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年龄胃溃疡内镜及组织学改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龙丹[1](2021)在《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辨证属肝胃不和证的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检测项目的评估情况,客观评价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丰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仙葫院区脾胃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并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和胃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的复发率。在两组治疗期间,禁止给予任何其他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单项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情况,收集全部试验数据后,对此次研究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和胃汤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可比性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观察项目、胃炎的诊断分型、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脘胁胀满或胀痛、吐酸嘈杂、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大便稀溏(P<0.01)、烦躁易怒(P<0.05)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对大便不畅症状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完成4周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在治疗后,整体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着性改善;单项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脘胁胀满或胀痛、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嗳气呃逆这一症状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吐酸嘈杂、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烦躁易怒、大便稀溏几个症状积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综合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数据,两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4)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5.63%,对照组复发率为65.38%,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1)。(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25.7%;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显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脘胁胀满或胀痛、吐酸嘈杂、嗳气呃逆、纳呆食少、胸闷或善太息、烦躁易怒、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或大便稀溏等临床症状。(2)和胃汤组和西药组均能有效治疗慢性胃炎,但和胃汤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总体疗效方面显着优于西药组。(3)和胃汤在治疗慢性胃炎的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其复发率低,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向桢[2](2021)在《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桂林当地体检人群早期胃癌联合筛查现状,分析胃癌危险因素,探讨血清胃功能、14C呼气试验、胃镜以及肿瘤标志物、代谢性标志物等联合指标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相关性。2.对胃癌中高风险人群分组实施中医体质健康管理,评价管理效果。方法:研究一:收集2018-2019年在联勤保障部队九二四医院健康体检科体检人群资料统计胃癌早筛相关情况。1.选取检测14C呼气试验项目、血清胃功能四项及胃镜项目体检客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参检人员的参检率、性别比例、疾病阳性率等数据;根据胃癌筛查评分表对参检者的胃癌风险分级,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2.评价代谢性疾病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风险的预测效果;3.选取医院2018-2019同时开展14C呼气Hp、血清胃功能检测与胃镜的人群,且胃镜下均有胃疾病患者48例,评估潜在风险人群胃癌进展的发生率,并评估各种检查的效果。研究二:对2018-2019年在医院同时开展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14C呼气Hp以及中医体质辨识项目的人群中,筛选胃癌中高风险人群,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随访,管理组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依托健康管理平台开展为期1年的中医药治疗及以中医体质为主的健康管理。一年后进行Hp、血清胃功能及体质辨识检测,通过异常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胃癌中高风险人群中医体质健康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一:通过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测结果以及肿瘤标志物、代谢性疾病检测等指标联合筛查显示: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平均为31.14%;参检人群主要为男性,主要分布年龄为40-49岁,平均占比26.16%,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中,轻度、中度、重度感染人群占比分别为73.88%、23.97%和0.48%;2.代谢性疾病风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肌酐、CEA和CA50是高风险因子,相较正常人群显着增加患胃癌风险,P<0.05。各类代谢因素中,肝功异常和AFP升高与患胃癌风险无显着差异,P>0.05,且肿瘤标志物CA125增高,相对无增加患胃癌风险。肿瘤标志物CEA用于早期胃癌风险筛查敏感性最高,为89.33%,血脂三项(TC+TG+LDL-TC)联合检测敏感性(56.03%)高于单项检测;单项指标中肌酐检测的特异性(99.27%)和精确性(99.85%)均为最高,肿瘤标志物联合(AFP+CEA+CA199+CA125+CA50)检测特异性(97.08%)和敏感性最高(85.68%);3.随着年龄增长,患胃癌人群风险同步增高,其中患幽门螺杆菌、PGR降低以及G-17升高均可进一步提升患胃癌风险,血清学指标PGI≤70ug/L时,G-17>5.7pmol/L分别检出胃癌1例和3例;Hp阳性同时胃萎缩患者胃癌检出率最高,为33.33%。1.研究二:依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关于胃癌的风险分级,从同时检测胃镜、14C呼气试验和血清胃功能人群中,筛选胃癌中高风险98人纳入中医体质管理一年,其他98人纳入对照组。2.一年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观察组76.47%、对照组27.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按照胃癌早期风险评分标准,经过体质管理,观察组PGR评分<3.89(3分)人数由43人减为16人,改善率62.79%,G-17 pmol/L 1.5~5.7(3分)由28人下降为9人,G-17>5.7(5分)由6人下降为2人,总改善率63.89%;同比观察组PGR评分<3.89(3分)人数47人下降为35人,改善率25.53%,G-17 pmol/L 1.5~5.7(3分)由26人下降为15人,G-17>5.7(5分)由7人下降为5人,总改善率39.39%;两组比较观察组胃癌风险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3.按照体质常见表现分为平和、气虚、气郁、阳虚、阴虚、痰湿、血瘀、湿热、特禀九大类型。依托互联网APP平台对98名纳入观察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管理,包括饮食调养,睡眠起居,体育锻炼,心理调节及中医药调养及每周健康教育推送、持续的健康管理促进等。中医体质管理前,观察组偏颇体质81人,平和体质17人,经过系统体质管理,平和体质上升到50例,体质改善率16.84%。对照组偏颇体质82人,平和体质16人,未经系统管理,平和体质上升到25例,体质改善率仅4.59%。结论:1.Hp筛查、血清胃功能作为非侵入性胃癌早期筛查方式有广泛应用价值,适用于大面积人群普查。2.联合BMI、血压、血脂三项,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EA应用于早期胃癌敏感性较好,而血压、血糖、肌酐、肝功能及肿瘤标志联合血清胃功能应用于胃癌风险筛查特异性和精确性均较高,因此代谢性疾病指标和胃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协同参与早期胃癌风险筛查。患幽门螺杆菌、PGR降低以及G-17升高均可进一步提升患胃癌风险,3.对胃癌中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医体质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其偏颇体质,降低胃癌进展风险。
