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翟昭[1](2021)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教堂壁画的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韩聪一[2](2021)在《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波斯细密画是世界美术史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由书籍插图艺术发展而来。13-14世纪蒙古人因统治需要编写《史集》等着作时,大力推进了波斯细密画艺术的发展。波斯细密画也在此时突破了古代伊斯兰国家关于人物形象的限制,开始形成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风格。以往的研究者从其技法、构图、色彩、人物身份、外来因素等诸多关于波斯细密画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文化背景、历史语境、文化艺术及社会心理等宏观方面深入分析,从而考察13世纪后我国文化对波斯细密画发展的影响及亚欧大陆各文化圈层间交流的历史盛况。13-14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政权,为各文化圈层之间的交流扫清障碍;各文化圈层客观上也从此进入“相互了解、联动发展”的新时代。蒙古人进入波斯地区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乃至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美术作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跨文化视角”的研究课题正成为美术史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对研究古代绘画史、艺术史、文化交流史乃至当今世界文明发展史都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为出发点,首先梳理了“蒙古人形象”和由蒙古人引入的其它外来元素是如何被波斯细密画引进、吸收并最后有机融合为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过程;其次对以“蒙古人形象”为代表的外来元素进入波斯地区乃至世界更广范围的具体传播路线、途径、方式等历史线索展开研究与论证;最后证明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等蒙古元素,是由蒙古西征及之后的频繁往来传入波斯地区及亚欧大陆更广的范围内,并受当地传统文化影响及独特文化心理融合构成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形象样式。不同地域、文化圈层间受种族区别、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蒙古人形象”概念虽然可以找到部分共性元素,但总体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大相径庭。“蒙古人形象”更像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图像媒介概念。因此,我们不能将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局限在某种绘画或种族意义上。它涉及到13-14世纪及更长时间内亚欧大陆东西之间文化交流与交融频繁往复的历史语境。“蒙古人形象”绝不是现实意义上蒙古族人物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图像,更是自东向西过程中的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混合物,包含着各地域、各文化圈层对神秘东方世界的各种想象。
刘海宁[3](2021)在《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神性的艺术诠释为主线,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集群的作品为例,围绕其中的雕塑、壁画以及建筑装饰等在诠释神性中的异同进行了论述与论证。敦煌和梵蒂冈艺术既是东西方文明的精粹,也是佛教和基督教艺术的经典、本文以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为例,借助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二者进行切实的比较研究。其中包含了对二者作品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梳理分析,也涉及了创作主体、社会背景、宗教教义等内容的阐释。本文首先分别对敦煌与梵蒂冈造型艺术的内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简要概述,进而以艺术作品为依据,从艺术发展史、宗教社会学和美学等角度对造型艺术和宗教神性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围绕敦煌和梵蒂冈艺术作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论述并论证它们是如何来诠释神性思想的。着重从造型艺术语言的角度,对两者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解析两者在表现手法、艺术追求上的差异与相通,结合东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方式探寻其形成的深层原因,力图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精神等方面,对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进行学术层面的探讨和研究。
王鹏[4](2020)在《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明清时期西画东渐即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所论明清西画东渐不仅仅是指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同时也是指西方艺术美学观念在华的传播影响过程。论文以历史时间顺序为线索,着力对明清时期西方文化艺术在华传播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事件人物、代表作品及后续影响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论文整合了以往对该现象的分散性研究成果,注重分析西画东渐运动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研究方法上:首先,论文从文艺学、美术学、历史学等学科角度对西画东渐运动做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西画东渐过程中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立足民族文化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解析明清西画东渐中的艺术创作现象和其对后来二十世纪初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影响。再次,本文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证明理论论述的准确性。本文打破了以往中国美术史论述中只注重中国传统美术而忽略西方美术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局面,对现代绘画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论文共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五章,以下是本论文的结构和各章节主要内容:首先是绪论,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论文作了整体性的说明。