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造与创新——论改造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开发创新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白逍[1](2020)在《天然产物色胺酮结构修饰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在新药研究方面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因其来源有限、不易提取、纯化,还有的药理活性不佳,毒副作用大等原因不能直接开发为新药。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修饰与活性测定,初步分析其构效关系,可筛选出一些活性相对较好、毒副作用低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新药研究。天然产物色胺酮作为吲哚喹唑啉酮类的生物碱,其拥有广泛的抗菌、抗炎及抗癌等活性作用,但是因其活性不强,生物利用度低等原因,不能直接开发为新药。色胺酮类化合物在国内的研究比较少,而在国外研究颇多。本课题组前期对色胺酮进行了生物合成、结构修饰及抑制癌细胞生长活性等研究,找到了简便的合成方法并得到了一些活性较好的衍生物并进行临床前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前期合成方法优化并进行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试。最终得到色胺酮合成的条件为:以吲哚醌(及其衍生物)和靛红酸酐(及其衍生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0:1.05,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在三乙胺碱性条件下,回流3.0 h,产率可最高达93.1%。并用此条件成功合成出共26个在D环单取代以及A环和D环双取代的色胺酮及其衍生物,其中新化合物有14个,为A环和D环双取代的衍生物,此方法的产率为(40.7%~93.1%),得到的产物后处理也较为方便,原料来源广泛且易获得。采用噻唑蓝染色法(MTT)将这26种色胺酮及其衍生物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人肺癌细胞株A549、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以及正常细胞小鼠胚胎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初步进行体外生物活性评价。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该类衍生物对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D环单取代中8-硝基色胺酮的抑制作用最强,对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2.45μmol/L,对HCT-116细胞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3.52μmol/L;8-氟色胺酮对PC12细胞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0.26μmol/L;合成的A环和D环双取代新化合物中3-氯-9-溴色胺酮对PC12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其IC50值为7.81μmol/L,2-氯-8-三氟甲氧基色胺酮对A549细胞和HCT-116细胞均有较强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9.11μmol/L和21.53μmol/L。进一步进行构效关系分析,发现色胺酮母核结构上D环单取代衍生物活性较A环和D环双取代衍生物的活性强,吸电取代的活性优于给电取代,色胺酮A环和D环双取代时,A环取代使其活性降低,D环上7位或9位单取代为-Cl的色胺酮衍生物活性几乎均较A和D环上双取代2,7-2Cl、2,9-2Cl和3,7-2Cl强。总之,通过结构修饰及活性分析,发现8-硝基色胺酮和2-氯-8-三氟甲氧基色胺酮具有抑制肺癌及结肠癌细胞的潜力,8-氟色胺酮和3-氯-9-溴色胺酮在抑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方面具有潜在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为色胺酮类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抗癌药物研究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秦舒琴[2](2019)在《两面针碱简化结构菲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两面针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从根部提取分离到的氯化两面针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抗疟疾,抗炎,抗菌,抗氧化,抗HIV,保护心血管,尤其是抗肿瘤。可以通过抑制多种信号通路,例如:AKT、ERK、JAK、SHH和FAK等,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的生成。由于其对肝癌、肺癌、胃癌、肾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直接从植物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不仅回收率低、成本高。而且氯化两面针碱存在水溶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因此更多的化学家致力于改造其结构以提高活性和利用度;研究高效经济的全合成方法来满足研究和生产的需求。所以,对以两面针碱结构为骨架的各种衍生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获得抗肿瘤活性更高、毒性更小的新型化合物将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以两面针碱为先导化合物,以其全合成路线为基础,进行了如下的结构修饰:(1)在两面针碱母核C-6位上引入氮杂环;(2)在两面针碱母核C-6位上引入醇基。虽然两种尝试都没有成功,但也为我们后续以两面针碱母核简化结构为基础的菲啶衍生物的合成开拓了思路。2、本文以2-溴-4,5-二甲氧基苯甲酸和各种商用苯胺(间氨基苯甲醚、5,6,7,8-四氢-1-萘胺、4-氟苯胺、4-氨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以两面针碱全合成路线为基础,经工艺优化,路线筛选,共合成了47种新型的化合物,所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1H-NMR、13C-NMR、高分辨质谱、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确定结构。3、所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MTT法测定其对四种癌细胞(HepG2、A549、NCI-H460、CNE1)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中到高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C-6位上为二甲氨基乙氨基侧链时活性最好。平面结构的化合物17a、17b和17c对CNE1细胞的活性都优于氯化两面针碱,IC50分别为1.20μM、1.87μM和1.19μM。化合物17a和17c对于HepG2细胞的IC50分别为1.19μM和1.37μM,对A549细胞也有高于氯化两面针碱的效果。除此之外,化合物5e对测试的四种细胞都体现出高的活性,特别是对CNE1细胞,IC50为1.13μM。根据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17a、17b、17c有望成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初步讨论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一步指导筛选出活性更好、类药性更高的先导化合物,为开发创新药物奠定基础。
张睿瑜[3](2019)在《A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政府对民生工程的日益重视,我国医药行业在得到有序整顿的同时也在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市场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医药市场整体规模不断增大,创新产品贫乏、严重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制药产业是公认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属高科技产业,持续调整、更新产品结构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该行业的特点,现在各国都在强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仿制大国的印度也遭到很多国家的非议。目前中国的药品研发的主流仍是仿制药,自主研发能力的基础薄弱,而且大部分制药企业没有建立长期、系统的研发规划与战略,企业怎样有效地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及药品研发模式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优化现有产品结构、稳固市场份额的同时寻求多方资金支持,促成技术合作,积极创新研发、探索新领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医药行业的宏观背景与相关理论,从内部宏观环境与公司自身条件两方面分析A公司在药品研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导致问题的原因,随后,针对具体的研发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研发战略,改进A公司现有药品研发战略,确定新研发战略内容并制定相应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最终以知识产权的转移为主要接力手段,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辅以资金的持续支持以及政府的全面保障,共同推进新药的研发,达到突破以产品和功能为导向的研发模式的目的,并进行全面总结。本篇论文的主题是改进A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更准确的说,是在原有的传统研发战略上进行创新,提出接力式协同的研发战略,在探讨、制定A公司接力式协同创新研发战略前,先从行业情况及相关数据、国家政策及市场趋势这几个方面介绍我国的医药行业现状,阐述我国医药行业的特点。其次运用企业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等理论梳理、分析了A公司内外部情况,并指出了其优劣势,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A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在初期,调整、优化自身产品结构和对已有品种的二次开发,后续结合“me-too”、“me-better”的理念进行同类药物创新,为实现终极目标——自主研发新药积累经验与技术;在选择药品研发的方法上,采用接力式协同研发战略,多与各大医院学院实验室、科学研究院、CRO公司等展开合作。通过借助分析工具与理论方式,本文将确定A公司的药品研发思路和战略,并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和与其配套的保障措施。药品研发战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决定着制药企业是否能实现稳健的持续性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帮助A公司改进现有药品研发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制药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陆旖[4](2018)在《靶向FXR的新型天然产物配体:发现、优化及其功能与结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产物具有的多样性结构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同时相当一部分药用活性天然产物的潜在分子靶标机制仍未阐明。胆汁酸受体FXR在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公认的药物靶标。FXR调节剂可以通过调控FXR活性,产生不同生物功能进而起到疾病治疗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FXR调节剂Tschimganine,一种天然茨型单蔽双环复合酯,通过对FXR复合物晶体中结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了该配体在FXR的Thr288上具有独特的结合位点。基于该配体的药效特征,采用片段替换手段,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对结合位点进行晶体结构研究及突变确证,最后获得两种活性较高且易于合成的化合物XD5和XD10。在基于小鼠药理模型的评估中,两者可改善肥胖小鼠中脂质积聚和炎症情况,且不具有毒性,可作为临床前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候选化合物。另一方面,G蛋白偶联受体GPBAR1(或TGR5)和FXR均为胆汁酸的受体,其内在功能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晰,同时其配体在化学空间上具有重叠性,发现具有选择性的调控配体对于两类胆汁酸受体的功能研究意义重大。目前报道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均有生理活性,并被认为是TGR5的选择性配体,本研究发现了天然来源的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Hedragonic acid为FXR选择性激动剂,通过结合FXR招募辅激活因子从而调节FXR的转录活性,圆二光谱揭示了 FXR在结合Hedragonic acid时的构象变化,解析Hedragonic acid与FXR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其以独特合模式占据与经典结合位置不同的新颖结合口袋。