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代都城布局与民族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洪波,姜舒童,彭静杨,殷国原,韩光辉[1](2021)在《文化融合视野下边疆都城的演变及影响——基于金上京营建的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以后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涌现出众多少数民族政权,在其统治核心区域规划建设了大量都城,这些城市既有鲜明民族印记,也受礼制思想影响。以金中都为例,讨论了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的转变过程,连续都城形态的显着变化。指出早期部族体制下,上京有着鲜明的传统村寨居处印记。此后在模仿汴京的过程中,形成了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平面布局。世宗年间虽然一直强调祖宗旧俗,但都城制度、城市形态并没有太大变化。金代建都于上京,加强了对广大东北地区的统治及对经济的开发,推动了民族融合和区域社会发展。作为边疆都城之一,金上京这种变化并非个例。中国古代边疆地区都城的建设,不仅对现代城市分布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开发建设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
陈彬彬[2](2021)在《黑龙江地域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城市史中,关于古代都城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城市文化内核区,而边缘地区的都城相关研究尚待完善。尤其是关于黑龙江地域的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在城市史的研究上尚属空白地带。本次研究将通过解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都城,从而丰富在城市史的视角下对黑龙江地域古代都城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对东北地区都城历史发展脉络的建构。在黑龙江地域古都城的发展概况方面,对黑龙江地域的文化地理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了古代都城空间形态外在的影响因素。其次,详细阐述了地域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都城的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历史背景。通过对三个古代都城的遗址情况和出土文物的考查,把握黑龙江地域东北部一个族系的政治背景、地区文化以及复杂的民族关系。在古都城的尺度规模方面,主要根据考古资料的基础对古代都城的营造元素的形制规模进行量化分析,包括城址规模尺度、里坊尺度及等级、道路尺度及等级、宫城区规模尺度,从而把握古代都城的平面形态表征。同时,在空间形态指标体系下与同时期的中原以及东北亚的日本、朝鲜、韩国进行平面尺度规模上的对比,并根据古城形态演进过程进行特点分析,总结出黑龙江地域古代都城的平面形态的特点。在古都城的空间形态研究方面,根据都城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分析都城的功能空间形态,包括宫城核心区、寺庙空间、墓葬空间等,总结黑龙江地域都城的功能空间形态与周礼规制下的都城功能空间的异同,然后提取黑龙江古代都城的功能空间形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建筑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数字建构技术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形态进行客观真实的还原,然后分析其地理和城市两个维度下的都城整体空间,遵循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逻辑,在形态学、类型学等辅助方法下,对古代都城的空间形态表征(包括空间层次、空间分布方式等)进行详细探讨。最后总结出影响三个都城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探究都城空间形态形成的深层原因。
魏星[3](2021)在《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存所有佛塔类型中,属华塔此类最独特繁丽且存世稀少。辽金时期是佛塔类型的繁丽多变时期,无论从建造工艺、砖雕技术、技艺价值等各方面,华塔相比其他类型的佛塔都有其独特精致的建筑形制外观特征。花塔最早始于唐代,宋、辽时期为华塔的繁荣时期,由于历史地理气候变迁、建造工艺过程复杂繁琐、时代审美主观多变、宗教主流教派转变等众多外在因素,金代至元代由演变发展中骤然转向衰落,直至元代喇嘛教的兴盛等因素而绝迹。以梁思成先生所研究过的金代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的中英文释义和建筑形制为出发点,统计国内广义上俗称“花塔”的21处佛塔后,排除福山塔、六榕寺花塔、武汉石榴花塔、宝庆寺花塔(蛤蜊观音塔)这4座非相同建筑形制的楼阁式佛塔,将剩余17处,共19座塔进行同地域、同时期、同建筑形制归纳出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梳理总结出四条发展脉络关系,分别为唐宋华塔——修德寺塔、修定寺塔(1930s)、九顶塔、显圣寺华塔(已毁)、成城湾华塔;唐宋花塔——开化寺连理塔(两座)、解脱禅师塔;辽代华塔——万佛堂华塔、庆化寺华塔、车轴山华塔(丰润药师灵塔)、班吉华塔;金代华塔——广惠寺华塔、镇岗华塔;金代花塔——杲公和尚墓塔、无名小花塔、皇统五年花塔、胡家庄花塔(南北两座)。通过对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单体建筑分析,初步归纳出两种不同建筑形制中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平面形式、设计元素、建筑形制的关系,并总结各自存在的具体特征。基于前辈们的“模数”等数理关系的研究观点,运用建筑学与数学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来完善花塔建筑形制体系。研究团队对现存百余座辽金佛塔进行初步调研,并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点云数据图的现代技术手段,通过使用CAD软件绘制辽金华塔(除广惠寺华塔)的点云数据立面图以获取立面构图中的基础数据尺寸,并进行各部位侧重对比、比例尺度对比、收分关系等数理关系分析。大多数学者认为辽金时期华塔是从辽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演变而来,为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区别于辽代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两种佛塔类型,本文将通过运用数理关系对比来验证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与辽代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存在一定数值规律。确定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在古人匠心设计之初,汲取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的设计元素,以独立形式存在于佛塔营建类型之中。
