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苏里藜芦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成孟华,饶高雄[1](2021)在《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百合科藜芦属Veratrum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多作为中草药使用,以其生物活性显着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从藜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25个化合物,主要类型包括甾体生物碱类、茋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炎和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田艳鹏[2](2018)在《钩藤不同组分干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的代谢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钩藤平肝潜阳作用的效应物质,识别其中的核心成分和周围成分,实现核心成分体内作用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精确描述和周围成分体内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模糊描述,构建钩藤平肝潜阳“成分-靶标-通路”网络药理图。方法:1.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加灌附子汤的方法制备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采用钩藤不同成分敲出组分进行干预,观察干预过程中各组大鼠血压、易激惹程度、痛阈、旋转时间、24 h饮水量以及面温等指标的变化,并在干预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代谢组学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整合前期研究和本次研究的各项指标数据,采用SIMCA-P 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和变量重要性参数识别效应物质组的核心成分和周围成分。2.采用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物质组的核心成分和周围成分干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监测干预过程中各组大鼠血压指标以及“症状和体征”指标的变化。干预结束后,对于正常组、病证组、核心成分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脑、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膜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AKT和TGF-β1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KK、ACE2和mas-1基因的表达;对于正常组、病证组和周围成分组,采用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代谢物信息,探索钩藤平肝潜阳周围成分的系统生物学代谢模式和干预标志物。经过以上实验,最终实现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物质组核心成分体内作用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精确描述和周围成分体内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模糊描述。3.应用网络药理学手段,对钩藤平肝潜阳核心成分与周围成分的效应机制进行全面探究,构建平肝潜阳“成分-靶标-通路”网络药理图。结果:1.钩藤敲出熊果酸组分和敲出齐墩果酸组分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血压水平,降低大鼠面温,减少饮水量,能够提高大鼠痛阈、延长旋转时间,同时逆转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11个生物标志物的异常表达。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药效分析发现,敲出熊果酸组、敲出异去氢钩藤碱组和缬沙坦组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的干预效果最好,其次为敲出去氢钩藤碱组,而敲出齐墩果酸组、敲出钩藤碱组和敲出异钩藤碱组效果较差,尤以敲出异钩藤碱组效果最差。2.异钩藤碱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血压水平,改善大鼠的“症状与体征”量化指标,逆转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改善大鼠心、脑、肾组织光镜下的病理学变化,改善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膜形态,调整大鼠胸主动脉AKT、TGF-β1蛋白以及KK、ACE2和mas-1 mRNA的异常表达。钩藤平肝潜阳周围成分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血压水平,改善大鼠的“症状与体征”量化指标,对大鼠血清中参与脂类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的13个差异代谢物的异常表达产生不同程度的调节。3.网络分析发现钩藤平肝潜阳效应成分主要通过调控AKT2、CASP、IL4、IL10、MAPK1等50个靶点,干预MAPK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以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8条主要通路,调节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的表达从而发挥平肝潜阳的效应。结论:1.异钩藤碱为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的核心成分。2.异钩藤碱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产生干预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包括Ang II、ET-1和NO的水平,抑制RAAS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以及促进ACE-Ang1-7-mas-AKT信号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增强KK基因的表达,调节血管内皮舒缩因子的释放等途径实现的。异钩藤碱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心、脑、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改善大鼠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内膜形态结构,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血管的重构。钩藤平肝潜阳效应周围成分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干预效应的代谢组学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血清脂类代谢和能量代谢通路中13个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的异常表达来完成的。3.钩藤平肝潜阳效应成分主要通过干预MAPK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以及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8条主要信号通路发挥平肝潜阳的效应。
