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电力行协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刘帅[1](2021)在《青送公司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中国电力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为响应中央号召,加强绿色发展的理念,国家发改委员核准了青海至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开工建设。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标包,工程现阶段正进行电气安装工作,计划于2021年12月30日竣工投运。因此对现有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希望可以得出一些经验和方法,能为以后的特高压工程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工程开工背景,本文充分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工程施工现状,对工程中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施工进度安排未针对现状、质量管控达不到创优要求两条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现有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其次在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项目管理理论、项目进度管理理论、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对现管理方案进行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根据最新的投运节点日期进行,先将各分部工程分解为工序环节,估算各工序最短完成时间和最长持续时间,根据投运顺序进行正序排列,各紧前、紧后工序首位相接,绘制出可保证各分部工程工期在控制要求内的进度计划,同时进行风险分析,列出可能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纠正措施和控制措施,保证进度按计划顺利进行。质量管理的优化先对工程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根据各单位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项目建设特点,进行质量管理措施的优化,质量管控需要在满足优化过的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同时对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质量通病进行辨识,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然后将优化方案与原有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检查优化效果,确保运行有效。最后结合优化后的方案,从组织结构、资金、协调管理、资源四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保障优化后的方案可服务于现场施工,运行有效。本论文通过制定海南换流站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方案,推进了工程的顺利开展,为工程顺利投运创造有利条件,实现项目目标,提高公司在本项目中获得的收益,为特高压工程在青海省的建设奠定基础。
温薇[2](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严斐[3](2019)在《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省域聚类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文中认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种温室气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略环境保护的粗放式模式,最终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持续增长,我国现已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我国的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火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80%,煤炭也成为我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研究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对我国碳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省域聚类分析,研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性,对指导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工作及各个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从全国、区域和省域的视角分析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现状,再根据扩展的STIRPAT模型确定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指标,从全国和各省份的层面分析影响因素特征;其次,本文利用选取的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进一步应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进行聚类,根据得到的最佳投影方向和各省份投影值,将这些省份划分为四类区域,分别对各个区域的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及影响因素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构建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数据模型,对聚类后不同区域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实证分析,随后在四类地区上分别得到各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弹性系数;最后,对不同区域的人均GDP、城市化率、工业化率、电力结构、供电煤耗和电耗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并从不同区域视角以及各个影响因素视角提出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低碳经济理论与方法,而且对中国电力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莹[4](2018)在《海南电力输配电价改革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输配电价改革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和重要内容,目的是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解决工商业和居民电价间的交叉补贴问题。海南于2017年拉开输配电价改革帷幕,按照《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要求,执行准许成本加准许收益的输配电价管制模式,由于在首个监管周期争取到输配电价维持在原有水平的政策支持,目前输配电价改革对海南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因此,本文结合海南现行电价机制形成特点和存在问题,对输配电价改革将对海南电力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借鉴国内外具有典型参考价值的输配电价改革对策,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就如何解决输配电价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正确反映海南用电价格、实现社会整体福利均衡提出对策建议。