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比原子弹更为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畅[1](2021)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大学生思想动员的举措、成效与启示——以北京市高校为考察对象》文中认为抗美援朝运动中,北京市高校针对大学生比较复杂的思想情况,特别是部分学生中存在崇美、恐美和消极畏战的心理,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北京大学生被广泛地动员起来,普遍树立了爱国抗美的思想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他们踊跃投考军事干部学校,积极募捐支前和优抚军烈属,广泛参加校外宣传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中大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成效显着,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德英,陈梦遥[2](2021)在《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完善(1962-1966)》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随着国内外各方面矛盾的凸显,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为此,毛泽东提出要建设后方工业基地,加强三线建设,做好打防御战的准备。在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过程中,"吃穿用"与国防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一矛盾体现在"三五"计划中,表现为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无法保证"吃穿用"和国防建设都充分发展。1964年,由于美国扩大在越南的侵略,战火蔓延到中国边境,国家建设中的国防需要占了上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出台。这是党中央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果,此后,党中央积极寻求发展"吃穿用"与国防建设之间矛盾的解决,提出了在有限资金条件下进行建设的方法。同时,为节约建设资金,党中央主要领导在实地考察和参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保障三线建设在不过多占用"吃穿用"投资的情况下合理运行。不仅如此,三线建设还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吃穿用"的发展,使三线建设战略决策逐渐完善。
韩文羽[3](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薛峰[4](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李琳,方云军[5](2019)在《大学英语课堂3Ts通识教育模式初探》文中认为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也有了新的目标。现代教育认为,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学生并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取得很大成就。而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典籍形成理性的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理解能力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极为有利。因此,本文从大学通识教育的传统阐释入手,结合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的行政及教学手段,探讨通识教育的可行性条件,并以从教经验结合现实状况阐释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如何以行政、教学与技术三方面交互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识教育",展开探索性的策略研究。
王宏甲[6](2019)在《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文中提出写在前面自古以来,人类一直生活在空气中却看不见空气,也看不见电磁波。距今一个半世纪前,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论述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有人发明出无线电。它能穿过枪林弹雨,能飞越高山大海,能在所有的自由空间里传播。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第二十四届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专家们讨论着,该如何把无线电更充分地用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就在这个大会的一个会议厅里,另有一些人在讨论,由于地球上无线电的大量使用,越来越多的电波干扰了接收外太空信号,再这么下去,
袁德公[7](2019)在《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文中研究说明现时代,技术化生存已经成为了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与自然化生存和机械化生存相区别,技术化生存是现阶段人类须臾无法脱离的存在方式。作为人类通向自由与解放的必然环节,技术化生存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繁荣的文明图景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新的矛盾与困境。在当代世界,技术对确定性的追求,衍生出大量不确定性的风险;人倚仗技术挺立起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到被技术宰制的困境之中;人依靠技术理性摆脱了宗教的蒙昧,又对技术本身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宗教崇拜的知觉状态;技术帮助人类确证了此岸世界的意义,却又让价值虚无主义为之盛行……当技术发展为某种极端的无条件的东西实现了对人类生活的全面入侵和控制,当目的与手段发生了倒置,当技术的方式和技术的视界成为人与世界关系中基本的甚至是“惟一”的方式和视界的时候,直面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重新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现阶段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处境的反思与批判依五个部分渐次展开。根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生存要素的不同,本文的第一部分依照时间的流变将人类的生存方式概括为:手工时代的自然化生存、机器时代的机械化生存以及信息时代的技术化生存。它们分别呈现了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被特定的主导性生存要素所决定和规定的生存特征。当然,生存方式的演进和变换,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生存方式的彻底终结,也不意味着人在前一阶段所面临的诸多生存问题和困境都已得到了真正解决。在具体划分上看似“前后相继”的不同生存方式的实质是“演变”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本文所以作出如上的划分和判断,旨在突出强调技术化生存较之机械化生存和自然化生存的差异性,以突显现代人须要直面和反思技术化生存处境的紧迫性。本文在第二部分将“技术化生存”概括为区别于自然化生存或机械化生存的现阶段人类根本的生存样式。技术化生存是人类对技术及技术产品高度依赖与崇拜状态下的生存方式。在技术化生存中,技术的手段成为了人类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单一手段,技术的视界成为了人类关照世界与自身的惟一视界。