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水印技术提高产品防伪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鹏[1](2021)在《可逆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隐藏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基本原理是在传播所用的多媒体载体(如图像,视频,音频等)中将需要传输的信息作为水印嵌入。然而,在许多重要领域,对载体图像的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希望水印信息嵌入之后,在经过水印提取,原始载体图像并无损失。随着水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逆数字水印技术的提出,解决了原始载体图像在嵌入水印信息时,对图像的像素值进行改变,图像失真,导致提取水印之后无法恢复出原始载体图像的问题。可逆水印技术能够在不影响载体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进行防伪、版权保护、信息传输等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数字水印技术涉及多个学科,如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数学、通信等专业学科,给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可逆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地向发展。但总得来说,可逆数字水印技术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宽。按照水印嵌入的位置和应用领域,提出三种可逆数字水印算法,主要从三个算法即三个创新点展开:(1)在一些特殊领域,例如防伪、信息传输、版权保护等,水印信息包含着重要信息,水印信息的安全也需要加以保护,因此不仅要无失真的恢复原始载体图像,也要保证水印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直方图移位安全可逆图像水印算法。算法利用国密算法祖冲之流密码对水印信息进行加密,保证水印信息的机密性;水印的嵌入与提取阶段,利用预测差值,来构建二维直方图,使用二维直方图平移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提取之后恢复原始载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方案具有良好的加解密效果和图像质量,算法具有可逆性,能够无损的恢复原始载体图像。(2)针对图像完整性检测及质量提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直方图修改的可逆图像水印算法。算法首先采用预处理,利用二维直方图收缩,解决像素溢出的问题;使用二维直方图扩展嵌入水印信息,同时实现对比度增强的效果;通过对比从子块中嵌入的水印信息和提取的水印信息是否相同来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从而准确定位出被篡改的区域,进一步增强了对图像完整性的认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可逆性,能够无损的恢复原始载体图像,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效果在水印嵌入的同时进行实现,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3)按照水印的嵌入方式,可逆水印技术可以分为基于空域的和变换域的。可逆水印基于变化域的算法,在抗攻击方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离散余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 T)能抵抗传统的攻击方式,但对常见的几何攻击的抗攻击性能较差,如剪切攻击、旋转攻击等。提取的水印信息在受到旋转攻击和剪切攻击等几何攻击时会严重丢。但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对抗几何攻击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对一些高斯、滤波、椒盐等攻击方式的抗攻击能力较弱。DCT与SVD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解决变化域中抗攻击较为单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节结合DCT与SVD各自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CT-SVD相结合的可逆图像水印算法。对于传统的图像攻击和几何攻击,算法都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算法可以实现可逆。
魏远耀[2](2021)在《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包装防伪技术》文中认为消费市场中包括书籍刊物、名贵商品、日常百货在内的所有商品都有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存在,不良厂商为了谋取暴利毫无底线的损害着商家和人民的利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数字产品的产权与信息保护的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随着商品包装防伪的问题的不断迭出,数字水印防伪技术对隐秘信息有着不可见性的特性可以很好的解决关于包装防伪的难题。本文就包装防伪提出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包装防伪技术的研究。抗拍照打印的包装防伪技术通过对标签的识别可鉴别商品的真伪,有效遏制市场上的假货流通,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由于其在整个过程中不用投入过多的资金和人力,可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包装防伪技术的研究,保护合法者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水印嵌入、包装防伪标签变形和拍照提取水印信息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包装防伪技术。主要功能:几何矫正、水印嵌入与提取、抗二次扫描打印。首先,先按照论文提出的算法嵌入秘密信息得到含水印的载体标签,其后在不破坏水印信息的同时对防伪标签进行几何校正,然后将嵌入秘密信息的防伪标签按照水印算法模型提进行水印提取。论文的水印算法模型核心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原载体图像颜色空间进行转换随后对其进行双重变换得到低频子带幅度谱。第二步将秘密水印信息进行双随机相位加密后加权嵌入到彩色载体图像的奇异值中,实现水印的嵌入。实验结果表明嵌入水印信息的载体图像与原图像视觉上一致,进行拍照打印之后提取的水印信息也有很高的识别度。此算法突出了对秘密信息嵌入的隐秘性和对拍照打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而且对压缩滤波攻击及几何变形攻击后再次打印拍摄的二次攻击具有很好的抵抗性。提取水印的有效识别可验证商品信息,进而实现包装防伪的功能。
