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和下西洋与漳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孙竞昊[1](2020)在《郑和下西洋军事行动的研究述评——兼析海外“原始殖民主义论”的若干论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外学者在评价郑和航行中的军事行动这一问题上争议不断。多数中国学者肯定郑和为开创和维持安定和平的国际关系做出的努力,而一些西方学者则认为郑和的武力使用是对当地的"侵略性"干预,甚或为其贴上了"原始殖民主义"的标签。扼要检讨近四十年来中国学界关于郑和下西洋中的军事行动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考辨,对"中""西"学者之间异同的论点进行对比分析。勿论中国主流学界的某种预定性立场,抑或似是而非的中、西二分法,可以认为在传统的朝贡体系下,郑和审慎地借助武力以维系"和谐"的国际关系,与半个世纪之后欧洲冒险家、商人、殖民主义者对殖民地野蛮干涉、占领、压迫的行径有本质的区别。
彭勇[2](2020)在《重实证,跨学科,全球化:改革开放以来郑和下西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郑和下西洋研究,无论是传统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还是新史料的利用,都呈现出很高的水平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史实,如郑和生平及其信仰、下西洋的航线和宝船尺度等都有深入研究,并且取得明显共识,然而部分分歧依然存在。对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是学者持续关注的话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像郑和下西洋这样典型的中外关系史议题,在基于实证性研究的同时,对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以及全球化视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卓[3](2020)在《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海洋史不外乎人类认知、利用海洋空间与资源,同时确保自身安全所做的努力,航海活动为此中尤重要者。海舶生活史研究聚焦于人类如何适应航海环境这一命题,也就是人类身处孤舟、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自身生存、生活,完成既定目标。中国与琉球隔海相望,历史上两国舟楫不绝、声息相通,明初琉球入贡,世为中国藩属,每逢国王嗣立,辄入朝请封,明清皇帝应允所请,遣使册封,前后达23次,使者及随行人员所乘海船即为封舟。使者、从客、船员等渡海亲历者留下篇幅可观的使录、诗文、航海指南,是较为稀见且集中的我国古代航海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本文勾勒了明清时期中国册封琉球使团以及琉球接封人员在所搭乘的封舟上的生活情形,包括了海舶生活的物质基础或说介体——海舶及装载物品,封舟人员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认识海洋与航海,以及航海人员在海洋和海船共同构成的船居环境中的工作和起居。在具体、细微的历史场景描述之外,通过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海船生活的比较,本文还试图揭示海舶生活之间的共通性以及有别于陆上生活的特性。本文第一章讨论的是封舟及船上物品,此二者构成了海舶生活的物质基础。船舶既是航行工具,亦是生活空间乃至生命所系,因此封舟的选造首重安全性能及航行性能,同时形制也需顾及起居生活以及船员希望顺济的精神需求。而船上携带物品则是船上人员生活所赖。第二章着眼渡海人员本身,历届封舟所载人员,大致可分为四类:正副使、船舶操作人员、行政后勤人员、随扈军士,各有司职,船上人员的选拔、数量配置有一定的讲究,以确保航海安全、顺利,船上人员组成了一个上下有差、分工有序、目的一致的任务性组织。第三章为封舟人员的航海经历,海洋是船上生活的环境和船上人员的认知对象,本章的设置也是基于“海洋本位”的出发点。第一节介绍的是封舟渡海的航程、航线以及导航手段,这些是狭义上的航海。第二节主要讲述的是封舟人员对海洋水文、海岛、海洋生物、海洋气象的认知,这是海洋学史的研究对象。第三节聚焦的是险情与自救,险情是指破坏船舶结构或对船上人生命构成威胁的事态,海洋与人的互动关系集中呈现在船舶遇险与脱险的过程中,在缺乏先进通讯、救援手段的古代,唯有自救一途,这就需要船上人员兼具智、仁、勇。第四章关注的是在海洋环境与船舶空间中封舟人员的生活状态,航海生活远离大陆、补给困难,饮食不周在所难免,加之风涛无定、危机四伏,给船员生活乃至生命带来很大挑战,船员往往出现各种身心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船上人员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消遣和信仰排解生活与生存的压力。
赵庆华[4](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伯聪[5](2016)在《中国在“全球化第一波”中错失的三次历史机遇》文中认为公元15世纪后的三四百年是全球化的第一波,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和初期。在这个时期中,欧洲人率先走上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道路,而中国却三次错失了宝贵的历史机遇,结果是只能继续停滞在封建社会阶段。郑和航行比哥伦布和达·伽马时间更早,规模更大,但却未能成为标志世界近现代史开端的事件。明代海商集团曾经在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三个世界现代史上最先崛起的海洋大国和殖民大国在中国东海和南海进行角逐并占据上风,但终于在中国国内封建王朝和外来海洋殖民大国夹击下失败。中国明清之际的中西交流和中西会通也以失败告终。这三次历史机遇的错失教训沉重。
姜波[6](2013)在《从泉州到锡兰山:明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文中研究指明1911年在斯里兰卡南部的加勒港(Galle)发现了永乐七年"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用三种文字记述了郑和向佛世尊、毗湿奴和真主阿拉贡献布施的史实。与此相呼应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福建泉州发现了钦赐"世"姓的锡兰国后裔的祖茔与墓碑,这些碑文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活动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东西方商贸之路,同时也是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之路。元、明时期中国与斯里兰卡海上交流的史实有助于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族群、语言与宗教背景。
丁子纲[7](2013)在《继往开来,奋发进取,推动郑和研究事业创新发展——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认为2013年7月10日各位代表:在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经过充分准备,即将进行换届之际,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第一部分工作回顾2005年5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举行第四次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以岳德旺为理事长、丁子纲为执行理事长的第四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之际,正逢国家筹备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阶段,在中央"热爱祖国,睦
