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枚“大理国”的钱币(论文文献综述)
丽娜[1](2020)在《《探秘蒙古帝国舰队消失之起源》(三四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这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是The Origins of the Lost Fleet of the Mongol Empire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此书作者是Randall J.Sasaki,他的专业为考古学和人类学。作者亲自参与了此次在日本的挖掘蒙古沉船考古活动,所以书中内容十分真实详尽。本书出版于2015年,目前在国内尚未有其它译本。译者所选章节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其中含有大量科技用语与航海工具名称术语。译者在做好充足的译前准备工作后,便把重心放在挑选翻译重难点上。译者经过反复阅读最终将翻译难点分为三部分,词汇方面,句法方面以及语篇层面。因为本书包含大量海事术语,所以译者在词汇方面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翻译这些专业术语。其次则是一些词在不同语境下词性发生了变化,所以译者需对其进行词性转换。句法方面的难题,译者认为主要在描述船只构造的长句上,以及一些句子的连贯性问题。而在语篇方面,译者认为衔接以及连贯性是要重点考虑的。对于以上翻译难题,译者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词汇方面,因为大部分航海工具名称具有专业性,单一性,以及约定俗成性,并且是从古沿用至今的。所以译者主要采取了直译和意译方法。句法方面,译者对于一些典型的定语从句运用了前置法,后置法以及灵活翻译的方法,以及一部分句子运用到了省译和增译,语篇层面,译者运用了指代和替代来解决原文篇章衔接难点,而对于原文语篇连贯性难题,译者采取了重构以及增加背景信息的方法。在这次翻译实践中,译者真正地把翻译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了一起,也通过实践对于翻译理论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新的见解。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发现了很多不足,译者将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尽力补足缺陷,比如在专业知识层面,文化知识层面,以及良好的翻译习惯方面。只有提高自己,译者才能胜任未来的翻译工作。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杨冰华[3](2019)在《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及所涉佛事活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夏史籍的失载以及藏经洞封闭造成相关营建文书缺失有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历史文献考据、艺术史图像证史等理论与方法,充分利用敦煌西夏洞窟中保留的壁画、题记以及黑水城等地出土文书等材料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结构主要包括绪论、七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首先,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学术史回顾、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等问题做必要说明与限定。正文按照研究材料将内容分为莫高窟和榆林窟两部分。作为崇信佛教的国度,西夏统治时期在敦煌进行了大量洞窟营建及寺院建设活动。皇庆寺是莫高窟的一座重要寺院,就其命名缘由学界均认为其因营建于元皇庆年间而得名。通过对黑水城等地出土佛经等材料以及西夏史籍的梳理,认为该寺是西夏乾佑二十年(1189)仁宗皇帝嵬名仁孝登基五十周年之际,敦煌以嵬名智海、翟嵬名九等人为代表的佛教领袖为其庆贺所建。除寺院之外,西夏在敦煌也重修了很多洞窟,不过由于与前期艺术题材存在很大相似性,目前具体洞窟分期还存在较大争议。莫高窟第38窟新发现一则题记,文章就其时代、作者及题记在洞窟断代问题上的价值做了解读。该题记由金元之际东夏僧人道洪书写,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工匠,按照当时流行的印度波罗样式造像风格,在该窟建造一身降魔触地印菩提像。另外,莫高窟第61窟是曹氏归义军时期营建的洞窟,西夏乾佑十五年(1184)、乾佑二十年(1189)、天庆二年(1195)仁宗及皇后罗氏三次大规模举行法事活动,借此殊胜时机,敦煌佛教领袖巧妙地重修了该窟甬道壁画。西夏之所以选择此窟是因为主室西壁大幅五台山图契合了其五台山文殊信仰需求;榆林窟第29窟图像题材与蒙元时期西夏遗僧一行慧觉编撰的《华严忏仪》可以较好地对应起来。因而,该窟可能是西夏时期的一座华严道场。国师、禅定高僧、净土变、文殊变与普贤变以及密教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在法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信众在往生净土、密教护持等资荐下,最终到达莲华藏世界。敦煌石窟群是西夏佛教活动中心之一,信众往往前往那里巡礼圣迹,礼佛修行。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一行七人在榆林窟修行四十余日,并在第15窟、第16窟题写了珍贵的发愿文题记。对此题记在前人释读基础上重新做了录文,并就其内容从惠聪僧团成员的民族成分、多样化身份、僧团修行活动等方面做了解读。