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国崛起建筑新势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春晓[1](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指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陈诗[2](2020)在《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文中研究指明北大师生对五四历史的集体记忆对北大的发展也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和纪念不断影响着北大人的现实行动和精神世界。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发生时,北大师生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这场运动,并看到了不同的五四面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五四记忆。不同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北大中的老师和同学走上不同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逐步展现出来,曾经亲历五四的北大的师生们也根据现实的需求向五四运动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有一部分人将五四前发生在北大的文学纷争、思潮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思想铺垫,将五四后发生在社会上的思想变化视作五四运动的成果,从而将北大内部的文化生态和五四运动的发生、社会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在渲染五四历史的同时也放大了记忆里北大的荣光。还有一部分人聚焦于五四运动的革命内涵。但无论是回忆五四的文化性还是革命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下的回忆总是不一致的。此外,北大师生与五四运动历史的互动是在多个层面发生的,他们不仅仅是利用五四运动来呼吁自己的事业,也不仅仅是用北大的历史来理解五四,赋予五四新的内涵,还会将五四历史放入北大的校史框架中认识和勉励自己,并以此奠定了五四的作为北大神话素材的基础,为一代又一代人利用五四建构北大的社会形象、影响师生行动做下了铺垫。在战争时代,艰难生存的北大便以五四历史作为斗争武器。每当学校受到冲击或国家社会面临危机时,五四记忆就会得到召唤,支持和影响着北大师生的行动。在学校面临合并的时候,他们手握的利剑便是自己的历史,对五四运动的记忆既在精神上支撑着他们不妥协,也在行动上予以了参考。在国家遭受侵略,政府却无所作为的时候,五四记忆就是他们反思现状、反思内部分歧的一面镜子。在猛烈的炮火中,北大的师生总是以各种形式延续着五四记忆,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坚持纪念五四。每当他们为了控诉政府进行学生运动的时候,他们都认为他们延续了五四精神。五四记忆对于北大人来说蕴含了绵延不尽的精神力量。建国以后,心向人民的新政权对记忆的统一做出了要求,北大内部也开始对五四记忆进行改造和适应,但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现实的迷茫,以及大家对五四历史和中国现实的关系变化的认识不到位,曾一度造成记忆的混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的加深,五四运动影响北大师生的方式以及北大师生回忆、纪念五四运动的原因、目的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的世纪,五四运动的记忆不再作为北大师生具体行动的指导而存在,而是作为北大师生的精神支撑而存在。人们纪念五四时也不再指向当下的具体问题,而是指向未来。随着五四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的改变,北大人的五四记忆内容、传递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官方主导的纪念行为,北大里的许多老师们更是身体力行地传递五四记忆。其内部坚持纪念五四所形成的共识构成了北大师生集体认同的坚实基础。但是五四记忆同样给北大带了很多现实挑战,对内它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警惕对五四历史的滥用和误用,对外要能够承受五四运动的社会记忆所带来的压力。
常少华[3](2020)在《秦代《厩苑律》探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厩苑律》被学界认为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畜牧成文法摘录,其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M11号秦墓,性质属法律摘录。长久以来,《厩苑律》律文通常被当做秦代畜牧法而引用,却鲜有学人将其置于秦社会的所有制背景下去系统地分析讨论。《厩苑律》关涉出借铁器、官有田牛管理、公马牛游牧管理等方面,其调整对象不仅有畜牧业内容还有农业内容,将其简单视为畜牧法似有不妥。秦国长期奉行“农战”国策,农业和畜牧业是支撑秦国扩张征服的重要基础。以此视角,可将铁器、田牛、公马牛等视为秦国的战略性资源,其性质可被认为是国家对战略性资源进行管控的法律。本文以研究《厩苑律》所处的秦社会土地制度属性为逻辑起点,在追述其流变过程后,通过分析得出秦的土地制度为混合型所有制,作为农业社会的基础,土地所有制的性质直接决定了其他物权的性质。与土地制度性质相适应,秦社会的物权也呈现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即公私相杂。而作为对铁器、田牛、公马牛等劳动资料进行管理的《厩苑律》,其律文内容也必然体现着当时社会的混合所有制形态。以秦社会的混合所有制为背景,进而对该律律文进行分析解读,并试图纠正过去对律文的一些解读错误和理解偏颇。通过对律文的解读分析,作者试图向读者呈现一个杂糅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秦文明,在“农战”国策的指导思想下,他们将农业与畜牧业同等视之。这也能够解释在秦法“一事一律”的立法方式下,为何《厩苑律》会将铁器、田牛、公马牛等不同类调整对象置于同一律中。对《厩苑律》的分析讨论,除了可以了解秦国在畜牧业、农业中的法律调控,还可以通过研究该律及相关律法,思考在特殊时期,国家对战略性资源进行法律管控的合理方式并汲取秦法中有益的立法经验。
王俊丽[4](2019)在《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促进国家发展的生产文化,是传承文明的精神文化。继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的文化强国思想有了更系统的发展。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相关研究更加完善,它是完成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是对中国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习总书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多次就文化强国建设及其相关问题给出一系列新思路、新理论,并逐渐健全了自身文化建设思想体系,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个体系将作为根本思想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习近平的文化强国战略方针不仅仅继承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也是对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状况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主要涉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促进新时代文化的蓬勃发展。