基于晶体学与计算机模拟的分析,比较了 Heraragonic acid和齐墩果酸各自在FXR和GPBAR1中的结合方式和位点的差异性,揭示了齐墩果烷型三萜烯对FXR选择性的分子基础。此外,该配体还被发现可以治疗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并具有减缓炎症的作用,并且该作用是依赖于FXR。通过以上本研究,最终将发现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新靶标及功能机理,同时获得FXR的新天然产物配体,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代谢疾病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陈园园[5](2014)在《EY制药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占制药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药品研发也多以仿制药品种为主,缺乏系统有效的规划与战略,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药品研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实现品种的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国内目前对此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EY制药的研发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EY制药的药品研发战略与实施的保障措施。论文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对国内制药行业现状与企业药品研发战略研究情况进行回顾,其次运用企业竞争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EY制药药品研发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及面临外部的竞争环境,按照利用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机会,回避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的思路,提出了EY制药的药品研发战略:在新产品选择上,重点先开发市场前景好的仿制药和对已有品种的二次开发,再开发相对容易成功的“me一too”药物,最终实现完全创新品种的研发;在药品研发模式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选择联合研发与自主研发,需特别重视与CRO公司合作;三是在研发投入机制上,可以实行多渠道融资形式,获取研发资金。同时提出了EY制药药品研发的战略重点,为战略实施提供原则性指导,最后制定出详细的药品研发战略实施步骤,以及EY制药药品研发战略实施的配套保障措施。药品研发战略是制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尝试帮助EY制药制定药品研发战略,并制定措施保障战略实施,给企业在研发方向选择上给予明确指导,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也为国内其他中小制药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做大做强尽一份努力。
刘玉成[6](2013)在《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评价质量的标准也不断发展变化。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要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除了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考察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药学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系统,一个是医药产业,个是高等教育。对于医药产业,主要研究其各个组成环节对于药学人才的需求特点。对于药学高等教育,主要研究其结构组成,包括能级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就业结构等等,研究在这种结构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数量、层次、知识体系方面是否适合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医药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组成环节对药学人才的需求这一领域。这种组成环节有两个维度的分类方式:一种依据产业链理论将医药产业划分成新药研发、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学服务四个链节;另一种是根据国家统计局产业分类标准,选取化学药品制造业、中药制造业、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这三个子产业。医药产业的各链节或者各组成部分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理论上讲,新药研发环节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药品生产和药品流通环节需要大批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药学服务环节需要高层次服务型人才;化学药品制造业由于规模大,需要各种人才的数量要超过中药产品制造业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造成医药产业各组成部分对人才的需求和理论上发生偏离,比如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环节和药学服务环节都不发达,所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并不旺盛。对于药学高等教育,主要研究其规模与各类结构的现状以及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医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药学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作为表征规模的指标,以医药工业总产值作为表征医药产业规模的指标,近十年二者的发展速度基本一致,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医药产业的生产方式、投资结构没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药学高等教育的规模基本适应医药产业的发展。(2)将药学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四个能级。目前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偏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量偏少。导致的结果将是学术型人才培养数量偏多,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数量偏少,这种培养不适应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3)将药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划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四个层次。目前各层次规模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高职生、博士研究生;按规模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这种层次结构导致的结果将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规模超出医药产业的需求。(4)药学高等教育的地域结构研究药学高等教育在不同地域的分布情况。这里的地域既指每个省级行政单位,也指按照三大经济地带的方法将我国划分成的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地区。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所拥有的大学数量和质量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但是将各省级行政单位拥有的大学数量与该地区医药总产值相比,则结果又发生变化。(5)药学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指药学高等教育领域有哪些专业,以及这些专业的专业点数量。在专业组成结构方面,医药产业的每个领域都有适合的专业为其培养人才基本可以满足医药产业对于人才种类的需求;目前的问题在于,为中药制品制造业服务的专业群规模比为化学药品制造业服务的专业群规模还要大,这与产业发展现状是不符的。另外,为药学服务环节培养人才的临床药学专业规模过小,不利于将来药学服务的大范围开展。(6)药学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指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组合、衔接和联系的方式。本文以沈阳药科大学新旧专业计划作为对比,得出结论在新教学计划中,化学类和工程类课程的学时数均有下降,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类课程的学时数均有上升,体现了课程结构由“化学—药学—工程”模式向“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模式转化的趋势,并根据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情况,提出通过增加新的课程来完善药学高等教育课程结构。(7)药学高等教育的就业结构指药学院校毕业生在不同就业部门分布的数量对比关系。本文分层次研究药学高等教育的就业结构:高职生和本科生均以医药企业为主要就业渠道,这种就业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需求基本适应;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在医药产业就业为主,并且规模逐渐增长;博士研究生仍以在高校就业为主,但在医药企业就业的规模逐渐增长。这种就业结构说明医药产业尚不能吸纳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也体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有一定程度的过度现象。
杨旭杰[7](2012)在《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利制度以创造财富为杠杆,寻求着恰当的利益支点,试图一端有效地激发人们创造的热情,另一端把个人的知识财富转化为无尽的社会财富,以高效优质地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进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是在护卫本土中药资源、促进中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制度。十多年来,中药复方专利保护制度以其特有的法律保护、科学审查、全面公开、国际交流之特性,在保护和鼓励中药复方研发、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科研进展、建立开放的中医药知识市场、加速中药产业化进程、促进医药经济繁荣、拓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等诸多领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研究引发了业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只是其研究尚属于方兴未艾阶段,系统的定性研究及统计学模型分析还未出现。本课题以跨学科的知识准备和广泛的文献收集作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相参照的研究方法,结合简单统计与高阶统计,建立统计模型的指标评价体系,旨在深入剖析中药复方专利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因子及优化方案。