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听群众意见好处多(论文文献综述)
王佩[1](2020)在《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农村旅游业的前提基础。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对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垃圾山”、“垃圾河”随处可见,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加快补齐突出短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河南省光山县作为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近几年,通过不断努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实施环卫一体化服务、规范垃圾治理步骤、抓好环卫保洁环节等做法,解决了垃圾围村、填塘、阻路等问题。然而,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仍暴露出严重问题,表现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供给不足、垃圾末端处理方式简单、垃圾治理监管不严、民众参与度不高、村民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对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产生了严重影响。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规划要求,完善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迫在眉睫。本文以乡村振兴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选择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河南省光山县从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政府管理人员、村委会干部、保洁员等进行访谈以及对当地村民进行问卷调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全面了解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完善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文章包括六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重点介绍了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其次描述了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并以村民的角度对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进行评价;再次概述了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及启示;最后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制定法律法规强化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监管力度等完善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池莉[2](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彭俊[3](2019)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外由政府官方编写的华文教材的设计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和民族特色。在海外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各国之中,新加坡作为拥有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至今为止双语教育政策已经贯彻了40余年。本文选择从新加坡特殊双语政策大环境下对其官方统编教材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从海外华文教材的编写中窥见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国情的影响,对新加坡华文教材中蕴含的国家的社会语言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历史和文化变迁以及教育方针进行探究。本文选取1992年起至2018年所使用过的或正在使用的四套由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编写的小学华文教材,通过回顾新加坡双语教育改革所走过的路程,结合新加坡华文课程标准、小学华文教材框架设计与体系的变迁,从课文编写理念的角度对这四套教材进行比较。本论文主要采用归纳法类对资料进行整理,再结合对比法进行分析。论文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对二十多年来新加坡小学华文课本中的编写理念及价值观的传递进行总结性分析,找出其发展的轨迹、规律、重点以及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延续历史的脉络,力求为未来的教材编写和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探讨其得以延续的新出路。
郑美良[4](2019)在《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台湾地区是一个拥有包括原住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和语言。但是由于受政治环境、语言政策等的影响,台湾原住民族语言遭遇发展危机,多种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多元文化思潮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台湾地区开始调整原住民族语言政策,强调保护和弘扬多元化语言文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通过政策研究,考察和分析台湾地区在保护和恢复原住民族语言上所采取的实践行动及其效果。首先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梳理和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历史脉络,整合和分析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三所不同类型学校的族语教育政策执行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台湾的原住民族群约有55万人,占全台湾总人口数约2%,大多居住在山地地区。原住民学生数已达到136371人,占了全体总学生数的3.05%。虽然自2013年以来原住民学生族语交谈频率略有提升,但频率仍然较低;约半数原住民学生认为使用族语不便于与人沟通且缺乏族语学习兴趣;在族语使用能力方面,学生在听力、口语和歌谣歌颂能力均较弱;中学阶段通过族语认证的原住民学生人数也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二,为切实保护濒临消失的原住民族语言,台湾地区形成了不同层次、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一是形成了以台湾“教育部”和“原住民族委员会”为主体的政策制定主体,全面规划和制定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二是建构了以《原住民族教育法》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为标志性文件的语言政策体系,包括相关课程规划、师资培训规划、教材编辑制度、语言认证制度等政策;三是优化了原住民族语言政策的行动路径,更加强调通过学校系统层面推动和深化。第三,台湾各地方、各学校依据政策规划,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执行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课程编排上,台湾在《九年一贯制课程纲要》和《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都规定了一定时数的族语课程;在师资选拔和培育上,建立原住民族语能力认证考试制度,实施族语师资培训规划;在教材编写上,制定族语《九阶教材》等学习材料。此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通过“母语日”、开展族语活动等方式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借助族语评价与认证机制诊断和促进学生族语学习,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采取族语教师协同示范、深入部落体验文化与生活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执行在学校行政上面临着资源整合的难题;师资方面存在师资老化、年龄断层的问题;在课程实施上面临教材难以统一的局面;家校社合作难以唤起家长的认同与主动意识,也难以营造良好的社区支持氛围。在后续的政策修正与发展中,还应该在尊重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之上,增强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决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师资建设。此外,需要着力解决政策执行所需的配套措施,争取社会文化支持,加大相关投入,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语言教育共同体关系。
