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末显现指纹方法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徐东一[1](2021)在《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高速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民生高速发展进步,我国已然成为世界上网络建设使用强国。鉴于网络有着高效、互联,使用成本低且网络参与者之间无直接接触等特点,诸如诈骗、盗窃、赌博、贩毒等传统犯罪为降低犯罪成本,提高犯罪收益,并逃避公安机关的侦查打击,逐渐将具体犯罪行为借助网络实施,取代了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实施。犯罪网络化具有“五C”特点,即隐蔽性特征(Cryptic)、互联性特征(Connected)、复杂性特征(Complicated)、非接触性特征(Contactless)和跨区域性特征(Cross-regional),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性。网络犯罪大量取代传统犯罪,在案件侦查中多依靠网侦、技侦等侦查技术与手段获取线索与证据,运用传统刑事技术的物理空间缺失,并且以视频侦查为代表的新型侦查技术与手段在传统案件的线索获取效率方面远超传统刑事技术,传统刑事技术陷入了没落的境地。除客观案件形式变化和侦查技术与手段更新的影响外,对于传统刑事技术效能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传统刑事技术的自身属性、在案件侦查中重线索轻证据、盲目追求网络数字形式和职责范围过大等主客观因素,才是传统刑事技术在当前背景下侦查应用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为了对传统刑事技术在当前背景下依然有着重要作用进行证明,并探索传统刑事技术在犯罪网络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在坚持“一条主线”,即传统刑事技术为案件提供证据的前提下,探究了传统刑事技术在“三条分支”,即拓展现实应用场景,丰富证据提取类型、发挥技术基础优势,创新侦查应用路径、融合相关技术手段,提升线索证据效能三方面的创新应用。
李飞[2](2021)在《荷青花中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Ⅱ)》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荷青花[Hylomecon japonica(Thunb.)Prantl&Kundig],为罂粟科白屈菜族荷青花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中及华东地区,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多以根或根茎入药,用于治疗劳伤过度、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荷青花富含生物碱类、黄酮类、紫罗烷类、酚类、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目的:1.建立测定荷青花中总皂苷与Hylomeconoside A的含量的实验方法;优化总皂苷的提取工艺。2.探索荷青花中的主要皂苷成分,鉴定荷青花中主要皂苷成分的结构。3.探索荷青花中皂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筛选主要活性成分。方法: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固比为考察因子,以荷青花总皂苷和Hylomeconoside A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对荷青花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初步探索荷青花总皂苷的提取工艺。2.荷青花中单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荷青花干燥全草以50%乙醇(液固比12:1)冷浸2次,每次3天进行冷浸提取。所得浸膏溶解于蒸馏水,通过D101大孔树脂初步分离,收集50%乙醇洗脱部分溶液,为荷青花总皂苷。将总皂苷溶解于蒸馏水,通过HP20大孔树脂分离,用20%-45%乙醇洗脱分离。组分采用不同的展开体系进行薄层制备或硅胶柱层析分离,产物用半制备型HPLC制备与纯化,得到皂苷单体。通过酸水解、碱水解制备皂苷元和次生皂苷,并通过GC检测单糖种类。结合分析NMR、HRESI-MS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3.采用MTT法研究荷青花皂苷对A549、AGS、Hela、Huh7、HT-29和K562细胞株活力的影响,筛选各皂苷的细胞毒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研究荷青花皂苷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得出荷青花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3天)、提取次数(2次)、液固比(12:1)。2.从荷青花全草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皂苷,通过分析NMR、HRESI-MS光谱数据和GC色谱数据,结合相关文献,鉴定了 17个化合物结构,其中化合物1-1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Hylomeconoside C-Q,化合物16-17为从荷青花中首次分离提取,17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Hylomeconoside C: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Hylomeconoside D: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Hylomeconoside E: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 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Hylomeconoside F: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苷。Hylomeconoside G:3-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半乳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皂皮酸皂苷元 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苷。Hylomeconoside H:3-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半乳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皂皮酸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鸡纳糖苷。Hylomeconoside Ⅰ: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Hylomeconoside J: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Hylomeconoside K: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Hylomeconoside L: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鸡纳糖苷。Hylomeconoside M: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鸡纳糖苷。Hylomeconoside N: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鸡纳糖苷。Hylomeconoside O: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皂皮酸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苷。Hylomeconoside P: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皂皮酸皂苷元28-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Hylomeconoside Q: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半乳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L-吡喃阿拉伯糖苷Saponins 16: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 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苷。Saponins 17:3-O-β-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丝石竹皂苷元28-O-β-D-吡喃萄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岩藻糖苷。