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研究主体、目的、方法及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背景和研究现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首先对习近平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其形成的背景、理论渊源及实践基础,然后着重深入探讨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结合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发展,最终形成对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整体的把握。
马申[5](2019)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斯里兰卡是一个位于印度东南海岸的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早年的兴盛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斯里兰卡靠近印度洋海域的主航道中心线,西临阿拉伯海,扼守保克海峡,与印度隔海相望,一北一南分别为孟加拉湾与印度洋。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其战略价值非同一般,因而成为了南亚地区璀璨的明珠。自1957年中国与斯里兰卡建交,两国都享有在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中斯建交60年有余,两国人民的交往史已超千年。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发展良好,中国给斯里兰卡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对于斯里兰卡来说,与中国的关系总是处于优先地位。近年来,由于斯里兰卡政府更迭,中斯关系受到一些影响。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这个过渡期已经结束。当前,中斯关系重新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倡议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蓬勃展开,全面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也在同步发展。本文在阐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对中斯关系进行全面多维的探析。中斯关系由于斯里兰卡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与印度的特殊关系,在中国的周边外交中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作为沿线国家,基于共同的愿景与合作意向,斯里兰卡方面给予支持并积极参与,其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也不断增加。尽管在总体上中斯两国关系处于稳步升温的阶段,但是在诸多领域,仍存在影响中斯关系良性发展的障碍。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现合作机遇是目前亟待探讨并解决的问题。只有同以斯里兰卡为例的周边国家建设全新的双边关系,方能促进亚太地区的长久繁荣。本文第一部分首先首先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历史与时代背景、内涵与使命的角度,简要概括了21世纪海丝之路的诞生和构成,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了该倡议的必要性和其对沿线国家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从斯里兰卡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社会构成、经济建设以及其地理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斯里兰卡缘何能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中斯两国关系在新机遇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情况,以该倡议的提出为时间节点,对此之前的两国历史关系进行了梳理的同时,对斯里兰卡与中国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战略合作与对接做了分析。最后一部分梳理了中斯关系目前在经济和政治上所面临的多方面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阮涌俰(YON WENG WOE)[6](2018)在《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文中指出在19世纪以前,马来亚尚未发展为完整的经济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起步于英国殖民马来半岛之后,英国人将其势力扩展至马来半岛全境,并较为系统地将其划分三大行政区域: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及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便有效地管制各个土邦。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注重马来亚的经济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当地的运输业、种植业、锡矿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除了通过此举动协助马来半岛迈向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外,还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引入大批劳动力,使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劳动者的管制,英国殖民者在地域和区域上区分各个种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在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马来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从事带有自然性质的农作生产工作,如稻米、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印度人主要以劳工居多,多受聘于农业种植、锡矿开采以及开辟道路的工作,其余的工作则较少涉及;华人则遍布在各大小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销售西方工业品、收购当地土产,还是农业及锡矿生产,几乎都可以发现华人商人的踪影。然而,在马来亚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大米需求量随而增加,但是马来亚稻米业及碾米业长期未受到西方殖民者或一些马来土邦执政者的重视,致使一切与稻米有关的经济活动皆处于落后的水平,粮食极度供不应求。