丁婕[3](2015)在《基于雌激素样作用探索人参和藜芦“相反”的药效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要求越加重视,不断意识到用药安全问题。其中药物使用过程中,配伍用药占绝大多数。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广为流传的十八反歌诀“诸参辛芍叛藜芦”中,人参与藜芦作为代表性药对,由涌吐药藜芦与补益药人参组成。《本草衍义补遗》首次描述了人参和藜芦二药配伍出现药效冲突的相反现象:“(人参)与藜芦相反,若服一两参,入藜芦一钱,其一两参虚费矣!戒之!”。金元时期的朱丹溪亦云:“服参一两,入藜芦一钱,其功尽废”。有研究人员报道称藜芦配伍人参后会导致毒性增加,或者藜芦降低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和抗疲劳作用,并提出“妨害治疗”理论,然而缺乏现代实验证据阐述其妨害的原因及条件。在文献调研中发现,人参归肾经,具有补益肾气的作用,而中医角度中的肾气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与西医角度中雌激素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基于肾气与雌激素样作用的相关性,本课题旨在从雌激素样作用的角度系统评价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进而探讨藜芦配伍人参后对其雌激素样作用的影响,为人参和藜芦这一反药配伍组合的“相反”特性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内外实验综合评价人参或者人参配伍藜芦的药效,进而探索其作用机制。体内研究,选用的是生理条件雌激素低下的未成熟小鼠模型,和病理条件雌激素低下的去卵巢小鼠模型,分别从动情周期、生殖靶器官组织病理学、雌激素水平、生殖靶器官雌激素受体表达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体外研究,选用的是经典评价雌激素样作用的工具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检测药物对该细胞株增殖和受体表达的影响,最终揭示藜芦妨害人参雌激素样作用的药效和机制。1.未成熟小鼠模型:昆明种雌性小鼠,出生21天(刚断乳),体重9~12g,实验动物按体重均衡下随机化的原则分组:空白对照组(CON)、阳性对照组(EV)和人参各剂量(GS);人参的剂量范围为0.5 g/kg/d~30 g/kg/d,其中每组各10只。每天灌胃一次,给药持续7d,每日定点制作阴道涂片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小鼠末次给药后24h,称重,摘眼眶取血,3000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检测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和黄体生成素(LH)。小鼠脱颈处死,迅速剖腹摘取子宫和阴道,称重后计算子宫系数,并分取左侧子宫角和宫颈近端阴道部分放入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待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右侧子宫角和宫颈远端阴道部分立即于-80℃冷藏待Western-blot检测雌激素受体。2.去卵巢小鼠模型:昆明种雌性未孕小鼠,2月龄,体重20~25g,切除双侧卵巢造模,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同大小的脂肪组织。将实验动物根据造模情况按体重均衡下随机化的原则分组: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阳性对照组(EV)、人参低剂量组(GS-D)、人参中剂量组(GS-Z)和人参高剂量组(GS-G)、阳性药+拮抗剂组(EV+ICI)、阳性药+藜芦组(EV+VT)、人参+拮抗剂组(GS+ICI)、人参+藜芦组(GS+VT)。其中,人参给药剂量范围为12 g/kg/d~24 g/kg/d,藜芦的给药剂量为0.045 g/kg/d。除了ICI组为腹腔注射5mg/kg/d,其余各组每天灌胃一次,给药持续4周。小鼠末次给药后24h,称重,摘眼眶取血,3000 rpm离心15min,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检测E2、LH和FSH水平。小鼠脱颈处死,迅速剖腹摘取子宫、阴道和肾上腺,称重后计算子宫系数和肾上腺系数,并分取左侧子宫角和宫颈近端阴道部分放入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待作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右侧子宫角和宫颈远端阴道部分立即于-80℃冷藏待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雌激素受体。3.人乳腺癌MCF-7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人参、人参配伍藜芦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MCF-7细胞中ERs蛋白表达水平。实验开始前3d改用无酚红DMEM(含5%活性炭过滤胎牛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以耗尽细胞内源性雌激素。选择对数生长期细胞,用无酚红DMEM以3000个/孔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内,200μL/孔。待细胞贴壁后,给药干预培养48h后,加入MTT染色后于490nm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细胞增值率。其中,给药浓度分别为人参(GS)0.0001mg/mL~0.1mg/mL、藜芦(VT)0.0001mg/mL~0.1mg/mL、人参配伍藜芦各浓度组、10-9 M雌二醇组、0.1μM ICI 182,780 组及空白组。将细胞接种于10cm培养皿内,按上述方法饥饿培养,待细胞长至60%~700融合度时,给药干预培养48h后,收集各组细胞并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ERs的表达情况,其中,给药浓度分别为空白组、10-9ME2组、0.1 μMICI 182,780组、E2+ICI 组、E2+VT 组、GS(0.0001mg/mL~0.1mg/mL)组、VT(0.0001mg/mL~0.1mg/mL)组、GS+ICI 组和 GS+VT 组。