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评价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露兮[3](2020)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竞争优势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复杂网络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经济同科技全球化的专研与重构逐渐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更是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鼓励“互联网+”新兴创新产业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产业园区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在产业园区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产业园区的多主导产业不明显、内部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政府支持力度较弱等等,因而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园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各项要求,企业需要借助更多的外来资源实现他们的预期目标,促进他们在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上的创新,通过培育和构建集群式产业园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竞争优势、运营情况等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目前有关于产业园区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产业园区概念、差异化战略概念和机制概念以及产业集群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竞争优势理论、战略选择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的简述,为产业园区的动态竞争优势的培育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对基于演化的产业园区动态竞争优势培育机制进行了解释说明,分析了产业园区的演化动因以及产业园区动态竞争优势培育因素并构建了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概念模型和动态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再结合数据对产业园区的动态培育机制效果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了一系列竞争优势的指标,确定了影响产业园区竞争优势的影响因子;最后根据产业园区的差异化发展,分析其差异化选择,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识别模型,在分析了产业园区运营情况后,构架了产业园区路径选择模型,运用MATLAB软件、SAS软件进行参数识别,为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且进行例证分析,确定产业园区所处发展阶段,判断其发展路径,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衍生机构等方面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产业园区的演化过程,提出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培育机制,在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推动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李鑫[4](2020)在《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呈现从物流服务载体转变为产业组织中心的趋势,各类资源要素不断聚集。2018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我国首部国家级“物流枢纽”专项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以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构建全国物流枢纽网络,赋予了国家物流枢纽深刻的发展内涵,以期引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物流枢纽规划的落地实施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确定其在承载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分析方法体系,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国家物流枢纽能按既定发展路径发挥最大效能,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本文在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阐述了国家物流枢纽的提出背景、基本类型和宏观布局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基本内涵,总结梳理了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特征,提出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总体思路。(2)提出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基于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内涵,从基础运营支撑、干支配业务衔接、国际物流服务、产业协同联动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7项具体指标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国家物流枢纽选址评价模型。为使选址适应于未来物流需求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需求分析与预测,提出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借助断裂点轨迹模型分析国家物流枢纽的服务范围,提出灰色预测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的货运量预测方法,结合货源区域需求分担率计算得到需求点需求量。(3)提出设施集约度指标衡量国家物流枢纽与联动设施的空间集约水平,以供给分析、需求分析结果为模型输入,构建了具有类型差别化、决策一体化特点的国家物流枢纽多目标选址模型。基于NSGA-II,设计了多目标模型Pareto最优解的求解算法,提出基于目标达成率指标的Pareto最优解对比分析方法。(4)以长沙市为例,运用本文提出方法进行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图24幅,表33个,参考文献81篇。
叶琦林[5](2020)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重要依托,提增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因此,科学测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探究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业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专利地图法、区位商、熵值法等研究方法,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布局、研发创新能力、专利核心技术、产业政策五个视角分析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第二,从理论上阐释了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提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根据论文提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2011-2016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数据,运用区位商方法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评价其竞争力水平,采用熵值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活力、创新主体以及创新环境六个维度,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测评;最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专业化程度位于前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整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创新活力和创新环境是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上海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创新环境,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杨剑钊[6](2020)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时代变革,创新成为产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国家不断加大产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突出带动作用,因此其发展得到国家重点支持。为实现产业的持续创新,需要创新范式的变革,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能够解决高技术产业所面临的创新主体关联不够紧密、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创新活动效率不高、创新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创新效率的有效保障。