在上述研究路线指引下,研究内容涵盖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的融合、中药复方专利发展进程、区域进展、专利权人分布、中药复方功效与专利获取的关系、中药复方专利质量提升与社会收益的联系、专利维持之影响因素、特定防治领域的专利特点、有效专利用药规律等方面;通过对以上内容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精确可信的研究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专利保护对于实现社会收益、推进深入研发、促成中药产业化、提升中药国际地位等诸多领域影响深远,虽然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三次飞跃,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职务发明比例偏低,与迅猛发展的中药复方研发无可同日而语;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与国家专利法规的健全及专利战略的强化、中医药科研投入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世界医药市场的需求加大及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状况与其防治领域具有相关性,如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强于整体发展态势,对其组方用药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本领域新的研发与专利获取;长期以来我们以专利的数量来衡量其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专利的质量是体现其价值的重要指征,提升中药复方专利的质量须从多方面着手;严格复方专利审查是提升其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规制中药复方专利“三性”对于维护民众身心健康、推动中药科技进步、提升中药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增加社会整体收益、节约社会成本、促进中药新药的创新研发与保护处于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结合研究过程、结果及结论,本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给出应对措施:国家可将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主从协调的中药复方专利战略体系及全方位、多层次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规划,同时将中药复方专利指标作为该领域科研立项的重要标尺,促成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的高效运营机制;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有益补充,协助政府推进新药研发与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在提升中药复方专利质量领域展现其重要作用;中药企业合理发挥其在中药复方专利保护体系中的主力地位,正确分析并利用中药复方专利信息、实行高效的专利管理制度、合理运用专利策略、制定适宜的专利战略;中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通过优选中医药组方作为研发对象,强化科研人员专利意识的培养,成立职责明确的科研成果专利管理机构,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专利利用率,促成优质高效的产学研联盟等多方途径发挥其智囊团优势,全面提升中药复方专利质量。本研究首次将聚类分析、回归分析、频数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专利研究之中,从时间、空间、专利功效、专利权人、专利内涵等多个视角系统剖析了中药复方专利发展的规律性及内在机理;运用西方社会收益理论及经济学模型探讨中药复方专利的“三性”及其价值评价,实现了中药复方研发、专利保护与社会价值实现三者的有机衔接;结合统计学原理与中药复方专利特点,构建了用以评价中药复方专利运行效绩之相对客观、科学的指标体系,结果更具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可操作性较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对照本研究中有关中药复方专利功效聚类分析结果,以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为例,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的年度发展、专利权人分布、维持有效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专利的组方遣药规律,为该领域中不同实力的机构及个人展开新药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了针对性较强的指引和参照;采用系统分析与功能分析法,详细论述了中药复方专利质量在整体系统中的权重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中药复方专利领域对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的重视程度高于专利质量之现状。所有这些全面体现出本研究的创新性,如果研究成果能够在中药复方专利发展进程中发挥助推作用,也即实现了该科研立题的初衷。
曹素璋[8](2011)在《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中药制药业是我国最具原创性优势和自主创新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在中药现代化国家战略引领下,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的战略性产业,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化的争论上,对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多以国际化和集群化为焦点,真正探讨以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战略来实现既具效率又具效能的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尚显薄弱。从创新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尤其是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诸多悖论性复杂局面的现状出发,论文将战略管理领域的组合战略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管理领域,提出了基于组织和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研究命题。在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之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支撑性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尤其是阐述了其局限性和最新发展,论述了其对论文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从组织维度、知识维度和以动态能力为纽带的组织与知识双重维度,论述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内在机制与战略途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构建了一个基于组织和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该模型是在对我国中药制药业产业环境进行详细的PEST分析后得出,符合我国中药制药业特殊的产业特征和中药现代化战略目标。该模型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现有的技术创新战略和组合创新研究,大多遵循竞争理论或创新系统理论路径。与之不同,论文遵循的是互补性理论和组织双元性理论路径。另一方面,与现有研究中单一维度二变量的双元性技术创新战略不同,论文提出的是双维度四变量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双平衡模型。通过操作化之后,论文以我国中药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2)阐明了“既买又造”(make and buy)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内部机理,构建了一个内部研发水平与技术许可数量的最优化模型和一个合作创新网络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在论述了“买还是造”(makeor buy)这一交易成本理论经典命题的理论缺陷之后,论证了内部创新战略与外部创新战略具有互补性,内部研发与技术许可相互补充并相互促进,二者的优化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保证企业效益,利用扩展的资源基础理论,论证了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可有效缓解组合战略的资源约束压力。(3)从知识生成角度分析了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战略平衡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一个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多阶段博弈模型,提出了我国中药制药业平衡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中药创新路线图,并通过仿真,探讨了我国中药制药业平衡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组织结构机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半隔离的亚群体组织结构设计,可有效实现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生产性动态平衡。(4)构建了组织与知识双维平衡的技术创新战略动态优化选择模型;从创新价值分配角度,构建了组织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价值创造与分配以及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论述了动态能力/技术创新战略的交互作用与创新价值分配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匹配与梯度演化过程。上述模型揭示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内在机制与战略途径,符合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战略目标,为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指明了路径,具有借鉴作用。
李光耀[9](2011)在《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正日益得到世界的关注。中药领域作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领域之一,已成为制药行业共同瞩目的问题。我国在30年前就提出中药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和规范。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相结合,指导中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推行中药现代化战略发展的30年期间,我国中药产业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是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来自全球化竞争的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制定对策,推动我国中药领域健康、与时俱进的发展,提高中药领域研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化竞争力,将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中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药和中药现代化概念的新看法,并结合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天然药物市场的扩张以及国内新医改给医药企业带来的影响等,对中药现代化战略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一个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在基于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得出中药研发和市场开拓是两个关键战略问题,继而分别采用产业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进行了战略分析,并做出战略选择。1.中药现代化是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继承和创新并重,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然而,实现以上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就是研制、开发出一批服用方便、药效明确、质量可靠的现代中药投放市场。我国在中药研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药材、人才与科研资源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理论内容与实践积累是我国发展中医药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制约中药研发进展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资源的整合不够完善,科研院所、高校资源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中医药的研究平台尚不完善,汇集多学科人才,多学科碰撞、交融的创新平台尚未建立;很多企业对于中药研发仍重视不够,无论是政府支持还是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都还很不足;中医药基础研究不足成为中药研发的瓶颈等。除了内部的优势与劣势问题,还应关注中药研发的外部环境。规避中药资源的日益减少,知识产权流失等威胁的同时,抓住外部机会,借鉴国际研发新技术促进我国中药研发;以与化学药的相对优势来发展中药市场,研发国际热衷消费的中药养生、保健、化妆品等。2.市场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场所,企业服务于市场,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失去了市场,企业也就不会存在。中药市场面临诸多发展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大,现代医学也更加注重对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同时,中药产品具有诸多方面化学药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丰富而又古老的中医药治疗理论、中药产品安全低毒有效的特性以及中药产品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疗效。