刘文卿[4](2020)在《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30年营造学社成立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传统建筑文化核心区,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边疆地区的古代建筑文化研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至今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主要盲区。对于古代东北边疆区的黑龙江流域而言,受古建筑地面实例稀少、古文献缺失、历史文化背景复杂、自然气候苛刻等诸多地缘因素限制,其地域性营造特点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未形成系统性全面解读。由于地面实例和纸面文字的双重缺乏,我们无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例解读来展开实证式研究,也无法通过文献分析来进行推论式研究。此外,古代东北边疆区是多民族混居区,人居文化多源多流,特定文化形态下的单线程人居文化演绎方法也不适用。面对这些现实状况,只有以人居遗址的考古信息为主要证据线索,回溯定位遗址的“时空”属性,然后复原遗址的形态构造“物象”属性,最终揭示遗址的文化伦理“意象”属性,开拓出“溯源修正”-“信息解码”-“阐释转译”的新研究路径,并以“自下而上”的复原建构方式去阐释其地域营造特点才是唯一可行之道。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考古信息为材料基础,结合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相关理论,将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按照由表及里、由实体到意象的逻辑递进关系,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地域性营造特点解构为遗址时空分布特点、基址环境特点、空间形制特点、构筑技术特点、营造文化特点五个密不可分的层面,并结合相关考古学方法提出地域性营造特点的阐释路径和框架,具体针对每个层面分别展开论述。在时空分布特点层面,通过筛选和整理黑、吉、蒙三个行政区的文物地图集、文物普查目录、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利用Arc GIS构建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时期和地理空间版块的遗址分布情况展开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分别梳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成熟铁器时代、发达铁器时代五个考古学分期,以及蒙古高原东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滨海山地区四个地理板块的遗址分布特点,解码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在基址环境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群遗址为典型案例,通过景观考古学方法,从宏观尺度分析三江平原四大汉魏聚落群和环山式、沿河式两类聚落组团的聚类分布模式,从微观尺度分析不同类型聚落单体遗址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遗址与周围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进而解码聚落遗址空间表征信息背后蕴藏的社会形态、空间认知、人地耦合关系特点等。在空间形制特点层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城市遗址的类型和年代信息,将其发展过程分为环壕聚落与早期都邑、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卫所戍堡与小型城镇三个主要阶段。汇总不同时期的城址考古信息,并复原汉魏时期的凤林古城、渤海国时期的上京龙泉府、辽金时期的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以及其它代表性中小型城址等典型城市遗址的空间布局,并通过与其它区域城址的适度比对,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在尺度规模、平面格局、军防措施等空间形制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构筑技术特点方面,主要以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建筑遗址的年代类型信息,分别以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屋出现、地面房屋与大型木构架建筑盛行、大型木构架建筑消失为标志,将木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阶段。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小型木构房屋遗址、大型木构架建筑遗址进行平面形态、结构构架等方面的复原研究,进而阐释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在材料选择加工、木构架结构构造、室内采暖防寒措施等营造技术方面的地域性特点。在人居文化特点方面,依据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区别,将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归结为渔猎游牧文明下的游居范式、大型农耕文明下的定居范式、军备实边观念下的戍居范式,流人移民的客居范式四种类型。通过追溯和建构各类典型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并梳理不同人居范式在近现代的延续流变,进而解码其中蕴含的生态环境观、人居空间观、营造技术观等地域性营造文化观,及其对当下活态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同时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播学等视野下,阐释黑龙江流域营造文化内涵的游居与耕居二元并立性、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等特征。
孙佳丰[5](2020)在《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皇家园林在北京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西苑北海经历了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的变迁过程,它包容了北京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记录了漫长历史的发展轨迹,展现了丰富的城市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北海公园体现了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社会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历史传承与共时融合,是北京历史发展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缩影,因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北海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空间视角着手,融合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利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北海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北海的发展历史,介绍北海的空间布局,并分析北海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从历史、地理、文化三个层面,阐述北海文化空间的生成过程与内涵。在全面把握北海公园历史面貌的同时,关注园林文化空间的动态性,从空间主体、空间功能、空间特征等方面,论述北海公园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的属性变化,并据此阐释北海公园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过程。接着,从建筑文化景观保护、传统空间环境利用、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分析北海公园对历史空间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探讨北海文化空间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重点关注其如何实现建筑景观、地域环境、人文氛围、历史传统的有机结合,并论述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当代意义与价值。