张璐[3](2020)在《基于防复印技术和PDF417码的证件防伪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证件是用来证明身份、经历等的证书和文件。纸张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一直是各类证件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件开始电子化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但目前我国电子查询规章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不法分子伪造他人证件以牟取利益等事件屡见不鲜。因此,迫切需要在证件验证时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以达到人证合一效果。目前针对纸质证件的防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使用特殊材料来制作证件,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制作过程的保密性,犯罪分子很难伪造真正的证件,但这种方式制作成本较高,对于普通的纸质证件实用性不大;另一种是在证件中添加二维码,在验证时扫描二维码信息并与数据库中信息做比对来判别是否为原件,这种方式依赖电脑与互联网,当出现故障时将无法使用。基于此,本学位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防复印技术与PDF417码水印技术的三重证件防伪方案,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还可以满足普通证件的防伪需求,而且可以离线操作,不依赖于互联网。本研究在水印算法的基础上还开发出了手机APP以方便用户的使用。首先,设计了一种防复印图案。分析和研究现有的防复印技术,选择制作成本低、效果好的防复印图文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一种新型的防复印图案,打印时图案清晰可见,复印时图案消失,以此来达到防复印的效果,从而实现文件的一重防伪。其次,提出了基于PDF417码的数字水印算法。将水印信息编码成二进制序列,根据现有的抗打印扫描水印算法,结合PDF417码自身允许的误差范围,选择PDF417码合适的边界,然后根据水印信息序列选择像素进行翻转,通过调整PDF417码条空宽度来进行水印信息的嵌入;在水印信息提取之前加入图像矫正步骤,以满足手机端拍照提取水印信息的需求;最后通过计算条空误差来进行水印信息的提取。最后,开发了一个基于PDF417码水印技术的手机APP。将基于PDF417码的水印算法通过Android开发平台设计成手机端可用的APP,用户通过此款APP可以实现水印信息的提取、二维码信息的识读等功能,通过对比水印信息与版权所有者信息可以实现第二重防伪,通过对比二维码识读信息与核心版权信息可以实现第三重防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防复印与PDF417码相结合的证件防伪方案,在防复印方面,当背景圆内灰度为170,半径为7时效果最佳,可以快速判别原件与复印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PDF417码方面打破了原有算法的束缚,误码率小于20%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水印信息的解码,基本实现了手机端拍照识别的功能。本文设计制作的APP实现了手机端证件防伪验证的基本需求,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冉湘娟[4](2020)在《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证件,是人们用来证明身份、经历等的证书和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证件逐渐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这样的转变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愈渐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不法分子伪造和篡改证件提供了机会。所以,对于电子证件的保护刻不容缓。印章,是证件上一种具有公信力的,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但是印章图像由于颜色单一、结构简单等特点极易被伪造。近年来,二维码技术在防伪领域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具有天然防伪功能的条码技术,但是编码是开放的,所以其防伪性能并不高。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保护数字产品版权的信息隐藏技术。因此,将数字水印技术、印章图像以及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应用在防伪领域,能够大大提高防伪性能,对电子证件的防伪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为使电子证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对电子证件的特点、印章图像的特点以及二维码图像的特点进行研究,再结合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QR码图像特点的二值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使用QR码作为载体图像,使用MD5算法对选择的文件核心信息进行编码,编码结果作为水印信息。结合二值图像的特点和QR码的结构特点,将QR码图像的像素值按列进行读取,得到图像的一维序列,再采用二维超混沌映射生成一个位置序列,将水印信息按照位置序列替换图像的一维序列,在空域上完成水印嵌入。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印章图像的水印算法。该算法将印章图像分为R、G、B三层,并提取出图像的透明通道alpha,以R层和alpha作为载体,文件信息作为水印信息且按照一定的步长进行分段,分别利用离散余弦水印算法和LSB空域水印算法嵌入到R层和alpha中,完成信息的隐藏。最后,提出了分步式电子证件防伪方案,通过比较QR码解码信息与证件信息、提取出的QR码水印信息和再次应用MD5算法得到的信息以及提取出的印章图像水印信息和证件信息,实现三步式防伪验证。需要注意的是,当且仅当三步防伪验证都通过时才能证明证件的真实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QR码的空域水印算法和基于印章图像的水印算法对常见的攻击如椒盐噪声、高斯噪声均有具有较好的抵抗力。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参数值达到0.05和0.1时,QR码仍能正常解码,NC值均大于0.94。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参数值达到0.01和0.005时,印章图像的PSNR均大于44,NC值均大于0.97。说明两个算法的不可见性良好,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提出的基于QR码和印章图像的电子证件防伪方案对于一般的篡改、伪造具有良好的防伪功能,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子证件的防伪认证。