本文所论证和叙述的是当下美学工作者和美术创作者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西方绘画艺术的创作、传播和影响为论证主体,采用图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文艺学、美术学、比较文艺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和视野出发,对上述问题做全方位的分析和阐释,从而为美学理论研究者和绘画创作者提供全面、立体、准确的理论支撑,同时又为创作具有本民族时代特色的绘画作品提供理论指导。其中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方绘画艺术或者受西方艺术影响的绘画形式曾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长期地存在,它们慢慢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审美欣赏习惯,从而为二十世纪初的新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绪论第二部分是本文对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说明。首先,本文从时间上对其做了界定。其次本文从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对明清时期的“西方绘画”概念做了界定。其中,具有“西方绘画”主要特征的几种绘画形式,都被纳入本文所指的明清“西方绘画”之列。绪论的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笔者查阅了与本文有关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中外文献资料。国外的文献资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介绍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及其所做贡献的文献资料,另一类是博物馆现存的明清绘画实物资料。国内的文献资料主要是近十年来以西画东渐及后续影响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专着等研究成果。绪论最后部分是对本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的陈述。正文内容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是对西方绘画传入明朝的背景及传播状况的梳理与分析,分为四节。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明以前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情况。虽然明末的西画东渐是中华美术史上一次可以称之为有序、有质量、有规模的,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西方艺术的传播运动,但这并非西方绘画艺术首次进入中国。首先,根据确切的文献记载,早在大唐时期,作为西方天主教一支的景教就已传入中国。并且,该教还曾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景教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生存危机,但从未从中华大地消失过。本文同时论述了当时作为景教产生地的东罗马的艺术状况。西方最初解释基督教义的文献中就包括类似连环画的书本插图或庙宇壁画。这些插图或壁画又会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扩散。当时的历史文献不仅记载了景教传入中国的这一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描述了随着这一教派一起传入中国的宗教绘画活动。当时的景教寺院中会有教徒进行宗教壁画和人物帝王肖像的创作活动。由此推测,景教入华时,西方释教的艺术图像就已经传入中国。其次,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和西亚的贸易也越来越繁荣,中西风格的实用工艺艺术品也随着频繁的商业活动而带给双方,同时在华长期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地传播着西方艺术。从宋元时代所保存下来的西方人的墓碑以及一些艺术实物中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西方艺术在国内的传播状况。这也说明明末的西方绘画艺术入华并不是一个突发的、孤立的艺术事件,而是具有历史上的继承性和连贯性。第二节分析了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的中国背景。本节从当时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以及人文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证明末西画东渐时的中国社会背景。第一方面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明朝对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中国政府对南方沿海贸易地区的管控对策,是西方开启中欧贸易之门的先决因素,也是西方绘画艺术能够进入中国的主要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当时的人文思想。明朝人文艺术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级对社会文统的批判性和矛盾性。当时的文人艺术表现出脱离现实社会的内向追求。创作者们强调抒发胸中的逸气和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第三节介绍了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传播西方绘画的历史过程。本节分别论述了利玛窦来华时,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背景和宗教背景以及明代欧洲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利玛窦来华时,意大利绘画艺术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为西画东渐运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第四节介绍了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之美学译介。本节内容论述了早期澳门耶稣会的建立过程、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的传播过程以及明末西方宗教哲学、美学、实用科学等着作的在华译介过程。欧洲文学的译介活动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同时对明末知识分子理解西方艺术也起到重要作用。第二章分析了明入华的西方绘画的审美特点及其传播影响。本章分五节。第一节论述了中国油画家游文辉的《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并详细解析了游文辉《利玛窦像》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此画也是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人画的油画作品。