黄根[3](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消化性溃疡(PU)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PU常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还可并发溃疡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有关PU的临床诊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内窥镜的广泛应用使PU更易得到确诊,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使PU近期疗效良好,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可一定程度减少复发,但并没有彻底改变PU的临床状况,发病率仍高,复发及并发出血和穿孔仍常见。因此,为了更为有效地控制PU,仍有必要深入研究PU在内镜、PPI、Hp时代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此,本研究将对过去8年来PU住院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更为有效地诊治PU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20年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U患者,包括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复合性溃疡(CU),伴有或不伴有并发症(溃疡出血、幽门梗阻或溃疡穿孔)。根据入院前后2周内胃镜检查结果或外科手术确定诊断。2、资料收集:从病案室中检索上述期间主要诊断为PU的患者,并收集病历首页的信息。根据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研究对象,调取病历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病因和诱因、并发症、胃镜资料等。所有资料保存到Excel表,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编码。3、研究内容:(1)临床特点分析:将PU患者按不同指标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包括人口学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病因和诱因、并发症、内镜下溃疡特点、治疗方法。(2)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统计分析PU患者入院时间的分布规律、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多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3)变化趋势分析:按年度统计PU患者的上述各种临床特点、入院时间、住院天数等,比较年度间差异,观察和分析变化趋势。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组数据是否随机分布采用游程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 22.0软件完成上述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993例PU患者,其中合格的PU患者纳入2266例分析,年龄10~93岁,平均51.6±16.7岁,其中男性1615例,女性651例,胃溃疡689例,十二指肠溃疡1447例,复合性溃疡130例。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20岁以上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50~60岁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20岁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迅速增多,而胃溃疡患者在40岁以上才迅速增多,但两者达峰年龄一致;男性多于女性,越年轻男女比例越大(P<0.00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达峰年龄无差别。2、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更常见,除纳差症状外,其余症状的阳性率均<50%,各症状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间的阳性率多无明显差异;有32.6%的女性患者有节律性上腹痛,且显着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上腹压痛的阳性率为47.5%。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和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74%,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P<0.001),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P<0.05),男女之间感染率无显着差异;GU患者的A、B型血阳性率分别为28.9%及26.0%,显着高于DU(P<0.001),DU患者O型血阳性率为43.4%,显着多于GU(P<0.001);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比例多于男性,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比例多于女性。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并发症:61.1%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占比45.8%),其次为穿孔(占比10.7%),DU所致并发症占比为71%;青年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男性尤然(P<0.001);溃疡穿孔患者Hp阳性率最高(81.8%)(P<0.05);AB型血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3%,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54.3%,均高于其他血型(P<0.001);服用NSAIDs者相较于其他诱因更易发生并发症。5、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特点:内镜下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和胃窦最常见(占77.7%),主要呈类圆形(68.1%),以长径1cm以下为主(71.3%);胃底较易出现不规则溃疡,贲门较易出现线性和环状溃疡,十二指肠较易出现霜斑溃疡,胃体溃疡平均长径及面积分别为10.65±6.7mm、50.0(21.0,120.0)mm2,均大于其他部位溃疡(P<0.001);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P<0.001);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P<0.05);女性溃疡小于男性(P<0.001);Hp感染和血型与溃疡大小和形状无明显关系;长径在0.6~1.0cm的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58.1%,显着高于其他组,长径在1.6~2.0cm的溃疡穿孔的发生率最高。6、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85.7%),中老年人尤然;内镜下止血治疗为4.3%,老年患者多于其他年龄组(P<0.001);溃疡穿孔绝大多数为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P<0.001);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P<0.001)。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不同月份和季节的入院例数在GU、DU和CU间、不同年龄段间和男女性间均无差异;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P<0.05),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夏季单纯药物治疗最常用,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P<0.001);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8、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年龄、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小、并发症的有无与住院时间显着相关(P<0.05);胃溃疡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P<0.001)。9、消化性溃疡多次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患者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与本研究调查的其他各项因素多无相关性。10、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冬季病例增长明显(P<0.001);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各年度间无差异;无节律性上腹痛、纳差、嗳气、上腹压痛的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幽门螺杆菌阴性病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A、B型血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胃体、胃角、胃窦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复合性溃疡近期似大幅上升(P<0.001);<20mm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20mm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P<0.001),而典型溃疡(类圆形、不规则形)变化不明显;有复合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P<0.001);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1~2周者呈双峰型增多趋势,而2周以上者呈先升后降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结论: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亚型占比差异明显,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具有较明显的人口学特征,40~60岁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与年龄、性别相关,就单个症状而言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女性患者节律性上腹痛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约半数患者有上腹压痛,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和中青年患者。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发病及并发症发生与幽门螺杆菌、血型、服用NSAIDs和饮酒相关,胃溃疡的Hp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A、B型血者GU多于DU,O型血者则DU多于GU;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尤然,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尤然。半数以上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所致,青年男性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发生并发症者Hp感染率更高、AB型血占比更高、服用NSAIDs者更多。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的部位、形状、大小与年龄、性别和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关系,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女性溃疡小于男性,溃疡出血多见于1cm以内溃疡,溃疡穿孔多见于1~2cm溃疡。