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隧道新奥法施工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姚尧[1](2021)在《多因素影响下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深部岩体工程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深埋岩体工程赋存于典型的“三高一时一扰动”复杂力学环境中,其围岩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具有显着的流变特征,表现为围岩变形在施作初期支护一段时间后才趋于稳定。因此,研究支护条件下深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支护参数优化对确保深埋岩体工程安全施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预应力锚杆支护后的深埋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预应力锚杆受力特征和围岩变形因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锚杆受力来研究深埋洞室锚固围岩变形规律的反演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因素影响下的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而优化了洞室开挖及支护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预应力锚杆的受力特征及其中性点的位置。深埋洞室开挖并完成初期支护后,锚杆与围岩产生协调变形。基于杆岩耦合原理和锚杆中性点理论,建立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和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支护条件下预应力锚杆的受力特征。根据杆体静力平衡条件,确定杆体表面剪应力为零的中性点位置和该处的最大轴力值。(2)探讨了锚杆支护条件下洞室围岩的变形规律。建立锚固围岩力学计算模型,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和中性点理论,考虑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效应,分析了初期支护条件下洞室围岩弹塑性区的应力分布规律,构建了杆体中性点处的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半径的解析关系式。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锚杆最大轴力值来反演分析围岩的变形范围。(3)分析了锚杆支护条件下深埋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深埋洞室锚固围岩变形是受开挖扰动、地质强度指标、锚杆预应力及孔隙水压力等主要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基于杆体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半径的解析关系,推导出多因素影响下围岩变形范围和洞壁位移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洞室围岩塑性区及破裂区半径随开挖扰动和孔隙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地质强度指标和锚杆预应力的增加而减小。(4)建立了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考虑深埋锚固围岩的变形特点,在总结分析地下工程常用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取饱水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渗水量、岩体风化程度、开挖扰动、锚杆轴力、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作为评价因素,构建了深埋锚固围岩稳定性模糊评价模型,实现对深埋洞室施工阶段围岩稳定性的适时动态分析。(5)提出了深埋洞室开挖预留量及锚杆支护参数的优化方案。以秦岭某在建深埋引水隧洞为工程背景,在对该隧洞锚固围岩稳定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利用上述理论计算了初期支护条件下锚杆中性点位置、隧洞围岩变形范围及洞壁位移量,进而确定了该隧洞合理的开挖预留变形量及其锚杆支护参数。结合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工程适用性。研究成果对深埋洞室变形控制及安全施工具有积极意义。
郑力雄[2](2021)在《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号引水隧洞施工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越来越多,引水隧洞工程是引水工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物,也是引水工程穿越山岭的常见形式。引水隧洞施工时常受到地质环境复杂、施工工序多、施工作业面狭小、施工工期长、未知隐患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增多,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也相应增加。对引水隧洞施工期风险进行辨识、分析与评价,对保障引水隧洞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隧洞为研究对象,依据隧洞施工实际情况,针对2#隧洞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按风险管理中识别、分析、评价的过程,采用德尔菲法与风险分解结构法(RBS)结合对引水隧洞施工期风险予以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分析法结合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并最终确定了2#隧洞工程的风险等级。在风险识别阶段,本文将德尔菲法与RBS结合,通过德尔菲法向专家开展问卷调查,应用风险分解结构法将引水隧洞施工风险逐层分解,将问卷结果分析、整理后,最终筛选出6个方面,24个风险指标因素,构成引水隧洞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风险评价阶段,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建立了基于AHP-灰色的引水隧洞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在风险案例阶段,本文阐述了2#隧洞的概况、地质条件、施工方式等背景,从六个方面对2#隧洞施工出现的主要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利用AHP-灰色模型,分析计算得到了指标体系各层级的权重,采用得到的权重与德尔菲第三轮专家打分结合,划分5个灰度,进行灰色聚类分析,最终综合计算结果,得到2#隧洞工程风险评价等级,并针对一些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借此研究,为后续具备相条件、同类型的长距离引水隧洞施工期风险识别与应对,提供部分参考。