成果:1.人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体内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给药剂量为12g/kg/d~24g/kg/d时,对雌激素低下的未成熟小鼠和去卵巢小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人参能够使未成熟小鼠提前进入动情期,恢复去卵巢小鼠消失的动情期;促进未成熟小鼠生殖靶器官子宫、阴道的生长发育,抑制去卵巢小鼠子宫、阴道的萎缩;同时抑制由于卵巢切除导致的小鼠体重异常升高。体外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给药剂量为0.001mg/mL~0.1mg/mL时,能够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且此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所拮抗。2.人参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表达量发挥雌激素样作用体内实验研究证明,人参对未成熟小鼠和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是通过提高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和上调雌激素受体表达量来发挥的。人参升高未成熟小鼠和去卵巢小鼠血中的E2含量,降低FSH、LH含量;上调靶器官(子宫和阴道)中ERα、ERβ的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其中,对子宫组织的作用优于阴道组织,对ERα的上调作用优于ERβ。体外实验研究证明,人参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雌激素样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内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来发挥。人参能够上调MCF-7细胞中ERα、ERβ蛋白的表达,且该作用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所拮抗。3.藜芦配伍后干扰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内实验研究发现,0.045 g/kg/d的藜芦和人参配伍后,藜芦干扰人参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与单用人参各剂量组比较,0.045 g/kg/d的藜芦配伍人参组中去卵巢小鼠的生殖靶器官子宫和阴道明显萎缩,且无动情迹象出现。体外实验研究发现,0.0001mg/mL~0.01mg/mL的藜芦与0.001mg/mL~0.1mg/mL的人参配伍给药,藜芦干扰人参促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配伍方式为合煎的妨害效果强于单煎后合并,配伍比例为10:1时,干扰效果最显着。4.藜芦通过下调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表达量干扰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体内实验研究发现,与单用人参各剂量组比较,0.045 g/kg/d的藜芦配伍人参后,小鼠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低,雌激素受体表达量下降,此作用类似于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体外实验研究发现,0.0001mg/mL~0.01mg/mL的藜芦与0.001mmg/mL~0.1mg/mL的人参配伍给药后,藜芦干扰人参提高MCF-7细胞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作用。说明藜芦是通过下调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表达量来妨害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结论:人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藜芦可以妨害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其机制是干扰人参提高血液中雌激素含量和增加雌激素受体表达的作用,该研究为人参和藜芦这一反药配伍组合的禁忌内涵提供科学实验证据。
温文[4](2014)在《环巴胺的提取分离及其制备》文中研究说明藜芦(Veratrum Linn.)是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世界上大约有40多种,分布于亚、欧、北美洲。藜芦有多种药用功效,近年来发现藜芦属植物中含有的环巴胺对多种肿瘤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环巴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在全球引起了高度重视。我国盛产藜芦,但是对于藜芦中环巴胺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极少,阻碍了我国对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环巴胺的提取纯化及其制备,首先找出了合适的提取生物质,找出了合适的环巴胺检测条件,再对环巴胺的提取进行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实验的提取优化,然后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提取得到的环巴胺粗品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的工艺进一步优化,得到纯品环巴胺的同时得到环巴胺的制备原料介芬胺。最后,利用经典的黄鸣龙反应由介芬胺合成制备环巴胺。本研究创新在于高效利用了藜芦原料,提取分离的工艺优化与制备相结合,提高了环巴胺的产率,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1)探索得到了较好的环巴胺检测条件:WATO-54275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1%三氟乙酸(A)和乙腈(B);分析时长:25min;流速:1.0mlL/min;检测波长:215nm;柱温:25℃;梯度洗脱:0-12min:90%-70%(A);12-18min:70%-70%(A);18-23min:70%-35%(A);23-30min:35%-35%(A)。(2)在四种常用药用藜芦中找到了合适的环巴胺提取生物质:发现在毛叶藜芦中含有丰富的环巴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环巴胺标准品绘制环巴胺标准曲线,并得到毛叶藜芦中环巴胺的含量约为0.076%。