首先,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出发,基于系统理论对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进行界定,并对系统要素进行分析,设计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其次,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特征切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剖析,设计由共生机制和进化机制构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再次,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性界定、共生结构分析和共生效应进行揭示。从共生伙伴选择、共生利益分配、共生体系治理三个子机制总体设计共生机制,应用演化博弈方法和仿真方法对高技术核心企业和共生主体间关系以及政府第三方治理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系统进化内涵与特征出发,提炼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设计进化机制。对进化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行分析,构建进化动力机制;从创新学习、创新催化和创新涌现三个方面描述进化成长机制;采用传染病传播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扩散机制进行研究;建立市场双寡头模型探析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然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基于效率内涵对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选择,从投入因素、产出因素和影响因素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SFA方法和DEA方法构建共生阶段效率和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形成完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接着,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我国30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共生阶段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规律,对共生阶段效率进行评价;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中间产出效率和最终产出效率及影响进化阶段效率因素进行计算与分析,分析影响规律,对进化阶段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计算结果分析,构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进化阶段效率的策略集;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维度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进行设计。
常孟琳[7](2020)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资源储蓄量不断减少,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城市经济开始衰退,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主要途径。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体现,是区域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增强竞争优势,快速实现经济转型,关键就在于能否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有所突破。本文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对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采用专家打分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在整理相关数据后分别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产业外部环境四个层面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最后,结合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沈理荣[8](2019)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产城融合,即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以产业为基础,以城市为载体,实现共同发展。一个园区在产业发展到一定程时,要与该地区的城市功能设施相匹配。换而言之,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与支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也会因为城市功能设施的提升所带来的人口的集聚,进入快车道发展模式。产城融合可以说是一个园区或者一座新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走的路。目前,在园区开发和新城建设中采取“产城融合”的战略思想是每个地方政府为了实现郊区快速发展的优先选择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园区和新城都实现了产城融合的美好状态。单一的产业开发致使生活配套服务的不足和城市功能发展的滞后,造就了“工业孤岛”现象。以开发房地产为主的新城建设,由于缺少产业的支撑和带动,大大提高了城市出行成本。产城不融合的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便是出现了新城逐渐沦为“卧城”、“空城”以及“潮汐式现象”,对城市健康发展起着负面的影响。针对以上产城不融合出现的困境,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进一步开展产城融合建设的方针政策。本文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例,主要从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和内涵特征出发,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功能布局背景下,梳理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构建了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对上海国际汽车城产业园区进行实证研究并给予结果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和其中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参考学术界提出的指标体系并结合上海国际汽车城实际状况和可获得的数据基础之上,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园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也为更多相同类型产业园区在研究产城融合发展方式方面提供参考。2.对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度进行评价。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层指标的隶属度,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出评价等级,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度处于良好等级。3.找出产城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度的实证分析结果,通过深入访谈调研,由此发现上海国际汽车城在产城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高地方政府对产城融合决策的精准性,为地方政府在进行园区规划建设以及政策出台时提供依据和参考。
马晨光[9](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范家辉[10](2019)在《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新技术体系的构建将能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使我国产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加之,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收益特征,代表了未来产业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东北地区面临着环境、资源、技术等多重压力,而且该地区的传统产业逐渐失去优势,已经陷入了经济发展困境。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外都在竞相发展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今天,东北地区应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摆脱其困境,实现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好战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就是以创新技术为驱动,研究、开发、推广、生产以及应用高新技术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类产业及其产品的统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迄今为止的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大致上已有研究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影响因素及对经济的影响等的探讨;其二,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实例研究,包括具体某个国家或地区作为实例,研究了该国家或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集聚状况、相关因素的影响情况;其三,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研究。这些研究在总体上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从区域空间出发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程、集聚状况以及机理的研究尚缺。