当地马来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小,国内大米生产量仅足以供马来社会食用,其他族群的粮食供应则大部分必须仰赖进口。食用进口大米的群体以华人及印度人居多,主要分布于锡矿场和农业种植园。这部分劳动者的粮食问题,引起了当地锡矿业者及农业种植园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有部分华人商人凭借着马来亚与盛产大米的国家和地区为邻的地理优势,以便捷的廉价水运进口暹罗、缅甸及西贡的大米,来缓解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到19世纪中后期之后,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意识到进口大米并非解决马来亚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最佳办法,唯有提高马来亚当地稻米的产量,采取自供自足的模式,才能达到粮食安全存量。因此,在1880年左右,英国殖民政府与各个马来土邦统治者积极推动稻米种植业的发展,在碾米业发展良好的契机下,华人商人继而在马来亚投资现代化碾米厂,不断对马来亚碾米技术进行改良,在马来亚各个区域陆续设立现代化碾米厂。碾米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马来亚大米贸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大米贸易成为马来亚当时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掌握更有力的商机,当时的华人商人趁势从西方进口碾米机械,改良了大米的质量、提高了出米率。由于西方碾米机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快吸引了更多华人商人在马来亚各个区域投资碾米厂,并引进更多先进的碾米技术。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以前,是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高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华人商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碾米市场建立起有利于华人碾米商的商业网络,促使华人在当时的碾米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人商人在碾米业的垄断局面,最终在日军肆意地破坏下而被迫中断。就二战前而言,稻米种植几乎长期由马来人所垄断。因此,华人商人欲在碾米业中取得成功,首要问题即是稻谷的来源问题。华人商人如何确保长期获得马来农民稻谷供应?以及华人商人如何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探究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的地位为基本思路,以马来亚经济建设、华人移民状况、稻米业的发展、传统碾米工作坊与现代化碾米厂的转变等方面为背景,从中梳理和论述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发展历程。至于本论文的研究时间上下限,则锁定在19世纪80年代至二战前,着重考察和探析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以期在研究中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现代化碾米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王卓[7](2018)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在经历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与G7、G20等模式之后,全球经济治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与全球经济治理有何种关系?国际开发性金融与全球经济治理及国际经济秩序形成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新成立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运作过程和项目分析,为以亚投行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治理路径的成功奠定理论基础是本文目的之所在。本文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和最新前沿分析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CPTPP、AIIB。第一章导论引出了标题的问题,文献综述厘清了相关定义,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说明。首次整理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经典和最新前沿对全球经济治理的论述,对新成立的CPTPP、AIIB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虽有波折,不会停滞,更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加速,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强烈的需求。而已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以WTO、IMF等多边机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全球性问题日趋严重,直至引发“逆全球化”一时暗流涌动。顺应全球化大势,避免全球化问题,必须变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本论文第二章探讨的主要内容。从多边体制到区域框架,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趋向。大国在此过程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各自利益和诉求最大化,从而引发了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欧盟、日本与中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这是本论文第三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分析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美国的历史与现实、欧盟的传统与变革、日本的跟进与进取,以及中国的贡献与超越。而有关大国围绕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战略博弈,则以TPP/CPTPP和AIIB为案例,在第四和第五章中展开。中国与美国、日本关于全球治理变革路径的博弈,主要是围绕TPP/CPTPP展开的。或者说,围绕TPP/CPTPP的战略进退,集中体现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路径选择层面的战略博弈。美国奥巴马政府全力推进TPP,很大程度上是在其以往依靠两大多边机制(WTO、IMF)越来越难以维持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操控甚至霸权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包括TPP在内的“两洋战略”上。为此,也要求日本跟进,从而促使日本在全球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上,最初采取了在国内利益集团强烈反对的背景下,被动跟进美国参与TPP的战略。