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创造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孟子微[1](2021)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初中Mixly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文中指出“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新社会环境下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学校的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模块编程软件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等特点,非常适合初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本研究旨在将创客教育的理念融入Mixly课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流程,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对如何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在创客教育的理念下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中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增加教学流程中实践所占的比例,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在能发挥个性的环境中学习。首先,对文献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创造力和创客教育进行研究,分析模块编程软件的特点,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流程设计。其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方式,借助“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表”和作品评价工具,对比两个班级的前测和后测成绩,以及对两个班级用学生作品评价量规进行分析,来验证教学流程的有效性。最后,在分析实践数据后发现,“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表”中实验班在四个维度上的成绩和总项成绩都高于对照班,且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较实验班前测成绩有明显提升,在分析学生作品评价量表中实验班成绩也好于对照班。研究表明创客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好奇性和挑战性上;初步验证了“关注创造力培养的Mixly课程”教学流程是有效果的,为初中生提高创造力提高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徐侠侠[2](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蔡杨,王慧霞,祃海霞,邓怀宇[3](2020)在《“学·赛·习·创”四核驱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整体要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的要求。文章在分析"学·赛·习·创"四核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学、赛、习、创的基本内涵和相互作用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建立"学·赛·习·创"四核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思考。
曲平[4](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李乐[5](2020)在《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及教育意蕴》文中指出在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人才已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角,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保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理应直面国内创新人才短缺的现实,承认我国创新实力较弱的现状,并给以研究解决。习近平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历史征程中,结合高科技时代人才的重大价值以及国际国内的人才培养经验,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方略,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时代。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论文结合习近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人才问题重要讲话的系统梳理,主要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方法等,对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与教育意蕴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一是从历史渊源纵向角度与时代背景横向视野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理论源泉及形成的国内外背景。二是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主要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体系,而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是适应时代需求,以德才兼备为目标、以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服务管理体系为基础,涵盖了教育内容、培育机制、育人目标、保障支撑等多方内容。三是着重研究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立足时代、全面发展的的中国特色和基本特性,总结出属于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话语体系。四是讨论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探究其思想在理论学说、教育指导、实践应用上的魅力。五是在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指导下,从现实和未来回应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及其变革,为深化改革新时代高校创新人才教育机制提出建议,努力实现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合力,致力于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是立足时代发展现实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才学说进行的时代性、社会性、科学性的丰富与发展。同时,我们也要以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为指导,正视中国创新力量薄弱、创新人才短缺之现实,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做好以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指导高校创新人才教育工作。一是健全高校创新人才教育保障体系,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做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一体化建设;三是完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培养出更多专业化、素质高、精神佳的创新人才。
孙立明[6](2020)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文件中重点指出,“要弘扬科学和工匠精神,完善科技人才选拔、培育、岗位对接、激励机制等,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进一步指明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无论何时,科技创新人才都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1978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科技创新人才所取得的成就显着,在这显着的成就背后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科技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那就要一套优良的人才保障将人才的选拔、培育、岗位对接、吸引、物质保障等机制有序有效的利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以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为主线,对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尽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系统阐述探究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科学的界定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科技创新人才指的是,基于社会稳定这一背景下,拥有专业的学识和技能,能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并且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推动科技发展的人。阐述了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与发展。第三部分,详细论述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设概况。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初期所取得的成就,找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第四部分,借鉴学习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中的一些做法,进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第五部分,全面的分析我国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各种机制中优点与不足,进而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准备,高效有序的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各种机制。探究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有序发展、壮大及科技创新成效等问题。既考虑科技创新人才个体的个性特征,又要营造科技创新人才的宽松环境,还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保障。
赵振红,杨兆山,陈仁[7](2020)在《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改革创新》文中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既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核心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工程。实施"创造的教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人格,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赋能,是"创造的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相背离的诸多问题,延缓了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步伐。重申并落实"创造的教育",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核心议题。
