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名着连环画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韩蓉[1](2020)在《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的新着小说图像是小说图像源远流长发展进程中别开生面、自成系统的旁支。这一部分小说图像承载着广阔的现实内容,较大程度地再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的众生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其置于小说图像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总体面貌。因此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从纵横两个维度切入,纵向以(附图)新着小说的题材类型为线索,结合时代背景和小说图像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横向以小说图像不同绘制对象的发展情况为线索,具体论述人物图、情节图、副图等的新变。第二章主要探讨清末民初小说图像的叙事功能。从呈现于读者眼前的小说图像的样式(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和图像的关系)到图像的本身(小说图像主体部分对文本内容的还原情况、新着小说图像独特的具象模式)这两个维度切入,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作一番梳理。第三章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刊刻场所作一番追踪,采用点面结合的思路,既对这一时期刊刻(附图)新着小说的书局的总格局作一番总结,又对小说图像的生产和传播起到重要推介作用的书局进行分析,将涉及上海改良小说社、上海书局和文明书局三个重要书局。第四章主要从印刷技术和画师群体两个角度来论述其对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产生的助力,一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石印、铅印、铜印等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引领的图像发展;另一方面阐述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绘制者的群体特点和画家绘画技术的多维发展。第五章通过个案细读的方式,从解读小说图像内容的角度还原清末民初的社会新貌,主要从“外国人”与异域建筑(描绘异域想象的图像)、从“飞机”到“潜艇”(充满科学幻想元素的图像)、“女学生”与新式学堂(反映教育情状的图像)三个方面来考察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所呈现的历史新貌。
张雯,褚萌[2](2020)在《“四大名着”连环画百年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国内外学者启动了中国"四大名着"图像的研究,"四大名着"连环画也因此成为研究"四大名着"图像作品的重要分支。20世纪中期,连环画曾是"四大名着"图像传播的主要形式,繁荣了半个多世纪。21世纪初,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本身对海外文化的交流,"四大名着"连环画成为中国故事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梳理百年"四大名着"连环画创作与史论研究概况,探索潜在研究空间,对于展现"中国故事"的多元形态具有现实意义,也为美术史这一独特的视角下讲好"中国故事"探索一种有效资源和路径。
周子卜[3](2019)在《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研究 ——以贺友直连环画分析为例》文中指出连环画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美术形式,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戏剧性的变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艺术现象。贺友直是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代表人物,在现代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贺友直积极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养分,他开创的“贺氏白描”对当时及后世的许多画家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往对连环画的研究多是对发展史的梳理与探究或者对创作技法等有关作品艺术性的分析。贺友直的一生,亲自参与了连环画的繁荣到衰落,可以说,贺友直的一生就是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史的浓缩。对贺友直的研究多是对其连环画创作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分析,却忽视了贺友直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辨析,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史的梳理,从新历史主义及“图像证史”的角度,解读连环画中所蕴含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寻找连环画取得辉煌成就的本质原因,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历史的梳理及中外连环画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传统连环画发展繁荣的复杂性与独特性。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的复杂历史背景,分别从脚本和图画的历史性分析来阐述不同传播载体中连环画的历史性。并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对照连环画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发掘连环画中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性。第三章以贺友直的连环画创作为例,从作者主体和连环画的内容出发探究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试图通过对老一辈连环画家的个体分析总结优秀连环画的创作规律,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作出启示。第四章在总结了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繁荣的本质及作为画家个体在连环画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下,分析连环画当前的现实意义,为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找到新的立足点。