然后,从建筑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与协调性、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与可达性、历史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与可读性三个方面,分析北海公园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并探讨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最后,在对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后,认为只有在尊重空间历史性与文化性的前提下进行空间利用,在挖掘空间内涵的基础上发挥空间的文化功能,才能将深厚的空间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文化生产力,实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王艺深[6](2020)在《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陪都制是都城制度的一部分,陪都指的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辅助性都城,陪都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一种政治性制度。唐代陪都类型丰富,数量较多,在唐朝文化不断输出的背景下,陪都制度不断被转播到周边国家与政权,日本即是其一。日本方面,其陪都主要存在于天武天皇与圣武天皇两位天皇在位时期,日本的主要陪都有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保良宫与由义宫。从存在时间上来看难波京存在时间最长,前期难波宫始建于孝德天皇白雉二年(651),最初作为首都使用,天武、圣武时期均作陪都使用,直至桓武天皇延历三年(784)废止,在日本陪都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通过分别梳理与比较中、日陪都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揭示了陪都制度在古代中、日两国的共通点与日本陪都建设的独特之处。本文认为,建设原因方面,日本陪都建立过程中,唐朝文化输出、国内贵族势力、日本旧有的迁都习惯影响最为显着;唐代陪都建设中,中国广阔的疆域、长期的陪都建设经验、陪都在文化融合中的前沿地位影响不容忽视。唐、日陪都在布局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认为日本都城布局中的特点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对日本、唐代陪都进行了分别论述。第一部分以日本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陪都制度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在陪都建置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各方因素;并通过结合考古资料说明日本陪都的布局特点。第二部分简述了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影响;并以洛阳、太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唐代陪都的建置原因与布局特色。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唐、日陪都建置原因、城市布局、结局兴废的异同,主要从唐、日陪都兴起的不同主因、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归宿;共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布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求揭示唐、日两国陪都制度的共性与特性。
任娜[7](2020)在《金代东北地区女真族和中原地区汉族的双向移民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金代在东北地区女真族和黄河以南的中原汉族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迁移与社会制度、社会经济、文化传播与融合的角度,研究了女真族的南迁和中原汉族的北迁及其对金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因为女真族和汉族的文化内涵一直在变化,所以本文对这两个概念也进行了梳理。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人口迁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全面的、多方位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和意义是复杂的。不同的文化接触必然产生碰撞,碰撞的同时也孕育着生机。任何民族要想使本民族的文化进步,都必须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虽然在女真民族的统治下,中原地区的社会风貌与南宋的社会风貌出现了差距,繁荣程度也不及南宋,但是中原汉族文化在与女真文化的碰撞中,吸收了一些女真文化元素,丰富了中原文化内涵,增添了活力。女真文化在与汉族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来巩固本民族政权的统治,发展本民族的经济。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教育在金代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中原的差距大幅度减小。最终北方地区的各民族在杂居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进步发展的格局。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一些重要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南迁。首先介绍女真族的演变、形成过程、南迁的社会和自然背景。然后将南迁的过程分三个阶段:建国前部落联盟形成阶段、对辽和对宋战争时期、熙宗和海陵王迁都时期,分别分析了这三个时期女真族南迁的背景、过程、分布和特点。第三部分为中原人民的北迁。本部分分为前期和中期,分别分析了这两个时期金人采取的迁移政策、迁移过程和特点。第四部分为金代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人口双向迁移的影响。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语言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无论北迁的中原人民还是南迁的女真人,二者对迁入地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
杨智贞[8](2020)在《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元10-13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的多个民族上演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宋、辽、金形成了近400年的南北对峙格局,政权的对立却没有阻挡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辽、金两朝广泛吸收中原文化的内容,同时,辽、金文化也影响了宋代的社会文化发展,虽然在政治上不相统属,但是在文化上却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点在丧葬文化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宋、辽、金三朝都出现了许多装饰精美的仿木建筑壁画墓,壁画墓中出现了大量和茶有关的图像题材,茶题材图像反映了宋、辽、金的饮茶习俗和社会文化。本文通过对宋、辽、金三朝有茶题材的壁画墓进行统计,分析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探索茶题材在不同壁画墓中的含义的异同,理解不同民族对文化的选择和意义,以此来探讨在那样一个变动的时代中,中国文化是如何呈现出它多元一体特性的。