任忠效[3](2020)在《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隧道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隧道多建于山岭之中,呈线性分布,且深埋地下,隐蔽性比较强,勘测设计阶段难以通过有限的钻孔精确揭示隧道地质条件。同时,隧道施工的孕险环境和致灾因子复杂多变,潜在的风险因素多;现有的施工许可评价工作也处于探索阶段,其结果准确性相对较低,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求;再加上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成果也未能有效的指导隧道施工,导致隧道施工过程中坍塌、突泥、涌水等灾害事故频发。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基于BIM和实时超前地质预报的隧道施工许可机制,以便实现高效、实时、动态的风险调控和预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文笔山隧道实际工程为例,开展隧道施工信息化与施工许可机制方面的相关研究。首先,基于传统二维图纸和相关文字报告,建立了隧道结构及其地质条件的三维BIM宏观、粗略模型;然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基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将典型结构面、断层、地质构造等信息引入到前述宏观、粗略地质BIM模型中,实现地质模型的实时动态更新、修正和精细化建模;最后,基于精细地质模型和拟采用的隧道施工工法、开挖工艺、支护参数等因子,开展了隧道施工许可定量评价工作,评价精细地质条件下,掌子面前方采用拟定施工方案隧道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安全是否有保障,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实现对拟定施工方案的动态调整。通过上述的宏观建模—超前地质预报—精细化修正建模—拟定方案的评价—动态调整,为隧道的施工许可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研究成果可以适用于一般山岭隧道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学箫[4](2020)在《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研究 ——以J铁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交通网络是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铁路干线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越来越展现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而隧道作为连通线路的重要节点日益突出其重要性。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建设完工的铁路隧道长达16331km,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但隧道工程因其施工技术复杂程度高、劳动密集型等特点,其质量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所以需要对隧道建设质量风险加强管理使之有效受控,在施工阶段这类问题往往更加突出。目前,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虽然不少,但观点并不一致。而基于新奥法的铁路隧道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隧道施工质量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进行评价。首先,对质量、施工质量、风险管理以及工程质量风险等有关理论进行研究,界定了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的概念。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的特点,对其施工质量风险的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考虑隧道建设有关的国家标准,基于WBS、4M1E-RBS以及专家访谈对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进行指标,根据识别的结果,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到最终的施工质量风险因素清单。其次,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作为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的方法。根据识别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指标体系,构建EWM-GRA评价模型。最后,进行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的案例研究,以JGL隧道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关的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的重大的施工质量风险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的理论与隧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理论在隧道施工管理中的运用,为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同类工程的施工质量风险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云青[5](2020)在《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武高速小山坪隧道为大断面浅埋公路隧道,主要穿越复杂的卵砾石地层,属于典型的软弱破碎岩土体结构,围岩整体自稳及成洞条件差,易坍塌,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开展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共技术研究对同类型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监控量测等方法,开展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从勘察资料分析和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可以看出,小山坪隧道主要穿越地层岩性为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土,平均厚度35m;卵砾石土体粘聚力C为0.01 1MPa,内摩擦角φ为42°,只在有约束的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经综合分析,[BQ]值远远小于V级围岩综合分级标准250划定值。