为此,本文将以东北地区为例,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和集聚状况。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发展历程来看,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经历了萌芽储备阶段(建国至1987年)、初创起步阶段(1988-1999年)、壮大发展阶段(2000-2007年)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各不相同。总体上看,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发展态势有所波动、区域差距显着、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以及产业集聚现象显着等主要特征。众所周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大致上主要有六大方面,即内部创新所需的要素,产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制度环境的促进与制约,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演变等。这些影响因素各自还包含其若干个影响要素。且其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均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对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可得出高新技术产业的R&D经费投入、资本积累、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购买国内技术、国内经济环境和区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对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产生了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市场结构、财政支持、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应、人口规模及风险投资偏好等因素产生了负向的制约作用。另外,计量结果可得出,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变量的系数为负,同样竞争活跃程度的系数也为负。这结果意味着虽然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集聚态势,但对当地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集聚效应不显着的原因在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产业间分工协作体系不完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孵化器专业化发展不足,研发创新能力薄弱,发展层次不高,影响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造成的。外部原因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规模较小,周边国际环境的错综复杂和安全威胁的日益多元化,新产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四期叠加”时期等;内部原因包括由“产业缺位”嬗变而来的“体制固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地区间的分工合作水平低下,科技创新人员流失和人才匮乏,缺乏敢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等。针对上述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将应采取一下措施。首先,对国内外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进行精准科学判断;其次,共同协商制定关于促进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思路;再次,积极争取国家对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与产业政策;最后,提高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产业。总之,目前尽管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相对不大,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尚未进入成熟快速发展阶段,但其未来发展潜力和前景较为广阔。正因为如此,东北地区将要齐心协力,精准做好真正能落地、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地方政府职能和引领作用,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完备的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只有这样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够实现整个区域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并能适应我国产业技术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评价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评价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竞争优势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园区竞争优势的研究 |
1.2.4 关于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与运营情况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园区的概念 |
2.1.2 差异化战略的概念 |
2.1.3 机制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动态竞争优势理论 |
2.2.3 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战略选择理论 |
第3章 基于演化的产业园区培育机制因素分析和模型构建 |
3.1 产业园区动态演化过程动因分析 |
3.1.1 产业园区的演化升级顺应科技的发展趋势 |
3.1.2 产业园区的升级适应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
3.1.3 产业园区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3.1.4 产业园区的发展能够化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 |
3.2 产业园区动态竞争优势培育机制因素分析 |
3.2.1 产业园区资源能力分析 |
3.2.2 产业园区宏观环境分析 |
3.2.3 产业园区治理结构分析 |
3.3 产业园区演化过程动态竞争优势模型构建 |
3.3.1 产业园区竞争优势概念模型 |
3.3.2 产业园区动态竞争优势理论模型 |
3.3.3 因子分析确定模型适用性 |
第4章 产业园区竞争优势培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
4.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2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2.3 指标体系的选择 |
4.3 指标的评价 |
4.3.1 数据的选用 |
4.3.2 指标体系的评价 |
4.3.3 产业园区竞争优势影响因素 |
第5章 产业园区动态竞争优势培育路径选择机制 |
5.1 产业园区差异化分析 |
5.1.1 产业园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必要性 |
5.1.2 产业园区差异化选择 |
5.2 产业园区演化过程模型分析 |
5.2.1 基于生命周期的产业园区运行特征 |
5.2.2 产业园区发展阶段识别数学模型 |
5.3 产业园区演化过程中路径选择模型 |
5.3.1 产业园区的运营模式分析 |
5.3.2 产业园区转型路径模型构建 |
5.3.3 产业园区各阶段发展策略 |
5.4 案例分析—以沈阳高新产业园区为例 |
5.4.1 沈阳高新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
5.4.2 沈阳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界定 |
5.4.3 对该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议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MATLAB求解L值代码 |
附录B SAS非线性回归代码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文献检索情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概述 |
2.1 国家物流枢纽的基本概念 |
2.1.1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的提出 |
2.1.2 国家物流枢纽的六种类型 |
2.1.3 国家物流枢纽的宏观布局 |
2.1.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内涵 |
2.2 .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特征 |
2.2.1 既有物流设施是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依托 |
2.2.2 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枢纽网络的核心组成 |
2.2.3 国家物流枢纽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 |
2.2.4 对接全球供应链体系是国家物流枢纽的责任担当 |
2.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特点 |
2.3.1 遵循国家规划的顶层设计 |
2.3.2 充分考虑国家物流枢纽的复合性内涵 |
2.3.3 着力降低枢纽集散分拨网络运输物流成本 |
2.3.4 统筹实施位置与类型一体化决策 |
2.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总体思路 |
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 |
3.1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思路 |
3.1.1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目的 |