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简要交代了壁画墓中茶题材研究的意义、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在辨认出茶题材图像壁画的基础上,对含有茶题材的壁画墓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对壁画墓的分布进行时空位置的梳理。理清了宋代茶题材壁画墓以长江以北地区为主,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兴起阶段,时限在太祖至真宗,壁画装饰简单,图像内容以建筑构建和茶具桌椅陈设为主。中期为发展阶段,时限在仁宗至神宗,壁画装饰开始变得复杂,出现宴饮图。晚期为衰落阶段,为哲宗至南宋宁宗,壁画装饰繁复精美,图像内容丰富多彩,但南宋迅速衰落。第二节对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和阐释,宋代茶题材有五个主题:茶具、备茶、奉茶、宴饮和祭祀供奉。第三节对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内涵进行分析。宋代茶题材壁画墓通过仿木构建筑装饰和茶题材图像共同构成了宋代人民理想的美好生活的氛围。第二章对辽代有茶题材壁画墓进行统计,对壁画墓的时空分布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辽代茶题材壁画墓也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期间,壁画装饰简单,图像内容以进奉内容为主,宴饮图多不出现墓主人画像,墓室形制以方形和圆形为主。中期为圣宗、兴宗期间,备茶题材增多,宴饮图人物形象出现,图像构图方式多样化,打破宋代的程式化风格,开始出现多角形墓室。晚期为道宗、天祚帝期间,壁画内容丰富多彩,壁画装饰繁复精美,以详细的点茶程序图为主,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特征共存,多民族特色鲜明。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对茶题材壁画的内容含义进行分析,辽代壁画中少了宋代茶题材壁画的早期发展阶段,但受到宋代的影响很大,茶题材内容是辽代壁画墓中的主要角色。第三章对金代茶题材壁画墓进行统计和分期,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太祖至熙宗期间,图像内容以宴饮图为主。中期为海陵王至章宗期间,宴饮图壁画图像开始变得复杂,出现多种变化和风格,备茶、奉茶等内容增加。晚期为卫绍王至哀宗,壁画墓迅速衰落,夫妇对坐图祭祀含义突出。第二节和第三节也对金代茶题材壁画的图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金代壁画墓茶题材内容和辽代一样,直接吸收了宋代壁画墓茶题材图像的内容和装饰模式,金代壁画墓风格与北宋风格十分相似,但又富于变化,与宋代茶题材壁画稍有差别。第四章对宋辽金茶题材壁画进行对比分析,三朝的茶题材壁画在内容特征和文化内涵上相同又各有特色。地处北方的辽、金,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与南方宋人的生活习俗大不相同,却流行宋地的墓葬装饰方法和题材,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潮;另一方面也与经济贸易和宗教文化传播有关。但总体上来说,宋地是茶题材壁画墓的发源地,宋代茶题材壁画的基本模式被辽、金吸收,但茶题材壁画在宋、辽、金三地的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以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亲和性选择和地方性创造的结果。辽、金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交往交流中更是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
叶帅[9](2019)在《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真在11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崛起,建立政权国家并成功入主中原。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终享国祚120年,开创了与南宋隔淮而治的局面。终金一朝,女真人都在如何面对、处理和利用汉人、汉地、汉文化的问题上煞费苦心。其成败得失也成为了后世学者着重思考和仔细探究的议题。但相关史料有限且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完全基于史料的观察愈发难以打开局面。尤其是在金代考古成果颇丰的今天,将考古材料引入,进行充分的、多维的、客观的整合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试以考古学为主要研究视角,综合考察考古材料与历史文献,对金代女真汉化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本文提出了以考古学为主要视角对金代女真汉化问题展开研究这一议题,对相关的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于金代考古的发现和前人研究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第二,本文全面收集了金代考古现有材料,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族属上的辨认。然后运用考古学的方法,以城址、建筑、女真墓葬、手工业和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宗教活动为主要类别,用类型学等考古学方法进行了分类、分期和分区的研究,并针对其中一些尚未辨明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索。第三,本文在充分掌握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以考古学为主要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形成动因和突出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其分为四期,详细阐述了演进过程中各阶段的发生、发展、演变、结果、表现、特征。并对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所反映出的重要问题展开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然后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对于金代女真汉化的驱动因素进行考察。最后,本文依据前文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对金代女真汉化的模式进行概括,揭示并强调了金代女真汉化模式以及取得的成就对中国后世新的多民族国家体制的形成产生了导向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总之,金代女真汉化和金文化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的融合、中华文明圈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代也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刘燕[10](2019)在《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园林文化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而在中国园林史学研究中,存在重华夏,轻夷狄的情况,这也就使得辽代园林史的研究一直未受重视。辽代园林一方面体现了契丹族作为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辽阔草原上契丹族的艺术审美,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给契丹族带来的影响。辽代园林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相对落后社会文化形态主动向先进文化形态去吸收学习的特征。无论辽代是如何选择吸收借鉴先进汉文化,汉文化对于契丹游牧民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和学习辽人的思维方式,探究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机理,对于全面认识辽代园林风格、演变规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辽代园林,不仅是对辽代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史的补充更是对中国园林史的补充。