3.荷青花总皂苷对A549、AGS、Hela、Huh7、HT-29和K562细胞株活性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各单体皂苷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具有选择性,部分单体皂苷对六种肿瘤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Hylomeconoside J和Saponins 16对AGS细胞株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IC50值分别为6.01 μM和3.66 μM。而部分单体皂苷在(10-100 μM)浓度范围内对这六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表明,给药皂苷能有效诱导所试肿瘤细胞的凋亡,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1.运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对荷青花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科学合理,所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可用于指导实践。2.从荷青花全草中分离得到18个皂苷单体,通过分析与鉴定,确定了 17个单体的结构,其中有15个为新化合物,2个为已知化合物,为荷青花中皂苷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体外试验表明荷青花皂苷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荷青花的药理活性提供实验基础。
沈杏[3](2021)在《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规模储能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根基。可再生能源由于空间时间不连续性的限制,难以满足当前储能发电智能并网的巨大负荷,因此亟需发展安全系数高、工作寿命长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当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已广泛应用于储能市场。但是,锂资源储量有限、地理分布不均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锂电在储能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激发了研究其他可替代储能体系的热潮。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相似,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具备显着的成本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规模储能的供给主力。钠离子电池发展的核心在于电极材料的进一步探索,而正极材料的制备与优化是获得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和层状化合物分别因高工作电压和高放电比容量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热切关注。然而,这两类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和现有性能仍无法完全满足实际商业化应用的要求。基于这种现状,本文围绕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的开发,就典型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磷酸氧钒钠、氟磷酸钒钠和不同结构层状氧化物的形貌结构调控、制备工艺优化以及在全电池体系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研究。1.针对单斜相NaVOPO4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改变钠源和钒源投料比来调节颗粒形貌结构的低温水热法。通过优化导电添加剂及球磨混碳工艺,合成纳米化复合材料。材料在0.2 C下具有135.3 mAh g-1的放电容量,高倍率下测试1000周容量保持率为87.1%,充放电过程中可逆性较好,且纳米复合材料展现出一定的赝电容行为。匹配磷酸钛钠负极应用于水系全电池中,展示出良好的性能和应用前景,为该材料的结构调控及拓展应用提供新的策略与实践。2.在NaVOPO4合成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添加F源合成具有高电压特性的氟磷酸钒钠Na3(VOPO4)2F。系统地研究了原料及温度对产物的影响,获得氟磷酸钒钠空心微球,并进一步通过高能球磨混合导电碳提升材料导电性。反应温度/pH的耦合作用定向调控了材料的微纳结构,而这种微观结构的差异导致产物呈现出不同的电化学行为。引入补钠剂提升电极的长循环性能(120C,12000周,保持率 71%),并成功构建 Na3(VOPO4)2F//NaTi2(PO4)3全电池。3.鉴于溶液合成法在时间、空间上对于大规模合成的限制,开发出可应用于10种经典钒源的机械化学法制备氟磷酸钒钠正极。进一步以大宗化学品偏钒酸钠为钒源,通过高能球磨原位掺杂科琴黑构建Na3(VOPO4)2F/KB骨架。所合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超理论容量特性,在20 C的高倍率下展现出高达112.8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循环10000周后无明显衰减。工艺放大制备公斤级材料构建商业化26650电池,所得圆柱电池能量密度约90 Wh kg-1,3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4.5%。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及产业化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4.考虑到聚阴离子化合物中钒基原料成本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了 03型高容量层状氧化物正极。以含有性价比高、环境友好过渡金属元素的O3-NaNi0.3Fe0.4Mn0.3O2材料为研究起点,分别对材料体相和表面进行改性。为解决其在高电压(4.2 V)下的适用性,采用Cu、Ti共掺杂方式缓解高电压区的相变降低不可逆容量损失。通过硼酸表面改性的方法抑制表面残碱生成。将表面改性的NaCu0.1Ni0.2Fe0.4Mn0.2Ti0.1O2直接与硬碳负极匹配组装全电池,在0.1 C倍率下放电容量为132.6 mAh g-1,在0.5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5.8%。5.为提高层状氧化物的电压,以商业化Ni0.25Mn0.75(OH)2为前驱体,通过调整温度、钠源剂量,设计具有不同钠含量的P2型阴离子变价材料,探究其电化学行为差异并寻求全电池匹配的最佳策略。针对低钠材料全电池匹配过程中缺钠导致的不可逆容量损失,采用新型高电压补钠剂Na2C305,所得全电池放电容量提升至156.3 mAh g-1。针对合成出的高钠P2材料Na0.85Ni0.25Mn0.75O2,采用调整电压的方式进行全电池的匹配,可获得82.9%的首周效率,1 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79.0%。为P2型层状材料的全电池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何彩庆[4](2021)在《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江西赣州稀土资源丰富,有着“稀土王国”的赞誉。在获取众多稀土矿产资源的同时,其开发利用过程伴随着大量高盐氨氮废水的产生。随着国家对氨氮排放要求的提高,对新型、环保氨氮处理技术探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其中离子交换吸附法依托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机理具有处理过程高效稳定、方便快捷等优势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废水中盐分的存在导致离子交换吸附法对氨氮的处理效率大打折扣。本文在厘清过渡金属离子与高分子载体、氨配位间空间匹配关系基础上,借助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解决这一问题。课题以氯化铵溶液配制的模拟氨氮废水为研究处理对象,选择四种高分子载体(D001树脂、D751树脂、蒙脱石(Moammo)和硅藻土(Diammo))和四种过渡金属离子(Co2+、Ni2+、Cu2+、Zn2+,简称“M2+”)制备了多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并应用于无盐和高盐氨氮废水的对比研究。