邢丹[8](2012)在《7.11的600年记忆》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重要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随着郑和时代的远去,中国曾达世界航海巅峰的辉煌逐渐沉淀为一种记忆,龙的传人对于大海的热情归于沉寂。2005年7月11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日子,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航海节日。为了这一节日的诞生,为了唤回远离大海的龙的子孙,多少志士仁人,矢志不渝,百折不回。580年后的纪念30年前发生的一个故事,让国家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平贤现在讲起来,依然感慨万千。1982年,世界着名科学家,公认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博士,当时他已是74岁高龄,为了一个未了的心结专程来到东
施雪琴[9](2011)在《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历史上的航海先驱与外交使臣,郑和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从社会与文化层面看,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郑和被广泛神化,并演变成为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长期流传的"郑和崇拜",成为凝聚华人社会的粘合剂与强化华人族群文化意识的一种象征。从国家政治层面看,郑和形象的塑造与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整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纽带与推动力量。东南亚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对郑和形象的塑造与强化,不仅反映了"文化郑和"在民间社会作为信仰与文化的价值与功能,更凸显了"文化郑和"在新时期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规范塑造与价值取向方面的角色与影响。
彭勇[10](2011)在《从“文献郑和”到“文化郑和”——近十年国内外郑和研究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首航六百周年。2001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成立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此后,政府机关和学术团体等陆续筹备组织研究会议和庆祝活动,掀起了"郑和下西洋"研究的热潮。新世纪的前五年,海内外筹备的大型国际和国内学术研究会不下50次,发表有数千篇(部)作品,把郑和下西洋及其相关问题全面推向新高潮;后五年,在总结、反思郑和传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拓展郑和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视角,海外学者尤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概言之,前期的郑和研究的主要成就在"文献郑和"的整理与挖掘,后期的突出成就主要是"文化郑和"的诠释和演绎。一、"文献郑和"在寂静中坚守
二、郑和下西洋与漳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和下西洋与漳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重实证,跨学科,全球化:改革开放以来郑和下西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
(一)全面恢复和发展时期 |
(二)新世纪郑和研究热潮的出现 |
(三)“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化视野下的研究 |
二、传统史料的整理与新史料的利用 |
(一)传统文献的整理和研讨 |
(二)中文新材料的发现与利用 |
(三)域外的史料整理与研究 |
三、郑和下西洋的若干史事 |
(一)郑和生平及其信仰研究 |
(二)下西洋的航线 |
(三)郑和宝船的尺度 |
四、下西洋的目的和意义 |
(一)下西洋的目的 |
(二)对下西洋的评价 |
五、下西洋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
(3)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资料 |
第一章 封舟生活的物质基础 |
第一节 封舟 |
第二节 船上物品 |
第二章 封舟人员 |
第一节 封舟人员组织、分工 |
第二节 船员群体特征 |
第三章 封舟人员的渡海经历 |
第一节 航程与导航 |
第二节 封舟人员的海洋认识 |
第三节 险情与应急 |
第四章 封舟人员生活状况 |
第一节 封舟人员身心状况 |
第二节 封舟人员的精神生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在“全球化第一波”中错失的三次历史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第一次历史机遇的来临和错失:郑和航行未参与“地理大发现”和“开辟世界市场”的时代潮流 |
1.1 “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 |
1.2 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航行的基本情况 |
1.3 “大航海时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航海导向和活动特征 |
1.4 从历史机遇角度对比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航行的作用与意义 |
2第二次历史机遇的来临和错失:明朝民间海商群体参与走向海洋的潮流及其悲剧命运 |
2.1 明朝民间海商群体在国内外夹击中的奋斗和“突围”努力 |
2.2 郑成功集团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又丧失了一次宝贵的历史机遇 |
3第三次历史机遇的来临和错失:明末清初的中西交流和昙花一现的“中西会通” |
3.1 西方传教士明末入华和东西方文化在近代首次较大规模的相遇 |
3.2 中西会通的昙花一现 |
3.3 清朝的闭关政策和“中西会通”之夭折 |
(9)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东南亚华侨社会郑和崇拜的建构 |
二 郑和崇拜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 |
三 郑和崇拜与东南亚华族文化意识 |
四 “文化郑和”与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
结语 |
四、郑和下西洋与漳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郑和下西洋军事行动的研究述评——兼析海外“原始殖民主义论”的若干论调[J]. 孙竞昊. 学术月刊, 2020(09)
- [2]重实证,跨学科,全球化:改革开放以来郑和下西洋研究[J]. 彭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8)
- [3]明清使琉球“封舟”航海生活[D]. 孙卓.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0(02)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5]中国在“全球化第一波”中错失的三次历史机遇[J]. 李伯聪.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6(01)
- [6]从泉州到锡兰山:明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J]. 姜波. 学术月刊, 2013(07)
- [7]继往开来,奋发进取,推动郑和研究事业创新发展——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 丁子纲. 郑和研究2013年第2期, 2013(总第88期)
- [8]7.11的600年记忆[J]. 邢丹. 中国船检, 2012(08)
- [9]郑和形象建构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J]. 施雪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0]从“文献郑和”到“文化郑和”——近十年国内外郑和研究评述[A]. 彭勇. 世界大变迁视角下的明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