贾兴荣[5](2019)在《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往与互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个人互动、民族交往、国际交流,延续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血脉。从民族互动这个角度看,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了根基和底色。面对变化发展的民族关系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理念,为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新理念,本文从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角度追根溯源,从现实角度探寻动力,以总结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畲族是历史上的一个迁徙民族,畲族的漫长迁徙既是一部史诗般的民族生命史,也是一部沧桑的散杂居民族演变史,更是一部悠远深厚的畲汉民族关系史。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族际认同等方方面面。发展到现在,在这个重要场域内,“畲汉民族一家亲”潜移默化地成为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民族身份更多体现文化的意义,隐入公民身份之中,民族互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畲汉民族在变迁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中蕴含着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经济基础是影响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政策,缩小了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加深了畲汉民族的情感,推动了畲汉民族积极的互动交流。跨文化传播为民族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桥梁。文化传播为畲汉民族提供了共同的文化体验,在这种文化体验之上产生了行为和思想的相似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就变得更加自然。旅游文化资本成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力量。民族旅游所激发的高频度和高密度民族接触,使民众卷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互动场中,形成了一张扩大的关系网。然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代化持续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优惠政策的利益平衡问题等都成为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面临的问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隐含了对我国民族关系最深入的剖析,它既是对民族关系发展的递进性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创新发展。回望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解民族歧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邓世平[6](2018)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文中认为宣传动员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对于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农民走上集体化生产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快速推进和完成,和声势浩大的宣传动员有重要的关系。土地改革后的湖南农村,农民个体生产的热情高涨,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缺乏,很多贫农想通过单独农业生产“发家致富”并不现实,他们有“组织起来”的愿望。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思想在建国后的继续实践。但是,党领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农民走上集体生产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和个体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又有明显的冲突。长期浸染在传统个体生产中的农民,小农意识和小农特征十分明显,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实现个人的发家致富。由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几乎没有剩余,小农生产条件下的农民,关注更多的是眼前的利益,他们对于未来没有多少的预期。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恰恰是向广大农民讲一个有关未来的故事,故事的主题就是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生产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因此,许多农民对于要走集体生产和社会主义道路起初存在犹疑、恐慌甚至不满,对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较严重的抵触情绪。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消除农民中的这些怀疑与不满,引导农民走上党所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去。湖南是新解放区,虽然经历了土地改革,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党是一个具有陌生面孔的外来者。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后,湖南农村基层党组织才大部分得以建立。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则加速了党的组织系统在农村的下沉过程。同时,通过整顿和发展农村党的宣传网和群众性的宣传网,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加强农村干部对农业合作化政策的学习和对宣传干部的培训,党牢牢把握了宣传动员中的话语权,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也更加规范;通过围绕农业合作化运动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动员,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影响力持续地扩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是一个由内而外、层层展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党团员、青年积极分子以及农村妇女是重点的宣传动员对象。