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地区高血压病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艳[1](2021)在《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农村高血压患者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血压控制率仍偏低,这使得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了我国农村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18-59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人群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中青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对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共发放17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04份,有效率为94.35%,其中男性患者1007人,占比62.78%,女性患者597人,占比37.22%。本次研究检出血压控制达标患者共计281人,控制率为17.52%。2.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因素分析:(1)吸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达标组吸烟率低于未达标组(22.42%VS 35.75%);(2)饮酒:达标组饮酒率低于未达标组(8.90%VS 14.97%);(3)高盐饮食:达标组高盐饮食率低于未达标组(38.43%VS63.87%);(4)运动情况:达标组运动良好率高于未达标组(37.37%VS 20.03%);(5)高血压病家族史:达标组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数占比高于未达标组(50.18%VS28.50%);(6)服药依从性:达标组服药依从性良好比例高于未达标组(50.89%VS24.64%);(7)联合用药:达标组联合用药比例高于未达标组(54.09%VS 33.94%),P<0.05。3.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高血压病家族史(OR=0.232,95%CI:0.072~0.635)、服药依从性好(OR=0.213,95%CI:0.082~0.579)、联合用药(OR=0.205,95%CI:0.073~0.485)、运动良好(OR=0.458,95%CI:0.219~0.722),P<0.05;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高盐饮食(OR=2.346,95%CI:1.052~5.356)、主动吸烟(OR=2.251,95%CI:1.025~4.712)、被动吸烟(OR=1.706,95%CI:1.027~3.827)、饮酒(OR=2.187,95%CI:1.062~4.503),P<0.05。结论1.豫中地区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较低。2.高血压病家族史、服药依从性好、联合用药、运动良好等可能是该地区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可能是不利因素。
苏巍巍[2](2020)在《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保障药品公平可及,药品全额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有效的解决途径。本研究拟通过梳理分析我国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借助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探究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政策的可行性及实践经验,为中国提高药品公平可及、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证据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政策梳理,系统总结分析了国际上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的实施概况和国内基本药物全额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调研部分典型地区方式获得了相关政策实施资料,归纳相关政策的政策目的、历史沿革与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结合各地调研结果,借助专家研讨,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拟定调研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在政策目标、实施时间、筹资方式、保障方式、保障数量、覆盖疾病、覆盖人群、配套措施等的合理措施,对比政策实施实际现状,分析制度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自2001年上海市外冈镇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药物起,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6个省份,47个市(县)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台州市、西宁市、山东省等6个代表地区的重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自实施以来,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疾病的临床控制效果、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问卷调研中,共回收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163位相关专家的有效问卷。其中,98.2%的受访专家支持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的实施。多数专家认为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致力于提高药品的可及性,进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超过55%的专家认为政策应覆盖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等基层常见的慢性疾病。88.3%的专家认为遴选药品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医疗需求。同时,受访专家们普遍认为应由乡镇卫生院(78.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1%)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全额保障药品。93.9%的受访专家认为需采取定期随访或管理政策以确保药品使用合适性。此外,当前政策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83.4%的专家认为患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了解程度偏低,77.9%的专家认为药品配送到位率偏低,63.8%的专家认为基层医生整体素质偏低,另有66.9%的专家认为存在药品使用不当、浪费、过度医疗、权力寻租和腐败等。结论: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我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在保障内容方面,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在筹资体系方面,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确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药品遴选方面,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并建立定期调整和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的机制;同时契合于现有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全额保障药品供应体系和有效过程监管机制;并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周宝[3](2020)在《苏北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慢性疾病,常可诱发冠心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重要脏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的防控着实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管理。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域、风俗、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且干预措施参差不齐。根据地区的不同状况,系统性分析本地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干预策略及方案,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高血压慢病防控水平,增强居民高血压防控意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苏北地区农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估,为苏北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对江苏省北部地区的沭阳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共3个行政村。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的标准,采用成组匹配法设置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本地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对高血压发病进行科学预测。第二部分为社区干预试验。