中药的这些特点,无疑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保健的需求,天然药物产品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便是一个充分的证明;我国新医改将中药产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无疑为中药产品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然而,我国中药产业同时也面临不利的一面,国内制药产业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企业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此外,不少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开始瓜分这一蛋糕,欧美国家为遏制他国的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各种严格的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严重阻碍了国内中药企业市场地拓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充分利用机会和优势,规避风险和劣势的前提下进行战略选择。然而,战略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政策措施的保障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贯彻,中药产业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育国内传统中药产业市场,加强国际传统医药的开发利用,选择中药企业集团培育中药跨国公司,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赵婉莹[10](2011)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以其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独特疗效,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重视。随着世界性对中医药的广泛关注和对中药使用需求的增加,以及国际上崇尚绿色中药的趋势,中医药有了进军国际医药市场的机会。加之国内外学界对中医药应用及其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内医药工业由单纯的仿制向创制的转变,皆使得中药产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药产业在中华历史上历来都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药研究与生产依然方兴未艾,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中药产业面临着激烈的挑战和无限的机遇。随着21世纪科技浪潮的兴起,中医药产业再度成为投资和市场运作的热门产业,形成了以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业构建而成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团。不少地区对发展中药产业寄予很高期望,甚至将其定位为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中药产业。陕南地处秦巴山地,是陕西省内中药资源优势和重点发展区域以及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陕南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中药业发展历史。陕南中药产业正经历着从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已经实现了一定的产业经济规模和产业组织规模,提升了其中药发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陕南中药产业正以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角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梳理了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历史,论述了在陕南中药产业进入完全的产业化发展之前,其缺少某些产业环节,产业链条疏松,部门分散,医药结合,医药互养,工贸一体的不完全产业化特征,从而归纳出中药前产业时期这一中药产业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中,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包含了传统中药产业体系的“胎记”,同时孕育了现代中药产业化发展的新特征。中药前产业时期的界定,为陕南中药产业化的研究提供了历史认识和研究脉络,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首先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选择和培育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及作用,中药产业在陕南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县域经济水平、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其特色性与支柱性不断凸显,对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表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势品牌产业。其次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从生态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产业生态选择和培育机制,并构建出完整的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由于陕南区域“反生态化”现象的日渐严重,中药自然资源短缺问题的突出以及中药市场壁垒的增加,使陕南中药产业面临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选择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战略发展模式。再次,运用产业经济理论从产业化视角分析了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加工业经济、市场营销经济等基本产业经济问题及其产业链延伸问题。中药材的栽培有着农作物特性,故中药产业有着农业产业的特征,受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即称之为中药农业;中药加工业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直接标志;中药市场营销是中药产业链延伸中的重要环节。最后,本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组织设计及运行问题。在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产业组织形式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使产业链各组织间向纵深化发展,如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组织、陕南中药加工业组织和陕南中药市场销售组织之间的纵向合作关系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作为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完整体系,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集群组织等关联组织之间的多元化发展和联系日益增加,对整个陕南中药产业组织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中药产业化发展是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产物,是陕南区域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地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是陕南农民在农业基础地位相对稳固的前提下发展的致富性产业,目前基本形成了“农稳药富”的局面。(2)陕南中药产业的生态发展不仅仅是产业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是秦巴山系特定地理单元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的要求。(3)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仍然处在由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转型发展之中,未来发展趋势在于:陕南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施以绿色中药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为主要方式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延伸中药产业链,以规模化和标准化完善中药产业组织,并在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下,逐步实现陕南中药产业的现代化、科技化和国际化。
二、改造与创新——论改造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开发创新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造与创新——论改造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开发创新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产物色胺酮结构修饰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
1.3 色胺酮的来源 |
1.4 色胺酮的主要药理活性作用 |
1.4.1 色胺酮的抗肿瘤作用 |
1.4.2 色胺酮的抗炎作用 |
1.4.3 色胺酮的抗菌作用 |
1.4.4 色胺酮的其他药理作用 |
1.5 色胺酮的合成方法 |
1.6 存在的问题和本论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2.3 化合物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化合物结果 |
2.4.2 酸、碱等反应条件的筛选 |
2.4.3 溶剂的选择 |
2.4.4 投料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初步活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
3.2.1 实验仪器 |
3.2.2 试剂及耗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储备液的制备 |
3.3.2 溶液配制 |
3.3.3 细胞培养 |
3.3.4 数据分析 |
3.4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3.5 结果及讨论 |
3.5.1 化合物的初步构效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部分化合物表征图谱) |
(2)两面针碱简化结构菲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两面针碱简介 |
1.3 氯化两面针碱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 |
1.4 氯化两面针碱的提取 |
1.4.1 回流法 |
1.4.2 酶法 |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5 氯化两面针碱的分离纯化 |
1.5.1 结晶法 |
1.5.2 树脂吸附法 |
1.5.3 色谱法 |
1.6 氯化两面针碱的全合成 |
1.6.1 Friedel-Crafts反应 |
1.6.2 苯炔法 |
1.6.3 自由基反应 |
1.6.4 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 |
1.6.5 金属催化 |
1.6.6 光化学反应 |
1.7 两面针碱的药理活性 |
1.7.1 抗肿瘤 |
1.7.2 抗疟疾 |
1.7.3 抗菌作用 |
1.7.4 抗炎止痛作用 |
1.7.5 对心血管的作用 |
1.7.6 其他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两面针碱的全合成 |
2.3 两面针碱衍生物的合成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1.1 实验试剂 |
2.4.1.2 实验主要仪器 |
2.4.2 实验内容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章 两面针碱简化结构的菲啶衍生物合成 |
3.1 引言 |
3.2 两面针碱简化结构的菲啶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3.2.1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
3.2.2 N-5 位衍生物的合成 |
3.2.3 C-6 位衍生物的合成 |
3.3 其他合成路线 |
3.4 Heck偶联反应条件优化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 |
3.5.1.1 实验试剂 |
3.5.1.2 实验主要仪器 |
3.5.2 实验内容 |
3.5.2.1 化合物3a~3d的合成 |
3.5.2.2 化合物4a~4l的合成 |
3.5.2.3 化合物5a~5l的合成 |
3.5.2.4 化合物6a~6d的合成 |
3.5.2.5 化合物7a~7c的合成 |
3.5.2.6 化合物8a~8d和11a~11c的合成 |
3.5.2.7 化合物9a~9c和12a~12c的合成 |
3.5.2.8 化合物10a~10c和13a~13c的合成 |
3.5.2.9 化合物14 的合成 |
3.5.2.10 化合物15a和15b的合成 |
3.5.2.11 化合物16a~16c的合成 |
3.5.2.12 化合物17a~17c的合成 |
第4章 菲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肿瘤细胞株 |
4.3 实验内容 |
4.3.1 主要溶液、样品的配制 |
4.3.1.1 PBS的配制 |
4.3.1.2 MTT的配制 |