郭蕾[5](2020)在《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半色调水印算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半色调图像被广泛应用在印刷出版行业,为摆脱传统印刷出版行业水印安全性不高,制作工艺造价高等问题,有关半色调图像的水印研究算法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水印算法都是针对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对半色调图像水印算法的研究并不多,特别是针对抗几何畸变鲁棒性水印算法的研究更是不能满足印刷版权保护的现实需要。为了实现半色调图像在打印扫描后可以提取出水印以及提高水印的提取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和线性变换的抗打印水印算法。算法将特征点与线性变换相结合,通过计算打印扫描后图像变化的相关系数和计算定位特征点与水印特征点之间的距离,精准定位水印嵌入位置。通过实验测试,应用本方法提取的水印质量良好。为提升半色调图像的抗几何畸变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水印算法,它是抗打印水印算法的提升。算法对水印信息进行Reed-Solomon(RS)编码,提高水印的鲁棒性。针对编码产生的信息冗余,本文将奇异值分解(SVD)算法进行了二进制的改进,用于水印的压缩,有效的提高了半色调图像水印的嵌入率。为解决畸变后水印的同步性问题,本文采取了对图像进行预校正,经过校正后的图像所提取的水印效果更优。论文对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半色调水印算法进行了抗打印扫描测试和几何畸变测试,实验表明本算法有效地增强了半色调图像水印的鲁棒性能,提高了水印的提取率,保证了半色调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了水印的抗打印扫描、抗畸变性能。
沈嘉文[6](2019)在《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防伪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民的消费水平迅速提升,商品的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商家为了保证自身利益越来越注重品牌效益,随之而来对商业防伪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商业的普及,现在的防伪系统已经从传统材料型防伪系统转为利用互联网网上认证的第三代防伪系统,互联网防伪系统具有查询便捷、防伪精度高、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是互联网防伪系统往往具有用户查询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二维码作为互联网中重要的线上和线下的信息传播媒介,因为具有快速识别、极低成本的特性,所以在互联网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但二维码中蕴含的信息为明文,自身不具有防伪特性。因此,为了使二维码在商业防伪中具有防伪性能应用于防伪系统中,本文利用二维码与信息隐藏技术结合的技术作为防伪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现有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上的不足:图像信息的容量较小导致的鲁棒性较低和图像信息色域较窄导致的透明性较低,针对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中出现的两点不足,提出了添加背景图片彩色二维码全新的生成技术,通过原有二维码与彩色图像结合的方式,显着提升了二维码的信息隐藏性能。(2)通过分析现有的数字水印嵌入技术,针对于二维码印刷品容易被复印仿制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对一次打印鲁棒对二次复印脆弱的半脆弱水印算法,利用该水印的半脆弱特性,利用水印的相关参数不仅可以检测二维码的真伪,还可以检测二维码印刷品是否被二次复印。通过对于新水印算法与常见水印算法进行比对,分析了新水印算法的透明性、鲁棒性以及时间复杂度,证明了水印算法的半脆弱性。(3)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防伪系统,其中客户端APP采用移动端Android开发,服务器基于Django服务器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测试环节首先采用不同手机、不同复印机分别对二维码的防伪正确率进行测试,综合评定系统防伪正确率是否达到需求,随后对防伪系统中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功能是否与需求相符,并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以验证在多并发情况下系统的性能。
翁才杰[7](2019)在《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电力工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QR码作为物联网的入口可实现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共享,将成为实现电力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发展,电力生产、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图像、视频等重要多媒体信息将被暴露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因此,QR码安全和电力系统中的多媒体信息安全正成为电力领域亟待解决的信息安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保护多媒体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将在QR码安全和电力多媒体信息安全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图像水印技术及其应用,首先为利用数字水印技术提升作为电力物联网入口的QR码的安全防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QR码图像的水印算法;其次为改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性能,发挥其在电力多媒体信息安全保护中的作用,提出针对基于QIM和基于分块编码的两种图像水印算法的改进方案。