西夏时期瓜州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惠聪一行中的弗兴、安住等人可能是中古遗留的粟特人后裔;僧团成员身份包括赐紫僧、出家弟子、在家弟子以及白衣行者、行婆等多种身份。另外,西夏作为偏居西北内陆的割据势力,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使其农业生产活动长期处于薄弱状态。文章以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普贤变为研究材料,对西夏时期瓜沙地区祈雨活动做了解读。该窟窟门两侧绘制的文殊变与普贤变上书写清代嘉庆年间祈雨活动题记,其原因可能与文殊变中出现五身龙王像有关。西夏之所以接收宋地传播而来具有龙王像的图像样式是因为恰好契合了其祈雨需求。总之,西夏统治时期敦煌洞窟营建所涉佛事活动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由于史料缺失等诸多主客观条件限制使这一成果未能很好地系统化,采用专题式的讨论模式则避免了面面俱到而无法深入的弊端。
毛志萍[4](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陈筱娇[5](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王必建[6](2018)在《先秦秦汉时期海贝遗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使用海贝,夏代海贝使用增多、范围扩大,史前至夏代为中国古代海贝使用的初始期;商周时代为海贝使用的辉煌期,其中商代步入兴盛期,两周时期达到高潮,可谓“爆发期”;到了秦汉,海贝的使用进入了快速衰落期,使用海贝的习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此后的整个封建时代,大量而广泛使用海贝的历史一去不返。中国古代出土海贝的遗址类型主要为墓葬,上述海贝使用情况的历史趋势在随葬海贝的各时期墓葬中皆有明确反映。海贝的随葬位置和方式上,史前时期至夏代较为单一,商周时代较为复杂,到了秦汉时期又开始简化。仿制海贝的材质及其制作、加工工艺方面呈现的阶段特征为:史前至商周,仿制的种类越来越多,加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到了秦汉时代,种类锐减,加工工艺呈现简单化趋势。中国古代所用海贝的主要功用包括装饰、交换中介(或货币,含财富象征)、宗教意义、护身符等,都是人群生存与更好生存需求的体现。海贝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时期、相应地域的社会状况及彼此间的关系,使用海贝的地域范围、多寡、方式等都基于相应的社会生存状况。海贝集中分布于一些地域、时段及在一定时段出现在多大的地域范围,本身表明这不是偶然,而是充分反映了其背后紧密关联着的族群及其文明,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明形成、发展道路的反映。自新石器时代末期到秦汉时期是东亚先民广泛使用海贝的时期,是人群开发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例证。在这3000余年间,海贝之外的“海产品”很少发现,表明先民对海贝的一致钟爱,见证了各地人群间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大致过程。在较早成熟的黄河流域文明的“磁场”内,中心与周边、中心各地域之间相互渗入并吸收彼此的文化因素,终于促成了发展至今的统一多民族格局。由类似海贝等物质而生发的共同价值观是形成该格局的内在基础。“海贝流动运动”所反映的人群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中国文明的构成元素部分“外来”的事实,从而说明中国文明从来都不是完全封闭发展的。只不过那些“外来”元素最终都被古代中国的核心文明群体所“融解”,而不再是其本来面貌。“外来”与“核心”共同铸就了整体意义上的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往来海域与内陆的交通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致被开拓出来,并得到此后长期的沿用和巩固,是中国统一多样化文明形成的重要条件。总之,中国文明诞生于早期人类的自然选择,各群体间的交流活动促成了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生存所需的初衷产生了对维持长期交往局面及交往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中心辐射式权力格局由此逐渐形成。内陆地区海贝的大量使用所呈现的近海人群与远海人群的持久交往,或表明了各地域间经济、文化的交融,或证实了人群远距离交通能力的发展等。以类似海贝为载体的持续不断的人群交往促成了东亚大陆上古老的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巩固,是统一多民族格局建立的非刻意的途径。海贝使用方式、流动路线的前后延续性特征正是中国文明前后相继、不曾中断的体现。这既是人群间长期交往的结果,反过来,在中心辐射式权力格局背景下,这种交往亦是中国文明延续的重要方式。五千余年的海贝流通史展现了古代中国生存文明的演进之路。海贝由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零散内地人群的少量使用,发展到三代(特别是商周)普遍而大量的使用,再到统一广域的秦汉帝国时期被逐步淘汰,是经验知识的积累、社会复杂程度的升级以及相应的社会运行模式变迁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张惠[7](2018)在《元明时期滇缅印商贸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印度陆上相邻,战略位置突出,是我国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阵地。早在秦汉时期,云南就通过蜀身毒道与缅甸、印度发生商贸往来,南诏、大理时期得到发展。