14天;栀子组按临床等效剂量(15 g/kg/d原药材)灌胃给予大鼠栀子水提取物(3 g/kg/d,bid,每1 g水提物相当于5 g栀子原药材)共14天;UDCA组灌胃给予UDCA(60mg/kg,bid)共14天。于第14天第二次给药结束后,每组再随机选取5只大鼠置于代谢笼中收集12 h的尿液和粪便并禁食,于次日收集尿液和粪便结束后,行胆管插管收集1 h胆汁。此外,每组剩余的大鼠(n=5)同样于第14日,第二次给药结束后禁食12 h,腹腔注射10%的乌拉坦麻醉后,腹主动脉采集血清样本并处死,采集肝脏、肾脏和回肠组织。获得样本做相应处理后,分析测定:(1)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酸盐(TBAs)、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2)胆汁、粪便和尿液中的TBIL、DBIL、IBIL和TBAs的排泄总量;(3)肝脏和回肠中总胆酸盐和12种胆酸盐的浓度;(4)肝脏、回肠和肾脏部位胆红素和/或胆酸盐相关转运体、代谢酶和核受体的m RNA表达。此外,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切片,考察栀子对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1.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肝脏病理学变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TBIL及TBAs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给予栀子水提物后,大鼠血清ALT水平显着下降并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TBAs存在下降的趋势但并无显着性差异,TBIL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UDCA组相比,栀子组血清ALT和ALP水平均显着降低。此外,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肝细胞出现了胆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轻度脂肪变性等肝脏病变;而与模型组相比,栀子组和UDCA组大鼠肝细胞病变程度均有所缓解,其表现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2.体内胆红素的变化:(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BIL的浓度显着升高了1.3倍,且以DBIL的显着升高为主;TBIL、DBIL和IBIL经1h胆汁及12 h尿液排泄的总量均显着升高(P<0.05);DBIL经12 h粪便排泄显着升高(P<0.05)。(2)栀子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TBIL含量显着升高(P<0.05),其中DBIL升高了近56%,IBIL上升了3倍;胆汁及粪便中胆红素的排泄并无显着性变化;胆红素经12 h尿液排泄的总量非常显着性增加。(3)UDCA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胆汁、粪便和尿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均无显着变化。3.体内胆酸盐的变化:(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中的TBAs水平显着升高(P<0.05);肝脏TBAs水平无显着性变化,但其中GCA、CDCAs、CDCA、TCDCA,GLCA和GCDCA均显着升高(P<0.05),仅DCAs(主要为TDCA)和TLCA显着降低(P<0.05);回肠TBAs浓度下降为正常组的1/2,其中CA、CAs,TCA、DCA、DCAs和TDCA显着下降(P<0.05),GCDCA、LCA和GLCA显着增加(P<0.05),肾脏TBAs水平增加了近9倍(P<0.05);胆汁和尿液TBAs排泄总量均显着升高(P<0.05)。(2)与模型组相比,栀子组大鼠:血清、肝脏、回肠、胆汁和粪便中的TBAs水平均无显着性改变;肝脏中TCDCA,GCDCA和CDCAs的浓度显着下降;回肠中GCA、GCDCA和GLCA显着下降;肾脏TBAs存在上升趋势但并无统计学差异;经尿液排泄的TBAs总量升高了1.3倍(P<0.05)。(3)UDCA组与模型组相比:仅经胆汁排泄的TBAs显着增加P<0.05),血清、肝脏、回肠、肾脏、粪便和尿液中的TBAs水平均无显着性变化。4.肝脏、回肠和肾脏中转运体、代谢酶和核受体m RNA表达的变化:(1)在肝脏部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Oatp2、Cyp3a2、Fgf15和Ugt1a1的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调(P<0.05),而Mrp2、Bsep、Cyp7a1、Cyp27a1和Shp的基因表达均显着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栀子组肝脏Ugt1a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升,而Ntcp、Bsep、Cyp7a1、Cyp27a1和Shp的m RNA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UDCA组与模型组相比,Mrp3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2)在回肠部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回肠Ostα/β及Fxr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Fgf15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栀子组回肠中Fxr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而UDCA组Fgf15的m RNA表达量降低(P<0.05)。(3)在肾脏部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rp3、Mrp4的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而Asbt和Ostβ的基因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栀子组肾脏部位Mrp3的表达下降(P<0.05),而Ostα/β,Mrp2和Mrp4的m RNA表达量显着升高,其中Mrp2的表达上调了6倍,Mrp4上调了1.5倍;UDCA组与模型组相比,肾脏Ostβ和Mrp3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1.EE诱导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并发黄疸模型的机制可能为:(1)肝脏胆红素代谢酶Ugt1a1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是EE造成黄疸的主要原因;(2)肝脏合成酶Cyp7a1和Cyp27a1表达上调,从而介导初级胆酸盐合成增多,可能是长期给予EE后诱导胆酸盐在大鼠体内蓄积的原因。2.栀子水提物主要通过:(1)上调肝脏代谢酶Ugt1a1,促进游离型胆红素向更易于经肾脏排泄的结合型胆红素的转变,(2)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侧的外排转运体Mrp2的表达,(3)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膜介导胆红素重吸收的转运体Mrp3的表达,显着增加胆红素自尿液的排泄,从而发挥其“退黄”功效。3.栀子水提物降低胆酸盐在胆汁淤积大鼠体内的蓄积,从而发挥其“利胆”功效的作用机制主要为:(1)上调肾脏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侧外排型转运体Mrp2和Mrp4的表达,显着增加胆酸盐经尿液的排泄;(2)下调肝脏胆酸盐合成限速酶Cyp7a1和Cyp27a1的表达,降低肝脏中初级胆酸盐的合成。
