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辉[1](2021)在《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指出美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生命”等与美育相关内容,这说明对学生进行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的科学,蕴含了丰富的美育元素,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美育开展的重要学科之一。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现状、高中生物学美育开展的可行性,并通过文献分析对有美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界定了美育的概念和内涵,综述了国内外美育的研究进展。其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美育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对学科教学美育开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多数生物学教师对美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对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在教学美育开展的途径比较单一,对教材中美育元素认识不足。学生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但对美的作用认识比较狭隘,学生审美水平有待提高,对生物美的认识和感知能力略有不足。再次,将生物学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分为自然美、和谐美、人格美、科学美四类,并对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必修一、必修二的美育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样的美育资源,有助于生物学教学的美育开展。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教学实践,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对策,包括学校、教师和生物学教学三个层面:学校方面应改进学生评价方式,建设“求真、求善、求真”的校园文化;教师方面应树立榜样作用,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层面分为课堂和课外两方面,课堂方面包括营造审美情境、开展小组合作、重视教学艺术,充分利用教学元素、创新教学设计,课外方面包括组织切实可行的课外实践活动。最后依据策略,进行了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教学对策可有效促进生物学教学中美育的开展。通过以上研究得出,高中生物学美育开展是非常重要且势在必行的,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蕴含的丰富的美育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田雪[2](2021)在《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代青年能否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能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与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新课标将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之一,说明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社会责任培养目标,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责任教育,是当前生物学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的研究,能够明确当前社会责任培养的水平,发现社会责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社会责任培养目标,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责任教育。鉴于此,开展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的研究,旨在了解济宁地区社会责任培养现状,提高对社会责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培养的有效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收集到的书籍和文献进行阅读、整理、分析,深入把握“社会责任”的内涵,理清相关概念。采用问卷法对济宁地区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指明方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社会责任培养的素材,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责任教育。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结合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新教材挖掘社会责任教育资源,以及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策略和实践方面,目前的研究还不够详尽,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对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采用的方法和途径较单一、教师认为开展社会责任教育面临一定困难;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学生希望教师对其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来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完善评价制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生物科学史、课后习题、实验以及社会热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策略。分析教材中相关资源并基于策略进行了新授课、实验课、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案例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实践结果说明,这些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教学与社会责任培养有着紧密联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是可行的并且是有效的。
刘增辉[3](2021)在《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在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基石,培养其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学校层面而言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潜在需要;基于教师层面而言是教书育人的内在使命;基于家庭层面而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任务。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由此将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内容积极融入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并且构建一组操作性较强的系列课程,充实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内容,为今后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状况,结合以往的研究,将合作能力分为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合作品质三大维度,各维度包含两个要素,分别为:团队精神、公正责任感;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热情真诚、持重宽容。其次,结合上述内容本文运用孟万金教授《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沈阳市S小学三年级10个班级的35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选取量表中与合作能力配适度较高的相关维度的内容进行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S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呈现出中等偏上水平,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的水平,本研究将根据该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问题,设计出合理可行的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再次,根据前测数据结果选取两个同质性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对实验班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有效促进。基于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调查及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实施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提升空间较大,促进效果较为明显。(2)本研究实施绘画团体辅导能有效促进S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3)本研究设计的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实施效果较为显着。最后,基于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有效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李千一[4](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和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均倡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学习共同体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提高师生、生生有效沟通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目标的新型课堂组织形式。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课堂学习共同体契合了新课标和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指向,有利于摆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的困境,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益智性,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打造成新型的“师生交互学习场”。正文一共包含四章:第一章,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这一研究主题,在准确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原则及价值展开分析与研究。第二章,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调查。本次现状调查以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为主,两种方法相结合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掌握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和具体情况。第三章,根据学生问卷数据和教师访谈情况,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四章,在对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集中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运用策略。从转变教育理念、科学组建、有效运行、完善教学评价和多方力量支持几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操作方法。