吾斯曼·乌买尔[4](2019)在《《红楼梦》维文全译版的诗词押韵艺术探索》文中提出《红楼梦》是我国着名的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约1715-约1763),小说共120回,后40回由高鹗于18世纪末补写。18世纪中叶就已流传于民间。《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小说能在中国文学史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是因为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较早的《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特点是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而《红楼梦》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它创造了一种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足可见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红楼梦》的维吾尔文全译工作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1979年3月份,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红楼梦》共八册的全译版。2012年11月份,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红楼梦》维吾尔文全译第二版。小说在翻译成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语言后,获得巨大反响,并且很多少数民族作家、诗人将其作为自己创作道路上的典范。探索《红楼梦》维文全译版中的诗词的押韵艺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上所述,《红楼梦》作为一个文化宝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本论文重点探索、谈论我国小说《红楼梦》维吾尔文全译版中诗歌、诗诀的音韵艺术。《红楼梦》维吾尔文全译版里的诗歌大部分都是四行诗和二行诗,故论文将以四行,二行诗歌为重点。首先,全面统计小说里的诗歌、诗诀、诗篇,并且简要阐述诗歌、诗诀的翻译过程。然后,对小说里的诗歌押韵词语的词类进行探索。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量词、助词、数变词等词类词语占诗词。比例,每个词类词语在押韵里的位置、作用、意义做研讨。分别研究押韵的词语的押韵类别。诗歌押韵按音调、双叠和位置分成富韵、轻韵、双叠韵和内韵等四类,本文将研究这些诗歌押韵方式在《红楼梦》里的出现情况、作用等。
张康夫[5](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刘朋[6](2018)在《论戴敦邦绘画艺术 ——以连环画《大泽烈火》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戴敦邦是我国当代着名国画家、插图艺术家、连环画家。他以高深的绘画技巧与广博的绘画题材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推动了中国画、连环画等艺术门类的发展,为我国绘画艺术在助力文化自信与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戴敦邦是以陈洪绶、任伯年为代表的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者与开拓者,作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以其开放的思想与中西兼采的绘画技巧在中国画与连环画之间来回转换,成就斐然。本文将以戴敦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创作连环画作品《大泽烈火》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其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相关的历史价值,对戴敦邦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重新进行梳理和研究。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连环画历史及戴敦邦从艺经历展开,运用实地考察与文献检索等方法着重介绍地域文化对画家本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与滋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戴敦邦独有的艺术语言与绘画技巧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多样的构图、多样的线条、多样的造型来介绍戴敦邦绘画风格的独到之处。第三部分则是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戴敦邦艺术成长的时间为主线,梳理其各个时期的主要创作题材与代表作品,向大众集中展示戴敦邦的高超艺术成就与高尚的道德操守。最后通过整体把握和全面分析,认为戴敦邦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也推动当代画坛的进步,也为当代艺术创作者的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潘龙凤[7](2017)在《西游故事的传承与新变 ——1949年以来《西游记》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呈现》文中提出自金陵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刊行至今已四百余年,西游故事一直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着。本文着眼于1949年以来世德堂本《西游记》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呈现,通过梳理电影、电视连续剧、连环画、网络小说等大众文化中西游题材作品的创作,探析《西游记》中的精彩故事在大众文化中的传承与新变。本文重点反思当代“西游热”创作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的方案,以促进西游故事在大众文化中的更好传承。中国大众文化中的西游故事创作仅为古典文学优秀作品在现代文化中传承和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对西游故事的传承与新变研究,旨在探讨古典文学优秀作品与大众文化形式的相互融合,以期为当代大众文化如何传承文学经典提供有益的借鉴。
