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物质运移及岩石体积变化

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物质运移及岩石体积变化

一、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中的物质迁移及岩石体积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吴德海[2](2020)在《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粤北长江铀矿区是华南五大铀矿田(相山、桃山、诸广、下庄、苗儿山)中诸广铀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东段诸广山岩体的东南部,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产地之一。目前区内已探明储量的铀矿床有6个(书楼丘、棉花坑、油洞、长坑、长排、水石)以及若干个铀矿点,其中棉花坑铀矿床是矿区开采深度最深、华南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本文以长江铀矿区棉花坑铀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矿床的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岩相学、精细矿物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质量平衡计算方法、酸碱热液蚀变理论等探讨了矿床典型矿化蚀变剖面组分特征及迁移规律,对绿泥石的成因矿物学、“红化”蚀变的机理、萤石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得到以下成果:(1)棉花坑铀矿床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带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对该矿床-150m中段典型的横向矿化蚀变剖面进行了研究,该蚀变剖面在横向上可分为新鲜花岗岩带(Ⅴ带)、远矿碱交代蚀变带(Ⅳ带)、近矿绿泥石化蚀变带(Ⅲ带)、矿旁水云母化蚀变带(Ⅱ带)和矿化中心赤铁矿化蚀变带(Ⅰ带)。主要蚀变类型及生成顺序为成矿前碱性长石化→成矿期绿泥石化-伊利石化/水云母化-赤铁矿化→成矿期后碳酸盐化;其中绿泥石化、水云母化和赤铁矿化蚀变能促进成矿元素的聚集,水云母化和赤铁矿化的叠加对铀成矿更为有利。(2)棉花坑铀矿床横向矿化蚀变剖面从侧缘碱交代带→矿化中心带,Si O2的带入率(0.27%→0.21%→0.50%→0.70%)整体上与U的带入率(4.73%→8.07%→39.26%→98.29%)呈正比,K+、Na+相互排斥呈现“钾钠不相容”现象,Mg O、Mn O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迁移特征,是对流平衡迁移方式的表现。Th、Pb、Cs、Mo、As元素在矿化中心带的带入率最大,Ba、Sr、Co、V元素在矿化中心带迁出率最小,这对铀成矿(铀矿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从形貌特征和成因特征等方面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分类,它们分别为Chl1-长石蚀变型、Chl2-黑云母蚀变型、Chl3-脉型、Chl4-粘土矿物转变型以及Chl5-与铀矿物密切共生型绿泥石;其中,Chl1、Chl2代表铀成矿前期的绿泥石,Chl3、Chl4代表铀成矿期早阶段的绿泥石,Chl5代表主成矿阶段的绿泥石。根据电子探针测试的绿泥石成分,采用了国际上较新且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案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绿泥石进行了结构分类和命名,认为矿床中各成因类型绿泥石均为I型-三面体铁绿泥石(鲕绿泥石)。探讨了各类型(各期次)绿泥石的形成环境,认为从铀成矿前期→铀成矿期早阶段→主成矿阶段,各成因类型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平均值251.6℃→236.7℃→213.5℃)、氧逸度([lg(fO2/10-5Pa)]平均值-42.0→-42.5→-43.8)、硫逸度([lg(fS2/10-5Pa)]平均值0.6→-0.9→-4.2)呈现持续下降的演化规律,指示了矿床热液流体向低温、低氧逸度、低硫逸度的还原环境演化,暗示了铀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相对酸性的还原环境。从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等方面分析和归纳了绿泥石化对棉花坑铀矿床的成矿作用贡献,即绿泥石化通过改变铀的赋存状态、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铀载体的物理化学平衡等方式共同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矿源、运矿、储矿条件。通过对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绿泥石是反演铀成矿环境重要、有效且可靠的标型矿物。(4)对棉花坑铀矿床“红化”蚀变进行了精细矿物学研究。本文认为在未进行物相分析的情况下,把“红化”蚀变简单的等同于或归因于赤铁矿化是不严谨的,属于狭义的“红化”。铁的(氢)氧化物或者Fe3+是最主要的致色矿物或致色阳离子,是岩石变红的重要因素;矿物中存在的大量孔隙(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为“红化”蚀变中致色矿物的聚集提供了场所,是“红化”蚀变的必要条件;绢云母和粘土矿物(伊利石/水云母)本身有可能作为岩石“红化”的致色矿物,同时它们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致色矿物(铁的氢/氧化物和铬、锰氧化物)起到了的载体作用和吸附作用,为其他致色矿物的运移和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特别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Ⅳ周期的过渡族元素Cr、Mn、Ti、Co等)以及它们的阳离子(Cr3+等)与Fe3+、Al3+的类质同象替换造成了“红化”蚀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热液铀矿床中的“红化”现象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在矿物中的孔隙、铁的(氢)氧化物、绢云母和粘土矿物以及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及其阳离子等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结果。(5)对棉花坑铀矿床中的萤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棉花坑铀矿床产有三类萤石,它们分别为形成于铀成矿期主成矿阶断的紫黑色萤石、形成于铀成矿期成矿晚阶段的紫色萤石以及形成于铀成矿期后的浅绿色萤石,这三类萤石均属于热液成因。紫黑色萤石和紫色萤石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暗示了两者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而浅绿色萤石的物质来源可能与紫黑色萤石、紫色萤石的物质来源不同。从铀成矿期至铀成矿期后,萤石弱的负Ce异常、明显的负Eu异常和U的含量以及这些参数的变化特征都指示了成矿环境由还原向氧化转化,成矿流体性质由还原向氧化演化。在研究棉花坑铀矿床萤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长江铀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类比邻近相似铀矿区成矿流体的研究成果,认为棉花坑铀矿床成矿流体源自富含U、Ba等元素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或与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水-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成矿流体存在多源(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的可能性,相对于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而言,为一经历了深部循环的外来流体。(6)根据棉花坑铀矿床各蚀变带元素的含量、比值及迁移特征,结合长江矿区的基础地质特征、铀的基本性质以及前人在同位素(C-H-O-S-Sr-Sm-Nd)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棉花坑铀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成矿流体在成分上富含挥发分和矿化剂(CO2、F、H2O等)、碱金属元素(K、Cs、Rb)和重稀土元素,性质上具相对高的氧逸度,其来源是地幔流体与经历了深循环大气降水的混合成因流体。挥发分和矿化剂(CO2、F、H2O等)的带入是矿床重要的矿质迁移机制,CO2的逸出伴随着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是矿床重要的矿质沉淀机制。

杨金昆[3](2020)在《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是20世纪90年代在华北板块北缘西段中元古代地层中新发现的总储量超70t的特大层控型金矿床。矿床所处的阿古鲁沟组地层与内蒙古浩尧尔忽洞超大层控型金矿(储量达200t)所处的比鲁特组同属中元古代,且两组地层在空间上相接,因此朱拉扎嘎金矿床的研究,对于本地区的资源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朱拉扎嘎金矿与Muruntau金矿和Sukhoi Log金矿等世界级的金矿相似,都具有明显的多期次成矿性,因此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期次划分对于同类型矿床的矿床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朱拉扎嘎金矿的金属矿物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地野外地质工作、光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对不同成因的金属矿物和锆石的LA-ICP-MS测试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将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变质-变形期、岩浆热液期和氧化期四个成矿期次,并认为沉积-成岩期主要起到预富集Au元素的作用;变质-变形期形成了蚀变岩型矿石,构成了矿床的主体,是主要的成矿期次;岩浆热液期形成了石英脉型矿石,对矿床起到叠加作用;(2)通过显微观察和LA-ICP-MS测试谱线特征,确定朱拉扎嘎金矿中的Au以自然金和晶格金两种状态赋存,其中前者是Au的主要赋存形式,后者仅出现在岩浆热液期的毒砂中;(3)通过矿区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闪长玢岩脉的锆石U-Pb年龄测试,确定了岩浆热液成矿期的年龄是269±12Ma,属海西期;通过对矿区采集的阿古鲁沟组中碎屑锆石年龄的测试和统计,推测阿古鲁沟组的沉积下限可能为1589±50Ma;(4)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过程:中元古代时期,阿古鲁沟组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将海水中的Au封存在沉积物中,这些Au可能是由火山岩从下地壳或者更深的位置带上来的,这一过程与沉积喷流型的矿床相似。有机质在Au从海水中富集到沉积物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这一过程还形成了沉积型黄铁矿等金属矿物。阿古鲁沟组在变质-变形的过程中,黄铁矿向磁黄铁矿的转化形成了富HS-的流体,将Au从阿古鲁沟组的沉积物中萃取出来,再次富集、迁移,并在有利的位置发生沉淀。海西期的岩浆作用对于金矿的形成起到了进一步的叠加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金矿的储量和品位;(5)将朱拉扎嘎金矿定义为受岩浆热液叠加的沉积-变质型层控金矿床。