基于制备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考察了体系p H、溶液含盐量、高分子载体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等物化参数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测试手段对吸附前后高分子载体形貌和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机理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共存阴、阳离子、反应温度、氨氮初始浓度、解吸剂、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稳定性等因素;最后将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应用于实际稀土高含盐氨氮废水的处理,以验证其可行性。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于无盐氨氮溶液,高含盐条件下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去除氨氮(以下简称“除氮”)性能显着降低,说明高盐条件抑制了除氮效果。以高含盐模拟氨氮废水为探针,获得了Ni-D001树脂、Cu-D751树脂、Cu-Moammo和Zn-Diammo四种最佳金属基高分子载体,其氨氮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29.26%和3.55 mg/g、29.55%和3.68 mg/g、39.04%和4.83 mg/g、37.04%和4.77 mg/g。(2)在高含盐氨氮废水条件下,静态实验获得了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中的最佳处理条件,分别是:金属基Ni-D001树脂、金属基Cu-D751树脂、Zn-Diammo(体系p H 11.0、溶液含盐量4 g/L、投加量4 g/L、反应时间90 min)和Cu-Moammo(体系p H 10.5、溶液含盐量4 g/L、蒙脱石投加量4 g/L、反应时间90 min)。(3)选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动力学方程三种模型进行研究以确定除氮机理。结果表明,四种金属离子负载的四种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中的动力学拟合都更倾向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各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此外,运用现代化测试手段发现,改性后的各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自身架体完整无损,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孔洞增多,且FT-IR、XPS图谱表明除氮主要机理是由于氨气分子与金属离子间的配位络合,同时存在少量离子交换作用和静电吸附去除作用。具体表现为: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后FT-IR检测出低频指纹区含有O-M晶格振动,发现新的“O-M-N”价键,表明金属基D001树脂成功配位络合除氮;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后FT-IR检测发现了C=O对称伸缩振动蓝移、-NH2官能团的减弱或消失、O-M晶格振动略微红移等价键的变化,它们共同阐释了金属基D751树脂成功配位吸附除氮;金属基Moammo除氮后经过FT-IR检测发现含有新的Si-O-M的弯曲振动,且形成了N-M键,XPS检测中N谱图的产生也说明金属基Moammo成功配位除氮;金属基Diammo自身含有Si-OH,除氮前后XPS及FT-IR谱图中发现的Si-O-M伸缩振动和N-M键的形成共同证实了除氮过程中发生的配位络合作用。(4)四种最佳金属基高分子载体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存阳离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性能,且多组分、高价态的阳离子影响作用更大;同样地,共存的高价态阴离子也有类似结果;温度对除氮过程影响不大,而较高的氨氮初始浓度能显着提高氨氮吸附去除量,对于氨氮去除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为实现吸附剂循环利用,确定氨氮解吸剂分别为:Ni-D001-0.1M/L HCl、Cu-D751-0.1M/L Na Cl、Cu-Moammo-0.1M/L KOH和Zn-Diammo-1 M/L Na Cl;经过五次循环“吸附-解吸-吸附”处理,发现Cu-D751和Zn-Diammo都能使氨氮吸附量保持在4 mg/g,表明其稳定性较高;在应用于实际废水时,由于水体环境更为复杂,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Zn-Diammo的处理效果最佳,Cu-D751的次之。
李筱婧[5](2020)在《哈药玄灵化瘀膏的药学研究及初步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哈医药秘方哈药玄灵化瘀膏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自治州中医院的临床经验方,主要由五灵脂、延胡索、大黄等药材组成,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促进骨愈合的作用,是外敷治疗外伤性肿痛的“明珠”,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四肢疼痛等血瘀症和痹证,效果明确。在临床中已经验证多年,深受广大患者欢迎。门诊及病房的患者运用已经达到四万余人,无中毒及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本课题主要包括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试验及皮肤安全性研究,为开发质量稳定和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提供理论指导。制备工艺研究:根据哈药玄灵化瘀膏处方中各药味粉碎特性,制定其药材前处理方法,结合出粉率综合考虑选择全方混合粉碎;比较不同总混时间粉末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RSD值,选择使用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合20~30分钟为优;通过比较不同炼制时间炼蜜物理性质及其与药粉混合特性,选用相对密度在1.410~1.420,水分含量在17.50%~18.50%,炼制时间为15~20min的炼蜜作为制剂辅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L9(34)试验考察搅拌时间、搅拌温度、搅拌转速对哈药玄灵化瘀膏成型的影响,确定搅拌时间30min,搅拌温度100℃,搅拌转速150r/min。最终确定成型工艺为: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炼蜜714.3g,100℃保温搅拌30分钟,制成1000g,即得。质量标准研究:为建立哈药玄灵化瘀膏质量标准,对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面进行了考察,建立了五灵脂、延胡索、大黄、当归、补骨脂、三七、制马钱子七味药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哈药玄灵化瘀膏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由于处方中要药五灵脂暂无药典标准,故建立五灵脂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研究:根据《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考察制剂的稳定性,采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法对哈药玄灵化瘀膏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考察结果显示本品质量稳定。安全性研究:研究分为兔完整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兔皮肤刺激性实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制剂外用对皮肤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敏性。
张保生,王旭[6](2020)在《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文中指出2017-2018年,我国证据法治建设继续稳步前行,在证据规则的完善、证据司法和证据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下面从六个方面做简要的概括和评述。一、证据规则在完善中暴露出理论薄弱的问题(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保障质证权该《实施意见》1第11条要求:"证明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辩双方的质证权。"