(2)首先,运用弹塑性理论模型和FLAC3D数值模型对未支护条件下不同埋深隧道围岩的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卵砾石层隧道开挖会发生大变形破坏和坍塌,据此提出超前预支护技术的采用和施工工法的选取是保证隧道开挖稳定的关键。其次,对小山坪隧道超前小导管、R32N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等超前预加固技术的方法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施工工法、不同开挖进尺等工况下围岩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留核心土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开挖进尺为1m时是该卵砾石层隧道最佳的施工工法。(3)通过小山坪隧道围岩变形现场监测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了该卵砾石层隧道的围岩变形规律。数据分析表明,隧道拱顶最终沉降量在22mm至41.8mm之间,远远小于200mm的极限位移控制值,说明采取的超前预支护技术和施工工法是科学合理的。并通过隧道围岩稳定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二次衬砌的最佳施作时间为36天左右。
谭忠[6](2020)在《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山川广阔,隧道数量巨多,近些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山岭公路隧道向着“深、长、大”的方向发展,隧道建设往往有着工程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但目前我国山岭隧道的修建主要选择钻爆法,在二次衬砌浇筑、养护等方面存在施工效率低、工期长、质量差等问题,而隧道装配式衬砌具有工作实效性强、衬砌结构质量高、拼装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很好地解决目前钻爆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是构件预制化的前提条件,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生产的规模化和施工的机械化,因此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研究对于促进隧道建设装配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的结构设计参数标准化,通过实地监测,对不同围岩等级、不同装配时机、不同埋深进行组合模拟分析,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综合比较分析二次衬砌的荷载分担比,给出了不同条件下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建议值。然后,根据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建议值计算装配式衬砌所分担的围岩荷载,从而对装配式衬砌的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并从装配式衬砌耐久性、幅宽、厚度及配筋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不同围岩等级下的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给出较为适宜的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方案。同时,本文还对装配式衬砌拼装装备及现场拼装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成果有:1)从分块方案、接头构造、接缝防水、衬砌厚度等方面研究,提出了初步的适宜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的结构方案。2)通过文献查阅、实地监测和数值模拟,提出了山岭隧道装配式衬砌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荷载分担比例建议值。3)以建议的衬砌荷载分担比计算得到各级围岩下二次衬砌承受的围岩荷载,多工况进行装配式衬砌应力应变规律及安全性分析,提出优化后的装配式衬砌设计标准化方案。4)根据装配式衬砌的标准化方案,对衬砌的拼装施工配套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两套适合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的拼装设备及施工技术。本文研究的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建议值、装配式衬砌设计标准化方案和装配式衬砌拼装装备及现场拼装技术,对于在山岭公路隧道采用装配式衬砌作了有益的探索,并可对以后山岭公路隧道采用装配式衬砌提供指导。
余旭[7](2020)在《煤系软岩隧道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工程为新建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高坡隧道,通过理论分析、现场监控量测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对高坡隧道煤系地层拆换段大变形发生机理,变形段拆换过程中隧道受力变形情况,新支护方案下高坡隧道安全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以上研究对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论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查阅隧道软岩大变形相关文献,对隧道软岩大变形研究现状、围岩压力理论计算方法、层状围岩变形机制及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等已有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对高坡隧道前期地址勘察资料、现场施工揭露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破坏情况、隧道施工方法、新旧支护方案结构参数、和已有的隧道变形特征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以上资料文献对高坡隧道在原支护方案下变形破坏机制、大变形等级、破坏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2)结合新支护方案确定高坡隧道试验段现场监控量测方案,监测项目包括围岩应力、钢架应力、混凝土应力、锚杆轴力、围岩内部位移和二次衬砌钢筋应力,对以上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包括绘制各项目监测数据随隧道施工变化的时程曲线,各项目监测数据稳定后沿断面的空间分布图,以此作为分析高坡隧道煤系地层变形段拆换过程中隧道受力变形的重要依据。