元明时期,滇缅商贸往来较之前代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总体呈现出滇缅贸易进一步发展而滇印贸易出现萎缩的局面,故滇缅印商贸往来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国际区域市场的角度出发,全面探讨元明时期滇缅印间的商贸往来及其影响。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价值,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结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元明时期滇缅印商贸往来状况。主要围绕云南、缅甸、印度的商业发展情况,在考察云南与缅甸、印度间通商路线的基础上,探讨滇缅印商贸往来,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元明时期滇缅印贸易的变迁及其特点。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滇缅印商贸往来对云南、缅甸、印度所带来的影响。元明时期滇缅印贸易促进了云南、缅甸、印度边境上贸易城市的发展,加强了相互间的科技、文化的互汇交流,特别是元代因贝币在云南更广泛的流通推动了区域国际市场的发展。第四部分,结语。认为与唐宋时期相比,元明时期滇缅贸易更加繁荣,而滇印贸易出现萎缩。商贸往来不同程度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国际市场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历史上云南的对外贸易应置于区域国际视角下进行研究。通过文章四个部分的论述,可知,自元代将云南正式纳入中央版图之后,云南成为中国西南发展对外关系的前沿阵地。经过元明两代对云南对外交通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云南、缅甸、印度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条件。这一时期滇缅间的商贸往来呈现繁荣的状态,并表现出向盐棉等日常商品贸易转变等不同前代的特点,而滇印贸易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呈现出萎缩的态势。但是,从贝币交易的规模来看,滇印贸易仍在延续。由此得出结论,滇缅印是属于同一货币圈,同一国际市场的。
胡昊华[8](2018)在《重构《格古要论》:12到15世纪中国文人鉴藏中的趣味与品第》文中研究指明《格古要论》诞生于元末明初,该书对古器物进行分设门类,门类下又设子目,并按器物的高下等级构筑起了一个古物鉴赏的基本框架。本研究从《格古要论》的作者与版本考证入手,展开对曹昭的古器物排序问题的研究,涉及曹昭的评价标准、鉴赏语言等;并从《格古要论》与前人着述,尤其是《洞天清禄集》与《百宝总珍集》的对比分析着手,试图整理出曹昭的出版思路。另一方面,本研究又从趣味角度切入,力图分析自宋以来中国文人阶层对古器物品鉴的微妙变化;最后展开对古器物价格的讨论,试图进一步佐证《格古要论》之器物系统,揭开文人风雅背后之艺术市场,古物命运之悲欢离合。《格古要论》作者曹昭,字明仲,元末明初松江华亭人。曾编校《格古要论》的松江人舒敏在序言中称曹为“世为吴下簪缨旧族”,曹自称“先子贞隐处士,平生好古博雅,素蓄古法帖、名画、古琴、旧砚、彝鼎、尊壶之属,置之斋阁,以为珍玩。其售之者,往来尤多。”曹昭自幼耳濡目染,所以“取古铜器、书画、异物、分高下,辨真赝,举其要略,书而成编,析门分类”,纂成此书,为“世之好事者”提供借鉴。《格古要论》在流传过程中,主要出现了三卷本,五卷本,十三卷本和节录本等几种版本。另有流传较广的王佐增补十三卷本,不仅增加了“法帖题跋”,“金石遗文”,“文房论”,“古今诰敕题跋”等门类,而且在“古碑法帖”门类下大量抄录各处碑帖和考证跋语文字,在次序编排上也有变动,成为十三卷本,于天顺三年(1459)成书。现今学者普遍认为,《格古要论》基本传承了《洞天清禄集》的内容,本研究首次提出另一本对《格古要论》影响至深的市井之作《百宝总珍集》,通过对比《格古要论》与《洞天清禄集》、《百宝总珍集》的子目标题、子目内容、品评语言等,深入分析《格古要论》与二书的异同,并且从曹昭对二书不同程度的采纳,力图总结出曹昭的古物鉴藏观。本论文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格古要论》中的各类器物次第排序、品评标准与鉴赏语言。中国早至《历代名画记》、《二十四诗品》就开始讨论艺术品的高下,而曹昭采用了自己的一套品评标准与鉴赏语言,首次建构了一个完整的古器物等级系统,它也是中国文人第一次把价高价低明目张胆地记入了“清赏”的世界,高调地开启了一个宏伟辉煌的收藏时代。从《格古要论》的等级系统,本研究接下来探求的是文人的趣味问题。试图从青铜器、奢侈品与洋货、新趣味几个角度来分析自宋入元,再到明初的整个文人趣味微妙的改变。另外,本文还试图从图像中的古器物入手,比较绘画等图像中的古器物与《格古要论》等鉴赏指南中的古器物,并论证文人收藏之风雅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社交等息息相关,而《格古要论》这样的鉴赏指南正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阶梯、社交的辅助工具。最后本文还试图从古器物的价格角度,对《格古要论》的等级系统进行进一步佐证,汲取零散在各史籍文献中的古物交易片段,一方面对这些价格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期望读者能够借此一睹当时的艺术市场,感受古器物命运背后的各种悲欢离合。