但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即宣布美国退出了以往由其全力主导的TPP,并在其他全球治理机制中,也开始推行“退出”战略。在此背景下,日本又一改以往跟随美国的战略,联合其他10个TPP成员,全力推进没有美国的TPP11,即所谓CPTPP。对于美国和日本的这种战略态势,中国如何应对?显然成为重要战略议题。这也是本论文第四章探讨的核心议题。面对全球治理变革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中国的最重要抉择是提出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倡议的大框架下,迄今取得的最大进展,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的成功启动和平稳运转。一带一路的主体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的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AIIB显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更加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核心领域在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变革,AIIB显然直指核心。而美国、日本与欧洲大国在对待中国全力推进AIIB,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应对。欧洲大国宣布作为发起国参加,成为AIIB启动过程的重要转折,而美国和日本迄今仍未明确表示加入甚至抵制的态势。AIIB仍将是中国与美日在变革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上展开战略博弈的重要领域。本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这一领域展开。上述探讨得出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将在第六章“结语”中予以简要概括总结。
曾探[8](2018)在《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和平是冷战后联合国为解决国家内部冲突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构建和平的基础与结构,确保和平在冲突结束后难以逆转。建设和平的内涵丰富,其积极吸收了和平学理论中的“积极和平”思想、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民主和平论”和国际新安全观中的“人类安全”理念的养分。这些理论学说赋予了建设和平内在的价值追求、政治愿景以及人道使命。在具体实践中,非洲地区因国家内部冲突频繁,成为联合国开展建设和平活动的主要区域。建设和平活动最初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框架下实施的,以冲突后国家的政治重建为核心目标。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目标日益多元化,超出了维和行动的狭隘范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到建设和平的活动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政治大国战略驱使,日本较早关注和参与非洲国家内部冲突治理。在治理思路上,日本总体上遵循着西方的“自由民主”建设和平范式,但同时又根据自身对外援助的经验,重视发展的作用,把大量经济社会支持内容纳入到建设和平援助的具体活动中,试图构建出一套以发展为导向的建设和平模式,以形成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的话语权。随着现实变化,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突破了建设和平概念的边界,不再局限于支持非洲国家预防冲突以及参与冲突后国家巩固和平,而广泛涉及反恐、反海盗、跨国犯罪等新安全课题。由此,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从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从国家内部冲突治理扩展至地区安全治理,这极大充实了日非安全合作的内涵。就本质而言,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是国家利益使然,而非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维护和实现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日本希望通过建设和平援助,在经济上既能保障本国能源供应稳定,又能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在政治上争夺非洲安全治理话语权,并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在战略上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同时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由于大湖地区、非洲之角和萨赫勒地区与日本的利益联系紧密,因而成为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主要区域,具体表现为更强的支持力度、广度和深度。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主要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但众多非发展援助部门的行为体也被纳入建设和平援助的整体框架。此外,日本十分重视与国际援助伙伴的互动合作以及理念的构建和传播。因此,从属性、多主体性、多边性和理念性是日本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在一个被扩展的发展援助框架下,日本得以突出建设和平援助的非军事色彩,彰显自身的援助特色,同时又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为体合作以弥补发展援助机制在功能上的不足,具体而言,与防务部门和安全部门合作以增强安全方面的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以使援助活动能够深入到不稳定地区和草根阶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以获取道义权威。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涉足人道援助、冲突后国家重建、地区安全合作以及国际维和四个领域,在这四个领域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不尽相同,并部分地促进了本国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但也存在难以现实的目标。