本文以肯定技术化生存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呈现了现代人具体的技术化的生存现状,并透过现象本身,对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悖论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此引出西方学者对人与技关系不同维度的进一步思考。本文的第三部分依据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技关系的多维反思,选择性地列举了强调“人与自然”之维的海德格尔、重视“人与社会”之维的马尔库塞以及关注“人与自身”之维的斯蒂格勒这三位西方哲学家的重要技术思想,试图对技术与人的操纵性关系、技术予人的背景性关系以及技术于人的代具性关系有所揭示。最后本文经由对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本身的批判性反思,凸显出马克思生存论辩证法固有的优越性与长久的生命力。本文的第四部分以机器为切入,开启了马克思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的技术追问。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机器作为技术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典型的技术形态,既是衡量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是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马克思对技术的关注和理解恰恰体现在那些对机器及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论述之中。本文在这一部分,试图回溯到工业文明初期,通过对机器衍生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对异化劳动与技术异化问题的批判性研究,探秘技术异化的根源,展望异化的最终扬弃与人的自由解放。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同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相比,现阶段技术控制形式的隐秘化、复杂化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技术不仅逐渐显现了意识形态功能,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本身。技术凭借一种隐形而“柔软”的强制性实现着对人类生存的全面统治,它凭借“较少的意识形态性”不断制造着“同意”,制造出大量失却了反思与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现代人自愿自觉地成为技术控制的对象,“默许”技术殖民自身全部的生活和生存空间,对技术统治的霸权不视、不见,甚至视而不见。面对这一情形,本文对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既缘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分裂,也赖于技术本身对资本逻辑和政治统治逻辑的服从与满足。而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技术化生存困境的超越,需要在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应然关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构合理的人与技术的关系,让“人为”的技术“为人”而存在,实现技术的人化的同时也把人的生存还给人自身,使人的生存敞开为人性本有、应有的样子。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现代人技术化生存困境的批判不能止步于技术意识形态层面的揭示和批判,亦不应停留在“批判”行为本身。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但批判本身并不意味着人类现实生存问题的真正解决,而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应该是经由技术的批判,最终确立起一种理智的技术观。对技术的批判也不应停留在解释技术的观点,而更应该是改变技术的观点——技术的改变归根结底意味着人的改变。因此本文在技术化生存的背景下,站在当代哲学的地平线上,试图唤醒人们本有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倡导人们重新以美的、自由的尺度而非技术的单一尺度规划自己生活,最终实现从技术化到人性化生存的转变。
罗梅芳[8](2019)在《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研究 ——以福建H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呼唤人才,从古自今,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征程,愈加需要人才的智力保障开启新时代的新蓝图。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高校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对于一所大学的重大战略性意义,因此国内外高校的人才争夺战的锣鼓已然敲响。然而在人才争夺战竞争力不强的福建山区高校,如何在这场战争中稳定阵脚,发挥自身特色,稳住现有高层次人才,引进外来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利用文献检索法定义了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概念以及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再利用案例分析法对山区典型高校H校的人才管理和做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H校人才流失、留任(流入)的因素、人才管理满意度和人才遇到的困难进行数据调查,结合分析结果得出H校人才管理的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对比研究,结合福建山区高校各自特点,总结出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政策落地难、激励机制不够、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实现的事业平台不够高、软硬环境不理想等五大问题及内外部原因分析。最后,在借鉴优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政府角度、学校自身角度和人才自身角度提出管理策略,认为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上需三方合力,在人才政策、激励体制、使用机制、事业平台、环境部署等方面做好保障,才能使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发展,山区高校有着不竭的蓬勃动力。
朱海彤[9](2019)在《复利的法律规制探究》文中提出复利被爱因斯坦成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它是一种恐怖的力量,可以使钱越变越多,多到无法想象。显然,当前的资本市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刺激了复利在经济发展中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但复利的出现扰乱了资本市场的平静,拓展了经济利益的产生渠道,使越来越多的领域通过复利获取更丰富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也致力于探究复利在经济理论研究、债券投资、经济体制中实现的合理性,但目前关于复利的法律规制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并不完善,无法为复利的合理实现提供安全的环境。为此,面对这样的现状,为了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金融法制环境,实现资本市场、社会经济、民间借贷等繁荣发展,本文探究了复利的法律规制,通过对复利法律规制问题的梳理,总结了现行法律规制适用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缺陷,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制复利的法律以及制度对策。本文第一部分,绪论,论述了复利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复利法律规制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合理的探究方法,以便深入分析复利的法律规制。第二部分,复利法律规制的基本维度,主要论述了复利法律规制的正当性和边界。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复利法律规制的现状。主要是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政规章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行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复利的民法方面、刑法方面的法律规制内容,经济法方面法律规制的应然目标。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五章,主要论述复利经济法规制最求的实际目标和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对复利的法律规制展开了深入思考,结合对问题内容的阐述,通过逻辑分析加强论述,提出对完善复利法律规制的对策与建议。