第二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乔瓦尼的美术活动和传教士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以上两人是明末最着名的西方油画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第三节是对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虽然此木板“油画”至今具有争议,但被认为是明代绘画实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四节论述了明末江南南京一带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重要画派“波臣派”和其代表画家曾鲸。第五节是对受西方绘画风格影响的明代经典肖像画的审美解析。这些肖像画的构图基本一样,但分别为西方油画和中国画。本节着重论证了西方绘画在明代的具体传播和影响作用,并对其绘画艺术的审美特点作了分析。从客观上讲,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已经开始了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三章研讨了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此一时期西方绘画语言及审美风格对中国的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占明末中西方贸易重大份额的瓷器绘画上,这也是明清西画东渐在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外销瓷器上的绘画往往是以中国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西方的宗教内容,这种表现形式也是后续外销瓷上转向西洋风绘画的开端。本章分四节,详细介绍了明代中西瓷器贸易的背景以及西方艺术元素对瓷器绘画的影响过程等几个方面。明代以后,西方教会定制瓷器的出现,使得传统瓷器绘画日益受到西方绘画元素的影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国人也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审美观念。这种受西洋风影响的瓷器绘画的演变一直持续到近代。第四章分析了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了欧洲传教士画家在宫廷中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对传统宫廷绘画的影响。这又是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的,第一方面,研究了郎世宁的来华及其背景;第二方面,论述了其他西方画家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总体内容可以分为五点:1.油画材料的选择;2.对《桐荫仕女图》的解析;3.对传教士画家的介绍;4.西方透视理论在华的传播;5.西方版画在清宫廷中的创作及其影响和清行宫建筑雕塑所受西洋绘画因素的影响。第二节分析了画家郎世宁中西结合的绘画创作及其传播,内容包括“郎世宁花卉和景物的创作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分析”“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分析”等三个方面。第三节探讨了着名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画创作及中西师承关系。第四节的题目为“现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主要对现存意大利、柏林、加拿大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审美分析。第五章的题目为“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可分为三节。第一节的题目为“明清西方绘画的传播是导致现代美术教育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此节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分析了西方绘画艺术在南北方传播与影响的不同特点。第二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过程。第二节的题目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本节列举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现代美术教育和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新式绘画学校和知名画家。第三节的题目是“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此节论述了西画东渐运动对新美术运动的影响。在西画东渐过程中,以写实为主的绘画和新美学观念得以确立,这为新美术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新美术运动中,一些有识之士用科学、理性的西方艺术观念改良了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使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机构,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绘画方法和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及其艺术观念的发展。结语部分总结了西画东渐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西画东渐不仅改变了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整体创作格局和传统绘画面貌,也对中国现代绘画和艺术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西画东渐演变过程的研究,厘清了该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其对近现代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影响。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和思想革新,而且也对当代艺术家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有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李尧[5](2020)在《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忧郁美》文中认为忧郁美在美学中是一种至纯意境,不加修饰、雕琢,便可直击人们灵魂的深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完美的诠释了忧郁美的存在,封建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碰撞,更有利于再现特有的时代审美特征和社会风貌。其中,绘画作品中呈现出的忧郁美,是耐人寻味的,更是值得我们不断关注和继续探求的课题。本课题结合大量文献阅读、历史研究、图文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论文展开一系列论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以本课题选题缘起、研究背景和具体内容拉开帷幕,对国内外有关论证“忧郁美”的研究性课题的大环境进行阐述,是整篇论文提纲挈领的部分。第二章深度挖掘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溯源。