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引入比热概念的实验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1](2021)在《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电子-电子关联效应的理解是现代凝聚态物理的核心问题和主要任务。伴随电子关联而来的多种自由度间错综复杂的耦合可导致丰富的竞争或合作的有序态,形成复杂多变的相图。本论文以系列铁基超导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脉冲核磁共振(NMR)技术来揭示和研究关联金属体系中出现的新奇物态,并分析了其可能对应的物理模型。首先作为结构最简单的铁基超导体,铁硒(FeSe)展现出了另类的相图演化,其中反常的电子向列序引发大量的研究且至今仍存在不少疑问。为此,我们对FeSe单晶开展了细致的NMR研究。我们合成了高丰度(98%)同位素57Fe的FeSe单晶样品,并首次同时测量了 57Fe与77Se的NMR谱图及自旋-晶格弛豫率。我们发现77Se与57Fe的奈特位移具有明显不同的温度依赖,在向列相中二者的奈特位移及自旋-晶格弛豫率的各向异性随温度的演化也不同。分析可知57Fe原子核可以直接反映Fe位的局域轨道构型,而77Se更多的受到3dxz,3dyz轨道态的影响。我们的实验揭示了 1.除了3ddxz,3dyz轨道的退简并,3dxy轨道在向列序中也发生了重构;2.FeSe具有洪特耦合诱导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3dxy轨道的电子态在向列相中随着降温发生非相干到相干的渡越;3.非平庸的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导致FeSe的向列相中存在不小的局域自旋磁化率各向异性。这些结果表明FeSe中的电子向列相是一个自旋轨道纠缠的电子态,其中不同轨道的电子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性并随着体系温度变化而出现相干-非相干之间的渡越。FeSe单晶在静水压下演化出了丰富难懂的相图且其超导转变相对于常压可被提高~4倍。另外,其中多种电子型有序间的竞争或合作效应一直是理论与实验关注的焦点,且不同实验手段的测量结果仍存在一些分歧。为此,我们对高丰度57Fe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低压范围内(pmax~2.1 GPa)细致的变压NMR研究。通过比对77Se与57Fe的NMR谱线随静水压的演化我们揭示了长期被遗落的低压下的磁有序预相变过程,而其超导转变与低温低能自旋涨落随静水压的演化表明超导配对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外,基于NMR实验证据,FeSe的电子态随静水压变化也会发生非平庸与磁有序相关的渡越,其中高压下的电子向列序就与FeAs类的具有显着自旋涨落及低温磁有序的向列序相类似。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铁基超导体丰富电子性质的起源,并提供了建立统一的物理图像的视角。FeSe及其衍生类材料体系的超导转变具有高度可调性,而常压下FeSe单晶的超导态本身也具有许多非常规的奇异特性。之前的NMR研究由于射频加热效应未能对FeSe单晶的超导态进行完备的表征。为此,我们首次合成了高丰度(50%)同位素77Se的FeSe单晶样品并采用极低功率的射频脉冲对其超导态进行了系统的规避了射频加热效应的NMR测量。我们在所有外场取向下都观测到了与电子自旋磁化率相关的Knight位移的下降,这排除了手征p-波超导配对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在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发现了大量的剩余态密度及极度的NMR谱线展宽,这些结果表明FeSe超导态的磁通晶格中出现了十分反常的束缚态。这些实验现象可能与FeSe超导配对处于Bardeen-Cooper-Schrieffer超流机制与Bose-Einstein凝聚(BCS-BEC)渡越区的特征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这些改进的NMR结果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限定及参考。铁基超导体的准二维特征使其十分易于解离、撕薄、插层和形成复杂的共生结构。我们利用NMR的位置选择性对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2Ti2Fe2As4O不同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经过系统的角度依赖的NMR谱的测量,我们将之前一直未能确定的发生于~125 K之下的电子相变确认为[Ti2As2O]层中的二维特征的轨道玻璃态。另外,借助NMR的超高分辨率我们首次在该体系中揭示了更低温度下的轨道有序转变及其伴随的结构畸变。类似于电子向列相,其在低温下也出现了相互正交的有序畴区。我们在[Fe2As2]层中还观测到了磁有序与超导的共存。总之,该体系中出现的丰富的电子态使其可作为探索轨道调控及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层间耦合作用物理性质的平台。更多的微观机理仍需大量的理论与实验上的努力。我们也初步的研究了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Fe位的NMR信号。相关实验证据表明该体系中存在明显的轨道选择的电子关联性以及可能的电子向列序或短程磁有序。另外,我们对系列低超导转变温度的FeSe单晶样品进行了系统的NMR表征。我们发现FeSe单晶的超导态正相关于低温下浮现的强的低能自旋涨落,而其与电子向列序似乎关系不大。这些研究对于厘清FeSe中电子态的本征行为以及主导各电子型有序的关键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余东津[2](2020)在《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利用太阳能对于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兼具热能与电能的输出的功能,是重要的太阳能利用方法。聚光器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辐射强度,另一方面也减小了光伏板与集热器面积。因此,对聚光型光伏光热系统展开研究,对于太阳能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情况与论证系统应用的可行性为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相应的稳态模型与动态的TRNSYS模型。通过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系统经济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根据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原理,结合系统评价方法,搭建了相应实验台,并在实验台完成了稳态实验与动态实验。测得在稳态实验条件下,最高光热效率约为31%,最高光伏效率约为11%。在动态实验条件下,光热效率为26%以上,光电效率不低于8.5%。通过稳态模型与动态模型,对系统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情况,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对于光热效率的而言,光伏板与吸热板间热阻>质量流量>水箱容积>聚光比;对于光电效率的而言,聚光比>光伏板与吸热板间热阻>质量流量,同时水箱容积对光电效率影响较不显着。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光热效率与各影响因素关系式以及光电效率与各影响因素关系式。将系统经济性分析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针对系统应用中的设计建议,在设计别墅建筑中,单位面积集热器对应水箱容积为300-400L/m2,单位面积集热器对应质量流量为50-100kg/h时,系统输出较高,成本回收周期较短。同时以大连地区某别墅为例进行应用计算,算得成本回收周期为5.3年。最后,在研究中发现了非对称非跟踪系统存在全年输出不均匀问题,因此针对此问题设计出一种复合平面双侧型聚光器。通过模拟,将该聚光器系统全年运行情况与原有聚光器系统全年运行情况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系统冬夏季输出差异较原有系统更小,具有一定可行性。结合聚光器结构特点,本文也总结了聚光系统与建筑相结合的方式。
折海成[3](2020)在《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居全球第一,有必要加大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页岩地层在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井壁失稳、井下故障和复杂,严重影响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引发页岩地层井壁失稳因素包括复杂的井壁围岩地质环境和应力状态以及页岩层理/裂缝十分发育,还包括钻井施工过程对井壁围岩产生如开挖应力卸荷、地层热交换、页岩水化和钻井施工动力等多方面扰动。本文以涪陵气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地层为例,综合运用分析测试、仿真计算、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龙马溪组页岩试样矿物成分、岩心岩貌和层理结构对页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页岩气井钻井施工过程中扰动因素如何引起井壁应力状态变化和岩石力学强度劣化,明确了试样表面和内部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建立了页岩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及井壁围岩抗剪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预测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为石油企业提供井壁失稳预警,实现钻井全周期内安全平稳的钻进提供理论指导。