由于输配电价改革开始的时间较晚,所以此前关于“电改”的研究基本停留在输配电价改革的必要性、影响和规制等理论分析,以及对国外输配电价体制的研究层面,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从地域出发的专题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关于输配电价改革将如何影响海南电力发展及其对策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输配电价改革的必要性为切入点,结合海南实际情况,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海南电力发展的影响,进而针对改革的顺利实施提出对策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刘晓红[5](2018)在《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世界经济之林一枝独秀,不仅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也带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以雾霾为代表的恶劣天气频发,不仅给国人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威胁与经济损失,而且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运用空间计量技术探究雾霾污染的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符合中国特点的改善措施,不仅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实践,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也为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献计献策,更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单一污染指标难以全面表达雾霾污染状况的不足,较早提出了能够代表整体雾霾污染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客观综合动态评价方法—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较为全面、科学的对中国29个省区2003-2016年雾霾污染指数进行测度。(2)基于雾霾污染综合评价指数,研究了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雾霾污染水平呈现倒“N”型曲线。东部雾霾污染水平下降速度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为缓慢。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的目标,从三大区域来看,应重点监控中部与西部地区;从省级区域来看,应该重点加大对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的雾霾污染治理力度。中国省际雾霾污染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存在显着的空间正自相关。基于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对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存在着显着的绝对收敛趋势。(3)基于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集聚效应,在控制了天气因素的情况下,使用邻接权重和距离权重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以及偏误修正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考察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雾霾污染水平存在显着的空间外溢效应;人口城镇化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验证了EKC假说;人均GDP与雾霾污染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工业化、交通压力和能源消费的上升会提高雾霾污染水平。空间收敛性检验表明,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存在显着的条件收敛趋势。人口城镇化对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趋同存在倒U型关系。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对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趋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本文针对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时空特征,结合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结果,分别从区域协同治理、绿色城镇化、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
赵富春[6](2018)在《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以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为显着标志,中国金融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恢复、发展到逐步确立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并最终形成“大一统”。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力量,农业银行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第一次成立农业银行旨在支持农业恢复和扩大合作运动;第二次成立农业银行的目的是支持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对农业信贷的支持和打击农村高利贷;第三次成立农业银行是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指导,配合国家恢复农业生产生活秩序,对贫下中农发放零利率贷款、下发支农款并对资金投向进行监督。但从1951年至1965年的短短14年中,农业银行却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过程,成立时所设定的预期目标均未能完全实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和范围内或多或少开展了一些农村金融业务,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认知的局限,也有配合国家整体规划的考量,更有对政治大环境的被动适应。本文以农业银行三次成立和被撤销为切入点,对1951年至1965年间农业银行的三次成立和三次被撤销过程进行了比较完全面的梳理,分析了金融实践传统的沿袭、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模仿以及建国后金融体制从多元向单一、再到大一统的变迁过程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家政权制度体制与金融制度构建关系、国家意志与认知对金融制度设置和变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展示了1949至1965年间,中国经济机制运行以及金融体制初步形成和发展的状态和面貌,展现了以农补工、以乡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工业化战略需求。