(3)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高坡隧道进行数值分析,首先整理出高坡隧道前后初期支护主要区别,以此确定二维数值分析的不同工况,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工况下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初期支护应力的变化情况;其次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根据现支护方案建立三维模型,模拟隧道在实际应力状态及地质情况下围岩与支护结构随隧道开挖的受力与变形情况,提取目标断面下围岩位移、初期支护结构应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和二次衬砌应力变形受力稳定后数值结果,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同类型监测项目的变化规律和稳定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现支护方案下隧道的安全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4)结合高坡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以及隧道施工时揭露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情况,提出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原则,对高坡隧道变形段变形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苏林建[8](2020)在《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投入,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越来越多穿越黄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被规划修建,黄土在较低含水率的状态下能维持较好的壁立性,但被水浸泡后强度骤减,围岩较长时间难以稳定,本文针对西会高速庞湾隧道富水浅埋段由于其开挖后崩解速度快,自承能力弱尤其拱脚承载力不足、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大等特点,为实现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进行富水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1)基于相似理论,采用具有庞湾隧道现场工程性质相似土,依据相似比制作软塑状土质浅埋隧道模型,探究其在开挖过程硬塑状土质与软塑状土质围岩压力与变形的演化规律,对比出两种状态下隧道开挖净空位移特点。(2)以庞湾隧道现场测试基础上,选取典型断面进行分析,在中台阶开挖时,拱顶沉降达到34mm/d,上台阶拱脚承载力不足,常规拱脚支护的设计并不能控制拱脚稳定的特点,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隧道净空位移得到控制,施工得以顺利进行。(3)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一步研究庞湾隧道典型软塑状黄土隧道开挖位移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并开展三维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分析地下水作用下对浅埋黄土地层变形特点,并与仅考虑力学计算下的结果进行对比。(4)通过不同支护工况的数值分析,对比三台阶Φ89大锁脚锚管设置不同下斜角、扩大不同拱脚尺寸以及中管棚+小导管支护对浅埋富水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台阶锁脚锚管的下斜角度对隧道净空位移的控制不一致,上台阶锚管在控制隧道净空位移的效果较中、下台阶的锚管显着,在上台阶可适当增长锚管长度;2)通过大拱脚支护,对浅埋富水黄土隧道的拱部沉降的控制有明显效果,沉降减小约10.9%,而对于边墙水平收敛控制作用有限,其中在上台阶设置60cm~80cm大拱脚对隧道沉降控制更为有利,3)中管棚+小导管支护较仅设置小导管工况地表沉降减小约10%,拱顶沉降减小约22.8%。
沈炎[9](2020)在《新奥法施工在隧道中的应用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隧道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工程进度不快且工程造价高。而新奥法摆脱岩体不同性质的束缚,利用喷射混凝土对围岩表面进行加固,并加以锚杆等支护结构,在不同的围岩条件下都能起到很好的支护作用。
张龙,高菊茹,袁玮[10](2019)在《地铁区间暗挖法施工技术比选》文中提出为解决合理选择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开挖过程中发生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及地下水位下降的难题,通过调研国内地铁区间隧道常用的暗挖施工技术及日本结合新奥法原理与挤压混凝土施工技术(ECL工法)提出的盾构隧道现浇混凝土衬砌系统(SENS工法),对矿山法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技术和SENS工法在适应地层、场地占用、所需埋深、衬砌质量、地表沉降、交通影响、地下管线影响、施工噪声、施工风险、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比选,得出SENS工法在富水砂层施工的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衬砌质量、地表沉降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明显,值得在国内研究并推广应用。