运用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 MODEL)健康促进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社区干预试验,促进研究对象对高血压的认知、信念的提升,加强其对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对高血压的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为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超重或肥胖(OR=2.501,P<0.001)、高盐饮食(OR=3.103,P<0.001)、高油饮食(OR=1.806,P=0.008)、家族史(OR=3.005,P<0.001)、体育锻炼(OR=0.182,P<0.001)、吸烟(OR=4.536,P<0.001)等因素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2.666,P<0.001)、家族史(OR=3.269,P<0.001)、高盐饮食(OR=2.646,P<0.001)、吸烟(OR=4.983,P<0.001)是研究地区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OR=0.165,P<0.001)是其保护因素。社区干预试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的正常血压值、血压测量频率、并发脑卒中、并发心脏病、正常盐摄入量等指标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需要终生服药、血压正常后可停药、无不舒服可不服药等有坚定信念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采取措施控制血压、通过服药控制血压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组自我行为情况,如食用油的摄入量、高油饮食、食用盐摄入量、体育锻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理精神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因高血压疾病影响不能劳动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该地区的居民虽然对高血压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高血压知、信、行情况相对较差,对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系统性的干预措施有效提升该居民的高血压知、信、行情况,促进高血压的控制,降低高血压疾病负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基于格林模式的高血压干预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方案对于农村居民高血压的防控有积极的意义。
朱梦迪[4](2020)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与意义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疾病谱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超重、超速发展,老年人患病率、残疾与失能比例逐渐增高,养老需求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中医药治疗有其价廉、安全有效等优势和特色,能够满足老年人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为了更好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国家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而需求是利用的基础,目前老年人对于中医药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意愿是什么,需求有多大还未可知,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保障健康,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中对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内容界定不统一、评判指标零散、选择主观性强,研究范围较小,因此对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大小和具体内容等问题结论仍存在一定差异。明确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基本内涵及概念,并基于卫生服务需求理论、安德森模型等多学科理论作为概念的模型基础,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并利用指标体系分析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提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2.资料与方法首先,利用文献评阅、逻辑推理、访谈等方法,帮助梳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内容,进而明确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与其概念。其次利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修正,初步构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并制作调查问卷,利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对陕西省、江西省、江苏省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实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所用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2020年1月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CNKI文献库。3.研究结果(1)界定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内涵及内容中医药健康养老是指运用中医药(民族医药)理念、方法和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保养身心、预防疾病、改善体质、诊疗疾病、增进健康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结合健康产业分类中健康服务的服务过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应涵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疾病治疗、健康维护、养老服务等。基于此,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延伸服务。(2)构建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按照“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明确可行、简单便行”的原则,通过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可操作性意见协调程度较高,结果具有可信性。最终确定包括3类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并明确了每个指标的内涵。(3)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依据实证调查的调查结果,利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了陕西省、江西省、江苏省三省1237位农村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养老各类服务的需求及影响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老年人整体上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较大,包括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中疾病治疗(39.2%),疾病护理(31.6%)、疾病预防(26.7%)等;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中养生保健(28%)、中医药健康教育(32.6%)等;延伸服务中医用药指导(38.3%)和中医医疗资源介绍(30.2%)等。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在中医医疗服务方面,影响老年人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为省份(P=0.00)、支出(P=0.004)等;在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需求方面,主要受省份(P=0.00)、收入(P=0.002)、是否有中医药知识宣传栏(P=0.00)等因素影响;在延伸服务需求方面,主要受性别(P=0.032)、最近医疗机构距离(P=0.001)等因素影响。4.研究结论通过对概念的梳理,明确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利用文献研究、德尔菲等方法,对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反映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的指标体系。指标适用于所有范围的研究对象,文章特别选择农村地区老年人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对于中医药服务信任度及就诊意愿较高,各方面需求较大。受访者接受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省份、收入、是否与子女同住、最近医疗机构距离等。因此,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在农村地区大有可为,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扩充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内容,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将中医药服务与农村基层医疗相结合,真正将中医药服务的优势惠及群众。