本章分为三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展开,分析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思想发展及变化,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开始萌芽;然后说明佛罗伦萨的辉煌给艺术带来了优越;最终证明了美第奇家族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学、科学,而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美第奇家族的偏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主义的光辉影响着每一位艺术家,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创作,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与灵魂。第三章从悲剧美学到哲学,从审美体验到文学思想,分析“忧郁美”的特征与内涵,为后文的主体部分明确理论基础。第四章为忧郁之思——忧郁美蕴含于文艺复兴绘画之中,主要从绘画作品中进一步对“忧郁美”作出研究与解释,剖析文艺复兴时期不同阶段艺术家的审美方向与情感体验,寻找艺术家创作中的忧郁韵味。不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宗教情结,亦或是欧洲古典技法与线性的表达,都蕴含着“忧郁美”的特征。第五章是在以上四章论述“忧郁美”的背景和分析文艺复兴时期部分绘画中所体现“忧郁美”的基础上,阐明了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所带来的艺术价值和现代意义,并结合我的毕业创作,阐述了我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忧郁美”。第六章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历久弥新的文艺复兴画作持续散发着光和热,激发着当代艺术家不断推陈出新,让绘画的表现力在人文主义层面升华,优秀的画作不断复制、重新处理、再推出,使经典变成了永恒,融入到当今艺术的新审美体验中去,在经历时代洗礼之后,其艺术价值变得更加多元化,其学术研究有了更多探寻的视角,文艺复兴时期所蕴含的忧郁美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文艺复兴的绘画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后世之人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孜孜不倦的探索。艺术家们通过在作品中诠释忧郁美,在文艺复兴时期,不论从文化思想、精神层面、以及对人性的思考都得到了解放,艺术家沉浸在创作的意境中,享受着情绪所激发的灵感,并且不断的融汇于绘画作品中,更加有力的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性,崇尚自由、渴望解放的崇高之美。忧郁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像是绘画中的一种媒介剂,这种亚健康病态的情绪经过艺术家艺术处理转化为新的美学观念,我们需要做的便是从积极地、乐观地角度去善待忧郁情绪,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大师们一样,将我们的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能蕴含着忧郁气质,可以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佳作。
邓越[6](2020)在《基于几何学原理的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欧洲绘画艺术在中世纪一直作为宗教的附属品,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主题单一,构图形式单调,缺乏严谨的数学逻辑。文艺复兴早期希腊着作被引入欧洲,这一弊病才开始发生改变,艺术家们为寻求绘画上的突破,开始将数学思维更多的融入绘画艺术之中,尤其是几何数学原理。《圣罗马诺之战》作为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品,是绘画艺术与几何数学相结合的重要范例,其构图形式中融合的几何学艺术对后世绘画空间及形式表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长久以来《圣罗马诺之战》中的几何学艺术价值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蕴含的几何艺术值得深入挖掘以丰富人们对绘画艺术的认知。因此,本篇论文以乌切洛代表作品《圣罗马诺之战》组画作为探究对象,运用形式分析法和图像阐释法,探寻画面中蕴含的几何学原理及这些科学理论所呈现效果的深层涵义,进而思考当今社会艺术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关联性。同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并结合乌切洛的生平经历,通过分析在《圣罗马诺之战》中乌切洛有意识与无意识运用到的几何学原理,诠释他对空间和形式区别于同时期其他艺术家的新的理解。《圣罗马诺之战》通过运用几何学原理使画面多层次的宏大场面得以统一,营造出了真实的三维空间效果,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绘画构图的固有模式,使画面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审美感受,更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而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几何学的发展也成为推动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转变的理论支持之一,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也驱使当代艺术家要善于将科学与理性融合到艺术中,利用科学技术使艺术在多维度得到新的发展。图75幅;表0个;参54篇。
高俊[7](2020)在《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明确提出“油画语言语感”的概念,并在东方文化语境中讨论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这一油画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语感发生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回归对本体的觉知是拓展油画语言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油画语言相关基本对立问题的探索中运用辩证法,是深化油画语言语感的途径;对整体感的觉知,将使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与深化得以体系化,由此形成并创立新的油画语言风格。在论证过程中,笔者运用了语言学、历史学、图像学、田野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证:第一章,从历史观的角度,通过回溯油画语言演变的历史节点,并结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对油画语言的探索过程,以论证油画语言语感随着文化语境而发生变化是历史的常态,在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语感发生变化与拓展是历史的必然。第二章,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回归本体的觉知是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途径,具体包括:对油画本体语言的觉知、油画家的本体意识自觉、油画家对自然本体的深度觉知、油画家对不同艺术共性原理的觉知、对人文精神的回归,进而阐明油画语言发展的源动力和新的语言风格的形成与演变并不在于对外在的追慕与迷茫,而在于对本体的觉知与回归。