农村党团员要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带头和模范的作用,他们受过党团的教育,对正在走的集体化道路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农村党团员大部分是从农民中发展的,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小农的气息,思想容易发生动摇,对他们的宣传动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顺利进行的保证;青年积极分子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热情高涨,但是他们对农业生产不太里手,而且一般不适应农业生产中的艰苦劳动,对他们的宣传动员主要是要他们安心农业生产,发挥青年人在农业合作社中的作用;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和妇女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是妇女彻底解放的标志,同时也解决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劳动力的需要。党在长期革命中所积累的宣传动员经验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途径来看,党基本上沿袭了土地改革时的经验,主要进行文字、语音以及示范性的宣传动员。不过在宣传动员的具体过程中,已经有了不同于土地改革运动时期的特征。例如,土地改革运动中广泛采用的“诉苦会”已经很少采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召开的群众大会或贫农会同样使用回忆、对比和算账的方法,但是其着眼点不再是引起农民对旧社会或旧制度的厌恶,而是激发他们对新社会和新道路的向往。在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中,报纸、图书、广播、展览、电影以及剧团等宣传形式也主要是正面的宣传为主,宣传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宣传农业合作社能够增产的优越性。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具有双面或多面性的特点,宣传动员中既有耐心的思想教育又有严重的强迫命令,既强调经济利益的激励又有着阶级觉悟的斗争。这些因素往往夹杂在一起,使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显得有些复杂而混乱。但从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多些;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宣传动员中的强迫命令和阶级斗争则多些。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呼应与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掘和研究史料,将历史过程真实、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是历史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同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也是党史研究的重要任务。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中国农民富裕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地解决,甚至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短板和短腿。因此,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宣传动员的经验教训,对于党在新时代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都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陆军[7](2017)在《戏剧创作命题剧作之十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命题"始于"创作发动",与创作冲动虽是一字之差,但其间的况味则是大相径庭,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被生活之火点燃作家的灵感,而后者则是用作家的理智之石去寻觅与生活之垒碰撞的机遇,从而获得火种。显而易见,创作发动与创作冲动是一对矛盾,如何在被动中求主动,如何在"发动"之后及早进入冲动,达到既能满足命题方的要求,又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一目的,实在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钟正林[8](2017)在《水要说话》文中指出开卷不可忽略夜色如柴锅下的锅墨子。天亮前的黑黢,是房子外的村子,越来越瘦的村子。老易站在屋檐下,盯着平原深处的皇天坝被天边的光亮映出水墨的褶皱。他在想着光亮里的那个人。自己将要去见的那个人,其实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与他一点也亲热不起来,可又不得不去找。他与老婆芝芝在床上翻来覆去,磕绊了多少回,可最终还是得去
李欢[9](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得到显着的提高,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面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工作,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再谈艰苦奋斗已经不合时宜。有些人认为艰苦奋斗精神是在物质匮乏时代需要提倡的精神,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再搞艰苦奋斗没有意义,错误的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上崇尚奢侈,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党内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等不良之风盛行。为了净化社会风气,纠正党内不良之风,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针对不同的阶层,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开展了艰苦奋斗教育。对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党性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效遏制了党内贪污腐败、损公肥私的不正之风。开展创业教育,为广大群众提供创业培训,给予政策引导,培养了人民群众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了人民在工作中的聪明才智。对大学生坚持以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了艰苦奋斗教育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扩展艰苦奋斗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方法。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导示范作用。将党的作风建设当作艰苦奋斗教育的工作重点,领导带头示范用党风带动民风。有针对分层次的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加强了艰苦奋斗教育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为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白勇华[10](2016)在《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的现代性追求过程中,十七年“戏改”无疑是影响面极大,改革极为深入的一次文化实践。本论文将十七年“戏改”的焦点放在民间与国家的关系上面,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力图把研究拓展到“戏改”中的人、剧团组织形式乃至戏曲的地方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研究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各种话语资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试图从中剖析革命国家在介入传统戏曲过程的种种犹豫徘徊、前后冲突甚至走向彻底激进化的原因。