张铭南[9](2018)在《潞江坝傣族社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的云南边疆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一地区多元的社会与文化。历代王朝掌权者均在不断强化国家对边疆的管控,然而各土司治下的区域社会长期处于传统与外力的交互作用下,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景象。在接近内地又连接滇西傣族聚居区的潞江坝,瘴气使该地成为相对封闭的区域,形成了“中间”社会,即汉王朝力量与傣族土司群体的边缘区。明清时期潞江土司试图形塑一个主动“靠拢”王权的适应机制,却又通过缔结姻亲谋求傣族区域的土司支持,土司独权下民间社会的经济、宗教体系根深蒂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在治理灾害与环境上施以侧重,才动摇了稳固的基层组织形式,终展开了新局面。但历史转折运动的破坏与毁灭对底层社会来说也杀伤力十足,直至改革开放后崭新的机遇与挑战将潞江坝推向了全球化趋势当中,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创造性文化现象出现,传统不再纯粹而变为满足需求的多元共生,潞江坝由传统的傣族社会成功转型成为以汉族、傣族为主的多民族混杂社会。随着“国家力量”的进入与地方适应机制的调整,社会历史进程勾勒出了国家与地方、汉族与傣族、环境与政治的关联图。文章以梳理潞江社会历史发展为主线,讨论了多重力量下社会体制的适应——解构——重塑,思考国家如何在此过程中成为重要形塑动力以及潞江坝傣族社会的文化样貌变化背后的社会动因,试图描绘出汉文化与傣文化、核心与边陲之间的“中间地带”社会如何形成的生动历史图景。
张静[10](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二、澳国崛起建筑新势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国崛起建筑新势力(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
一、反应事件全貌 |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
一、展现民风民俗 |
二、展现地貌特征 |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
一、展现服饰文化 |
二、展现饮食文化 |
三、展现住所文化 |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一、道德意识 |
二、和谐意识 |
三、理想主义 |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二、增强文化交流 |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
第二节 意境美 |
一、情景交融 |
二、虚实结合 |
第三节 真实美 |
一、客观真实美 |
二、艺术真实美 |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现状 |
1.记忆史的相关研究 |
2.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的相关研究 |
3.关于五四运动阐释的研究 |
4.关于北大精神研究 |
5.文献述评 |
(五) 研究问题 |
(六) 研究方法 |
一、亲历五四: 当事师生的记忆 |
(一) 从经历到回首: 北大师生定义五四 |
(二) 从一天到一个时代: 五四内涵的延伸 |
(三) 从影响他人到勉励自己: 北大历史荣耀的起点 |
二、利用五四: 硝烟中记忆的延续 |
(一) 复校风波中的五四回响 |
(二) 反日与反思五四 |
(三) 联大岁月的五四纪念 |
三、改造五四: 解放以后适应中的记忆 |
(一) 红色语境下对五四记忆的扬弃 |
(二) 迷茫现实中对五四记忆的误用 |
(三) 五四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改变 |
四、传承五四: 新世纪的五四记忆 |
(一) 安静的精神力量 |
(二) 五四记忆在北大的代际传递 |
(三) 北大五四记忆面对的时代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秦代《厩苑律》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厩苑律》的性质 |
一、学界对《厩苑律》的定性 |
二、《厩苑律》的特殊性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一、研究《厩苑律》相关的着作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小结 |
第一章 《厩苑律》所处秦社会的土地制度背景 |
第一节 先秦土地所有制变革的动因 |
一、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状态 |
二、东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演变 |
第二节 秦国的土地所有制状态 |
一、秦国土地制度属性 |
二、秦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 |
小结 |
第二章 《厩苑律》律文辨析 |
第一节 “叚铁器”条律文辨析 |
一、“铁器”做何解 |
二、免责问题 |
第二节 “以四月”条律文辨析 |
一、秦国牛只是否都归官有 |
二、睡虎地秦简中的奖励机制 |
三、“田典”乎、“里典”乎? |
第三节 “将牧公马牛”条律文辨析 |
一、秦时地方牧政管理 |
二、“有罪”的表述 |
第四节 对《厩苑律》或遗律文的几点猜想 |
一、竹简位移之猜想 |
二、《厩苑律》所缺律文之猜想 |
小结 |
第三章 《厩苑律》所反映的秦文明及立法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厩苑律》所反映的秦文明 |
一、秦国的地理人文环境 |
二、牛耕铁犁下的秦国农业 |
三、管控有序的秦国畜牧业 |
第二节 《厩苑律》对现代立法的借鉴意义 |
一、混合所有制体系下的国家调控 |
二、降低民众生产生活成本,促进社会生活发展 |
三、秦法之失:管控太严,法律失去弹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之不足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内涵、形成基础和主要脉络 |
一、文化强国等相关概念的内涵 |
(一)文化强国 |
(二)习近平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
(一)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
三、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形成的主要脉络 |
(一)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初步确立 |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基本形成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及征 |
一、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思想基础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引领 |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根基 |
(四)以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
(五)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切入点 |
(六)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动力 |
(七)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为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主要特征 |
(一)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三)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意义 |
一、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 |