朱丽雯[8](2017)在《1949-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49-1989年间传统题材连环画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将考察这一时期传统题材连环画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出版状况,重点研究分析传统题材连环画在题材使用、表现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为当代艺术对传统题材的使用与表现提供历史经验与借鉴。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传统题材连环画的概念和分类,国内外关于1949-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大纲和主要内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1949-1966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概况以及这时期传统题材连环画的主要表现手法;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文革”时期,“破四旧”对连环画出版的冲击,“文革”时期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农民起义题材与阶级斗争主题,“三突出”和“高大全”的创作原则;第四章主要阐述了1976-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再度繁荣发展,连环画家的个人化表现风格以及连环画表现形式的探索;第五章主要阐述了1949-1989年连环画对传统题材的使用及特点,传统题材连环画对当代文艺创作的借鉴意义。
张婧[9](2016)在《老版《西游记》连环画出版概述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老版《西游记》连环画20世纪20年代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是我国最早描绘《西游记》题材的连环画之一。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目前,老版《西游记》连环画存世量很少,它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还对当代连环画出版有启示作用。
包磊[10](2013)在《从单一的平面到多元的立体 ——论古典四大名着的电视剧改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文学四大名着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历代人民阅读、传诵、续写、改编,历经时代的洗涤与积淀,铸造了炎黄子孙的审美趣味和民族品格。重拍四大名着电视剧无疑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渐趋消亡,“娱乐致死”风潮泛滥成灾。新世纪的这次名着改编的时代话语毕竟已不同于往常,历经经济体制转轨与消费文化影响的观众审美理想已趋于多元化,商业资本投资渠道的窄化和影视产业的理想收入预期决定着制片商最大限度的制造文化事件吸引电视观众的眼球。本文试图在对中国大陆新旧两次拍摄四大名着电视剧浪潮及名着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文艺美学为理论视域,借助于大众文化理论及后现代主义研究,从世俗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当代中国多元文化景观视角出发,探究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的时代特征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考虑到从“小说”到“电视剧”的艺术样式转变,在叙事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之内,对四大名着电视剧的叙事流变及观众审美趣味转向详加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四大名着重拍电视剧的产业价值及时代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四大名着再次改编为电视剧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全文共分为四大板块。绪论部分,本文作为审视名着改编电视剧的独特文化现象,首先对名着改编的历史流变进行现象层面的粗略扫描,然后对有关中外影视改编特别是名着影视改编的理论研究进行思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原则的认识,即忠实于原着,忠实于观众,超越原着。在阐释这由浅到深有表入里的三个层次的过程之中,结合具体文本,择取丰富例证,对新旧版电视剧的改编的得失进行再审视。第一章,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的多元诉求。本章对四大名着在新世纪重拍为电视剧的发生学解释强调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解读的当代性特征,从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解读、新世纪多元文化景观下的观众审美和文化产业机制下的产品生产三个向度上进行了具体阐述。在“名着改编的时代诉求”一节中,从名着文本的内在传承诉求和新时期以来文化格局的演变两个方面入手,阐释名着改编电视剧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历时性此消彼长和共时性多元共生来说明了世俗社会的崛起及其强势话语霸权对名着改编电视剧的诉求;在“新世纪以来多元文化景观下的观众审美”一节中,从全球化语境下电视剧创作的“嫁接”、后现代社会中的观众审美的浅化两个方面着手,分析新的文化景观下观众审美的流变对名着改编电视剧的诉求力量。最后的“文化产业机制下的产品生产”一节,从产业资本的利益诉求带动视觉文化下观众审美的转向及由此开始的从艺术品到产品生产的换形两个角度,探讨了商品文化裹挟下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诞生的多元力量。第二章,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的多重特征。