1、为提升QR码的安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模块边界多级偏移的QR码水印算法来发布QR码的认证信息。深入分析QR码原理,利用QR码符号模块可编辑的特点对其深、浅模块之间的边界进行编辑,实现将QR码认证信息隐藏在QR码图像中。在QR码解码时提取出编码认证信息对其内容的真伪进行认证。此外为保证认证信息的鲁棒性,基于QR码的纠错能力提出一种有效的水印信息提取策略。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水印容量大且兼具强不可见性和强鲁棒性。2、将QR码作为水印信息,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水印算法。传统的QIM水印算法只能单方向嵌入水印信息,很多情况下需对载体数据进行大幅修改而导致载体失真严重。为在保证水印鲁棒性的同时减少载体的失真,本文提出一个量化器可对应多种水印信息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充分发挥QR码的强鲁棒性特点,实现在保证水印鲁棒性的同时降低水印对载体质量的影响,提升数字水印的性能。3、针对基于编码矩阵的水印技术存在的嵌入效率与嵌入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编码矩阵改进方案,并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佳编码矩阵,实现了在维持原有水印嵌入率的情况下提升嵌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算法的嵌入效率。
陈晨[8](2018)在《基于二维码图像的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二维码在产品防伪、追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数字水印不仅能有效保护所属权,而且不影响原有信息的正常使用。水印在二维码中具有不可见性、鲁棒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对二维码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每个分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其次对每一分块再取中心块进行奇异值分解(SVD),最后将经Logistic和Arnold变换加密后的水印图像置入到奇异值分解后的特征值中,形成置入水印的二维码。二维码置入水印的逆过程实现了水印的提取。实验证实了二维码中水印有效抵抗图像多种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安全性和不可见性。使用萤火虫算法(FA)通过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对水印图像的置入参数进行优化。该目标函数是不可见性和鲁棒性的线性组合。不采用常规的单一置入参数,而是在每个数字水印置入点都产生相应的最优置入参数。实验证实,利用此方法对于二维码图像和普通灰度图像都可以产生兼具不可见性和鲁棒性的自适应参数。二维码的数字水印方法应用于农产品溯源系统中,在唯一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与其他的二维码防伪方法进行对比。在二维码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二维码版权验证部分发挥作用,在二维码图像的防伪和所属权认证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史志雄[9](2018)在《三种防伪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认为防伪手段的不断丰富和多重防伪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印刷业的防伪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与此同时,高精度的扫描仪、数码打印机等设备也变得越高科技,效果惊人。仿造和复印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但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制假售假现象也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商品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防伪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目前国内产品真假辨别的方法层出不穷,包括新的精细印刷表面整饰、特种防伪、油墨防伪等方面,相应的防伪技术也不断的被推出,在某些方面上限制了复制仿造的发生。但是高精细的防伪技术手段避免不了特殊材料和高精度设备的需求,成本的增加不可避免的限制了技术的广泛推广,并且有些防伪技术对设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在未来防伪技术的发展中突破材料、设备的局限,是实现印刷业防伪技术转型升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重防伪技术相结合的防伪方法,结合图像的半色调网点技术,隐形水印技术,光栅防伪技术,减少防伪技术对设备和材料的依赖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形水印防伪技术,点阵防伪溯源技术。并对其实现原理,应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第二步设计一种隐形水印的编码和解码算法,并从隐形水印的鲁棒性,不可见性,安全性,正确的验证性等方面介绍该技术应用于印刷包装的可行性。最后介绍变角度加网防伪技术和光栅防伪技术,并将其与隐形水印技术相结合,提出本文的多重防伪技术应用在包装印刷中,给出详细的印刷应用步骤,并从实验角度,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隐形水印算法,能够不依赖特殊的材料,结合印刷工艺,调整产品表面的微结构,做到隐形效果,不能被人眼察觉。本文隐形水印的识读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用手机APP提取水印信息,节约成本,扩大推广范围。本文的隐形水印满足一物一码的需求,赋予每一个产品唯一的水印信息,满足追踪溯源和防窜货的要求。本文隐形水印具有很好的抗几何攻击和非几何攻击的能力,适应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多种外界环境干扰。经过水印提取识别率的测试,本文算法嵌入的水印能够用手机APP提取,使用唯一的信息标识产品。本文将隐形水印技术和变角度加网光栅防伪技术与印刷技术相结合,并用数码印刷方式进行票证的防伪印刷,用户可根据水印防伪所提取信息进行品牌真伪的判断,也可根据光栅防伪所检测的信息进行真伪鉴别,这种多重防伪技术的成本低、伪造难度高具有较为理想的防伪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可用手机进行识读的点阵编解码方法。首先通过产品标识信息对应生成唯一的编码信息,产品信息和点阵标识信息一一对应。然后,将产品的唯一字符或数字序列的编码信息经过加密之后,编码生成点阵图像。点阵图像通过可变数据的喷墨印刷方式融入产品包装中,赋予每一个包装产品唯一的点阵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手机对产品包装上的点阵图像拍照,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滤波去噪,二值化,轮廓提取等处理,结合解码算法,获取产品唯一编码信息,上传服务器与产品信息进行对照,返回对应手机端实现对产品信息的防伪查询,追踪溯源。相比于现有技术,点阵图像不需要专门的贴标印刷工艺,并且能实现手机扫描识读,不需要配备专用的识读设备。一物一码的设计能够实现对产品的防伪溯源,防止产品伪造和产品信息的泄露。
