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闫李娜[1](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及联合中医治疗的临床调查与证素分层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文献学习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调查分析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因素及联合中医药治疗获益人群的用药特征,探讨有效治疗措施;并记录临床症状,依据中医证素学,针对患者的主要病位、病性证素以进行探究,尝试为预防肿瘤相关肠梗阻的发生发展,和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肿瘤相关肠梗阻的科学化、客观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按照纳、排标准和诊断标准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肠梗阻患者,对资料完整的170例患者的临床证据进行整理,对152例死亡病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法,得出预后影响因素。进而筛选联合中医治疗获益的病例,汇总并描述其治疗方式及饮片应用特点。第二部分:利用朱文锋提出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临床调查表,对中医信息完整病例的数据进行收录,并用卡方或Fisher检验分析主要证素与部分临床指标及预后因素之间相关性。研究结果:1本研究2476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223名患者有梗阻病史,发病率约为9.01%。从高到低依次为:结肠癌19.33%、小肠癌16.07%、胰腺癌9.56%、直肠癌8.36%、胃癌8.34%、胆癌8.13%、肝癌3.26%、食管癌2.42%。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更易发生肠梗阻。2符合入组标准的170例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肠梗阻患者中有152例死亡,18例患者存活、失访、拒访,其平均生存期为5.643±0.4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腹膜转移、腹腔积液、恶病质、梗阻程度、白蛋白水平、血钾、血钠、血糖、阿片类药物使用、梗阻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转移、腹水、血糖值偏高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KPS评分≥70为预后独立保护因素。3联合中医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有显着改善(P<0.01△),总体缓解率为72.07%;治疗前后KPS评分明显提高(P<0.01△),总有效率59.46%。4联合中医治疗获益人群中医治疗方式主要为中药灌肠,其中配合口服或胃管注射汤药治疗的患者比例近1/3。中药饮片药物统计及频数分析,出现频率较高的25味药主要为理气药、补气药、滋阴药、化湿、渗湿、活血化瘀、温里药。药物五味主要是辛、甘、苦,主要归经为脾、胃、肺、肝、肾、心、大肠等。5证素分析:调查发现符合要求的病位证素10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脾(80.59%)、胃(64.12%)、大肠(38.24%)、肾(31.18%)、小肠(26.16%)、肺(25.29%)、肝(19.77%)、心(20.93%)、胆(7.56%)、膀胱(3.49%),主要集中于脾、胃、大肠、肾。符合要求的病性证素13种,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82.35%)、气滞(77.65%)、湿(66.28%)、阳虚(47.09%)、阴虚(45.93%)、血瘀(32.94%)、饮停(25.58%)、痰(22.67%)、血虚(19.19%)、热(15.29%)、闭(12.35%)、寒(9.41%)、食积(8.72%)、毒(5.23%),主要集中在气虚、阴虚、阳虚、气滞、湿阻、血瘀等证素。证素组合中3种证素以下占8.24%,4种证素占48.82%,5种证素占32.94%,6种以上证素占10.00%,主要以四证素组合、虚实夹杂为主。四证素组合83人,证素组合类型有37种,主要类型有气虚+阴虚+气滞+湿、气虚+阳虚+气滞+湿、气虚+血虚+气滞+湿、气虚+阳虚+血瘀+饮停、气虚+阴虚+气滞+血瘀、气虚+阴虚+湿+热。6证素间影响因素:手术后易出现脾证素,化疗后易出现阴虚、阳虚证素,靶向治疗后易出现阳虚证素。肝转移后易出现血瘀证素,肺转移后易出现气虚、血瘀证素。白蛋白水平低下易出现阳虚、胃证素,低钾患者易出现气虚、阳虚证素。合并腹腔积液者易出现阳虚、气虚、血瘀证素,血糖偏高者易出现与阴虚、气虚证素。研究结论:1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9.01%,其中结肠癌发病率最高19.33%。患者年龄多集中于60岁以上,以IV期多见。2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差,腹腔积液、腹膜转移、血糖偏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KPS≥70是其独立预后保护因素。3联合中医药治疗在患者症状改善及预后方面确有优势,择时联合口服或胃管注射药物患者受益更明显。4结合病位病性证素初步探知中焦虚滞为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病机关键。
吴晓芳[2](2021)在《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手术率随之也增加,而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大,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的比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恶性肿瘤术后AIO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再次发生肠梗阻的概率升高,故临床多首选保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必要时抗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献研究中发现中医中药治疗AIO效果较好。中医保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由于肠梗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应用中药内服汤剂会加重患者胃肠负担,且具有肝肾效应,因此中药外治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术后AIO更为适合。中医外治方法多样,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等,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易于接受、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可反复给药等优势。前期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incomple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患者,“急则治其标”,采用“温阳散寒,行气通腑”的治疗原则,应用“温阳行气通腑方”进行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并进行了单组临床研究,有效率达88.9%。但未设立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观察,更加科学的评价本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服务。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评价“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提供科学依据,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术后IAIO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记录治疗前1天及治疗1,3,7,10,14天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治疗后14天的立位腹平片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经结果统计分析,治疗组共35例,脱落4例,共完成31例,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共35例,脱落3例,共完成32例,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值=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寒凝气滞证肠梗阻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P=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更好。3.卡氏评分比较: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统计,组内比较P值=0.00,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0.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西医保守治疗或单纯西医保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帮助,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4.肠道功能恢复比较:两组间对比,在恢复排便、肠鸣音、胃液引流量及呕吐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气方面,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安全性评价: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两例贴敷后用药处皮肤微红,无特殊处理,观察4小时后,红色消退,无瘙痒及水疱。研究顺利,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水平、心电图的异常,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6.随访: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随访的63例病人中治疗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6例病人中1例病人因饮食不节梗阻复发,复发率为3.8%;无效的5例病人因年龄大,患者拒绝手术,继续“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1月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考虑与入组前梗阻病程较长及梗阻程度较重有关。