邵鹏鸣[10](2018)在《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非伪性》文中研究指明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不仅只影响中美两个国家,而且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会对相关周边国家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际上又一次掀起了“中国威胁论”,特别是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关于中美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成了各界关心的焦点。基于此,本论文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中国在2018年到2050年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中美之间到底会不会滑向“修昔底德陷阱”,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中美关系,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本论文主要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利益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心理分析法等分析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美国历来对华政策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因素,中美“权利”比较及“修昔底德陷阱”的本质,美国制约中国的可能选项和办法,该陷阱对中国经济、政治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应对该陷阱等。本论文研究发现中美“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具有非伪性。这并不像很多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的那样--中国在实力方面不能、在意图方面不愿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中美之间不存在对抗和“战争”的可能性。本论文认为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主要取决于美国,从美国的对华政策历史和现阶段美国拿捏中国的选项和方法来看,尤其是再加上特朗普总统的个人特点,中美之间很有可能会滑向“修昔底德陷阱”。本论文的研究既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清中美滑向“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性及其本质,也有助于了解全球其他国际事务与中美关系的关联性,因此,这便于中国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好双方关系,尽可能地避免中美滑向“修昔底德陷阱”及其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所需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二、农业比原子弹更为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比原子弹更为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抗美援朝运动中大学生思想动员的举措、成效与启示——以北京市高校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北京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北京大学生思想动员工作 |
(一)广泛宣传抗美援朝,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
1. 普遍开展时事教育。 |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3. 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
(二)鼓励大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
(三)开展募捐支前和拥军优属活动 |
(四)组织学生在校外宣传抗美援朝 |
三、北京大学生思想动员工作的重要成效 |
(一)大学生自身心态发生积极变化 |
(二)大学生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积极影响 |
(三)为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和加强国防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
四、经验和启示 |
(2)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完善(1962-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线建设战略决策提出的背景 |
二、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三、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完善 |
(一)综合平衡 |
(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
(三)“小而全” |
结语 |
(3)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
三 拓展劳动对象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余论 |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英语课堂3Ts通识教育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通识教育的传统与模式 |
1.1 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传统追溯 |
1.2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 |
2.大学英语课堂通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2.1 英语课堂通识教育的历史背景 |
2.2 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
2.3 大学英语课堂通识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
3.大学英语课堂通识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索 |
3.1 3Ts通识教育模式的界定 |
3.2 3Ts通识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 |
3.2.1 学生的素质和需求 |
3.2.2 教学行政管理的支持 |
4.结语 |
(6)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写在前面 |
看不见的宇宙 |
洛弗尔射电望远镜 |
主要作品展 |