袁雪[5](2021)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根据语用学理论(Pragmatics)和二语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小学阶段是进行系统化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用学强调的就是提高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这一点在新课标中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需着重开展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诸多因素,最为主要的是语用能力。实际上,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少考虑到英语交际中的规范,对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引导相对弱化,造成学生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甚至语言离格的情况,使英语交际难以为继,语用能力习得成效不明显,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难以提升。在英语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现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导向。鉴于此,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某民办小学为期四个月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实践,观测并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40余条,分析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语言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并优化教学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拟从语用学理论中探讨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三条主要语用原则下,北京市某民办小学教师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语用学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语用能力培养成效。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语用学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同时,对民办小学教师的英语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分析记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本文共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在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分析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界定核心概念,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三条主要语用原则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要求。第三部分分析40余条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根据三条语用原则分析教师对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内容,进一步提出优化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第五部分结语,总结研究结果,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沙凌云[6](2021)在《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任务型教学及能力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论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研究案例,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并从两个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四个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和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及两种授课类型(理论课和实操课)角度出发,去探讨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次研究得出结论:其一,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有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基本能力(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能力、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任务型教学对学生提升能力(动手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沟通、决策、执行、探究、迁移、自主学习、思维能力)有积极影响;任务型教学对学生拓展能力(组织协调、革新、解决繁难问题能力)有积极影响。其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授课类型、不同任务类型视角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不同年级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专业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不同授课类型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稍有差异;不同任务类型角度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次研究拓展了任务型教学理论,也对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孟鲜颖[7](2021)在《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生物学趣味实验是以兴趣驱动学习动机,在传统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添趣味性元素,体现为形式上的趣味性和内容上的趣味性,将自然现象、生活常识等内容利用丰富多样的实验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正向迁移。首先,本研究根据大量相关文献,发现在中学教学中,生物学趣味实验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对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为了研究生物学趣味实验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在教学中,笔者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分别对石河子某高中高一学生和一线教师进行生物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现状研究,发现该校高一年级的生物学实验教学并未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从这一问题入手,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设计思路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使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取到更好的效果。针对这一原则和思路,笔者设计了五个生物学趣味实验案例,并选取其中四例利用教育学自然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并对结果量化分析,验证了在这一原则和思路下的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价值,能够帮助学生以兴趣为内部动机,有效的促进学生探索创新、勤于动手、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等各项能力的正向迁移。经过综上所述一系列的分析和实践,本研究得出结论:生物学趣味实验比起现有的生物学实验在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设计和实施需遵循安全性、科学性、趣味性、可实施性的原则,设计思路包括:明确目的-分析学情和实验条件-选取趣味实验的设计策略-趣味实验的实施-总结与反思五个阶段。最后,本研究对整个研究过程提出五点思考。(1)趣味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类、分时的措施保证教学进度;(2)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能力应与时俱进;(3)应重视教材的挖掘;(4)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综合素质;(5)学校在趣味实验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还存在可以深入挖掘之处:(1)该研究后续可以扩大范围,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继续深入研究;(2)该研究侧重于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而生物学趣味实验的素材开发和资源库的建立还需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进行。