4.3.1.3 细胞冻存液的配制 |
4.3.1.4 样品的配制 |
4.3.2 细胞培养 |
4.3.2.1 细胞复苏 |
4.3.2.2 细胞传代 |
4.3.2.3 细胞冻存 |
4.3.3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A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
1.1.1 全球医药行业概况 |
1.1.2 药品研发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1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特点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药品研发模式的启示 |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概述 |
2.2.2 企业竞争力的分析 |
2.2.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药品研发模式的启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 |
3.1 行业情况及相关数据 |
3.2 国家政策及市场趋势 |
4 A公司研发现状分析 |
4.1 A公司概况 |
4.2 A公司药品研发部门概况 |
5 A公司药品研发环境分析 |
5.1 A公司现行的研发战略 |
5.2 研发战略的外部环境PEST分析 |
5.2.1 政治法律环境 |
5.2.2 经济环境 |
5.2.3 社会文化环境 |
5.2.4 科学技术环境 |
5.3 研发战略的内部环境麦肯锡7S模型分析 |
5.3.1 硬件因素分析 |
5.3.2 软件因素分析 |
5.4 A公司药品研发战略存在的问题 |
5.4.1 药品品种无竞争优势,缺乏亮点 |
5.4.2 研发计划以市场情况为导向,研发目标不明确 |
5.4.3 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
5.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5.1 缺乏药品研发战略 |
5.5.2 药品研发投入不足 |
本章小结 |
6 A公司药品研发战略分析与制定 |
6.1 研发战略制定的思路 |
6.2 研发战略目标 |
6.3 研发战略内容 |
6.3.1 研发产品定位及选择 |
6.3.2 接力式协同研发模式 |
7 研发战略的实施 |
7.1 实施步骤 |
7.1.1 优化产品结构并提升队伍研发能力 |
7.1.2 创新联合研发并重点研究同类药物创新 |
7.1.3 收购阶段研发成果并尝试进入新的治疗领域 |
7.2 保障措施 |
7.2.1 利用政策充分累积研发资金 |
7.2.2 加大研发激励及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入 |
7.2.3 完善风险规避机制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靶向FXR的新型天然产物配体:发现、优化及其功能与结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天然产物药物的研究现状 |
1.1.1 天然产物药物的发展现状 |
1.1.2 萜类天然产物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 核受体的研究进展 |
1.2.1 核受体的分类 |
1.2.2 核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
1.2.3 核受体的配体 |
1.3基于FXR的功能研究与药物发现 |
1.3.1 FXR的简介 |
1.3.2 FXR的翻译后修饰与功能 |
1.3.3 FXR的辅因子与功能 |
1.3.4 FXR的代谢相关生理功能 |
1.3.5 FXR与疾病治疗 |
1.3.6 FXR的新配体及药物发现 |
1.4 结构生物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蛋白质结晶方法及原理 |
1.4.2 蛋白质晶体衍射 |
1.4.3 蛋白晶体结构解析 |
1.4.4 结构生物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常用药品、试剂 |
2.1.2 蛋白质结晶筛选试剂盒及耗材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菌株和细胞 |
2.1.5 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0 感受态细胞的制作 |
2.2.1 分子克隆 |
2.2.2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3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2.4 定点突变 |
2.2.5 靶标蛋白FXR的表达 |
2.2.6 靶标蛋白质的纯化 |
2.2.7 靶标蛋白FXR与小分子配体复合物的结晶条件筛选 |
2.2.8 靶标蛋白FXR与小分子配体复合物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 |
2.2.9 辅因子结合实验 |
2.2.10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2.11 小鼠实验 |
第三章 环复合萜酯类FXR配体的发现、优化及功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AlphaScre en技术的F:XR天然产物配体筛选 |
3.2.1 hFXR LBD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2.2 基于AlphaScreen技术的FXR天然产物配体筛选 |
3.3 环复合萜酯Tschimganine作为FXR配体的发现与结构机理 |
3.3.1 发现萜类化合物Tschimganine为FXR特异性配体 |
3.3.2 Tschiganine与FXR的蛋白晶体复合物的制备与晶体结构解析 |
3.4 基于Tschimganine的结构优化和合成 |
3.4.1 基于Tschimganine的优化改造策略 |
3.4.2 XD系列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5 XD系列化合物的作为全新FXR配体构效研究 |
3.5.1 XD系列化合物的FXR生物活性研究 |
3.5.2 XD系列化合物的结合位点的确证分析 |
3.6 XD5和XD10作为FXR配体的脂代谢调节功能研究 |
3.6.1 化合物XD5和XD10降低肥胖小鼠中脂质积聚和炎症情况 |
3.6.2 通过实时PCR与脂质代谢有关的基因的相对mRNA水平 |
3.7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齐墩果酸烷型五环三萜类FXR配体的选择性及功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首个FXR选择性的齐墩果酸烷型五环三萜类配体 |
4.3 FXR与hedragonic acid结合模式解析 |
4.3.1 蛋白纯化与结晶衍射解析 |
4.3.2 Hedragonic acid结合FXR的结合分析与验证 |
4.4 Hedragonic acid对于FXR和GPBAR1的结合模式比较 |
4.5 Hedragonic acid对肝损伤和炎症的功能研究和FXR依赖性 |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研究意义 |
5.1.2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及研究特色 |
5.2.1 基于天然结构的药效特征的配体发现及片段优化 |
5.2.2 基于天然结构的配体靶点发现及其选择性机制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相关合成化合物的谱图 |
附录二 相关描述的缩写对照 |
附录三 RT-PCR的引物序列表 |
附录Ⅳ XD系列化合物活初步活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EY制药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原因与目的 |
1.1.2 我国医药制造业目前概况 |
1.1.3 企业药品研发战略研究现状分析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药品研发战略制定相关理论概述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1.1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企业竞争力的分析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对药品研发战略管理的启示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2.2.1 战略管理的概述 |
2.2.2 药品研发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3 战略管理理论对药品研发战略管理的启示 |
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1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
2.3.2 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及特点 |
2.3.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药品研发战略管理的启示 |
第3章 EY 制药药品研发现状分析 |
3.1 EY 制药发展概况 |
3.2 EY 制药药品研发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
3.3 EY 制药药品研发存在的问题 |
3.3.1 药品品种无竞争优势,缺乏亮点 |
3.3.2 药品自主研发能力不足,难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
3.3.3 药品研发目标不明确,存在短期行为导向 |
3.4 EY 制药药品研发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缺乏药品研发战略 |
3.4.2 药品研发投入不足 |
3.4.3 药品研发缺乏激励 |
3.5 启示 |
第4章 EY 制药药品研发战略分析与选择 |
4.1 药品研发战略制定环境分析 |
4.1.1 外部环境 PEST 分析 |
4.1.2 外部环境 SWOT 分析 |
4.1.3 内部环境分析 |
4.1.4 环境分析小结 |
4.2 战略制定的思路 |
4.3 战略目标 |
4.4 战略内容 |
4.4.1. 公司产品定位 |
4.4.2 研发模式选择战略 |
4.4.3 改变研发费用来源,项目价值市场评估 |
4.5 研发战略重点 |
第5章 EY 制药药品研发战略实施 |
5.1 EY 制药药品研发战略实施步骤 |
5.1.1 2014 一 2016 年:仿制独立研发为主,打造研发队伍改善品种结构 |
5.1.2 2017 一 2019 年:创新联合研发为主,重点研究特色领域产品群 |
5.1.3 2020-—2024 年:收购阶段研发成果,尝试进入新的治疗领域; |
5.2 药品研发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充分积累研发资金,力争谋求资本上市 |
5.2.2 控制药品研发过程的风险,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 |
5.2.3 加大研发激励力度,激发人才创新能力 |
5.2.4 提高新药市场营销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更加关注 |
1.1.2 合理的结构是高等教育适应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1.2 研究进展以及发达国家经验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医药产业与药学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医药产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1 医药产业的组成结构 |
2.1.2 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律 |
2.1.3 医药产业的关联 |
2.1.4 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简要介绍 |
2.2 药学高等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2.1 药学高等教育的规模 |
2.2.2 药学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
2.2.3 药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2.2.4 药学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
2.2.5 药学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 |
2.2.6 药学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 |
2.2.7 药学高等教育的就业结构 |
2.3 医药产业与药学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1 医药产业对药学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
2.3.2 药学高等教育对医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 |
3.1 美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特点 |
3.1.1 规模扩张的方式 |
3.1.2 美国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
3.1.3 美国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专业认证 |
3.1.4 高等教育相关者的理念和行为方式 |
3.2 美国的药学高等教育 |
3.2.1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
3.2.2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
3.2.3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 |
3.2.4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的就业结构 |