本章在“电视剧叙事学和类型学”研究理论框架下,将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视为电视剧类型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在“类型化的多重叙事模式”一节中,将改编电视剧分为从历史剧《三国演义》:史志到演义、历史剧《水浒传》:从起义到情义、《红楼梦》:从家族剧到青春偶像剧、《西游记》:从神怪武侠剧到玄幻魔怪剧的四种改编剧叙事形态,从坚守叙事模式与转变叙事模式的博弈中探究四大名着电视剧的叙事特征及由此观得的成败得失,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每个名着电视剧都应有其固有的叙事模式及叙事类型,改编过程中擅自改变其模式,面临着相当大的观众认同难度和产业诉求风险。在“立体化的多重改编意识”一节中,将新旧两版四大名着电视剧作为比较文本,从“情节结构”、“英雄塑造”和“女性形象”等角度着手,阐释重拍四大名着电视剧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所示人的“从强度到黏度的共振”、“从差异到圆形的嬗变”及“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向”,力图在多个向度的分析中,探究四大名着电视剧在叙事手法的变迁和观众接受心理的流转之下所显示的多重特征。第三章,四大名着电视剧的多样约束。鉴于四大名着文本的经典性和再改编成电视剧的产品性之间存在的异化,学术界和观众对改编四大名着电视剧的审美认知产生了分歧。本章选取“改编剧的形态”、“改编剧的目的”和“改编剧的理念”三个角度,以“收视率”、“高科技”和“性与暴力”为具体分类研究对象,对制约名着改编的时代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任何的商业化手段的使用都必须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失度的技术扩张势必冲淡乃至淹没了艺术,盲目地进行产业化运作不考虑文学经典的艺术性特征及电视艺术审美规律,都会将四大名着电视剧引入歧途,不仅无法取得产业回报,无法谈及四大名着的历时性传承,也就贻害了文学名着。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进行了总结概述,指出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作为世俗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审美转向的一个文化表征,反映了当下时代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结构,而其后的四大名着电视剧改编,也必须反映其时代的审美理想和文化结构。
二、四大名着连环画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大名着连环画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构想 |
第一章 承与变:清末民初小说图像发展态势 |
第一节 题材类型分类:两期发展脉络 |
第二节 绘制对象分类:多样性的图像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新着小说图像的叙事效果 |
第一节 外部:图像样式干预叙事效果的实现 |
第二节 内部:图像主体影响叙事效果的达成 |
第三章 刊印新着小说图像的书局 |
第一节 书局出版新着小说图像的总格局 |
第二节 重要书局对新着小说图像的推介 |
第四章 印刷技术与画师群体的助力 |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引领的图像嬗变 |
第二节 画师技术革新引领的图像发展 |
第五章 社会百相:从小说图像看清末民初的历史新貌 |
第一节 “外国人”与异域建筑:从小说图像看异域想象 |
第二节 从“飞机”到“潜艇”:从小说图像看科幻想象 |
第三节 “女学生”与新式学堂:从小说图像看教育情状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清末民初新着单行本小说中不同类型图像的题名情况 |
二、清末民初单行本(附图)新着小说编年叙录 |
后记 |
(2)“四大名着”连环画百年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大名着”连环画研究聚焦上世纪80年代前作品 |
(一)美术通史、专门史类的相关论述 |
(二)专题研究、个案研究 |
(三)图集图录类研究 |
二、上世纪80年代后“四大名着”连环画研究转型 |
三、结语 |
(3)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研究 ——以贺友直连环画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论文研究综述 |
(一)关于连环画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连环画内容的研究 |
(三)关于贺友直的研究 |
四、论文思路与方法 |
(一)论文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概述 |
一、中国近现代连环画发展简史 |
(一)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兴起 |
(二)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繁荣 |
(三)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衰落 |
二、中外连环画发展对比 |
(一)中国连环画与日本漫画 |
(二)中国连环画与欧美漫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分析 |
一、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历史性分析 |
(一)中国近现代报刊中连环画的历史性 |
(二)中国近现代单行本连环画的历史性 |
二、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社会性分析 |
(一)解放前连环画的社会性 |
(二)解放后连环画的社会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贺友直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
一、贺友直连环画的历史性 |
(一)贺友直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性——从画家到“历史学家” |
(二)贺友直连环画创作内容的历史性 |
二、贺友直连环画的社会性——以《山乡巨变》为例 |
(一)贺友直连环画的社会性形成的原因 |
(二)连环画《山乡巨变》的社会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当代连环画发展的时代性与局限性 |
一、中国当代连环画发展的时代性 |
(一)当代连环画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当代连环画发展的积极探索 |
(三)当代连环画的发展方向初探 |