郭倩[10](2016)在《基于3D码的数字水印算法在包装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存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遍应用,使二维图形码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如:编解码程序公开使生成码费用较低、手机扫码提取信息方便、纠错能力强、能获取受攻击内容、编码信息多种多样等,迎来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和O2O的便捷而又关键的入口。但二维图像码本身并不是一种为安全保护而设计的防伪码,因为它的编解码程序都是开放的,所以二维图形码在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二维图形码技术不能满足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或者有特殊保密需求的领域。而数字水印等信息保护技术则是为防伪和保密而设计的。因此,二维码技术结合数字水印技术是其能够摆脱自身限制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外关于二维图形码和数字水印结合研究的文献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对二维码二值图像的水印嵌入方面,对彩色二维码的水印嵌入方面研究较少,未有涉及立体三维彩码的印刷防伪,所以基于立体三维彩码的数字水印多重防伪技术是国内外先进防伪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3D码是立体二维图形码技术的一种。本文首先介绍了快速响应(QR)码、数字水印以及三维立体印刷技术,并对其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归纳。描述了二维图形码的编解码过程,对可靠数字水印的基本框架、数字水印的分类、数字水印的特性,包括隐蔽性、鲁棒性、抗窜改性、水印容量、安全性、低错误率以及数字水印的攻击形式包括几何攻击和非几何攻击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数字水印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三种抗打印扫描的数字水印技术与二维码结合的嵌入和提取算法,并对三种算法进行多种几何攻击和非几何攻击以及打印扫描攻击,进一步证明了数字水印算法较强的抗攻击鲁棒性。最后介绍了基于UV油墨的立体三维码喷墨印刷技术和丝网印刷印制不同高程二维码。根据二维码和数字水印的特点结合UV油墨可瞬间固化的优点对本课题研究中的3D码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基于已有的Mimaki UJF-3042FX UV喷墨打印设备特点设计打印模形,完成3D码的彩色打印。本文将数字水印技术和二维码技术相结合,并用UJF-3042喷墨打印机进行3D码的立体打印,用户可根据数字水印提取算法所提取信息进行产品真伪的判断,也可根据三维扫描设备所检测的二维码的不同高程信息进行真伪鉴别,这种新型防伪方式成本低、仿制难度高具有较为理想的防伪效果。
二、应用水印技术提高产品防伪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水印技术提高产品防伪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可逆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 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逆数字水印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2 基础知识 |
2.1 可逆数字水印的概念 |
2.2 祖冲之算法 |
2.3 对比度增强 |
2.4 Arnold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直方图移位安全可逆图像水印算法 |
3.1 算法的设计 |
3.1.1 图像预处理 |
3.1.2 计算预测差值 |
3.1.3 加密水印信息 |
3.1.4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过程 |
3.1.5 解密加密的水印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实验设置 |
3.2.2 图像质量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二维直方图修改的可逆图像水印算法 |
4.1 算法设计 |
4.1.1 图像生成二维直方图 |
4.1.2 预处理 |
4.1.3 水印的嵌入过程 |
4.1.4 水印的提取过程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设置 |
4.2.2 图像质量 |
4.2.3 篡改定位 |
4.3 本章总结 |
5 基于DCT-SVD的可逆图像水印算法 |
5.1 算法设计 |
5.1.1 算法原理 |
5.1.2 参数的选取 |
5.1.3 算法的流程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实验设置 |
5.2.2 图像质量 |
5.2.3 攻击测试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包装防伪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印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印研究现状 |
1.2.3 几何矫正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理论知识 |
2.1 数字水印技术基础理论分析 |
2.1.1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模型 |
2.1.2 数字水印技术分类 |
2.1.3 数字水印的性能 |
2.1.4 数字水印的评价标准 |
2.2 数字水印技术常用理论基础 |