赵艺姣[9](2016)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分析归纳原方条文和总结概括各家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方证理论,配伍特点,煎煮方法等进行梳理,初步阐释其方证内涵。同时,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四氯化碳(CCl。)所致小鼠急性化学肝损伤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的保肝退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基础之上,从条文及方药入手,对本方的方药证型、配伍特点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茵陈蒿汤方和栀子柏皮汤方三方进行鉴别,并列举经典医案进行分析归纳,以期阐释其内涵,从而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进行初步的理论研究。本文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实验研究方面,实验通过将KM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治疗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低(0.14g/mL)、中(0.28 g/mL)、高(0.56 g/mL)治疗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后,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采用0.1%CC14一次腹腔注射制造四氯化碳(CC14)急性肝损伤,建立肝细胞性黄疸模型,禁食不禁水16h后摘眼球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LT)水平,取肝脏测定各组小鼠的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条文中“伤寒”和“瘀热在里”可说明此证为表邪郁遏兼里热郁积,由此可见,“伤寒”之表邪尚未解除,又加“瘀热在里”,表证不解而无汗恶寒,则热不能越于外,“身必发黄”,继而必与湿相合,湿热交蒸,郁而不解乃至发黄。故本方为湿热兼表证,也可以认为是湿热蕴肺之证。与麻杏甘石汤治疗邪热壅肺相类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热蕴肺的特点是麻黄和连轺、赤小豆配伍,外散表邪、内清湿热,“开鬼门”、“洁净府”兼而有之。而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肝细胞性黄疸小鼠保肝退黄的实验研究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脏指数、血清TBIL、ALT和ALT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高剂量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着降低(P<0.0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低、中、高剂量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着降低(P<0.0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高剂量组的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着降低(P<0.01)结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兼表之发黄,概而论之,是湿热蕴肺所致发黄,治疗特点是发散表邪兼以清热利湿,“开鬼门”与“洁净府”兼而有之。其配伍特点是麻黄和连轺、赤小豆三足鼎立,解表、清热、利湿,与它药共奏发汗清热利水湿之功,以达退黄之效。而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麻杏甘石汤相比,其主证由肺热变为肺之湿热,对于临床治疗肺系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与阳明三黄证之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相比较而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以“散”邪为主的治法,和其它两证分别以“泻”、“清”为特点的治法又有不同,对掌握仲景治黄思路具有启迪作用。此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研究,以期启迪临床。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所致的肝细胞性黄疸小鼠具有保肝退黄作用,其退黄和降酶作用显着,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从而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而且对于拓宽中药复方干预肝细胞性黄疸有一定的意义。
冷静[10](2016)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并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茵陈蒿汤对其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南开医院肝胆外科7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有胆总管结石37例,胆道损伤2例,壶腹部乳头状腺瘤2例,另外还包括胆管癌6例,胰头癌5例,黄疸型肝癌9例及壶腹癌15例。分别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外科手术或经内镜胆道引流术。所有患者无凝血机制障碍,术前2周内未服用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非甾体类等对凝血机制有影响的药物,否认药物过敏史。随机分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研究组,38例)。用药7d后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红细胞压积、血沉)、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各项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D-二聚体)、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变化。结果:1.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而血沉与本组术前比较则显示明显增加(P<0.05)。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浆PT、APTT、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明显增加(P<0.05);FIB水平与(给药前)、对照组指标相比较,有显着减少(P<0.05)。3.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有明显的减少(P<0.05)。结论:1.术后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浆PT、APTT等指标,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降低。2.两组血沉和FIB水平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增加。3.茵陈蒿汤有利于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的高凝异常状态,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推荐临床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茵陈蒿汤的应用。4.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通过手术干预治疗梗阻后常规西医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可以加速退黄,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二、退黄灵对实验性大鼠黄疸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黄灵对实验性大鼠黄疸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生物标志物及利胆合剂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西医诊疗的理论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3 中医学对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认识 |