国家话语进入民间,完成人民性对民间性的置换,但在历史戏、家庭戏和“鬼戏”的整理改编中展现出国家话语的裂痕,革命话语、启蒙个人话语、民间话语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在十七年“戏改”期间,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革命文艺理论不只是把传统的戏曲现代化、革命化,同时还应看作是把它独立化,变成一个现代的独立的艺术门类——戏剧艺术,从前者到后者,不只是在传统戏曲里面加入某些现代元素问题,而是艺术理念、艺术文本、艺术中人与人的关系都进行了结构性重组。而且,十七年“戏改”作为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分合博弈的过程,也不能看作国家话语力量对民间元素的单向规训,其中本土民间的要素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寻求到自身的存在形态,福建地方戏剧种的复杂多样导致传统戏曲中的民间社会文化元素的强力自我维护动能显得尤为突出。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是系统工程,并总是在国家与民间之间不断地左右摇摆,民间的因素或代表国家意志的因素在其中不断磨合,而逐步找到自己的位置,革命国家与民间力量的博弈存在诸多妥协,民间力量作为隐性的在场一直影响着戏曲的机构和生态。革命意识形态在重建戏曲市场与戏曲市场主体的过程中遭遇诸多困难,为了确保自身社会和文化理想能够有机地贯彻到戏曲当中去,强力的行政手段和革命样板戏的出现其实是改造精英话语如何在民间社会当中成功立足的一次逻辑延伸,是追求现代的民族国家大叙事合乎逻辑的产物,不能仅仅看作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特例。
二、多听群众意见好处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听群众意见好处多(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生活垃圾 |
2.1.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生态文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问题 |
3.1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基本情况 |
3.2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特点 |
3.3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
3.3.1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情况 |
3.3.2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法 |
3.3.3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 |
3.4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调查 |
3.4.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4.3 样本结构及分析 |
3.4.4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治理存在问题的评价 |
3.5 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垃圾治理资金缺乏 |
3.5.2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
3.5.3 法律制度不完善 |
3.5.4 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 |
3.5.5 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少 |
4 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验 |
4.1.1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垃圾处理PPP模式经验 |
4.1.2 浙江省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经验 |
4.2 国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验 |
4.2.1 美国圣迭戈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融资经验 |
4.2.2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验 |
4.3 国内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启示 |
4.3.1 治理模式要适合 |
4.3.2 垃圾分类好处多 |
4.3.3 民众参与是关键 |
4.3.4 技术设备很重要 |
5 完善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对策 |
5.1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 |
5.2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 |
5.3 制定乡约村规,强化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监管力度 |
5.4 健全参与机制,调动民众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
5.5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 |
5.6 建设智慧环卫,实现垃圾治理信息化监控与管理 |
5.7 强化岗位培训,提升保洁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3)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课程标准及教材发展沿革研究 |
1.4.2 关于华文教材的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范围 |
2.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双语教育政策及华文课程标准的回顾 |
2.1 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 |
2.2 新加坡华文课程理念变迁概述 |
2.3 发展调整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
2.3.1 1979年《吴庆瑞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3.2 1979年《报告书》指导下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 |
2.4 提倡效率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二阶段:形成阶段 |
2.4.1 1992 年《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4.2 1994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民族与国家认同感 |
2.4.3 1999 年《李显龙副总理政策声明》的主导思想 |
2.4.4 2002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多元文化与价值观 |
2.5 价值导向下的华文课程理念变迁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
2.5.1 2004年《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国会白皮书》的主导思想 |
2.5.2 2007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实用的语言 |
2.5.3 2011年《乐学善用—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的主导思想 |
2.5.4 2015版教材的主要编写理念:乐学善用 |
3.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传承与发展 |
3.1 历年理念变迁梳理 |
3.1.1 因材施教理念的贯彻落实 |
3.1.2 资讯科技的重视和使用 |
3.1.3 重视华族文化的熏陶 |
3.2 编写理念在新教材中的传承和发展 |
3.2.1 《欢乐伙伴》中体现的编写理念特色 |
3.2.2 《欢乐伙伴》教材编写理念落实到课文中的具体分析 |
4.历年教材编写理念演变成因探究 |