2.2.1 图像置乱理论 |
2.2.2 离散余弦变换 |
2.2.3 离散傅里叶变换 |
2.3 拍照打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2.3.1 拍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2.3.2 打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2.3.3 拍照打印对数字水印算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抗拍照打印的包装防伪技术 |
3.1 研究原因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经济可行性 |
3.1.3 社会可行性 |
3.2 与抗扫描打印水印研究的区别 |
3.3 技术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像几何矫正 |
4.1 矫正算法分析 |
4.1.1 边缘检测 |
4.1.2 几何变换之透视变换 |
4.2 图像几何矫正 |
4.2.1 实现过程 |
4.2.2 图像矫正实现 |
4.3 图像质量评估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算法研究 |
5.1 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
5.1.1 YCbCr颜色空间 |
5.1.2 双随机相位加密 |
5.1.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信息熵 |
5.2 水印的嵌入与提取流程 |
5.2.1 水印嵌入 |
5.2.2 水印提取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不可见性测试 |
5.3.2 鲁棒性测试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标签防伪认证 |
6.1 标签防伪的实现 |
6.2 抗二次扫描打印 |
6.3 防伪认证原理 |
6.4 防伪认证的优缺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防复印技术和PDF417码的证件防伪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证件防伪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引言 |
2.2 防复印技术 |
2.3 PDF417码技术 |
2.3.1 PDF417码的特点 |
2.3.2 PDF417码的纠错能力 |
2.4 二值图像水印技术 |
2.5 透视变换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防复印技术和PDF417码的证件防伪方案 |
3.1 引言 |
3.2 防复印方案 |
3.2.1 防复印图案的设计 |
3.2.2 防复印图案的生成方法 |
3.3 基于PDF417码的防伪方案 |
3.3.1 基于PDF417码的终端检测认证方法 |
3.3.2 抗打印扫描的PDF417码水印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证件防伪方案的验证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防复印方案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PDF417码水印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手机端APP开发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二维码防伪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证件防伪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引言 |
2.2 二维码技术 |
2.2.1 二维码技术及特点 |
2.2.2 QR码技术 |
2.3 二维超混沌映射技术 |
2.4 MD5算法 |
2.5 数字水印 |
2.5.1 二值图像数字水印 |
2.5.2 彩色图像数字水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QR码和印章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QR码的数字水印算法 |
3.2.1 QR码的生成及预处理 |
3.2.2 QR码数字水印嵌入 |
3.2.3 QR码数字水印提取 |
3.3 基于印章图像的数字水印算法 |
3.3.1 印章图像的生成及预处理 |
3.3.2 印章图像数字水印嵌入 |
3.3.3 印章图像数字水印提取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评价指标 |
3.4.2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方案 |
4.1 引言 |
4.2 电子证件防伪方案设计 |
4.2.1 防伪电子发票生成 |
4.2.2 防伪电子发票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半色调水印算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印刷品版权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抗畸变连续色调图像水印算法 |
1.2.3 抗畸变半色调图像水印算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半色调图像的水印嵌入原理和纠错码技术原理 |
2.1 图像半色调理论 |
2.1.1 阈值抖动法 |
2.1.2 误差分散法 |
2.1.3 点分散法 |
2.2 含水印图像抗畸变算法原理 |
2.2.1 基于图像配准的方法 |
2.2.2 基于几何不变域的方法 |
2.2.3 基于图像特征点的方法 |
2.3 半色调图像的水印嵌入原理 |
2.4 纠错编码理论 |
2.4.1 纠错码原理 |
2.4.2 纠错码分类 |
2.4.3 纠错码的编解码原理 |
3 抗打印、畸变算法设计 |
3.1 抗打印半色调水印算法 |
3.1.1 特征点的选取 |
3.1.2 抗打印水印嵌入算法 |
3.1.3 抗打印水印提取算法 |
3.2 抗畸变水印算法 |
3.2.1 基于RS编码的抗畸变水印嵌入算法 |
3.2.2 抗畸变水印提取算法 |
4 基于QR码的抗打印半色调图像水印算法 |
4.1 抗打印扫描测试 |
4.2 本文算法与普通抗打印扫描算法对比测试 |
5 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半色调水印算法 |
5.1 图像的半色调处理 |
5.2 水印嵌入 |
5.2.1 半色调鲁棒性水印生成 |
5.2.2 选取半色调图像特征点 |
5.3 基于纠错码的半色调图像畸变校正算法 |
5.4 抗打印扫描测试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防伪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情况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技术分析 |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用户功能需求 |