二、地下隧道新奥法施工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隧道新奥法施工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因素影响下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深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深埋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杆岩耦合下深埋洞室围岩变形研究 |
2.1 预应力锚杆与围岩协调变形力学机制 |
2.1.1 锚杆围岩耦合原理 |
2.1.2 锚杆中性点理论 |
2.1.3 预应力锚杆—围岩相互作用分析 |
2.2 预应力锚杆中性点分析 |
2.2.1 预应力锚杆中性点计算模型的建立 |
2.2.2 预应力锚杆中性点位置分析 |
2.3 锚杆支护条件下洞室围岩弹塑性分析 |
2.3.1 深埋洞室锚固围岩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2.3.2 塑性区应力分析 |
2.3.3 弹性区应力分析 |
2.4 锚杆支护条件下洞室围岩变形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深埋洞室锚固围岩变形主控因素分析 |
3.1 Hoek—Brown强度准则 |
3.2 单因素对围岩强度参数的影响分析 |
3.2.1 开挖扰动和地质强度指标对围岩强度参数的影响 |
3.2.2 锚杆预应力对围岩强度参数的影响 |
3.3 孔隙水压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分析 |
3.4 多因素作用对围岩变形范围的影响分析 |
3.5 多因素影响下洞壁位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多因素影响下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评价 |
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1 评判步骤 |
4.2.2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
4.2.3 权重分配方法 |
4.3 多因素影响下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评价 |
4.3.1 评价集的建立 |
4.3.2 因素集的建立 |
4.3.3 隶属函数的确定 |
4.3.4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隧洞围岩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5.3 初期支护后隧洞围岩变形范围计算 |
5.4 隧洞开挖预留量与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
5.4.1 隧洞开挖预留变形量的优化 |
5.4.2 隧洞围岩锚杆支护参数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号引水隧洞施工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
2.1 风险管理概述 |
2.1.1 风险管理 |
2.1.2 引水隧洞风险管理 |
2.2 风险识别 |
2.2.1 风险识别的过程 |
2.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2.2.3 本文风险识别的方法 |
2.3 风险评价 |
2.3.1 风险评价的内涵和过程 |
2.3.2 引水隧洞风险评价 |
2.3.3 几种风险评价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概况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
3.1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隧洞工程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水文气象 |
3.1.3 地质条件 |
3.1.4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控制 |
3.2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
3.2.1 施工出现的问题 |
3.2.2 采取的相应措施 |
3.3 本章小结 |
4 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引水隧洞道施工期安全风险特点 |
4.1.1 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方法及特点 |
4.1.2 引水隧洞主要风险事件 |
4.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德尔菲-RBS法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3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本章小结 |
5 风险评价模型确定及应用 |
5.1 基于AHP-灰色理论建立2#隧洞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
5.1.1 层次分析法与灰色聚类分析 |
5.1.2 引水隧洞AHP-灰色施工风险评价模型 |
5.1.3 引水隧洞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建立 |
5.2 风险评价模型应用——2#隧洞施工风险综合评价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基于灰色聚类的风险评价 |
5.3 风险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3)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BI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建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隧道施工许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笔山隧道项目工程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3 水文地质 |
2.4 隧道设计 |
2.5 隧道施工段施工方案 |
3 基于BIM的文笔山隧道支护结构及地质建模 |
3.1 基于Dynamo隧道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
3.1.1 隧道BIM模型构建平台概述 |
3.1.2 隧道建模精度 |
3.1.3 隧道构件参数化建模方法 |
3.1.4 文笔山隧道模型创建 |
3.2 随址区三维地质BIM模型构建 |
3.2.1 地质数据特点及建模方法确定 |
3.2.2 地质建模流程 |
3.2.3 地质数据收集及规范化预处理 |
3.2.4 地质数据可视化 |
3.3 模型的分析与应用 |
3.3.1 结构模型信息查询与工程量统计 |
3.3.2 地质模型空间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综合地质预报中TSP数据的地质模型优化 |