5、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少数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穿孔患者一般行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6、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年龄大、有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发生并发症的住院时间更长,胃溃疡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8、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冬季病例增长明显,幽门螺杆菌阴性、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胃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2cm以下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大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复合性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陈晨[4](2021)在《溃疡性结肠炎“以痈论治”策略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总结姜树民教授“以痈论治”UC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然后,通过临床试验,观察消痈止痢汤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最后,通过动物实验,分析消痈止痢汤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以痈论治”UC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首先,通过理论研究,梳理姜树民教授“以痈论治”UC学术思想的师脉传承,总结姜师对UC祖国传统医学病因、病机的认识,挖掘其对本病的治疗特色及经验,并对消痈止痢汤的配伍特点、组方原则、方药功效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临床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痈止痢汤颗粒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主要证候总积分、改良Mayo评分、Baron内镜评分、IBDQ评分及血常规、肝肾功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先将51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对造模大鼠通过自由饮用4%DSS溶液,7天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痈止痢汤低、中、高剂量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并将全部大鼠连续7天灌胃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灌等量的生理盐水,中药组及西药组分别灌不同浓度的消痈止痢汤水煎液和柳氮磺吡啶混悬液。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便潜血等情况。疗程后,对大鼠麻醉、取材,腹主动脉取血,分离结肠组织。最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结肠长度、DAI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病理下组织形态,并对组织学评分;ELISA法对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MPO含量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法对结肠组织中磷酸化的ERK、JNK、p38MAPK、NF-κ Bp65蛋白进行检测,并测定平均光密度值;Western blot法对结肠组织中ERK、JNK、p38MAPK、NF-κ Bp65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检测,并测定灰度值。结果:一 理论研究姜树民教授认为UC“脾虚为发病之本”,“湿热、毒、瘀”为关键病理因素,“毒热致痈”为发病特点,认为UC的病机为:湿热壅滞,凝滞气血,热极成毒,浊毒相互胶结,下结肠腑,脂络受损,血肉腐败,酿化成痈。临证善用托法,采用“消痈去腐”的治疗原则,创立“消痈止痢汤”。二 临床研究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78.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中医主要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4.改良Mayo评分比较:两组较治疗前比较,Mayo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5.Baron内镜评分比较:两组较治疗前比较,Baron内镜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IBDQ评分比较:经过治疗,两组较治疗前比较,IBDQ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在疗程后,血常规、肝肾功检测均正常,全部病例未出现不良反应。三 实验研究1.UC模型成功的复制①大鼠在造模期间,从第3天便隐血试验开始呈现阳性(+);从第4-5天逐渐出现体质量下降、大便变稀,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从第6-7天开始,大便中混有鲜血。②结肠组织肉眼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肉眼可见结肠黏膜表面充血、糜烂,距肛门口4-6cm处最为明显;病理下可见黏膜上皮破坏明显、隐窝结构消失、杯状细胞大量减少、黏膜层及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消痈止痢汤对UC大鼠一般状态变化的影响疗程后,空白组大鼠状态活跃、皮毛光泽、进食正常、大便正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皮毛缺乏光泽,食量下降,活动量减少,精神萎靡,大便中混有鲜血。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对大鼠的一般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消痈止痢汤对UC大鼠体质量变化的影响实验期间内,空白组大鼠体质量逐渐增加,并在实验第14天达到最大值;而模型组大鼠从第3天开始,体质量逐渐下降,在实验第14天下降到最低值,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在第1周时间内,体质量下降程度同模型组相同(P>0.05);实验结束后,各中药剂量组及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同模型组比较均增加(均P<0.01)。4.消痈止痢汤对UC大鼠DAI评分变化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和西药组评分均降低(P<0.05,P<0.01)。5.消痈止痢汤对UC大鼠结肠长度变化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显着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显着变长(P<0.01)。6.消痈止痢汤对UC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①显微镜下:空白组,大鼠结肠黏膜表面组织完整,隐窝结构正常,排列规整,可见大量杯状细胞,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黏膜上皮损伤严重,隐窝结构消失,杯状细胞大量减少,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西药组黏膜上皮完整,隐窝结构排列规则,杯状细胞明显增多,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中剂量组黏膜上皮较完整,隐窝结构排列欠规则,可见隐窝萎缩、分支,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低剂量组,黏膜上皮完整性略有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略有减轻,隐窝结构仍破损明显。②病理组织学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评分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1)。7.消痈止痢汤对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MPO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MPO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MPO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8.免疫组化法对组织中磷酸化的ERK、JNK、p38MAPK、NF-κ Bp65蛋白含量进行检测①光镜下结果:p-ERK、p-JNK、p-p38MAPK、p-NF-κ Bp65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在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均有不用程度的表达,均呈棕色或棕黄色。②p-ERK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显着降低(P<0.05,P<0.01)。③p-JNK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高剂量组、西药组显着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④p-p38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高剂量组、西药组显着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⑤p-NF-κ Bp65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显着降低(均P<0.01)。9.Western blot对大鼠结肠组织中ERK、JNK、p38MAPK、NF-κ Bp65及磷酸化蛋白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JNK、p38MAPK、NF-κ Bp65及其磷酸化的蛋白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了低剂量组在p-JNK蛋白含量上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外(P>0.05),各不同剂量中药组及西药组大鼠结肠组织中ERK、JNK、p38MAPK、NF-κ Bp65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结 论:1.姜树民教授“以痈论治”UC理论渊源明确、学术特色鲜明,创立“消痈止痢汤”,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2.消痈止痢汤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对比,可明显提高活动期大肠湿热型轻中度UC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降低中医主要证候总积分、改善主要临床症状、降低内镜下黏膜评分、促进肠道黏膜溃疡的愈合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在临床试验中,患者各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变化、未出现不良反应,消痈止痢汤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4.消痈止痢汤对DSS诱导的UC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抑制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5.UC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炎性细胞因子和MPO的含量明显增高,且其含量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消痈止痢汤能通过抑制UC模型大鼠血清中L-1 β、IL-6、TNF-α炎性细胞因子和MPO的含量,来改善肠道炎症反应、降低黏膜组织损伤。7.消痈止痢汤治疗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NF-κB转录因子的表达,阻止NF-κB的核移位,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释放,从而发挥抗炎疗效。