(三)提升和深化了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认识 |
二、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
(三)有利于维护文化安全,推进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及战略意义 |
一、主要内容 |
二、战略意义 |
第二章 斯里兰卡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战略地位 |
第一节 斯里兰卡国家基本情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条件与资源 |
三、人口、民族、语言及宗教 |
四、经济建设 |
第二节 斯里兰卡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
一、印度洋的门户 |
二、重大的经济价值 |
三、契合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的中斯合作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之前的中斯关系 |
一、中斯政治关系回顾 |
二、中斯经济关系回顾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后的中斯合作 |
一、斯里兰卡国家战略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 |
三、全面深化经济合作 |
第四章 中斯关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第一节 中斯关系面临的挑战 |
一、不稳定的斯里兰卡国内政治局势 |
二、斯里兰卡债务问题 |
三、双边经济合作结构性失衡 |
四、美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
五、印度地缘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应对中斯关系挑战的对策 |
一、多领域深化中斯双边关系 |
二、维持中印在斯里兰卡的战略平衡 |
三、平衡中美在斯里兰卡的博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三、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二战前马来亚经济发展之概况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历史之简述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各个土邦物产之概况 |
一、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 |
二、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彭亨、森美兰) |
三、马来属邦(吉打、玻璃市、吉兰丹、登嘉楼、柔佛) |
第三节 二战前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的经济建设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移民及分布情况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职业架构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的角色扮演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地位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之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角色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拓展 |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碾米技术之演变 |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现代化碾米厂之发展 |
一、20世纪之前 |
二、1900年至1919年 |
三、1920年至1941年 |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商业网络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成功因素 |
第一节 华人在马来亚的经济优势 |
第二节 华人的商业模式 |
第三节 华人米商与执政者的关系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度量衡与货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厘定 |
五、研究框架 |
六、若干难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治理 |
一、经济全球化:动因与趋势 |
二、全球经济治理:需求强化 |
三、治理体系缺陷与供给不足 |
四、治理问题恶化与逆全球化 |
五、从逆全球化到新全球化 |
六、变革全球经济治理势在必然 |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博弈 |
一、全球经济治理新趋向:从多边到区域 |
二、大国主导全球经济治理:理论与实践 |
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自由与霸权 |
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欧盟:区域与多边 |
五、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日本:跟进与进取 |
六、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贡献与超越 |
第四章 CPTPP:美国进退、日本进取与中国应对 |
一、战后全球经济治理中的美国主导 |
二、多边治理框架的困境与两洋战略 |
三、TPP:美国进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四、从TPP到CPTPP:日本的战略进取 |
五、从TPP到CPTPP:中国的战略应对 |
第五章 AIIB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影响 |
一、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金融体系与基础设施 |
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一带一路” |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AIIB:地位与影响 |
四、AIIB引发的战略博弈:美日、欧洲及其他 |
五、AIIB产生的战略影响:优化全球金融治理 |
六、AIIB需要的战略应对:完善内部治理绩效 |
第六章 结论 |
一、几点逻辑结论 |
二、若干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答谢 |
(8)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 |
一、联合国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二、日本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建设和平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和平学理论:积极和平思想 |
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民主和平论 |