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图像数字化分析软件和核磁共振等现代微细观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按照dmax/dmin比值分类考察试样表面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和以T2能谱与孔径分类考察试样内部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的损伤定量化方法,并利用T2能谱信号强度推导出试样孔隙率计算公式。并将系统研究了钻进施工过程中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地温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页岩试样表面和内部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损伤演化特性,可以揭示页岩受各种扰动微细观损伤的深层机理。(2)通过理论分析、力学推导和计算仿真的方法,分别分析了由机械钻井破岩、钻柱振动碰摩、地层应力卸荷、地层温度热传递和页岩水化等因素扰动下的井壁上的附加应力场分布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考察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热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试样表面和内部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所占比例变化规律,研究试样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揭示了各种扰动损伤宏观力学机理:动力冲击扰动损伤属于动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应力卸荷扰动损伤是属于静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也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且具有扰动集聚区;热传递扰动损伤是属于体缩拉伸致裂,产生张拉裂痕为主,损伤演化行为是以整体微、中、大孔隙都有扩展发育,没有优势孔隙和局部化效应;页岩水化扰动损伤属于体积膨胀挤拉致裂,损伤演化行为是以微小孔隙发育和扩径为主。(3)基于各因素扰动后页岩试样体变和力学性质的劣化响应,采用连续损伤理论和强度统计理论相结合,以体积膨胀率作为考察变量,建立了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在某一种因素扰动作用后,再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继续讨论页岩加荷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规律,本文以动力扰动和加荷下岩石的总损伤变量代入到损伤本构方程,建立了基于Drucker-Prager损伤准则的页岩动力扰动-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统计损伤本构模型。(4)将地层影响因子和总扰动损伤变量代入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抗拉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井壁围岩抗剪切破坏准则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确定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型,以及井壁失稳预警系统,为石油企业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丁锐[4](2020)在《发散冷却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使得飞行器前缘、发动机推力室等关键部位面临的热环境更加恶劣。发散冷却作为当前最为高效的主动热防护技术,不仅可以利用多孔介质材料提高冷却效率,改善温度均匀性,而且可以定时、定位、定量地控制冷却过程,有助于实现大面积、可重复使用的热防护,促进热防护系统的智能化调控。但是,将这个技术真正推向实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论证和解决。例如,在飞行器前缘,气动热和气动力分布极不均匀,在滞止点处,发散冷却系统既需要大量的冷却剂来应对极高的滞止温度和热流,又不得不克服极高的气动力阻碍将大量冷却剂供应到位,实现冷却剂向各局部位置的按需供应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经过实验数据验证的热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对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机理和非均匀供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平板发散冷却结构上下游温度和热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出空间间断的发散冷却方案。数值结果表明:壁面耦合传热效应随着冷却剂注射量的增加变得更加重要,且相比于单发散面发散冷却结构,壁面耦合传热效应对间断发散面发散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影响更大,在设计和分析中不可忽略。此外,间断发散冷却结构能够通过调整不同发散面的孔隙率,有效控制冷却剂向局部位置的分配,提高冷却剂热沉利用率,改善冷却温度均匀性。所建立的孔隙率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计算选取实现相同冷却剂分配的各种孔隙率组合,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间断发散冷却系统,满足系统在重量、力学强度等方面的约束。(2)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楔形结构上气动热和气动力分布极不均匀的问题,讨论了使用上述间断发散冷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首先采用单发散面结构分析了冷却剂注射量和发散面长度对发散面下游有效气膜覆盖长度的影响,发现单发散面结构无法使用较少的冷却剂实现高超声速前缘结构的有效热防护。接着比较了单发散面和间断发散面两种结构的冷却效果,发现相同冷却剂消耗总量下,间断发散结构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发散面上的冷却剂分配显着扩大有效热防护面积,适用于对大面积热防护和轻质系统有严苛要求的长航时高超声速飞行环境。最后,使用全场耦合的数值模型,分析了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下,通过改变间断发散结构不同发散面的孔隙率来调整冷却剂分配情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能够迅速找到一组孔隙率组合,实现目标中的冷却剂分配。(3)针对发散冷却所用的多孔介质材料力学强度有所下降、孔隙率难以灵活调整的问题,提出一种气膜-发散双层组合冷却结构。通过对平板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数值分析发现:外部发散冷却层能够有效抑制内部气膜冷却的冷却剂抬升效应,使流出的冷却剂气膜贴壁覆盖,而且,随着发散冷却层厚度增加,冷却效果有所改善,随着发散冷却层孔隙率增加,冷却效果变差。此外,比较了均匀气膜孔布局和三组非均匀气膜孔布局下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发现通过调整内层气膜孔布局,在高温位置布置更为密集的气膜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改善冷却温度的均匀性。(4)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楔形前缘的气动热防护问题,讨论了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应用上述气膜-发散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可行性。这部分研究首先分析了气膜孔布局对双层组合冷却结构冷却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气膜孔数量的增加,冷却效果先改善、后恶化,存在一个最优的气膜孔布局方案。随后讨论了双层组合冷却结构不同部位的冷却机理,发现驻点区域由喷出逆向射流孔的冷却剂形成伞状低温区加以保护,中段区域的冷却剂由气膜孔输送到多孔介质层,并向四周扩散,产生发散冷却效果,下游区域则主要由外部气膜阻热和内部对流换热双重效果形成保护。最后,针对驻点下游出现温度峰值的问题,提出局部延长气膜孔深度的解决方案,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这一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苏浩[5](2020)在《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前缘结构所承受的热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更加高效的热防护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各种热防护技术中,发散冷却由于多孔介质巨大的比表面积,被证明具有出色的冷却能力。然而,由于发散冷却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发散冷却的机理研究,特别是对具有相变的液体发散冷却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深入的研究。对于气相发散冷却,本文对系统的冷却能力,即:一定冷却剂用量条件下一个发散冷却系统能承受的最高热流,进行了研究,指出冷却剂吸热能力和流固换热能力共同限制了系统的冷却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冷却剂质量流速条件下固体热导率、颗粒直径、多孔介质厚度以及冷却剂比热容等因素对系统冷却能力的影响。相比于气相发散冷却,采用具有液体相变的液相发散冷却,由于巨大的相变潜热和沸腾换热系数,具有高得多的冷却能力。然而,由于涉及到冷却剂在多孔介质内的相变过程,数学模型比较复杂。本文通过数学等价变换的方法,对目前常用的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域求解的数值方法,实现了多孔区域和主流区域的耦合计算。通过对二维楔形多孔锥体内的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本文分析了液相发散冷却过程中冷却剂流动换热特性。模拟结果指出液相冷却剂在多孔介质内完全相变和不完全相变两种情况下,多孔介质内冷却剂的流动特性是完全不同的,当冷却剂无法在多孔介质内完全相变时,大量冷却剂会沿着液相区和两相区流向多孔介质末端并流出,造成表面极不均匀的质量流速分布和大量相变潜热的浪费。冷却剂质量流量和注射压力之间呈现“N形”关系,即在很小或者很大的质量流量条件下,两者正相关,但是质量流量处于中间区间时,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两个有趣的现象均是由冷却剂液相和气相之间巨大的运动粘度差造成的。基于对发散冷却过程机理的研究,为了给液相发散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固体热导率、颗粒直径以及多孔介质厚度等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的影响。与气相发散冷却相比,这些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液相发散冷却存在极薄的两相区承担绝大部分的流固换热。由于液相发散冷却过程中相变可能导致的微孔气堵效应,直接应用于大面积区域热防护时很难实现相变潜热的充分利用,造成过高的冷却剂需求量。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大面积区域的热防护,为了尽量减少冷却剂消耗量,综合考虑各种主动冷却方式的优劣势后,本文设计了一种以液相工质为冷却剂,组合液相发散冷却、气相发散冷却、对流冷却和气膜冷却的组合冷却方式。