4.1 TSP工作原理 |
4.2 TSP技术理论基础 |
4.2.1 岩体的弹性参数 |
4.2.2 弹性波理论 |
4.3 文笔山隧道TSP技术应用 |
4.3.1 TSP系统组成 |
4.3.2 TSP探测系统布置及数据采集 |
4.3.3 地质预报数据解译 |
4.3.4 实例工程应用 |
4.4 TSP数据融合精细化建模 |
4.4.1 基于TSP数据三维可视化精细建模 |
4.4.2 地质模型分段更新 |
4.5 文笔山隧道综合预报成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精细地质预报数据的施工许可评价 |
5.1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理论 |
5.1.1 隧道施工许可机制的概念及评价意义 |
5.1.2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指标构建 |
5.1.3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方法 |
5.1.4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标准及准则 |
5.2 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估及施工优化流程 |
5.3 隧道施工许可评价实例应用 |
5.3.1 施工段工程概况 |
5.3.2 施工段评价指标参数 |
5.3.3 施工许可评价 |
5.3.4 评价结果 |
5.4 隧道未开挖段风险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研究 ——以J铁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有关概念 |
2.1.1 工程质量与工程施工质量 |
2.1.2 工程质量风险及构成 |
2.1.3 隧道工程及其特点 |
2.2 风险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
2.2.1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2.2.2 风险的识别 |
2.2.3 风险的评价 |
2.2.4 风险的应对 |
2.3 工程质量风险的文献综述 |
2.3.1 工程项目的风险要素 |
2.3.2 4M1E理论 |
2.3.3 质量风险指标体系 |
2.3.4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
2.4 研究评述 |
3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的识别 |
3.1 隧道工程的施工特点 |
3.1.1 隧道的基本构成 |
3.1.2 隧道施工的技术特点 |
3.1.3 隧道工程的工序分解 |
3.2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的识别 |
3.2.1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识别的思路 |
3.2.2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识别 |
3.3 风险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3.3.1 有效性验证的方法 |
3.3.2 指标的有效性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评价体系与模型 |
4.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过程 |
4.2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基于EWM-GRA的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评价模型 |
4.3.1 基于EWM的风险权重确认 |
4.3.2 灰色关联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J铁路JGL隧道工程的案例分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项目概况 |
5.3 J铁路JGL隧道施工管理 |
5.4 J铁路JGL隧道施工质量风险评价 |
5.4.1 数据获取 |
5.4.2 权重计算 |
5.4.3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4.4 结果分析 |
5.5 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指标有效性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J铁路JGL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指标专家打分调查问卷表 |
附录3: 隧道施工质量风险因素单样本T检验 |
致谢 |
(5)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4 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地质概况及隧道围岩分级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 |
2.2 小山坪隧道围岩特性试验研究 |
2.2.1 围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2.2 洞身工程地质评价 |
2.3 小山坪隧道围岩分级 |
2.3.1 围岩分级标准 |
2.3.2 小山坪隧道围岩分级 |
2.4 本章小结 |
3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3.1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人为施工因素 |
3.2 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 |
3.2.1 强度判据 |
3.2.2 塑性区判据 |
3.2.3 位移判据 |
3.3 基于理论计算的不同埋深围岩稳定性分析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隧道弹塑性模型计算的解析解 |
3.4 基于数值模拟的不同埋深围岩稳定性分析 |
3.4. 1FLAC3D理论和模型的建立 |
3.4.2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卵砾石层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4.1 卵砾石层隧道超前预支护施工技术 |
4.1.1 小山坪隧道超前支护方法 |
4.1.2 超前支护作用机理 |
4.1.3 超前预报技术 |
4.2 卵砾石层隧道常用施工工法 |
4.2.1 三台阶法 |
4.2.2 分步开挖法 |
4.3 基于FLAC3D模拟施工工法优化研究 |
4.3.1 模拟工法的选取 |
4.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