董然[5](2021)在《早期胃癌的手术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差异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手术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存在差异性的因素,为内镜医生提高内镜活检准确性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且内镜活检病理资料完善的患者共54例纳入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入院时主诉),内镜资料(病变组织的肉眼分型、病变黏膜内镜下表现、并发溃疡情况、辅助的内镜技术、活检取材块数),手术病理,内镜活检病理。根据手术病理结果与内镜活检病理结果癌与非癌差异分组,将病理结果一致者分为一致组A组(n=40),病理结果差异者分为差异组B组(n=14),比较两组之间差异。选取差异分析中有意义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导致影响手术后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差异的独立因素。[结果]1.统计患者资料显示,男性为40例(74.07%),女性为14例(25.93%),男女比=2.88:1;患者年龄波动在24-78岁,平均年龄59.53±10.61岁,以40-50岁为年龄分界线检验值,p<0.01,40-50岁作为EGC患者年龄分界线具有统计学意义。77.62%的患者以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就诊。44.44%患者病变位于胃窦,病变内镜分型中73.68%为Ⅱ型、其中40.35%为Ⅱc型,病变黏膜临床表现中66.66%为发红和粗糙,33.33%病变并发溃疡,使用内镜技术中74.07%为NBI,活检取材块数中70.37%为4-6块、其中29.63%为4块,平均取材块数为4.20块。确诊54例患者中,内镜活检病理诊断检出率为74.07%。2.A组和B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A组和B组患者手术后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资料的比较:A组和B组病变部位、内镜分型、黏膜镜下表现、活检取材块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且A组病变位于胃窦、Ⅱc型、黏膜发红和糜烂、活检块数>3块比例均高于B组,而Ⅱb型、黏膜增厚比例少于B组。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内镜分型为Ⅱb型、活检取材块数<4块为内镜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的独立因素。[结论]1.内镜活检对EGC的确诊率高。对于EGC的诊断需依靠内镜检查和内镜活检病理。2.对于内镜分型Ⅱb型的病变应该仔细观察、取材深度应较一般情况深、取材块数应≥4块、以提高内镜活检准确率。3.内镜活检病理准确率的提高离不开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的共同努力。
王亚杰[6](2020)在《涵盖中医证素的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的筛选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针对胃癌前病变患者,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集问卷信息,对比患者1年前后的胃黏膜病理进展情况。2.分析问卷信息,并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胃癌前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素,为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及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依据和借鉴。研究方法:1.制定纳入标准,纳入望京医院的156例经胃镜和病理诊断为胃癌前病变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采取前瞻性的队列随访研究,随访周期为1年,收集问卷信息。该问卷涵盖人口统计学特征、饮食、生活、工作情况、基线病情、既往史、家族史、胃镜检查粘膜表现、组织病理学病变等方面情况。对比患者1年前后胃黏膜的病理结果,按照国际OLGA病理评价标准对病情进展情况进行判定,以是否发生病理分期进展将患者分为OLGA进展组和OLGA未进展组。2.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变量分析,提取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PLGC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随访完成情况:截止2020年1月底,156例患者完成1年随访的患者为140例,另有因问卷信息填写不全及失访的患者共计16例,随访率为89.7%。对比患者1年前后的胃黏膜病理变化,以OLGA病理分期是否进展将140例患者划分为2组,即OLGA病理分期进展组(OLGA进展组)和OLGA病理分期未进展组(OLGA未进展组)。其中,OLGA进展组患者56例(未有癌变发生者),占比40%,OLGA未进展组84例,占比60%。2.单因素分析:分析两组患者问卷信息,经过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筛选出1 1个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分别为:胆汁反流(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26.8vs9.0,P=0.007)、Hp感染(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71.4vs52.4,P=0.007)、胃溃疡史(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33.9vs14.3,P=0.006)、新鲜水果摄入(P=0.001)、重盐口味(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21.4vs8.3,P=0.027)、辛辣食物摄入(P=0.039)、吸烟(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51.8vs35.7,P=0.042)、饮酒(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50.0vs34.5,P=0.042)、体育锻炼(P=0.037)、气虚(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26.8vs11.9,P=0.024)、血瘀(进展组/非进展组暴露比:21.4vs7.1,P=0.01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取出单因素分析具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单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排除了 3个混杂因素,最终筛选出8个危险因素,分别为胆汁反流、Hp感染、胃溃疡史、重盐口味、饮酒、气虚、血瘀、新鲜水果摄入,其中,新鲜水果摄入(OR=0.448,95%CI=0.223-0.898)为PLGC的保护因素,其余均为PLGC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危险系数最高的因素是胆汁反流,OR值为7.474(95%CI=2.198-25.407),而后依次为血瘀(OR=4.689,95%CI=1.219-18.032)、气虚(OR=3.946,95%CI=1.322-11.777);重盐口味(OR=3.685,95%CI=1.019-13.319)、饮酒(OR=3.184,95%CI=1.273-7.959)、胃溃疡史(OR=3.108,95%CI=1.140-8.471)、Hp 感染(OR=3.015,95%CI=1.162-7.816)。研究结论:1.PLGC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胆汁反流、Hp感染、胃溃疡史、重盐口味、饮酒、气虚、血瘀,而新鲜水果摄入为其保护因素。2.病位因素中胃在PLGC患者中占比最高,病性因素中的气虚、血瘀与PLGC进展的有明显相关性,而其他病性因素气滞、湿阻、阴虚、阳虚、实热与PLGC进展无明显相关性。
吴月霞[7](2020)在《安胃二号方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安胃二号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诊断为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治疗组在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予口服安胃二号方免煎颗粒治疗12周,对照组在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予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谷氨酰胺颗粒治疗12周。两组患者中伴Hp感染者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2周后再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足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临床总体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Hp清除率,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治疗结束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中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中医症状、胃镜及病理的远期疗效。结果:本研究70例患者中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有63例。1.