第三章,论证辩证观的运用是深化油画语言语感的途径,具体围绕油画语言若干矛盾问题(如形式与内容、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象)等进行讨论。第四章,从整体观的视角,论证整体性、系统性是油画语言语感的内在逻辑的框架结构,对整体感的觉知是新的语感觉知升华为系统表达的关键,整体感是油画家终身面对并探索的基本问题。论文的论据主要以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探索为例,其原因是油画语言在中国落地生根,与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不竭探索有密切的关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长于20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各种变化,对东西方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均有深刻的研究与体会,在学成之后他们穷极一生致力于教学与创作,是油画语言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和探索者。因此,中国第三代油画家60余年的艺术创作实践是在东方文化语境中讨论油画语言语感的典型案例。本论文的学术创新点在于,明确提出并深入阐释油画语言“语感”这一概念,从“语感觉知”层面深入探讨油画语言风格演变的内在本质。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于,选择有关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语感觉知”这一主题,并从历史观、本体观、辩证观、整体观四种视角深入探讨并论证语感觉知的变化促成油画语言风格的演变,对学界探讨油画语言语感及艺术创作风格具有学术借鉴价值。本论文紧密结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的创作实践和学术研究,在学界前辈和同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东方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油画的走向和中国油画家的艺术探索提供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人见解。
赵昱翔[8](2020)在《观看与表现 ——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与油画观看的时效性》文中指出绘画艺术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画,另一个就是如何看。观看富于创造力,既是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主观的、个人化的,从来没有一副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眼镜”。因而油画艺术的形式、风格与趣味之间,无法画等号,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总是从自我趣味的角度出发,主观舍弃与自身趣味不相符的,或是当前无法理解的艺术形式,所以任何时期的艺术创新成果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关于艺术的观看模式这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海因里希·沃尔夫林早已在他的理论着作中有详细的论述。这一理论的创立,不仅对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形式以及作品风格进行总结,更是对艺术家个人及其所处时代的普遍艺术观看方式的文字化、形象化呈现。所以“如何看”正是沃尔夫林思想及他的艺术风格理论的精华所在。鉴于此,本文旨在以沃尔夫林思想及他的艺术风格学为理论依据,探索油画艺术中,不同时期观看与表现模式的差异以油画时效性的方式呈现,对更深层次的理解油画艺术创作具有的推动意义,以及沃尔夫林视觉观看模式的真正价值所在。不仅关注艺术家的个案及绘画实践经验,更强调观看在艺术活动中的视觉主导作用。在论述中,始终以沃尔夫林的思想、理论为依托,从创作与观赏两方面的实际过程入手,并将“趣味”、文化环境等个体、群体在油画艺术发展中的隐性因素引入,着重探讨艺术活动中的视觉感知与思维观念,使之兼具思想性与哲理性。将油画艺术视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是错误的理念,但不可否认油画艺术的确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的意识与观念。无论任何时期,社会及个体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这无法通过自身发觉,但在某种程度上,油画艺术的创作活动却能记录并反应它。本文所提出的时效性观点虽然无法彻底摆脱黑格尔思想体系的影响,并且与“本质论”、“镜像论”有密切的关联,但时效性本身并非用来判断艺术的价值,也不是某种历史决定论的必然产物,而是发掘、重视油画艺术不可忽视的,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记录价值。艺术本身的广博、精深并非某一种观点就可以将之准确并完整的定义,如同盲人摸象,更多是得出相对片面的结论,进而导致社会对艺术频频产生误解。因此油画艺术观看的时效性观点站在更广阔的维度,力图让艺术的轮廓更明晰。
李鲁一[9](2020)在《“透视法”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对透视法的发展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之间的关联进行探讨,探寻透视法的出现和使用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联。透视法深深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发展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确立起来。通过探究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具体影响方式,揭示在西方绘画艺术中透视法的使用有着如何深远的影响,并期望提供一个研究西方绘画艺术的新角度。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探寻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中存在的透视思想,随后是对中世纪绘画中独特的透视表现进行了研究。第二个部分进入本论文的主题,从早期文艺复兴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实验到阿尔伯蒂的《论绘画》出现,随后是几位具有代表性质的画家的透视理论。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是重点结论所在,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讨论,以透视法的角度对绘画作品进行解析,从而揭示透视法的使用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之间的关联。