龚蕾[8](2020)在《基于Moodle平台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究 ——以高中信息技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独特的、新颖的观点或想法,能多维度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从国家到社会都展现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创新已经关乎国家兴亡,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学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创新思维培养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课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衍生出的新学科,在创新思维培养中有者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往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多的是停留在字面上。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亟待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中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课程管理系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形成。借鉴国内外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理论结合实践,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Moodle这一国际顶级开源课程管理平台构建资源丰富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和协作学习环境,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形成,并在实践中建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品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中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思维培养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分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Moodle平台的功能,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研究表明,学生普遍很喜欢信息技术课,他们认为创新思维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并且学生都有一定的上网学习经验。其次,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更新快、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都非常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后,Moodle平台的设计理念、开源免费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技术支撑。(2)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根据创新思维的特点、影响因素和产生过程等,在Moodle平台构建资源丰富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和协作交流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等模式开展教学,结合Moodle的作业、测验、互动评价等创设积极的评价机制。并将Moodle平台的信息技术课程结构设计为四个功能模块:教学资源、交流协作、评价、拓展知识。然后选择班级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实践表明,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创新大赛获奖人数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均有提升,本次创新教育实践是有效的。(3)教学案例与分析根据教学实践内容,分别以理论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和操作性较强的《“安顺地戏”主题作品制作》为例,从设计思路、活动流程、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如何结合Moodle的功能特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对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4)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在大量研读了创新思维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前提下,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Moodle平台的功能特点,结合笔者的创新教育实践经历,从课堂氛围、问题情境、发散思维、评价机制等提出了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了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体系建设。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课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实质性培养,促进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动素质教育积累经验,同时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谷秾[9](2020)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实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在国际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培养各专业领域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单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已经很难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社会需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恰恰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鉴于此,将创新教育以不同形式融入高校的课上课程和课下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分析国内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现状,了解国外创新教育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式,探析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首先,梳理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分别从三个层次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拆解及分析,马克思对于“人”的界定、马克思对于“全面发展”的界定以及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并对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其次,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与实现路径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创新教育的时代特征分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认为当代创新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正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提出探索创新教育发展方向的必要性。再次,针对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从高校对创新教育的基本认知、高校创新教育的课程安排及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创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忽略、创新教育环境有待形成系统。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认为对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目标不明确是根本原因,创新教育专业队伍的缺失是主观原因,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是客观原因。最后,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有发展社会生产力,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丰富社会关系三个途径,本文提出从主体、实践、环境三个角度出发,促进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发展,完善人的社会关系。
郝亚梅[10](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从未中断。尤其是近年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更加明确了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向前高质化发展的最关键资源。国家的创新发展要通过创新人才去推动,创新人才的培育与高质量产出离不开教育工作的重点实施。在创新因子充满社会每一个角落的创新时代,作为经济社会“知识中心”、“人才中心”、“科技中心”主力军的高校,实施并高度重视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目标的创新教育的开展,承担起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责任,已毫无疑问也义不容辞。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式深化发展迫切需要的回应,其对于人才的创新综合素养、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社会服务的创新能力提升都有着重要且明显的意义,目前更是成为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双动力驱动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并屡创佳绩。但是从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三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次研究正是基于此,以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方法观作为指导,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理念,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为纵向研究区间,以与高校创新教育相关的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为研究的横向基础内容,并以此三个关键维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为梳理、划分其演变历程的依据,较为客观、全面、系统化的展现探索与萌芽、上升与发展、多元化发展、全面深化发展四段演变历程下我国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状况,力求通过对此类感性材料的掌握,上升到理性层面,探究其宏观层面的演变特征,展望未来发展新趋势。本次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重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在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教育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创新教育、高校创新教育等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并力求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与思路,为后续演变历程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演变历程。该部分包括文章的一至四章节,主要划分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萌芽、上升与发展、多元化发展、全面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将高校创新教育置于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三个研究维度之下,力求客观、系统化的探究不同阶段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特点。第三部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特征。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由模仿西方到本土化探索、从校内探索走向社会整体联动、创新人才培养范畴不断丰富、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全方位持续保障、由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普及教育过渡。第四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在演变历程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展望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新方向。