王译[9](2018)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文中提出彝族地处西南一隅,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关于彝族的研究,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彝族的社会、文化、历史、科技、宗教、天文历法等都做了调查与研究,并得到诸多成果。度量衡是认识自然、进行生产劳动的手段,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乃至数理科技的发展史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目前对于少数民族度量衡的研究还很缺乏。彝族度量衡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且与彝族数学联系紧密。因此,笔者将彝族度量衡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数与计算进行整理分类,以了解彝族度量衡发展的数学基础;其次,对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进行挖掘探究,以窥探彝族数学思想及应用情况;最后,对伴随彝族度量衡所产生的货币与交易进行梳理分析,以反映与其相关的进制关系和数学运算。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询问调查法以及比较法。笔者翻遍所有四川彝区地方志,大量云南彝区地方志,以及部分彝区行业志。还曾先后前往成都、西昌、北京等地,于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民族文化宫进行实地考察。查阅论文180余篇,着作50余本,古籍10余部,并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笔者花费了一年时间。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截止时间,本文对彝族较为原始的度量衡进行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具体工作:(1)梳理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数与计算。笔者将此部分内容分为六个板块:数的起源,文字数码,整数、分数与小数,进制系统,九九乘法表以及四则运算。特别地,对于分数与小数部分,笔者运用询问调查法采访了相关的彝族学者以及彝族人,同时还用彝族古籍中的内容佐证相关结论。(2)探究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以国内外度量衡的历史发展情况为线索,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长度、面积、容量、重量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彝族度量衡的发展,在联系其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提炼出了其中所包含的数学元素。同时,对于文章中彝族和藏族所涉及到的相似计量单位,笔者还从社会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了比较。(3)分析彝族传统文化中货币与交易中的数学问题。根据彝族历史上的货币流通以及主要的交易方式,此部分内容被分为贝币、盐币、白银以及以物易物四个部分。对于主要货币的使用,笔者分别梳理了其使用情况,贬值过程,以及各单位之间的进制问题。而针对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笔者以彝族社会中的交易比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讨论的同时,还与《九章算术》栗米章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联系。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在探讨彝族度量衡中的数学与文化元素的同时,还可管窥彝族数学的发展情况,了解彝族数学思想与应用,为丰富彝族数学史添砖加瓦。
万明[10](2018)在《明代整体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云南大理》文中认为在整体丝绸之路的视野下,一方面,明代云南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汇合点或称枢纽。这表现在南方丝绸之路主要包括的云贵川三省中,惟有从云南可以出境通往外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相衔接,海贝就是最好的证明。大理以通行贝币而着称,以明末贝币为白银替代、海上丝绸之路极大发展而成为全球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明朝大理人李元阳撰《黑水辨》,提出"澜沧江即《禹贡》黑水说",经过徐霞客亲历考察而验证,无异揭示了云南大理在西北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互通互联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多元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核心区。以上两方面在以往的丝绸之路研究中为学界不同程度地有所忽略,应该切实加强研究。
二、一枚“大理国”的钱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枚“大理国”的钱币(论文提纲范文)
(1)《探秘蒙古帝国舰队消失之起源》(三四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Layout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1 Pre-translation |
2.2 In-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Translating Difficulties in Lexical Aspects |
3.1.1 Terminology of Ship’s Type and Shipbuilding |