4.1 国家语言政策及时代背景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2 国家语言环境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3 二语教学理论的演变与革新对历年教材编写理念的影响 |
4.4 新加坡课程标准内配套教学法的演变和发展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
二、语言保护政策措施成效低下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元文化与教育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相关研究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五、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族及其语言教育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概述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背景分析 |
一、学生人数构成 |
二、原住民学生就学人数 |
三、各县市原住民学生分布情况 |
四、各级学校原住民学生族籍分布情况 |
第三节 台湾原住民族学生族语使用情形分析 |
一、使用族语状况 |
二、族语能力自评 |
三、参加族语认证情况 |
第三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二战”前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荷西”时期(1624-1662 年) |
二、“明郑”时期(1662-1683 年) |
三、“清领”时期(1683-1895 年) |
四、“日据”时期(1895-1945 年) |
第二节 “二战”后到解严前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社会环境变迁推动政策修订 |
二、实施国语政策削弱原住民族语言 |
第三节 解严后到《原住民族教育法》的族语教育政策 |
一、族群意识兴起促使政策转变 |
二、多元文化下的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节 《原住民族教育法》后的族语教育政策发展 |
一、正视本土文化完善政策制定 |
二、振兴原住民族语言教育 |
第四章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法律基础 |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 |
二、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三、对现行原住民族语言保护规范的分析 |
第二节 台湾原住民族教育管理体系 |
一、台湾“教育部” |
二、台湾“原住民族委员会” |
第三节 台湾当前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
一、法源基础 |
二、信念价值 |
三、现有问题分析 |
四、计划目标 |
五、执行策略 |
六、预期效果 |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规划 |
一、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课程规划 |
二、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师资培育规划 |
三、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材编辑 |
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认证制度 |
第五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育基本状况分析 |
一、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师资结构 |
二、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课程编排方式 |
三、台湾国民中小学族语教材使用情况 |
第二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行政管理分析 |
一、学校执行相关配套措施 |
二、学校政策执行成效评鉴 |
第三节 学校族语教学分析 |
一、族语教师教学信念引导教学实践 |
二、族语教学策略分析 |
第四节 学校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效果检视 |
一、学校行政的困境 |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
三、执行族语教育政策的成效与困境分析 |
第六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归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一、跨族群通婚带来的语言困境 |
二、部落的文化经营的变化 |
第二节 教育政策因素分析 |
一、语言同化政策的影响遗留 |
二、菁英族人族语危机意识淡薄 |
第三节 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
一、学校氛围的营造 |
二、族语师资老化与断层问题 |
三、族语教师信念影响教学实践 |
四、族语认证引导族语教学策略 |
五、教学策略影响教学成效 |
第四节 家庭教育因素分析 |
一、部分家庭对族语教育的重视 |
二、遭受家长漠视的族语教育 |
第七章 台湾原住民族语言传承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多元文化与教育 |
一、坚持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坚持理解共荣的发展路径 |
第二节 语言与语言教育 |
一、多元文化中语言的地位 |
二、语言教育的政策规划 |
三、多元文化中的语言教育 |
第三节 语言教育问题 |
一、语言教育的功利性强 |
二、有语无言的教育生态 |
三、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的资源匮乏 |
四、原住语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四节 语言教育政策的修正 |
一、遵循语言存续发展的基本逻辑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
第五节 语言教育政策执行的支持与保障 |
一、培育社会文化 |
二、增加资源投入 |
三、建构社区-家庭-学校的语言共同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族语师资是落实政策的关键主体 |
二、族语教材是实施政策的重要载体 |
三、家庭是实践政策的核心力量 |
四、族语认证分级制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政策工具 |
五、使用族语的场域与机会是保障政策效果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保护和发展原住民族语言的政策建议 |
一、增加成年人学习族语的途径 |
二、提高族人对族语的重视 |
三、创新族群语言文化教育 |
四、保障族语教师职业发展 |
五、优化族语教师团队结构和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 |
附录二:十二年国教课程纲要原住民族语文 |
附录三:台湾《原住民族教育法》 |
附录四:台湾《原住民族语言发展法》 |
附录五:访谈邀请函 |
附录六:访谈同意书 |
附录七:访谈大纲 |
后记 |
(5)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关系研究 |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三)畲族研究 |
(四)国外族群关系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时段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简介 |
(一)田野点选择 |
(二)主要田野点简介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地环境和历史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建制沿革 |
三、人文生态 |
(一)经济与社会状况 |
(二)民族与人口结构 |
四、民族源流 |
(一)族源记忆:盘瓠传说 |
(二)畲族的多元组成 |
五、交往历史 |
(一)迁徙与交往 |
(二)“蛮獠啸乱”的民族记忆与陈元光移民 |
(三)畲族和汉族先民反封建和反压迫的联合斗争 |
(四)历史上的民族隔阂与歧视 |
第二章 经济政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经济交往 |
(一)生产与交换 |
(二)计划与集体 |
(三)竞争与流动 |
二、政治互动 |
(一)体制外权威与体制内权力 |