(7)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人的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缘起 |
(二)技术化生存问题研究的意义 |
二、关于人的技术化生存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手工时代的自然化生存 |
(一)自然化生存:人与技术的自在统一 |
(二)锤子:手工时代的匠心与技艺 |
二、机器时代的机械化生存 |
(一)机械化生存:从神性的统治到物性的统治 |
(二)钟表:机器时代的“机芯”与效率 |
三、信息时代的技术化生存 |
(一)技术化生存:从自然的附魅到技术的附魅 |
(二)数字:信息时代的“机心”与虚体 |
第二章 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悖论 |
一、技术成为现代人的存在方式 |
(一)何为技术化生存 |
(二)技术化生存的现代图景 |
二、现代人技术化生存的内在矛盾 |
(一)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悖论 |
(二)技术化生存的双重困境 |
三、技术本质及人技关系的追问 |
(一)技术化生存的自反性反思 |
(二)技术与人的本质 |
第三章 现代西方哲学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多维反思 |
一、技术与人的操纵性关系:集置统治的危机 |
(一)解蔽即遮蔽:技术对自然的促逼和摆置 |
(二)守护与筑造:在诗意的栖居中等待救赎 |
二、技术予人的背景性关系:技术造就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 |
(一)技术极权:社会控制的技术形式 |
(二)技术美学:走向感性的审美之维 |
三、技术于人的代具性关系:技术让人置身在自身之外 |
(一)人的发明:技术于人先天缺陷的代具性弥补 |
(二)存在之痛:数字化第三记忆与思想无产阶级 |
四、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之批判与马克思的生存论辩证法 |
(一)现代西方哲学技术理性批判之批判 |
(二)生存理性内在矛盾的辩证觉解 |
第四章 机器大工业背景下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性反思 |
一、马克思技术研究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起点 |
(一)机器时代:马克思机器技术研究的历史背景 |
(二)人与机器:马克思对现实的人及实体机器的关注 |
二、技术与生产力 |
(一)机器进化:工具机的发展与机器运转的“去身化”趋势 |
(二)机器体系:工具机的串联与主观分工原则的消失 |
三、技术与异化 |
(一)劳动异化:机器资本主义应用下的异化劳动 |
(二)技术异化:技术成为资本统治的“帮凶” |
四、技术与解放 |
(一)技术资本:技术的逻辑与资本的逻辑 |
(二)超越异化:技术异化的扬弃与人类解放 |
第五章 现时代技术化生存困境的超越何以可能 |
一、数字资本主义统治下技术控制形式的复杂化 |
(一)从“有形机器”到“无形机器”的统治 |
(二)“制造同意”与“精神无产者” |
(三)技术成为意识形态 |
二、技术意识形态霸权的确立逻辑探析 |
(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与理性的分裂 |
(二)技术的逻辑服从资本的逻辑 |
(三)技术满足政治统治的逻辑 |
三、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关系的协调发展 |
(一)人与自然:从自然的祛魅到自然的返魅 |
(二)人与社会:从对物的依赖到“对人的依赖” |
(三)人与自身:从“认识你自己”到“关心你自己” |
四、超越技术化生存困境的现实路径 |
(一)技术人化:人与技关系的合理性重构 |
(二)人性自觉:从技术化生存到人性化生存 |
(三)超越批判:共产主义是摆脱技术化生存困境的现实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8)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研究 ——以福建H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厘清 |
第二节 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二章 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现状调查和分析--以H校为例 |
第一节 H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现状 |
第二节 H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现状调查 |
第三节 H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三章 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四章 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管理 |
第二节 学校层面管理 |
第三节 人才自我管理 |
结论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索引 |
(9)复利的法律规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海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复利法律规制的基础维度 |
2.1 复利法律规制的正当性 |
2.1.1 复利法律规制的目的正当性 |
2.1.2 复利法律规制的效果正当性 |
2.2 复利法律规制的边界 |
2.2.1 复利法律规制边界的一般概括 |
2.2.2 复利法律规制的边界的具体要素 |
2.3 复利法律规制的评价标准 |
2.3.1 规范融资主体行为的制度信任体系标准 |
2.3.2 融资复利的合理化标准 |
第三章 复利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 |
2.1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规章中对复利的规定 |
2.1.1 具体内容 |
2.1.2 对中国人民银行复利法律规制的评析 |
2.2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复利的规制 |
2.2.1 具体规定内容 |
2.2.2 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评析 |
2.3 现有关于复利法律规制的局限性 |
2.4 复利现行法律规制的社会实践困境 |
第四章 复利法律规制的多元化维度 |
3.1 民法领域对复利的规制 |
3.2 刑法领域对复利的规制 |
3.3 经济法领域对复利的规制 |
第五章 复利经济法规制的应然目标 |
4.1 保障利率及复利的市场化发展 |
4.2 促进民间资本的高效率配置 |
4.3 保证金融市场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
4.4 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 |
第六章 经济法规制复利的实然目标和主要手段 |
5.1 区分不同的借贷类型,采用不同的法律规制手段 |
5.2 对主体不同的类型的借贷的法律规制的细化 |
5.3 应该考虑本金的数额和利息的比例界定复利 |
5.4 在宏观金融市场的有序、公平方面加大法律规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非伪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的研究目标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和哲学研究 |
(二) 对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研究 |
(三) 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之我见 |
三、本论文的核心观点 |
四、本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 本论文的结构 |
(二) 研究理念和方法 |
五、本论文的难点和解决之道 |
第一章 窥中美“修昔底德陷阱”之斑 |
第一节 2050年前中国的主要任务及所需的国际环境 |
一、2050年前中国的主要任务 |
二、当前的国际关系格局 |
三、中国所需的国际环境 |
第二节 中美“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伪命题 |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未改变世界主要矛盾 |