3.1.2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步骤 |
3.2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评价指标说明 |
3.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备选点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1 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比较及适用性分析 |
3.3.2 基于改进德尔菲法的主观权重确定方法 |
3.3.3 基于离差最大方法的客观权重确定方法 |
3.3.4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权重 |
3.4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
3.4.1 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及适用性分析 |
3.4.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
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 |
4.1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
4.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思路设计 |
4.2.1 经济影响范围测度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4.2.2 货运量预测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4.2.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步骤 |
4.3 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分析 |
4.3.1 断裂点理论及其拓展 |
4.3.2 城市物流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综合评价 |
4.4 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内城市货运量预测 |
4.4.1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货运量影响因素预测 |
4.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城市货运量预测 |
4.5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货运量分析 |
4.5.1 货源区域货运量分担率计算 |
4.5.2 选址需求点货运需求量确定 |
5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设计 |
5.1 问题描述 |
5.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数学模型构建 |
5.2.1 参数定义 |
5.2.2 目标函数 |
5.2.3 约束条件 |
5.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
5.3.1 Pareto最优解的有关概念 |
5.3.2 基于NSGA-II的求解算法设计 |
5.3.3 Pareto最优解的评价分析 |
6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案例分析 |
6.1 长沙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基础 |
6.1.1 国家级规划赋予总体定位 |
6.1.2 城市综合实力支撑发展枢纽经济 |
6.1.3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凸显特色 |
6.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 |
6.2.1 长沙市物流节点基本现状 |
6.2.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
6.3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 |
6.3.1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分析 |
6.3.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服务城市总体货运量预测 |
6.3.3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分析 |
6.4 长沙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 |
6.4.1 参数取值分析 |
6.4.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6.4.3 选址方案评价 |
6.5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建设的政策建议 |
6.5.1 科学进行国家物流枢纽选址 |
6.5.2 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产业融合 |
6.5.3 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融入全国枢纽网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打分问卷 |
附录B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情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
1.2.2 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学理性分析 |
2.1 核心概念阐释 |
2.1.1 生物医药产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2 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
2.2.1 理论概述 |
2.2.2 理论应用 |
2.3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 |
2.3.1 理论概述 |
2.3.2 理论应用 |
第三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 产业发展规模 |
3.1.1 企业及从业人员数 |
3.1.2 产业总产值及利税 |
3.1.3 国际对外贸易状况 |
3.2 产业空间布局 |
3.2.1 空间布局结构 |
3.2.2 空间布局特点 |
3.3 产业研发创新能力 |
3.3.1 R&D发展状况 |
3.3.2 新产品状况 |
3.3.3 研发机构状况 |
3.4 产业专利技术现状 |
3.4.1 专利申请总趋势 |
3.4.2 专利申请和发明人 |
3.4.3 专利技术分析 |
3.5 产业政策现状 |
3.5.1 人才政策 |
3.5.2 税收政策 |
3.5.3 金融政策 |
第四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 |
4.1 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
4.1.1 产业竞争力是动态的变化过程 |
4.1.2 产业竞争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
4.2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1 生产要素 |
4.2.2 相关及支持产业 |
4.2.3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4.2.4 需求条件 |
4.2.5 政府 |
4.2.6 机遇 |
4.3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4.3.1 指标构建原则 |
4.3.2 整体指标体系的建构 |
4.3.3 指标解释 |
第五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1 数学模型概述 |
5.1.1 区位商 |
5.1.2 熵与熵值法 |
5.2 基于区位商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
5.2.1 原始数据选定 |
5.2.2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数的区位商评价 |
5.2.3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区位商评价 |
5.2.4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利润的区位商评价 |
5.3 基于熵值法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
5.3.1 原始数据选定及说明 |
5.3.2 数据的无量纲化结果 |
5.3.3 指标的熵值及效用值 |
5.3.4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
5.3.5 各级指标的评价得分 |
5.3.6 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
6.1 国外先进生物医药产业的经验借鉴 |
6.1.1 典型案例分析 |
6.1.2 经验借鉴 |
6.2 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 |
6.2.1 壮大集聚区产业规模 |
6.2.2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
6.2.3 加强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
6.3 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
6.3.1 加强产业园区战略规划 |
6.3.2 优化园区产业结构 |
6.3.3 完善园区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
6.4 依托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力 |
6.4.1 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创新资源 |
6.4.2 加强产学研合作 |
6.4.3 培育一流的产业人才队伍 |
6.5 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 |
6.5.1 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
6.5.2 优化产业支持政策环境 |
6.5.3 优化产业服务环境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2.1 高技术产业创新概述 |
2.1.1 高技术产业内涵及特征 |
2.1.2 高技术产业创新内涵及特征 |