程雨萱[8](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地理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探究其落实途径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从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研究仍有探索的空间。课后作业作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具有检查教学效果、接收学生反馈、激发学生兴趣等作用,是连接教学与实践的工具,是创造情境化、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精心的、创新性的设计与实施。因此笔者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为目标,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层面展开研究,力图为一线地理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研究在新课程改革和使用新教科书的背景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由学习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及核心素养理论为基础,经过对国内外地理实践力和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总结分析,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地理作业和地理课后作业的内涵及分类,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展开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地理实践力、地理作业和地理课后作业,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情况,总结出当前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中存在频次低、类型单一、评价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明确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的分类:信息交流类作业、活动设计类作业、活动实施类作业,并且针对调查问卷发现的问题提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课后作业设计的原则。第五部分根据研究提出的分类及原则进行具体的案例设计与实施,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进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杨殿赞[9](2021)在《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DIO理念是起源于国外的教育理念,最早应用于工程教育领域,英文字母的缩写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经实践研究证明,该理念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教育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不均衡发展的问题,研究领域也从工程教育领域逐渐延伸到其他教育领域,在实践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也存在理论与实践技能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将CDIO理念运用到中职旅游课堂教学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大胆尝试,以期为中职学校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思路,更好地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与CDIO理念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和总结,形成文献综述,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调查分析当前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现状,设计出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和问卷。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结合数据结果分析CDIO理念在中职旅游课堂教学应用的可行性。第三,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旅游课堂教学流程,以中职《导游业务》课程为例,根据理念设计教学活动,并运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将教学设计运用到二年级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中。第四,实验结束后,对前期测试和后期测试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旅游课程教学效果,结合实验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总结。经过研究可知,CDIO理念在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实验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对照班学生有所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新知识去指导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既起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作用,又能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度,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均衡发展;在学生满意度方面,结合问卷和访谈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多数教师和学生表示愿意接受该理念的教学并希望将理论延伸到其他旅游相关课程;在学生能力方面,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表明CDIO理念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合作能力;同时,运用CDIO理念进行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路也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了教学实践参考。
蒋秀琴[10](2021)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生命世界当中交往是最基本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合作则是当今的主题。从人类社会的形成以及社会文明的建立来看,合作都是重要的法宝。合作学习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西方国家,经过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后,被认为是很理想的教学模式,并成为新课改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不管是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还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都是大势所趋。因此,开展关于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和实践的研究,探究有效的实践策略,为物理教学注入新的生机。本文在阐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背景后,确定了本次研究包含两方面内容:理论上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实践上通过问卷调查,结合教育实验等方法,探讨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存在两方面问题:学生方面(1)缺乏物理兴趣,(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方面(1)课前准备不充分,(2)合作学习程式化,(3)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参与度不高,(4)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针对发现的问题,分别从课前的准备工作到课堂结构设计,再到实施和评价等提出了改进策略,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课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工作和合作学习的整体设计工作,同时教师要整合利用资源帮助学生,并且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课堂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而且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合作机会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同时还要及时科学的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结合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经过研究发现: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合作学习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其他一些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有必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推广和实施。但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深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需要通过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来丰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今后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优的教学方法。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教学美育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中外美育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美育的功能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中美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教材中蕴含的美育资源分析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二教材中蕴含的美育资源分析 |
第四章 济宁市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三节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生物学美育开展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原则 |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美育开展的对策 |
第六章 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细胞的增值》 |
第二节 《DNA的结构》 |
第三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创新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生物教学美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高中生物教学美育开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优势 |
第四节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原则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学校管理层面的培养策略 |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
第三节 高中生物学实践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
第五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资源分析与案例设计 |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资源分析 |
第二节 新授课案例设计与实践 |
第三节 实验课案例设计与实践 |
第四节 实践活动案例设计与实践-以调查《日常生活中糖类摄入量》为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与创新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合作能力研究综述 |