3.1.2 Parts of Speech |
3.2 Translating Difficulties in Syntactic Aspects |
3.2.1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3.3 Translating Difficulties in Textual Aspects |
3.3.1 Textual Cohesion |
3.3.2 Textual Coherence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TO TACKLESPECIFIC DIFFICULTIES |
4.1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in Lexical Aspects |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
4.1.2 Free Translation |
4.1.3 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 |
4.2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in Syntactic Aspects |
4.2.1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Translating Attributive Clause |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
4.3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extual Aspects |
4.3.1 Textual Cohesion |
4.3.1.1 Reference |
4.3.1.2 Substitution |
4.3.2 Textual Coherence |
4.3.2.1 Reconstruction |
4.3.2.2 Adding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Lessons and Experience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APPENDIXⅢ GLOSSARY OF TERMS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
第三节 中间商 |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
附录三 :茶亭 |
附录四 :民间传说 |
(3)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概念限定 |
(一) 敦煌石窟 |
(二) 西夏洞窟 |
(三) 瓜沙二州 |
(四) 佛事活动 |
三 研究史回顾与展望 |
(一) 供养人画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二) 物质生活图像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三) 瓜沙佛教信仰与西夏洞窟营建研究 |
(四) 瓜沙佛事与西夏洞窟题记研究 |
四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目的及构想 |
第一章 敦煌西夏石窟概述 |
第一节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 |
第二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窟形 |
一 莫高窟、榆林窟 |
二 东千佛洞石窟 |
三 五个庙石窟 |
第三节 敦煌西夏石窟主要题材 |
一 显教图像 |
二 密教图像 |
第四节 敦煌西夏石窟与多元民族文化交流 |
一 宋 |
二 辽 |
三 回鹘 |
四 吐蕃 |
第二章 西夏统治瓜沙时期的寺院营建——以莫高窟皇庆寺为例 |
第一节 莫高窟皇庆寺简述 |
第二节 速来蛮西宁王之前的元代敦煌 |
第三节 莫高窟第61窟与皇庆寺的营建 |
第四节 西夏仁宗时期佛教活动与皇庆寺营建 |
第五节 皇庆寺位置管窥 |
小结 |
第三章 莫高窟第38窟道洪题记所见夏末元初敦煌石窟营建 |
第一节 道洪题记的时代 |
第二节 沙门道洪的身份 |
第三节 道洪建菩提像复原 |
一 唐代的菩提像 |
二 印度波罗样式的降魔触地印佛像 |
第四节 道洪题记与洞窟营建时代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皇室 |
第一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像两个问题 |
一 供养人身份诸说献疑 |
二 供养人重绘现象 |
第二节 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变与夏仁宗转轮王塑造 |
第三节 甬道壁画与夏仁宗、罗太后关系探析 |
第四节 莫高窟第61窟与西夏五台山文殊信仰 |
第五节 甬道北壁供养人重绘原因蠡探 |
小结 |
第五章 西夏时期瓜沙地区佛教圣迹巡礼活动研究——以阿育王寺惠聪巡礼僧团为例 |
第一节 惠聪巡礼僧团发愿文题记释录 |
第二节 惠聪巡礼僧团成员身份探析 |
一 民族成分 |
二 惠聪巡礼僧团的多样身份 |
第三节 惠聪巡礼僧团的修行活动 |
第四节 惠聪巡礼僧团修行活动的赞助来源 |
小结 |
第六章 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与西夏祈雨习俗 |
第一节 文殊变、普贤变清代题记探析 |
第二节 追寻龙王庙 |
第三节 “踏郡众姓”解析 |
第四节 文殊变龙王像出现原因试探 |
一 宋西夏之前的祈雨活动 |
二 宋代的祈雨活动 |
三 西夏的祈雨活动 |
补论 |
一 水月观音的大幅水面 |
二 水月观音的两种构图 |
三 水月观音中的唐僧取经图 |
第七章 榆林窟第29窟与西夏华严道场 |
第一节 榆林窟第29窟营建年代补论 |