李鹏贝[4](2020)在《秦岭凤县庞家河金矿脆—韧性剪切带特征与找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庞家河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地处秦岭造山带核心部位,位于华北板块南侧和扬子板块北侧碰撞缝合带,或称秦岭褶皱系凤县~柞水~山阳海西褶皱带西段,处于唐藏~丹凤~商南大断裂带内或其附近。该金矿自1988年中陕核工业211大队开展1:5万金水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了该矿区Ⅰ、Ⅱ号金矿化构造带;1989年在20km2内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和地质填图工作时,在Ⅰ、Ⅱ号金矿化带南侧发现Ⅲ、Ⅳ、Ⅴ号金矿化带;此后,相继查明该矿区地质、构造及主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经综合研究反映,庞家河金矿主要赋存在泥盆系下东沟组(现泥盆系舒家坝组)的陆源碎屑含金地层,地层对该区金床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近EW向的层间挤压构造带对矿体的空间展布起直接控制作用,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物化探资料反映各矿带矿化向东西及深部仍有延伸,找矿潜力较大;1995~2006年对庞家河金矿床西延、东延地段开展地表普查工作,证实含矿构造向东有较大延伸,先后发现堡子山、小泗沟、吴家沟等金矿点;2007~2012年完成陕西省凤县庞家河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基本查明庞家河矿区Ⅰ、Ⅱ、Ⅲ、Ⅳ、Ⅴ号金矿化带含金构造断裂带的存在,该矿床规模从原来600m长扩展到3000m。虽然前人对该矿区地层岩性、构造蚀变、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等均进行过若干年的研究,但对于脆-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脆-韧性剪切带与矿化蚀变关系、脆-韧性剪切带剪切强弱变化对成矿的影响、成矿流体特征、脆-韧性剪切带对成矿流体是否有控制作用以及如何控制以及该金矿深部预测和未来找矿方向等诸多问题均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次论文研究工作主要《秦岭成矿带典型矿集区成果集成与技术支撑研究》项目为依托(项目编号:61201506280;2017~2018年),对庞家河矿区控矿脆-韧性剪切带开展专项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矿区各中段及地表控矿脆-韧性剪切产状变化特征,以反映控矿脆-韧性剪切带空间分布规律及矿体空间展布特征;通过调查控矿脆-韧性剪切带内(或剪切带附近)与成矿相关的剪切变形行迹,研究与成矿相关的变形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通过对典型矿体区段进行观测编录,研究控矿脆-韧性剪切变形与矿化蚀变的分布特征。其次,对矿区内与成矿相关样品进行采集分析,本次研究工作根据观测矿区内石英脉产状及交切关系等手段,划分矿区内石英脉期次,并对成矿期含矿石英脉进行系统采集,通过对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测温,对矿区内成矿流体基本特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系统采集剪切带内岩(矿)石样品,并对其组构、共生关系进行显微镜下光薄片鉴定,以查明金属矿物赋存状态及岩石显微变形特征;对矿区内侵入岩体(本次采集花岗斑岩和辉绿岩)及矿石(含矿千枚岩)和围岩(千枚岩)进行采集、分析其主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对矿区侵入岩体与成矿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在总结前人关于庞家河金矿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庞家河金矿矿床成因模式,并提出找矿预测模型,为下一步该矿区找矿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本次论文研究主要得出成果认识有以下几点:(1)庞家河金矿床受多级脆-韧性剪切带,区内脆-韧性剪切破碎带的强弱变化对矿体的赋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路线调查、绘制矿体勘探线联合剖面以及不同中段矿体产状的测量统计发现,研究区内矿体在横向上呈近EW向分布特征,在纵深方向呈“上陡下缓”及向南侧列的分布特征,此外,形成一系列高角度区域性脆-韧性复合断裂系统,奠定了区域基本构造格架,其中对庞家河金矿区影响较大的两条断裂系统分别为F8(碾子湾-套坝)和F9(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复合断裂,矿区内次级剪切构造带(例如矿区3条近EW向分布主要控矿脆-韧性剪切带F3、F4、F5)是该矿区3条主要的容矿构造,表现出多级脆-韧性剪切带对矿体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地质剖面图以及对坑道中段(例如西山980中段)进行详细编录发现,剪切作用强烈地段往往是金矿体产出的主要地段,且往往伴有明显且蚀变强度较大的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褐铁矿化等现象出现。相反,在远离剪切作用强烈地段,各蚀变程度变弱,无明显矿化现象出现。因此,剪切作用强弱变化是该研究区找矿(尤其是高品位矿体)重要的研究方向,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几类蚀变特征是该区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2)从成矿流体特征表明,庞家河矿区金矿床属中温热液型矿床,具中成深度成矿特点。本次研究工作对研究区硅化期次进行划分认为,该研究区硅化可以分为3期,第Ⅰ期和第Ⅲ期硅化分别在成矿前和成矿后出现,与成矿无密切关系,第Ⅱ期硅化为成矿期出现,通过采集成矿期含矿石英脉进行流体包裹体测试发现,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整体属中温流体,均一温度有一个峰值,主要集中在220~250℃;出现三个温度变化阶段,分别为早期270~250℃、中期250~220℃、晚期180~150℃;庞家河金成矿流体的盐度峰值为5.4%~9.8%,属中-低盐度流体;流体密度峰值在0.80~0.85g/cm3,整体属中-低密度流体;对流体捕获压力进行计算得出,流体捕获压力在40.62~89.53MPa,推算庞家河矿区金成矿深度在1.50~3.32km,平均成矿深度为2.47km,属中成成矿深度。此外,根据Wilkinson(2001)矿床均一温度-盐度图解进行投图发现,庞家河金矿床成矿流体数据主要落在中温区,属中温热液型矿床;含矿流体包裹体氧同位素测试显示,18O值在10.3~15.45‰之间,具一定离散性,表明庞家河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成矿介质水以地层水和深循环大气降水为主。(3)庞家河矿区脆-韧性剪切带表现出对矿体控矿和金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通过对矿区剪切作用下形成的多种构造类型进行几何学和运动学调查以及剪切作用下含矿石英脉体的野外特征以及室内测试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庞家河金矿区脆-韧性剪切带表现出对金矿体形态控制以及金元素富集(即金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具体分述如下:a.脆-韧性剪切带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区内脆-韧性剪切带内地层和岩石变形组构特征表明该区域发生过强烈的构造变形,变形构造类型丰富,例如,石英透镜体、石英脉剪切揉皱变形、角砾定向排列、层间劈理以及“X”共轭剪节理等。宏微观剪切特征均十分显着,一般发育左行压扭性透镜体和右行张扭性裂隙,脆-韧性变形转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张扭性、张性裂隙往往是金矿体重要的产出部位,表现出次级脆-韧性剪切带对矿体的控制作用,例如,矿体在走向上常表现为尖灭再现,分枝复合以及膨大收缩的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大透镜状、带状和网脉状等特征均是脆-韧性剪切带对区内矿体控制作用的重要体现;b.脆-韧性剪切带对金元素富集(即金成矿)的控制作用:庞家河矿区脆-韧性剪切带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剪切带对成矿流体的控制作用,区内构造环境由碰撞挤压向伸展剪切的过程中,先后又经历了3个变形阶段,分别为韧性剪切阶段、韧-脆性剪切转换阶段以及脆性叠加阶段,此3个变形阶段成矿流体随脆-韧性剪切带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4)庞家河金矿区深部及外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通过收集对比邻区马蹄沟金矿资料发现,两个矿区均位于唐藏-商丹混杂岩带内,且矿床均受脆-韧性剪切破碎带控制,通过分析资料发现,马蹄沟金矿体在空间上往往呈缓倾,倾向一般为160~200°,倾角20~45°。而庞家河金矿体在空间上往往相对陡倾,矿体产状为160~175°∠55~70°,其矿体在空间上整体分布特征为“上陡下缓”,即越靠近地表矿体倾角越陡,而越往深部矿体倾角越缓,例如,在矿区1065中段矿体倾角一般在70~75°,而980中段矿体倾角为50~55°。据此对比认为,庞家河矿区探明的矿体均以相对较高的角度产出,而深部缓倾度的矿体尚未被勘查发现,故该研究区仍有十分巨大的勘查潜力。庞家河金矿在纵深方向上呈“上陡下缓”以及向南侧列的分布趋势,在走向上呈近EW向展布。因此,下一步找矿方向应在已发现的含矿脆-韧性剪切带深部向南进一步深化研究,在走向上应继续往EW方向上追踪调查,并适当开展工程手段进行验证。

刘贵[5](2020)在《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构造变形与流体联合控制成矿作用的机制是矿床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大陆岩石圈中的应变局部化带,剪切带中一般都渗透着大量流体,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效应和物理效应,导致了矿物化学不平衡和组分的迁移,引起岩石化学成分重新调整。文章通过对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作用、剪切带内的成分与体积变化、剪切变形与成矿模拟实验总结,讨论了剪切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化学作用、剪切构造应力和流体在构造成岩成矿过程中的行为。因此,要加强构造应力对温度、岩石物理性质、地球化学相平衡和水岩体系的相关参量方面影响的综合研究。

李伟[6](2019)在《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湘中地区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Au–Sb矿床,同时出露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虽然前人对湘中地区Au–Sb矿床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本次研究选取白马山复式花岗质岩体周缘的古台山Au–Sb矿床和玉横塘Au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矿物学、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等系统研究,探讨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建立其矿床成因模型,深化矿集区Au–Sb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认识。古台山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石英阶段(第I阶段);成矿早期无明金矿化的热液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主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硫盐矿物-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第III阶段),该阶段以发育含大量明金的高品位矿体为特征,辉锑矿分布在浅部;成矿后石英阶段(第IV阶段),此阶段无金矿化。玉横塘矿床成矿阶段分为:I)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阶段;II)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III)成矿后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包括含可见金石英脉和不含可见金的浸染状毒砂-黄铁矿两种类型矿石。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显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分别发育10和4种、5和3种不同结构的黄铁矿和毒砂。其中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和毒砂均有最高的不可见Au含量,且毒砂相对黄铁矿优先富集Au和Sb、黄铁矿相对毒砂优先富集Co和Ni。LA–ICP–MS元素mapping结果显示两个矿床中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单颗粒尺度呈现Au–As解耦变化,不同于以往提出的Au–As耦合关系,可能与黄铁矿中Au的赋存形式、Au和As是否平衡吸收、其他元素可促进Au吸收(如Cu)及长期流体活动有关。古台山矿床中受到后期流体强烈交代的毒砂Au–Sb元素呈现解耦,相对均一毒砂Au–Sb元素呈耦合关系,反映出元素Sb置换As将有利于Au进入毒砂晶体,且Sb元素易发生活化迁移。毒砂中的Sb元素行为,及矿床从中深部含Sb硫盐矿物到浅部辉锑矿的矿物组成变化,记录了古台山矿床“上Sb下Au”的连续矿化过程。