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选表彰先进贵求实(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军[1](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文中提出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陈伶浪[3](2020)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模范(简称劳模)是党和政府授予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着成绩的劳动者的一种崇高荣誉称号。劳模精神是通过劳模行为体现的,并通过劳模表彰得到承认,是劳模在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价值观念、道德风范、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瑞金就涌现了劳模表彰运动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劳模表彰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劳模表彰作为发动群众、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的制度固定下来。一部我国劳模运动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振兴史。一代又一代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倡导下,历经近90年的演化,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不断丰富完善、示范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劳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始终把其作为影响、带动和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的风向标和精神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劳模座谈、考察调研、劳模大会等不同场合多次就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劳模精神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劳模精神无疑是新时代最具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因此,加强对劳模精神的研究,挖掘、阐释这一“精神富矿”的内涵功能、时代价值、弘扬路径等,对于充分焕发亿万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激发职工群众的创新活力、迸发职工群众的无穷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再铸辉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以劳模精神起源于何时?劳模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有何困境?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这4个问题为主线进行探析研究。首先追溯了劳模表彰运动的历史起源,以及劳模精神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引领作用,并创造性地将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嬗变历程划分为萌芽期(新中国成立以前)、雏形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形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完善期(新时代),同时针对每一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精神所展现的特色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比较详细解读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的深刻含义以及劳模精神所具有的激励教育、示范引领、文化影响等功能作用,而后得出我国劳模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实践层面看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以及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从理论层面看,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仍然是一个奋斗的时代,需要有劳模精神的力量、劳模精神的作用、劳模精神的激励,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的干劲、勇往直前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钻劲建功新时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劳模精神的弘扬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述了社会认识偏差、社会功利化、多元价值观、西方意识形态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分析了由于普通劳动者地位有所弱化、工人阶级归属感有所淡化、劳模管理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劳模精神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本文阐明了全社会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四最”劳动精神,坚持倡导正确的劳动观,就能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自觉弘扬、传承、践行劳模精神,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要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意见建议。
杨明春[4](2020)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文中提出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教育和少年儿童思想意识教育的中坚力量,其队伍质量关系着少先队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优劣。只有拥有优质的辅导员队伍,少先队教育事业才能向更高水平发展。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如何培养并实现其可持续性成长?位于顶尖的国家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与成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的。本研究将以江西省三位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为案例对象,收集其专业成长的有关资料。基于她们专业成长中的不同案例,从资本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来对优秀辅导员专业成长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和探究。通过对国家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研究发现:1.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能够走上优秀的轨道,她们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在广泛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了人力资本、在积极的交际与互动中积攒了社会资本、在力求上进与创新中丰富了文化资本。同时,她们的成长也存在着差异性,每一位优秀辅导员成长中都表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其鲜明的个性与少先队发展、学校教育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力求教育管理优越、注重活动实践体验、定位教育合力、依靠校园文化促发展等成功治队案例是优秀辅导员成长为优秀的见证。2.通过对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成功案例的分析,以及结合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探究,发现个体的努力是辅导员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勤于学习与实践,才能与时俱进;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积极互动、活动合作、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其成长助力;丰厚的学校文化是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基石,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辅导员的聪明才智,促进了少先队文化开发与管理,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郝婷婷[5](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英模”文化研究》文中提出“英模”是对英雄模范的简称,“英模”文化作为一种以英雄模范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它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的重要体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他们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树立起了巍峨的精神丰碑,因此,对这些“英模”人物、“英模”精神及“英模”文化的特点进行探究,极具时代意义与研究价值。