贾广成,王海霞,叶瑞平,裴洁荣,李正[7](2019)在《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来源不稳定,为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不便。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过程分析工具,为中药质控分析提供有效手段。其中,基于振荡化学的中药电化学指纹图谱检测方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已应用于中药的定性、定量及制备过程工艺质量控制中。对振荡化学发展历程、振荡体系种类及振荡化学指纹图谱在中药材及其产品的全面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指出目前其在数据测试及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以期为中药科学化、系统化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白刚,赵幼鸣,肖辉[8](2019)在《一种基于定向反射显现潜在手印及灰尘手印的技术》文中提出通过简单讨论光线的反射原理、定向反射的照相原理以及适用范围,从垂直定向反射和小偏角反射两个角度,对灰尘手印、汗潜手印进行拍照固定,观察照片的亮度反差及手印纹线的清晰程度。在使用定向反射法对手印进行拍照固定时,要控制光斑的大小,调节相机的拍照参数,以增强手印纹线与客体之间的亮度反差,减弱或消除客体背景颜色对手印纹线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光学显现法可有效提取高对比亮度反差且乳突纹线清晰连贯的手印照片。此外,该方法是一种无损的手印显现方法,其不会对手印中的DNA生物检材产生任何的影响,使得现场勘查过程中兼顾手印与手印中DNA生物检材的提取成为可能。
高无敌[9](2019)在《铕系、铽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显现手印的研究》文中指出手印显现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经过研究人员的不断探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方法、新思路也不断出现在手印显现领域,极大的丰富了现有手印显现的体系。本文从金属有机框架(MOF)化合物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在手印显现领域的潜力。金属有机框架(MOF)化合物也叫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无机金属中心与有机官能团通过络合作用,共同构筑的具有规则孔道或者孔穴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该类物质从提出发展至今,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气体储存、催化、荧光材料等众多领域。本文主要对两种MOF试剂-Eu2(bdc)3与Tb2(bdc)3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首先考察了其显现手印的条件,具体为:25℃左右,在稀土离子溶液与有机配体溶液浓度配比为0.01mol/l:0.02mol/l,0.01mol/l:0.03mol/l,0.02mol/l:0.02mol/l,0.02mol/l:0.03mol/l,反应时间30s左右,对于玻璃上遗留的油脂手印具有不错的显现效果。本文还考察了两种MOF试剂对不同类型客体上油脂手印的显现效果,具体为:对于多数半渗透性客体和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新鲜油脂手印具有较好的显现效果。同时还得出:客体不同,所需显现时间不同,这里给出的参考时间范围是15s-45s。本文还探究了两种MOF试剂对几种客体上不同遗留时间手印的显现效果,发现对于大多数客体上的油脂手印,遗留时间1个月时仍有不错的显现效果。同时还对连续捺印手印进行了显现考察其灵敏度,发现客体不同显现结果也有差异,基本上在连续捺印第五次后使用MOF试剂仍然可以显出较完整的手印。最后,本文还将两种MOF试剂与荧光粉刷显,二硫化钼悬浮液法进行了对比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渠磊[10](2016)在《七种茎木类药材红外表征鉴定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论文采用“多级红外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法”对茎木类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对两种藤茎类药材、两种茎枝类药材和三种木类药材进行了分析比对,然后对七种茎木类药材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化学成分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如下:鸡血藤和大血藤两种藤茎类药材之间的相似度较高,其中有9个吸收峰的位置相差0-6个波数;桑枝和桂枝两种茎枝类药材在1700~1500 cm-1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征;沉香、降香和苏木三种木类药材在经典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动态光谱均具有明显的指纹特征。结果表明:七种茎木类药材均可以达到快速识别的目的。以纤维素红外光谱中最强峰1058 cm-1为参考峰,七种茎木类药材中都含有纤维素成分,鸡血藤中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以木质素红外光谱中最强峰1508 cm-1为参考特征峰,七种茎木类药材中都含有木质素成分,苏木和桑枝中木质素含量相对较高。以草酸钙的红外光谱作为参考谱图与七种茎木类药材的红外光谱进行比对,除了桑枝和沉香在一维谱上观察不到草酸钙的特征吸收峰以外,七种茎木类药材的二阶导数光谱中均出现草酸钙的特征吸收峰,进一步说明他们均含有草酸钙成分。其中降香、鸡血藤和大血藤中草酸钙含量相对较高,而桑枝和沉香中草酸钙含量较低。与显微鉴别结果相一致。鸡血藤、大血藤、桑枝、桂枝、沉香、降香、苏木的常规红外光谱中都具有芳香类成分的指纹特征峰,即非共轭C=O伸缩振动和苯环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峰,但沉香中也出现了1658 cm-1(共轭C=O伸缩振动)吸收峰。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芳香类成分的指纹特征峰位置差异更加明显。在二维相关动态光谱上,两种藤茎类药材鸡血藤有3个自动峰(1453,1543,1630 cm-1),最强自动峰在1630 cm-1;大血藤有2个(1450,1629cm1),最强自动峰在1629 cm-1。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鸡血藤富含黄酮类成分,大血藤富含蒽醌类成分;其最强峰相似原因可能是两者药用部位的相同。两种茎枝类药材桑枝有4个自动峰(1394,1467,1495,1641 cm-1),1641 cm-1为最强自动峰;桂枝有3个(1452,1493,1641 cm-1),1641 cm-1为最强自动峰。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桑枝富含黄酮类成分,桂枝中富含挥发油类成分;其最强峰相似原因可能是两者药用部位的相同。三种木类药材沉香有8个自动峰(1308,1390,1466,1491,1515,1599,1636,1660 cm-1),最强自动峰在1660 cm-1;降香只有4个(1468,1515,1622,1645 cm-1),最强自动峰在1645cm-1;苏木有5个(1398,1467,1491,1599,1642 cm-1),最强自动峰在1642 cm-1。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沉香富含树脂类成分,降香富含挥发油类和黄酮类成分,苏木富含黄酮类成分;其降香和苏木最强峰相似原因可能是两者药用部位的相同。上述分析结果与参考文献的化合物成分报道相同。利用30个沉香药材的红外光谱相关系数确定了正品沉香的识别阈值为0.9886(p=0.01),使用该相关系数鉴别法检测出了几种掺假的市售沉香药材,并根据沉香树脂类的特征吸收峰1658±1和1610±1 cm-1对掺假方式进行了解析,建立了真伪沉香的鉴别方法。另外,根据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光谱交叉峰的符号,判断出了沉香药材中树脂类成分对热微扰的响应最快,木质素次之,纤维素最慢。本研究结果说明,“多级红外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法”不仅可以提供茎木类药材的有机化学成分以及相对含量信息,同时可以对有机成分进行量化评价,还可以分析药材中无机成分和相对含量,该方法可以作为简便快速、客观量化、准确有效的茎木类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同时首次利用ASTM规定的相关系数计算方法建立真伪沉香的红外光谱客观鉴别方法,对真伪沉香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量化分析,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为现行经典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手段。