论文主要分为三大块,首先通过梳理辽代园林的自然人文环境,指出辽代是以契丹游牧民族为主体,极具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国家。游牧文化有极强的流动和瞬时性,游猎已经可以满足契丹人的娱乐、精神需求,而园林作为中原地区的艺术形态趋于固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与契丹游牧文化具有相斥性。建国后,以契丹游牧文化为本位政策与中原汉文化政策之间的互动,在辽代209年的统治中始终存在。在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也正是基于文化的交织,园林艺术在辽代才得以发展。其次通过整理分析数个园林个案,发现辽代园林兼具奔放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唐宋园林文化特征,寺庙园林以风景化为主要特征,私家园林以生产要素、崇佛礼佛为造园主题,皇家园林在游猎习俗影响下多围绕湖泊生态环境而建。最后,本文总结了辽代园林从无到有,直至全盛的发展体系,提出捺钵文化下的皇家园林对后世金代、元代,乃至明清园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自此开启了北京地区皇家园林的序幕,辽代园林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多民族文化内涵。
二、金代都城布局与民族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代都城布局与民族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融合视野下边疆都城的演变及影响——基于金上京营建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部族体制下的金上京早期城市形态 |
2 接受与抵制——金上京的规划建设及重建 |
2.1 “制度如汴”——天眷至皇统年间城市建设对中原礼制的学习 |
2.2 上京的毁弃与复建 |
2.3 祖宗旧俗——金世宗重建上京的深层原因 |
3 上京城市管理与区域开发的带动 |
3.1 上京城市管理 |
3.2 “移民实京师”与多民族融合 |
4 讨论 |
(2)黑龙江地域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地域古都城的发展概况 |
2.1 黑龙江地域的历史环境 |
2.1.1 自然环境要素 |
2.1.2 社会环境特质 |
2.1.3 历史人文特性 |
2.2 古都城的历史背景 |
2.2.1 影响深刻的政治制度 |
2.2.2 不断发展的地区文化 |
2.2.3 相互关联的族属关系 |
2.3 古都城的考古概况 |
2.3.1 凤林古城的考古概况 |
2.3.2 渤海上京城的考古概况 |
2.3.3 金上京城的考古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古都城的尺度规模分析 |
3.1 古都城规制溯源 |
3.1.1 早期都城尺度规制 |
3.1.2 古都城构成要素分析 |
3.2 凤林古城的尺度规模分析 |
3.2.1 城市要素的尺度规模分析 |
3.2.2 同时期其他城市的尺度规模比较 |
3.2.3 尺度规模的演变特点和制约条件 |
3.3 渤海上京城的尺度规模分析 |
3.3.1 城市要素的尺度规模分析 |
3.3.2 同时期其他城市的尺度规模比较 |
3.3.3 尺度规模的演变特点和制约条件 |
3.4 金上京城的尺度规模分析 |
3.4.1 城市要素的尺度规模分析 |
3.4.2 同时期其他城市的形态尺度比较 |
3.4.3 尺度规模的演变特点和制约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都城的空间形态研究 |
4.1 凤林古城空间形态研究 |
4.1.1 凤林古城主要功能空间分布 |
4.1.2 凤林古城空间形态 |
4.1.3 凤林古城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4.2 渤海上京城空间形态研究 |
4.2.1 渤海上京城主要功能空间分布 |
4.2.2 渤海上京城空间形态 |
4.2.3 渤海上京城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4.3 金上京城空间形态研究 |
4.3.1 金上京主要功能空间分布 |
4.3.2 金上京城空间形态 |
4.3.3 金上京城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4.4 三大都城空间形态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3 研究现状不足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
1.7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行性研究 |
1.7.1 研究的创新点 |
1.7.2 可行性研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辽金时期华塔与金代花塔概述 |
2.1 华塔和花塔的建筑形制区分 |
2.2 华塔与花塔的溯源 |
2.3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历史沿革 |
2.3.1 辽金时期佛教传播带来的发展演变 |
2.3.2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 |
2.4 花塔与华塔现状分布 |
2.5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时间脉络轴线 |
2.6 辽金时期华塔和金代花塔的形成原因 |
2.6.1 历史、地理、气候、战争等自然环境因素 |
2.6.2 民族融合因素 |
2.6.3 社会文化因素 |
2.6.4 辽塔营建技术 |
2.7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特点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金华塔和金代花塔单体建筑形制分析 |
3.1 辽代华塔建筑形制 |
3.1.1 北京万佛堂华塔 |
3.1.2 涞水庆化寺华塔 |
3.1.3 锦州班吉华塔 |
3.1.4 丰润车轴山华塔 |
3.2 金代华塔建筑形制 |
3.2.1 北京镇岗华塔 |
3.2.2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 |
3.3 金代花塔建筑形制 |
3.3.1 山西五台杲公和尚墓塔 |
3.3.2 山西忻州胡家庄花塔(两座) |
3.3.3 山西五台无名小花塔 |
3.3.4 山西五台皇统五年小花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金时期华塔建筑形制数理关系 |
4.1 辽金时期花塔和金代花塔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对比 |
4.1.1 华塔和花塔建筑形制的共性特征关系对比 |
4.1.2 华塔与花塔建筑形制的个性特征关系对比 |
4.2 辽金时期华塔各部分比例关系 |
4.2.1 塔高宽比关系 |
4.2.2 塔各部分高度占比关系 |
4.2.3 塔高H与塔冠中间层面阔W0 的比值 |
4.2.4 收分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金华塔与密檐式塔、楼阁式塔的数理比较 |
5.1 华塔塔冠与密檐式塔的比较研究 |
5.1.1 与密檐式塔的数理比较 |
5.1.2 与密檐式塔的收分关系的数理比较 |
5.2 华塔的塔身与楼阁式塔的比较研究 |
5.2.1 与楼阁塔塔身壁面高宽比的数理比较 |
5.2.2 与楼阁塔塔身细部构件的数理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附表A 国内俗称“花塔”21座汇总统计表 |
附表B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6座和金代花塔5座汇总 |
附图C 国内现存华塔(花塔)时间轴线及脉络关系 |
附图D 国内现存辽金时期华塔、金代花塔、唐宋华塔、唐宋花塔建筑形制时间轴线 |
附图E 花塔和华塔建筑形制历代发展演变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研究综述 |
1.2.2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框架 |
2.1 黑龙江流域古代营造特点的研究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和考古学两大理论基础 |