二、论创造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创造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创客教育理念下初中Mixly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文献综述 |
(一)创造力的研究 |
(二)创客教育的研究 |
(三)创造力与创客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初中模块编程教学的研究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做中学”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关注创造力培养的Mixly课程教学流程设计 |
一、创客教育的理念 |
二、关注创造力培养的Mixly课程教学流程设计过程 |
(一)教学流程设计原则 |
(二)教学流程设计具体分析 |
三、关注创造力培养的Mixly课程教学流程设计 |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 |
(二)讲解新课,完成设计 |
(三)作品展示,总结归纳 |
第四章 创客教育理念下Mixly课程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一、教学实践设计 |
(一)教学实践思路及内容介绍 |
(二)实践对象分析 |
(三)实践测量工具 |
二、教学实践过程 |
(一)教学实践前测 |
(二)教学实践过程 |
(三)教学实践后测 |
三、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
(一)实践前测数据分析 |
(二)实践后测数据分析 |
(三)实验班前后测分析 |
(四)学生作品分析 |
(五)实践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的总结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 |
附录二 《闪烁的灯》任务卡 |
附录三 《温控风扇》任务卡 |
附录四 学生作品评价规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学·赛·习·创”四核驱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整体要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赛·习·创”四核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从“创造教育”看“学·赛·习·创”四核驱动的必要性 |
(二)从母、子系统论下的“创新”“素质”“全面发展”关系,看“学·赛·习·创”四核驱动的重要性 |
二、从教育现代化目标看“学·赛·习·创”四核驱动的基本内涵和相互作用 |
(一)“学·赛·习·创”的基本内涵 |
1. 关于“学”,主要是指教学+研学。 |
2. 关于“赛”,主要是指专业竞赛。 |
3. 关于“习”,主要是指实习实践。 |
4. 关于“创”,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教育。 |
(二)“学、赛、习、创”的相互作用 |
三、关于“学·赛·习·创”四核驱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
(4)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
4.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
1.创造性 |
2.研究性 |
3.智慧性 |
4.生成性 |
5.民主性 |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内容 |
3.研究工具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5)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及教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源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习近平人才思想的研究现状 |
(三)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创新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二)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关于创新人才的思想 |
二、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二)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第二章 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 |
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是时代之需 |
(一)创新人才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支撑 |
(二)创新人才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
(三)创新人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 |
二、创新人才体系建设要以德才兼备为目标 |
(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要 |
(二)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应以培养专业型创新人才为本 |
三、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应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基 |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
(二)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
第三章 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
(一)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二)中国独特话语体系下的创新人才观 |
(三)始终坚持党对创新人才的领导 |
二、立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观 |
(一)时代发展下的高瞻远瞩 |
(二)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眼光 |
三、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育特性 |
(一)兼顾思想教育与专业素养培育 |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知行合一 |
第四章 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体系 |
(二)继承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 |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教育意义 |
(一)树立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 |
(二)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深化改革 |
三、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实践意义 |
(一)健全新时代创新人才队伍 |
(二)创新事业成就斐然,综合实力与日俱增 |
(三)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
第五章 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教育启示 |
一、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教育保障体系 |
(一)健全创新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为高校创新人才教育提供导向 |
(二)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支持高校教育与产业实践相融合 |
(三)完善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大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
二、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顶层设计 |
(一)立足科学性,科学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
(二)着眼一体化,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架构 |
(三)突出专业性,筑牢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保障 |
三、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指导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 |
(一)以创新创业知识教学为中心,展现课堂教学的魅力 |
(二)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 |
(三)以创新精神为依托,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内涵与发展 |
一、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 |
(一)人才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与发展 |
(一)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 |
(二)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
一、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发展概况 |
(一)当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二)人才保障机制发展概况 |
二、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取得的成效 |
(一)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显着提升 |
(二)科技创新人才效能不断增强 |
(三)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与时俱进 |
三、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尚需完善 |
(一)科技创新人才选拔体制亟待健全 |
(二)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
(三)科技创新人才岗位对接有待改进 |
(四)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亟待提升 |
(五)科技创新人才物质保障有待加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借鉴 |
一、日本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的经验 |
(一)强化大学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二)抓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科学 |
(三)培养青年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 |
(四)重金吸引国外人才 |
二、韩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 |
(一)强化优质教育 |
(二)吸引国内外人才回流 |
(三)实施奖励激励政策 |
三、美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 |
(一)重视教育 |
(二)放宽移民政策 |
(三)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路径 |
一、国内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优势 |
(一)广东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法 |
(二)北京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法 |
二、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 |
(一)从外在因素提升 |
(二)从内在因素提升 |
三、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有效运行的路径 |
(一)健全科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