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通过对部队公安系统、科教文卫体系统、工商农林牧副业等领域的“英模”代表进行分析,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三个历史阶段的“英模”形象、“英模”精神及“英模”宣传方式,并通过深入剖析“英模”文化的生成环境、内容构成以及评价标准,进而总结出“英模”文化的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必须高度重视“英模”文化建设,不断丰富“英模”文化的精神内涵,使“英模”文化绽放出时代光彩。同时还要加强“英模”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提高“英模”事迹的宣传教育水平,彰显“英模”教育的精神价值,从而使学习“英模”活动化作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丁锐[6](2020)在《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农村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而从基本面看农民精神文化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当前凋敝的乡村风气之间的矛盾愈发影响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基于我国踏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针对农村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则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分门别类的阶段性指导,并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及中国当代领导人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我国进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陕西省南部涵盖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地农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进行研究。针对当前陕南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所存在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人际关系淡漠、优秀传统道德不断丧失,以及基层组织的工作方式存在误区等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在研究中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与调查访谈的深入了解,对陕南农村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及问题进行分析概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概括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阐释了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从基层干部、农民主体、生态氛围、乡土文化等四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做了概述,并指出了乡风文明建设蕴涵的意义作用。其次,分析了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问题予以呈现,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固有经济文化基础、传统文化冲击、建设工作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从本研究的核心领域来分析,主要着力于针对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生态村落氛围、利用本土教化资源、多方合力优化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致力于促进提高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
杨文[7](2020)在《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国家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新乡贤群体日益成为民族地区实现文化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优势也愈加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重视。本文基于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以恩施州鹤峰县新乡贤为研究对象,借助精英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将鹤峰县新乡贤分为文化传承型、社会治理型、经济助推型和道德引领型。新乡贤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其主体性作用主要凸显在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和村落文化遗产、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民间组织、引领传承创新主体参与传承实践和引入外部资金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但与此同时,鹤峰县新乡贤也面临着新乡贤相关制度机制存在缺失、基层社会对新乡贤存在认知偏差和新乡贤群体的内生动力缺乏等困境。为推动新乡贤群体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社会的主体性作用,需要着力完善新乡贤回归机制、增强基层文化认同和激发新乡贤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贡献更多的来自乡土社会的内生力量。
王丽艳[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隆重表彰了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并授予的“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号召全社会以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依托,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焉,敬仰先锋、学习先锋。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需要长期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千千万万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全程参与,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较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容易被错误的思潮诱导和俘获,因此开展改革先锋教育以百位改革先锋为载体,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并且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阐述了改革先锋教育的相关概述。从改革先锋评选的缘起着手、提出改革先锋教育的内涵、特质及其理论基础,突出了改革先锋教育区别于传统榜样教育的主要特征——时代性,对于继续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介绍了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意义。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长期性和艰巨性、驳斥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体道德四个方面分别阐述,明晰大学生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再次,阐述了改革先锋教育的内容。通过对百位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整理和分析,深入的挖掘改革先锋所具备的改革开放精神,确定为改革先锋教育的内容,包括破旧立新的变革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和造福世界的共享精神,明确了“学什么”的问题,这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本文的重难点。最后,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理念、校园环境建设、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以及从宣传改革先锋的平台等角度,阐述了开展改革先锋教育路径。