1.4 中医药治疗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5 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提出 |
2 代谢组学在疾病中病证客观化的理论研究 |
2.1 代谢组学的基本内涵 |
2.2 代谢组学与病证客观化之间联系 |
第二部分 临床实验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血液代谢物结果的证候研究 |
3.2 基于尿液代谢物结果的证候研究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动物来源 |
2.2 实验器材 |
2.3 动物造模及分组 |
2.4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5 主要仪器参数设置 |
2.6 样本分析及质量控制 |
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利胆合剂改善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生活状态 |
3.2 利胆合剂降低胆汁淤积幼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水平 |
3.3 利胆合剂减轻胆汁淤积幼龄大鼠肝脏病理程度 |
3.4 利胆合剂调节胆汁淤积幼龄大鼠血液代谢物水平 |
4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研究病历卡 |
2 知情同意书样张 |
3 文献综述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证客观化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4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前言 |
第一部分: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黛矾散保肝利胆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基于法尼醇X受体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1 疗效性观察指标 |
1.5.2 安全性及其他相关指标 |
1.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1.6.1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1.6.2 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HBV DNA的变化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学四项指标的变化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APRI、FIB-4 参数值的变化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的变化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脏硬度值的变化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 |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
2.9 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1.1 肝纤维化病因研究 |
3.1.2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 |
3.2 中医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和认识 |
3.2.1 中医命名 |
3.2.2 中医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和认识 |
3.2.3 益气解毒活血法基本遣方之要 |
3.3 安全性评价 |
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西医治疗进展 |
2 中医治疗进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致谢 |
(4)藏茵陈对大鼠肝细胞性黄疸模型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藏茵陈的相关研究 |
1.1.1 藏茵陈概述 |
1.1.2 藏茵陈在植物学资源方面的研究 |
1.1.3 藏茵陈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藏茵陈的药理作用研究 |
1.1.4.1 藏茵陈的抗癌作用 |
1.1.4.2 藏茵陈的抗病毒作用 |
1.1.4.3 藏茵陈的抑菌、抗炎作用 |
1.1.4.4 藏茵陈的抗氧化作用 |
1.1.4.5 藏茵陈的利胆、保肝作用 |
1.2 黄疸的相关研究 |
1.2.1 黄疸的概述 |
1.2.2 肝细胞性黄疸的病理生理 |
1.2.3 肝细胞性黄疸的造模药物研究 |
1.2.4 黄疸的治疗 |
1.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组 |
2.2.2 试剂配比及用法用量 |
2.2.3 造模及治疗 |
2.2.3.1 造模方法 |
2.2.3.2 治疗方法 |
2.2.4 实验后取样 |
2.2.5 样本检测 |
2.2.5.1 血液样本检测肝功能 |
2.2.5.2 血液样本检测炎症指标 |
2.2.5.3 肝脏病理标本制作 |
2.2.6 实验流程图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实验过程中大鼠的生存情况 |
3.2 肝功能的情况分析 |
3.2.1 转氨酶情况比较分析 |
3.2.2 胆红素情况比较分析 |
3.3 炎症指标的情况分析 |
3.3.1 三组实验动物CRP的比较 |
3.3.2 三组实验动物IL-18的比较 |
3.4 肝脏病理切片情况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附录 藏茵陈在黄疸治疗中具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1 藏茵陈药理作用概述 |
1.1 藏茵陈基本概述 |
1.2 藏茵陈化学成分 |
1.3 藏茵陈药理作用分析 |
2 藏茵陈在黄疸治疗中的作用 |
3 藏茵陈有效部位及制备工艺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学习工作经历 |
三、 发表论文 |
(5)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蒋健教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 |
第二部分 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 |