三、国际新安全观:人类安全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全面调整国家战略 |
一、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质 |
二、对外援助被纳入政治大国战略轨道 |
三、自卫队广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第二节 非洲大陆深陷冲突泥潭 |
一、20世纪90年代非洲冲突概述 |
二、冷战后非洲冲突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外部力量积极介入非洲国家内部事务 |
一、联合国:力图主导非洲和平问题 |
二、美国:大力推行美式民主 |
三、法国:借机加强在非传统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动因 |
第一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经济动因 |
一、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
二、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治动因 |
一、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
二、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 |
第三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战略动因 |
一、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
二、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萌芽阶段:安全问题进入日本对非外交视野 |
一、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框架下提出冲突预防议题 |
二、推动非洲安全议题进入八国集团议事日程 |
第二节 成形阶段:建设和平在日本对非援助框架中的确立 |
一、建设和平被纳入政府发展援助体系 |
二、建设和平被确立为对非援助的政策支柱 |
第三节 拓展阶段:由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 |
一、非洲在日本外交安全战略中的定位 |
二、《开发合作大纲》与日本对外援助的新特点 |
三、“积极和平主义”在日本对非外交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三大区域 |
第一节 日本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提供安全能力建设支持与人道援助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支持冲突后国家重建及亚丁湾海上安全合作 |
第三节 日本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促进地区反恐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评估 |
第一节 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 |
一、从属性: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 |
二、多主体性: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行为体参与 |
三、多边性:与国际援助伙伴积极互动合作 |
四、理念性:重视理念的构建和传播 |
第二节 建设和平活动的影响 |
一、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 |
二、对日本国家利益的促进程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潞江坝傣族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说明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时限与对象 |
(一)研究时限 |
(二)研究对象 |
三、相关理论 |
(一)历史的延续性与联系性 |
(二)过程到结构:“中间圈”社会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瘴气研究 |
二、滇西傣族的相关研究 |
(一)社会研究 |
(二)土司研究 |
(三)宗教研究 |
三、潞江坝史料文献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潞江坝概况 |
第一节 概说潞江坝 |
一、滇缅官道必经之地 |
二、行政沿革 |
第二节 族源情况 |
第二章 明朝至民国时期:“瘴区”社会与国家权力 |
第一节 相对隔绝:瘴区“死亡谷”的天然保护 |
第二节 勐赫的社会构成 |
一、稻作经济下的勐制社会 |
二、坝区土着与山区族群 |
三、联姻:傣族势力的联合 |
四、捆绑的信仰体系 |
第三节 国家权力与移民进入 |
一、国家力量入潞江坝 |
(一)潞江土司建置 |
(二)抗战格局:怒江战线与线氏土司 |
二、缩减的空间:土司控制范围 |
三、政策移民 |
第四节 适应王朝的机制:主动汉化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时期:传统社会的摧毁与社会的探索建立 |
第一节 破旧立新与社会变革 |
一、土司制度消亡 |
二、土地改革 |
第二节 瘴疠的消失 |
一、环境改善:除四害 |
二、建立医疗机制:抗疟疾 |
第三节 坝区人群结构转变 |
一、垦荒入潞 |
二、山民下坝 |
第四节 经济作物种植 |
第五节 宗教文化重创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秩序重建与文化重塑 |
第一节 从乡村到小城镇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新趋势 |
一、商品化经济 |
二、旅游开发与新“节庆”文化 |
第三节 宗教文化的重塑 |
一、多元崇拜 |
二、宗教活动 |
(一)商化泼水节:官方规定与民间自发 |
(二)道教元素:赧浒庙、张天师 |
(三)送子观音与姻缘娘娘 |
(四)祭神树 |
三、多元信仰与社会生活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澳国崛起建筑新势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北京大学师生的五四记忆 ——从事件走向神话[D]. 陈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秦代《厩苑律》探赜[D]. 常少华. 兰州大学, 2020(10)
- [4]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研究[D]. 王俊丽. 大理大学, 2019(02)
-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中斯关系研究[D]. 马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D]. 阮涌俰(YON WENG WOE). 厦门大学, 2018(07)
- [7]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路径选择 ——以CPTPP、AIIB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卓. 外交学院, 2018(12)
- [8]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D]. 曾探.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潞江坝傣族社会变迁研究[D]. 张铭南.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