(3)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毛叶藜芦中提取环巴胺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随机因子,探究对环巴胺的提取的影响,各因素对环巴胺提取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提取液料比A(p<0.0001,极显着)>提取时间B(p=0.0009,极显着)>提取温度(p=0.0035,极显着)。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料比9:1(mL/g),提取时间10.0h,提取温度48.0℃。(4)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优化了环巴胺柱层析纯化条件:以洗脱剂的比例、上样量、流速以及上柱硅胶量为随机因子,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因为当洗脱剂己烷:丙酮=65:35,上柱硅胶量为80g,上样量为12g,流速控制在6mL/min下进行洗脱时,得到的环巴胺的纯度最高同时收率也是最高,分别为94.4%和74.2%。再对纯度较高的环巴胺重结晶继续纯化,得到97.2%的高纯品环巴胺。(5)通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介芬胺的纯品:在柱层析分离纯化过程中,收集分离组份,通过质谱与核磁确定了介芬胺,并得到了介芬胺纯品。(6)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得到了介芬胺制备环巴胺的优化条件: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的量为随机因子进行正交实验。考察对介芬胺制备环巴胺收率的影响。得出在使用二乙二醇为反应溶剂、聚乙二醇400为反应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2h、反应原料摩尔比n(水合肼):n(介芬胺)=2.5:1,催化剂的量占体积百分比为3%时,得到的环巴胺收率最高,可达到80.8%,经柱层析法和重结晶纯化后,可以获得纯度高达98.3%的环巴胺。
张青春[5](2014)在《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藜芦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记载,藜芦根茎叶花均可以引起中毒,地下部分的根茎部毒性为最高。导致中毒的症状为:腹部热痛,流涎,呕吐,恶心,腹泻,出汗,虚弱,丧失意识;严重中毒出现脉率异常,大便出血,浑身抽搐,昏迷,最后因停止呼吸而致死。藜芦生物碱是藜芦的主要活性成分,同时又是毒性成分。藜芦生物碱具有显着降压和抗肿瘤等活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和胚胎有影响。表现为引起神经系统的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持续放电,以及导致多种实验动物致畸现象。由于前期发现藜芦生物碱可引起小鼠脑神经DNA损伤,结构特征不同,损伤程度也有差异。所以,本课题以藜芦生物碱为研究对象,探讨藜芦生物碱不同结构特征的单体成分对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建立构毒关系,以期为藜芦进一步的毒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胞DNA损伤与修复、DNA交联、放射生物学及遗传毒理等领域的研究,广泛用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在单细胞水平上检测DNA损伤。本实验采用彗星实验的方法检测19种不同结构特征的藜芦生物碱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脑细胞DNA损伤作用,并且分为不同剂量组给药,通过实验数据来比较其损伤程度,探讨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结构与毒性的关系。结果:用CASP软件对彗星实验所得的细胞DNA损伤图分析,对数值进行汇总得出:母核结构为西藜芦碱类和介藜芦胺类,对DNA损伤基本强于母核结构为维藜芦碱类、番茄立定碱类;介藜芦胺类结构中D环为苯环结构的藜芦胺(Veratramine)引起DNA损伤显着,藜芦胺结构3位葡萄糖苷化的藜芦新碱(Veratrosine)引起DNA损伤较显着;西藜芦碱类结构中有12位羟基取代的12p-羟基藜芦酰棋盘花碱(12β-hydroxylveratroylzygadenine)引起DNA损伤显着。结论:藜芦生物碱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细胞DN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大部分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母核特征的藜芦生物碱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细胞DNA损伤程度有差异,并且同一母核特征的生物碱所连的取代基团结构对损伤程度也有直接的关联性,为后期深入探讨其致毒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雷[6](2013)在《山葱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藜芦中毒在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1例患者进行清水洗胃,胃管注入活性炭。治疗上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送毒物检测,补充血容量,阿托品1mg入壶对症及毒物检测明确后静脉泵点阿托品及其他药物辅助。结果:11例患者36小时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无异常。结论:在符合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下藜芦中毒的诊断治疗根据病史症状查体以及辅助检查,在不同诊断下给予相应处理均取得良好效果。
肖明良[7](2013)在《仝小林教授辨治代谢性高血压经验总结》文中认为目的:总结中医对代谢性高血压目前的研究及治疗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分析仝小林教授临床以经方治疗代谢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和辨证模式的学术经验,以促进中医专家临床经验的继承,希望对下一步的临床研究有所帮助。方法:本论文分为两部分,一是文献综述,二是临床经验总结。综述部分先后介绍了高血压的中西医诊疗现状,并从中西医两方面介绍了目前中西医对代谢性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并从中总结了中西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临床部分以门诊结构化信息采集数据库为基础,门诊收集347例(共计人1119次)代谢性高血压患者病例,将诊疗信息录入数据库,对舌象、脉象、证候、症状、用药频次及用量等数据采用聚类分析、频次统计、关联规则以及无尺度网络模型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归纳总结导师辨治代谢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用药规律,并据此归纳总结导师的学术思想。