吴海珍[5](2020)在《探讨个体化健康宣教对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健康宣教对湖南江华县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在江华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及住院部选取于2017年06月-2018年02月首次确诊的147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将选中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都予以常规普通护理及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在普通护理与治疗上再给与个体化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宣传教育干预,对实验组及对照组都随访12个月。通过自拟问卷调查,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横向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的数据,纵向比较实验组干预12个月前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前后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健康宣传教育对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干预效果。结果:1、通过个体化健康宣传教育干预12个月后,实验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干预前的血压明显下降,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个体化健康宣传教育干预12个月后,实验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对照组血压明显下降,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个月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无显着变化,生活质量也无明显改变。结论:综合个体化的健康宣传教育对湖南江华县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更能积极的促进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了解更多的髙血压相关防治方法和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进而稳定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旦增普赤[6](2020)在《西藏日喀则市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以在西藏自治区中抽样的日喀则市的调查对象为切入点,了解当地高血压的患病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当地人群医疗保险覆盖情况,为今后在该地开展高血压防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六个抽样县区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抽样人群283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实际回收问卷2269份,有效率为80.2%。调查问卷采用由项目组统一制定的《家庭成员个人情况调查表》,内容涵盖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投保情况、行为心理特征等信息。本研究导出了实际回收的2269名样本的基本人口学、高血压患病、日常健康、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医疗保险参保等数据,建立数据库,排除所有未满18岁、怀孕或信息不全的人群,最终研究对象为2250人。使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将所有的研究对象按是否为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投保情况、行为心理特征等信息,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将两组间有差异性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检验水准为α=0.05。利用IBM 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对各项指标的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情况:在2250名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者共393人,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7.5%。男性中,高血压患者比例为16.1%,女性中,高血压患者比例为18.7%。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58.4±12.9岁,高于非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42.4±14.2岁。全部研究对象中没有上过小学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上过小学及以上的人群。未婚人群患高血压的比例仅为9.3%,离婚丧偶或其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40.6%,且明显高于全国高血压平均患病率23.2%。学生、职工或农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3.5%,离退休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则达到48.4%。2.生理、心理、行为因素和医疗保障情况:行动不便(含卧床)、自我照顾不便或需人照顾、平常活动不便、身体重度疼痛或不舒服、健康分值不及格的人数分别占全部研究对象的13.8%、8.6%、19.1%、18.4%、33.3%,以上五类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处于中重度焦虑或抑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6.5%,此类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正常人群。研究对象中在前一年内有吸烟史的人数为402人,其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1562名研究对象在前一年内有饮酒的习惯,其高血压患病率却低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每周锻炼3次及以上的人数占全部研究对象的12.5%,其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每周锻炼少于3次的人群。全部研究对象中,70.4%的人曾在前一年之内参与过体检,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没有体检过的人群。每天都不刷牙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2.0%,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至少每天刷一次牙的人群。研究对象中参与了全国大病保险项目的共1181人,占比52.5%,217人为高血压患者,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5.2%。未参与任何一项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6人,其中3人为高血压患者,占比11.5%。曾经在社区或医院里建立过健康档案的共1076人,其中204人为高血压患者,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1.9%,未听说过健康档案的共有321人,占到所有研究对象的14.3%。高达63.6%的高血压患者无健康随访,在参与了慢性病随访的139名患者中,自行前往医疗机构诊疗随访的比例为66.2%,入户随访的比例为27.2%,电话或其他随访形式的比例为8.6%。。3.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分析:将上述二组间高血压患病率有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高血压患病的变量为年龄、职业、平常活动、焦虑抑郁、健康分值、一年内是否参与过体检和刷牙次数。其中,3559岁年龄组人群和60岁以上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1834岁人群的4.720倍、12.938倍;学生、有工作人群或农民的高血压患病风险为离退休人群的0.454倍;平常活动不便、健康分值不及格、焦虑抑郁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的1.471、1.366、1.405倍;一年之内曾经体检过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一年之内没体检过一次的人群的1.335倍;每日都不刷牙的人群患高血压风险是每日至少刷一次牙的人群的1.639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行动情况、自我照顾、疼痛不舒服、吸烟史、饮酒情况不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1.西藏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高血压患病平均水平,高血压更易发生于年龄较高的人群,离婚、丧偶或其他人群和离退休人群的患病率较高。2.年龄、职业、平常活动、焦虑抑郁、健康分值、一年内是否参与过体检和刷牙次数是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3.西藏居民的医疗保险覆盖情况较好,但仍有少数人未参与大病保险项目,高血压随访工作的开展不佳,值得进一步关注。
亓磊[7](2020)在《新医改十年甘肃省卫生服务变迁与公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卫生服务需方和供方的角度,对甘肃省新医改十年来居民健康、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卫生资源配置的变迁情况和公平性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总结新医改成效的同时,发现相关问题,精准构建“健康甘肃”应对策略。方法对甘肃省2008和2018年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及资源配置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样本均数或样本率的比较选用t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趋势性卡方检验;根据卫生服务三维复合评价模型,利用秩和比法(RSR)对2008年和2018年甘肃省城乡卫生服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集中指数(CI)、集中曲线、水平不公平指数(HI)对居民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公平性评价,并且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对CI进行分解;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泰尔指数对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评价;运用SPSS 21.0进行数据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使用SAS 9.4进行卫生服务综合性评价,选择Stata SE计算公平性评价指标并进行相关分解。结果(1)2018年甘肃省15岁及以上居民的身体功能自我评价(VAS)得分为73.01±17.69分,效应值U为0.969±0.08,其中,在“身体疼痛或不适”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最高,为26.39%;较2008年,VAS均分降低5.38分(P<0.001),效应量Cohen’d为0.30,效应值U降低0.014(P<0.001),效应量Cohen’d为0.21,各维度有问题比例均明显上升(P<0.001)。