二、中国当代连环画发展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红楼梦》维文全译版的诗词押韵艺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题目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2 《红楼梦》维文全译版的诗词概况 |
2.1 《红楼梦》维文全译版版本介绍 |
2.2 《红楼梦》维文全译版中诗词的简述 |
3 押韵词的组成部分 |
3.1 名词形容词的押韵情况 |
3.2 动词的押韵情况 |
3.3 副词代词助词的押韵情况 |
4 关于押韵词语的音韵类别 |
4.1 富韵 |
4.2 轻韵 |
4.3 双叠韵 |
4.4 内韵 |
5 关于小说里的诗词押韵方式 |
5.1 四行诗词的押韵方式 |
5.2 两行诗词的押韵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关键概念分析 |
1.7 创新价值 |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
2.1.1 整体“花园意象” |
2.1.2 时空链接逻辑 |
2.1.3 “悲”与“幻灭” |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
2.4.3 “兼美”与“完美” |
小结 |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
3.1 概述 |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
3.3.1 概述 |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
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
4.1 概述 |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
4.3.1 综述 |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
小结 |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
5.1 概论 |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3 “改费模式” |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
5.3.1 白描仕女画 |
5.3.2 工笔淡彩绘画 |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
5.4.1 焦秉贞 |
5.4.2 冷枚 |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
5.6.1 京派 |
5.6.2 海派 |
小结 |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
6.1 概述 |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
6.2.1 叙事主题比较 |
6.2.2 闺阁主题比较 |
6.2.3 才情主题比较 |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论戴敦邦绘画艺术 ——以连环画《大泽烈火》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1.3 创新点及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戴敦邦与连环画 |
2.1 中国连环画的历史定义 |
2.2 连环画发展与戴敦邦的地域渊源 |
2.3 戴敦邦连环画创作从艺经历分析 |
2.4 戴敦邦连环画风格的形成条件 |
第3章 戴敦邦绘画语言探究 |
3.1 取景布局 |
3.1.1 构图取景之“画内之景” |
3.1.2 构图布局之“画外之景” |
3.2 线条为上 |
3.2.1 借古以开今 |
3.2.2 技进而入道 |
3.3 精巧造型 |
3.3.1 千人千面 |
3.3.2 能工妙手 |
3.3.3 戏剧人物形象借鉴 |
3.3.4 “徐蒋体系”与“一学二躲” |
3.4 画外之功 |
3.4.1 历史画面的还原 |
3.4.2 艺术形式的借鉴 |
3.4.3 隐喻 |
第4章 戴敦邦的绘画成就及影响 |
4.1 戴敦邦的绘画成就 |
4.1.1 插画、连环画创作成就 |
4.1.2 丹青最可人 |
4.1.3 “民间艺人”的自我坚守 |
4.1.4 学术成果汇总 |
4.2 戴敦邦艺术对当下美术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
4.2.1 学古而变,取洋而化 |
4.2.2 广征博取,一专多能 |
4.2.3 业精于勤,忘怀得失 |
4.2.4 大国工匠,矢志爱国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西游故事的传承与新变 ——1949年以来《西游记》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大众文化中西游故事的创作现状 |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中西游故事的再创作 |
一、连环画 |
二、影视剧 |
三、网络文学 |
第二节 大众文化中西游故事的创作特征 |
一、“画西游”--线条勾勒下的静态呈现 |
二、“西游剧”--银幕荧屏的动态呈现 |
三、“网络西游”--眼花缭乱的网络呈现 |
第二章 1949年以来大众文化中西游故事创作的三种方式 |
第一节 忠于原着 |
一、忠实原着,敬畏经典 |
二、央视版《西游记》,致敬经典的经典之作 |
第二节 合理创新 |
一、新版西游故事,耳目一新 |
二、《悟空传》,致敬经典的“传奇”之作 |
第三节 戏说式改造 |
一、对传统主题的改造 |
二、对传统人物设定的改造 |
三、一场语言的革命 |
第三章 当代文化视阈中西游故事创作的反思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发展对西游故事创作的影响 |
一、文学艺术市场化趋势和科学技术日益创新所带来的机遇 |
二、受众的接受心理对西游故事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当下西游故事的传承与新变之道 |
一、把好改编创作关 |
二、建立质量测评体系 |
三、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8)1949-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题材连环画的概念与分类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传统题材连环画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4.2 文献综述总结 |
1.5 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基本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论文重点 |