结果:通过总结发现,导师在治疗中重视舌象、脉象,“症-证-病”结合论治;擅用利水通脉、平肝熄风、化痰熄风、镇肝熄风、活血通络等五大治法;擅用经方、巧用药对、方小力宏、据症用量、“症、证、病”针对用药五大用药特色。通过分析导师的经验发现,导师常用泽泻汤以利水降压、天麻钩藤饮清肝火降压、半夏天麻白术汤化痰祛浊降压、镇肝熄风汤抑肝滋肾以降压,并通过数据统计归纳总结出针对常用症状、主要证候、常见合并代谢性疾病常用药及药物用量的加减规律。结论:在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文献归纳总结后得出:代谢性高血压病的防治并不仅仅以降压为目标,还应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危险性;目前中药降压的速度和效果还不能与西药比肩,但中药在对代谢紊乱的整体调节、对于高血压血管病变及其它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方面显示出了西药难及的优势。本研究还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导师仝小林教授对代谢性高血压的临床论治经验和学术思想,望能为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研究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导师临床组方用药具有擅用经方,巧用药对,方小力宏,据症用量,“症、证、病”针对用药结合五大用药特色,方药精简凝练,疗效显着,对现代临床中医辨治代谢性HP具有指导意义。
胡华杰[8](2009)在《中药有效成分降血压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前景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阅近10年来关于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文献,对中药降血压有效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黄酮、皂苷、生物碱及多糖等中药活性成分均有显着降低高血压或明显改善高血压并发症的药理作用。结论:中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赵瑜[9](2009)在《1.原藜芦碱A的毒性及其配伍研究 2.奈西立肽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食蟹猴的比较长期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原藜芦碱A的毒性及其与人参总皂苷的配伍研究目的:对原藜芦碱A进行毒性及配伍研究,明确原藜芦碱A的毒性靶器官,探索与人参皂苷的配伍关系。方法:(1)急性毒性:32只wistar大鼠,设20.0 mg/kg、10.0 mg/kg、5.0 mg/kg、2.5 mg/kg共4个剂量组,观察给药后动物的毒性反应症状及24 h内死亡情况,根据死亡情况用Bliss法计算LD50。Beagle犬,8只,每组2只,分别给原藜芦碱A ig 0.5 mg/kg,ig 0.25 mg/kg,iv 0.2 mg/kg,iv 0.002 mg/kg,给药后观察毒性反应症状;(2)重复给药毒性试验:Wistar大鼠36只,分成空白对照组,1 mg/kg组,0.5 mg/kg组共3组,入代谢笼单笼饲养。每天ig给药,连续14天。每周称体重,隔天测尿量。14天后处死,采血测生化、血象指标。解剖取心、肝、脾、肺、肾、脑、胃等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3)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毒性观察: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媒)、原藜芦碱A 4 mg/kg组、原藜芦碱A 2 mg/kg组、原藜芦碱A 1mg/kg组共4组,每组10只,观察记录动物给药后3h内的心电、血压、呼吸变化;(4)降压机制研究:取健康Wistar大鼠,分别侧脑室给药2.5μg/kg,尾静脉给药0.05 mg/kg,观察其降压作用。用酚妥拉明、阿托品行α受体、M受体阻断,再给原藜芦碱A,观察其降压情况;(5)人参总皂苷与原藜芦碱A配伍毒性:50只wistar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组别为空白对照组(溶媒)、人参皂苷组(TG 10 mg/kg)、原藜芦碱A组(PA 2 mg/kg)、TG与PA 5:1配伍组(TG 10 mg/kg,PA 2 mg/kg)、TG与PA 5:2配伍组(TG 5 mg/kg,PA 2 mg/kg),麻醉后行颈动脉插管术,记录给药后3h心电、血压、呼吸情况。结果:大鼠ig原藜芦碱A的LD50为5.1 mg/kg;Beagle犬ig 0.5 mg/kg原藜芦碱A即可出现持续性呕吐、排稀便、全身瘫痪等严重毒性反应症状,Beagle犬iv 0.02 mg/kg 30 s即出现站立不稳.约1 min出现呕吐,肌强直,约5 min死亡。iv 0.002 mg/kg后约30 s动物出现站立不稳,呼吸深快,频繁舔舌,10 min后能正常站立;大鼠重复给药原藜芦碱A后体重减轻、尿量增多,血液学指标HCT下降、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血液生化指标AST、ALP、CPK、LDH、BUN增高,肝、肾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原藜芦碱A单次给药能显着降低大鼠血压、减慢心率、减缓呼吸、严重时导致心律失常;微量原藜芦碱A侧脑室注射能引起大鼠血压下降,且最低点出现在3 min左右,延后于静脉给药(给药后1-2 min出现最低点);TG与PA 5:2配比后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影响小于单用原藜芦碱A组(P<0.05),而TG与PA 5:1配比后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影响大于单用原藜芦碱A组(P<0.05)。结论:原藜芦碱A小剂量能使动物出现较大的毒性反应症状。Beagle犬ig原藜芦碱A后严重中毒剂量为0.5 mg/kg,iv致死剂量为0.02 mg/kg,中毒剂量为0.002 mg/kg;原藜芦碱A重复给药大鼠,对动物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心、肝、肾等组织有毒性作用;原藜芦碱A能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减慢呼吸、致心律失常,降压机制为中枢系统和外周共同参与;藜芦人参配伍毒性大小与配伍比例有关。第二部分奈西立肽猴比较长期毒性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化学合成的奈西立肽连续静滴(vd)食蟹猴14天的长期毒性,并与已上市同类生物技术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的毒性进行比较。方法:30只健康食蟹猴分别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条,雌雄各半。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432、1440、4320μg/kg,给药体积18 ml/kg,相应给药浓度分别为24、80、240μg /ml,阳性对照组为市售新活素,给药剂量和中剂量组相当,滴注速度约为18 ml/kg/hr。