宋沛沄[10](2020)在《贝伦森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理论历史评析》文中研究指明伯纳德·贝伦森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情有独钟,他一生从事文艺复兴艺术鉴赏研究。其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理论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他继承了莫雷利的细节鉴定法并加之发展,将触觉价值,动态感与空间构图引入绘画鉴赏中。他以自身的审美体验为桥梁,将个人的审美情感变为绘画鉴赏的技法之一,大胆提出绘画鉴赏的根本方法是把握画作的品质感与艺术家注入画作中的精神。文艺复兴艺术史是文艺复兴史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由贝伦森构建的文艺复兴艺术鉴赏理论成为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环节。他摒弃了传统艺术史家围绕绘画画派、风格展开的艺术史脉络,转而将鉴赏理论与艺术史研究紧密结合,尝试从鉴赏家的角度,以鉴赏理论为依据书写与传统艺术史不同的“新型艺术史”:即在分析画家的绘画技法与不同绘画的品质后,对画作进行归属判定,并进一步将画作的创作背景融入画家所在的历史背景中,同时把握画家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的程度,技法、风格方面等的发展继承。其书写的艺术史将画家之间的代际关系,关联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纯粹从画家的作品入手来构建艺术史,尽可能还原文艺复兴时代之下的画家们通过作品本身呈现出的历史场景,再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各风格明确的大小画家们共同构筑的辉煌时代。贝伦森地将鉴赏理论运用到艺术史研究中的开创性举动,成为他区别于其他艺术史家的关键所在。
二、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2)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1.国内外有关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图文资料 |
2.有关波斯细密画内容及蒙元时期文化交流的史学研究资料 |
3.有关“蒙古人形象”研究的专题成果及学位论文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向 |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历史来源 |
(一)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概念 |
1.波斯细密画 |
2.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与东方元素 |
(二)广阔时空中的历史传统积淀 |
1.地理及人文环境概述 |
2.多元多样的宗教信仰 |
3.频繁往来的对外交流 |
(三)蒙古西征后对波斯细密画艺术的直接影响 |
二、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造型特征 |
(一)从暴戾血腥到和蔼与崇敬的形象变化 |
(二)从平面静态描绘到动态戏剧化表现 |
(三)人物类型及场景布局等方面的变化 |
1.女性人物形象的出现及位置 |
2.空间布局变化 |
三、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变化因素 |
(一)不同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的“蒙古人形象” |
(二)波斯传统文化中神话形象的变化 |
(三)从“征服者”到“文化继承者”的心理变化 |
四、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的特殊意义 |
(一)有机组合的新绘画题材及形象的产生 |
(二)对波斯细密画色彩运用吸收创新的促进 |
(三)推动波斯细密画空间观念的系统吸收与再创造 |
五、波斯细密画中“蒙古人形象”与文化交流 |
(一)各具特色的“东方宫廷”图景想象 |
(二)历史典故场景中的“异域风情” |
(三)狩猎征战场景中所向披靡的“勇士”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敦煌与梵蒂冈的造型艺术 |
第一节 敦煌艺术——佛教艺术的典范 |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基督教艺术的经典 |
第三节 神性的诠释与造型艺术 |
第二章 神性诠释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神圣形象的塑造 |
一、庄严崇高的氛围渲染 |
二、超越自然的形态表达 |
第二节 仁爱品质的阐扬 |
一、慈悲和善的形象描绘 |
二、人格道德的理想刻画 |
第三节 玄幻特性的表述 |
一、神秘幽幻的装饰手法 |
二、恐怖惊惧的情景营造 |
第三章 艺术诠释语言的异同 |
第一节 敦煌艺术语言的主要特征 |
一、夸张与神秘 |
二、飘逸的动感和凝聚的力量 |
第二节 梵蒂冈艺术表现语言的主要特征 |
一、真实与崇高 |
二、坚实的形体再现 |
第三节 文化底蕴和审美方式 |
一、艺术诠释语言的差异 |
二、艺术诠释语言的共性 |
第四章 神性与人性的相融相通 |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
一、理想的真实追求 |
二、真实的理想呈现 |
第二节 偶像与图式的结合 |
一、图式中的偶像烘托 |
二、图式中的情感体现 |
第三节 精神与肉体的统一 |
一、贬抑肉体的精神追求 |
二、关照人性的神圣体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缘起和现实意义 |
(一) 缘起和现实意义 |
(二) 艺术传播的情景和结果 |
二、对本文所论明清时期“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一)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二) “西方绘画”概念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西方绘画传入明朝之背景及传播概况 |
第一节 明代前西方艺术在华特征 |
一、早期西方基督教绘画入华依据 |
二、宋元在华西方墓碑艺术及元代西方宗教艺术背景和主要特征 |
三、元代西画东渐中中西文化艺术随商贸交流之相互影响的实证 |
第二节 明代西方绘画艺术在华传播时的中国背景 |
一、明朝社会对外制度 |
二、人文艺术特征 |
第三节 明末利玛窦为代表传播西方绘画状况和实证 |
一、明末时欧洲文艺复兴中晚期社会背景及西方传教士进入远东的条件和入华 |
二、利玛窦来华时代的意大利艺术和画家及欧洲耶稣会背景 |
三、利玛窦传教士及西方绘画在华的传播和实录 |
第四节 西方绘画进入中国的传播者罗明坚及明末美学译介 |
一、澳门耶稣会建立及罗明坚神父携西方绘画进入内地 |
二、明末美学译介 |
第二章 明代入华西方绘画的审美解析及传播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画家游文辉油画《利玛窦像》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一、游文辉和他的利玛窦画像 |
二、油画《利玛窦像》的审美特点 |
第二节 传教士画家乔瓦尼和修士画家倪雅谷的绘画创作与传播 |
第三节 现存明代西洋绘画《木美人》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受西方绘画影响的明代画家曾鲸及“波臣派” |
第五节 中外同版两题的创作关系和杨氏神像分析 |
一、《罗马人民的保护神圣母玛利亚像》和明唐寅版《送子观音》的关系和比较分析 |
二、杨茂林神像 |
第三章 西方绘画元素在明末清初外销瓷器中的体现和演变 |
第一节 明朝外销瓷器时期的中欧贸易历史背景及瓷器输出 |
一、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外销定制瓷器的风格演变 |
二、明代外销瓷器的制作中心 |
第二节 西方宗教绘画艺术及其审美在中葡外销瓷器设计上的体现 |
一、绘有耶稣会徽号的瓷器 |
二、带有十字架绘画图案的西方定制瓷器 |
三、西方外销瓷器与葡萄牙的贸易和传教的关系 |
第三节 西方早期外销定制瓷器绘画图案选择考和绘画审美特点 |
第四章 清代宫廷中不同形式的西式绘画创作 |
第一节 北京宫廷欧洲传教士画家的绘画创作审美特点和传播影响 |
一、郎世宁来华及其背景 |
二、西方画家及西方油画在清宫廷内的创作与传播 |
第二节 郎世宁中西结合绘画创作的审美分析 |
一、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花卉和静物画创作中的审美解析 |
二、西方绘画因素在郎世宁人物画创作中的审美分析 |
三、西方绘画因素在历史纪实题材中的渗透和中西绘画技法上的结合特征 |