一 研究史回顾 |
二 赵麻玉家族供养人画像的武官身份 |
三 西夏文供养人题记中的沙州监军司 |
四 榆林窟第25窟西夏文题记探析 |
第二节 一行慧觉与《华严忏仪》 |
第三节 榆林窟第29窟与《华严忏仪》 |
一 真义国师鲜卑智海 |
二 禅定高僧 |
三 文殊变与普贤变 |
四 药师经变、阿弥陀经变、水月观音 |
五 金刚手菩萨、不动明王和六字真言 |
六 中心佛坛 |
小结 |
结语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敦煌西夏石窟分期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
1.5.1 量词是否表量 |
].5.2 量词和分类词 |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
2.1 语义分类范畴 |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
2.2.1 称人量词 |
2.2.2 动物量词 |
2.2.3 植物量词 |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
2.4 小结 |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
第三章 通用量词 |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
3.2 通用量词“个 |
3.2.1 方言分布 |
3.2.2 历史考察 |
3.2.3 语法功能 |
3.2.4 小结 |
3.3 通用量词“只 |
3.3.1 方言分布 |
3.3.2 历史考察 |
3.3.3 “只”的兴起 |
3.3.4 小结 |
3.4 通用量词“块” |
3.4.1 方言分布 |
3.4.2 历史考察 |
3.4.3 语源探索 |
3.5 通用量词“条 |
3.5.1 方言分布 |
3.5.2 历史考察 |
3.5.3 读音问题 |
3.5.4 小结 |
3.6 其他通用量词 |
3.6.1 通用量词“枚” |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
3.7 小结 |
3.7.1 北“个”南“只 |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
第四章 量词重叠 |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1 语义类型 |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
4.4.5 小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
5.1.1 “量”和相关概念 |
5.1.2 量的分类 |
5.1.3 量值系统 |
5.1.4 小结 |
5.2 量词表小量 |
5.2.1 小量与小称 |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
5.3 量词表大量 |
5.3.1 大量与大称 |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
5.4 小结 |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
第六章 量名结构 |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
6.2.1 全面型 |
6.2.2 无谓后定指型 |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
6.2.4 互补型 |
6.2.5 无谓前型 |
6.2.6 全无型 |
6.2.7 谓后不定指型 |
6.2.8 小结 |
6.3 定指量名结构 |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
6.4 定指名量结构 |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先秦秦汉时期海贝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时空分布 |
第一节 史前时期 |
第二节 夏代时期 |
第三节 商代时期 |
第四节 两周时期 |
第五节 秦汉时期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利用与技术 |
第一节 采集 |
第二节 加工 |
第三节 功用 |
第四节 仿制海贝 |
第三章 海贝与族群及其互动 |
第一节 史前时期:文明萌生期的低频沟通 |
第二节 夏代时期:家国初合后的集中分享 |
第三节 商代时期:区域强权时的远程控制 |
第四节 两周时期:国权离分趋势下的繁盛 |
第五节 秦汉时期:帝国一统后的微弱留恋 |
第六节 结语:海贝与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余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元明时期滇缅印商贸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 |
2、关于滇缅印贸易路线问题的研究 |
3、关于滇缅印贸易中货币问题的研究 |
4、关于云南对外贸易和滇缅印贸易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重、难点 |
2、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元明时期滇缅印交通情况 |
(一)元明时期滇缅印间的交通 |
1、陆路交通情况 |
2、水路交通情况 |
二、元明时期滇缅印间的商贸关系 |
(一)元明时期的滇缅商贸往来 |
1、云南与缅甸商业的发展 |
2、官方贸易 |
3、民间贸易 |
(二)元明时期的滇印商贸往来 |
1、印度商业的发展 |
2、官方贸易 |
3、民间贸易 |
(三)元明时期滇缅印间商贸往来的变迁及其特点 |
1、从特产商品向盐棉等日常用品贸易的转变 |
2、滇缅贸易进入繁荣时期 |