古台山矿床中识别出9种含Sb硫盐矿物(如车轮矿、脆硫锑铅矿)和5种含Bi矿物(如针辉铋铅矿)。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含Sb硫盐矿物具有低Au(往往<1 ppm)高Ag(如黝铜矿平均含量为2,666 ppm)的特点。可见金具有4种不同结构和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中直接沉淀的大颗粒自然金、自然金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显微多孔自然金、硫化物中不可见金活化迁移形成的微小颗粒自然金和从富Sb流体中沉淀的与辉锑矿共生的自然金。可见金的成色高于900。本次研究提出成矿流体具有高的Au/Ag比值、含Sb的硫盐矿物对Ag的优先富集、可见金中Ag的活化迁移和矿流体温度相对恒定,是形成此类型矿床高成色自然金的重要机制。不同类型可见金的高效富集,及伴随的强烈的围岩硫化作用是形成古台山高品位矿体的有利因素。玉横塘矿床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不可见金平均含量分别为0.7 ppm和10 ppm,低于浸染状矿石中的对应不可见金含量(21 ppm和72 ppm)。上述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可见金的沉淀导致成矿流体中Au含量降低;2)黄铁矿和毒砂普遍发育孔洞及溶解-再沉淀结构,上述结构导致了硫化物中的不可见金发生了活化迁移。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很大,分别为-2.714.7‰和-10.312.1‰;与之相反,浸染状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较小,分别为05.3‰和0.42.1‰。玉横塘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硫化物的结构、成分及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出流体氧逸度、水岩反应强度对成矿过程的控制。古台山矿床不同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第III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第III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8328°C,盐度为2.714.0 wt%NaClequiv。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气液相主要为H2O、CO2、CH4和N2。第III阶段石英的δ18OH2O值为6.98.1‰,δDV-SMOW值为-78-49‰,主要分布于岩浆水范围。毒砂3He/4He(R/Ra)值为0.010.04,40Ar/36Ar值为4321,501,表明成矿流体为壳源流体。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围岩板溪群板岩中的沉积成因黄铁矿δ34S值为7.025.8‰,明显不同于热液成因毒砂和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5%之间)。以上分析结果均暗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古台山矿床主成矿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224±5 Ma,与白马山岩体成岩时代(223204 Ma)相一致。本次研究提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广义上的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二者矿化类型差异与其成矿深度有关。三叠纪是湘中地区重要的Au–Sb成矿期,岩体周缘具有寻找此类型Au–Sb矿床的潜力,今后找矿勘探工作中应加强关注。

韩振春[7](2019)在《滇东南木利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木利锑矿床位于滇东南Au-Sb多金属成矿带内,属大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坡脚组(D1p)燧石岩之中。矿床主要分为木利和那丹两个矿段,其中木利矿段矿石以石英+辉锑矿+黄铁矿为特征,那丹矿段以方解石+辉锑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本文通过对木利锑矿床中矿物的稀土元素及Fe、Mn等主量元素分析,结合高分辨场发射扫面电镜、聚焦离子束超薄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电子探针等微区分析方法,对该矿床矿物的稀土元素富集规律、中-重稀土元素富集型方解石的成因机理及其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木利矿段成矿期石英和黄铁矿呈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型,围岩呈与成矿期石英及黄铁矿相似的LREE富集型,成矿晚期石英和方解石的稀土元素配分呈“W”型四分组效应模式,成矿期后方解石呈LREE富集型;那丹矿段成矿期方解石呈典型的中-重稀土元素(M-HREE)富集型。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木利矿段成矿早阶段可能是大气降水淋滤围岩地层物质参与成矿,而晚阶段有来源于隐伏岩浆岩体的流体参与;那丹矿段的成矿流体则主要来源于隐伏岩浆岩体。Fe、Mn元素特征显示成矿期方解石的Fe、Mn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成矿期后方解石,且LREE/HREE与Fe、Mn元素含量相关性图解显示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分馏与其内部Fe、Mn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类型矿物的Eu、Ce异常说明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的温度及环境的氧逸度(fo2)处于不断的变化,而且在主成矿阶段环境的温度高于200℃,为相对氧化的环境。通过对M-HREE富集型方解石内Fe、Mn相物质的微区分析,发现Fe、Mn主要赋存于方解石晶体内部的Fe、Mn白云石微晶之中,而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可能与Fe、Mn白云石微晶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研究认为,M-HREE富集型方解石很可能是成矿热液流体来自隐伏岩浆岩体的重要记录,这对整个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内Au、Sb矿床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东园[8](2018)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孟德河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金矿是世界重要的矿产之一,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斑岩型铜金矿集聚地。区内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分布有许多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孟德河金矿是其中之一。前人对孟德河金矿的年代学、成矿规律及金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工作。但是,孟德河金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利用电子探针对黄铁矿和金矿物进行研究,利用热电仪对黄铁矿进行热电性研究,利用XRD粉晶衍射仪进行黄铁矿结构研究。深入探讨孟德河金矿的成因和深部、外围的成矿潜力及预测靶区。得到如下认识:(1)黄铁矿热电系数-288.4310.6uV/℃,以N型为主,空间上呈现正向分带特征;离散度值较小,显示成矿环境比较稳定,离散性特征显示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高Co的类质同象替代Fe是本区黄铁矿呈N型、晶胞参数a0增大的主要原因。(2)本区金矿物包括自然金和金银碲化物,以金银碲化物为主。金银碲化物组合:碲银矿、六方碲银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碲金矿,为主成矿期及成矿晚期的产物。完整的金银碲化物矿物组合显示成矿流体供应相对充足。矿物生成顺序是自然金→碲银矿→六方碲银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碲金矿。矿物颗粒细小,半自形浑圆状。赋存状态是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以包体金为主。自然金成色较高,显示深源特征。(3)高Co元素类质同象替代Fe造成了黄铁矿主成分显示铁亏损,显示深源特征;微量元素的投图显示孟德河金矿床具有变质热液的特点。成矿温度厘定在117.5355.8℃之间;据热电性和成分的经验公式计算,目前矿体剥蚀到中下部;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带性造成热电性的空间分带性。黄铁矿的Ag/Au比值整体呈现“浅部小、深部大”特点。(4)孟德河金矿具有多期次成矿的特征。识别两次变质成矿流体上涌运移事件,方向是:(1)16号勘探线南西(标高410m)向152号勘探线北东(标高500m)运移,(2)152号勘探线南东(标高410m)向0号勘探线北西(标高500m)运移。(5)根据较为系统的黄铁矿热电性参数填图及金品位垂直纵投影填图工作,确定孟德河金矿床0号勘探线的西北浅部(标高450-500m)和0号勘探线西南深部(标高390-450m),160号勘探线的东北浅部(标高470-510m)和160号勘探线东南深部(标高360-410m)。从北东方向看,这四个区域近乎是呈现等间距分布。本次研究圈定的靶区正好是两期次成矿热液运移的“前端”和“末端”。

曾国平[9](2018)在《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又称为卡林型金矿或类卡林型金矿。鉴于我国的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典型的卡林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有区别,矿床成因也存在争议,姚书振等(2013)建议使用微细浸染型金矿床表述该类金矿床,既突出其矿石建造特点,又体现其成矿作用特征。黔西南矿集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重要产出地,区内构造发育,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点,是研究构造控矿作用的理想基地。本文以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典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对水银洞、戈塘和架底三个金矿床的已知矿体、矿化蚀变带进行了重点调查,查明了区内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运用构造地球化学、物探、矿床地球化学以及构造解析等方法手段,厘定了区内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流体系统、控矿构造系统和成矿结构面。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区内构造控矿规律,构建构造控矿地质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讨论构造控矿作用机制。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本文对区内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区内金矿的赋矿地层主要为中晚二叠系地层;容矿岩石以不纯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为发育,以NE向和EW-NWW向构造为主。金矿体可分为层控型和切层断控型两类,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或似脉状。矿石主要呈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和角砾状,发育特征的黄铁矿、毒砂、雄黄(雌黄)和石英等与成矿有关的中低温矿物组合。围岩蚀变以硅化、伊利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热液成矿期可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即: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砷黄铁矿阶段(Ⅱ)、黄铁矿-方解石阶段(Ⅲ)和方解石-雄黄-雌黄-萤石阶段(Ⅳ)。第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2、本次在戈塘金矿田开展了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研究,显示出区内花岗岩类特征元素和主成矿元素的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协同变化的规律,且在已知矿段明显富集,暗示成矿作用与深部花岗岩关系密切。