1.6.2 论文难点 |
1.6.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1949-1966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发展与繁荣 |
2.1 1949-1966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社会背景与发展概况 |
2.1.1 传统题材连环画发展的社会背景 |
2.1.2 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发展概况 |
2.1.3 连环画对传统题材的选择 |
2.2 1949-1966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形式特点 |
2.2.1 多样化构图 |
2.2.2 写实的背景描绘 |
2.2.3 线描为主的表现手法 |
2.2.4 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 |
2.2.5 连环画开本 |
第三章 1966-1976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非正常”发展 |
3.1 “文革”“破四旧”对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冲击 |
3.1.1 “文革”的社会背景 |
3.1.2 “破四旧”对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冲击 |
3.1.3 “文革”中连环画创作与出版 |
3.2 农民起义题材与阶级斗争主题 |
3.2.1 农民起义题材连环画 |
3.2.2 传统历史题材与“文革”政治运动 |
3.2.3 “文革”中传统题材连环画的意识形态性 |
3.3 “高大全”和“三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 |
第四章 1976-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再度繁荣 |
4.1 改革开放新时期与老版连环画的再版 |
4.1.1 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 |
4.1.2 再版连环画 |
4.2 题材的拓展 |
4.2.1 古典文学名着类连环画 |
4.2.2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类连环画 |
4.2.3 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类连环画 |
4.2.4 成语、诗歌类连环画 |
4.2.5 戏剧故事类连环画 |
4.3 个人化风格与形式探索 |
4.3.1 个人化风格 |
4.3.2 形式探索 |
4.4 同题材连环画的多元化表现 |
第五章 1949-1989年连环画对传统题材的使用及借鉴意义 |
5.1 1949-1989年连环画对传统题材的使用及特点 |
5.1.1 传统题材连环画的出版数量与种类 |
5.1.2 传统题材连环画的艺术创作风格 |
5.1.3 传统题材的使用特点与变化 |
5.2 传统题材连环画对当代文艺创作的借鉴意义 |
5.2.1 传统题材连环画的线条表现力 |
5.2.2 真实的人物形象与环境再现 |
5.2.3 传统题材的全面开发使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一 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一览表(1963年) |
附录二 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一览表(1981年) |
附录三 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一览表(1986年) |
附录四 新时期《连环画报》刊登传统题材连环画作品一览表(1979-1988年)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从单一的平面到多元的立体 ——论古典四大名着的电视剧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名着改编的原则——忠实于原着,忠实于受众,超越原着 |
第一章 新世纪四大名着改编的多元诉求 |
第一节 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解读 |
一、名着文本的内在传承诉求 |
二、文化格局演变中的名着改编剧 |
第二节 新世纪多元文化景观下的观众审美 |
一、全球化语境下电视剧创作的“嫁接” |
二、后现代社会中观众审美的浅化 |
第三节 文化产业机制下的产品生产 |
一、视觉文化下观众审美的转向 |
二、从艺术品到产品生产的换形 |
第二章 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的多重特征 |
第一节 类型化的多重叙事模式 |
一、历史剧《三国演义》:从史志到演义 |
二、历史剧《水浒传》:从起义到情义 |
三、《红楼梦》:从家族剧到青春偶像剧 |
四、《西游记》:从神怪武侠剧到玄幻魔怪剧 |
第二节 立体化的多重改编意识 |
一、从强度到黏度的情节结构 |
二、从差异到圆形的英雄塑造 |
三、从平面到立体的女性形象 |
第三章 四大名着改编电视剧的多样约束 |
第一节 名着改编剧的形态:商品还是艺术 |
第二节 名着改编剧的目的:快感还是美感 |
第三节 名着改编剧的理念:事业还是产业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四大名着连环画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1894-1919年)新着单行本小说图像研究[D]. 韩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四大名着”连环画百年创作与美术史论研究述评[J]. 张雯,褚萌. 大众文艺, 2020(04)
- [3]中国近现代连环画的历史性与社会性研究 ——以贺友直连环画分析为例[D]. 周子卜. 江南大学, 2019(12)
- [4]《红楼梦》维文全译版的诗词押韵艺术探索[D]. 吾斯曼·乌买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5]《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6]论戴敦邦绘画艺术 ——以连环画《大泽烈火》为例[D]. 刘朋. 天津大学, 2018(06)
- [7]西游故事的传承与新变 ——1949年以来《西游记》在中国大众文化中的呈现[D]. 潘龙凤. 浙江工业大学, 2017(12)
- [8]1949-1989年传统题材连环画创作研究[D]. 朱丽雯. 北京印刷学院, 2017(03)
- [9]老版《西游记》连环画出版概述及启示[J]. 张婧. 出版广角, 2016(12)
- [10]从单一的平面到多元的立体 ——论古典四大名着的电视剧改编[D]. 包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