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以档案材料和资料汇编类为基础,以选集和年谱、回忆资料、报刊、专着及论文集等资料为辅助,对农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期三次废立的逐步演进过程作了一个比较全景和客观的考察;采用制度分析法,从制度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制度的运行,分析金融制度的产生及变迁对人们经济行为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影响;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对农业银行历史的变迁进行梳理,尽可能解析和展示这一变迁过程中的内在动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直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构建、设置和运行上具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国家意志在机构的设置和发展方向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通过掌控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置和农村金融体制的运作,向国有企业及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通过上述方式,国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控和影响着农村金融体制以至于整个金融体制的发展,这种掌控和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能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金融体制的良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自建国以来,出于服务于国民经济恢复、土改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优先发展重工业、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等国家大战略的需要,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一直缺乏长远规划,成立农业银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更多是出于一种完成临时性任务的需要,一旦所面临的农村金融问题有所缓解或没有达到解决的预期,农业银行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伴随而来的就是农业银行的被撤销。可以这样认为,在这样的带有功利性的国家战略选择上,农业银行不能、也不可能在农村金融的开展中充分发挥更加有效、专业和长远的作用。
刘斯颉[7](2018)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勠力同心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启新时代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新篇章——在2018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树立新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新动能为着力点,以强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模式,以深化电力设备管理"四化"建设为抓手,以探索"大云物移智"与设备管理深度融合为助推器,积极推进电力企业设备管理效益探索性、创造性、引领性增长。
张慧[8](2017)在《碳交易政策设计与市场绩效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国内外碳减排的压力,中国政府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正式对外宣布开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并制定了到2020年要达到的中长期碳减排目标。在“十一五”期间,碳减排主要依赖于关停和淘汰工业企业的命令控制型措施,虽然在短期上达到了控制碳排放的目标,但是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并不利于长期的碳减排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一种成本有效的减排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我国开始了 7个试点的碳排放权交易探索,从试点表现出的碳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虽然各个试点的履约率相对较高,但是试点交易量相对较小,有些试点市场交易几乎停滞,市场活跃度低。排污交易政策本身的具体设计会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国内外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发现,设计合理的初始排放权、交易的时空范围、抵消机制有助于节约减排成本,增加社会收益。我国目前正处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阶段,并且要在2017年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此,有必要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可以为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开展和优化政策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总量的40%以上,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建设中需要首要关注的重点行业。因此,本研究以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主体建模的思路,从微观视角出发分析碳交易市场对电力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探讨碳交易市场具体的政策设计如何影响电力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决策过程,进而从宏观上系统的评估政策设计对碳交易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基于双边谈判的全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并确定了市场交易规则,结合Netlogo仿真平台,在确定交易规则的基础上构建了碳交易市场仿真系统。以全国928家电厂作为主体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碳交易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了社会整体的收益。边际发电利润较高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主要依靠发电来增加发电利润,集中在江浙沪和广东地区;边际发电利润较低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主要通过减少发电量卖出多余配额增加收益。总体上,碳交易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从发电边际利润低的电厂转移到发电利润高的电厂,保证了全国电力行业总体发电利润的增加,碳交易政策具有效益优势。碳交易政策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带来整体上的协同健康收益。同时也改变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格局,由于各省市人口密度和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健康收益的差异,发电利润高的广东、湖南等地区增加发电量,带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健康损害,而发电利润低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减少发电,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带来协同的健康收益。实施碳交易政策带来3.69%的发电收益的增加,减少27.98%的CO2排放量,减少154.56万吨PM2.5的排放,减少约4.52万例由于PM2.5引起的急性和慢性死亡,带来515.26亿元的健康收益,占当年全国GDP的0.09%。通过设计区域间合适的交易比率、选择合适的市场交易规模或辅助非市场交易方式的严格的规制手段可以降低碳交易对某些地区的健康损害,增加总体健康收益。