3、战争对滇缅贸易的影响,使得商贸关系呈现阶段性 |
4、政府机构的设置及特殊商品的买卖 |
5、滇印贸易总体上呈现萎缩态势 |
三、元明时期滇缅印贸易发展的影响 |
(一)推动了对外贸易市镇的发展 |
(二)促进了科技文化的相互交流 |
(三)贝币的流通及区域国际市场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古籍 |
2、着作 |
3、期刊论文 |
致谢 |
(8)重构《格古要论》:12到15世纪中国文人鉴藏中的趣味与品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格古要论》版本及相关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成书时间与着录情况 |
第三节 曹昭生平与家世考 |
第四节 《格古要论》版本研究 |
一、《格古要论》三卷本 |
二、《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本 |
三、《格古论》说郛节录本 |
四、胡文焕刻《格致丛书》五卷本 |
第二章 古物收藏与文人写作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与《洞天清禄集》 |
第二节 《格古要论》与《百宝总珍集》 |
第三章 《格古要论》中的器物等级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中的器物等级体系 |
第二节 曹昭的品评标准与鉴定方法 |
一、曹昭的品评标准 |
二、鉴定方法 |
第四章 从“等级”到“趣味”——《格古要论》中的古物与品第 |
第一节 《格古要论》中的青铜器 |
一、青铜趣味的转变 |
二、唐代局器 |
三、宋代新铜器 |
四、私人铜器作坊 |
第二节 奢侈品趣味与洋货 |
一、元代与明初的影响 |
二、异域物品与洋货 |
第三节 《格古要论》中的新趣味 |
一、瓷器趣味的缔造者 |
二、古漆器的趣味 |
第四节 图像中的古器物与文人身份 |
第五章 《格古要论》中的价格考 |
一、青铜器 |
二、古画 |
三、古墨迹 |
四、古碑法帖 |
五、古琴 |
六、旧砚 |
七、珍宝 |
八、异石 |
九、窑器 |
十、其他 |
十一、当时物价水平 |
第六章 结论 |
附表 |
附录一 :综合类鉴赏古籍目录列表(杂有部分笔记) |
附录二 :古器物价格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背景 |
1.3.2 国内背景 |
1.4 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与论文结构 |
1.6 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与彝族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
2.1.1 古书记载及彝文经典 |
2.1.2 相关期刊论文 |
2.1.3 相关专着 |
2.2 与彝族数学相关的文献综述 |
2.2.1 彝文古籍 |
2.2.2 相关期刊论文 |
2.2.3 相关专着 |
3.彝族传统文化中的数字与计算 |
3.1 数的概念起源 |
3.2 文字数码 |
3.3 整数、分数与小数 |
3.4 进制系统 |
3.5 九九乘法表 |
3.6 四则运算 |
3.7 总结 |
4.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 |
4.1 国内外度量衡的发展线索 |
4.1.1 国外度量衡的发展线索 |
4.1.2 国内度量衡的发展线索 |
4.2 彝族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
4.3 彝族度量衡介绍 |
4.3.1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长度计量单位 |
4.3.2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面积计量单位 |
4.3.3 彝族从传统文化中的容积计量单位 |
4.3.4 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量计量单位 |
4.4 总结 |
5.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交易与货币 |
5.1 彝族货币的出现 |
5.2 贝币的使用 |
5.3 盐币的使用 |
5.4 白银的流通 |
5.5 以物易物 |
5.6 总结 |
6.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四、一枚“大理国”的钱币(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秘蒙古帝国舰队消失之起源》(三四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丽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敦煌西夏洞窟营建所涉佛事研究[D]. 杨冰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6]先秦秦汉时期海贝遗存研究[D]. 王必建. 河南大学, 2018(01)
- [7]元明时期滇缅印商贸关系研究[D]. 张惠. 云南大学, 2018(08)
- [8]重构《格古要论》:12到15世纪中国文人鉴藏中的趣味与品第[D]. 胡昊华.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5)
- [9]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度量衡[D]. 王译.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10]明代整体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云南大理[J]. 万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