二、粉末显现指纹方法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末显现指纹方法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传统刑事技术研究现状 |
1.4.2 网络犯罪案件侦查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分析法 |
1.5.3 调查访问法 |
2 传统刑事技术概述 |
2.1 传统刑事技术及其种类 |
2.1.1 传统刑事技术的概念 |
2.1.2 传统刑事技术的种类 |
2.2 传统刑事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现实 |
2.2.1 传统刑事技术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
2.2.2 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现实 |
2.3 小结 |
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困境及产生原因 |
3.1 犯罪网络化的表现与特征 |
3.1.1 犯罪网络化的表现 |
3.1.2 犯罪网络化的特征(五C) |
3.2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应用困境 |
3.2.1 应用场景缺失导致实际应用受限 |
3.2.2 现实技术基础良好但未创新应用 |
3.2.3 相关技术之间未能实现融合发展 |
3.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应用困境的产生原因 |
3.3.1 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 |
3.3.2 传统刑事技术自身固有属性 |
3.3.3 过于重视提供案件线索功能 |
3.3.4 盲目追求数字化、网络化形式 |
3.3.5 部门划分不合理,职责范围大 |
3.4 小结 |
4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发展路径与创新应用 |
4.1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发展路径 |
4.1.1 继续服务侦查,保障诉讼进行 |
4.1.2 贴合一线需求,重塑技术部门 |
4.1.3 深耕证据领域,探索创新应用 |
4.2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创新应用原则 |
4.2.1 客观性原则 |
4.2.2 全面性原则 |
4.2.3 专业性原则 |
4.2.4 合法性原则 |
4.2.5 关联性原则 |
4.3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创新应用 |
4.3.1 拓展现实应用场景,丰富证据提取类型 |
4.3.2 发挥技术基础优势,创新侦查应用路径 |
4.3.3 融合相关技术手段,提升证据转化效能 |
4.4 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创新应用注意事项 |
4.4.1 主观层面 |
4.4.2 证据层面 |
4.4.3 程序层面 |
4.4.4 技术层面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荷青花中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荷青花概述 |
1.2 荷青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
1.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紫罗烷类化合物 |
1.2.4 酚类化合物 |
1.2.5 皂苷类化合物 |
1.2.6 其它类化合物 |
1.3 荷青花药理活性 |
1.3.1 荷青花的传统药用状况 |
1.3.2 荷青花的现代药理活性 |
1.4 丝石竹型皂苷与皂皮酸型皂苷的研究概况 |
1.4.1 丝石竹型皂苷与皂皮酸型皂苷的分布 |
1.4.2 丝石竹型和皂皮酸型皂苷的药理活性 |
1.5 皂苷的提取分离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1 皂苷的提取研究进展 |
1.5.2 皂苷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5.3 皂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6 选题依据 |
第2章 荷青花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Hylomeconoside A标准品溶液配制 |
2.1.5 供试品溶液配制 |
2.2 荷青花提取物的提取 |
2.3 比色法测荷青花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 |
2.3.1 香草醛-硫酸体系溶液配制 |
2.3.2 比色体系选择 |
2.3.3 比色体系优化 |
2.3.4 比色体系优化结果 |
2.3.5 优化后的比色法操作 |
2.3.6 Hylomeconoside A标准曲线绘制 |
2.3.7 稳定性实验 |
2.3.8 精密度实验 |
2.3.9 重复性实验 |
2.3.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3.11 荷青花提取物中THS含量测定 |
2.3.12 方差分析 |
2.3.13 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分析 |
2.3.14 总皂苷提取参数的优化与模型验证 |
2.4 HPLC法测荷青花提取物中Hylomeconoside A含量 |
2.4.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设置 |
2.4.2 Hylomeconoside A标准曲线绘制 |
2.4.3 稳定性试验结果 |
2.4.4 精密度实验结果 |
2.4.5 重复性实验结果 |
2.4.6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
2.4.7 荷青花提取物中Hylomeconoside A含量测定结果 |
2.4.8 方差分析 |
2.4.9 响应面和等高线图分析 |
2.4.10 Hylomeconoside A提取参数的优化与模型验证 |
2.5 讨论 |
第3章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药材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薄层色谱法操作条件 |
3.2.2 正相硅胶柱色谱法操作条件 |
3.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条件 |
3.2.4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提取 |
3.2.5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分离 |
3.2.6 化合物1-18的理化性质鉴定 |
3.2.7 化合物1-18的光谱鉴定 |
3.2.8 化合物1-18的质谱鉴定 |
3.2.9 化合物1-18的旋光度检测 |
3.2.10 化合物1-18的酸水解及糖的GC检测 |
3.2.11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酸水解及皂苷元的光谱检测 |
3.2.12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碱水解及次生皂苷的光谱与质谱检测 |
3.2.13 次生皂苷的酸水解及单糖的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4 荷青花中各皂苷的结构解析 |
3.5 单体皂苷的结构与色谱图 |
3.5.1 单体皂苷的结构与命名 |
3.5.2 单体皂苷在总皂苷HPLC图中的位置 |
3.5.3 单体皂苷的TLC图 |
3.6 讨论 |
第4章 荷青花中皂苷成分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总皂苷及单体皂苷 |
4.1.2 实验细胞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配制 |
4.2.2 细胞培养 |
4.2.3 药物分组 |
4.2.4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药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
4.3.2 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储能现状 |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
1.3.1 钠离子电池工作特性 |
1.3.2 钠离子电池组件成本分析 |
1.4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4.1 过渡金属氧化物 |
1.4.2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
1.4.3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容量聚阴离子型磷酸氧钒钠的调控合成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方法与仪器 |
2.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磷酸氧钒钠的结构组分分析 |