随访对照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2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梗阻复发,复发率为9.1%,均因饮食不节所致,无效的10例病人均转外科治疗,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远期疗效较好。研究结论“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肠梗阻症状、体征、立位腹平片情况,尤其在腹痛、腹胀、腹寒、呃逆嗳气症状改善上更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李倩[3](2020)在《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膏摩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膏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经济效益,为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住院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各28例。三组均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常规组给予结直肠癌腹腔镜围手术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按摩组分别选取胃俞、脾俞、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上巨虚诸穴进行按摩;膏摩组采用大承气汤膏进行膏摩,所选穴位与按摩组相同。术后24小时开始干预,干预时间为7天,分别对比三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第7天,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对患者过去治疗1周时间内胃肠道症状反馈进行评分;采用腹胀评分表及VAS疼痛评分表对术后第1(干预前)、2、3、4天患者腹痛、腹胀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第1、7天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对证候进行评分;观察三组干预期间发生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例数;患者出院后,统计其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长。收集数据用Epi Data录入,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1)三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按摩组、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分别为:65.17±10.72、60.53±11.80、53.22±8.35;首次排便时间(h)分别为:98.45±22.43、82.13±19.87、68.09±20.53,表明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术后三组不同时间点(第1(干预前)、2、3、4天)的腹痛、腹胀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干预组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干预方法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四个测量时间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测量时间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术后第4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1天(干预前)。(3)三组GSRS评分,膏摩组评分低于按摩组、按摩组低于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膏摩组发生率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膏摩组为92.1%,高于按摩组、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住院时长和总住院费用比较,膏摩组的术后住院时长较其他两组缩短,总住院费用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可缩短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降低GS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随着时间变化,膏摩可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膏摩还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住院费用。
张帅[4](2020)在《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症状的研究提供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中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大肠癌根治术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手术前后行ERAS相关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ERAS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服用。服用方法:术后12小时以后开始予以加味六君子汤水煎200ml服用,早晚各100ml空腹口服,日一剂。若手术需要留置胃管,则将汤药自胃管内打入,夹闭胃管1h,防止药物因负压吸引器而流出,以上方药物经我院住院中药房代煎。观测比较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1、3、7天腹胀、腹痛程度,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第1、3、7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指标水平并对整体治疗有效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评估对比。结果:研究组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最终剩余34例完成研究,对照组试验过程中脱落1例,最终剩余35例完成研究。1.两组患者脱落率、年龄、性别比例、既往病史、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首次出现排气、排便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腹胀、腹痛等级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天腹胀、腹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3、7天腹胀、腹痛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比较:研究组术后WBC、Hb、ALB、ALT、AST及Cr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疗效评价比较:研究组术后总体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研究组术后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六君子汤能够促进患者大肠癌根治术后早期排气、排便,减轻腹胀、腹痛程度,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加快了患者的恢复进程;2.加味六君子汤在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同时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具有安全性。
师瑞瑞[5](2020)在《健脾化痰散结方配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散结方配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化痰散结方对晚期大肠癌的治疗作用,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大肠癌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28例(SOX方案联合健脾化痰散结方治疗),对照组25例(仅SOX方案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在实体瘤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常见毒副反应、周围神经毒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评价健脾化痰散结方在晚期大肠癌中的作用。结果:实体瘤疗效评价:治疗6周后,治疗组CR 0例,PR 11例,SD 15例,PD 2例:对照组CR 0例,PR9例,SD 14例,PD 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有效率分别为39.29%、36%,χ2=0.061,P=0.805;疾病控制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86%、92%,χ2=0.00,P=1.00,两组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评分进行分析,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评价:治疗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EA无明显差异(Z=-0.588,P=0.557>0.05)、CA199 无明显差异(Z=-0.820,P=0.412>0.05);治疗组在治疗后 CEA、CA199均较治疗前下降,经检验,治疗前后C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252,P=0.000<0.05)、CA1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60,P=0.001<0.05);对照组在治疗后CEA、CA199均较治疗前下降,经检验,治疗前后C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623,P=0.009<0.05)、CA19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38,P=0.000<0.05)。免疫功能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8+、CD4+/CD8+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分别为0.025、0.001、0.000、0.000,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均升高,CD8+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8+、CD4+/CD8+较前略升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91、0.270、0.060、0.893,均>0.05)。