武延泽[6](2019)在《一维碳纳米材料掺杂Solar salt及其热物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硝酸熔盐储能材料具有熔点低、温度范围宽、蒸汽压低、腐蚀性低、成本低等优点,是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ed Solar Power,CSP)系统中最佳的传蓄热工质。但其热导率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而一维碳纳米材料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且制备工艺成熟。因此本文选取四种不同的碳纳米管:单壁长碳纳米管(CNTA)、单壁短碳纳米管(CNTB)、多壁大直径碳纳米管(CNTC)和多壁小直径碳纳米管(CNTD),引入到Solar salt(60wt%NaNO3+40wt%KNO3)硝酸熔盐体系中,以期得到具有高导热性能的储能材料,为新型传蓄热工质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热导仪(TCA)、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手段对Solar-salt/CNTA体系(以下简称SSCNTA体系)、Solar-salt/CNTB体系(以下简称SSCNTB体系)、Solar-salt/CNTC体系(以下简称SSCNTC体系)和Solar-salt/CNTD体系(以下简称SSCNTD体系)进行了热物性研究和表征,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多次混熔法制备SSCNTA体系和SSCNTB体系,获得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Solar salt复合熔盐,采用单次混熔法制备SSCNTC体系和SSCNTD体系,获得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Solar salt复合熔盐。2.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利用XRD和XP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发现复合材料的主体结构未被破坏,仍为硝酸钠和硝酸钾。引入SSCNTA体系和SSCNTB体系的单壁碳纳米管纯度较高,表面杂质基团含量较少。而引入SSCNTC和SSCNTD体系的原始多壁碳纳米管杂质较多,但经高温混熔后,杂质基团得到了净化,且碳纳米管的主体结构未被破坏。3.复合材料的热物性研究。向Solar salt引入这四类碳纳米管后,材料的熔点均有所降低,分解温度有所提高,使得熔盐的使用温度范围得到扩宽。对这四类体系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失重循环实验,也均能维持良好的热失重。随后进行了传蓄热性能的研究,采用DSC三步法对比热值进行了测定,发现这四类碳纳米管对Solar salt的比热值影响不大,未见有显着改善。采用瞬变平面热源法对熔融态下的材料热导率进行了测定,发现热导率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SSCNTA体系中的热导率提高最多,提高了25.18%,达到0.5227 W/(m·K),而SSCNTB体系的热导率提高了13.68%,达到0.4531 W/(m·K)。SSCNTC体系的热导率最高提高了16.65%,达到0.4692 W/(m·K),而SSCNTD体系的热导率随掺杂量的增加出现了峰值点(SSCNTD3),针对这一特殊现象,进一步对该体系做了Raman光谱表征,我们推测SSCNTD3中碳纳米管的分散最为均匀,导致硝酸根中N-O键强度降低最多,从而出现Raman红移现象。在该拐点处,热导率提高最多,提高了10.69%,达到0.4379 W/(m·K)。通过向Solar salt熔盐中引入这四类碳纳米管,熔盐的热物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热导率亦有着显着的提升,有利于降低发电成本,有望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熔盐工质的工作效率。
冯珊珊[7](2019)在《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下半叶,来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的重要角色,翻译出版了很多着作、创办报刊、开办学堂等,为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法,旨在考察这一时期通过传教士着作传入的热学知识的内容水平、翻译情况、存在的问题、特色、以及影响等。此外,还探讨了传教士着作对清末民初我国物理学教科书编写的影响。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较为完整的收集和分析了晚清来华传教士翻译出版的物理学着作及报刊,介绍了这些译着的底本信息、原作者、译者、出版背景和缘由等,将其所载热学知识分为热本质、传热学、胀缩知识、量热学、相变等几部分,并对比了中译本与底本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差异。2.考察了传教士对热本质问题的介绍。其中,《博物新编》的作者持热质说观点,《格致启蒙》较早引入了热动说。重点分析这两部着作对热本质的论证,并结合其他着作论述传播特点。研究认为,晚清传入的热学内容很多是陈旧的、不完善的,以现在的认知水平看,还有不少错误,这是当时科学传播的特点之一。3.考察了胀缩知识传播的特点。《物体遇热改易记》是晚清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热学着作,原着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重要的化学辞典。在掌握一些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原书的作者与底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次,分析了书中的胀缩实验和计算,指出了实验和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此外,还考察了晚清期刊及着作对温度计的介绍,分析了温度计在原理、制作、类型等方面的特点。认为晚清传入的温度计知识非常全面,是当时西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温度计知识对清末民国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当时民众学习、认识科学的标志性事件之一。研究表明,像温度计这类简单、实用、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科学知识较那些需要高等数学才能解决的物理难题来说,更适宜在晚清的社会及知识背景下传播。4.考察汉语热学概念和术语的形成及演变情况。热学中如温度、热量、潜热、热值、比热容等核心概念是较难理解的、极易混淆的。早在西方量热学发展初期,将这些概念区分开就用了很长时间。晚清来华传教士最早创立了热学相关译名,曾出现过表述上不合理、不恰当、不一致的情况。对此进行研究有益于了解晚清汉语科学语言形成及统一工作的重要性。5.考察了传教士译书工作的意义和影响。法国教育家阿道夫·迦诺的《基础物理学》在晚清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赫士的“揭要”系列物理教科书、李杕的《形性学要》、伍光建的《最新中学教科书·物理学》。首先介绍《基础物理学》原着的风格和特点,其次考察了李杕的《形性学要》和伍光健《最新中学教科书》使用的底本及在晚清的编辑出版情况。最后以热学为例,分析了中译本与底本在内容和翻译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传教士译书对清末国内学者编写教科书的影响。6.文章从内容的来源、内容的时效性、内容的优缺点等三方面概述了传教士译书的特点,并整理了叶企孙、王冰、胡化凯等学者对传教士译书工作的评价。通过与清末译自日本的教科书做对比,认为从大纲内容看两者相差不多,教授的知识范围基本一致。传教士着作不如日译教科书印刷精美、书写规范、层次感强。综上,来华传教士的汉译近代西方科技书籍的工作促进了晚清科学思想的启蒙,对中国物理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深远。