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现状分析 |
2.2.1 高技术产业政策现状分析 |
2.2.2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
2.2.3 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
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
2.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脉络 |
2.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 |
2.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 |
2.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 |
2.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框架 |
2.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
2.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 |
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建 |
3.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界定 |
3.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 |
3.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 |
3.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设计 |
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伙伴选择机制 |
3.2.1 共生伙伴选择动力构成 |
3.2.2 共生伙伴选择影响因素 |
3.2.3 共生伙伴选择机制构建 |
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利益分配机制 |
3.3.1 共生利益构成 |
3.3.2 共生利益分配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3 共生利益分配机制构建 |
3.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体系治理机制 |
3.4.1 共生治理体系构成 |
3.4.2 共生体系治理下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3.4.3 共生体系治理机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研究 |
4.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构建 |
4.1.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含义 |
4.1.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特点 |
4.1.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路径 |
4.1.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机制设计 |
4.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动力机制 |
4.2.1 进化内生动力 |
4.2.2 进化外生动力 |
4.2.3 进化动力机制构建 |
4.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成长机制 |
4.3.1 进化成长中创新学习的作用 |
4.3.2 进化成长中创新催化的作用 |
4.3.3 进化成长中创新涌现的作用 |
4.3.4 进化成长机制构建 |
4.4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扩散机制 |
4.4.1 进化扩散内涵 |
4.4.2 进化扩散模型构建 |
4.4.3 进化扩散模型分析 |
4.5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追逐机制 |
4.5.1 进化追逐内涵 |
4.5.2 进化追逐模型构建 |
4.5.3 进化追逐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5.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
5.1.1 运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思路 |
5.1.2 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1.3 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方法选择依据 |
5.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指标 |
5.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
5.3.1 基于SFA的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基于DEA的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6.1.2 实证数据来源 |
6.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2.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计算 |
6.2.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阶段效率评价 |
6.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分析与评价 |
6.3.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计算 |
6.3.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3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化阶段效率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与运行保障措施 |
7.1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策略 |
7.1.1 增加资源投入并转变方式 |
7.1.2 加强产学研用协作 |
7.1.3 完善产业体系建设 |
7.1.4 促进民营成分发展 |
7.1.5 完善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
7.1.6 完善高技术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
7.2 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保障措施 |
7.2.1 宏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2 中观层面保障措施 |
7.2.3 微观层面保障措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高新技术产业绩效评价研究 |
1.2.2 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
1.2.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 |
1.2.4 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高新技术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3.1 发展优势 |
3.1.1 自然条件 |
3.1.2 地区政策优势 |
3.1.3 科教资源优势 |
3.2 发展劣势 |
3.2.1 R&D经费投入不足 |
3.2.2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
3.2.3 政策体系不完善 |
3.3 发展机会 |
3.3.1 国家政策带来机遇 |
3.3.2 国家双创战略的引领 |
3.3.3 市场需求旺盛 |
3.4 发展威胁 |
3.4.1 市场竞争加剧 |
3.4.2 对新技术的高要求 |
3.4.3 产品更新速度快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
4.2 评价指标分析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4.1 方法选择 |
4.4.2 指标权重分析 |
4.4.3 权重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1 评价模型的比较及确定 |
5.1.1 DEA模型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1.3 结构方程评价模型 |
5.2 评价模型的应用 |
5.3 构建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样本来源及特征描述 |
6.2 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6.2.1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 |
6.2.2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6.2.3 列出权重向量 |
6.2.4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 |
6.2.5 计算综合评价值 |
6.3 本章小结 |
7 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
7.1 加强政府引导 |
7.2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
7.3 完善政策体系 |
7.4 加强人才引进 |
7.5 优化产业环境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结论 |
8.2 论文研究不足之处 |
8.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测评 |
附录二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三 焦作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简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产业园区 |
(二)产城融合 |
二、产城融合的特征 |
三、相关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多样性理论 |
(二)系统协同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发展概况与进展 |