2.1.2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材料基础 |
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层次解构及考古学研究方法 |
2.2.1 地域性营造特点研究的五个主要问题 |
2.2.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解读方法 |
2.3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重点及路径 |
2.3.1 地域性营造特点考古学阐释的重要视角 |
2.3.2 地域性营造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 |
3.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数据库构建 |
3.1.1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的采集与筛选 |
3.1.2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3.1.3 古代人居遗址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3.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 |
3.2.1 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2 早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3 成熟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2.4 发达铁器时代人居遗址分布 |
3.3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1 人居遗址的断代分布规律 |
3.3.2 人居遗址的区域分布规律 |
3.3.3 人居遗址的总体时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 |
4.1 黑龙江流域古代聚落遗址考古概况 |
4.1.1 聚落遗址现状及研究对象选择 |
4.1.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功能及数量 |
4.2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的基址环境分析 |
4.2.1 聚落考古和景观考古方法引入 |
4.2.2 聚落遗址的形态和规模分析 |
4.2.3 聚落遗址的地形水文分析 |
4.3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的地景环境及人地关系阐释 |
4.3.1 聚落遗址的组群及空间分布特点 |
4.3.2 酋帮制社会结构与早期国家化特点 |
4.3.3 聚落族群的空间认知和人居模式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 |
5.1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遗址的分期溯源 |
5.1.1 城市发展萌芽期:环壕聚落与早期垣壕城邑 |
5.1.2 城市发展成型期:宏大都城与京府州县 |
5.1.3 城市发展高峰期:层级化城市格局延续及戍卫城盛行 |
5.1.4 城市发展衰落期:延用前代旧城为主 |
5.2 黑龙江流域城市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分析 |
5.2.1 王城及都城遗址的空间格局复原 |
5.2.2 大型区域中心城址的平面格局分析 |
5.2.3 防御性山城和军堡的空间格局分析 |
5.3 黑龙江流域古代城市空间形制的地域性阐释 |
5.3.1 城市空间形制的多元性和简略性 |
5.3.2 规模尺度和平面格局的分异性 |
5.3.3 军防和排水性能和的突出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建筑遗址的构筑技术 |
6.1 黑龙江流域古代木构建筑遗址的分期溯源 |
6.1.1 木构技术探索期:临时营地与半地穴房址的出现 |
6.1.2 木构技术成熟期:地面房址与大木构架建筑的盛行 |
6.1.3 木构技术衰退期:大型木构建筑的毁弃与消失 |
6.2 黑龙江流域典型木构架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1 小型居住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2 大型宫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3 大型佛殿建筑遗址案例复原 |
6.2.4 其它大木作建筑遗址案例 |
6.3 黑龙江流域木构建筑构筑技术的地域性阐释 |
6.3.1 材料选择加工及应用特点 |
6.3.2 木构架的构造技术特点 |
6.3.3 建筑的采暖防寒技术特点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地域性营造文化 |
7.1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1 渔猎游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2 农耕定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3 军防戍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1.4 流人客居范式的考古情境建构 |
7.2 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范式的演进特点 |
7.2.1 游居范式的衰落与转型 |
7.2.2 耕居范式的泛滥和超载 |
7.2.3 戍居范式的裁撤和消失 |
7.2.4 客居范式的融入和同化 |
7.3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观及其启示 |
7.3.1 地域性的自然生态观及启示 |
7.3.2 地域性的人居空间观及启示 |
7.3.3 地域性的营造技术观及启示 |
7.4 地域性的营造文化内涵 |
7.4.1 游居与耕居营造文化的二元并立性 |
7.4.2 营造文化的边缘与中心异质统一性 |
7.4.3 营造文化的多元移植与流变杂糅性 |
7.4.4 营造文化的兼并融合与动态开放性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江平原汉魏聚落遗址信息统计表 |
附录2 黑龙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渤海国城址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
二、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 |
第一章 北海御苑的历史与格局 |
第一节 北海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海的地理空间 |
第三节 北海的空间文化 |
一、神话思维: 一池三山 |
二、道教哲学: 阴阳平衡 |
三、儒家思想: 礼乐复合 |
四、佛教文化: 神圣空间 |
第二章 御苑到公园的空间变迁 |
第一节 北海的“公园化” |
第二节 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一、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 |
二、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结合 |
三、政治空间与社会空间融合 |
第三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园林景区的保护与整治 |
一、古建及文物的修葺与维护 |
二、园容及生态的管理与保护 |
第二节 传统空间的改造与利用 |
一、建筑空间环境 |
二、人文空间环境 |
三、生态空间环境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一、民族传统活动 |
一、民俗节日活动 |
三、民间传说故事 |
第四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建构理念 |
第一节 古典造园艺术的保护传承 |
一、承袭皇家园林的艺术精华 |
二、珍藏中华文明的非凡成就 |
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
第二节 古都历史变迁的足迹记录 |
二、延续历史文脉与名城风貌 |
二、见证历史兴衰与社会变迁 |
三、保存城市古韵与文化记忆 |