基础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分布、胃镜及病理积分和分布、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症状总有效率为61.3%,治疗组的症状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镜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病理疗效:治疗后治疗组各病理积分及病理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除活动性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他各病理积分及病理总积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除异型增生积分下降幅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生积分及病理总积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生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异型增生方面两组患者的疗效均较高,差异不明显(P>0.05),但治疗组异型增生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病理疗效为87.5%,对照组总体病理疗效为64.5%,治疗组的总体病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32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1例患者中痊愈2例,显效1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1.3%,治疗组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血清胃蛋白酶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GI、PGI/PGII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PGI、PGI/PGII水平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7.Hp清除率:治疗组18例Hp阳性患者有17例转阴,对照组16例Hp阳性患者有13例转阴,治疗组的Hp清除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1.3%;8.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9.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患者中复发3例,对照组19例患者中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率为36.8%,高于治疗组的10.7%(P<0.05)。结论:安胃二号方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组织病变情况,能提高血清胃蛋白酶原中PGI、PGI/PGII水平,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安全性高且远期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转[8](2020)在《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依据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1209例胃息肉(Gastric Polyps,GP)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探讨GP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GP的预防及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07年01月-2019年08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GP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共1209例,描述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胃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伴随疾病、治疗情况方面的构成情况并比较其在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理类型中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GP患者多为女性(60.6%),平均年龄54.4岁,主要来源于兰州市、天水市及白银市(63.3%),并以汉族(96.1%)及已婚患者(96.9%)为主;GP患者以农民及自由职业者为主(52.6%);85.6%的患者否认吸烟史,84.1%的患者否认饮酒史,3.3%的患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痛及腹胀为主(81.0%);78.8%的患者合并胃炎;息肉以单发(62.7%)、直径≤5mm(53.8%)、分布在胃窦/幽门/胃角(32.1%)、山田Ⅱ型及Ⅲ型为主(65.0%);息肉以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s)为主(76.6%);H.pylori阳性率为62.1%,且各种检测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大多数患者接受了内镜下息肉切除(91.1%)。2.随着时间的推移,GP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人口学特征方面,男性比例下降、住址中兰州人数比例上升、未婚人数比例上升、农民及职员比例下降、吸烟及饮酒人数比例下降、无症状患者所占比例上升;胃镜下表现方面,合并胃炎患者比例上升、合并十二指肠炎患者比例下降、息肉单发患者所占比例下降、息肉位于胃窦/幽门/胃角比例下降,位于贲门/胃底比例上升,息肉最大直径≤5mm所占比例上升、山田Ⅰ型所占比例上升,山田Ⅳ型所占比例下降;病理分型及H.pylori检测方面,HPs所占比例下降,而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s,FGP)及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APs)所占比例上升、H.pylori阳性率降低;伴随疾病中胆囊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心律失常所占比例上升;治疗方法方面,氩离子束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比例下降,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比例上升。3.在不同年龄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方面,小于30岁(92%)及大于79岁的患者(88.9%)以体重过低及正常为主,而30-69岁之间的患者以体重正常及超重为主(79.1%);胃镜下表现方面,30-69岁患者中更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90.5%),40岁以上患者中更易发生胃溃疡(96.8%)及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94.7%),40-69岁患者更易出现息肉单发的情况(78.8%);伴随疾病方面,40岁以上患者更容易合并胆囊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胆囊结石及心律失常这些疾病;治疗方法方面,对10-19岁的患者均采用了内镜下EMR术,对80岁以上患者仅采用单纯用药、APC及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年龄段的患者均以APC、EMR、多种方法为主。4.与非FGP患者相比,FGP患者中有更多的无症状及伴有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息肉多体积较小并呈多发,同时有更少的吸烟者及胃炎患者,息肉更少位于胃窦/幽门/胃角、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H.pylori阳性率。与非HPs相比,HPs患者中有更多的胆汁反流患者,息肉多体积较小并位于胃体,多呈山田Ⅰ型及Ⅱ型,更多使用单纯用药及APC术治疗,同时有更少的GERD患者,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率。与非APs相比,APs患者中农民较多,但学生及职员较少,有更多的吸烟及饮酒者,更多患者伴有胃炎及脂肪肝,息肉多单发、体积较大且位于胃窦/幽门/胃角,呈山田Ⅲ型和Ⅳ型,伴有更高的不典型增生及IM率。结论:GP患者以中年女性为主,大多数合并胃炎(78.8%),H.pylori阳性率为62.1%。GP多呈单发(62.7%),以胃窦及多部位为主,直径多≤5mm(53.8%),以HPs(76.6%)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GP患者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体积较小及平坦的息肉检出率升高,HPs所占比例下降而FGP所占比例上升,H.pylori阳性率下降。FGP多体积较小并呈多发,伴有更低的不典型增生及H.pylori阳性率。APs多体积较大并呈单发,伴有更高的不典型增生及IM率。
宋庆蕊[9](2019)在《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同时观察治疗后食管黏膜炎症的改善情况,探索行气清降方的临床综合疗效。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明确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肝胃郁热证的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未按规定坚持服药,2例患者未规律复诊,对照组有3例患者未规律复诊,2例患者自行服用其他影响治疗效果药物,实际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6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予行气清降方治疗,主要组成:北柴胡10g、醋炙香附10g、黄芩10g、陈皮10g、蒲公英15g、竹茹15g、虎杖10g、海螵蛸10g,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中药方采用颗粒制剂,由东直门医院中药颗粒药房提供,日一剂,开水冲服,于早饭前半小时一袋,晚饭后两小时一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40mg/粒)治疗,每次40mg,每日一次,于早晨空腹时服用。两组疗程均为8周,服药期间要平衡饮食,避免因过食辛辣加重食管黏膜损伤,保持良好情绪。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填写中医证候评分表,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各进行胃镜检查一次,对比前后胃镜积分,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行气清降方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治疗效果,并监测患者服药前后血、尿、便常规+便潜血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检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可能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3.统计学分析方法:将得到的数据运用SPSS20.0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1.