2.1.1 合作能力概念界定 |
2.1.2 合作能力构成要素研究与分析 |
2.1.3 合作能力理论基础 |
2.1.4 合作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 绘画团体辅导研究综述 |
2.2.1 绘画团体辅导概念界定 |
2.2.2 绘画团体辅导理论基础 |
2.2.3 绘画团体辅导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 绘画团体辅导对促进小学生合作能力的作用 |
第3章 绘画团体辅导研究过程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假设 |
3.5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3.5.1 实验过程控制变量设计 |
3.5.2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原则 |
3.5.3 绘画团体辅导对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的优势 |
3.5.4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主题设定 |
3.5.5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
3.5.6 绘画团体辅导具体课程设计(节选) |
第4章 基于统计检验理论对提升合作能力结果研究 |
4.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 |
4.1.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总体现状 |
4.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差异检验结果 |
4.2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
4.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差异比较 |
4.2.2 实验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3 对照班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4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侧差异比较 |
4.3 绘画团体辅导对提升小学生合作能力研究结果 |
4.4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评价结果 |
4.4.1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过程评价结果 |
4.4.2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总体效果评价结果 |
第5章 统计检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结果讨论 |
5.1.1 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总体现状结果讨论 |
5.1.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下合作能力差异检验结果讨论 |
5.2 绘画团体辅导方案实施结果讨论 |
5.3 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积极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小学生合作能力积极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关对策 |
5.4.1 基于学校层面 |
5.4.2 基于教师层面 |
5.4.3 基于家长层面 |
5.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5.5.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5.6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
附录 B 《绘画团体辅导总体评价反馈表》 |
附录 C 访谈提纲 |
附录 D 绘画团体辅导课程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 |
(一)学习共同体 |
(二)课堂学习共同体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
(一)包容性 |
(二)差异性 |
(三)对话性 |
(四)民主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原则 |
(一)学生主体原则 |
(二)责任到人原则 |
(三)合作共赢原则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实施的价值 |
(一)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二)有利于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 |
(三)有利于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问卷结果 |
(二)教师访谈结果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问题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重视度不高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组建不科学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效果不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不完善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个体差异大 |
(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三)学校传统教学思想制约 |
(四)社会合力不足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运用策略 |
一、转变教育理念 |
(一)由重“供给”向重“需求”转变 |
(二)由重“教”向重“导”转变 |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
二、科学组建 |
(一)划分课堂学习共同体 |
(二)明确角色分工 |
(三)制定合作学习规则 |
(四)合理编排座位 |
三、有效运行 |
(一)完善课堂的纪律管理 |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
(三)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 |
(四)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 |
(五)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 |
四、完善教学评价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
五、多方力量支持 |
(一)其他学科教师支持 |
(二)学生家长支持 |
(三)学科专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要求 |
(二)小学是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关键期 |
(三)民办小学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
(四)个人旨趣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理论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对象 |
第二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要求 |
一、语用原则 |
(一)合作原则 |
(二)礼貌原则 |
(三)关联原则 |
二、语用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一)合作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二)礼貌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三)关联原则在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及要求 |
第三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有效性分析 |
一、中外教师应用合作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重点讲练模式化 |
(二)外教知识讲授连贯性不强 |
(三)外教语句讲练引导不足 |
二、中外教师应用礼貌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中教疏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二)外教间接表达方式难理解 |
三、中外教师应用关联原则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外教拓展内容丰富,分散学生注意力 |
(二)中教紧抓重点,教学内容单一 |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
一、搭建高效的双师型课堂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二、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一)利用中外教师的文化背景优势 |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诱因 |
(三)布置开放型课后作业 |
三、加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建设 |
(一)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二)教师应提高目标语语用水平 |
四、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 |
(一)创设话题式情境 |
(二)创设游戏型情境 |
五、云课堂等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充分利用 |
(一)教育管理部门云课堂资源的引进和优化 |
(二)教师需提高操控高科技教学设备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框架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情况介绍 |
第二节 案例访谈结果 |
第三节 案例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建议、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技术路线 |
五 课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四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一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 |
二 学生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在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思路 |
一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
二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 |
第六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
一 利用生物学趣味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们生活中的霉菌”为例 |
二 强化知识理解——以“性状分离”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模拟趣味实验为例 |
三 培养科学素养——以植物腊叶标本制作为例 |
四 丰富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头脑——以“温室效应”趣味小实验为例 |
第七章 生物学趣味实验的教学实践及评价 |
一 试卷检测及结果分析 |
二 学生生物学趣味实验学习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三 听课教师访谈分析 |