李琰[8](2017)在《全球大气谱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全球大气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YHGSM进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研究。云微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是数值模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不仅直接作用于云降水发展过程,揭示云和降水生成的机制,对模式降水预报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会反馈给模式中的动力过程。首先对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对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发展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将各种类型方案进行分类,对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发展路线图进行梳理。在不同类型的参数化方案中,根据方案理论原理和应用成果选取WRF模式中WSM5参数化方案引入到业务模式中,以期进一步发展业务模式,提高业务模式在降水方面的预报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对Tiedtke云微物理方案与WSM5云微物理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主要从方案理论原理、预报变量、云微物理处理过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最后总结出两种参数化方案的异同之处。(2)对WSM5方案引入谱模式问题进行研究:对两种模式的物理方案模块、WSM5方案与业务谱模式YHGSM动力过程的耦合问题、WSM5方案能否适应业务谱模式YHGSM并行框架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WSM5方案引进业务谱模式奠定基础。(3)WSM5方案在业务谱模式YHGSM中的实现:对业务模式Tiedtke方案模块和两种方案调用接口界面进行分析,解决WSM5方案在业务谱模式中的初始化、新增物理量、坐标系不一致、积分步长不同和输出变量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在业务谱模式YHGSM中实现WSM5方案。(4)个例实验和统计检验:为了检验业务模式YHGSM引入WSM5方案后的预报效果,采取了个例实验和传统评分方法进行检验。以全球谱模式YHGSM T799为平台,选取2017年6月22日开始发生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一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作为实验个例,一共10天逐日预报实验方案检验Tiedtke方案和WSM5方案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参数化方案都能较好的预报出全球形势场和降水的分布及其变化。WSM5方案相比于Tiedtke方案,在500hPa高度场上的预报更接近分析场,在降水范围的预报更接近观测场,对于降水中心的虚报情况比Tiedtke方案好;但是WSM5方案在降水强度预报方面比观测场偏低,不如Tiedtke方案预报效果。从传统评分检验情况来看,WSM5方案对于有无降水预报优于Tiedtke方案,并且WSM5方案在1天预报的整体效果优于Tiedtke方案。但是随着降水量阈值增加和预报时间增长,WSM5方案预报效果比Tiedtke方案变差。综合以上得出,WSM5方案对于降水落区和24h预报有所改进,对于长时间预报以及更大雨量的预报需要对方案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
谢晓渝[9](2017)在《基于TRNSYS的各热工气候分区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建筑能耗约占30%,而建筑能耗中55%为供暖空调能耗,其中,新风负荷又占空调总能耗的30%40%。在倡导低碳生活的时代背景下,降低新风负荷尤为关键。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在空调系统中加入新风热交换器。由于新风热交换器的热回收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回收量一直处于动态过程,且回收装置本身也是一个耗能部件,因此有必要对新风热交换器的运行进行优化,本文就市面上一常见的300m3/h的新风热交换器在不同热工气候分区的办公建筑内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运用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采用风机实验台测试了新风热交换器的风量-风压特性曲线及耗功率,并根据《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规范中的要求在标准工况下采用两室法测试了该新风热交换器的热回收效率,为之后的新风热交换器TRNSYS模型建立提供数据支撑。其次,根据实际测量参数,运用TRNSYS(瞬态系统模拟计算机程序),建立了该新风热交换器的系统模型,用来对新风热交换器进行动态分析,并选用重庆地区夏季6月到8月新风热交换TRNSYS模型的输出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选择了五大热工气候分区的典型城市沈阳、北京、重庆、广州、昆明,根据该城市的全年干球温度及相对湿度图分析了该城市的气候特点,并分别进行了夏季、冬季的新风热交换器显热、潜热、全热回收量分析。给出了新风热交换器的夏季、冬季节能量和新风热交换器的运行能耗,为新风热交换器在各城市的运行提供了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对同处寒冷地区的北京与西安的新风热交换器运行节能量的对比,得到了同一热工气候分区下的各城市全热回收量存在差异,各个城市新风热交换器的节能运行需分别考虑这一结论。
吕丛爱[10](2017)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理解认知目标的测量与评价》文中认为基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当今的教学越来越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非简单的结果。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需要及其物理的学科特点,对物理教学中理解认知目标的测量与评价也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对物理教学理解认知目标进行测量与评价,一直是物理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层次认知目标评价的标准如何定义?理解层次与应用层次认知目标的区别有哪些?基于图式理论,理解物理性质与理解物理公式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有何不同?本研究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表征分类下的命题网络结构与图式理论与布卢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将知识表征的内部过程与学生所表现出的外显行为建立起联系,分析了物理教学中理解层次认知目标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1)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图式中的每个槽道所表现出的解释、举例、分类、比较、总结、说明、推断等行为进行评价。(2)对应用层次亚分类下的第二层次(与原情境不相似)、第三层次(与原情境完全不相似)两种新情境所表现出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通过对一线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教师对理解层次认知目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而且存在含糊性,对评价标准各持己见。由此,对理解层次认知目标评价标准的厘清尤显重要。本研究在两个年级分别选取两个班级进行测量实验,发现学生解答常规性试卷与多基于理解层次的试卷在思考过程以及最终成绩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得出结论:学生解答理解层次试卷的能力偏弱,在教学上要加强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对理解层次认知目标的测量与评价务必重视起来。
二、对引入比热概念的实验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引入比热概念的实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关联金属与铁基超导体 |
1.1 关联金属 |
1.1.1 从自由电子气到关联金属(“适度的自由更有趣”) |
1.1.2 从局域自旋链到关联金属(“让电子动,情况会很不一样”) |
1.1.3 局域轨道构型所扮演的作用以及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
1.2 铁基超导体 |
1.2.1 铁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相图演化 |
1.2.2 铁基超导体中电子系统物理性质的实验证据及指示 |
1.2.3 铁基超导体的超导特性 |
1.2.4 铁基超导体的理论模型 |
1.2.5 铁基超导体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核磁偶/电四极矩共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及对关联金属体系的探测 |
2.1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
2.1.1 原子核的低能自由度与晶体中的核自旋系统(“来自原子核的信使”) |
2.1.2 原子核与电子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核自旋与电子共舞”) |
2.1.3 空间结构因子与三大时间尺度(“核自旋眼中电子的远近动静”) |
2.2 核磁共振实验平台与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
2.2.1 低温核磁共振实验平台 |
2.2.2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
2.2.3 实验装置,实验设置及测量方法 |
2.3 NMR/NQR对关联金属体系电子性质的探测 |
2.3.1 NMR/NQR对电子序的测量 |
2.3.2 NMR/NQR对低能涨落(电子结构不稳定性及态密度)的测量 |
2.3.3 NMR/NQR对非常规超导态的表征 |
第3章 铁基超导体FeSe中自旋-轨道交织的电子向列序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3.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57)Fe的奈特位移的各向异性:轨道依赖的自旋磁化率 |