常见毒副反应评价:治疗组患者在骨髓抑制(白细胞、血红蛋白)、恶心呕吐、腹泻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毒副反应两组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周围神经毒性评价: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结果表明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为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KPS评分经检验,Z=-2.116,P=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12例,稳定14例,恶化2例,稳定率为92.86%,对照组患者改善4例,稳定12例,恶化9例,稳定率64.00%,经卡方检验,χ2=6.687,P=0.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散结方联合SOX化疗方案应用于晚期大肠癌,可以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降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杨泽填[6](2019)在《艾灸改善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肠癌手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中医外治法艾灸干预,通过评估术前、术后胃肠功能及心境变化,观察艾灸治疗大肠癌手术POFS的临床疗效,尝试揭示艾灸治疗大肠癌手术POFS的机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POFS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药丰富ERAS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了 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广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行电子纤维结肠镜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大肠癌(结直肠癌),并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存在疲劳综合征患者,符合纳入标准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试验组37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不涉及其他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艾灸疗法。用法疗程: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9amm、3pmm行艾灸治疗,每次20min,直至术后第14天终止艾灸治疗,最长疗程不超过14天。拟定穴位:双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观察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评估患者术前1d和术后3d、7d、10d、14d的VAS、BPOMS、ICFS量表评分。所有纳入病例均进行基线分析及安全评估。所有数据采用SPSS2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1)试验组纳入37例,退出6例;对照组纳入33例,退出3例;两组治疗完成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0.05)。(2)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性别、年龄、麻醉前ASA分级、术前BMI、肿瘤部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基线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效应指标比较:(1)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缩短5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缩短3小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治疗组缩短7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Id和术后1d、10d、14d的VA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d、7d的VAS量表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内,治疗后VAS量表评分逐步降低,与术前1d比较,术后1d、3d、7d、10d、14d的VAS量表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内,治疗后VAS量表评分逐步降低,与术前1d 比较,术后1d、3d、7d、10d、14d的VAS量表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BPOM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1d和术后7d、10d、14d的BPOM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3d的BPOM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内,治疗后BPOMS评分逐步下降,与术前1d L比较,术后7d、10d、14d的BPOM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d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内,治疗后BPOMS评分逐步下降,术后7d、10d、14d的BPOM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d有显着性差异(P<0.01)。(4)ICF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1d和术后3d、7d、14d的ICF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10d的ICF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内,治疗后ICFS评分逐步下降,与术前Id比较,术后10d、14d的ICF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d、7d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内,治疗后ICFS评分逐步下降,术后14d的ICFS量表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d、7d、10d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大肠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POFS,持续时间约7-14天左右,有自愈倾向。艾灸双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可以通过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心境变化,从而缓解POFS,达到 ERAS目标。
徐鹏远,谭晶,许世才,甘平,陈加勇[7](2000)在《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肠外营养在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IPHP)化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了32 例进展期大肠癌病人于术后当天至术后第4 天给予IPHP化疗及肠外营养支持,并观察其毒性、并发症、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变化。 结果:32例病人顺利完成治疗而出院,病人毒副反应小,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 结论:术后早期IPHP化疗安全,毒性小,而PN既有利于机体又能增强化疗效果
陈念[8](2013)在《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柴芍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临床大肠癌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炎性反应检查、中医症候评分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项目的比较,探讨肠外营养组、单纯肠内营养组与中药配合肠内营养组在促进术后康复上的差异,寻找有效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治疗途径,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90例大肠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EEN和EEN+中药三组,每组各30例。PN组:肠外营养;EEN组:早期肠内营养;EEN+中药组: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芍六君子汤。3组均于术后连续用药7天为一治疗疗程。于手术前3天、术后5天和8天分别进行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的测定,并根据临床症状予以中医症候评分,最后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进行对比。结果:(1)EEN+中药组能明显降低大肠癌术后中医症候评分;(2)EEN+中药组能明显提高营养、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3)EEN+中药组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结论: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柴芍六君子汤可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营养、免疫状态,缓解症状,提高综合疗效,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二、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及联合中医治疗的临床调查与证素分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因素及联合中医治疗的临床调查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中医证素分层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恶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现代研究 |
1.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