2.1.2 厂商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2.1 防伪标签性能需求 |
2.2.2 防伪系统性能需求 |
2.3 防伪标签方案分析 |
2.3.1 现有二维码防伪标签设计方案 |
2.3.2 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防伪标签设计方案 |
2.4 防伪系统方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生成技术研究 |
3.1 二维码与信息隐藏技术研究基础 |
3.1.1 二维码技术研究 |
3.1.2 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
3.2 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研究 |
3.2.1 传统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 |
3.2.2 视觉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 |
3.2.3 二维码信息隐藏性能分析 |
3.3 基于背景图像的彩色二维码技术研究 |
3.3.1 彩色二维码生成算法 |
3.3.2 彩色二维码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半脆弱水印算法研究 |
4.1 数字水印算法研究基础 |
4.1.1 数字水印基本模型 |
4.1.2 数字水印攻击及性能参数 |
4.2 各类数字水印防复印性能研究 |
4.2.1 空间域水印防复制攻击性能评估 |
4.2.2 离散傅里叶变换水印抗复制性能评估 |
4.2.3 离散小波变换水印抗复制性能评估 |
4.2.4 离散余弦变换水印抗复制性能评估 |
4.2.5 各类数字水印防复印性能评估 |
4.3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大容量自适应混合嵌入水印算法研究 |
4.3.1 水印嵌入及策略 |
4.3.2 随机混合嵌入理论思想 |
4.3.3 随机混合嵌入理论分析 |
4.3.4 随机混合嵌入实现方式 |
4.3.5 水印嵌入区域 |
4.3.6 水印的恢复 |
4.3.7 水印的检验 |
4.4 LAHDCT算法性能研究 |
4.4.1 透明性 |
4.4.2 鲁棒性 |
4.4.3 时间复杂度分析 |
4.4.4 算法性能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维码防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架构 |
5.1.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1.2 软件架构 |
5.1.3 系统流程 |
5.2 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3 防伪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
5.3.1 数据库设计 |
5.3.2 服务器功能模块设计 |
5.3.3 服务器主要功能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架构 |
6.2 系统防伪算法测试 |
6.3 系统功能测试 |
6.4 系统性能测试 |
6.4.1 负载测试 |
6.4.2 压力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基于数字水印的QR码编码信息认证方法 |
1.2.2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研究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1 QR码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QR码和数字水印技术 |
2.1 QR码概述 |
2.1.1 条码技术简介 |
2.1.2 QR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性 |
2.1.3 QR码恶意攻击方式 |
2.2 数字水印技术 |
2.2.1 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2.3 数字水印性能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块边界多级偏移的QR码水印算法 |
3.1 模块边界多级偏移思想 |
3.2 信息植入方法 |
3.3 信息提取方法及纠错策略 |
3.4 编码信息认证框架 |
3.5 实验分析 |
3.5.1 水印嵌入效果实验 |
3.5.2 容量分析比较 |
3.5.3 椒盐噪声攻击实验 |
3.5.4 遮挡攻击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像水印算法 |
4.1 量化索引调制的基本原理 |
4.2 遗传算法 |
4.3 自适应量化调制水印算法 |
4.3.1 原始QIM算法概述 |
4.3.2 本文方法 |
4.4 实验分析 |
4.4.1 载秘图像质量比较实验 |
4.4.2 算法鲁棒性测试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单位增广矩阵的图像水印算法 |
5.1 基于分块编码的水印算法原理 |
5.1.1 矩阵与向量的相关运算 |
5.1.2 基于分块编码的水印算法 |
5.2 图像水印嵌入效率提升方法 |
5.2.1 常见编码矩阵 |
5.2.2 水印嵌入效率提升方法 |
5.3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二维码图像的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相关研究领域及发展现状 |
1.2.1 二维码发展现状及其图像特点 |
1.2.2 数字水印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 |
2.1 图像加密 |
2.1.1 Logistic混沌加密 |
2.1.2 Arnold变换 |
2.2 图像变换 |
2.2.1 离散余弦变换DCT |
2.2.2 离散小波变换DWT |
2.2.3 奇异值分解SVD |
2.3 萤火虫算法 |
2.3.1 萤火虫算法的仿生原理 |
2.3.2 萤火虫算法的描述分析 |
第3章 基于二维码的双重加密DCT_SVD数字水印算法 |
3.1 水印加密 |
3.1.1 水印加密流程 |
3.1.2 水印加密算法 |
3.2 水印置入 |
3.2.1 水印置入流程 |
3.2.2 水印置入算法 |
3.3 水印提取 |
3.4仿真实验 |
3.4.1 水印置入及提取效果 |
3.4.2 水印加密安全性 |
3.4.3 水印不可见性 |
3.4.4 水印鲁棒性 |
3.4.5 水印容量 |
3.4.6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多水印系数优化 |
4.1 萤火虫算法流程 |
4.2 传统DWT_SVD水印系统 |
4.2.1 水印置入算法 |
4.2.2 水印提取算法 |