连续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24 h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14天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症状和检测指标包括体重、食量等一般症状及指标,血压,心电图,红细胞等血液学指标、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液生化指标、补体C3等免疫学指标、尿量等尿液指标、骨髓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LDH值d7和d14时高于d0的数值,同时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恢复期差异消失;高剂量组的磷酸肌酸激酶(CPK)值d7时高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7时高于d0、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恢复期差异消失;个别高剂量动物肾素和醛固酮指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恢复期时指标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给药后d1、d7、d14,与空白对照组或与给药前相比,给药组平均动脉压在给药后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般在120 150 min内恢复正常。其余一般症状、心电图、血液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尿液指标、骨髓检查、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奈西立肽vd食蟹猴14天,奈西立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动物在给药后出现血压下降、乳酸脱氢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等反应,这些作用均为可逆。奈西立肽vd对食蟹猴的安全剂量为432μg/kg,毒性剂量为1440μg/kg,主要毒性靶器官为心血管系统。阳性对照药物(新活素)与受试药具有较为相近的药理毒理作用。说明合成产品与重组产品并无明显毒理学差异。
戴利民[10](2009)在《尖被藜芦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结构修饰》文中指出藜芦属(Veratrum Linn.)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13个种和一个变种。中医用尖被藜芦(V. oxysepalum Turcz)等四种藜芦属植物的根和根茎入药,用于中风痰壅,癫痫、喉痹不通,及疥癣和恶疮。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包括甾体生物碱类化合物、芪类化合物、二肽类、黄酮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尖被藜芦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本课题中采用多种现代色谱手段系统分离了尖被藜芦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并应用光谱学方法(1H-NMR, 13C-NMR, DEPT, 1H-1HCOSY, NOESY, HMQC, HMBC, ESI-MS, IR)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XL-1:14α-羟基-Δ11-环杷明XL-6:藜芦托素XL-2: VeratrobasineXL-7:伪介芬胺XL-3:环杷明XL-8:藜芦嗪XL-4:介芬胺XL-9:计明碱XL-5:藜芦胺XL-10:白藜芦醇2.尖被藜芦各提取部位和单体的药理活性研究尖被藜芦总提取物、总生物碱及单体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活性研究及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证明,藜芦中的藜芦胺和环杷明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毒活性,而环杷明则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推测介芬胺类生物碱可能是藜芦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基础。3.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以藜芦胺和介芬胺为底物,进行化学修饰,得到10个化合物,经过MTT法筛选出3个较先导化合物活性有明显增强的衍生物。
二、乌苏里藜芦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苏里藜芦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甾体生物碱类 |
1.1.1 西藜芦碱类 |
1.1.2 介藜芦碱类 |
1.1.3 藜芦胺类 |
1.1.4 维藜芦碱类 |
1.1.5 茄啶碱类 |
1.1.6其他类生物碱 |
1.2 茋类 |
1.3 黄酮类 |
1.4 其他成分 |
2 药理活性 |
2.1 降血压 |
2.2 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
2.3 抗炎和镇痛 |
2.4 抗肿瘤 |
3 结语和展望 |
(2)钩藤不同组分干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的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一节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 |
1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历史源流 |
2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分析 |
3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施治 |
4 现代医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节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思路与评价方法 |
2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与效果评价 |
第三节 钩藤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干预效应的研究 |
1 钩藤降压效应物质基础的现代医学解读 |
2 钩藤降压效应与平肝潜阳效应关系的剖析 |