3.2.5 美国药学高等教育的专业认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医药产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分析 |
4.1 医药产业的发展决定药学教育的人才的需求 |
4.2 各子产业的现状以及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分析 |
4.3 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以及药学人才的需求分析 |
4.3.1 新药研发环节的现状以及药学人才的需求 |
4.3.2 药品生产的现状以及药学人才的需求 |
4.3.3 药品流通的现状以及药学人才的需求 |
4.3.4 药学服务的现状以及药学人才的需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结构研究 |
5.1 药学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历程 |
5.2 药学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分析 |
5.3 药学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分析 |
5.4 药学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现状 |
5.4.1 高校及本科、高职专业点的区域分布 |
5.4.2 药学研究生专业点的区域分布 |
5.5 药学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研究 |
5.5.1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
5.5.2 药学本科生的专业结构 |
5.5.3 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结构 |
5.6 药学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研究 |
5.6.1 药学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发展 |
5.6.2 药学高等教育课程结构的现状评述 |
5.6.3 临床药学专业课程结构研究 |
5.7 药学高等教育的就业结构研究 |
5.7.1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结构 |
5.7.2 药学本科教育毕业生就业结构 |
5.7.3 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结构 |
5.7.4 药学博士研究生就业结构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对医药产业的适应状况分析 |
6.1 药学高等教育规模对医药产业的适应状况分析 |
6.2 药学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层次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
6.2.1 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能级结构、层次结构对国民经济的适应性分析 |
6.2.2 药学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层次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 |
6.3 就业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状况分析 |
6.4 专业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
6.4.1 专业设置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 |
6.4.2 专业比例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 |
6.5 课程结构对医药产业的适应性分析 |
6.6 药学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与医药产业的适应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建议 |
7.1 构建合理的药学高等教育结构 |
7.2 丰富药学及相关专业目录 |
7.2.1 产业关联决定专业关联 |
7.2.2 开设药学类新专业,促进医药产业全方位发展 |
7.3 改进课程结构 |
7.3.1 药物基因组学 |
7.3.2 分子影像学 |
7.3.3 生物电子学 |
7.3.4 药物计量学 |
7.3.5 时间药学 |
7.3.6 代谢组学 |
7.3.7 药物代谢学 |
7.3.8 纳米药物 |
7.3.9 计算中药学 |
7.3.10 生物信息学 |
7.3.11 转化医学 |
7.3.12 循证药学 |
7.3.13 药学心理学 |
7.3.14 药物经济学 |
7.4 药学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应履行各自职责 |
7.4.1 教育管理部门的责任 |
7.4.2 高校的责任 |
7.4.3 医药产业的责任 |
7.5 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认证委员会 |
7.5.1 专业认证委员会 |
7.5.2 教学指导委员会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
(7)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立题依据 |
2.1 中药复方研发在中医药体系中的地位 |
2.2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意义 |
2.3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现状 |
2.4 中药复方专利文献的作用 |
2.5 中药复方专利文献研究的现状及本研究的确立 |
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 |
4.1 中药复方专利重要性研究 |
4.2 中药复方专利的发展进程研究 |
4.3 中药复方专利的区域研究 |
4.4 中药复方专利的功效研究 |
4.5 中药复方专利的专利权人研究 |
4.6 中药复方专利维持有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4.7 中药复方专利的价值研究 |
4.8 中药复方专利组成研究 |
5 研究方法 |
5.1 跨学科的知识准备和广泛的文献收集 |
5.2 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5.3 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4 统计模型的指标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5 简单统计与高阶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6 研究路线 |
第一章 中药复方的研发进展 |
1.1 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及其相关研究 |
1.2 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及其相关研究 |
1.3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1.4 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药复方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研究 |
2.1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现状 |
2.2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是新一轮研发深入开展的助推剂 |
2.3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为中药自主发展铺平道路,促成中药产业化 |
2.4 中药复方专利保护是催生商标、增强企业实力的法宝 |
2.5 中药复方科研成果及时获取专利是维护社会利益实现、增加社会收益的手段 |
2.6 中药复方科研创新与专利保护的相互促进是提升中药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的源泉 |
2.7 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的同步前进是维护发展中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民众健康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发展进程研究 |
3.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3.1.1 数据源的选取 |
3.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3.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2.1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3.2.2 数据清洗 |
3.2.3 生成样本空间 |
3.2.4 计算相似性测度 |
3.2.5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3.3 聚类分析结果及其解释 |
3.4 研究结论 |
3.4.1 国家专利法制的健全与专利战略的强化是中药复方专利发展的领航 |
3.4.2 中医药科研投入的加大与创新水平的增高是中药复方专利保护前进的动力支撑 |
3.4.3 中药复方专利的增长与经济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 |
3.4.4 世界药品市场需求与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升促进中药复方专利数量的激增 |
3.4.5 中药复方科研成果的专利转化将成为今后中药领域的重大课题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区域发展研究 |
4.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4.1.1 数据源的选取 |
4.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4.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4.2.1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4.2.2 数据清洗 |
4.2.3 生成样本空间 |
4.2.4 计算相似性测度 |
4.2.5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31个区域依专利及科研论文数量不同聚为四类 |
4.3.2 中药复方科研及专利保护发展较好的区域集中于华北、华东及中部地区 |
4.3.3 东北三省及中南地区及华北、华东的部分区域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有待提高 |
4.3.4 西部地区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水平较低 |
4.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4.1 充分发挥第一、第三类区域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优势,铸就中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 |
4.4.2 发挥优势。规避不足,因地制宜地推动第二类区域的中药复方创新与专利保护 |
4.4.3 展开区域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以中药复方专利为筹码的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
4.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复方职务发明专利现状及增长路径研究 |
5.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5.1.1 数据源的选取 |
5.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5.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5.2.1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5.2.2 数据清洗 |
5.2.3 生成样本空间 |
5.2.4 计算相似性测度 |
5.2.5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中药复方职务发明专利比重不足 |
5.3.2 中医药院校对于科研成果专利保护的认知不够 |
5.3.3 中药企业专利意识有待提高 |
5.4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5.4.1 中药企业将中药复方专利作为企业资产,适时制定专利战略 |
5.4.2 高校将专利资源作为智力资产,以此提升科研创新力度 |
5.4.3 优质高效的中药复方产学研联盟协调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实现联盟成员的共荣 |
5.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授权状况之功效归类研究 |
6.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6.1.1 数据源的选取 |
6.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6.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6.2.1 研究数据检索 |
6.2.2 数据清洗 |
6.2.3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6.2.4 生成样本空间 |
6.2.5 计算相似性测度 |
6.2.6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6.3 聚类结果 |
6.4 研究结果讨论 |
6.5 研究结论 |
6.5.1 确定优先发展的专利保护领域,加强深度研发 |