航磁和重力资料的重新解译,也揭示出矿集区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隐伏花岗岩基和岩体,它们与区内矿田和矿床存在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结合载金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数据以及继承锆石的年代学证据,认为燕山期隐伏岩体可能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和热源。3、为了解析区内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流体系统,本文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并搜集了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层控型和断裂型矿体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特征:中低温(100260℃)、低盐度(08 wt.%NaCl)、流体密度(0.541.27 g/cm3)及压力(6.14359.2Mpa)变化范围大,反映两类矿体可能为同一成矿流体系统产物。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均一温度和盐度直方图指示区内层控型矿体的均一温度(180240℃)明显高于断裂型矿体(120180℃),且没有明显的不混溶和沸腾作用。流体包裹体中Au(低于检测限3.8±0.5×10-6),Sb(10±420×10-6),As(80±3090±20×10-6)的含量较高,但不含Fe。两类矿体的氢氧、碳氧同位素没有明显区别,结合惰性气体组成和同位素示踪图解,揭示区内金矿的成矿流体系统可能是由深部超压岩浆期后热液和浅部大气降水混合形成。4、为了追溯成矿物质的源区,本文对典型矿床的硫化物作了单矿物硫铅同位素分析,结合已有的硫同位素数据作统计直方图。结果显示,热液成矿期硫化物δ34S值(-3.988.4‰),表现出幔源岩浆硫的特点。前人对载金黄铁矿原位的δ34S值(±5‰)也指示区内金矿的硫主要为岩浆硫。热液成矿期硫化物的△β=18.00468.102,△γ=6.59274.006,投点图解同样显示出幔源岩浆作用的特点。为了分析金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搜集了大量电子探针电子成像以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为区内主要的载金矿物,Au主要以化学结合态(Au1+)进入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的结构。水-岩反应是区内金矿主要的成矿作用,元素的带入带出研究指出Fe质在水-岩反应过程中表现为不活动组分,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铁-硫关系图解同样说明硫化作用是关键的成矿机制。5、根据构造解析,黔西南矿集区西段的控矿构造主体可以划分为NE向和EW-NWW向两个主体走向。以雄武-泥堡-老万厂一线为界限,该界限以西的构造主要表现为NE向构造,包括莲花山、雄武、泥堡以及大厂背斜;该界限以东的构造表现为EW-NWW向与NE向构造的复合,包括大垭口、戈塘和灰家堡背斜。区内的成矿结构面主要有断裂构造、有利岩层和层间破碎带。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主要发育于灰家堡矿田;有利岩层主要指龙潭组地层中的不纯碳酸盐岩;层间构造成矿结构面包括峨眉山玄武岩二段中的层间构造和中上二叠统之间的构造蚀变体(SBT)。区内深部的层状成矿结构面与浅部的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共同构成了区内“上断下层”的两层楼构造控矿模式。综合节理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指出戈塘矿田经历了主压应力为NNE-SSW向和NW-SE向两个构造应力场,且NNE-SSW向构造应力场的影响相对更明显,成矿期构造经历了从压扭性向张性转换的过程,且主要表现为张性环境。6、通过编制特征的构造图解,本文总结区域的构造控矿规律: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具有强弱应变区块相间分布的空间构造格局,大致以雄武-泥堡-老万厂一线为界,该界线以东的区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产于弱应变区块,矿床产出主要受EW-NWW向背斜构造控制;该界线以西的区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强应变带,或者是强弱应变区块的过渡区,矿床产出主要受NE向被背斜构造控制。为了分析矿田尺度的构造控矿规律,本文对典型金矿田开展了成矿结构面趋势面分析、矿化强度累计频率分析以及构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灰家堡矿田的金矿化明显受灰家堡背斜控制,金矿化主要产于构造急剧变化的部位,该矿田内金矿化存在两次金成矿作用,SBT也至少经历了两次构造活动;戈塘金矿田的矿体受戈塘背斜控制,向南东倾伏,由北西向南东具有成行成列分布的特点,金矿化具有多阶段性,且与SBT的形成不同步;莲花山金矿田的矿体受莲花山背斜控制作用明显,主要分布于莲花山背斜的南东翼,构造叠加的过渡区,层间破碎带和构造蚀变体(SBT)是两个主要的赋矿构造。7、为了分析总结区内成矿流体迁移规律,本文以矿田为单位搜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区间和含砷黄铁矿硫同位素数据。利用数据作图,图解指示区内成矿流体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侧向迁移,但灰家堡矿田内的侧向迁移是可能存在的。此外,区内锑、汞和铊矿与区内金矿可能为同一成矿系统组成部分。选择水银洞金矿床的典型剖面,利用剖面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矿床尺度的流体迁移规律,结果显示背斜核部对成矿流体的圈闭作用是构造蚀变体(SBT)中形成大规模矿体的重要控制因素,背斜核部的切层断裂裂隙是成矿流体迁移至上覆龙潭组地层的重要通道,成矿流体顺层交代含铁质不纯碳酸盐岩则形成龙潭组内部的层状矿体。8、本文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内的构造控矿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有限元模拟软件COMSOL为平台,开展构造变形-流体迁移-成矿物质迁移的耦合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讨论矿田(床)级构造控矿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表现为对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提供通道与成矿空间,其关键因素在于构造与围岩之间的渗透率差异。断裂构造是成矿流体到达成矿部位的主要通道;背斜褶皱对成矿流体的圈闭作用导致成矿流体向核部聚集并富集成矿;背斜核部切层的断裂裂隙控制成矿流体的垂向迁移;龙潭组的粘土岩层的圈闭作用控制成矿物质选择性地沿渗透率高的不纯碳酸盐岩中侧向迁移,并与之发生硫化反应富集成矿。构造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为构造应力引起地质块体的应力形变。伸展构造活动对于在短时间内爆发式形成大规模矿集区(如黔西南矿集区)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对研究区的找矿预测进行了探讨。

熊潇[10](2017)在《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造山带作为岩石圈板块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最为复杂的构造带,不仅形成了多种岩石构造组合,也促使成矿物质富集形成了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故大陆造山带及其相关环境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秦岭造山带横亘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是在晚太古-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勉略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最终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完整地记录了大陆裂解-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等过程,也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充分发挥秦岭造山带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演化过程复杂性的优势,从成矿系统与造山作用相耦合的角度出发,本论文围绕着加里东期俯冲造山、印支期碰撞造山和燕山期陆内造山这三期关键的秦岭造山事件,分别选择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了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同造山事件对壳幔物质交换,矿源供给、流体输运、矿石堆积和矿床定位的制约,阐明了不同造山事件引发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成岩成矿模式。本论文以板块构造与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大陆动力学研究思路、比较矿床学的思维和方法,将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纳入到秦岭复合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详细解剖研究了铜峪VHMS型铜矿床、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通过岩(矿)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分析测试手段,旨在对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耦合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理清典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和成矿动力学背景,阐明秦岭造山带洋-陆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对流体运输、矿源供给和矿床定位的制约。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晚奥陶世厚志留世,古秦岭洋板片由南向北俯冲造山,板片脱水,少量上覆沉积物发生熔融,产生大量高氧逸度(fO2)热液流体进入地幔楔,活化、萃取地幔楔的铜等成矿元素,并促使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生成含矿气水热液,岩浆与富含成矿物质的流体上升在地表喷发形成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此同时,伴随着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熔体进入地幔楔,与地幔楔发生物质交换产生的埃达克质熔体侵入上地壳形成了煤沟花岗闪长岩体。铜峪铜矿床赋存于斜峪关群变中-基性火山岩中,矿体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似层状顺层产出,连续性较好,彼此呈雁行状排列。岩石蚀变作用普遍,并与矿化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致性,矿区中心以透辉石化和阳起石化为主,伴有石榴子石化、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向外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蚀变逐渐减弱。矿石硫化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其次为磁铁矿和辉锑矿等。矿区内出露煤沟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矿区背斜南翼,岩体内仅有零星矿化,未构成工业矿体。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分别结晶于445±2.0 Ma~437±4.2 Ma和442±2.2 Ma~441±2.0 Ma,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获得两组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48±33 Ma和390±19 Ma,前者等时线年龄与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锆石U-Pb年龄吻合,表明铜峪铜矿区成矿火山喷发事件、岩浆侵入活动和主沉积成矿作用同时发生,时代为O3~S1,后者等时线年龄可能代表了晚期商丹洋盆闭合构造事件对铜峪铜矿床叠加改造引起的又一期热液成矿作用。