二、大国在核时代依然具有战争的可能性 |
三、经济依存度并不能决定政治耦合性 |
第三节 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迹象 |
一、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防止中国坐大 |
二、转嫁美国国内矛盾平息民怨 |
三、刺激他国外交神经笼络地区盟友 |
四、特朗普的个人特点加剧短期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 |
第二章 美国对华政策演变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因素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
第二节 美苏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
一、冷战形成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 |
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美国对华政策 |
三、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国对华政策 |
四、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美国对华政策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
一、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 |
二、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三、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 |
第三章 中美“权力”比较及其“修昔底德陷阱”的本质 |
第一节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及其“权力”概念 |
第二节 现阶段中美综合“权力”比较 |
一、军事力量比较 |
二、经济力量比较 |
三、支配舆论的力量比较 |
四、支配网络虚拟空间的力量比较 |
五、国家价值观的感召力比较 |
第三节 中美“权力”差距的形成原因 |
一、共和政体时长是决定中美“权力”差距的主要原因 |
二、不同领导人的发展观对国家“权力”具有重要影响 |
三、两国不同的国运是影响“权力”的重要外部因素 |
第四章 美国拖华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可能选项和办法 |
第一节 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及其对华拿捏 |
一、朝鲜问题的由来 |
二、朝鲜核试的现状 |
三、美国利用朝鲜半岛问题拿捏中国 |
第二节 美国的日本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中美日关系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
二、美国利用日本制约中国的可能选项和方法 |
第三节 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性 |
二、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
三、美国利用东盟制约中国 |
第四节 美国的南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南亚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美国对印巴的新定位及其关系的走向 |
三、美国南亚政策对华的影响 |
第五章 中美滑向“修昔底德陷阱”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修昔底德陷阱”之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一、对中国对美贸易的影响 |
二、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影响 |
三、对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的影响 |
四、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二节 “修昔底德陷阱”之中国内政的影响 |
一、台湾问题 |
二、香港问题 |
三、西藏问题 |
四、新疆“东突”问题 |
五、南海问题 |
第三节 “修昔底德陷阱”之“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
一、“一带一路”的缘起和意义 |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策略 |
第六章 中国应对“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案 |
一、顺应国家发展规律大力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 深入参与第四次科技革命分享历次工业革命成果 |
(二)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成果国民共享 |
二、适度增加军费开支加强军队战斗力建设 |
(一) 适度增加军费开支的绝对数额 |
(二) 深化军队体制创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环境 |
三、精心打造对外窗口提升关键群体的在美形象 |
(一) 提升中国游客和学生的国际形象 |
(二) 提高中资企业的海外正面影响力 |
(三) 进一步发挥好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作用 |
四、重视观念建构积极开展对美公共外交 |
(一) 美国政治体制具有开展公共外交的巨大空间 |
(二) 中美关系需要两国民众的了解和支持 |
(三) 全方位开展对美公共外交 |
五、构建自身的地区和国际关系网络多层运作对外关系 |
(一) 中俄关系 |
(二) 中英关系 |
(三) 中拉关系 |
六、做好极端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建设 |
(一) 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局限性 |
(二) 坚决扼守立场原则核心利益对美绝不让步 |
(三) 中国要有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打算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业比原子弹更为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美援朝运动中大学生思想动员的举措、成效与启示——以北京市高校为考察对象[J]. 李畅. 北京党史, 2021(05)
- [2]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完善(1962-1966)[J]. 李德英,陈梦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1(02)
- [3]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4]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大学英语课堂3Ts通识教育模式初探[J]. 李琳,方云军.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2019(00)
- [6]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J]. 王宏甲. 时代报告(奔流), 2019(07)
- [7]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处境及其批判[D]. 袁德公.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福建山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研究 ——以福建H高校为例[D]. 罗梅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复利的法律规制探究[D]. 朱海彤. 广西大学, 2019(01)
- [10]论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非伪性[D]. 邵鹏鸣. 外交学院,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