(二)跟进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
(三)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岗位对接机制 |
(四)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吸引与流动机制 |
(五)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改革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强国、民族复兴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时代命题 |
(一)造就创造性人才: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核心议题 |
(二)促进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
(三)发展“创造的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二、创造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及其价值逻辑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础及根本立场 |
(二)创造的教育与人的超越性: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主体依据 |
(三)创造的教育与主体赋能: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 |
三、创造缺失之弊病: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 |
(一)“确定”的目的论取向:知识的标准化及其危害 |
(二)“功利主义”的运作:素质培养片面化与程式化 |
(三)“灌输”的方法论:权威、机械管理与对话缺失 |
四、落实创造的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
(一)人才培养观念变革与模式创新 |
(二)办学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与完善 |
(四)世界先进经验的转化及其创新 |
(8)基于Moodle平台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究 ——以高中信息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2章 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
2.2 创新思维的特点 |
2.3 创新思维的产生过程与影响因素 |
2.4 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
第3章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养可行性研究 |
3.1 创新思维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
3.3 MOODLE平台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保驾护航 |
第4章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 |
4.1 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原则 |
4.2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
4.3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MOODLE课程结构设计 |
4.4 MOODLE平台课程构建 |
第5章 教学案例与分析 |
5.1 案例一:《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
5.2 案例二:《“安顺地戏”主题作品制作》 |
第6章 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
6.1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前提 |
6.2 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是创新思维的内驱力 |
6.3 巧妙提问和思维导图的运用促进发散思维的形成 |
6.4 小组合作探究促进思维的碰撞 |
6.5 积极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创新创造 |
6.6 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
6.7 教学效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界定 |
2.1.1 马克思对于“人”的界定 |
2.1.2 马克思对于“全面发展”的界定 |
2.1.3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 |
2.2 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
2.2.1 创新与创造 |
2.2.2 创新教育的内涵 |
2.2.3 创新教育的外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与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 |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概括 |
3.1.1 生产力的发展 |
3.1.2 旧式分工的消灭 |
3.1.3 社会关系的丰富 |
3.1.4 教育的全面发展 |
3.1.5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提高 |
3.2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
3.2.1 发展社会生产力 |
3.2.2 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3 调整与丰富人的社会关系 |
3.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 |
3.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
3.3.2 当代创新教育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
4.1.1 高校对创新教育的基本认知 |
4.1.2 高校创新教育的课程安排 |
4.1.3 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
4.2 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对创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明确 |
4.2.2 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忽略 |
4.2.3 有待形成系统的创新教育环境 |
4.3 高校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根本原因: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
4.3.2 主观原因:创新教育专业队伍的缺失 |
4.3.3 客观原因: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马克恩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创新教育发展路径 |
5.1 以“双主体”协调发展促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
5.1.1 形成教育实施者的培养体系 |
5.1.2 完善受教育者的培养模式 |
5.1.3 系统的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
5.2 以多元化的创新教育实践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
5.2.1 将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 |
5.2.2 将课程实践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 |
5.2.3 将培养时代新人作为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
5.2.4 建立将实践能力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体系 |
5.3 以合力作用优化创新教育环境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5.3.1 开创保障创新教育开设的政策环境 |
5.3.2 培育适宜创新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
5.3.3 完善促进创新教育实施的学校教育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创新 |
2.创新教育 |
3.高校创新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3.综合评价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的难点 |
2.研究的创新点 |
(七)研究内容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一、1978-1994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萌芽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前期探索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期奠基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前期萌芽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二、1995-2001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上升与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提出与发展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提出与发展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开展与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三、2002-2011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多元化、多层面构建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呈现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四、2012 年-至今: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全面深化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全面推进与深化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本土化深化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五、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演变特征 |
(一)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 |
(二)由模仿西方到本土化探索 |
(三)从校内探索走向社会整体联动 |
(四)创新人才培养范畴不断丰富 |
(五)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全方位持续保障 |
(六)由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普及教育过渡 |
六、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四、论创造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创客教育理念下初中Mixly课程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 孟子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学·赛·习·创”四核驱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整体要义研究[J]. 蔡杨,王慧霞,祃海霞,邓怀宇. 高教学刊, 2020(30)
- [4]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习近平创新人才思想的核心要义及教育意蕴[D]. 李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D]. 孙立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与改革创新[J]. 赵振红,杨兆山,陈仁. 现代教育管理, 2020(04)
- [8]基于Moodle平台的创新思维培养探究 ——以高中信息技术为例[D]. 龚蕾. 西南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D]. 谷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D]. 郝亚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