第三节 当代城市文化的展示平台 |
一、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场地 |
二、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空间 |
三、展现多元包容民族性格的载体 |
第五章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问题分析 |
一、建筑文化空间的完整性与协调性 |
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原真性与可读性 |
第二节 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发展策略探讨 |
一、立足空间整体,保护文化遗存 |
二、明确空间定位,坚持文化特色 |
三、挖掘空间内涵,发挥文化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
1.选题缘由 |
2.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日文研究成果综述 |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3.研究成果总结与分析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唐代陪都的布局与建设原因 |
(一)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及影响 |
1.唐代洛阳的建设过程 |
2.唐代的三都制 |
3.五京制与唐肃宗 |
4.唐代陪都设置的特点 |
5.唐代陪都的影响 |
(二)唐代设立陪都的原因 |
1.洛阳建立的原因 |
2.太原设立的原因 |
3.其他陪都设立原因 |
(三)陪都布局与唐代都城制度 |
1.洛阳城布局 |
2.太原城布局 |
3.陪都布局 |
二、日本陪都的建设 |
(一)日本陪都建设背景 |
1.7-8世纪东亚政治形势 |
2.日本律令制下的首都概况 |
3.唐朝都城制度与文化传播 |
(二)日本陪都建设经过及原因——中国化表象下的个体原因 |
1.唐朝的影响:“单纯模仿说”批判 |
2.分区而治与方位设置:天武时期的陪都与都城规划 |
3.政治均势与权力流转:圣武时期的陪都与政治势力变迁 |
4.日本早期迁都习惯与日本都城制度 |
5.水陆交通完备与都城兴建 |
(三)日本陪都城市布局 |
1.天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 |
2.圣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 |
3.首都陪都共有空间布局原则 |
4.作为日本都城格局发展环节的陪都 |
三、中日陪都比较 |
(一)陪都设置原因与类型对比 |
1.中国都城建设中的促进交流融合因素 |
2.日本陪都建设中唐风化、贵族影响 |
3.类型:平衡型陪都、留都制陪都与外向型陪都 |
4.“辅助”含义的确定与中日陪都制度 |
(二)都城布局原则异同 |
1.中轴线 |
2.“洛水贯都”与“斗为帝车” |
3.三朝制 |
4.宫城形制比较:双重政治核心 |
(三)中日陪都的不同结局 |
1.中国陪都制度的持续发展与五京制的广泛采用 |
2.日本陪都的尾声:保良宫、由义宫 |
3.长冈京营建与难波京废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7)金代东北地区女真族和中原地区汉族的双向移民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界定 |
0.2 选题缘由 |
0.3 研究现状 |
0.4 研究思路 |
第1章 东北地区女真族南迁 |
1.1 原因 |
1.2 建国前部落联盟形成阶段的人口迁移 |
1.3 对辽和对宋战争时期的人口迁移 |
1.3.1 灭辽时期的人口迁移分布及其特点 |
1.3.2 灭宋时期的人口迁移分布及其特点 |
1.4 熙宗和海陵王时期的人口迁移 |
1.4.1 背景 |
1.4.2 分布 |
1.4.3 海陵王时期移民的意义 |
第2章 中原人北迁 |
2.1 金代前期的中原人北迁 |
2.1.1 迁移政策及其影响 |
2.1.2 迁移过程与分布 |
2.2 金代中期的中原人北迁 |
2.2.1 迁移政策及其影响 |
2.2.2 迁移过程与分布 |
2.3 迁移结果和特点 |
第3章 金代东北地区女真族和中原地区汉族的双向移民的影响 |
3.1 北迁的中原人的贡献和历史作用 |
3.1.1 社会经济的发展 |
3.1.2 文化教育的传播 |
3.2 南迁女真人对中原人的影响 |
3.2.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
3.2.3 对中原人性格和语言的影响 |
3.3 南迁女真人的汉化 |
3.3.1 政治体制的改革 |
3.3.2 文化教育的进步 |
3.3.3 生活习俗的改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的对象 |
(一)研究对象 |
(二)对象范围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现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图像学的研究 |
(三)茶题材图像研究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宋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
一、宋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
(一)茶具图 |
(二)备茶图 |
(三)奉茶图 |
(四)宴饮图 |
(五)祭祀供奉图 |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
第二章 辽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
一、辽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
(一)备茶图 |
(二)奉茶图 |
(三)宴饮图 |
(四)祭祀供奉图 |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
第三章 金代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 |
一、金代茶题材壁画墓及墓葬壁画的统计 |
二、茶题材图像内容 |
(一)备茶图 |
(二)奉茶图 |
(三)宴饮图 |
(四)祭祀供奉图 |
三、茶题材图像的内涵 |
第四章 宋、辽、金墓葬壁画中茶题材图像的比较 |
一、内容与特征的异同 |
(一)内容与特征的共同点 |
(二)内容与特征的区别 |
二、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异同 |
(一)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共同点 |
(二)习俗与文化内涵的区别 |
三、宋辽金墓葬茶题材壁画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风俗的影响 |
(二)宗教文化的影响 |
(三)经济贸易的影响 |
四、墓主人的文化选择 |
(一)壁画墓主人社会身份分析 |
(二)“汉人”的多重含义 |
(三)文化的选择及多元一体的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B-1 宋代茶题材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
附表B-2 辽代茶题材单室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
附表B-3 辽代茶题材多室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
附表B-4 金代茶题材壁画墓壁画分布一览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9)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 |
一、相关概念界定: 汉化 |
二、研究对象及其时空范围 |
第三节 金代女真的考古学文化及女真汉化的发现与既往研究 |
一、金代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二、东北地区金代中小城址及相关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
三、金代女真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
四、金代女真手工业及社会生活相关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五、金代女真汉化问题的既往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女真建国前的文化面貌 |