4.3.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4 三台阶法开挖位移分析 |
4.3.5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位移分析 |
4.3.6 不同开挖进尺开挖时位移分析 |
4.4 小山坪隧道施工工法开挖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卵砾石层隧道稳定性的监控量测 |
5.1 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5.1.1 主要内容 |
5.1.2 必测项目 |
5.1.3 选测项目 |
5.2 小山坪隧道监测方案 |
5.2.1 测点埋设方案 |
5.2.2 监测频率 |
5.2.3 围岩稳定性控制基准和位移警戒基准 |
5.3 基于监测数据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5.3.1 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分析 |
5.3.2 围岩监测变形分析 |
5.3.3 隧道围岩稳定时间和稳定时变形值的统计分析 |
5.4 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装配式衬砌研究现状 |
1.2.2 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衬砌结构设计 |
2.1 装配式衬砌结构设计理论 |
2.2 装配式衬砌结构力学计算模型 |
2.2.1 装配式衬砌荷载分担比的力学计算模型 |
2.2.2 装配式衬砌管片的力学计算模型 |
2.2.3 装配式衬砌接头的力学计算模型 |
2.3 装配式衬砌结构方案 |
2.3.1 分块方案设计 |
2.3.2 接头构造设计 |
2.3.3 接缝防水设计 |
2.3.4 衬砌厚度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衬砌荷载分担比例研究 |
3.1 围岩、初支与二次衬砌的作用关系 |
3.1.1 围岩与初支作用关系 |
3.1.2 初支与二次衬砌作用关系 |
3.2 装配式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例的影响因素 |
3.3 装配式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例的研究方法 |
3.4 工程实例及文献查阅统计 |
3.5 实测围岩压力与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例分析 |
3.5.1 工程简述 |
3.5.2 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3.5.3 接触压力实测方案 |
3.5.4 围岩压力实测值分析 |
3.5.5 围岩压力经验值计算 |
3.5.6 围岩压力实测值与经验计算值比较 |
3.5.7 实测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例分析 |
3.6 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例数值模拟 |
3.6.1 有限元分析软件 |
3.6.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6.3 计算结果分析 |
3.7 二次衬砌荷载分担比的建议值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衬砌结构厚度优化及设计参数标准化 |
4.1 二次衬砌荷载计算 |
4.2 安全性评价方法 |
4.3 装配式衬砌结构厚度优化 |
4.3.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 |
4.4.1 装配式衬砌厚度及配筋率 |
4.4.2 装配式衬砌耐久性 |
4.4.3 装配式衬砌幅宽 |
4.4.4 装配式衬砌构造设计 |
4.5 标准化装配式衬砌的配筋及验算 |
4.5.1 正截面配筋计算 |
4.5.2 截面复核及强度验算 |
4.5.3 裂缝宽度验算 |
4.5.4 环向连接螺栓验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衬砌拼装装备及现场拼装技术 |
5.1 装配式衬砌结构概况 |
5.2 拼装设备功能与工作原理 |
5.3 拼装形式 |
5.3.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拼装施工合理步序 |
5.4.1 垫层施工及基底精平 |
5.4.2 预制仰拱吊装 |
5.4.3 预制拱圈拼装 |
5.4.4 预估使用效果 |
5.5 定位控制与纠偏微调 |
5.5.1 .拼装定位 |
5.5.2 .纠偏控制 |
5.6 注浆回填与防水材料 |
5.6.1 衬砌背后注浆 |
5.6.2 榫槽注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煤系软岩隧道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研究现状 |
1.2.2 围岩压力的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层状岩体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
1.2.4 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5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定技术方法 |
第2章 高坡隧道大变形机制探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
2.1.2 隧道地应力测试 |
2.1.3 高坡隧道变形段原支护方案 |
2.1.4 隧道变形破坏特征 |
2.2 大变形机制探究 |
2.2.1 隧道大变形等级研究 |
2.2.2 变形段层状围岩受力分析 |
2.2.3 高坡隧道大变形原因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高坡隧道大变形拆换段应力监控量测 |
3.1 高坡隧道变形段新支护方案 |
3.2 高坡隧道变形段监控量测技术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方案 |
3.3 变形拆换段监测成果分析 |
3.3.1 围岩压力 |
3.3.2 混凝土应变 |
3.3.3 钢拱架应力 |
3.3.4 锚杆轴力 |
3.3.5 围岩内部位移 |
3.3.6 二次衬砌钢筋计应力 |
3.4 小结 |
第4章 高坡隧道大变形拆换段数值分析 |
4.1 概述 |
4.2 新旧支护结构受力情况二维数值分析 |
4.2.1 模拟工况及建模实现 |
4.2.2 二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 高坡隧道大变形段新支护方案三维数值分析 |
4.3.1 三维有限元模型 |
4.3.2 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煤系地层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