(二)村民自治和民族互动 |
(三)公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
三、纠纷调解 |
(一)传统的纠纷调解方式 |
(二)体制规范下的纠纷调解 |
四、社会结构 |
(一)受教育状况 |
(二)职业结构 |
第三章 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语言互借 |
(一)主动融入:畲语与方言 |
(二)隐语辨亲疏:具有民族特色的畲语现象 |
(三)文化传承:畲语再教育 |
二、信仰共存 |
(一)做功德与传师学师 |
(二)“盘瓠”与“凤凰”的隐与显 |
三、风俗变迁 |
(一)人生礼仪的符号互动 |
(二)岁令节庆的互动 |
(三)其他风俗习惯的变迁 |
四、文化资本与消费 |
(一)民族旅游下的互动交流 |
(二)文化消费与民族关系 |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族际通婚 |
(一)族内婚到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态势衍变 |
二、居住格局 |
(一)住宅的空间格局演变 |
(二)民居建筑的变迁发展 |
三、社会关系网络 |
(一)公共关系网络 |
(二)邻里关系下的小世界 |
四、继嗣与收养 |
五、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起落 |
第五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推力 |
(一)小农经济下的互动 |
(二)集体经济下的互动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互动 |
二、政策引领 |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动 |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促进 |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三、文化传播 |
(一)文化传播中的交融与保持 |
(二)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 |
四、旅游场型构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场” |
(二)民族文化再生产中的民族关系 |
第六章 对景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点思考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一)历史记忆与民族互动 |
(二)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变迁 |
(三)文明的衍进与民族的交融 |
二、民族互动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一)社会交往与“镜中我”文化感知 |
(二)文化自觉与多元一体 |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继续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一)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
(二)优惠政策与利益平衡问题 |
(三)反民族歧视问题 |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持续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工作“新十条” |
附录4:图表索引 |
(6)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价值 |
二、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五、研究方法和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概况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起步和发展 |
一、土地改革后湖南农村的基本情况 |
二、互助组的兴起 |
三、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对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二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快速完成 |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全面铺开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并社升级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顿 |
第三节 小结 |
一、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绩 |
二、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干部群众的思想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畏难情绪以及急躁冒进的思想 |
二、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三、对走农业生产的集体化道路的认识 |
四、农业生产中的保守思想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民进行思想洗礼 |
二、把农民组织起来为集体而生产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领导与组织 |
第一节 树立领导权:宣传机制的建立 |
一、湖南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
二、报告员、宣传员的选拔与使用 |
三、非党宣传网的建设 |
第二节 把握话语权:宣传动员的规范化 |
一、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文件的学习 |
二、发挥学习站、宣传员传授站在宣传动员中的作用 |
三、宣传干部训练班对宣传干部的训练与培养 |
第三节 扩大影响力:宣传动员的针对性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动员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宣传动员 |
三、建立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宣传动员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重点对象 |
第一节 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一、农村党员干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作用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对农村青年团员和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一、对农村青年团员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动员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村积极分子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对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 |
一、动员农村妇女参加农业生产 |
二、动员农村妇女加入农业合作社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文字的宣传动员 |
一、报纸、图书的宣传动员 |
二、标语口号的宣传动员 |
第二节 语音的宣传动员 |
一、广播的宣传动员 |
二、会议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示范性的宣传动员 |
一、组织工作队下乡进行建社的示范动员 |
二、劳动模范的典型示范效应 |
三、农业展览会的示范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 |
一、思想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强制同时并举 |
二、经济利益激励与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 |
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统购统销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相互呼应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历史经验 |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现实启示 |