一、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概况 |
(一)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历程 |
(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主要特点分析 |
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进展 |
(一)经济运行情况 |
(二)产业发展 |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 |
第四章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设计 |
一、构建目标原则 |
(一)构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
(二)构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二、评价方法的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 |
(二)德尔菲法 |
三、指标的选取 |
(一)主要参考的指标体系 |
(二)专家咨询调查 |
(三)指标的构建和说明 |
四、基于AHP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二)计算指标权重 |
第五章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与分析 |
一、数据来源和评价标准 |
(一)数据来源 |
(二)评价标准 |
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过程 |
(一)确定对象集 |
(二)确定评语集 |
(三)建立隶属度矩阵 |
(四)计算模糊矩阵 |
(五)各级指标综合评价 |
三、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
(一)从产业发展评价结果的分析 |
(二)从城市功能配套评价结果的分析 |
(三)从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评价结果的分析 |
(四)从人口融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
(五)从产城融合度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六章 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问题的辅助性调查与原因分析 |
一、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经济处于低增速状态,阻碍城市化进程 |
(二)公共服务资源匮乏,人城互动载体缺失 |
(三)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面临压力 |
(四)人口导入数量下降,核心人才缺失 |
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产业创新驱动力弱,供需关系不平衡 |
(二)城市功能配套规划滞后,专项资金受预算制管控 |
(三)管理机构综合管理弱,城市规划缺少前瞻性 |
(四)人口宜居环境建设推进迟缓,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优化对策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的优化对策 |
(一)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
(二)完善城市载体建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
(三)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 |
(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促进区域人口融合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一). |
附录二: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二). |
附录三: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四: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哈长城市群 |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
1.3.3 协同发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
4.3.1 研究单元选取 |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及东北地区的界定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2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集群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孵化器理论 |
2.2.4 风险投资理论 |
2.3 区域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
2.3.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2.3.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3.4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产业集聚的测度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3.1 影响因素 |
3.1.1 内部创新因素 |
3.1.2 产业组织因素 |
3.1.3 制度环境因素 |
3.1.4 技术溢出因素 |
3.1.5 经济环境因素 |
3.1.6 社会文化因素 |
3.2 影响因素的作用 |
3.2.1 内部因素的影响作用 |
3.2.2 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 |
第4章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与集聚状况 |
4.1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及集聚状况 |
4.1.1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 |
4.1.2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4.2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分析 |
4.2.1 东北三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整体状况 |
4.2.2 东北三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域状况 |
4.3 产业发展与集聚的主要特征 |
4.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态势 |
4.3.2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区域差距 |
4.3.3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内分布 |
4.3.4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态势 |
第5章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计量分析 |
5.1 指标选定与数据来源 |
5.1.1 指标的选定与测度 |
5.1.2 数据来源及统计 |
5.2 模型的设计 |
5.2.1 理论假设 |
5.2.2 模型的建立 |
5.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5.4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
5.4.1 指标的选定与模型的构建 |
5.4.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产业间分工协作体系不完整 |
6.1.2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高 |
6.1.3 产业集群发展不足,孵化器专业化发展不够 |
6.1.4 产业投资基数低,外资依存度较高 |
6.1.5 产业技术层次较低,产业影响力不足 |
6.1.6 配套产业发展落后,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
6.1.7 高精尖人才匮乏,产业同构性凸显 |
6.2 成因分析 |
6.2.1 内部原因 |
6.2.2 外部原因 |
第7章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集聚的促进对策 |
7.1 促进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 |
7.1.1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面临的课题 |
7.1.2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 |
7.2 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集聚的政策建议 |
7.2.1 国家层面 |
7.2.2 区域层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评价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竞争优势培育机制研究[D]. 张露兮.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4]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D]. 李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叶琦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及效率研究[D]. 杨剑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资源枯竭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D]. 常孟琳.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研究[D]. 沈理荣.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10]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研究[D]. 范家辉. 吉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