从初始排放权分配设计来看,基准线法较祖父法设定了更严格的配额总量,其次是基于历史排放法分配初始排放权,最后是历史产出法。采用三种初始分配方法对二氧化碳排放权进行初始分配,交易前后发电利润增加比例相差不大,和没有实施总量控制和交易政策相比,基准法相比较祖父法增加的发电利润最低。基准线法带来的协同健康收益比历史排放法较高,相反基于历史产出法由于过量分配初始配额会导致健康损害。从市场规模设计来看,全国碳交易市场相比较试点孤立的碳市场更具利润优势,市场交易量和发电利润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参与交易的主体数量,提升了交易市场活跃度,增加了市场绩效;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碳交易带来的健康收益逐渐降低。自愿减排市场提供的核证减排量是对碳交易市场的有效补充。核证减排量的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上配额价格,大部分企业通过购买价格较低的核证减排量来增加其发电收益。设计固定的最大抵消量可以增加整体的发电收益,而随着配额数量和实际排放量变化的最大抵消量的情景相比较配额交易市场降低了发电收益。不同抵消机制的设计对发电利润较高的电厂和其所在的区域的发电利润和排放量的变化影响较小,而对边际发电利润较低的电厂和其所在区域的发电量和发电利润以及排放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相比较碳配额交易市场,引入抵消机制降低了整体的健康收益。
蒋雨[9](2017)在《海南电力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与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热带岛屿省份,非常重视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平衡,建省办经济特区近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海南电网正式加入南方电网公司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海南电网公司针对海南省情出发,建设了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电网,构筑了一个安全、经济、清洁的特区电力供应体系。“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我国将会贯彻“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未来海南省电力系统将发挥绿色发展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作用,在充分认识自身生态优势的同时,把握机遇、加快谋划发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电力绿色发展模式,实现海南电力的绿色崛起。为加快海南电力的绿色发展,需要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绿色发展评价系统对海南电力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电力绿色发展的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后,挖掘了海南电力绿色度的内涵,综合考虑了发电能源结构的优化、电能输配环节的效率改进、电能销售环节的服务提升三个因素,对电力绿色度给出了定义;其次根据评价指标的十大选取原则,从发电侧、输配电侧以及售电侧三个方面选取了和电力绿色发展相关的指标,并根据指标数值和电力绿色度的相关性,构建了海南电力绿色度指标体系;接下来根据电力绿色度的定义,提出了电力绿色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海南省电力系统单位电量排放的污染物的总环境价值;然后建立了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提出了海南电力绿色指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两个算例对海南电力绿色发展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评价,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评价结果是真实可靠的;最后本文搭建了海南电力绿色发展评价应用系统,能够对海南电力绿色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和多时空的比较,从而更直观地评价海南电力绿色发展情况。除了应用于海南电力绿色发展的评价外,本文所建立的电力绿色发展评价应用系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省域的电力绿色度评价中,为国家制定电力绿色发展标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推动国内整个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
庄严[10](2016)在《走过这一年——2016中国电力教育行业新闻盘点》文中指出电力教育培训对于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如今,电力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为了求得发展,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不同工种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将培训考核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促进员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培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电力行协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电力行协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青送公司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2.1.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1.2 项目管理的内容 |
2.1.3 项目管理的要素 |
2.1.4 项目管理的属性 |
2.2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 |
2.2.1 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
2.2.2 项目进度管理的内容 |
2.3 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
2.3.1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 |
2.3.2 质量管理PDCA循环 |
2.3.3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
2.3.4 4M1E分析法 |
第三章 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现状分析 |
3.1 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概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设计特点 |
3.1.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3.2 电气安装施工管理概况 |
3.2.1 施工进度安排 |
3.2.2 质量管理情况 |
3.3 电气安装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原因 |
3.3.1 施工进度安排方面 |
3.3.2 质量管理方面 |
第四章 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4.1 施工管理优化的总体思路 |
4.1.1 优化原则及目标 |
4.1.2 优化方案内容 |
4.2 进度管理优化 |
4.2.1 工期目标及分解 |
4.2.2 施工进度计划优化 |
4.2.3 进度计划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4.3 质量管理优化 |
4.3.1 质量目标及分解 |
4.3.2 质量体系框架优化 |
4.3.3 质量控制措施优化 |
4.3.4 增加质量创优控制 |
4.4 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 |