赋矿火山岩具有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分异演化特征,构成了 一套较完整的岛弧拉斑火山岩系列,微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相似。煤沟花岗闪长岩表现为高Mg#值,富Ni、Cr,轻重稀土强烈分馏,δEu不明显,高Sr和低Y、Yb特点,与洋壳俯冲熔融形成的岛弧埃达克岩特征一致。岩石微量元素及Sr-Nd-Pb-Hf同位素综合研究揭示,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均形成于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但二者起源于不同的岩浆源区,前者为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火山岩浆,并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了混染,而后者为俯冲的玄武质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楔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的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岛弧花岗岩。矿床S-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铜峪铜矿床成矿物质与赋矿火山岩同源,二者具有地幔-地壳混合特征,而煤沟岩体对成矿可能没有直接的控制作用;矿石硫化物及火山岩对球粒陨石配分曲线显示了较好的谐和性,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值,如(La/Yb)N、LREE/HREE、δEu、δCe和Y/Ho值与赋矿火山岩相似,而与煤沟花岗闪长岩差异较大,进一步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并非直接来自煤沟岩体。2.晚三叠世,华北和扬子板块沿勉略缝合带发生全面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当秦岭造山带处于由同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转变的过渡构造体制下,俯冲的扬子板块断离造成软流圈地幔物质局部上涌,导致新元古代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少量基性岩浆,中新元古代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基性岩浆上升、侵入下地壳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混合,两端元岩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中-高fO2、富水、富含Mo等元素的温泉成矿花岗斑岩及伴生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MMEs)。岩浆侵位后,在冷凝结晶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富含Mo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沿岩体内部的断裂、节理及裂隙渗流、运移,最后充填交代形成温泉斑岩型钼矿床。温泉钼矿产于温泉杂岩体中,矿体的形态、产状受断裂和节理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强烈,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流体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石英-黑云母-钾长石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Ⅲ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温泉岩体内大量发育的MMEs主要为岩浆混合成因。温泉寄主花岗岩与其MMEs的结晶年龄一致,分别为219±2.4Ma~221±1.3 Ma和217±2.0Ma~218±2.5 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显示成矿年龄为219±5.2 Ma,反映壳-幔岩浆混合、温泉岩体侵位与Mo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三叠世。温泉寄主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晚期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而MMEs起源于新元古代裂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三叠纪重熔作用。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上侵,底侵至造山带底部产生的热异常致使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花岗质岩浆与镁铁质岩浆在岩浆房内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温泉岩体。矿床S-Pb同位素、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等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为下地壳-地幔混合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岩浆,成矿与温泉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含矿岩体的氧逸度(fO2)分布不均匀,整体偏低(介于AFMQ-10.9~+6.5之间,平均为AFMQ-4.1),符合板内或碰撞造山带的岩浆岩fO2 一般较低(<△FMQ-1)的特点,但其相对于同一构造单元、同时代和同成因的“五朵金花”岩体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fO2特征,这一结论与国内外许多矿区含矿岩体氧逸度高于不含矿岩体的事实相符,进一步印证了 Mo矿化与氧逸度高的岩浆相关。温泉钼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属于H20-NaCl-C02体系,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fO2、富C02和贫NaCl子晶为特征,与大陆碰撞体制下形成的斑岩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一致;随着压力、温度逐渐下降,富挥发分的成矿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和相分离使得C02大量逃逸,且大气降水热液逐渐混入,形成中阶段中温、中盐度、低fO2、高fS2的成矿流体,促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晚阶段伴随着大气降水的混入程度增加形成中-低温、低盐度、贫C02的热液流体。温泉钼矿床初始矿化深度为~8.6 Km,中阶段成矿深度为5.4 Km~6.1 Km,明显高于岩浆弧背景的斑岩矿床成矿深度,与中-晚三叠世华北-华南全面陆-陆碰撞造山地壳增厚的事实相符。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秦岭造山带从印支期以近EW向构造体制为主进入燕山期以近NS向构造体制为主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期,陆内俯冲的南北向挤压作用消失,开始受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制约且伴随岩石圈厚度减薄,软流圈急剧抬升,幔源物质和热流流体上涌,提供足够的热促使加厚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受热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诱发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侵位于桐峪寺组等沉积地层中,伴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出溶,最终形成了燕山期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小河口铜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或脉状赋存于花岗闪长玢岩与桐峪寺组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内。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Ⅰ干矽卡岩阶段、Ⅱ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和ⅣV碳酸盐-石英阶段。小河口含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1±1.3 Ma~138±2.0Ma,与矿集区内其他岩体和成矿作用的年龄范围一致,表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小河口矽卡岩和铜矿化发生于141 Ma~138 Ma。小河口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具有弱的正Eu异常,富集LILE(如U、K、Ba和Pb),亏损HFSE(如Nb、Ta、P和Ti),Sr/Y>20,表明岩浆来自于加厚陆壳下部或造山带根部,岩石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小河口岩体具有碰撞后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或造山期后的板内动力环境。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岩物质来自于深部,岩浆起源于受大量地幔物质加入的下地壳岩石。黄铁矿的Co、Ni、As以及磁铁矿的Ti02、Al203、MgO和MnO含量变化范围显示小河口铜矿床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交代(矽卡岩)成因。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矽卡岩矿物组合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和透辉石-钙铁辉石矿物系列,与世界Cu-Fe-Mo矽卡岩矿床中的石榴子石和辉石系列一致,表明小河口铜矿床为典型的钙质矽卡岩型矿床。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来源,主要来自于与矽卡岩矿化密切相关的小河口花岗岩体。矽卡岩矿化阶段从早期到晚期依次形成钙铝榴石、钙铝榴石组分-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系列和透辉石-纯钙铁榴石。其中,无环带的钙铝榴石(Grta)反映早期矽卡岩成岩环境为低fO2、酸性还原环境,该阶段不利于矽卡岩铜矿化;随着形成过程中fO2的逐渐增加,成矿热液由酸性逐渐向弱碱性演化,FeOT含量逐渐增加,在振荡的物理化学(多次沸腾)环境中形成了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生长的石榴子石(Grtc);晚期形成稳定的透辉石-钙铁榴石(Grtb、Grtd)组合,此时成矿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高f02、碱性环境,为矽卡岩型铜矿化提供有利条件。小河口铜矿床成矿流体为单一的NaCl-H20体系,阶段Ⅰ透辉石和阶段Ⅱ阳起石中均发育含NaCl子晶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高fO2的特点,且发生多次流体沸腾作用,该阶段为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具有较强的萃取和携带金属的能力,是之后成矿系统中热液和金属的主要贡献者。随着透辉石、钙铁榴石和磁铁矿沉淀,体系温度、fO2开始降低,加速了阶段Ⅲ成矿物质以硫化物的形式卸载。阶段Ⅲ的流体具有中-高温度、中-低盐度的特征,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且均一温度分布也出现了双峰,表明在Ⅲ主成矿阶段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流体的降温稀释,lg(fO2)(SO42-)明显降低,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开始大量沉淀,以石英-硫化物脉的形式充填裂隙或交代充填矽卡岩矿物。因此,流体的沸腾作用及其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共同为小河口铜矿床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原因。随着与大气降水参与程度的增加,ⅣⅣ阶段流体反映了低温、低盐度体系特征,成矿趋于结束。从Ⅰ阶段至Ⅲ阶段,流体体系的压力从350 bar~580 bar至6 bar~190 bar、成矿深度从~2.3 Km至0.06 Km~0.76 Km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表明矿床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快速抬升和上覆地层的剥蚀崩塌作用,代表了J3~K1早期陆内俯冲背景地壳加厚向伸展作用地壳减薄的构造环境变化,且该环境为流体的减压沸腾、硫化物卸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小河口成矿岩体的氧逸度集中于AFMQ-2~+6之间(平均为△FMQ+1.6),Ce4+/Ce3+比值集中于150~600之间(平均为445),与国内外典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氧逸度特征值接近,表明小河口成矿岩体的岩浆fO2较高,具备形成大-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潜力。