第八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思考 |
三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育人目标的要求 |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三)高中地理新教科书的改革与实施 |
(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地理实践力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地理实践力 |
(二)地理作业 |
(三)地理课后作业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自由学习理论 |
(三)具身认知理论 |
(四)核心素养理论 |
第三章 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性 |
(一)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活动进行 |
(二)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力目标的达成 |
(三)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题编制 |
(四)问卷回收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认可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作用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较少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类型单一 |
(四)教师基于地理实践力实施的课后作业评价不足 |
第四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类型及设计原则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类型 |
(一)信息交流类作业 |
(二)活动设计类作业 |
(三)实践操作类作业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有效性原则 |
(四)多样性原则 |
(五)适度性原则 |
(六)安全性原则 |
第五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 |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设计 |
(一)课标解读与教科书分析 |
(二)学情分析与目标制定 |
(三)课后作业类型选择与效果预测 |
(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 |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实施 |
(一)实施准备 |
(二)实施步骤 |
(三)实施指导 |
(四)学生课后作业展示评价 |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实施评价 |
第六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建议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
(一)树立正确的课后作业观 |
(二)设置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 |
(三)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内容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实施建议 |
(一)安排具体的课后作业完成时间 |
(二)保障安全的课后作业实施过程 |
(三)采用灵活的课后作业评价方式 |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情况调查(教师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导游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
1.1.2 中职旅游课堂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更加迫切 |
1.1.3 CDIO理念为中职旅游课堂教学提供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基于CDIO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
2.1.2 CDIO理念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
2.1.3 CDIO理念质量保障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人才培养、专业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研究 |
2.2.2 教学改革探索及教学体系的构建 |
2.2.3 具体应用领域和学科方面的研究 |
2.2.4 中职旅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CDIO理念 |
3.1.2 教学设计 |
3.2 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2 “做中学”教育理论 |
3.2.3 “项目教学法”教育理论 |
3.2.4 “合作学习”教育理论 |
第四章 基于CDIO理念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4.1 访谈分析 |
4.1.1 访谈对象 |
4.1.2 访谈内容 |
4.1.3 访谈结果 |
4.2 调查问卷分析 |
4.2.1 调查对象 |
4.2.2 调查实施 |
4.2.3 问卷内容 |
4.2.4 数据分析 |
4.3 中职旅游课堂教学现状总结 |
4.3.1 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脱节 |
4.3.2 教师教学观念保守,教学方式落后 |
4.3.3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全面性 |
4.4 基于CDIO理念中职旅游课程教学应用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旅游课堂教学流程构建 |
5.1 教学目标 |
5.2 教学流程框架 |
5.2.1 构思阶段(C) |
5.2.2 设计阶段(D) |
5.2.3 实施阶段(I) |
5.2.4 运用阶段(O) |
5.3 教学评价 |
5.3.1 学生学习效果 |
5.3.2 教学效果 |
5.3.3 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
第六章 CDIO理念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6.1.2 实验对象与条件控制 |
6.1.3 实验工具与实验方法 |
6.1.4 实验内容与程序 |
6.2 教学案例应用 |
6.2.1 教学案例一 |
6.2.2 教学案例二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6.3.1 前测数据分析 |
6.3.2 后测数据分析 |
6.4 实验问题 |
6.4.1 教学设计衔接不够完善 |
6.4.2 部分教师教育观念保守、教学能力不足 |
6.4.3 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
6.5 改进策略 |
6.5.1 完善教学设计,保障教学环节的衔接性 |
6.5.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6.5.3 营造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
1.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合作学习 |
2.1.1 合作学习的概念 |
2.1.2 合作学习的特点 |
2.1.3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2.1.4 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2.2.2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 |
2.2.3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发放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合作学习的基础调查分析 |
3.2.2 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 |
3.3 调查结论 |
3.3.1 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合作学习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 |
4.1 准备策略 |
4.1.1 理论准备策略 |
4.1.2 操作准备策略 |
4.2 实施策略 |
4.2.1 利用资源,创设合作条件 |
4.2.2 培养兴趣 激发合作欲望 |
4.2.3 创造条件 提供合作机会 |
4.2.4 引导示范 培养合作技能 |
4.2.5 及时观察 适当科学指导 |
4.2.6 科学评价 促进合作热情 |
第5章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 |
5.1 实践的设计 |
5.1.1 实践对象和目的 |
5.1.2 实践时间和教材 |
5.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践案例 |
5.2.1 教材分析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核心素养 |
5.2.4 教学重难点 |
5.2.5 教学器具 |
5.2.6 教学方法 |
5.2.7 教学过程 |
5.2.8 教学思路 |
5.2.9 教学反思 |
5.3 实践结果及分析 |
5.3.1 测试成绩情况分析 |
5.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5.4 实践反思 |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合作学习在髙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美育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 李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济宁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 田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绘画团体辅导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合作能力的促进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刘增辉. 沈阳大学, 2021(09)
- [4]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D]. 李千一.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袁雪. 大理大学, 2021(08)
- [6]中职旅游课程任务型教学对学生多层次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为例[D]. 沙凌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7]生物学趣味实验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的初步研究[D]. 孟鲜颖.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8]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D]. 程雨萱.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CDIO理念的中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D]. 杨殿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10]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D]. 蒋秀琴.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