4.4.1 施工进度优化后效果 |
4.4.2 质量管理优化后效果 |
第五章 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组织保障 |
5.1.1 明确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5.1.2 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
5.2 资金保障 |
5.2.1 制定资金控制措施 |
5.2.2 确定资金管理要求 |
5.3 协调管理保障 |
5.3.1 与上级单位的工作协调 |
5.3.2 与配合单位的工作协调 |
5.3.3 与外部协调 |
5.4 资源保障 |
5.4.1 人力资源配置 |
5.4.2 物资供应调整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内容及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省域聚类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碳排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碳排放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 |
2.1 碳排放核算方法 |
2.1.1 排放系数法 |
2.1.2 物料衡算法 |
2.1.3 实测法 |
2.2 STIRPAT模型理论基础 |
2.3 粒子群投影寻踪聚类模型理论基础 |
2.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3.2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
2.3.3 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3.1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核算 |
3.2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 |
3.2.1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总体水平 |
3.2.2 中国各区域电力行业碳排放水平 |
3.2.3 中国各省份电力行业碳排放水平 |
3.3 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3.3.1 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指标选取 |
3.3.2 影响因素的数据核算 |
3.3.3 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粒子群投影寻踪模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省域聚类 |
4.1 电力行业碳排放省域聚类研究 |
4.1.1 数据预处理及参数设置 |
4.1.2 聚类划分结果 |
4.2 四大区域碳排放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区域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1 面板数据模型理论基础 |
5.1.1 面板数据模型定义 |
5.1.2 面板数据模型分类 |
5.1.3 单位根检验 |
5.1.4 协整检验 |
5.2 电力行业碳排放区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2.2 单位根检验结果 |
5.2.3 协整检验结果 |
5.2.4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政策建议 |
5.3.1 基于区域发展视角的政策建议 |
5.3.2 基于影响因素视角的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海南电力输配电价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5.4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关于电力行业垄断的研究综述 |
2.1.3 关于政府监管的研究综述 |
2.1.4 关于输配电价改革必要性的研究综述 |
2.1.5 关于输配电价改革影响的研究综述 |
2.1.6 关于海南电价机制的研究综述 |
2.1.7 关于国外电力市场改革模式的研究综述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自然垄断理论 |
2.2.2 政府管制理论 |
2.2.3 关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2.4 研究框架 |
3 海南现行电力价格体制分析 |
3.1 海南现行电力价格体制基本情况 |
3.1.1 形成背景 |
3.1.2 形成机制 |
3.1.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2 海南现行电力价格定价方法 |
3.3 海南现行电力价格体制的有利影响 |
3.3.1 对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
3.3.2 对社会公共服务效果的影响 |
3.4 海南现行电力价格体制的不利影响 |
3.4.1 对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
3.4.2 对社会公共服务效果的影响 |
3.4.3 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
3.4.4 对终端电价的影响 |
3.5 输配电价改革对海南电力市场的影响 |
3.5.1 输配电价改革对海南电力市场的有利影响 |
3.5.2 输配电价改革对海南电力市场的不利影响 |
4 国内外输配电价改革模式与对策借鉴 |
4.1 英国电力改革模式 |
4.1.1 英国模式的改革过程 |
4.1.2 英国模式的改革对策 |
4.2 美国德州电力改革模式 |
4.2.1 德州模式的改革过程 |
4.2.2 德州模式的收益对策 |
4.2.3 德州模式的改革成效 |
4.3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模式 |
4.3.1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过程 |
4.3.2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成效 |
4.3.3 深圳输配电价改革存在的问题 |
4.4 国内外输配电价改革对策借鉴 |
4.4.1 维持政府对输配电价环节的控制监管 |
4.4.2 合理界定输配电价定价参数 |
4.4.3 提高输配电成本管理水平 |
4.4.4 建立对电网企业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管制机制 |
4.4.5 树立电力市场化改革为最终目标 |
5 海南输配电价改革的对策建议 |
5.1 保留现行电价机制优势,明确输配电价核价原则 |
5.2 划清政府监管范围,发挥市场配置作用 |
5.3 优化输配电价定价法的构成要素 |
5.3.1 基于“准许成本”要素优化输配电价 |
5.3.2 基于“合理收益”要素优化输配电价 |
5.4 鼓励多方资本投资电网建设,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
5.4.1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电网投资建设项目的资本引导作用 |
5.4.2 拓宽电网投资资本来源渠道,加强电网工程建设水平 |
5.5 推动电力企业结构调整,维持企业经营相对稳定 |
5.5.1 完善政府对电力市场准入性的规定要求 |
5.5.2 建立激励考核机制,鼓励企业创收节支 |
5.5.3 合理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
5.6 提高电力企业经营效益,保障社会福利均衡效果 |
5.6.1 明确电力企业经营目的与性质 |
5.6.2 加强企业与社会交流,促进彼此信息回馈 |
5.6.3 取消交叉补贴,兼顾效率公平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雾霾污染的衡量 |
1.3.1 雾霾污染的概念 |
1.3.2 雾霾污染的主要成分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雾霾污染评价 |
2.2 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 |
2.3 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 |
2.4 雾霾污染的改善措施 |