二、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中的物质迁移及岩石体积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中的物质迁移及岩石体积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1.1.4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2.2.1 参数特征
        2.2.2 放射性场特征
    2.3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3.3.1 宏观变形特征
        3.3.2 微观变形特征
        3.3.3 有限应变测量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4.1.1 连山关铀矿床
        4.1.2 黄沟铀矿床
        4.1.3 玄岭后铀矿床
    4.2 铀矿石特征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4.3.1 铀矿体围岩
        4.3.2 围岩蚀变特征
        4.3.3 微量元素特征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4.4 铀成矿作用
        4.4.1 铀成矿时代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4.4.4 铀的活化迁移
        4.4.5 铀的沉淀机制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区交通、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1.2 选题背景、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热液蚀变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热液铀矿床常见的热液蚀变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1.3.3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的关系
        1.3.4 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时空分布规律
        1.3.5 棉花坑铀矿床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断裂构造
    2.5 区域矿产
    2.6 本章小结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岩浆岩
    3.2 构造
    3.3 矿化与蚀变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
    4.1 偏光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PLM)
    4.2 扫描电镜分析(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4.3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ectroscopy -EDS)
    4.4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EPMA)
    4.5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XRF)
    4.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5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5.1 采样及蚀变分带特征
    5.2 样品测试及结果
    5.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特征
        5.3.2 微量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质量平衡计算与元素迁移特征
        5.4.1 标准化Isocon图解法
        5.4.2 元素迁移特征
    5.5 讨论
        5.5.1 主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5.2 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5.3 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及机理
    5.6 本章小结
6 绿泥石成因矿物学特征
    6.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6.2 绿泥石的矿物学特征
    6.3 绿泥石的成分、分类命名及结构特征
        6.3.1 绿泥石的成分特征
        6.3.2 绿泥石的分类与命名
        6.3.3 绿泥石的结构特征
    6.4 讨论
        6.4.1 绿泥石的形成温度
        6.4.2 绿泥石形成的氧逸度和硫逸度
        6.4.3 绿泥石的形成机制
        6.4.4 绿泥石对铀成矿作用的贡献
    6.5 本章小结
7 “红化”蚀变特征
    7.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7.2 “红化”蚀变的矿物化学特征
        7.2.1 “红化”蚀变的岩相学特征
        7.2.2 “红化”蚀变的精细矿物学及成分特征
    7.3 讨论
        7.3.1 矿物微孔的成因
        7.3.2 致色矿物的来源和成因
    7.4 本章小结
8 萤石的矿物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8.0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8.1 萤石的矿物学特征
    8.2 测试结果与分析
        8.2.1 稀土元素特征
        8.2.2 微量元素特征
    8.3 讨论
        8.3.1 萤石的成因分析
        8.3.2 萤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对成矿环境和成矿流体的指示
    8.4 本章小结
9 热液蚀变与铀成矿作用
    9.1 成矿物质来源
    9.2 成矿流体来源与性质
    9.3 热液蚀变与成矿机制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3)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金及金资源
        1.1.2 区域成矿研究需求
        1.1.3 矿床成因研究需要
        1.1.4 矿山生产和开发的需要
    1.2 朱拉扎嘎金矿研究现状
        1.2.1 发现和勘查历史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 区域矿产特征
第三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岩浆活动
    3.4 变质作用
    3.5 矿体特征
    3.6 矿石特征
第四章 成矿期次
    4.1 沉积-成岩期
    4.2 变质-变形期
        4.2.1 稀疏-稠密浸染状
        4.2.2 顺层脉状
    4.3 岩浆热液期
    4.4 风化期
第五章 金属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5.1 LA-ICP-MS测试方法及研究现状
        5.1.1 LA-ICP-MS技术
        5.1.2 LA-ICP-MS应用现状
        5.1.3 本次研究采用的LA-ICP-MS测试条件
    5.2 LA-ICP-MS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2.1 磁黄铁矿(Po)
        5.2.2 黄铁矿(Py)
        5.2.3 黄铜矿(Ccp)
        5.2.4 毒砂(Apy)
        5.2.5 铁的含砷氧化物
第六章 成矿年龄
    6.1 样品采集及特征
    6.2 样品分析及结果
        6.2.1 测试分析方法
        6.2.2 年龄特征
        6.2.3 微量元素特征
    6.3 成矿年龄
第七章 讨论
    7.1 成矿期次
    7.2 金的赋存状态
    7.3 成矿物质来源
    7.4 金的迁移与沉积
    7.5 矿床类型
    7.6 找矿模式及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秦岭凤县庞家河金矿脆—韧性剪切带特征与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研究区位置及交通
        1.2.2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1.3 研究区工作程度和研究现状
        1.3.1 以往地质矿产工作和研究现状
        1.3.2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野外调研及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成果和研究新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变质作用
第三章 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
    3.1 庞家河矿区地质特征
        3.1.1 矿区地层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区岩浆岩
        3.1.4 矿区变质作用
    3.2 庞家河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3.2.1 庞家河金矿区矿体地质特征
        3.2.2 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特征
        3.2.4 矿体产出与蚀变关系
第四章 庞家河矿区地球化学及流体特征
    4.1 庞家河矿区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4.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4.1.3 流体包裹体显微热力学特征
        4.1.4 庞家河含矿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形成压力及深度估算
    4.2 庞家河矿区硫、氧同位素特征
        4.2.1 氧同位素特征
        4.2.2 硫同位素特征
    4.3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4.3.1 庞家河金矿区岩脉基本特征
        4.3.2 岩石主量成分特征
        4.3.3 岩石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特征
第五章 控矿脆-韧性剪切带特征
    5.1 控矿脆-韧性剪切带基本特征
        5.1.1 脆-韧性剪切带地质剖面特征
        5.1.2 脆-韧性剪切带纵向展布特征
    5.2 脆-韧性剪切带次级构造特征
        5.2.1 脆-韧性剪切带宏观构造特征
        5.2.2 脆-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特征
    5.3 研究区金矿成矿规律
        5.3.1 矿区构造期次划分及特征对比
        5.3.2 区域脆-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关系
        5.3.3 矿区脆-韧性剪切作用与金成矿关系
    5.4 庞家河金矿找矿预测模型
        5.4.1 矿床成因模式
        5.4.2 找矿预测模型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6.1 研究进展及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作用与力学机制