3.3.2 超越平庸铁磁轨道序的轨道重构 |
3.3.3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的证据:均匀自旋磁化率 |
3.3.4 自旋空间各向异性证据:动态自旋磁化率 |
3.3.5 相关实验结果的分析细节 |
3.4 讨论 |
3.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水压下FeSe中电子向列序的演化及磁有序预相变(短程磁有序)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4.2.2 高压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电子向列序随静水压的演化 |
4.3.2 ~(57)Fe位NMR谱线的各向异性及磁有序预相变 |
4.3.3 超导转变随压力的演化及其与磁有序的关系 |
4.3.4 FeSe低温低能磁涨落的多起源特征 |
4.4 讨论 |
4.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5章 块体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下降及磁通晶格相中的反常束缚态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5.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FeSe超导态Knight位移的本征下降 |
5.3.2 FeSe超导态磁通晶格中的反常束缚态 |
5.3.3 超导态复杂的RF加热效应 |
5.4 讨论 |
5.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异质结构铁基超导体Ba_2Ti_2Fe_2As_4O中分层的2D轨道玻璃态及自旋玻璃态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6.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 |
6.3 研究背景 |
6.4 不同层物理性质的NMR表征-As_1,As_2的确认 |
6.5 [Ti_2As_2O]层中的二维轨道玻璃态 |
6.5.1 二维(2D)轨道玻璃态的揭示 |
6.5.2 二维(2D)轨道玻璃态随温度的演化 |
6.5.3 二维(2D)轨道玻璃态可能的涨落形式 |
6.6 [Fe_2As_2]层中的自旋玻璃态 |
6.6.1 短程或非公度磁有序转变的揭示及其与超导态的共存 |
6.6.2 自掺杂及晶格参数变化导致的量子临界行为 |
6.7 相关分析的细节及补充材料 |
6.7.1 NMR测量条件下的超导转变 |
6.7.2 高低温NMR谱线的特征及本征Knight位移的提取 |
6.7.3 As_1位置EFG参数随温度的演化及谱线拟合的细节 |
6.7.4 非公度电荷密度波/电荷序(ICDW/ICO)的排除 |
6.7.5 局域轨道“晃动”模型对As_1位置1/T_1的解释[548,570-571] |
6.8 讨论 |
6.9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7章 重空穴掺杂铁基超导体CsFe_2As_2及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样品生长及基本物性表征 |
7.2.2 NMR测量装置,设置及流程 |
7.3 系列低Tc-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3.1 离子交换法合成的FeSe单晶的NMR表征 |
7.3.2 不同Fe,Se比例FeSe单晶的对比研究 |
7.4 CsFe_2As_2中轨道选择的关联及可能的向列序 |
7.4.1 ~(57)Fe位Knight位移各向异性:轨道选择的Mott转变及电子态渡越 |
7.4.2 ~(57)Fe位NMR谱线展宽的各向异性:可能的电子向列序证据或短程磁有序 |
7.4.3 CsFe_2As_2中低能自旋涨落的特征 |
7.5 结论及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现状 |
1.1.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
1.1.3 光伏光热一体化 |
1.2 光伏光热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聚光型光伏光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2 聚光型光伏光热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设计与实验 |
2.1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设计 |
2.1.1 光伏光热集热器 |
2.1.2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器 |
2.2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实验台设计 |
2.2.1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集热器 |
2.2.3 光伏光热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2.2.4 误差分析与测量仪器的选择 |
2.3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实验 |
2.3.1 光伏光热系统稳态实验标准 |
2.3.2光伏光热系统稳态实验 |
2.3.3光伏光热系统动态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模型建立与模拟 |
3.1 控制方程 |
3.2 计算参数 |
3.2.1 光伏电池输出 |
3.2.2 辐射换热 |
3.2.3 对流换热 |
3.3 稳态模型计算与验证 |
3.3.1 稳态模型的计算 |
3.3.2 稳态模型的验证 |
3.3.3 稳态模型的误差分析 |
3.4 外部因素分析 |
3.4.1 环境风速 |
3.4.2 环境温度 |
3.4.3 太阳辐射强度 |
3.5 动态模型建立 |
3.5.1 TRNSYS软件特点与模型假设 |
3.5.2 动态模型建立 |
3.5.3 动态模型验证 |
3.6 内部因素分析 |
3.6.1 光伏板与吸热板间热阻 |
3.6.2 聚光器聚光比 |
3.6.3 蓄热水箱的容积 |
3.6.4 冷却流体质量流量 |
3.6.5 进水口温度 |
3.7 光热效率与光电效率回归分析 |
3.7.1 单因素回归分析 |
3.7.2 多元逐步回归 |
3.8 本章小结 |
4 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可行性分析 |
4.1 系统经济性分析方法 |
4.2 系统参数设置 |
4.3 参数指标设计 |
4.3.1 单位面积集热器对应容积推荐值 |
4.3.2 单位面积集热器对应质量流量推荐值 |
4.4 典型建筑的系统设计 |
4.4.1 热水用量计算 |
4.4.2 集热器面积与耗热量 |
4.4.3 水箱容积与质量流量 |
4.4.4 系统运行情况与成本回收周期计算 |
4.4.5 敏感性分析 |
4.4.6 环保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平面双侧型聚光器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
5.1 聚光器结构设计 |
5.2 上聚光器结构特点分析 |
5.2.1 聚光比随反射镜块数变化情况 |
5.2.2 集热器表面能流分布情况 |
5.3 TRNSYS模拟系统全年输出情况 |
5.4 聚光器特点与适用场景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页岩井壁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1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机理研究 |
1.2.2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化学耦合研究 |
1.2.3 页岩井壁围岩受钻井施工扰动影响研究 |
1.2.4 页岩井壁失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研究 |
1.3.1 扰动状态概念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3.2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
1.4 细观统计损伤理论研究 |
1.5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3 论文创新点 |
2 页岩地层岩石组构、强度及工程地质特性 |
2.1 研究区块地质概况 |
2.2 页岩矿物组分和微细观结构分析 |
2.2.1 页岩矿物组分分析 |
2.2.2 页岩微细观结构特征分析 |
2.3 页岩岩石力学强度特性 |
2.3.1 页岩硬度和塑性系数测试 |
2.3.2 页岩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2.3.3 页岩三轴抗压强度测试 |
2.3.4 页岩直接剪切试验 |
2.3.5 页岩抗拉强度测试 |
2.4 研究区块页岩地层工程地质特性 |
2.4.1 页岩地层流体物理化学特性 |
2.4.2 页岩地层初始地应力及地层压力剖面预测 |
2.4.3 页岩地层温度场 |
2.5 本章小结 |
3 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及力学行为研究 |
3.1 钻井机械动力作用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1.1 钻头破岩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1.2 钻柱振动对井壁围岩的扰动分析 |
3.1.3 页岩动力扰动试验研究 |
3.2 钻井应力卸荷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2.1 页岩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
3.2.2 页岩卸荷扰动试验研究 |
3.3 钻井液与地层温度传递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3.1 井壁围岩温度场分布 |
3.3.2 井壁围岩附加热应力场 |
3.3.3 页岩热效应扰动试验研究 |
3.4 页岩水化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4.1 钻井液渗流扩散力学机理 |