2.5 述评 |
第三章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测度 |
3.1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评价 |
3.2 评价方法 |
3.2.1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基本原理 |
3.2.2 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综合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3.4 测度结果 |
第四章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 |
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4.1.1 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 |
4.1.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4.2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时间变化特征 |
4.2.1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时序变化 |
4.2.2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动态排序 |
4.2.3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地区差异 |
4.3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1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聚类分析 |
4.3.2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四分位图 |
4.3.3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全局Moran’s I指数 |
4.3.4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局域Moran’s I指数散点图 |
4.4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空间收敛性检验 |
4.4.1 空间效应的绝对β收敛模型 |
4.4.2 空间效应的绝对β收敛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识别及影响机理分析 |
5.1.1 影响因素识别 |
5.1.2 影响机理分析 |
5.2 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择 |
5.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2.3 描述性统计和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4 全国层面结果分析 |
5.2.5 分区域结果分析 |
5.3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空间收敛性检验 |
5.3.1 普通面板的条件β收敛 |
5.3.2 空间效应的条件β收敛模型 |
5.3.3 指标构建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省际雾霾污染的改善措施 |
6.1 推进区域协同治理,实施差异化的联防联控体系 |
6.2 推进绿色城镇化 |
6.3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
6.4 提高工业效率 |
6.5 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 |
6.6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强度 |
6.7 改善措施要因地制宜,考虑区域差异 |
6.8 制定相关雾霾污染的法律法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对象界定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资料来源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次建立与撤销(1951.08-1952.07) |
2.1 农业银行第一次成立的时代背景(1949.10-1951.07) |
2.1.1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
2.1.2 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前的农村金融情况 |
2.2 农业合作银行的筹设 |
2.2.1 多次全国性金融会议的召开 |
2.2.2 筹设经过 |
2.2.3 职能设定及成立后业务经营情况 |
2.3 农业银行第一次被撤销 |
2.3.1 全国性精简工作的开展 |
2.3.2 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精简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与撤销(1955.03—1957.04) |
3.1 第二次农业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状况(1952.08—1955.02) |
3.1.1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 |
3.1.2 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3.1.3 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 第二次农业银行的筹建 |
3.2.1 筹建的酝酿 |
3.2.2 筹建经过 |
3.3 农业银行第二次成立 |
3.3.1 机构设置 |
3.3.2 第二次农业银行时期的农村金融业务经营 |
3.4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3.4.1 人行、农行矛盾的产生及发展 |
3.4.2 撤销的酝酿 |
3.4.3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与撤销(1963.11—1965.11) |
4.1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前农村金融情况(1957.05—1963.10) |
4.1.1 受到精简影响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状况 |
4.1.2 对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4.1.3 在农村金融工作上的“左”倾 |
4.2 成立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经过 |
4.2.1 农业资金小组的成立及实际运行 |
4.2.2 组建中国农业银行决定的出台 |
4.2.3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大会 |
4.2.4 中央对成立农业银行的重视 |
4.3 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筹建过程 |
4.3.1 总体筹建考虑 |
4.3.2 总行的筹建 |
4.3.3 各级分行机构的筹建 |
4.4 第三次农业银行时期的业务经营 |
4.4.1 农贷工作 |
4.4.2 农业拨款监督工作 |
4.4.3 信用合作社工作 |
4.4.4 社队会计辅导工作 |
4.5 农业银行第三次被撤销 |
4.5.1 人行、农行矛盾的发展过程 |
4.5.2 对人行、农行矛盾的调整 |
4.5.3 撤销农业银行的经过 |
第五章 中共金融传统及苏联模式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5.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沿袭与对建国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影响 |
5.1.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的沿袭 |
5.1.2 金融实践的影响 |
5.2 苏联模式的模仿与国情的矛盾 |
5.2.1 苏联的金融模式 |
5.2.2 对苏联模式的模仿 |
5.2.3 存在的问题及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