张雷[9](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郭琛琛[10](2020)在《十八大以来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强化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宜昌市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学好人、做榜样”等活动,大力选树道德模范,宜昌好人、“三峡蚁工”等道德模范井喷式涌现,宜昌道德模范人物呈现出争耀生辉、群星璀璨的良好局面,将宜昌市道德建设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道德模范作为优秀中华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践行者,他们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引导着社会主流价值方向。通过对近年来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进行政治面貌、年龄、所属行业及品质类型分析归纳,总结道德模范群体特征,从他们的身上深切的感受到心里震撼、肃然起敬的道德力量。道德模范群体人物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宜昌人民真善美的品质和厚德大爱的胸怀,呈现出富于理想、真实可信、贴近大众、引领时代等鲜明特征。宜昌市委、市政府、文明办制定公约制度,出台礼遇帮扶等制度,创新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形式,传播弘扬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社会主义道德践履效应,地域传统文化的浸润,道德建设载体的宣传助推以及个人品行的自我修为推动了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的形成。积极发挥道德模范群体在宜昌市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实践养成,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评选表彰先进贵求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选表彰先进贵求实(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及经验启示 |
2.1 我国劳模精神内涵的演化过程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劳模精神内涵的萌芽期 |
2.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模精神内涵的雏形期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发展期 |
2.1.4 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精神内涵的成形期 |
2.1.5 新时代——劳模精神内涵的完善期 |
2.2 劳模精神发展历程的经验启示 |
2.2.1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
2.2.2 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 |
2.2.3 人民群众的广泛尊崇 |
2.2.4 工会组织的积极作为 |
2.2.5 劳模群体的自我弘扬 |
第3章 劳模精神的内涵功能及弘扬意义 |
3.1 劳模精神的主要内涵 |
3.1.1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3.1.2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1.3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3.2 劳模精神的功能作用 |
3.2.1 劳模精神的激励教育功能 |
3.2.2 劳模精神的示范引领功能 |
3.2.3 劳模精神的文化影响功能 |
3.3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意义 |
3.3.1 弘扬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2 弘扬劳模精神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有力保证 |
3.3.3 弘扬劳模精神是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客观需要 |
第4章 劳模精神的理论诠释 |
4.1 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是劳模精神成因的理论基石 |
4.1.1 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 |
4.1.2 劳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
4.1.3 劳动创造价值 |
4.1.4 劳动理应得到社会尊重 |
4.2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思想是劳模精神产生的理论支撑 |
4.2.1 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强大阶级力量 |
4.2.2 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
4.2.3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和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
4.2.4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
4.3 习近平关于劳模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劳模精神发扬光大的理论指导 |
4.3.1 劳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4.3.2 劳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 |
4.3.3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
第5章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遇到的困境及其原因 |
5.1 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偏差 |
5.1.1 劳模精神缺乏时代性 |
5.1.2 劳模精神缺乏民本性 |
5.1.3 劳模精神缺乏普遍适用性 |
5.2 影响劳模精神弘扬的主要因素 |
5.2.1 弘扬劳模精神受功利化的负面影响 |
5.2.2 弘扬劳模精神受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5.2.3 弘扬劳模精神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
5.3 弘扬劳模精神遇到困境的原因分析 |
5.3.1 普通劳动者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
5.3.2 工人阶级的归属感有所淡化 |
5.3.3 劳模的管理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 |
5.3.4 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
第6章 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社会认识 |
6.1.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6.1.2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6.1.3 坚持弘扬“四最”劳动精神 |
6.2 创新弘扬劳模精神的方式方法 |
6.2.1 注重发挥传统媒体的主渠道作用 |
6.2.2 注重提高新媒体的宣传效能 |
6.2.3 注重加强劳模纪念场所建设 |
6.2.4 注重创作劳模影视作品 |
6.3 完善弘扬劳模精神的制度保障 |
6.3.1 着力加强党对弘扬劳模精神工作的领导 |
6.3.2 着力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
6.3.3 着力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
6.3.4 着力提升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质量 |
6.3.5 着力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
6.4 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
6.4.1 聚焦科学选树劳模 |
6.4.2 聚焦加强劳模培养教育 |
6.4.3 聚焦切实关心爱护劳模 |
6.4.4 聚焦营造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设计 |
1.4.1 案例对象选取 |
1.4.2 访谈调查与数据处理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文化资本理论 |
第3章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案例分析 |
3.1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概述 |
3.1.1 WW辅导员专业成长经历 |
3.1.2 YL辅导员专业成长经历 |
3.1.3 YSJ辅导员专业成长经历 |
3.2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共性分析 |
3.2.1 广泛学习和实践,拓宽人力资本 |
3.2.2 积极交际和互动,积攒社会资本 |
3.2.3 积极上进和创新,丰富文化资本 |
3.3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个案分析 |
3.3.1 无私+责任,做最美的自己 |
3.3.2 爱心+担当,在快乐中滋润成长 |
3.3.3 智慧+创新,在实践中追求发展 |
第4章 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可持续性成长的建议思考 |