第一节 女真先世及发展源流 |
第二节 早期女真的考古学文化 |
第三节 早期女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面貌 |
一、生业方式 |
二、丧葬习俗 |
三、原始信仰 |
四、与汉文化的关系 |
第三章 金代女真的城址、居址和建筑 |
第一节 金代都城 |
一、金代前期的都城: 金上京 |
二、金代中后期的都城: 金中都与金汴京 |
第二节 金代的行宫遗址 |
一、北京大葆台金代遗址 |
二、河北崇礼太子城金代行宫遗址 |
第三节 金代的祭礼体系与相关遗存 |
一、阿城刘秀屯朝日殿遗址 |
二、吉林安图县宝马城长白山神庙遗址 |
第四节 东北地区的金代中小城址和聚落址 |
一、东北地区金代古城的分布及特点 |
二、东北地区金代古城的建筑、形制和级别 |
第五节 金代的界壕、边堡及其他建筑 |
第四章 金代女真墓葬 |
第一节 金代皇陵 |
一、上京的金代皇陵 |
二、北京房山金陵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贵族墓葬 |
一、分布情况 |
二、墓葬形制 |
三、随葬品 |
第三节 金代其他女真墓葬 |
一、分布情况 |
二、墓葬形制 |
三、随葬品 |
第四节 金代女真墓葬的特点与分期 |
第五章 金代女真的手工业和社会生活 |
第一节 矿冶与铸造 |
一、铁器的冶铸与金代女真的生产生活 |
二、铜器的冶铸、使用与管控 |
第二节 制瓷业与用瓷习惯 |
第三节 盐业遗存与制盐业 |
第四节 齐国王墓与金代女真服饰 |
第六章 金代女真的精神文化和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女真的语言文字及相关材料 |
第二节 金代女真的文学艺术 |
第三节 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及相关遗存 |
第七章 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 |
第一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分期 |
第二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演进过程 |
一、初期: 太祖太宗时期(1115-1138) |
二、中期: 熙宗海陵王时期(1138-1161) |
三、后期: 世宗章宗卫绍王时期(1161-1214) |
四、末期: 宣宗哀宗时期(1214-1234) |
第八章 金代女真汉化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特征 |
一、从多元并蓄,到以汉为主 |
二、女真汉化的阶层性差异和地缘性差异 |
三、保留了一定民族审美和习俗并对汉文化产生反哺 |
第二节 金代女真汉化的动因 |
一、生业方式的相似性 |
二、多民族长时间、跨区域的互动与交流 |
三、女真统治者的主客观需要 |
第三节 金的覆亡与女真汉化对后世的影响 |
一、金的覆亡及女真民族的流向 |
二、金代女真汉化的模式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歒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价值 |
1.3 辽代园林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难点 |
1.5.1 创新点 |
1.5.2 难点 |
第二章 辽代园林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 |
2.1 辽代政权兴亡与经济发展 |
2.1.1 时局动荡与政权更迭 |
2.1.2 原始经济到封建经济 |
2.2 辽代的疆域与自然地理 |
2.2.1 自北向南拓展疆域 |
2.2.2 北方地理气候特征 |
2.3 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
2.3.1 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
2.3.2 效仿中原建立定居城市 |
2.3.3 “学唐比宋”方针下文化政策宽松 |
第三章 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下的辽代园林发展机理 |
3.1 契丹游牧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 |
3.1.1 游牧民族固有的空间观 |
3.1.2 “逐水草而居”中形成的生态文化观 |
3.1.3 游猎活动下骑马游观的审美方式 |
3.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与文化交织 |
3.2.1 辽代中原汉文化的重要构成 |
3.2.2 辽代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接纳认同 |
3.2.3 辽代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的交织作用 |
3.3 文化交织下园林萌芽 |
3.3.1 佛教文化催生寺庙园林 |
3.3.2 游牧定居文化结合下的私家园林 |
3.3.3 捺钵与皇家园林 |
第四章 以山林为载体的寺庙园林 |
4.1 辽代寺庙园林个案研究 |
4.1.1 城市寺庙 |
4.1.2 山林寺庙 |
4.2 寺庙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
4.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
4.2.2 择园址、审地形 |
4.2.3 园林文化内涵 |
第五章 以生产为载体的私家园林 |
5.1 私家园林概况 |
5.1.1 佛教化私园 |
5.1.2 庄园园林 |
5.1.3 别墅园林 |
5.2 私家园林特征分析 |
5.2.1 华丽粗犷的北方地域风格 |
5.2.2 实用主义的风格特征 |
第六章 以湖泊为载体的皇家园林 |
6.1 皇家园林概况 |
6.1.1 大内苑囿 |
6.1.2 行宫苑囿 |
6.1.3 离宫苑囿 |
6.2 皇家园林特征及文化内涵 |
6.2.1 造园要素空间特征 |
6.2.2 园林文化内涵 |
第七章 辽代园林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历史地位 |
7.1 辽代园林发展演变历程 |
7.1.1 混沌初开,审美发端 |
7.1.2 借鉴吸收,多元发展 |
7.1.3 佛风禅韵,寺庙独大 |
7.2 辽代园林历史地位 |
第八章 结语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辽帝游幸表 |
附录 B 辽代园林营建年表 |
附录 c 西辽园林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及致谢 |
致谢 |
四、金代都城布局与民族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融合视野下边疆都城的演变及影响——基于金上京营建的案例研究[J]. 王洪波,姜舒童,彭静杨,殷国原,韩光辉. 城市发展研究, 2021(10)
- [2]黑龙江地域古代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 陈彬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辽金时期花塔建筑形制研究[D]. 魏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基于考古学阐释的黑龙江流域古代人居遗址营造特点研究[D]. 刘文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从皇家御苑到城市公园 ——论北海公园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变迁[D]. 孙佳丰.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D]. 王艺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金代东北地区女真族和中原地区汉族的双向移民及其影响研究[D]. 任娜.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8]多元一体:宋辽金墓葬壁画中的茶题材研究[D]. 杨智贞.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9]金代女真汉化的考古学研究[D]. 叶帅. 南京大学, 2019(01)
- [10]契丹文化与汉文化交织语境下的辽代园林史研究[D]. 刘燕.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