3.4.2 钻井液与井壁围岩的水化作用 |
3.4.3 页岩水化动扰动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页岩井壁围岩多因素扰动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4.1 岩石统计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 |
4.1.1 常采用的岩石强度理论 |
4.1.2 概率统计理论 |
4.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
4.2.1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构建思路 |
4.2.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
4.3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4.3.1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
4.3.2 页岩动力冲击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建立 |
4.4 页岩多因素扰动耦合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
4.4.1 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 |
4.4.2 钻井施工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页岩井壁钻井多因素扰动损伤失稳研究 |
5.1 页岩井壁围岩失稳力学机理 |
5.1.1 井壁坍塌破坏机理 |
5.1.2 井壁破裂破坏机理 |
5.2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失稳力学分析 |
5.2.1 井壁围岩总应力场分布 |
5.2.2 井壁围岩主应力分布 |
5.2.3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坍塌压力计算 |
5.2.4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破裂压力计算 |
5.2.5 页岩井壁失稳预警系统 |
5.3 水化损伤井壁失稳周期确定 |
5.3.1 页岩水化损伤变量确定 |
5.3.2 页岩井壁坍塌周期的确定 |
5.3.3 计算程序 |
5.3.4 实例分析 |
5.4 钻井液强化井壁技术 |
5.4.1 钻井液强化井壁机理 |
5.4.2 室内试验与配方优选 |
5.4.3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4)发散冷却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英文字母 |
希腊字母 |
下标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超声速飞行技术 |
1.1.2 高超声速飞行的热防护需求 |
1.1.3 高超声速飞行的热防护技术 |
1.1.4 发散冷却技术和其他冷却技术的比较 |
1.2 发散冷却研究总结 |
1.2.1 发散冷却的原理 |
1.2.2 发散冷却的分类 |
1.2.3 发散冷却过程的影响参数表 |
1.3 发散冷却研究的不足 |
1.3.1 发散冷却系统的减重需求 |
1.3.2 发散冷却过程冷却机理的理解和应用 |
1.3.3 发散冷却主动控制冷却剂输运和分配的方法 |
1.3.4 复杂特性多孔材料的加工和替代方案 |
1.3.5 完整发散冷却系统的热-流-固耦合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散冷却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全场耦合数值模型 |
2.1 对理论、实验和数值方法的总体讨论 |
2.2 发散冷却研究的经验关系式法 |
2.2.1 无壁面射流时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计算 |
2.2.2 有壁面射流时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计算 |
2.3 发散冷却研究的半经验半仿真方法 |
2.4 发散冷却研究的数值仿真方法 |
2.4.1 高超声速流场中的气动热力分析模型 |
2.4.2 多孔介质内的单相发散冷却模型 |
2.4.3 高超声速流动中全场耦合的单相发散冷却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板间断发散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数值方法 |
3.2.1 几何结构和计算域 |
3.2.2 边界条件和网格无关性验证 |
3.2.3 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 |
3.3 结果分析 |
3.3.1 单发散面下耦合壁面和非耦合壁面的冷却效果比较 |
3.3.2 间断发散面下耦合壁面和非耦合壁面的冷却效果比较 |
3.3.3 不同孔隙率组合下间断发散冷却结构的冷却剂分配特性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高超声速楔形前缘上间断发散结构的冷却特性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数值方法 |
4.2.1 几何和物理模型 |
4.2.2 数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
4.2.3 数值处理 |
4.2.4 数值验证 |
4.3 数值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4.3.1 单发散面结构的下游气膜冷却特性 |
4.3.2 双发散面发散冷却结构的设计和特性 |
4.3.3 对双发散面发散冷却结构的单通道冷却剂供应策略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平板气膜-发散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数值方法 |
5.2.1 几何模型和计算域 |
5.2.2 数值方法及验证 |
5.3 数值结果和讨论 |
5.3.1 单层气膜冷却和双层组合冷却的冷却特性比较 |
5.3.2 单层气膜冷却和双层组合冷却的冷却机理分析 |
5.3.3 多孔介质层厚度和孔隙率对双层组合冷却效果的影响 |
5.3.4 均匀气膜孔布局和三种非均匀气膜孔布局的冷却效果比较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高超声速前缘气膜-发散双层结构的冷却特性研究 |
6.1 本章引言 |
6.2 数值方法 |
6.2.1 几何模型 |
6.2.2 物理过程和数学模型 |
6.2.3 边界条件 |
6.2.4 数值方法 |
6.2.5 数值验证 |
6.3 数值结果分析 |
6.3.1 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 |
6.3.2 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机理 |
6.3.3 对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
6.4 本章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内容和结论 |
7.1.1 平板间断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和供应特性 |
7.1.2 间断发散冷却结构应用于高超声速前缘的可行性研究 |
7.1.3 平板气膜-发散双层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特性 |
7.1.4 双层组合冷却结构应用于高超声速前缘的可行性研究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方向 |
7.3.1 相关改进结构的加工、装配和高超声速考核实验 |
7.3.2 完美多孔介质材料的设计方法 |
7.3.3 发散冷却瞬态过程的建模和研究 |
7.3.4 对发散冷却结构热应力和热应变的考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术论文 |
申请专利 |
科研项目 |
(5)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英文字母 |
希腊字母 |
下标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 |
1.1.2 热防护技术分类 |
1.2 发散冷却研究现状 |
1.2.1 气相发散冷却的研究现状 |
1.2.2 液相发散冷却的研究现状 |
1.3 发散冷却研究中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孔介质性质及其研究方法 |
2.1 多孔介质的定义 |
2.1.1 定义 |
2.1.2 异质与各向异性 |
2.1.3 饱和多孔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 |
2.2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 |
2.2.1 基本研究方法 |
2.2.2 表征体元 |
2.3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
2.3.1 孔隙率 |
2.3.2 孔径 |
2.3.3 比表面积 |
2.3.4 饱和度 |
2.3.5 渗透率 |
2.4 Darcy定律的推广 |
2.4.1 Darcy-Lapwood方程 |
2.4.2 Darcy-Forchheimer方程 |
2.4.3 Brinkman方程 |
2.4.4 Darcy-Forchheimer-Brinkman方程 |
第三章 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研究 |
3.1 物理和数学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数学模型 |
3.1.3 边界条件 |
3.2 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分析 |
3.2.1 固体骨架和冷却剂温度分布 |
3.2.2 限制冷却能力的因素 |
3.2.3 对限制因素的验证 |
3.3 固体热导率的影响 |
3.4 颗粒直径的影响 |
3.5 多孔介质骨架厚度的影响 |
3.6 冷却剂比热容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相发散冷却的数学模型 |
4.1 分相模型 |