6.5.2 选定中医药优势治疗领域,加快授权速度 |
6.5.3 瞄准快速授权区域,促进专利集群形成 |
6.5.4 充分利用中药复方专利信息,提升创新能力 |
6.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年度发展状况研究 |
7.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7.1.1 数据源的选取 |
7.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7.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7.2.1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7.2.2 数据清洗 |
7.2.3 生成样本空间 |
7.2.4 计算相似性测度 |
7.2.5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7.3 聚类分析结果的解释 |
7.4 聚类结果讨论 |
7.4.1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
7.4.2 专利制度的完善是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发展的强力保障 |
7.4.3 国家对于心脑血管及中医药领域的重视与投入是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巨大动力 |
7.4.4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科研成果的积聚为其专利保护提供智力支撑 |
7.4.5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发展方向明确,前景广阔 |
7.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权人分布状况研究 |
8.1 信息源与研究系统工具 |
8.1.1 数据源的选取 |
8.1.2 系统工具的选择 |
8.2 研究过程与方法 |
8.2.1 聚类变量与聚类成员的确定 |
8.2.2 数据清洗 |
8.2.3 生成样本空间 |
8.2.4 计算相似性测度 |
8.2.5 选择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 |
8.3 聚类分析结果及其解释 |
8.4 研究结论 |
8.4.1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集中于少数优势企业 |
8.4.2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科研成果的专利转化仍是有待突破的重要课题 |
8.4.3 科研成果获取专利进而合理运营是中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获得的先导 |
8.4.4 中药复方科研创新与专利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药研发集群是心脑血管药品竞争中获胜的主体 |
8.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基于回归分析的心脑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影响因素研究 |
9.1 资料与方法 |
9.1.1 研究原理与过程 |
9.1.2 信息源与系统工具 |
9.1.3 数据库的生成 |
9.2 研究结果 |
9.3 结果讨论 |
9.3.1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匮乏的成因及其消极影响 |
9.3.2 有效专利的维持对于专利价值实现的积极作用 |
9.3.3 专利许可对于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维持的重要作用 |
9.3.4 专利质量与专利维持时间密切相关 |
9.3.5 心脑血管中药复方专利内容体现其质量进而影响其维持时间 |
9.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基于频数分析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防治心血管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
10.1 资料与方法 |
10.1.1 中药复方专利来源 |
10.1.2 专利文献选择标准 |
10.1.3 方法 |
10.2 研究结果 |
10.3 研究结论与讨论 |
10.3.1 祖国医学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 |
10.3.2 心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中的高频中药是临床防治心血管疾病疗效甚佳的药物 |
10.3.3 心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用药集中于活血化瘀、补气功效的中药群组 |
10.3.4 心血管中药复方有效专利以心论治为主,兼以调理肝、脾、肺 |
10.3.5 药对组合体现出中药配伍的重要作用以及古方在防治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的巨大疗效 |
10.3.6 有效专利用药规律的研究为心血管新药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有力指导 |
10.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基于频数分析的中药复方有效专利防治脑病用药规律研究 |
11.1 资料与方法 |
11.1.1 中药复方专利来源 |
11.1.2 专利文献选择标准 |
11.1.3 研究方法 |
11.2 研究结果 |
11.3 结论与讨论 |
11.3.1 祖国医学对脑的认识 |
11.3.2 有效专利的高频中药是临床防治脑病的常用药物 |
11.3.3 活血化瘀为有效专利的主要治则 |
11.3.4 有效专利防治脑病以肝、心论治为主,调理脾、肺、肾次之 |
11.3.5 药对联合及经古方的合理加减利于复方专利的维持 |
11.3.6 研究展望 |
11.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基于社会收益及西方经济学理论模型的中药复方专利“三性”的价值研究 |
12.1 严格中药组合物“三性”的审查,增加社会整体收益 |
12.1.1 增加社会知识存量,平衡社会整体利益 |
12.1.2 具备“三性”的中药组合物研发成果专利保护可避免生产无效率 |
12.1.3 严格“三性”审查,推动研发站的更高 |
12.2 社会收益视角中的中药组合物专利“三性”评价 |
12.2.1 中药组合物专利的实用性评价 |
12.2.2 中药组合物的新颖性评价 |
12.2.3 非显而易见性 |
12.3 严格规制中药组合物专利的“三性”同时强化获准专利的保护,构建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机制 |
12.3.1 中药组合物“三性”的规制应与专利权人的成本获得构建平衡 |
12.3.2 中药组合物专利“三性”的规制及其保护的社会影响 |
12.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总结 |
3 研究展望与发展建议 |
3.1 宏观层面 |
3.1.1 中药复方专利指标作为该领域科研立项的重要标尺 |
3.1.2 将中药复方研发与专利保护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高效运营机制 |
3.1.3 构建主从协调的中药复方专利战略体系 |
3.1.4 设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规划 |
3.1.5 汲取国际药品规则,积极参与相应的国际规则制定 |
3.2 中观层面 |
3.2.1 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有益补充,协助政府推进新药研发与保护 |
3.2.2 国家知识产权局要在提升中药复方专利质量领域发挥其重要的价值 |
3.2.2.1 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增强复方专利质量 |
3.2.2.2 制定符合中药复方特点、国际认可、切实可行的中药复方专利分类体系 |
3.2.2.3 引导中药复方优秀成果及时获取国际专利 |
3.3 微观层面 |
3.3.1 中药企业应发挥其在中药复方专利保护体系中的主力作用 |
3.3.1.1 合理分析并利用中药复方专利信息 |
3.3.1.2 实行高效的专利管理制度 |
3.3.1.3 合理运用专利策略 |
3.3.1.4 制定适宜的专利战略 |
3.3.2 中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智囊团优势,全面提升中药复方专利质量 |
3.3.2.1 优选中医药优势组方为研发对象 |
3.3.2.2 注重科研人员专利意识的培养 |
3.3.2.3 成立职责明确的科研成果专利管理机构 |
3.3.2.4 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专利申报 |
3.3.2.5 促进成果转化,提高专利利用率 |
3.3.2.6 促成优质高效的产学研联盟,孵化高质量中药复方专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际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3.1 关于组合战略的研究 |
1.3.2 关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 |
1.3.3 关于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总结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逻辑框架 |
第二章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范式-技术轨道理论 |
2.2.2 技术体制理论 |
2.2.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2.3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
2.4 互补性理论 |
2.5 组织双元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1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经济环境分析 |
3.4 中药制药业技术特征分析 |
3.5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5.1 基于产业特征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3.5.2 多重目标下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3.5.3 基于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4.1 基于组织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4.1.1 内部创新战略 |
4.1.2 外部创新战略 |
4.1.3 合作创新战略 |
4.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能否既买又造 |
4.2.1 交易成本理论组织边界经典命题批判 |
4.2.2 既买又造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内部机理分析 |
4.3 内部研发水平与技术许可数量的最优化模型 |
4.3.1 内部研发与技术许可决策的结构模型 |
4.3.2 最优技术许可数量选择 |
4.3.3 最优内部研发水平选择 |
4.4 合作创新网络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 |
4.4.1 单个双边创新联盟的比较优势 |
4.4.2 独立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4.4.3 相互依赖的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4.4.4 任意创新联盟网络的比较优势 |
4.5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模型 |
4.5.1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许可战略 |
4.5.2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研发外包战略 |
4.5.3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并购战略 |
4.5.4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合作创新战略 |
4.5.5 平衡内外部创新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运行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1 基于知识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5.1.1 探索性创新战略 |
5.1.2 开发性创新战略 |
5.1.3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平衡 |
5.2 基于知识生成的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机理分析 |
5.2.1 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概念操作化 |
5.2.2 基于搜索深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5.2.3 基于搜索广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5.2.4 基于搜索深度与搜索广度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2.5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多阶段博弈模型 |
5.3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3.1 中医药的知识特征 |
5.3.2 基于开发与探索相结合的中药创新路线图 |
5.3.3 中药开发性创新 |
5.3.4 中药探索性创新 |
5.3.5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平衡 |