2 构造动力与成矿
3 剪切带的成分变异与体积变化
4 韧性剪切带内成矿模拟实验研究
5 讨论
6 结论

(6)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金和锑元素性质及其主要矿床成因类型
        1.2.2 石英脉型Au–Sb矿床研究现状
        1.2.3 湘中地区Au–Sb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上元古界
        2.1.2 古生界
        2.1.3 中–新生界
    2.2 区域构造
        2.2.1 构造演化
        2.2.2 基底构造
        2.2.3 盖层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2.3.2 印支期岩浆岩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古台山Au–Sb矿床
        3.1.1 矿区地质
        3.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3.1.3 围岩蚀变特征
        3.1.4 成矿阶段
    3.2 玉横塘Au矿床
        3.2.1 矿区地质
        3.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3.2.3 围岩蚀变特征
        3.2.4 成矿阶段
第四章 样品描述及实验分析方法
    4.1 样品描述
        4.1.1 板溪群板岩
        4.1.2 流体包裹体、C-H-O-He-Ar及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试样品特征
        4.1.3 硫化物和硫盐矿物测试样品特征
    4.2 实验分析方法
        4.2.1 全岩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4.2.2 矿物显微结构和主、微量元素分析
        4.2.3 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4.2.4 成矿年代分析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5.1 板溪群板岩微量元素组成
    5.2 矿物显微结构特征
        5.2.1 古台山Au–Sb矿床
        5.2.2 玉横塘Au矿床
    5.3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1 可见金
        5.3.2 黄铁矿和毒砂微量元素组成
        5.3.3 黄铁矿和毒砂单颗粒尺度元素分布特征
        5.3.4 (Cu)-Pb-Sb和 Pb-Bi硫盐矿物及贱金属硫化物
    5.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4.2 显微测温结果
        5.4.3 包裹体气液相组成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5.1 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
        5.5.2 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
        5.5.3 毒砂和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
        5.5.4 毒砂氦-氩同位素
    5.6 成矿时代
第六章 成矿作用过程与矿床成因
    6.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6.2 成矿物质来源
    6.3 矿物结构和成分对成矿过程约束
    6.4 成矿动力学背景
    6.5 成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第七章 古台山高品位矿床、高成色自然金及“上Sb下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7.1 高品位矿床形成机制
    7.2 高成色自然金形成机制
    7.3 “上Sb下 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第八章 结束语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滇东南木利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稀土元素研究现状
        1.2.2 稀土元素在西南低温成矿域Au、Sb、Hg矿床中的应用研究
        1.2.3 国内外锑矿床研究现状
        1.2.4 木利锑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实验方案
        1.3.3 必备的实验条件及设备
        1.3.4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断裂
        2.3.2 褶皱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层
    3.3 岩浆岩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特征
        3.5.1 矿物成份
        3.5.2 矿石结构构造
        3.5.3 围岩及蚀变
第四章 木利锑矿床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矿物及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1 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黄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石英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4 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热液矿物稀土元素富集机理
        4.2.1 方解石稀土元素富集机理
        4.2.2 黄铁矿及石英稀土元素富集机理
    4.3 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指示意义
        4.3.1 Yb/Ca vs Yb/La、Y/Ho vs La/Ho
        4.3.2 Eu、Ce异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HREE富集型方解石的成因分析及指示意义
    5.1 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中方解石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5.1.1 M-HREE富集型方解石的成因分析
        5.1.2 M-HREE富集型方解石的Fe、Mn特征分析
    5.2 M-HREE富集型方解石Fe、Me相物质微区分析
        5.2.1 FIB分析
        5.2.2 EPMA分析
        5.2.3 TEM分析
    5.3 M-HREE富集型方解石的指示意义
    5.4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5.5 矿床成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黑龙江省黑河市孟德河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自然概况
    1.3 研究现状
        1.3.1 矿物学填图研究现状
        1.3.2 黄铁矿标型研究现状
        1.3.3 孟德河金矿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矿区与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侵入岩
        3.1.3 变质岩
        3.1.4 构造
    3.2 矿体特征
    3.3 矿石特征
        3.3.1 矿石类型
        3.3.2 矿石矿物组成及矿石组构
    3.4 热液蚀变
    3.5 成矿阶段
第四章 黄铁矿标型特征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4.2 形态
    4.3 热电性标型
        4.3.1 工作原理
        4.3.2 测试结果
        4.3.3 热电系数离散特征
        4.3.4 空间分布规律
        4.3.5 热电性标型反演成矿信息
    4.4 成分标型
        4.4.1 主量元素
        4.4.2 微量元素
    4.5 结构标型
    4.6 小结
第五章 金矿物地质特征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2 成分
        5.2.1 化学成分
        5.2.2 元素相关性
        5.2.3 Ag-Au-Te相图解析
    5.3 形态与粒度
    5.4 赋存状态
    5.5 自然金成色
    5.6 小结
第六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预测
    6.1 矿床成因
        6.1.1 成矿时代
        6.1.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6.1.3 成矿地质条件
    6.2 成矿模式
    6.3 找矿标志
    6.4 靶区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微细浸染型金矿研究现状
        1.2.2 黔西南矿集区综合研究现状
        1.2.3 构造成矿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1.3 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及重要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格架
        2.2.1 基底结构
        2.2.2 盖层断裂-褶皱体系
    §2.3 区域岩浆活动
        2.3.1 喷出岩浆岩
        2.3.2 侵入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4.1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4.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 区域矿产资源
第三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水银洞金矿床
        3.1.1 矿区地质概况
        3.1.2 矿体特征
        3.1.3 矿石特征
        3.1.4 围岩蚀变
        3.1.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2 戈塘金矿床
        3.2.1 矿区地质概况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3 架底金矿床
        3.3.1 矿区地质概况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3.4 小结
第四章 成矿地质体
    4.1 构造地球化学元素异常与隐伏岩体的关系
    4.2 物探解译与成矿地质体性质
        4.2.1 矿集区成矿地质体性质推定
        4.2.2 戈塘矿区隐伏岩体综合物探剖面异常与金矿化关系
    4.3 成矿地质体厘定
第五章 成矿流体系统
    5.1 成矿流体特征
        5.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1.2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
        5.1.3 成矿流体组成成分
    5.2 成矿流体来源
        5.2.1 氢氧同位素
        5.2.2 碳氧同位素
        5.2.3 惰性气体
    5.3 成矿物质来源
        5.3.1 硫同位素
        5.3.3 铅同位素
    5.4 金赋存状态与成矿机制
        5.4.1 金的赋存状态
        5.4.2 成矿机制
第六章 控矿构造系统及成矿结构面
    6.1 区域构造特征
    6.2 矿田构造特征
        6.2.1 灰家堡矿田
        6.2.2 戈塘矿田
        6.2.3 莲花山矿田
    6.3 控矿构造期次
        6.3.1 成矿前构造
        6.3.2 成矿期构造
        6.3.3 成矿后构造
    6.4 成矿结构面
        6.4.1 成矿结构面类型及特征
        6.4.2 成矿结构面组合关系
        6.4.3 矿区应力场特征
        6.4.4 有限应变测量及应力场分析
    6.5 控矿构造体系