2.3.2 反应原料比例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2.3.3 不同导电碳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2.3.4 混碳球磨对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2.3.5 NaVOPO_4/5%KB的充放电机理 |
2.3.6 NaVOPO_4/5%KB在水系全电池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电压聚阴离子型氟磷酸钒钠的低温液相合成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热制备氟磷酸钒钠的结构表征 |
3.3.2 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3.3.3 电化学性能对比 |
3.3.4 碳复合物NVOPF@KB的电化学性能 |
3.3.5 Na_2C_4O_4补钠剂对半电池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电压聚阴离子型氟磷酸钒钠系列化合物的机械化学合成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氟磷酸钒钠系列化合物的机械化学制备 |
4.3.2 十种常见钒源合成产品质量与成本对比 |
4.3.3 偏钒酸钠为钒源合成氟磷酸钒钠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
4.3.4 原位球磨构造聚阴离子含碳复合物 |
4.3.5 KB添加量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4.3.6 NVOPF/KB纳米复合结构的超容量储钠机制 |
4.3.7 扣式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8 NVOPF/8%KB的离子传输动力学 |
4.3.9 储钠过程电荷转移及相变机理研究 |
4.3.10 公斤级产品的制备及商业化雏形电池的性能分析 |
4.3.11 全电池性能的正极侧优化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容量O3型层状氧化物体相及表面改性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样品制备 |
5.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
5.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层状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优化 |
5.3.2 掺杂前后电化学性能对比 |
5.3.3 元素掺杂对材料结构演变的影响 |
5.3.4 掺杂前后材料的储存稳定性 |
5.3.5 表面改性提高储存稳定性 |
5.3.6 表面改性后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5.3.7 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传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高电压P2型层状氧化物全电池的改性研究 |
6.1 研究背景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 |
6.2.2 样品制备 |
6.2.3 仪器与表征方法 |
6.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2相层状氧化物的合成 |
6.3.2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半电池性能 |
6.3.3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结构演变及电荷补偿机制 |
6.3.4 低钠P2-Na_(0.75)Ni_(0.25)Mn_(0.75)O_2的全电池性能 |
6.3.5 新型补钠剂Na_2C_3O_5的合成及充放电特性 |
6.3.6 补钠剂用于全电池的实践及优化 |
6.3.7 高钠P2-Na_(0.85)Ni_(0.25)Mn_(0.75)O_2在不同电压窗口内的半电池性能 |
6.3.8 高钠P2-Na_(0.85)Ni_(0.25)Mn_(0.75)O_2在不同电压窗口内的全电池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总结 |
7.2 本工作的创新点 |
7.3 工作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盐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1 高盐氨氮废水的来源 |
1.1.2 高盐氨氮废水的危害 |
1.2 高分子载体在高盐氨氮废水中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天然高分子吸附载体 |
1.2.2 合成高分子吸附载体 |
1.3 过渡金属离子与高分子载体、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现状 |
1.4 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 实验分析方法及表征 |
2.2.1 分析方法 |
2.2.2 实验样品表征 |
2.2.3 过渡金属离子负载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
2.2.4 过渡金属负载蒙脱石(硅藻土)的制备及优化 |
2.2.5 金属基吸附剂除氮性能测试 |
2.2.6 去除氨氮实验 |
2.2.7 动力学分析 |
2.2.8 零电荷点检测 |
2.2.9 实际稀土氨氮废水 |
第三章 过渡金属基D001树脂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过渡金属负载D001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
3.2.2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测试 |
3.2.3 氨氮吸附实验 |
3.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含盐条件下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影响 |
3.3.2 溶液p H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3.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3.3.4 树脂投加量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3.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3.3.6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动力学分析 |
3.3.7 表征分析 |
3.3.8 金属基D001树脂除氮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渡金属基D751树脂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过渡金属负载D751树脂的制备及优化 |
4.2.2 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测试 |
4.2.3 氨氮吸附实验 |
4.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含盐条件下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4.3.2 溶液pH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4.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4.3.4 树脂投加量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4.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性能的影响 |
4.3.6 金属基D751树脂除氮动力学分析 |
4.3.7 表征分析 |
4.3.8 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渡金属基蒙脱石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过渡金属负载蒙脱石的制备及优化 |
5.2.2 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测试 |
5.2.3 氨氮吸附实验 |
5.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含盐条件下不同金属基蒙脱石对氨氮处理的影响 |
5.3.2 溶液pH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
5.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