第三节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7)戏剧创作命题剧作之十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题法 |
二、咬题法 |
三、借题法 |
四、问题法 |
五、破题法 |
六、点题法 |
七、藏题法 |
八、逗题法 |
九、离题法 |
十、无题法 |
(8)水要说话(论文提纲范文)
1. 隐痛 |
2. 糟蹋 |
2. 叹息 |
3. 猫戏老鼠 |
4. 书和笔 |
5. 陷阱 |
6. 名字 |
7. 真伟大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评价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 |
(一)艰苦朴素、量入为出的勤俭精神 |
(二)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
(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
三、艰苦奋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艰苦奋斗精神 |
(二)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三)艰苦奋斗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的必要性 |
一、艰苦奋斗教育是应对党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
(一)部分党员在长期和平执政的环境下缺乏忧患意识 |
(二)党员队伍中贪污腐败现象给艰苦奋斗教育增加了新任务 |
(三)党员队伍成分的多元化增加了艰苦奋斗教育的难度 |
二、艰苦奋斗教育是正视中国国情做出的必然选择 |
(一)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艰苦奋斗 |
(二)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艰苦奋斗 |
(三)社会上贪污浪费、奢侈腐败现象大肆蔓延必须遏制 |
三、艰苦奋斗教育是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
(一)艰苦奋斗教育是抵制西方意识渗透的需要 |
(二)艰苦奋斗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主要内容 |
一、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以加强党风建设 |
(一)以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党风党性教育 |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推动党的廉政建设 |
(三)开展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以增加廉政教育的有效性 |
二、开展群众艰苦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 |
(一)加强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埋头苦干的劳动精神教育 |
(二)加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执着奉献的敬业精神教育 |
(三)加强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教育 |
三、开展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 |
(一)努力纠正错误的意识,牢固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的“荣辱观” |
(二)对大学生开展国情教育、使命教育 |
(三)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奋斗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党的作风建设是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重点 |
二、树立先进典型是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途径 |
三、有针对性分层次是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的有效方法 |
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艰苦奋斗教育形式和手段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改”进程中的十七年“戏改”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改”的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与延安“戏改” |
第三节 十七年“戏改”的过程描述 |
第四节 文革“戏改”再审视 |
第五节 新时期以来“戏改”的状态及其趋向 |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裂痕——十七年“戏改”的“剧本改编” |
第一节 人民性与民间性的置换 |
第二节 阶级、民族与个人:历史戏的选定与改编 |
第三节 反封建、个性解放与阶级对抗:家庭戏的择取与改编 |
第四节 革命国家角色的徘徊:“鬼戏”的审定与改写 |
附件 |
第三章 从“戏曲”到“戏剧艺术”——十七年“戏改”的形式改造与观念再造 |
第一节 从戏班到剧团:“新组织”决定“新形式” |
第二节 空间再造与戏曲表演决裂:舞台美术强化助推形式改造 |
第三节 戏曲的重造:“演戏”到“演人物”的转向 |
第四章 十七年“戏改”与福建地方戏剧种塑造 |
第一节 革命国家大叙事规训余绪——福建地方戏剧种改革 |
第二节 “新生活”与“新戏曲”:福建地方戏现代戏创作路径 |
第三节 梨园戏的抢救: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
第四节 革命与民间:“丑行”与“丑旦戏”改造及高甲戏剧种重塑 |
第五节 革命话语召唤下的底层艺术:闽南木偶戏题材限定与艺术转向 |
第五章 “新宠”岂是旧时“角”——十七年“戏改”中“人的改造” |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国家承诺”助推思想改造 |
第二节 教育与合作:新文艺工作者与旧艺人的相互学习 |
第三节 革命意识形态无法清除的残余:“团带班”与“戏校教育” |
第六章 政治的“召唤”:十七年“戏改”中福建城乡戏曲市场变迁 |
第一节 革命意识形态下的戏曲市场主体:新剧团与新的利益格局 |
第二节 市场与民间的活力:思想要求、艺术规约的推行与消解 |
第三节 政治需求取代社会功能:古装戏的“消沉”与现代戏的“繁荣”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多听群众意见好处多(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光山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研究[D]. 王佩.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3]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变迁研究[D]. 彭俊. 暨南大学, 2019(02)
- [4]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教育研究 ——基于政策执行的分析[D]. 郑美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D]. 贾兴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湖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D]. 邓世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戏剧创作命题剧作之十法[J]. 陆军. 艺海, 2017(10)
- [8]水要说话[J]. 钟正林. 红岩, 2017(05)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艰苦奋斗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12)
- [10]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 ——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D]. 白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