4.1 持续自我努力是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长的关键 |
4.1.1 更新思想观念 |
4.1.2 锻炼专业能力 |
4.1.3 培养心理品质 |
4.1.4 提升人格魅力 |
4.2 改善社会环境是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长的条件 |
4.2.1 优化经济环境,保障工作开展 |
4.2.2 深化制度改革,理顺管理关系 |
4.2.3 社会环境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
4.3 建设校园文化是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长的基石 |
4.3.1 筑牢载体:进行物质文化建设 |
4.3.2 抓住核心: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
4.3.3 优化条件:进行制度文化建设 |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4.1 不足 |
4.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关于2018年度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评选标准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研究参与者意见反馈表 |
(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英模”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
1.4.4 逻辑分析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英模”文化概述 |
2.1 “英模”文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英模”的语意 |
2.1.2 “文化”的内涵 |
2.1.3 “英模文化”的含义 |
第三章 改革开放40年来“英模”文化的阶段表现 |
3.1 20世纪80年代的“英模”文化 |
3.1.1 典型“英模”形象 |
3.1.1.1 部队公安系统“英模” |
3.1.1.2 科教文卫体系统“英模” |
3.1.1.3 工商农林牧副业“英模” |
3.1.1.4 机关干部“英模” |
3.1.1.5 其他“英模” |
3.1.2 “英模”精神概述 |
3.1.3 “英模”文化宣传 |
3.2 20世纪90年代的“英模”文化 |
3.2.1 典型“英模”形象 |
3.2.1.1 部队公安系统“英模” |
3.2.1.2 科教文卫体系统“英模” |
3.2.1.3 工商农林牧副业“英模” |
3.2.1.4 机关干部“英模” |
3.2.1.5 其他“英模” |
3.2.2 “英模”精神概述 |
3.2.3 “英模”文化宣传 |
3.3 新世纪以来的“英模”文化 |
3.3.1 典型“英模”形象 |
3.3.1.1 部队公安系统“英模” |
3.3.1.2 科教文卫体系统“英模” |
3.3.1.3 工商农林牧副业“英模” |
3.3.1.4 机关干部“英模” |
3.3.1.5 其他“英模” |
3.3.2 “英模”精神概述 |
3.3.3 “英模”文化宣传 |
第四章 改革开放40年来“英模”文化的特点 |
4.1 生成环境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4.2 内容构成由简单向多样转变 |
4.3 评价标准由单一的向多元的转变 |
第五章 新时期大力弘扬“英模”文化的思考 |
5.1 弘扬“英模”文化的必要性 |
5.1.1 继承中国共产党“英模”传统的要求 |
5.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
5.1.3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要求 |
5.2 进一步加强“英模”文化建设的思考 |
5.2.1 大力加强“英模”权益保障的制度化建设 |
5.2.2 着力提高对“英模”事迹的宣传教育水平 |
5.2.3 持续强化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一)乡风文明的相关概念 |
(二)乡风文明的基本内涵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文明观的经典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积淀 |
第二章 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 |
一、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内生动力 |
(二)农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选择 |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体现 |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政风教育 |
(二)加强农民主体思想政治教育 |
(三)营造和谐健康乡村生态氛围 |
(四)继承弘扬传统优秀乡土文化 |
第三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现状 |
一、陕南地区乡风文明概况 |
(一)陕南地区背景概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主要实践 |
二、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调研分析 |
(一)对乡风文明相关内容的认知提高 |
(二)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态度转变 |
(三)对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多 |
(四)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加大 |
三、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组织文化建设缺失 |
(二)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堪忧 |
(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
(四)优秀传统道德趋边缘化 |
第四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主导机制缺失 |
(一)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滞后 |
(二)刚性工作保障机制缺失 |
二、乡村基础力量薄弱 |
(一)乡村总体经济基础落后 |
(二)农民主体文化水平偏低 |
(三)乡村文化活动场域匮乏 |
三、传统村落文化凋敝 |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 |
(二)传统村落空心化严重 |
(三)本土乡愁归属感遗失 |
四、建设工作方式欠缺 |
(一)活动开展难以契合主体诉求 |
(二)社会力量利用参与程度较低 |
第五章 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优化对策探析 |
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引领乡风文明建设 |
(一)强化基层党政风貌建设 |
(二)培育乡村文化服务队伍 |
(三)完善政绩考核监督机制 |
(四)构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二、营造美丽村落环境滋养乡风文明建设 |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文化 |
(二)营造美丽宜居特色村落环境生态 |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水平 |
(四)健全夯实民众公共文化活动阵地 |
三、利用本土教化资源涵育乡风文明建设 |
(一)崇尚良好家风教化道德发展 |
(二)制定乡规民约规范自我教育 |
(三)树立乡贤道德榜样垂范引领 |
(四)重视民俗节日感召村落情怀 |
四、优化工作方式助力乡风文明建设 |
(一)打通基础宣传服务渠道 |
(二)汇集多方力量合力参与 |
(三)丰富先进文化活动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传统乡贤或乡绅的研究 |
(二)关于新乡贤与乡村精英人物的研究 |
(三)关于新乡贤参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研究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精英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阐释 |
(一)乡贤 |
(二)新乡贤 |
(三)主体性 |
第一章 鹤峰县新乡贤概述 |
第一节 鹤峰县概况 |
一、历史与自然生态 |
二、社会与文化生态 |
第二节 鹤峰县新乡贤类型 |
一、文化传承型新乡贤 |
二、社会治理型新乡贤 |
三、经济助推型新乡贤 |
四、道德引领型新乡贤 |
第二章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 |
第一节 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在动机 |
一、个人价值实现 |
二、历史责任感 |
三、乡土情怀 |
四、物质或精神利益 |
第二节 新乡贤助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典型案例 |
一、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和村落文化遗产 |
二、建立文化传承新乡贤民间组织 |
三、引领传承创新主体参与传承实践 |
四、引入外部资金助力民族文化发展 |
第三章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困境 |
第一节 鹤峰县新乡贤参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部门支持力度 |
二、民众的态度与行为选择 |
三、新乡贤群体的生命力 |
四、其他民间文化传承创新主体 |