结合临床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痊愈率2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痊愈率1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8.07±1.172,治疗后平均积分5.13±1.12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19.20±1.447,治疗后平均积分9.40±1.410,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反映出两组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积分的改善均有作用,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行气清降方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优于泮托拉唑。3.在胃镜积分上,两组间治疗后胃镜分级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胃镜分级积分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行气清降方和泮托拉唑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分级积分改善均有明显作用,两组对胃镜分级积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下食管黏膜病变也有改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赵晓晓[10](2018)在《以症状复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表现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症状较轻的反流性食管炎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近年来几项关于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的研究与对亚洲地区以往的研究相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总数逐渐增高,根据时间趋势所行研究也显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率增加,本文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症状来我院前后两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通过统计其反流性食管炎内镜表现特征进行研究,如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与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关系、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及胃食管阀瓣分级随时间的变化、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次诊断与复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及食管裂孔疝变化、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转归情况、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好转与加重时胃食管阀瓣分级变化、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容易于同一部位好发以及容易在哪个部位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是否容易于同一季节好发以及容易在哪个季节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症状就诊季节、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做一综合分析,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症状而复诊的内镜表现所具有的特征,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一些一般发生规律。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聊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前后2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下均简称内镜)(两次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时间间隔≥3年)的患者,所有的患者首次就诊时均以反酸、烧心、胃灼热为主要症状来我院行内镜检查,且两次内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均除外肿瘤、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幽门梗阻等疾病,符合标准的患者共192例,同时统计相应病例的临床参数,如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发生部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就诊季节、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反流性食管炎分级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根据Hill标准法分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按左前壁、左后壁、右后壁、右前壁分类;RE的转归分为不变、好转与加重;幽门螺杆菌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分为阳性与阴性。结果1.本研究共包含192名患者,选用38年第一次行内镜检查的数据,应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研究洛杉矶分级与胃食管阀瓣分级之间的关系显示,两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01,P<0.05)。2.本研究共纳入192例患者,平均年龄(49.93±11.451)岁,前后两次行内镜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4.88±1.386)年,应用卡方检验分别分析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随时间的变化,得出前后两次洛杉矶分级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食管阀瓣的分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2例患者中150例患者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两次行内镜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67±1.631)年,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中前后两次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本研究中的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进行个体研究,将食管粘膜未融合者归为轻型反流性食管炎,即洛杉矶A级和洛杉矶B级,融合者为重型反流性食管炎,即洛杉矶C级和洛杉矶D级,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好转者有11例(7.3%),加重者有9例(6.0%),未改变者有130例(86.7%)。将其中好转与加重患者与相对应的胃食管阀瓣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患者好转与加重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无关。4.对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的发病部位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前后两次行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归入研讨的192例患者中,统计初次行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部位(每位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可能发生在多个部位),得出反流性食管炎发生在左前壁的患者有53例(27.6%),左后壁的有47例(24.5%),右后壁的有108例(56.3%),右前壁的有179例(93.2%)。5.对150例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的就诊季节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得出群体患者前后两次就诊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季节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92例患者中第一次行内镜检查发生在春季的患者有55例(28.6%),夏季有37例(19.3%),秋季有54例(28.1%),冬季有46例(24.0%)。对本研究192名患者就个体就诊季节进行研究,以相同季节就诊的有46例(24.0%),不同季节就诊的有146例(76.0%),同季节就诊中于春季就诊者有16例(34.8%),夏季就诊者有12例(26.1%),秋季就诊者有7例(15.2%),冬季就诊者有11例(23.9%)。6.本研究共有4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粘膜完全愈合,初诊时平均年龄(47.95±11.4)岁,复诊时平均年龄(53.19±11.475)岁,从数据观察,有4例融合的食管炎完全愈合,余38例均由未融合的食管炎完全愈合。经统计学方法得出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前后两个时间点行内镜检查时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本研究统计从初次诊断到复诊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粘膜完全愈合,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例数,得出初诊合并食管裂孔疝共12例,复诊合并食管裂孔疝共4例,根据统计学分析,得出初诊与复诊时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有统计学意义(P<0.05)。8.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患有胃溃疡的患者有6例,合并糜烂性胃炎的患者有74例,合并患有十二指肠球炎的患者有29例,合并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有12例,合并患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66例,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上述疾病经两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分析,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均无关联(P>0.05),与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有关联(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OR=5.167)。9.本研究共有75例患者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应用卡方检验示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无相关性(χ2=7.575,P=0.180)。