5.1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原则 |
5.2 高坡隧道变形控制工程技术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测试研究 |
1.2.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1.2.3 数值分析研究 |
1.2.4 富水黄土支护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浅埋富水黄土隧道施工特点及难点 |
2.1 概述 |
2.2 浅埋富水黄土隧道的工程特性 |
2.2.1 地下水迁移特性 |
2.2.2 含水率对抗剪强度影响 |
2.2.3 浅埋黄土隧道特点 |
2.3 依托工程概况 |
2.3.1 隧道概况 |
2.3.2 开挖与支护设计 |
2.4 现场施工特点与难点 |
2.4.1 围岩强度低 |
2.4.2 地下水丰富 |
2.4.3 围岩变形速率快 |
2.4.4 埋深浅 |
2.4.5 工期紧 |
2.5 富水土质隧道工程类比分析 |
2.5.1 富水土质隧道建设统计 |
2.5.2 隧道建设经验总结 |
2.6 小结 |
第三章 黄土隧道相似模型 |
3.1 相似理论及参数 |
3.1.1 相似理论 |
3.1.2 相似常数确定 |
3.2 模型材料 |
3.2.1 土体选取 |
3.2.2 相似土室内试验 |
3.3 方案设计 |
3.3.1 试验仪器 |
3.3.2 测点布置 |
3.4 实验步骤 |
3.4.1 模型填土 |
3.4.2 隧道开挖 |
3.5 实验现象分析 |
3.6 实验数据分析 |
3.6.1 围岩内部变形 |
3.6.2 地表沉降 |
3.6.3 围岩应力变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控制技术及监测分析 |
4.1 概述 |
4.2 现场控制措施 |
4.2.1 排水措施 |
4.2.2 拱脚补强 |
4.2.3 及时封闭掌子面及注浆 |
4.2.4 扩大拱脚 |
4.2.5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 |
4.2.6 短进尺 |
4.3 富水黄土隧道监测目的与内容 |
4.3.1 现场监测目的 |
4.3.2 监测内容 |
4.4 监测方案 |
4.5 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依托工程数值分析 |
5.1 概述 |
5.2 有限差分FLAC~(3D)原理 |
5.2.1 概述 |
5.2.2 流固耦合计算原理简介 |
5.3 计算假定及模型构建 |
5.3.1 模型计算参数 |
5.3.2 几何模型 |
5.3.3 隧道的施工过程模拟 |
5.3.4 分析工况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不考虑地下水渗流分析 |
5.4.2 有无水土耦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支护措施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分析 |
6.2.1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模型建立 |
6.2.2 锁脚锚管支护优化效果分析 |
6.3 扩大拱脚支护分析 |
6.3.1 大拱脚支护模型建立 |
6.3.2 大拱脚支护效果分析 |
6.4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分析 |
6.4.1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模型建立 |
6.4.2 中管棚+小导管支护效果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奥法施工在隧道中的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奥法 |
2 新奥法施工特点 |
(1)及时性: |
(2)封闭性: |
(3)粘结性: |
(4)柔性: |
3 新奥法施工手段与顺序 |
(1)开挖: |
(2)第一次支护: |
(3)第二次支护和封底: |
4 新奥法施工的不足 |
5 结语 |
(10)地铁区间暗挖法施工技术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常见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技术 |
1.1 矿山法施工 |
1.1.1 矿山法的特点 |
1.1.2 工程应用 |
1.2 盾构法施工 |
1.2.1 盾构法的特点 |
1.2.2 工程应用 |
2 日本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新技术 |
2.1 SENS工法的施工工艺 |
2.2 SENS工法的特点 |
2.3 工程实例 |
3 地铁区间隧道暗挖施工工法技术经济性分析 |
3.1 技术性分析 |
3.2 经济性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四、地下隧道新奥法施工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因素影响下深埋洞室锚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优化研究[D]. 姚尧.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2号引水隧洞施工风险评价研究[D]. 郑力雄.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BIM的山岭隧道施工许可评价研究[D]. 任忠效.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评价研究 ——以J铁路为例[D]. 吴学箫.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卵砾石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施工技术研究[D]. 王云青.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山岭公路隧道装配式衬砌设计参数标准化研究[D]. 谭忠.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煤系软岩隧道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研究[D]. 余旭.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浅埋富水黄土隧道开挖变形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D]. 苏林建. 长安大学, 2020(06)
- [9]新奥法施工在隧道中的应用与分析[J]. 沈炎.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6)
- [10]地铁区间暗挖法施工技术比选[J]. 张龙,高菊茹,袁玮.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