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成分-靶标-通路”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物质组的识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节 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物质组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节 钩藤平肝潜阳效应物质组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3)基于雌激素样作用探索人参和藜芦“相反”的药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袭及反药配伍使用现状 |
一、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沿袭 |
二、中药“十八反”反药配伍的使用情况 |
三、中药十八反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必要性 |
第二节 反药配伍组合人参与藜芦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一、人参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二、藜芦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三、反药配伍组合“人参-藜芦”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植物雌激素及其生物活性 |
一、植物雌激素的来源与分布 |
二、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
三、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活性 |
第二章 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
第一节 人参对未成熟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人参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节 人参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人参的雌激素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人参对未成熟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人参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节 人参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雌激素样作用人参和藜芦“相反”的药效研究 |
第一节 藜芦配伍人参对去卵巢小鼠的雌激素样作用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藜芦配伍人参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雌激素样作用人参和藜芦“相反”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藜芦配伍人参对去卵巢小鼠雌激素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二节 藜芦配伍人参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环巴胺的提取分离及其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藜芦属植物简介 |
1.1.1 植物的分布于特征 |
1.1.2 藜芦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
1.1.3 藜芦属植物的活性功能 |
1.2 环巴胺的简介 |
1.2.1 环巴胺的发现及历史 |
1.2.2 环巴胺的活性及其机理 |
1.2.3 环巴胺的改性 |
1.3 介芬胺的简介 |
1.4 环巴胺的提取与制备研究进展 |
1.4.1 环巴胺的提取纯化 |
1.4.2 环巴胺的制备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环巴胺检测条件与提取原料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环巴胺检测条件的选择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环巴胺提取原材料的选择 |
2.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2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环巴胺检测条件结果与讨论 |
2.4.2 环巴胺提取原料选择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法优化毛叶藜芦环巴胺的提取工艺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环巴胺标准曲线绘制 |
3.3.2 环巴胺提取量的计算 |
3.3.3 环巴胺提取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4 环巴胺提取响应面实验设计 |
3.3.5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环巴胺标准曲线 |
3.4.2 环巴胺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3.4.3 响应面法优化环巴胺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硅胶柱层析分离环巴胺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硅胶及原材料的处理 |
4.3.2 环巴胺的高效液相测定 |
4.3.3 硅胶柱层析的单因素实验 |
4.3.4 硅胶柱层析的正交实验 |
4.3.5 介芬胺的纯化收集 |
4.3.6 环巴胺的重结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硅胶柱层析分离环巴胺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4.4.2 硅胶柱层析分离环巴胺的正交实验结果 |
4.4.3 介芬胺的纯化收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巴胺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介芬胺制备环巴胺的单因素实验 |
5.3.2 介芬胺制备环巴胺的正交实验 |
5.3.3 环巴胺的纯化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介芬胺制备环巴胺的单因素实验 |
5.4.2 介芬胺合成环巴胺的正交实验结果 |
5.4.3 环巴胺的纯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藜芦介绍 |
1.1 藜芦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 藜芦药理研究进展 |
1.3 藜芦毒性和毒理研究 |
1.4 藜芦生物碱的代谢研究 |
1.5 藜芦的中药配伍研究进展 |
1.6 藜芦的构毒关系研究 |