4.1.1 质量守恒方程 |
4.1.2 动量守恒方程 |
4.1.3 能量守恒方程 |
4.2 两相混合模型 |
4.2.1 质量守恒方程 |
4.2.2 动量守恒方程 |
4.2.3 组分方程 |
4.2.4 能量守恒方程 |
4.2.5 小结 |
4.3 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 |
4.4 修正的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 |
4.4.1 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模拟中的困难 |
4.4.2 流体修正温度的引入 |
4.4.3 数学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
4.5 多孔介质区域和主流区域的耦合方法 |
4.5.1 交界面条件 |
4.5.2 计算流程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流动特性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2 计算方法 |
5.2.1 多孔区域计算模型 |
5.2.2 主流区域计算模型 |
5.2.3 边界条件和物性 |
5.2.4 网格生成 |
5.3 实验验证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相变位置和出口冷却剂质量流速分布 |
5.4.2 多孔介质内冷却剂的流动特性 |
5.4.3 冷却效果分析 |
5.4.4 流出多孔介质后冷却剂的流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固换热特性和注射压强-质量流量关系 |
6.1 物理模型 |
6.2 数值计算设置 |
6.3 实验验证 |
6.4 结果分析 |
6.4.1 主流区域压强温度分布 |
6.4.2 多孔区域内温度分布特性 |
6.4.3 注射压力对液相发散冷却的影响 |
6.4.4 注射压力和质量流量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多孔介质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影响 |
7.1 物理模型 |
7.2 数值计算 |
7.2.1 主流区域数学模型 |
7.2.2 多孔区域数学模型 |
7.2.3 边界条件 |
7.2.4 网格生成 |
7.3 主流区域温度和压强分布 |
7.4 固体热导率的影响 |
7.5 颗粒直径的影响 |
7.6 多孔介质厚度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针对前缘热防护的组合冷却设计方案 |
8.1 不同主动冷却方式的比较 |
8.2 非平衡态真实气体计算模型 |
8.2.1 控制方程 |
8.2.2 输运特性 |
8.2.3 VT弛豫模型 |
8.2.4 VV弛豫模型 |
8.2.5 化学反应模型 |
8.3 冷却剂吸热能力和隔热能力分析 |
8.4 组合冷却设计方案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1.1 发散冷却的冷却能力研究 |
9.1.2 液相发散冷却数学模型的发展 |
9.1.3 液相发散冷却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 |
9.1.4 各参数对发散冷却的影响 |
9.1.5 组合冷却方案的提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发散冷却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6)一维碳纳米材料掺杂Solar salt及其热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熔盐的概述 |
1.2.1 熔盐的概念 |
1.2.2 熔盐的分类 |
1.2.3 硝酸熔盐的研究进展 |
1.3 纳米材料改性硝酸熔盐的研究进展 |
1.3.1 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 |
1.3.2 碳纳米材料 |
1.3.3 其它无机纳米材料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Solar salt/CNTA复合熔盐储能材料体系 |
2.1 实验部分 |
2.1.1 引言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Solar salt/CNTA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 |
2.2 材料结构表征 |
2.2.1 XRD分析 |
2.2.2 XPS分析 |
2.3 材料热物性表征 |
2.3.1 DSC分析 |
2.3.2 STA分析 |
2.3.3 导热系数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2.4.2 Solar salt/CNTA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
2.4.3 材料的传蓄热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Solar salt/CNTB复合熔盐储能材料体系 |
3.1 实验部分 |
3.1.1 引言 |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3 Solar salt/CNTB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 |
3.2 材料结构表征 |
3.2.1 XRD分析 |
3.2.2 XPS分析 |
3.3 材料热物性表征 |
3.3.1 DSC分析 |
3.3.2 TGA分析 |
3.3.3 热导率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3.4.2 Solar salt/CNTB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
3.4.3 材料的传蓄热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olar salt/CNTC复合熔盐储能材料体系 |
4.1 实验部分 |
4.1.1 引言 |
4.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1.3 Solar salt/CNTC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 |
4.2 材料结构表征 |
4.2.1 XRD分析 |
4.2.2 XPS分析 |
4.3 材料热物性表征 |
4.3.1 DSC分析 |
4.3.2 TGA分析 |
4.3.3 热导率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4.4.2 Solar salt/CNTC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
4.4.3 材料的传蓄热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olar salt/CNTD复合熔盐储能材料体系 |
5.1 实验部分 |
5.1.1 引言 |
5.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1.3 Solar salt-CNTD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制备 |
5.2 材料结构表征 |
5.2.1 XRD分析 |
5.2.2 XPS分析 |
5.2.3 Raman分析 |
5.3 材料热物性表征 |
5.3.1 DSC分析 |
5.3.2 TGA分析 |
5.3.3 热导率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材料的化学结构分析 |
5.4.2 Solar salt/CNTD复合熔盐储能材料的热行为分析 |
5.4.3 材料的传蓄热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思路和框架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热学着作概述(1855—1902) |
2.1 着作统计 |
2.2 传教士自编的着作 |
2.2.1 合信与《博物新编》 |
2.2.2 丁韪良的《格物入门》及其修订本 |
2.2.3 傅兰雅的《热学图说》和《热学须知》 |
2.3 传教士翻译的着作 |
2.3.1 最早的蒸汽机译着《汽机发轫》 |
2.3.2 最早的格致学译着《格致启蒙》 |
2.3.3 其他热学译着 |
2.4 小结 |
第3章 热本质说与传热学在晚清的传播 |
3.1 热本质说在晚清的传播 |
3.1.1 热本质说历史概述 |
3.1.2 《博物新编》对“热质说”的诠释 |
3.1.3 《格致启蒙》较早论证“热动说” |
3.1.4 传教士对热本质的认识 |
3.1.5 小结 |
3.2 传热学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3.2.1 传热学历史概述 |
3.2.2热传导的理论与实验 |
3.2.3热对流的理论与实验 |
3.2.4热辐射的理论与实验 |
3.2.5 小结 |
第4章 胀缩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1 胀缩理论专着《物体遇热改易记》研究 |
4.1.1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原作者和底本 |
4.1.2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内容及特色 |
4.1.3 《物体遇热改易记》的翻译 |
4.1.4 小结 |
4.2 晚清传入的胀缩理论及计算 |
4.2.1 胀缩理论历史概述 |
4.2.2 固、液、气的胀缩原理 |
4.2.3固、液、气的胀缩实验 |
4.2.4 固、液、气的胀缩计算 |
4.3 胀缩理论的应用:温度计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4.3.1 温度计的原理 |
4.3.2 温度计的制作 |
4.3.3 温度计的种类 |
4.3.4 小结 |
第5章 量热学与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1 历史概述 |
5.1.1 量热学的早期发展 |
5.1.2 古代对气象的观测 |
5.1.3 “永久气体”的液化 |
5.2 比热容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2.1 《博物新编》首先提出“本热”概念 |
5.2.2 《格物入门》最早表达“比热”涵义 |
5.2.3 比热容概念的翻译 |
5.2.4 比热容实验及应用 |