第二节 鹤峰县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问题 |
一、新乡贤相关制度机制缺失 |
二、基层社会对新乡贤的认知偏差 |
三、新乡贤群体的内生动力缺乏 |
四、乡村文化生态结构失衡 |
第四章 新乡贤助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
第一节 完善新乡贤回归机制 |
一、强化政府引导与支持 |
二、健全新乡贤参与机制 |
三、完善新乡贤评选机制 |
第二节 增强基层文化认同 |
一、弘扬新乡贤文化 |
二、强化基层教育培训 |
三、构建乡村公共生活 |
第三节 激发新乡贤内生动力 |
一、搭建新乡贤互动平台 |
二、激发新乡贤情感认同 |
三、培育新乡贤社会组织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改革先锋教育相关概述 |
(一) 改革先锋教育 |
1. 改革先锋 |
2. 改革先锋教育 |
(二) 改革先锋教育的特质 |
1. 强调改革的榜样教育 |
2.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 |
3. 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
(三) 改革先锋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的理论 |
2. 社会学习理论 |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典型教育理论 |
二、 新时代在大学生中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意义 |
(一) 引导大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需要 |
1.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2. 大学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先锋力量 |
(二)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需要 |
1. 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贡献 |
2. 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性质 |
(三)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 |
1. 职业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的关键 |
2. 职业素养关乎大学生职业成败 |
3.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内在要求 |
(四) 提高大学生个体品德的需要 |
1. 个体品德的养成是通往幸福的核心途径 |
2. 个体品德的养成是破解道德危机的重要途径 |
三、 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内容 |
(一) 破旧立新的变革精神 |
1. 敢于突破思想束缚 |
2.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
(二) 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
1. 吃苦耐劳愈挫愈勇 |
2. 滴水穿石克难制胜 |
(三)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
1. 尽职尽责廉洁自律 |
2. 立足本职精益求精 |
(四)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1. 奔赴一线为民分忧 |
2.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
(五) 造福世界的共享精神 |
1. 临危受命为国分忧 |
2. 休戚与共协同发展 |
四、 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路径 |
(一) 优化思政课教学理念 |
1. 注重专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
2. 注重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融合 |
3. 注重挫折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二) 加强改革先锋教育校园环境建设 |
1. 营造良好的榜样文化物态环境 |
2. 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强化榜样精神文化 |
(三) 将改革先锋教育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 |
1. 参观纪念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
2. 积极参加志愿实践活动提高榜样的践行效度 |
(四) 运用多种媒体,构建改革先锋教育的平台 |
1. 加强新媒体对榜样宣传的核心作用 |
2. 充分利用印刷媒体对榜样宣传的辅助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十八大以来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道德模范学理阐释 |
第一节 道德 |
一、道德的内涵 |
二、道德的本质 |
第二节 道德模范 |
一、道德模范的内涵 |
二、道德模范的特征 |
第二章 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谱系及特征 |
第一节 宜昌市入选道德模范人物概况及谱系 |
一、入选全国道德模范的宜昌模范 |
二、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宜昌好人 |
三、荆楚楷模 |
第二节 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结构分析 |
一、政治面貌 |
二、出生年代 |
三、所属行业 |
四、品质类型 |
第三节 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特征 |
一、富于理想 |
二、真实可信 |
三、贴近大众 |
四、引领时代 |
第三章 宜昌市道德模范群体成因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践履效应 |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先进道德指引 |
二、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公德建设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第二节 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浸染 |
一、爱国的屈原文化 |
二、“和”为贵的昭君文化 |
三、忠义的三国文化 |
第三节 道德建设的载体助推 |
一、坚持整体联动发动群众选好人 |
二、制定公约制度传播精神文明 |
三、选树典型抓示范引领社会风尚 |
四、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
五、坚持立体宣传多种形式学好人 |
第四节 个人品行的自我修为 |
一、个人思想的向善选择 |
二、个人由知到行的升华 |
第四章 道德模范群体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启示 |
第一节 道德模范群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一、示范导向作用 |
二、传承引领作用 |
三、凝聚感染作用 |
第二节 道德模范群体的树立对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
一、践行核心价值体系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精神支撑 |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
三、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氛围 |
四、强化道德实践养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筑牢根基 |
五、选树社会道德模范为公民道德建设树立时代楷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宜昌各类道德模范名册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评选表彰先进贵求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东北工业劳模研究[D]. 李泽军. 吉林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研究[D]. 陈伶浪. 吉林大学, 2020(03)
- [4]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成长研究[D]. 杨明春. 南昌大学, 2020(03)
- [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英模”文化研究[D]. 郝婷婷.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6]陕南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丁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乡贤助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以鹤峰县为例[D]. 杨文.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D]. 王丽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10]十八大以来宜昌市道德模范人物群体研究[D]. 郭琛琛. 三峡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