2018年甘肃省居民两周患病率40.40%,城乡无差异,较2008年,两周患病率增长近30个百分点(P<0.001),城市与农村均增长显着;15岁及以上人口慢性病患病率51.53%,城市为56.70%,高于农村的50.95%(P<0.01),较2008年,全省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近30个百分点,农村和城市均显着上升;2018年全省慢性病患病率居前三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病(174.85‰)、椎间盘疾病(44.51‰)、糖尿病(39.10‰)。(2)2018年甘肃省居民两周就诊率为28.66%,城市为21.00%,明显低于农村的29.54%(P<0.001),较2008年,全省两周就诊率提高18个百分点(P<0.001),城市和农村均明显提高;住院率为13.25%,城市(17.48%)高于农村(12.46%)(P<0.001),较2008年,全省、城市、农村住院率均明显提高(P<0.001);2018年应住院未住院比例为31.45%,城市居民为23.76%,农村居民为32.53%。(3)19992008年,甘肃省各类卫生资源指标增长滞缓,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之后,每万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每万人口注册护士数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1.66%、25.01%、8.74%、14.69%;医护比由1999年的1:0.55增长至2008年1:0.69再激增至2018年的1:1.08,其它指标同样增长明显。(4)2018年甘肃省卫生服务类型属于J型,卫生资源相对充足,卫生服务适宜度低,效率低;城市地区属于B型,卫生资源充足,卫生服务适宜度高,但效率低;农村地区属于L型,资源不足,适宜度低,效率低;相较于2008年,全省和城市卫生服务类型不变,农村地区由E型转为L型,全省、城市、农村的卫生服务适宜度、效率以及资源分配合理度三个复合指标更加趋向于1。(5)居民自评健康CI=-0.2196,主要贡献因素包括收入(62.19%)、60岁及以上年龄组(6.84%)、未签约家庭医生(3.84%)等;慢性病患病CI=-0.1144,主要贡献因素包括收入(52.32%)、居住于农村(16.46%)、60岁及以上年龄组(10.11%)、就业状况为失业/无业(5.17%)等;两周就诊CI=-0.0532,HI=-0.0012,主要贡献因素包括居住于农村(70.06%)、自评健康不良(11.47%)、患慢性病(10.79%)等;应住院未住院CI=-0.1850,HI=-0.0426,主要贡献因素包括收入(44.94%)、自评健康不良(28.11%)、患慢性病(12.70%)等。(6)2018年甘肃省各类卫生资源指标按人口分布计算的基尼系数均在0.3以内,公共卫生机构数的基尼系数最高,为0.2989,其次是注册护士数、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按面积分布计算的各指标基尼系数维持在0.6左右,泰尔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公共卫生机构数的不公平主要由域内差异引起(73.94%),注册护士数、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的不公平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结论(1)甘肃新医改十年卫生服务变迁:居民自我感知健康并未改善,卫生服务需要量骤增;居民疾病谱持续改变,慢性病对健康威胁加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但卫生服务需要释放不够充分;医疗卫生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医师和护士数依然不足;甘肃省卫生服务需要、利用和资源配置更趋平衡,但城乡发展不协调,浪费与不足共存;(2)2018年甘肃健康公平性现状:居民健康不公平程度较高,收入愈低,健康状况愈差;门诊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较好,住院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较差;卫生资源按面积分布公平性差,区域间差异是不公平的主要来源。(3)下一阶段,应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增强健康体质,切实加强慢病防控,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高重点人群住院服务利用水平,合理统筹配置卫生资源发展,加强医护人才队伍建设,迈向健康甘肃2030。
吴琼[8](2019)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生活质量的预测建模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与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开展老年高血压中西结合干预模式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8年3月至10月,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03份。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SF-12简明健康测量量表(the 12-items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12)、中医体质判定(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1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分别测量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变量、生活质量、中医体质类型、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采用SPSS 21.0和Amos 22.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分析,具体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结果:1.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复合体质为主,以含有八种体质的人群占比最高,,为18.9%。2.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频数分布情况以偏颇质为主、平和质最少。其中,气虚质人群占比最高,为87.8%(354人),其它依次是阳虚质68.7%(277人)、痰湿质61.3%(247人)、气郁质59.5%(240人)、阴虚质50.1%(202人)、湿热质46.7%(188人)、血瘀质44.9%(181人)、特禀质36.4%(147人)、平和质13.5%(55人)。3.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躯体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得分为50.00±8.83,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为50.00±8.51,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维度得分为53.03±32.96,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维度得分为43.88±26.17,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维度得分为51.24±25.58,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维度得分(28.78±19.46,精力(Vitality,VT)维度得分为54.83±24.96,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维度得分为52.91±28.31,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维度得分为45.65±25.92。4.生活质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运动次数、运动时长和运动方式)方面躯体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医保支付方式、饮食知识(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了解程度、对饮食习惯与慢性病关系的了解程度)和运动知识(运动时长的掌握)方面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心理弹性与平和质显着正相关(r=0.279,P<0.01);与剩余八种体质呈显着负相关(r=-0.101~-0.257,P<0.05或P<0.01);(2)PCS和MCS得分分别与平和质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412,r=0.364,均P<0.01),与其它8种偏颇体质均呈显着负相关(r=-0.151~-0.366,均P<0.01);平和质分别与PF、RP、BP、GH、VT、SF、RE和MH维度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311~0.400,均P<0.01),其它8种偏颇体质分别与PF、RP、BP、GH、VT、SF、RE维度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113~-0.357,P<0.05或P<0.01),MH维度得分与偏颇体质(除阳虚质、血瘀质和特禀质)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138~-0.294,均P<0.01)。(3)PCS、MCS和8个维度得分分别与心理弹性得分呈显着正相关(r=0.136~0.335,均P<0.01)。(4)MCS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和其他支持得分(除朋友支持)均呈显着正相关(r=0.143~-0.210,均P<0.01);PCS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无显着相关关系。(5)PCS、MCS和8个维度得分分别与睡眠质量呈显着负相关(r=-0.189~-0.358,均P<0.01)。6.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平和质人群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总效应最大为0.537,偏颇体质中痰湿质人群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总效应最大为-0.468;平和质人群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直接效应最大为-0.461,偏颇体质中痰湿质人群对睡眠质量影响的直接效应最大为-0.330;平和质和气郁质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其它体质都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或睡眠质量间接影响心理弹性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复合体质为主,以含有八种体质的人群占比最高。2.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频数分布情况以偏颇质为主、平和质最少。中医体质类型由多到少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平和质。3.生活质量与中医体质、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存在相关关系。4.中医体质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其中,平和质和气郁质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生活质量;其它体质通过领悟社会支持或睡眠质量间接影响心理弹性从而间接影响生活质量。