结论1.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有关,反流性食管炎随着胃食管阀瓣分级的增高呈加重趋势。2.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随着时间的延长,洛杉矶分级等级下降,即以症状就诊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呈好转趋势;胃食管阀瓣分级则表现为随时间延长,胃食管阀瓣等级不变。在反流性食管炎复发患者中,洛杉矶分级、胃食管阀瓣分级均表现为与初次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时等级相同。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好转与加重与胃食管阀瓣分级无关系。4.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粘膜破损容易在相同部位再次发生,且反流性食管炎粘膜破损于右前壁最易发生。5.整体研究时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容易在相同季节再次就诊,发生季节没有规律性;在对患者进行个体研究时,有24%的患者以相同季节就诊,其就诊季节呈散发性。6.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较复诊时胃食管阀瓣分级低,食管粘膜未融合的患者食管粘膜较易愈合。7.食管粘膜完全愈合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初诊时合并食管裂孔疝较复诊时合并食管裂孔疝人数多。8.反流性食管炎与合并患有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均无关联,与食管裂孔疝有关联,且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9.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之间无相关性。
二、不同年龄胃溃疡内镜及组织学改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年龄胃溃疡内镜及组织学改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CG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治疗 |
2 中医对CG的认识 |
2.1 病名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2.4 对肝胃不和型CG的认识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纳入病例情况 |
2 一般情况比较 |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2 两组年龄比较 |
2.3 两组病程比较 |
2.4 两组CG分型情况 |
3 两组治疗前指标比较 |
3.1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
4 两组治疗后指标评价 |
4.1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临床症状积分的组内比较 |
4.3 两组治疗后单项症状积分的组间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组内比较 |
4.5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的组间比较 |
5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
6 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目前CG治疗的主要方向与不足 |
2 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CG的理论依据 |
3 和胃汤的组方意义及药理研究 |
3.1 组方意义 |
3.2 药理研究 |
4 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CG的疗效评价分析 |
4.1 两组可比性分析 |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3 临床症状总积分分析 |
4.4 单项临床症状积分分析 |
4.5 复发率分析 |
4.6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5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2)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体检人群早期胃癌联合筛查的应用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主要调查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诊断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幽门螺旋杆菌参检人群基本情况和感染状况分析 |
2.2 血清胃功能检测试剂盒性能验证结果 |
2.3 血清胃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及早期胃癌风险评估 |
2.4 代谢性疾病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胃癌风险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 |
2.5 (14)~C呼气Hp联合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胃癌中高风险人群开展中医体质管理效果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效果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主要内容 |
2.1 研究人群的中医体质基本状况 |
2.2 开展中医体质管理 |
3 结果 |
3.1 胃癌早筛联合检测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基本状况 |
3.2 开展中医体质健康管理效果对比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研究创新性及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非侵入性血清检测在上消化道疾病筛查应用价值及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
1.2 消化性溃疡的诊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研究对象的入选过程 |
2.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分析结果 |
2.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 |
2.2.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分析结果 |
2.2.5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分析结果 |
2.2.6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胃镜下溃疡特征分析结果 |
2.2.7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人口学特点 |
2.3.2 临床表现特点 |
2.3.3 病因和诱因特点 |
2.3.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特点 |
2.3.5 内镜下溃疡特点 |
2.3.6 治疗方法特点 |
第3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病例来源 |
3.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3.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统计结果 |
3.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统计结果 |
3.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统计结果 |
3.3 讨论 |
3.3.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特点 |
3.3.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特点 |
3.3.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特点 |
第4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 |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1.1 病例来源 |
4.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
4.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4.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4.2 结果 |
4.2.1 病例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2 人口学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3 溃疡症状和体征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4 溃疡病因和诱因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5 胃镜下溃疡外观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6 溃疡并发症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7 患者住院天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2.8 患者住院次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
4.3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消化性溃疡复发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溃疡性结肠炎“以痈论治”策略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姜树民教授“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
1 “以痈论治”学术特色的师脉传承 |
2 “以痈论治”UC及“毒热致痈”的源流考析 |
3 UC的病因和病机 |
4 姜师治疗UC特色及经验 |
5 姜师治疗UC用药特色 |
6 消痈止痢汤的组方解析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消痈止痢汤”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消痈止痢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一般状态和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消痈止痢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MPO含量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三 消痈止痢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MAPK信号通路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早期胃癌的手术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消化内镜技术在诊断早期胃癌的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涵盖中医证素的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胃癌前病变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概况 |