4.3 传统折中的方式确定水印置入系数 |
4.3.1 置入系数对于二维码图像PSNR值的影响 |
4.3.2 置入系数对于水印提取NC值的影响 |
4.3.3 折中方法确定水印系数 |
4.4 萤火虫算法确定水印置入参数 |
4.5 仿真实验 |
4.5.1 二维码图像PSNR的变化情况 |
4.5.2 二维码图像NC值的变化情况 |
4.5.3 普通灰度图像PSNR的变化情况 |
4.5.4 普通灰度图像NC值的变化情况 |
4.5.5 实验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产品溯源二维码水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项目背景 |
5.2 需求分析 |
5.2.1 用户需求 |
5.2.2 二维码防伪方式的比较 |
5.2.3 二维码水印的需求 |
5.3 总体设计 |
5.3.1 二维码生成模块 |
5.3.2 水印置入模块 |
5.3.3 水印提取模块 |
5.4 效果与分析 |
5.4.1 水印置入不可见性 |
5.4.2 水印提取准确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三种防伪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图像的半色调技术和隐形水印技术 |
2.1 图像的半色调技术和隐形水印技术 |
2.2 数字半色调的加网方法 |
2.3 隐形水印技术与光栅防伪技术创新性分析 |
2.4 隐形水印技术与数字化水印技术的应用性分析 |
第三章 可应用于包装印刷的隐形水印防伪方法 |
3.1 引言 |
3.2 可应用于印刷包装的隐形水印算法 |
3.2.1 隐形水印嵌入算法 |
3.2.2 隐形水印提取算法 |
3.3 实验过程及结果讨论 |
3.3.1 水印的不可见性 |
3.3.2 水印的鲁棒性 |
3.3.3 识读准确率的判别 |
3.3.4 打印扫描攻击 |
3.3.5 隐形水印识读软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光栅防伪技术 |
4.1 引言 |
4.2 变角度加网防伪技术 |
4.3 光栅防伪方法 |
4.3.1 基于调频加网的光栅防伪技术的研究 |
4.4 变角度加网的光栅防伪技术的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一种手机可识读的点阵编解码方法 |
5.1 引言 |
5.2 点阵图像简介 |
5.3 点阵的图形结构 |
5.4 点阵的编码规则 |
5.4.1 数字的编码规则 |
5.4.2 字符的编码规则 |
5.4.3 点阵编码方法 |
5.4.4 点阵解码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点阵防伪码的功能测试 |
5.5.2 点阵在不同纸张上的打印测试 |
5.5.3 点阵的攻击测试 |
5.5.4 点阵识读软件 |
5.6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基于3D码的数字水印算法在包装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二维码和数字水印技术 |
2.1 二维码的编解码原理 |
2.2 数字水印技术 |
2.2.1 数字水印系统基本框架 |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2.3 数字水印的性能指标 |
2.2.4 数字水印的攻击形式 |
第三章 基于DCT-SVD的强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 |
3.1 引言 |
3.2 DCT变换 |
3.3 奇异值分解 |
3.4 基于DCT-SVD的数字水印算法 |
3.4.1 数字水印嵌入算法 |
3.4.2 数字水印提取算法 |
3.5 实验结果 |
3.6 小结 |
第四章 可应用于印刷包装的数字水印防伪方法 |
4.1 引言 |
4.2 可应用于印刷包装的数字水印算法 |
4.2.1 数字水印嵌入算法 |
4.2.2 数字水印提取算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水印不可见性 |
4.3.2 水印的鲁棒性 |
4.3.3 打印扫描攻击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像归一化的Contourlet域数字水印算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矩的归一化图像的重要区域提取 |
5.2.1 基于几何矩的图像归一化 |
5.2.2 归一化图像重要区域的设定 |
5.3 Contourlet变换 |
5.4 数字水印嵌入和提取算法 |
5.4.1 数字水印的嵌入 |
5.4.2 数字水印的提取 |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5.1 水印的不可见性 |
5.5.2 水印算法的鲁棒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具有不同印制高程的立体二维码 |
6.1 引言 |
6.2 立体二维码防伪原理 |
6.3 立体二维码实施方式 |
6.3.1 UV油墨印制二维码高度 |
6.3.2 丝网印刷二维码高度 |
6.4 立体印刷防伪和数字水印防伪方式的结合 |
6.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本文工作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应用水印技术提高产品防伪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可逆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D]. 赵文鹏.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2]基于抗拍照打印鲁棒水印的包装防伪技术[D]. 魏远耀. 海南大学, 2021(09)
- [3]基于防复印技术和PDF417码的证件防伪应用研究[D]. 张璐. 延边大学, 2020(05)
- [4]基于QR码和印章水印的电子证件防伪技术研究[D]. 冉湘娟. 延边大学, 2020(05)
- [5]基于纠错码技术的抗畸变半色调水印算法及应用研究[D]. 郭蕾.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6]基于信息隐藏的二维码防伪系统研究与实现[D]. 沈嘉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图像水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翁才杰. 福建工程学院, 2019(01)
- [8]基于二维码图像的数字水印防伪技术研究与应用[D]. 陈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三种防伪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与分析[D]. 史志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基于3D码的数字水印算法在包装上的应用研究[D]. 郭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