曹娟[9](2019)在《烟台市城乡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烟台市抽样筛查的5700名年龄≥40岁城乡常住居民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烟台市城乡居民脑卒中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从而为烟台市脑卒中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烟台市抽取年龄≥40岁的城乡常住居民作为筛查对象,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制定的评估表,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数据有基地医院工作人员上报至中国卒中数据中心。本课题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筛查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烟台市乡镇和城市脑卒中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烟台市总体抽样人群筛查的结果显示,高危人群(≥3项危险因素)占12.4%,高危人群(既往TIA病史)占2.0%、高危人群(既往脑卒中病史)占1.5%,中危人群占5.1%、低危人群占79.0%。城市与乡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别为16.7%和15.2%,城乡脑卒中高危人群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高危人群分别为13%和18.4%,女性脑卒中高危人群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烟台市总体抽样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1.5%,城市和乡镇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1.5%和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间同一年龄组脑卒中患病率均基本持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脑卒中患病率基本持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台市总体抽样人群TIA患病率为2.0%,城市和乡镇TIA患病率分别为3.5%和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和女性TIA患病率分别为1.2%和2.7%,女性TIA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烟台市总体抽样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高血压病、高血脂、有脑卒中家族史、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和心脏瓣膜病,暴露率依次为:26.7%、15.9%、14.9%、8.0%、7.6%、6.1%、1.5%、1.5%。烟台市城市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高血压病;烟台市乡镇组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有脑卒中家族史。除脑卒中家族史外,烟台市城市组其他危险因素均高于烟台市乡镇组(P<0.05)。城市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心房颤动或心瓣膜病暴露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除吸烟暴露率男性超过女性(P<0.05)外,其他危险因素暴露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乡镇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糖尿病暴露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除吸烟暴露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外,其他危险因素暴露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烟台市脑卒中患病率低于全国及山东省整体水平,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确认。烟台市城市地区中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高血压。乡镇地区中前3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有脑卒中家族史,与中国其他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不同。烟台市城市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程度明显高于乡镇;超重和肥胖已成为烟台市城乡居民首位危险因素,因此,向人群宣传肥胖的危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加强锻炼是必要的。
郭海健[10](2018)在《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重要项目之一,针对高血压的高流行情况及产生的疾病负担,同时结合目前高血压的防控形势,从公共卫生角度,重视血压升高的危害,提出了加强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重视。高血压前期是临床高血压之前的一段血压范围,本质上是可能罹患高血压病的一个表现,而不是高血压病的病因,可以将血压升高作为高血压病的一个生物标志。很多的研究认为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拥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同时心血管疾病的队列研究认为血压从115/75开始,收缩压每提高20mmHg或者舒张压每提升1OmmHg,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提升两倍。研究也证实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正常血压人群。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的:本课题立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疾病防控形势的需要,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多因素聚集性,遵从随机抽样原则选择监测点,在人群危险因素诊断的基础上,开展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基线调查;对筛查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依据社区实验的原则,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确立健康干预方式,开展为期4年的干预,分析短期干预效果,客观评价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取得的投入产出,同时利用已发表的调查、卫生统计年报及Meta分析结果,建立Markov模型,拟合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项目的中远期成本效果和效益分析,提供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推广医防融合,关口前移、注重高血压前期二级预防工作的有效数据。对象和方法: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及城乡分布等特征,以及研究工作的基础,选择无锡市梁溪区,泰州市姜堰区,盐城市射阳县作为本次的研究地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纳入排除标准,以街道/乡镇为单位,在城市(无锡市梁溪区)和农村(盐城市射阳县)各设立3个干预组,干预组共575人。在泰州市姜堰区设立对应的3个对照组,共700人。采用在群组干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对4年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利用Markov模型拟健康干预投入产出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江苏省高血压前期患病率较高,呈现出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男性高于女性、40岁以上高血压前期高发的特点,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稳定在一定范围的趋势。高血压前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男性、高年龄、超重与肥胖(和/或中心型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等,多个危险因素呈现聚集性。静坐方式可提升DBP,主食摄入量越多,腰围越大,蔬菜摄入量越多,SBP水平越低,提示饮食可影响腰围和血压。建议应在筛查的基础上,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针对可变危险因素,开展人群社区干预试验研究,论证健康干预效果。经过四年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实践,干预组人群高血压转归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人群正常血压转归率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后运动量、腰围和BMI等指标干预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效果更显着,取得短期净效益,达到项目设计目的。