2. 诊断 |
3. 治疗 |
综述二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研究现状 |
1. 病名 |
2. 病因 |
3. 发病机制 |
4. 中医证素 |
5. 中医各家治疗 |
综述三 PLGC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1. Hp感染 |
2. 家族史 |
3. 个人史 |
4. 饮食生活习惯 |
5. 年龄及性别 |
6. 体重指数 |
7. 其他因素 |
综述四 魏玮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
1. 辛开苦降,调理脾胃 |
2. 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
3. 活血行气,逆转癌变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4.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统计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PLGC危险因素的筛选 |
三、讨论 |
1. 研究结果的讨论 |
2. PLGC的慢病管理 |
结语与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亮点 |
3. 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附录 |
致谢 |
(7)安胃二号方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疾病相关标准 |
2.1 中医辨证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2.1 胃镜诊断标准 |
2.2.2 病理诊断标准 |
2.3 病情分级及评分标准 |
2.3.1 中医症状分级及评分标准 |
2.3.2 胃镜分级及评分标准 |
2.3.3 病理分级及评分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与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资料观察指标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观察指标 |
3.3.1 症状观察 |
3.3.2 胃镜观察 |
3.3.3 病理检查 |
3.3.4 血清PG检测 |
3.3.5 Hp检测 |
3.3.6 远期疗效测定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2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
4.3 病理疗效判断标准 |
4.4 总体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4.5 血清胃蛋白酶原疗效判断标准 |
4.6 Hp清除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病例资料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1.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2.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2 基础病情资料分析 |
3 疗效比较 |
3.1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3.1.1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
3.1.2 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 |
3.1.3 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 |
3.2 胃镜疗效比较 |
3.2.1 两组患者胃镜积分比较 |
3.2.2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
3.3 病理疗效比较 |
3.3.1 两组患者病理积分比较 |
3.3.2 两组患者病理总积分比较 |
3.3.3 两组患者病理疗效比较 |
3.4 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3.5 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 |
3.6 Hp清除率比较 |
3.7 安全性比较 |
3.8 远期疗效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古代医家对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家对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方法 |
1.4.1 中药复方治疗 |
1.4.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4.4 中医外治法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1 幽门螺杆菌感染 |
2.2.2 胆汁反流 |
2.2.3 免疫因素 |
2.2.4 年龄因素 |
2.2.5 饮食及生活习惯 |
2.2.6 精神心理因素 |
2.3 临床诊断 |
2.4 血清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
2.5 现代医学治疗 |
2.5.1 一般治疗 |
2.5.2 药物治疗 |
2.5.3 内镜下治疗 |
3 安胃二号方方药分析 |
3.1 安胃二号方的创制、方药组成和功效 |
3.2 安胃二号方的药理学研究 |
4 疗效分析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2 胃镜疗效分析 |
4.3 病理疗效分析 |
4.4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
4.5 血清蛋白酶水平变化分析 |
4.6 Hp清除率分析 |
4.7 用药安全性分析 |
4.8 远期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临床资料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人口学特征 |
3.1.2 镜下表现 |
3.1.3 活体组织检查 |
3.1.4 H.pylori感染 |
3.1.5 伴随疾病 |
3.1.6 治疗情况 |
3.2 不同时间段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
3.2.1 人口学特征 |
3.2.2 镜下表现 |
3.2.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3.2.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3.3 不同年龄组病理及临床特征比较 |
3.3.1 人口学特征 |
3.3.2 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3.3.3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3.4 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及病理特征比较 |
3.4.1 FGP组与非FGP组 |
3.4.2 HPs组与非HPs组 |
3.4.3 APs组与非APs组 |
第四章 讨论 |
4.1 概述 |
4.2 一般资料分析 |
4.2.1 人口学特征 |
4.2.2 镜下表现 |
4.2.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2.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3 不同时间段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3.1 人口学特征 |
4.3.2 镜下表现 |
4.3.3 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3.4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4 不同年龄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4.1 人口学特征 |
4.4.2 镜下表现、活体组织检查、H.pylori感染 |
4.4.3 伴随疾病、治疗情况 |
4.5 不同病理类型间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4.5.1 FGP组与非FGP组 |
4.5.2 HPs组与非HPs组 |
4.5.3 APs组与非APs组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优点、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研究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 |
5 治疗研究进展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以症状复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不同年龄胃溃疡内镜及组织学改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龙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D]. 向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D]. 黄根. 南昌大学, 2021(01)
- [4]溃疡性结肠炎“以痈论治”策略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陈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早期胃癌的手术病理与内镜活检病理差异性分析[D]. 董然.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涵盖中医证素的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的筛选研究[D]. 王亚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安胃二号方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慢性胃炎并癌前病变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月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1209例胃息肉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D]. 李转. 兰州大学, 2020(01)
- [9]行气清降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宋庆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以症状复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表现分析[D]. 赵晓晓. 泰山医学院,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