1.7 本节小结 |
二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介绍 |
2.1 DNA损伤、检测方法 |
2.2 SCGE实验发展简介 |
2.3 SCGE实验方法 |
2.4 SCGE实验的应用 |
三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 |
一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药品 |
1.3 实验仪器 |
1.4 分析软件 |
二 实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制 |
2.2 样品给药 |
2.3 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2.4 玻片的制备 |
2.5 细胞的裂解 |
2.6 DNA的碱解旋 |
2.7 电泳 |
2.8 中和、固定 |
2.9 染色、阅片 |
2.10 统计分析 |
三 实验结果 |
3.1 实验方法的建立 |
3.2 实验结果数据及作图 |
四 结论和讨论 |
4.1 不同藜芦碱引起小鼠脑部DNA损伤 |
4.2 SCGE实验方法简议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仝小林教授辨治代谢性高血压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代谢性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 |
1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
1.1 病因 |
1.2 发病机制 |
1.3 病理 |
2 诊断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非药物治疗 |
3.2 药物治疗 |
4 结语 |
综述二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及治疗 |
1 高血压中医病名 |
2 高血压病位辨析 |
3 高血压病因病机 |
4 高血压传统辨证论治方法及名医经验 |
5 降压中药的现代研究 |
6 结语 |
前言 |
第二部分 导师临证经验总结 |
1 一般资料 |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总结门诊代谢性高血压病例 |
3.2 创建代谢性高血压专病数据库 |
3.3 数据挖掘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证候分布情况 |
4.2 舌、脉及症状分布情况 |
4.3 证候与症状间的关联 |
4.4 用药规律 |
5 讨论 |
5.1 导师辨治模式 |
5.2 导师治疗代谢性高血压学术思想 |
5.3 导师辨症特色 |
5.4 导师治疗代谢性高血压辨证分型及治法方药 |
5.5 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1.原藜芦碱A的毒性及其配伍研究 2.奈西立肽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食蟹猴的比较长期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原藜芦碱A 的毒性及其配伍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奈西立肽猴比较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1 藜芦生物碱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
2 藜芦生物碱的毒理学作用及机制 |
3 配伍应用后对毒性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原藜芦碱 A 与人参总皂苷不同配比对大鼠的毒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尖被藜芦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结构修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尖被藜芦的化学成分研究 |
1.仪器与试剂 |
2.植物来源 |
3.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实验方法与步骤 |
4.化合物的结构与讨论 |
4.1 化合物的结构,编号与名称 |
4.2 化合物理化常数与波谱数据 |
4.3 结构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尖被藜芦药理活性研究 |
1.尖被藜芦总提取物、部位及单体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活性研究 |
1.1 试剂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介芬胺类甾体生物碱衍生物的合成 |
1.研究背景 |
2.设计思想 |
3.甾体生物碱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
4.实验操作 |
5.部分化合物的核磁数据 |
6.衍生物制备的结果与讨论 |
7.药理活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
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附图 |
四、乌苏里藜芦碱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成孟华,饶高雄. 中草药, 2021(18)
- [2]钩藤不同组分干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模型大鼠的代谢机制研究[D]. 田艳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基于雌激素样作用探索人参和藜芦“相反”的药效及机制[D]. 丁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5)
- [4]环巴胺的提取分离及其制备[D]. 温文. 南昌大学, 2014(02)
- [5]藜芦生物碱引起小鼠脑细胞DNA损伤的构毒关系研究[D]. 张青春. 河南大学, 2014(02)
- [6]山葱中毒的诊断与治疗[J]. 张晓雷.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6)
- [7]仝小林教授辨治代谢性高血压经验总结[D]. 肖明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8]中药有效成分降血压作用及机制研究[A]. 胡华杰. 2009浙江省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 [9]1.原藜芦碱A的毒性及其配伍研究 2.奈西立肽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食蟹猴的比较长期毒性研究[D]. 赵瑜.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0)
- [10]尖被藜芦抗肿瘤活性成分的提取及结构修饰[D]. 戴利民.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