说明本次群组干预项目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的短期成本,以及利用Markov模型拟合的远期成本投入,与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成本和日常管理成本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比较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干预与不干预的两种策略下的投入产出,结果发现Markov模型拟合的干预方案比不干预方案多投入成本36659038.81元,但因实施了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健康干预,从而使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正常血压人群增多,节省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干预方案中高血压前期人均干预成本为518.36元,低于高血压的年度疾病经济负担,远低于药物控制高血压的成本。每减少一位高血压患者,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4767.73,同理干预后增加一位转归为正常血压值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980.29,因干预减少的CVD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636.38,CHD和ESRD等其他高血压并发症干预,也取得了良好增量成本效果比,根据ICER越大,越节省医疗成本的原则,研究结果优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干预的ICER。成本效用分析,干预人群与不干预人群分别获得了 29.26和25.97个单位的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经过干预可多获得3.29个QALY,干预的平均成本效用比1654.32¥/QALY低于不干预方案的2087.59¥/QALY,同时干预方案中,干预总投入,却远小于不干预的策略,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765.92¥/QALY,优于药物控制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的效果,也优于临床高血压药物控制的成本效用比,因此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是优势方案,健康干预有效可行。分析收益成本比发现,开展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净收益远大于成本的投入,优于不同药物控制高血压带来的收益。干预取得高血压的收益成本比为227.93,CVD的收益成本比为160.57,CHD和ESRD的收益成本比依次为47.93和34.27,相关文献报道的收益成本比大于5,为高效益的服务。同时与农村地区每投入1元的防治费用,可节约11.63元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结果相比,高血压前期干预的净效益及效益成本比,远大于高血压患者控制和干预。综合Markov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认为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干预具有长远的社会价值。建议:鉴于血压升高的危害及可干预性,提示从公共卫生的角度,为控制血压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开展高血压前期人群筛查和健康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建议在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高血压健康管理内容中,重视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同时,应“关口前移”,从普通人群中筛检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以社区为基础,门诊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及时跟踪管理和干预,实现“源头”控制式二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预防病程的发展,减少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负担,符合健康中国的大健康策略。同时,应加强对健康干预方式的研究,创新专注于改变行为、可持续性的健康行为模式,及时对供需双方进行效果评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有效的激励和契约机制。强化健康教育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学研究,注重项目的目标性,才能更有效合理的为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乡镇地区高血压病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地区高血压病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高血压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
1.2.2 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
1.2.3 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国际药品全额保障政策经验梳理 |
1.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总结与分析 |
1.4.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优化策略分析 |
1.4.4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2.1 文献研究 |
2.2.2 问卷调查 |
2.2.3 专家访谈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 |
3.1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分析 |
3.1.1 台州市——“免费药品,全额保障” |
3.1.2 西宁市——“免费药品,精准扶贫” |
3.1.3 山东省——“多种模式,综合并存” |
3.1.4 启东市——“住院药品,全额保障” |
3.1.5 上海市——“医保资金,全额报销” |
3.1.6 广州市花都区——“一元看病,免费用药” |
3.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问卷调查 |
3.2.1 受调查者基本情况 |
3.2.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实施关键问题 |
3.2.3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4章 讨论 |
4.1 效果与存在问题 |
4.1.1 台州市 |
4.1.2 西宁市 |
4.1.3 山东省 |
4.1.4 启东市 |
4.1.5 上海市 |
4.1.6 广州市花都区 |
4.2 中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调查结果分析 |
4.3 对策与建议 |
4.3.1 政策应以促进公平可及为主要目标,协同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 |
4.3.2 政策应以重点人群或重点疾病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疾病、全部人群的覆盖 |
4.3.3 政策应以满足大部分患者需求为主,定期动态调整全额保障药品目录 |
4.3.4 政策应保障药品供应的体系,建立有效过程监管机制 |
4.3.5 政策应完善政策配套管理措施,提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
4.3.6 政策应建立独立筹资体系,提高资金统筹层次与保障水平 |
4.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4.4.1 研究创新 |
4.4.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苏北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高血压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高血压群组干预及效果评估 |
一、研究目的 |
二、对象与方法 |
三、干预研究过程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二、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分析法 |
2.1.2 访谈法 |
2.1.3 德尔菲法 |
2.1.4 统计分析法 |
2.2 资料来源 |
2.2.1 文献资料 |
2.2.2 调查资料 |
2.3 质量控制 |
3.概念及测度指标初步构建 |
3.1 主体概念 |
3.1.1 养老服务 |
3.1.2 健康养老服务 |
3.1.3 中医药服务 |
3.1.4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
3.1.5 需求 |
3.1.6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
3.2 指标及其概念的界定 |
3.2.1 指标界定的原则 |
3.2.2 指标界定 |
3.2.3 指标构建 |
4.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 |
4.1 专家咨询的遴选 |
4.1.1 专家咨询的目的 |
4.1.2 专家的遴选原则 |
4.1.3 专家基本情况 |
4.2 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
4.2.1 专家的积极系数 |
4.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
4.2.3 专家的协调程度 |
4.3 指标信效度评估 |
4.4 结果讨论 |
5.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现状 |
5.1 基本情况 |
5.1.1 受访者个人情况 |
5.1.2 受访者家庭与经济情况 |
5.1.3 健康与卫生、照护服务情况 |
5.2 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
5.2.1 中医药服务意愿情况 |
5.2.2 中医医疗服务 |
5.2.3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 |
5.2.4 延伸服务 |
5.3 中医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
5.3.1 中医药服务意愿影响因素 |
5.3.2 中医医疗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
5.3.3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
5.3.4 延伸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
6.讨论 |
6.1 不同类型人群分析 |