一、以“治未病”防治胰腺炎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胰腺炎“未病先防” |
1.1 胰腺炎临床特点 |
1.2 胰腺炎诱发因素及“欲发”表现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1.3.1 疏肝利胆、通腑泄热,预防胆源性胰腺炎 |
1.3.2 通腑泄热、益气扶正,预防胰腺炎慢性化 |
2 胰腺炎“既病防变” |
2.1 胰腺具有“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1 胰腺具有脏(脾)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2 胰腺具有腑(胆、肠、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
2.2 治疗胰腺炎需要根据不同病期从脏或从腑论治 |
2.2.1 胰腺炎发作期当从腑论治 |
2.2.2 胰腺炎恢复期当从脏论治 |
2.2.3 兼具脏病腑病特点当脏腑并治 |
2.3 临床案例分析 |
2.3.1 通腑泄热、渗湿散结,从腑辨治“已发”胰腺炎 |
2.3.2 通腑泄热、益气健脾,脏腑并治辨治“已发”胰腺炎 |
3 胰腺炎“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4 “治未病”诊治胰腺炎经验小结 |
二、以“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胆囊炎胆石症“未病先防” |
1.1 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欲发”表现 |
1.3 辨治思路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胆囊炎胆石症“既病防变” |
2.1 辨治思路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疏肝利胆止痛、消石排石,辨治“已发”结石性胆囊炎 |
2.2.2 利胆通腑、健脾益气,辨治“已发”非结石性胆囊炎 |
3 慢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1 辨治思路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疏肝泄热、健脾益气,结石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2.2 利胆退黄、疏肝健脾,调养“恢复期”胆囊炎 |
4 “治未病”诊治胆囊炎胆石症的经验小结 |
三、以“治未病”防治尿路感染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尿路感染“未病先防” |
1.1 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
1.2 尿路感染诱发因素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2 尿路感染“既病防变” |
2.1 治疗尿路感染需要根据不同病期祛邪或扶正论治 |
2.1.1 单纯尿路感染发作期祛邪为主 |
2.1.2 虚实夹杂尿路感染扶正祛邪并举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虚实夹杂,祛邪扶正并举辨治“已发”尿路感染 |
2.2.2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发作期”尿路感染 |
3 慢性尿路感染“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恢复期”尿路感染 |
3.2.2 健脾补肾,瘥后防复调养“稳定期”尿路感染 |
4 “治未病”诊治尿路感染的经验特点小结 |
四、以“治未病”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 |
1.1 口腔溃疡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口腔溃疡“征兆性”表现 |
1.3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辨治分析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口腔溃疡“既病防变” |
2.1 具体治则分析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清肝泻火,清脾热利湿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2 泻脾通腑,清热解毒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3 清热解毒,补气扶正辨治“已发”、截断“欲发”口腔溃疡 |
3 口腔溃疡的“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健脾扶正,清热解毒调养“恢复期”口腔溃疡 |
4 “治未病”诊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特点小结 |
第三部分 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录入与规范化 |
2 数据挖掘软件及方法 |
2.1 频数分析 |
2.2 关联规则分析 |
3 结果 |
3.1 关于胰腺炎症状、用药分析 |
3.1.1 关于胰腺炎症状分析 |
3.1.2 关于胰腺炎用药分析 |
3.1.3 防治胰腺炎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用药分析 |
3.2.1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分析 |
3.2.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用药分析 |
3.2.3 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3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用药分析 |
3.3.1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分析 |
3.3.2 关于尿路感染用药分析 |
3.3.3 防治尿路感染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4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用药分析 |
3.4.1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分析 |
3.4.2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分析 |
3.4.3 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4 总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治未病”的渊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3 |
附表1 中药术语表 |
(6)《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仲景治黄思想浅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方在现代黄疽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匮要略》中猪膏发煎理论探讨 |
1 《金匮要略》猪膏发煎应用分析 |
2 猪膏发煎在古今医案中的运用研究 |