        6.5.1 控矿构造空间结构
        6.5.2 控矿构造演化过程
第七章 构造控矿规律
    7.1 区域构造控矿规律
    7.2 矿田构造控矿规律
        7.2.1 灰家堡矿田
        7.2.2 戈塘矿田
        7.2.3 莲花山矿田
    7.3 成矿流体迁移规律
        7.3.1 矿集区流体迁移规律
        7.3.2 矿床流体迁移规律---以水银洞金矿床为例
第八章 构造控矿模拟与讨论
    §8.1 构造控矿地质模型
    §8.2 构造控矿数值模拟
        §8.2.1 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
        §8.2.2 构造控矿数值模拟
        §8.2.3 数值模拟结果
    §8.3 构造控矿作用机制讨论
        §8.3.1 构造类型对成矿的控制
        §8.3.2 构造活动对成矿的控制
    §8.4 找矿预测探讨
第九章 主要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10)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VHMS型矿床研究现状
    1.3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1.6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1.7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1.8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8.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8.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9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北秦岭
        2.1.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2.1.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2.2 西秦岭
        2.2.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2.2.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2.3 南秦岭
        2.3.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2.3.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第三章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作用
    3.1 矿床地质特征
        3.1.1 矿区地层与侵入岩
        3.1.2 矿区构造
        3.1.3 矿体特征和热液蚀变类型
        3.1.4 赋矿火山岩与矿区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3.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3.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3.2.1 赋矿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2 矿区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3 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 成岩成矿年代学
        3.3.1 赋矿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3.3.2 煤沟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3.3.3 矿石硫化物Re-Os同位素定年
    3.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3.4.1 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3.4.2 Sr-Nd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3.4.3 铅同位素组成
        3.4.4 硫同位素组成
    3.5 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事件与铜峪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3.5.1 赋矿火山岩与煤沟岩体成因及其对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3.5.2 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
        3.5.3 成矿时代与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第四章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与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
    4.1 矿床地质特征
        4.1.1 矿区构造
        4.1.2 矿石矿物组成与组构特征
        4.1.3 热液蚀变类型和矿化分带
        4.1.4 成矿阶段及矿物组合特征
        4.1.5 成矿岩体岩石学特征
    4.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4.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
        4.2.2 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成岩成矿年代学
        4.3.1 成矿岩体锆石LA-ICP-MS锆石U-Pb定年
        4.3.2 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4.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4.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4.4.2 铅同位素组成
        4.4.3 硫同位素组成
    4.5 成矿岩体的成因与含矿岩浆物理化学性质
        4.5.1 成矿岩体成因
        4.5.2 含矿斑岩氧逸度
    4.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4.6.1 包裹体岩相学和分类
        4.6.2 显微测温结果
        4.6.3 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4.6.4 包裹体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4.7 西秦岭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与温泉钼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4.7.1 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
        4.7.2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4.7.3 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第五章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与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
    5.1 矿床地质特征
        5.1.1 矿区构造与地层岩石
        5.1.2 矿区岩浆岩与围岩蚀变
        5.1.3 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
        5.1.4 矽卡岩类型与金属矿化
        5.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5.1.6 成矿阶段及其主要矿物组合
        5.1.7 成矿岩体岩相学特征
    5.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5.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矽卡岩矿物和矿石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5.2.2.1 石榴子石
        5.2.2.2 辉石
        5.2.2.3 矿石金属矿物
    5.3 成岩成矿年代学
    5.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5.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5.4.2 铅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5.4.3 硫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5.5 含矿岩浆氧化还原状态与成矿潜力
        5.5.1 Ce~(4+)/Ce~(3+)相对氧逸度
        5.5.2 绝对氧逸度
    5.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5.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分类
        5.6.2 显微测温结果
        5.6.3 成矿流体捕获压力及深度
        5.6.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5.7 南秦岭燕山期陆内造山事件与小河口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5.7.1 成矿岩体成因及其对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5.7.2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与矿床成因归属
        5.7.3 小河口铜矿床形成过程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第六章 秦岭关键造山事件与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作者简介

四、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中的物质迁移及岩石体积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2]粤北棉花坑铀矿床热液蚀变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德海. 东华理工大学, 2020
  • [3]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床多期次成矿作用研究[D]. 杨金昆. 长安大学, 2020(06)
  • [4]秦岭凤县庞家河金矿脆—韧性剪切带特征与找矿预测[D]. 李鹏贝. 长安大学, 2020(06)
  • [5]韧性剪切带内的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刘贵.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2)
  • [6]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李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滇东南木利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D]. 韩振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8)
  • [8]黑龙江省黑河市孟德河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成矿预测[D]. 刘东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9]黔西南矿集区西段微细浸染型金矿构造控矿作用研究[D]. 曾国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10]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D]. 熊潇. 西北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江西金山金矿流体作用过程中物质运移及岩石体积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