5.3.4 蒙脱石投加量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
5.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蒙脱石除氮性能的影响 |
5.3.6 金属基蒙脱石除氮动力学分析 |
5.3.7 表征分析 |
5.3.8 除氮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过渡金属基硅藻土的制备及其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过渡金属负载硅藻土的制备及优化 |
6.2.2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测试 |
6.2.3 氨氮吸附实验 |
6.2.4 动力学分析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含盐条件下不同金属基硅藻土对氨氮处理的影响 |
6.3.2 溶液pH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
6.3.3 溶液含盐量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
6.3.4 硅藻土投加量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
6.3.5 吸附时间对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性能的影响 |
6.3.6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动力学分析 |
6.3.7 表征分析 |
6.3.8 金属基硅藻土除氮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四种最优高分子载体的除氮机理对比研究 |
7.1 引言 |
7.2 试验方法 |
7.2.1 单因素条件对过渡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性能的影响 |
7.2.2 氨氮吸附实验 |
7.3 含盐条件下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特性研究 |
7.3.1 共存阳离子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
7.3.2 不同溶液阴离子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
7.3.3 溶液温度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
7.3.4 氨氮浓度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
7.3.5 不同解吸剂对四种金属基高分子载体除氮效率的影响 |
7.3.6 除氮稳定性的探究 |
7.3.7 实际废水的除氮探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8.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哈药玄灵化瘀膏的药学研究及初步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外伤性肿痛的研究现状 |
2.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处方来源与组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处方组成与剂型选择 |
2. 药材前处理工艺研究 |
3. 混合工艺研究 |
4. 成型工艺研究 |
5. 中试研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
2.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
3. 哈药玄灵化瘀膏质量标准(草案)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稳定性研究 |
1. 加速稳定性试验 |
2. 长期稳定性试验 |
3. 小结 |
第五章 哈药玄灵化瘀膏的初步安全性研究 |
1. 兔完整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2. 兔皮肤刺激性试验 |
3. 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证据规则在完善中暴露出理论薄弱的问题 |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保障质证权 |
(二)“两院三部”《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7要求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
(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8细化质证规则 |
1. 对质规则不断增强可操作性 |
2. 交叉询问规定的逻辑混乱与原理错误继续存在 |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证据规定调整了证据属性表述 |
二、证据司法在细化中寻求制度创新 |
(一)人民法院重点推进刑事证据制度建设 |
1. 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推进刑事证据制度建设 |
2. 裁判文书认证理由公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3. 互联网法院和知识产权法庭证据制度有所创新 |
(二)人民检察院健全完善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犯罪指控体系 |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证据制度建设五年总体要求 |
2. 通过证据制度建设推动监检衔接机制建设 |
3. 积极发挥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作用 |
(三)公安机关注重规范某些领域的调查原则和证据标准 |
1. 规范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取证规则 |
2. 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原则 |
3. 规范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证据标准和责任认定标准 |
(四)监察机关证据制度建设呈现四阶段特点 |
三、司法实践中的证据制度建设:两个案件证据分析 |
(一)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32证据分析 |
1. 案情概述 |
2. 证据分析 |
(二)礼来公司诉常州华生制药公司侵害专利权纠纷案35 |
1. 案情概述 |
2. 证据分析 |
四、证据科学研究进展 |
(一)循证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从证据教义学到证据科学的转型 |
(三)证明科学促进证据法转型 |
五、证据法学研究进展 |
(一)证据法理论基础和体系 |
(二)证据属性与事实认定 |
(三)证据开示 |
(四)科学证据与司法鉴定 |
(五)言词证据 |
(六)证据排除规则 |
1. 证据排除规则基础理论研究 |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
3. 笔录类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
4. 被害人陈述的证据能力问题 |
(七)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1. 关于证明责任研究 |
2. 关于证明标准研究 |
(八)法院取证与证据保全 |
1. 法院取证 |
2. 证据保全 |
(九)质证与认证 |
1. 质证 |
2. 认证(聚焦印证研究) |
(十)推定与司法认知 |
六、法庭科学研究进展 |
(一)司法行政新规频出、管理弊端隐现 |
1. 司法行政管理提出“双严格”方针 |
2. 司法行政管理新规频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发展成为亮点 |
3.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 |
(二)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化建设卓有成效 |
1. 法庭科学国家标准与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建设取得进展 |
2. 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标准研究和研讨不断深入 |
(三)法医学研究仍为法庭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
1. 法医病理学 |
2. 法医临床学 |
3. 法医精神病学 |
4. 法医生物学 |
(四)医疗损害鉴定学术研究热度高与司法实务界态度冷形成对照 |
(五)传统物证技术研究仍呈现出经验性较强的特点 |
1. 文件检验学 |
2. 微量物证检验学 |
3. 痕迹检验学 |
(六)新兴物证技术领域发展迅速 |
1. 毒物和毒品检验学 |
2. 交通事故鉴定 |
3. 声像资料鉴定 |
4. 电子数据鉴定学 |