3 古代医家对猪膏发煎治疗黄疸的相关论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客观证据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生物学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清开灵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证候干预及肝损伤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用药规律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及其炎症、内质网应激相关途径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清开灵注射液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清开灵对CBDL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证侯干预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清开灵注射液通过抗炎、抗内质网应激途径治疗CBDL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胆红素、胆酸盐转运体和代谢酶系统初探栀子退黄利胆作用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栀子的退黄利胆功效及研究现状 |
1.1.1 栀子的退黄利胆功效 |
1.1.2 栀子退黄利胆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黄疸与胆红素相关肝胆代谢酶及转运体系统 |
1.2.1 黄疸 |
1.2.2 胆红素的体内过程 |
1.2.3 肝脏胆红素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系统 |
第三节 肝内胆汁淤积与肝胆胆酸盐相关代谢酶及转运体系统 |
1.3.1 肝内胆汁淤积 |
1.3.2 胆酸盐的体内过程 |
1.3.3 胆酸盐的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系统 |
第四节 胆红素和胆酸盐相关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控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2.1.1 仪器材料 |
2.1.2 实验动物 |
2.1.3 栀子水提物的制备和质量鉴定 |
2.1.4 实验分组及给药 |
第二节 栀子水提物的药效学考察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三节 栀子水提物对肝内胆汁淤积并发黄疸模型大鼠的退黄作用机制的考察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第四节 栀子水提物对肝内胆汁淤积并发黄疸模型大鼠的利胆作用机制的考察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3 讨论 |
2.4.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研究 |
1 方证分析 |
1.1 《伤寒论》的发黄证 |
1.2 方证探讨 |
1.3 配伍特点 |
1.4 煎煮方法 |
2 诸家论述 |
2.1 许宏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2 陈修园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3 王旭高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4 尤在泾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5 吕震名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6 吴坤安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7 唐容川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8 曹颖甫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2.9 小结 |
3 类方鉴别 |
3.1 茵陈蒿汤 |
3.2 栀子柏皮汤 |
3.3 小结 |
4 病案赏析 |
4.1 叶天士治疗黄疸案 |
4.2 丁甘仁疗黄疾案 |
4.3 王旭高治疗黄疸案 |
4.4 王耐寒治疗妇人疮癣案 |
4.5 左季云疗头额肿大一案 |
4.6 岳美中治疗慢性肾炎案 |
4.7 刘渡舟治疗皮疹案 |
第二章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肝细胞性黄疸小鼠保肝退黄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材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中药的制备 |
2.2 肝细胞性黄疸动物模型的复制 |
2.3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治疗 |
2.4 小鼠一般状态观察 |
2.5 肝脏损伤程度测定 |
2.6 肝脏组织病理观察 |
2.7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2.8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状况观察 |
3.2 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 |
3.3 肝脏指数 |
3.4 血清总胆红素(TBIL) |
3.5 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1.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茵陈蒿汤治疗对梗阻性黄疸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观察指标 |
2.1.2 凝血指标测定 |
2.1.3 数据整理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观察指标 |
3.1.2 肝功能指标测定 |
3.1.3 数据整理 |
3.1.4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茵陈蒿汤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退黄灵对实验性大鼠黄疸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重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生物标志物及利胆合剂相关研究[D]. 丘燕燕.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戚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3]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邓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4]藏茵陈对大鼠肝细胞性黄疸模型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D]. 麻晓磊. 青海大学, 2020(02)
- [5]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D]. 纪晓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金匮要略》“诸黄,猪膏发煎主之”的实证研究[D]. 许宗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清开灵对胆汁淤积性肝炎大鼠证候干预及肝损伤机制的研究[D]. 连雅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基于胆红素、胆酸盐转运体和代谢酶系统初探栀子退黄利胆作用的分子机制[D]. 赵妍姝. 兰州大学, 2017(07)
- [9]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赵艺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 冷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