6.1.1 个人基本情况与需求 |
6.1.2 家庭经济状况与需求 |
6.1.3 健康与卫生、照护服务状况与需求 |
6.2 问题与对策 |
(1)培养中医药基层人才 |
(2)完善中医药服务内容 |
(3)加大中医药宣传教育 |
(4)重视中医药服务利用 |
6.3 指标的价值及缺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探讨个体化健康宣教对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健康宣教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2.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观察指标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材料 |
2.5 干预方案 |
2.5.1 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 |
2.5.2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
2.5.3 具体干预的方式 |
2.5.4 资料收集 |
2.5.5 质量控制 |
2.5.6 现场调查阶段 |
2.5.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调査结果 |
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3 研究对象的治疗依从性分析 |
3.4 研究对象的血压控制情况分析 |
3.5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分析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西藏日喀则市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血压 |
1.2 高血压的危害 |
1.3 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1.4 西藏地区与高血压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2.4 各项指标评价标准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研究对象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2.1 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 |
3.2.2 研究对象的生理健康状况 |
3.2.3 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
3.2.4 研究对象的行为因素特征 |
3.2.5 研究对象的医疗保障情况 |
3.3 研究对象高血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4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西藏日喀则市居民的人口学信息与高血压的关联 |
4.2 西藏日喀则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高血压的关联 |
4.3 西藏日喀则市居民高血压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
4.3.1 高血压与生理因素 |
4.3.2 高血压与心理因素 |
4.3.3 高血压与行为因素 |
4.4 西藏日喀则市居民的医疗保障情况 |
4.5 西藏地区卫生服务完善的对策建言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家庭成员个人情况调查表 |
(7)新医改十年甘肃省卫生服务变迁与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卫生服务水平变迁研究 |
1.2.2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 |
1.2.3 健康公平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抽样设计 |
2.2.2 问卷调查 |
2.3 相关指标 |
2.3.1 居民健康指标 |
2.3.2 卫生服务利用指标 |
2.3.3 卫生资源配置指标 |
2.3.4 公平性分析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2.4.1 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 |
2.4.2 卫生服务综合性评价 |
2.4.3 集中曲线与集中指数 |
2.4.4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
2.4.5 泰尔指数及其分解 |
2.5 质量控制 |
2.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卫生服务变迁 |
3.1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情况 |
3.1.1 调查家庭与人口基本特征 |
3.1.2 居民健康状况变化 |
3.1.3 卫生服务需要变化 |
3.1.4 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变化 |
3.2 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
3.2.1 新医改前后甘肃省卫生资源发展情况 |
3.2.2 甘肃省2018年医疗机构及床位分布情况 |
3.2.3 甘肃省2018年卫生人员数分布情况 |
3.3 卫生服务综合性评价 |
第四章 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 |
4.1 居民健康状况公平性分析 |
4.1.1 居民健康状况的集中指数 |
4.1.2 自评健康不良率集中指数分解 |
4.1.3 慢性病患病率集中指数分解 |
4.2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 |
4.2.1 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 |
4.2.2 门诊服务利用集中指数分解 |
4.2.3 住院服务利用集中指数分解 |
4.3 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4.3.1 基于基尼系数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4.3.2 基于泰尔指数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甘肃省新医改十年卫生服务变迁 |
5.1.1 居民自评健康未明显改善,城乡差距大,卫生服务需要量剧增 |
5.1.2 疾病谱持续改变,以高血压、糖尿病为核心的慢性病负担加重 |
5.1.3 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显着提高,但卫生服务需要还未充分释放 |
5.1.4 各项卫生资源得到长足发展,但医师和护士数依然不足 |
5.1.5 需要、利用、资源更趋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浪费与不足共存 |
5.2 甘肃省健康公平性现状 |
5.2.1 居民健康不公平程度较高,收入越低,健康状况越差 |
5.2.2 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差异大,门诊较优,住院较差 |
5.2.3 人口配置卫生资源优于面积配置,区域间差异是不公平主要来源 |
5.3 政策建议 |
5.3.1 切实加强慢病防控,精准推进“健康甘肃”建设 |
5.3.2 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高重点人群住院服务利用水平 |
5.3.3 合理统筹配置卫生资源发展,增强医生护士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生活质量的预测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语名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的及假设 |
文献综述 |
1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的研究综述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及人口学相关因素 |
3 睡眠质量研究进展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4 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5 社会支持研究进展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6 中医体质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
7 小结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流程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考量 |
6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2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3 生活质量、中医体质、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的得分情况 |
4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在不同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异 |
5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医体质、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6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和睡眠质量对生活质量的路径分析 |
讨论 |
1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
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4 中医体质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
5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
6 中医体质、领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睡眠质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路径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烟台市城乡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筛查流程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人口学信息 |
2 脑卒中危险分层比较分析 |
3 脑卒中患病率比较分析 |
4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10)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高血压的流行现况及疾病负担 |