4.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西医治疗进展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术后AIO的认识 |
2. 术后AIO的病因病机 |
3. 恶性肿术后AIO的中医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临床研究方法 |
临床研究结果 |
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分析 |
2. 疗效统计分析 |
小结 |
讨论 |
1. 本研究入组患者基线情况探讨 |
2. 本研究结果探讨 |
3.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
4. “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理论依据 |
结语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对结直肠癌及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传统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
3 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现状 |
3.1 常规干预措施 |
3.2 现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 |
3.3 中医技术的应用 |
4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 |
4.1 穴位膏摩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科学依据 |
4.2 膏摩的应用优势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干预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价工具 |
1.5 统计学方法 |
1.6 质量控制 |
1.7 伦理学原则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结果 |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
2.3 三组患者术后腹痛评分比较 |
2.4 三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比较 |
2.5 三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比较 |
2.6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7 三组胃肠道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
2.8 术后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膏摩能缩短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 |
2 膏摩能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 |
3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 |
4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
5 膏摩可缩短结直肠癌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总住院费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技术路线 |
2.临床资料 |
2.1 一般资料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干预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统计学处理 |
4.研究结果 |
4.1 病例脱落情况 |
4.2 一般情况分析 |
4.3 指标测评结果 |
5.讨论 |
5.1 立题依据 |
5.2 指标结果分析 |
6.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展望 |
6.1 创新性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健脾化痰散结方配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
1.1 中医学对大肠癌的认识 |
1.1.1 病名源流 |
1.1.2 病因病机 |
1.1.3 治则治法 |
1.1.4 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
1.2 现代医学对大肠癌的认识 |
1.2.1 流行病学 |
1.2.2 病因及危险因素 |
1.2.3 病理 |
1.2.4 诊断与分期 |
1.2.5 治疗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选择 |
2.1.4 一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治疗方案 |
2.2.2 观察指标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估 |
2.3.2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2.3.3 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
2.3.4 免疫功能评价 |
2.3.5 常见毒副反应评价 |
2.3.6 周围神经毒性比较 |
2.3.7 生活质量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立项依据 |
3.2 健脾化痰散结方药物分析 |
3.3 健脾化痰散结方的临床疗效评价 |
3.4 课题疗效评价及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艾灸改善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一、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概念及表现 |
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三、术后疲劳综合征的评估方法 |
四、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
第三节 中医学对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一、病名认识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 |
第四节 艾灸治疗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一、艾灸作用 |
二、穴位选择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技术路线 |
二、分组方法 |
三、艾条选择 |
四、取穴标准 |
五、治疗方法 |
六、观察指标 |
七、观察时点 |
八、不良反应及处理 |
九、统计及方法 |
十、质量控制办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完成情况比较 |
二、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四、安全性评估 |
第五节 讨论 |
一、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特点及研究意义 |
二、艾灸疗法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改变 |
三、艾灸疗法对大肠癌术后心境改变 |
四、艾灸疗法对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
五、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
1.3 营养支持 |
1.4 检测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结果 |
3 讨论 |
(8)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柴芍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与剔除标准 |
5. 病例分组 |
6. 治疗方法 |
7. 观察项目 |
8.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三组病例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2. 术前PN、EEN和EEN+中药组的营养指标比较 |
3. 术前PN、EEN和EEN+中药组的免疫指标比较 |
4. 术前PN、EEN和EEN+中药组的炎性指标比较 |
5. 术前PN、EEN和EEN+中药组的血常规指标比较 |
6. 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
7. 术后免疫指标的变化 |
8. 术后炎性指标的变化 |
9. 术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
10. 临床情况比较 |
11.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三组营养状态分析 |
2. 三组免疫指标分析 |
3. 三组应激反应分析 |
4. 三组临床情况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综述 |
参考文献 |
2 附表 |
3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四、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肿瘤相关肠梗阻患者预后及联合中医治疗的临床调查与证素分层研究[D]. 闫李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D]. 吴晓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D]. 李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加味六君子汤促进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张帅.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5]健脾化痰散结方配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D]. 师瑞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艾灸改善大肠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杨泽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早期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价值[J]. 徐鹏远,谭晶,许世才,甘平,陈加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0(01)
- [8]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柴芍六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恢复影响的临床研究[D]. 陈念.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