5.2.5 清末教科书中的比热容 |
5.3 相变知识在晚清的传播 |
5.3.1 相变的内涵与本质 |
5.3.2 相变术语的形成 |
5.3.3 相变潜热 |
5.3.4 水的相变与气象成因 |
5.3.5 小结 |
第6章 传教士译作的影响及评价 |
6.1 影响:以迦诺《基础物理学》的译介为例 |
6.1.1 《基础物理学》的成书背景及特色 |
6.1.2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底本及出版情况 |
6.1.3 《基础物理学》中译本的翻译 |
6.1.4 小结 |
6.2 传教士热学译作(1855—1902)评析 |
6.2.1 内容特点及影响 |
6.2.2 翻译特点及影响 |
6.2.3 实验特点及影响 |
6.2.4 晚近学者的评价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全球大气谱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云微物理学 |
1.2.2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 |
1.2.3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实际应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理论研究分析 |
2.1 Tiedtke方案分析 |
2.1.1 定义 |
2.1.2 基本方程 |
2.1.3 源汇项 |
2.2 WSM5 方案分析 |
2.2.1 基本方程 |
2.2.2 源汇项 |
2.3 两种参数化方案对比分析研究 |
2.3.1 预报变量差异 |
2.3.2 微物理过程计算差异 |
2.3.3 相同点 |
2.4 小节 |
第三章 WSM5 方案在业务谱模式YHGSM中引入问题研究 |
3.1 WRF模式中的WSM5 方案 |
3.2 业务谱模式YHGSM中的Tiedtke方案 |
3.3 WSM5 方案适应业务模式YHGSM并行计算框架问题研究 |
3.3.1 高性能计算并行结构 |
3.3.2 业务谱模式并行计算概况 |
3.3.3 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块计算分析 |
3.4 WSM5 方案与业务模式YHGSM动力过程耦合问题 |
3.5 WSM5 方案引入模式理论分析 |
3.6 小节 |
第四章 WSM5 方案在全球大气谱模式YHGSM中的实现 |
4.1 业务模式Tiedtke方案模块分析 |
4.2 参数化方案接口分析 |
4.3 WSM5 方案的实现方法 |
4.3.1 WSM5 方案程序初始化 |
4.3.2 新增物理量的解决 |
4.3.3 坐标系不一致的解决 |
4.3.4 积分步长差异的解决 |
4.3.5 输出变量不匹配的解决 |
4.3.6 程序修改与方案实现 |
4.4 小节 |
第五章 WSM5 方案预报性能实验 |
5.1 实验个例介绍 |
5.2 实验环境和方案设计 |
5.2.1 实验环境 |
5.2.2 实验方案设计 |
5.3 实验数据 |
5.4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5.4.1 500 hPa高度场对比分析 |
5.4.2 24 小时降水分析 |
5.4.3 传统评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TRNSYS的各热工气候分区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新风热交换器换热原理 |
1.1.2 新风热交换器研究现状 |
1.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方式 |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 新风热交换器实验测试与研究 |
2.1 风量风压特性测试 |
2.2 热交换率测试 |
2.2.1 热交换率测试原理 |
2.2.2 实验测试方法 |
2.2.3 实验测试结果及热交换率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新风热交换器TRNSYS模型建立 |
3.1 瞬态系统模拟计算机程序TRNSYS简介 |
3.2 新风热交换器模型搭建 |
3.2.1 系统模型介绍 |
3.2.2 模型连接 |
3.2.3 模型正确性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4 五类气候分区中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1 我国气候分区及典型城市气候特点 |
4.2 分析方法 |
4.3 严寒地区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3.1 夏季工况分析 |
4.3.2 冬季工况分析 |
4.3.3 全年运行分析 |
4.4 寒冷地区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4.1 夏季工况分析 |
4.4.2 冬季工况分析 |
4.4.3 全年运行分析 |
4.5 夏热冬冷地区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5.1 夏季工况分析 |
4.5.2 冬季工况分析 |
4.5.3 全年运行分析 |
4.6 夏热冬暖地区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6.1 夏季工况分析 |
4.6.2 冬季工况分析 |
4.6.3 全年运行分析 |
4.7 温和地区新风热交换器系统运行分析 |
4.7.1 夏季工况分析 |
4.7.2 冬季工况分析 |
4.7.3 全年运行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同一热工气候区不同城市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对比分析 |
5.1 气候条件与温湿度对比 |
5.2 夏季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对比 |
5.3 冬季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学物理教学中理解认知目标的测量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学科特点 |
1.1.3 教学现状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理论与同化理论 |
2.1.1 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理论 |
2.1.2 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 |
2.2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
2.2.1 修订版二维目标框架 |
2.2.2 理解层次的亚分类 |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 |
2.3.1 陈述性知识表征 |
2.3.2 程序性知识表征 |
3 基于心理表征下的理解层次的测量与评价 |
3.1 基于图式理论下的测评实例 |
3.1.1 物理概念图式 |
3.1.2 物理规律图式 |
3.2 基于命题网络下的测评实例 |
3.3 理解目标与应用目标的评价标准 |
3.4 理解物理性质与理解物理公式的评价标准 |
4 中学物理教师对理解认知目标的评价标准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研究目的 |
4.2 调查研究方法 |
4.3 调查研究对象 |
4.4 调查研究结果 |
4.4.1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
4.4.2 个案访谈研究结果 |
5 中学生对物理理解认知目标的测量实验研究 |
5.1 实验程序 |
5.2 实验假设 |
5.3 变量的选择和控制 |
5.4 实验材料 |
5.5 实验步骤 |
5.6 被试的选取 |
5.7 实验过程 |
5.8 实验数据分析 |
5.9 个案访谈的结果 |
6 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调查研究的结论 |
6.1.2 实验研究的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2.1 给中考测评的建议 |
6.2.2 给教师的建议 |
6.2.3 给学生的建议 |
7 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不足 |
7.1.1 研究的材料 |
7.1.2 研究的对象 |
7.1.3 研究的时间 |
7.2 研究的展望 |
7.2.1 理解层次的评价标准 |
7.2.2 扩大实验研究的范围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四、对引入比热概念的实验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铁基超导体中新奇电子态的核磁共振(NMR)研究[D]. 李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非对称非跟踪聚光光伏光热系统性能研究[D]. 余东津.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 折海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发散冷却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 丁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 苏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一维碳纳米材料掺杂Solar salt及其热物性研究[D]. 武延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9(02)
- [7]近代西方热学在中国的传播(1855-1902)[D]. 冯珊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8]全球大气谱模式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应用研究[D]. 李琰.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基于TRNSYS的各热工气候分区新风热交换器运行分析[D]. 谢晓渝. 重庆大学, 2017(06)
- [10]中学物理教学中理解认知目标的测量与评价[D]. 吕丛爱.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