2 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现况及危害 |
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研究情况 |
4 高血压前期研究中的Markov模型应用 |
5 本研究的切入点和设计 |
第二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的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地区 |
1.2 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标准 |
1.3 高血压前期人群筛查和干预样本量 |
1.4 高血压前期社区干预入组标准 |
2 总体设计 |
3 社区干预 |
3.1 干预设计 |
3.2 干预对象 |
3.3 对照对象 |
3.4 两组人群健康管理与随访 |
3.5 具体干预措施 |
3.6 干预实施 |
3.7 观察指标 |
4 质量控制 |
4.1 现场调查阶段 |
4.2 干预实施阶段 |
4.3 过程及结局评估阶段 |
4.4 数据管理阶段 |
5 分析方法 |
5.1 一般统计学方法 |
5.2 健康干预评价方法 |
5.3 Markov模型的应用评价远期的投入产出 |
第三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1 调查目的 |
2 调查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基线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
3.2 高血压前期人群分布特征 |
3.3 不同血压分组人群相关危险行为因素分布 |
3.4 高血压前期人群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
3.5 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
3.6 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聚集性分析 |
3.7 高血压前期人群生活方式与血压等指标的典则相关分析 |
3.8 高血压及前期人群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 |
3.9 高血压信息来源分析 |
4 讨论 |
4.1 高血压前期的分布特征 |
4.2 中心型肥胖、超重或肥胖、吸烟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 |
4.3 高血压知识的传播途径和文化水平的影响 |
4.4 Bayesian模型平均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在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
1 评价目的 |
2 评价方法 |
3 干预结果 |
3.1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前期人群入组情况 |
3.2 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
3.3 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转归情况 |
3.4 干预组和对照组正常血压转归率情况 |
3.5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值指标变化情况 |
3.6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BMI和腰围指标变化情况 |
3.7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活方式指标变化情况 |
3.8 干预组和对照组行为变化自我评估情况 |
3.9 干预组和对照组效用值评价结果 |
3.10 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取得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血压转归效果,达到项目设计目的,优于对照 |
4.2 运动量、BMI等指标干预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 |
4.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效用分析 |
4.4 高血压前期4年健康干预的效益显着 |
5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效果总结 |
第五章 高血压前期干预措施的投入产出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成本测算 |
2.2 拟合高血压前期的Markov干预模型 |
2.3 成本效果分析 |
2.4 成本效用分析 |
2.5 成本效益分析 |
2.6 敏感性分析 |
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干预的投入成本 |
4.2 Markov模型拟合结果 |
4.3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队列模拟结果 |
4.4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与不干预方案Monte Carlo拟合结果 |
4.5 高血压前期干预方案的策略选择 |
4.6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成本效果 |
4.7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用 |
4.8 高血压前期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益 |
4.9 敏感性分析 |
4.10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的影响因素Tornado分析 |
5 讨论 |
5.1 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的成本优势明显 |
5.2 Markov模型拟合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是优势策略,成本低,效益高 |
5.3 成本效果、效用分析体现出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方案的优势 |
5.4 高血压前期人群干预的成本效益比远大于高血压人群的干预 |
5.5 敏感性分析支持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与随访干预策略 |
5.6 模型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
6 高血压前期人群社区干预方案投入产出分析总结 |
第六章 主要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
1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研究的结论 |
1.1 高血压前期人群特征及危险因素的聚集性 |
1.2 设立干预目标,确保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有效性 |
1.3 高血压前期健康管理和随访干预短期效果明显 |
1.4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投入少,取得ICER、QALYs等优于不干预方案 |
1.5 群组干预模式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模式的优势 |
2 政策建议 |
2.1 鉴于血压升高的危害,应对高血压前期“提前”干预 |
2.2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的成本优势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筛查和干预的实际意义 |
2.3 群组干预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建议 |
2.4 契约关系是健康管理与随访管理的核心 |
2.5 创新专注于改变行为,可持续性的健康行为模式是健康干预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 |
2.6 健康干预项目的目标设定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 研究的创新 |
1.1 研究设计的创新 |
1.2 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方式进步 |
1.3 高血压前期健康干预效果综合性评价 |
1.4 综合的统计方法学应用 |
2 不足之处 |
2.1 缺少对高血压前期的进一步分期 |
2.2 样本量估算和统计中对于组内相关性的分析不到位 |
2.3 信息收集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信息偏倚 |
2.4 干预效果不到位原因分析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乡镇地区高血压病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豫中农村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郑晓艳.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2]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 苏巍巍. 吉林大学, 2020(01)
- [3]苏北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管理研究[D]. 周宝.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评价研究[D]. 朱梦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探讨个体化健康宣教对乡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D]. 吴海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西藏日喀则市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D]. 旦增普赤. 吉林大学, 2020(08)
- [7]新医改十年甘肃省卫生服务变迁与公平性研究[D]. 亓磊. 兰州大学, 2020(01)
- [8]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生活质量的预测建模研究[D]. 吴琼.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烟台市城乡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比较分析[D]. 曹娟.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基于社区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健康干预效果经济学评价[D]. 郭海健.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