5.4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的组织结构机制仿真研究 |
5.4.1 仿真模型的构建 |
5.4.2 m/s广义支付函数的形式化描述 |
5.4.3 模型参数与仿真步骤 |
5.4.4 仿真结果 |
5.4.5 仿真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重平衡组合战略优化 |
6.1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优化 |
6.1.1 产业震荡、动态能力与创新需求 |
6.1.2 动态能力的数理定义 |
6.1.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换的时机选择 |
6.1.4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形式选择 |
6.1.5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与知识双重维度动态优化选择 |
6.2 组织开放条件下中药制药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价值分配 |
6.2.1 组织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6.2.2 组织开放条件下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6.2.3 动态能力/创新战略的互动与创新价值的分配 |
6.3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演化 |
6.3.1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分析 |
6.3.2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 |
6.3.3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梯度演化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实证研究 |
7.1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操作化模型 |
7.2 研究假设 |
7.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7.4 变量设计 |
7.5 模型估计 |
7.6 估计结果与讨论 |
7.7 研究结论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1.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9)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中药现代化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问题的提出 |
3.1 中药现代化战略提出的必要性 |
3.2 中药现代化系统 |
3.3 中药现代化优势难以发挥的关键障碍 |
第4章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4.1 中药研发概述 |
4.2 中药研发环境的SWOT分析 |
4.3 基于研发的中药现代化SWOT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5章 基于市场拓展的中药现代化战略 |
5.1 国外中药产品市场概况 |
5.2 中药产品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
5.3 基于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匹配与选择 |
第6章 对建立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的建议 |
6.1 重视中药基础研究 |
6.2 重视对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 |
6.3 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和教育 |
6.4 中药重点产品的市场培育 |
6.5 选择中药龙头企业培育中药跨国公司 |
6.6 发挥政府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作用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研究的不足 |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中药产业化发展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1.6.1 相关概念 |
1.6.2 基本理论 |
1.6.3 研究内容界定 |
第二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历程 |
2.1.1 陕南中药资源的历史记载 |
2.1.2 陕南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
2.2 陕南中药前产业时期 |
2.2.1 中药前产业时期概念的提出 |
2.2.2 中西药融合加速中药前产业时期进程 |
2.3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2.3.1 发展现状 |
2.3.2 趋向于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
2.3.3 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
3.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 |
3.1.1 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3.1.2 陕南区域经济现状 |
3.1.3 陕南区域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 中药产业在陕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 |
3.2.1 陕南中药产业是陕西农业后续产业的选择 |
3.2.2 陕南中药特色产业选择的条件优势 |
3.3 中药特色产业对陕南区域经济的影响 |
3.3.1 解决陕南“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
3.3.2 提升陕南中药品牌效应,促进区域竞争能力 |
3.3.3 壮大陕南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
3.4 中药特色产业在陕南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提升 |
第四章 基于生态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选择 |
4.1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选择的必要性 |
4.1.1 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
4.1.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
4.1.3 陕南突破国际中药市场壁垒的现实要求 |
4.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生态模式 |
4.2.1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
4.2.2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 |
4.2.3 陕南绿色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4.3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 |
4.3.1 循环经济产业的思路和原则 |
4.3.2 中药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4.3.3 陕南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实践模式 |
4.3.4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政策支撑 |
4.3.5 陕南中药产业循环经济生态模式的意义 |
4.4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 |
4.4.1 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是陕南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尝试 |
4.4.2 陕南中药产业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体系框架 |
第五章 基于经济视角的陕南中药产业发展 |
5.1 陕南中药材种植业经济 |
5.1.1 中药材种植业的基本形式 |
5.1.2 绿色硅谷---陕南中药材种植基地 |
5.1.3 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发展 |
5.2 陕南中药加工业经济 |
5.2.1 中药加工业的特征 |
5.2.2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现状 |
5.2.3 陕南中药加工业的规模与竞争 |
5.2.4 陕南中药生产加工的全面质量管理 |
5.2.5 陕南中药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5.2.6 陕南中药加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
5.3 陕南中药产业的市场营销经济 |
5.3.1 中医药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
5.3.2 中药产业的市场结构 |
5.3.3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5.3.4 陕南中药市场营销网络建立 |
5.4 陕南中药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
5.4.1 中医药产业链节的关系及特征 |
5.4.2 中药产业链节点的分析 |
5.4.3 陕南中药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六章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组织设计及运行 |
6.1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组织 |
6.1.1 科技创新是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原动力 |
6.1.2 多元化的陕南中药研发机构 |
6.1.3 趋向于科学化的陕南中药研发内容 |
6.1.4 人才队伍建设对陕南中药产业的驱动力 |
6.1.5 陕南中药科技研发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
6.2 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
6.2.1 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6.2.2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缘起 |
6.2.3 陕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6.2.4 陕南中药产业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 |
6.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发展 |
6.3.1 产业集群的组织优势 |
6.3.2 陕南产业集群形成的背景 |
6.3.3 陕南中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
6.3.4 陕南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培育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趋势 |
7.1 结论 |
7.2 陕南中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改造与创新——论改造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以开发创新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产物色胺酮结构修饰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初步研究[D]. 白逍. 西北大学, 2020(02)
- [2]两面针碱简化结构菲啶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秦舒琴.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3]A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改进研究[D]. 张睿瑜.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4]靶向FXR的新型天然产物配体:发现、优化及其功能与结构机理研究[D]. 陆旖. 厦门大学, 2018(08)
- [5]EY制药公司的药品研发战略研究[D]. 陈园园. 苏州大学, 2014(04)
- [6]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D]. 刘玉成.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2)
- [7]基于统计方法模型分析的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研究[D]. 杨旭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8]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D]. 曹素璋. 中南大学, 2011(12)
- [9]基于研发和市场的中药现代化战略研究[D]. 李光耀. 沈阳药科大学, 2011(01)
- [10]陕南中药产业化发展研究[D]. 赵婉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