第三节 传教士画家的宫廷肖像创作及中西师承 |
一、传教士画家王志成的肖像画审美分析 |
二、清宫廷内的中西师承 |
第四节 海外收藏清朝经典油画和融合西方绘画因素的肖像画分析 |
一、达瓦齐像 |
二、满绰尔像 |
三、陆禧甫像(李夫人的丈夫)、李夫人像(陆禧甫夫人) |
第五章 走向现代美术及美育观:明清西方绘画在华传播的后续影响 |
第一节 明清西方绘画传播是导致中国现代美术开端的综合因素之一 |
一、西方绘画艺术传播和影响之南北方现象 |
二、现代美术、美育观念的确立 |
第二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西方艺术影响的主要新式学校和留洋画家 |
一、土山湾画馆 |
二、震旦大学 |
三、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四、上海城东女学 |
五、述善学堂 |
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 |
七、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
八、周玲荪(1893-1950) |
九、清华大学艺术科 |
十、上海油画院、布景画传习所、中西图画函授学堂及其创办者周湘 |
十一、上海神州女校美术科 |
十二、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
第三节 新美术运动对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影响 |
一、写实为主的绘画改良派及新美学观念的确立 |
二、近现代中国美术对西方绘画艺术技巧、文化精神的吸纳、融合和民族艺术实践 |
结语 |
一、明清时期西画东渐的传播作用 |
二、明清西画东渐对传统艺术的影响和对现代创作观念的改变 |
附录一: 明清西画东渐传播中做出明显贡献的西方传教士列表 |
附录二: 20世纪初至1949间中国留学生赴日学习油画一览表 |
附录三: 1887年至1948年间中国留学生赴西方欧洲学习油画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其他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绘画创作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独立主持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忧郁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起及本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忧郁美的研究 |
1.2.2 国外关于忧郁美的研究 |
1.3 提出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溯源 |
2.1 从中世纪过渡到文艺复兴 |
2.2 文艺复兴艺术的摇篮 |
2.3 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
第3章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特征与内涵 |
3.1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特征 |
3.1.1 表现与情态 |
3.1.2 新柏拉图主义 |
3.2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内涵 |
3.2.1 审美体验的忧郁与美 |
3.2.2 文学的忧思情怀 |
第4章 忧郁之思——忧郁美蕴含于文艺复兴绘画之中 |
4.1 绘画造型蕴含的忧郁美 |
4.1.1 “温柔与忧郁”并存 |
4.1.2 宗教情结的反应 |
4.2 绘画技法蕴含的忧郁美 |
4.2.1 欧洲古典技法 |
4.2.2 线性表达 |
第5章 文艺复兴绘画中“忧郁美”的艺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
5.1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艺术价值 |
5.2 文艺复兴时期忧郁美的现代意义 |
5.3 毕业创作中所蕴含的忧郁美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几何学原理的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乌切洛与《圣罗马诺之战》 |
1.2.2 几何原理与绘画 |
1.3 几何学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价值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圣罗马诺之战》的构图解析 |
2.1 构图形式在文艺复兴早期的发展 |
2.2 《圣罗马诺之战》的构图形式分析 |
2.3 《圣罗马诺之战》蕴含的图形示意 |
2.3.1 几何图形的视觉性格 |
2.3.2 《圣罗马诺之战》构图中的几何图形及其含义 |
2.4 《圣罗马诺之战》的变迁及复原 |
2.4.1 《圣洛马诺之战》的变迁 |
2.4.2 《圣罗马诺之战》的复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透视法与《圣罗马诺之战》 |
3.1 透视法原理 |
3.2 中世纪后透视法的发展 |
3.3 透视法在《圣罗马诺之战》中的运用与解析 |
3.3.1 焦点透视法在《圣罗马诺之战》的应用分析 |
3.3.2 透视缩短法在细节上的运用 |
3.3.3 透视法对《圣罗马诺之战》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金分割与《圣罗马诺之战》 |
4.1 黄金分割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2 黄金分割在《圣罗马诺之战》中的运用与解析 |
4.2.1 《圣罗马诺之战》中蕴含的黄金分割构图 |
4.2.2 黄金分割线在《圣罗马诺之战》人物编排中的运用 |
4.2.3 《圣罗马诺之战》细节中隐藏的斐波那契螺旋线 |
4.2.4 黄金分割对《圣罗马诺之战》的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圣罗马诺之战》构图形式对中外绘画创作的影响 |
5.1 几何学原理在文艺复兴绘画作品中的延续 |
5.2 《圣罗马诺之战》构图对一战英国绘画的指导 |
5.3 《圣罗马诺之战》的几何原理在《赤壁之战》中的体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一)概念界定:油画语言;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第三代油画家 |
(二)研究基础 |
(三)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史观:文化语境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第一节 镜鉴: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语境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一、凡·艾克:从油性媒介剂到油画材料语言的语感觉知 |
二、从凡·艾克到提香:从材料语言到色彩语言的突破 |
三、从提香到格列柯 |
第二节 启示:19-20世纪西方油画家对东方艺术的借鉴 |
一、凡·高:“笔”的表现力 |
二、博纳尔:色彩的晕化、线的生命力 |
三、马蒂斯:造型符号、线的表现力、色彩的纯化 |
第三节 探索:东方文化语境中的反思与自觉 |
一、东方的反思 |
二、东方的自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体观:“本体”的觉知与油画语言语感的拓展 |
第一节 油画本体语言 |
一、油画本体语言的概念 |
二、油画本体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三、油画造型的语感觉知 |
四、油画构成的语感觉知 |
五、两种图像的背后 |
第二节 油画家本体意识的自觉 |
一、本体意识的自觉 |
二、本体自觉意识与个性化油画语言 |