(七)高校司法鉴定机构逐步成为行业引领者 |
(7)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的发展历程 |
2 电化学振荡体系分类 |
2.1 B-Z振荡体系 |
2.2 B-L振荡体系 |
2.3 B-R振荡体系 |
3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 |
3.1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3.1.1种类鉴别 |
3.1.2道地性鉴别 |
3.2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
3.3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3.4 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4 结语 |
(8)一种基于定向反射显现潜在手印及灰尘手印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定向反射的原理 |
(一)亮度反差 |
(二)光斑覆盖原理 |
(三)拍照距离的影响 |
(四)物体内反射 |
二、定向反射技术的应用 |
(一)垂直定向反射技术 |
(二)小偏角摄影技术 |
结语 |
(9)铕系、铽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显现手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手印显现概述 |
1.1.1 物理显现法 |
1.1.2 化学显现法 |
1.1.3 光学显现法 |
1.1.4 新技术在手印显现领域的应用 |
1.2 金属有机框架(MOF)化合物概述 |
2 MOF试剂显现手印的条件探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实验内容 |
2.2.1 考察溶液浓度配比对显现效果的影响 |
2.2.2 考察反应时间对显现效果的影响 |
2.2.3 考察温度对显现效果的影响 |
2.2.4 考察手印残留物质对显现效果的影响 |
2.3 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
2.3.1 浓度的考察 |
2.3.2 时间的考察 |
2.3.3 温度的考察 |
2.3.4 遗留手印类型的考察 |
2.3.5 手印评价标准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3 MOF试剂对不同客体上的手印的显现效果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内容 |
3.3 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
3.3.1 显现渗透性客体纸上遗留手印 |
3.3.2 显现半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手印 |
3.3.3 显现非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手印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渗透性客体纸上遗留手印显现结果 |
3.4.2 半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手印显现结果 |
3.4.3 非渗透性客体上遗留手印显现结果 |
3.5 小结 |
4 MOF试剂对不同遗留时间的手印显现效果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 实验内容 |
4.3 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包装盒上不同遗留时间手印显现效果 |
4.4.2 瓷砖、塑料袋上不同遗留时间显现效果 |
4.4.3 胶带上不同遗留时间手印显现效果 |
4.4.4 皮革上不同遗留时间手印显现效果 |
4.5 小结 |
5 MOF试剂灵敏度探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 实验操作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6 MOF试剂与其他显现方法对比 |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 实验内容 |
6.2.1 饮料广告贴纸表面MOF试剂与荧光粉末对比 |
6.2.2 黑色瓷砖表面MOF试剂与荧光粉末对比 |
6.2.3 胶带粘面MOF试剂与二硫化钼法对比 |
6.2.4 油漆表面MOF与荧光粉末对比 |
6.3 试验方法与评价标准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饮料广告贴纸表面手印MOF试剂与荧光粉末对比结果 |
6.4.2 黑色瓷砖表面MOF与荧光粉末对比结果 |
6.4.3 胶带粘面MOF试剂与二硫化钼法对比结果 |
6.4.4 油漆表面MOF与荧光粉末对比结果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七种茎木类药材红外表征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部分 |
1.1 中药红外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法 |
1.2 中药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研究进展 |
1.3 七种茎木类药材的化学成分与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2章 引言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内容 |
第3章 茎木类药材红外光谱三级鉴定 |
3.1 样品与试剂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茎类药材(鸡血藤、大血藤、桂枝、桑枝)的三级鉴定 |
3.4.1.1 藤茎类药材(鸡血藤、大血藤)的三级鉴定 |
3.4.1.2 茎枝类药材(桑枝、桂枝)的三级鉴定 |
3.4.2 木类药材(沉香、降香、苏木)的三级鉴定 |
3.5 小结 |
第4章 茎木类药材红外光谱整体解析 |
4.1 样品与试剂 |
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茎木类药材的主体成分解析 |
4.4.1.1 茎类药材(鸡血藤、大血藤、桑枝、桂枝)的主体成分解析 |
4.4.1.2 木类药材(沉香、降香、苏木)的主体成分解析 |
4.4.2 茎木类药材的主体成分相对含量比较 |
4.4.3 茎木类药材的特定成分解析 |
4.4.4 沉香药材的树脂类特征峰分析 |
4.4.5 沉香药材主体化学成分的解析 |
4.4.6 沉香药材凹面与沉香药材凸面比较 |
4.4.7 沉香药材主体化学成分的热稳定性 |
4.5 小结 |
第5章 茎木类药材红外光谱专家识别 |
5.1 样品与试剂 |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茎木类药材的相似度量化评价 |
5.4.2 沉香药材的红外光谱相关系数鉴别 |
5.4.3 掺假沉香药材的红外光谱解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粉末显现指纹方法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犯罪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刑事技术的侦查应用研究[D]. 徐东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12)
- [2]荷青花中皂苷类化合物的研究(Ⅱ)[D]. 李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3]钠离子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调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 沈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4]过渡金属高分子载体的制备及其与氨配体间作用机制研究[D]. 何彩庆.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哈药玄灵化瘀膏的药学研究及初步安全性研究[D]. 李筱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2017-2018年)[J]. 张保生,王旭. 证据科学, 2020(01)
- [7]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J]. 贾广成,王海霞,叶瑞平,裴洁荣,李正. 中草药, 2019(20)
- [8]一种基于定向反射显现潜在手印及灰尘手印的技术[J]. 白刚,赵幼鸣,肖辉.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03)
- [9]铕系、铽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显现手印的研究[D]. 高无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10]七种茎木类药材红外表征鉴定方法研究[D]. 渠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