第三节 自然本体 |
一、自然本体对于油画家的意义 |
二、觉知自然之形 |
三、从自然的颜色到色彩的语感 |
四、觉知自然之构架 |
五、觉知自然之气息 |
六、觉知自然之本体的方法 |
第四节 艺术共性原理的启示 |
一、觉知艺术共性原理 |
二、艺术综合素养与语感觉知力 |
第五节 人文精神与油画语言的语感觉知 |
一、西方艺术家:创造力的滋养与激发 |
二、中国油画家:素养积淀与境界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辩证观:油画语言语感的深化 |
第一节 油画的形式语言与内容 |
一、追溯与超越 |
二、内容的厚度与意义 |
三、形式语言与内容的相互契合 |
四、形式语言的独立审美价值 |
第二节 油画语言的共性与个性 |
一、共性的重要性 |
二、个性化油画语言的探索 |
三、油画语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抽象与具象 |
一、抽象之象 |
二、具象绘画中抽象元素及其结构 |
三、抽象中的具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体观:从油画语言体系到油画语言的整体感 |
第一节 油画语言体系的整体认知 |
一、造型 |
二、构成 |
三、油画本体语言 |
第二节 油画造型整体观 |
一、形体的整体感 |
二、空间的完整 |
三、形体与空间在画面上的纯化 |
第三节 油画构成整体观 |
一、“章法”:稳定与坚实 |
二、构图之“象”:对“一”的追求 |
三、形调、节律与异质同构 |
第四节 油画本体语言的整体观 |
一、色调:色彩的整体观 |
二、从自然色调的启发到画面色调的审美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品照版权申明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8)观看与表现 ——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与油画观看的时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油画的图式与制约 |
第一节 风格演变中的类型与个性 |
第二节 美的标示与尺度 |
第三节 临摹与创新的灵动与再现 |
第四节 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结构形式与风貌 |
第二章 油画的媒介与潜力 |
第一节 媒介的本性与再现的维度 |
第二节 描绘风格特性的视觉基础 |
第三节 从光线到色彩的变化与发现 |
第三章 油画的关联与转型 |
第一节 变相过程的并存与撞击 |
第二节 唤起可信形象的能力与出发点 |
第三节 抒情意图的不断尝试 |
第四节 可见与不可见之品评与展现 |
第四章 油画的鉴赏与时效性 |
第一节 开启风格之谜的感官之锁 |
第二节 视觉世界的知觉、暗示与延伸 |
第三节 感性力量的内在变化与觉悟 |
第四节 想像性观看模式的审慎与反思 |
结语 |
本文尚且存在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参考文献 |
二、中文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 |
附录 :沃尔夫林的生平及重要着述 |
(9)“透视法”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与透视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 |
第二章 “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再发现 |
第一节 文艺复兴前夕 |
一、乔托的透视研究与绘画 |
第二节 “透视法”理论体系的形成 |
一、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实验 |
二、阿尔伯蒂和他的《论绘画》 |
第三节 “透视法”理论在文艺复兴盛期进一步的确立 |
一、佛朗切斯卡的透视研究 |
二、达·芬奇与《绘画论》 |
三、丢勒的透视 |
第三章 “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利用“透视法”制造的幻象 |
一、马萨乔《圣三位一体》 |
二、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 |
三、佛朗切斯卡《鞭打基督》 |
四、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受胎告知》 |
五、拉斐尔《雅典学院》 |
第二节 利用“透视法”再现的真实视觉 |
一、达芬·奇《蒙娜丽莎》 |
二、拉斐尔《教皇利奥十世与两位红衣主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贝伦森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理论历史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艺术的朝圣者——作为鉴赏家的贝伦森的生平 |
第一节 “鉴赏家”的童年(1865-1875) |
第二节 鉴赏家的成长(1875-1893) |
第三节 鉴赏家的塑造(1894-1947) |
第四节 鉴赏家的归属(1947-1959) |
第二章 贝伦森作为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理论的集大成者 |
第一节 贝伦森艺术鉴赏理论的直接来源 |
第二节 贝氏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的理论支撑点 |
第三节 贝伦森独特的鉴定技法 |
第三章 贝伦森鉴赏理论的运用 |
第一节 宗教绘画的归属判定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画的归属判定 |
第四章 尾声:贝伦森作为鉴赏家与艺术史家的地位与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成就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性教堂壁画的艺术研究[D]. 翟昭.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2]交流与交融-波斯细密画中的“蒙古人形象”研究[D]. 韩聪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神性的形象诠释 ——以敦煌和梵蒂冈的造型艺术为例[D]. 刘海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明清时期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研究[D]. 王鹏. 山东大学, 2020(02)
- [5]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忧郁美[D]. 李尧.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几何学原理的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分析研究[D]. 邓越.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觉知语感:论东方文化语境中油画语言的探索 ——以第三代油画家为例[D]. 高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观看与表现 ——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与油画观看的时效性[D]. 赵昱翔.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透视法”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关联研究[D]. 李鲁一.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贝伦森文艺复兴绘画艺术鉴赏理论历史评析[D]. 宋沛沄.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