第六章 建国后金融体制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6.1 发展农业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的矛盾存在 |
6.1.1 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需要与国情现状的矛盾 |
6.1.2 支援农业合作化需要与认识超前的矛盾 |
6.1.3 将农业放在首位的国情认知与“左”的干扰 |
6.2 农业银行职能的固化与依附性 |
6.2.1 对农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固化 |
6.2.2 农业银行履行职能的困境及依附性 |
6.3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选择的困境 |
6.3.1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的选择 |
6.3.2 人、农两行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
结论 |
宏观审视 |
现实性启示 |
前瞻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勠力同心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启新时代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新篇章——在2018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7年工作回顾 |
(一) 电力设备工程建设助力调结构惠民生 |
(二)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
(三) 电力节能减排成效显着 |
(四) 电力装备技术水平迈上世界前列 |
(五) 电力设备物资管理优化高效 |
(六) 协会平台纽带作用明显增强 |
二、新时代电力工业特征及工作总体思路 |
三、2018年工作要点 |
(一) 转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 |
(二) 把降本增效作为电力设备管理工作重要目标 |
(三) 夯实优化电力企业设备管理基础与方式 |
(四) 开展能源行业电力设备供应商信用评价 |
1、信用评价标准。 |
2、申报范围。 |
3、申报办法。 |
4、评价内容。 |
5、评价结果应用。 |
(五) 加强协会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
(8)碳交易政策设计与市场绩效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 国内外实施碳交易政策的相关背景 |
1.2 国内外碳交易的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外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实践 |
1.2.2 国内碳交易试点的发展和实践 |
1.2.3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实践总结 |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排污交易理论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排污权交易理论 |
2.2 政策设计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绩效的影响 |
2.2.1 交易成本 |
2.2.2 初始配额 |
2.2.3 交易时空范围 |
2.2.4 抵消机制 |
2.3 现存政策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绩效的影响 |
2.3.1 环境政策 |
2.3.2 其他非环境政策 |
2.4 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全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构建与绩效研究 |
3.1 全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模式 |
3.2 双边谈判市场下的电厂的决策行为 |
3.2.1 基本假设 |
3.2.2 基础模型 |
3.3 全国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模型 |
3.4 模型参数初始化 |
3.4.1 交易主体的筛选和数据处理 |
3.4.2 二氧化碳初始排放权计算 |
3.4.3 电厂决策模型参数估测 |
3.5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平台的构建 |
3.6 电力行业碳交易市场绩效 |
3.6.1 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收益结果 |
3.6.2 协同健康收益结果 |
3.7 小结 |
第4章 市场设计对碳交易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 |
4.1 初始排放权分配 |
4.1.1 初始排放权分配方法 |
4.1.2 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收益结果 |
4.1.3 协同健康收益结果 |
4.2 市场规模 |
4.2.1 市场规模的情景设计 |
4.2.2 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发电收益结果 |
4.2.3 协同健康收益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抵消机制设计对碳交易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 |
5.1 抵消机制概念 |
5.2 基础假设 |
5.3 考虑抵消机制的碳交易市场模型 |
5.3.1 基本模型 |
5.3.2 碳交易市场模型 |
5.4 CCER价格核算 |
5.4.1 CCER基准价格 |
5.4.2 CCER交易成本 |
5.4.3 CCER市场价格 |
5.5 市场仿真结果 |
5.5.1 CCER价格的影响 |
5.5.2 抵消机制的影响 |
5.6 协同健康收益结果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1 讨论 |
6.1.2 主要结论 |
6.1.3 政策建议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海南电力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海南电力绿色度指标体系建立 |
2.1 电力绿色度的内涵与定义 |
2.2 电力绿色度评价指标选取 |
2.2.1 发电侧指标 |
2.2.2 输配电侧指标 |
2.2.3 售电侧指标 |
2.3 海南电力绿色度指标体系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南电力绿色度计算方法 |
3.1 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
3.2 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
3.2.1 电源侧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
3.2.2 电源侧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环境价值计算 |
3.3 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
3.3.1 电源侧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
3.3.2 输配电侧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环境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4.1 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1 污染物的环境价值基准的计算方法 |
4.1.2 海南电力绿色指数计算 |
4.1.3 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分析 |
4.2 海南电力绿色度评价模型的应用 |
4.2.1 海南电力绿色发展情况的纵向比较 |
4.2.2 海南电力绿色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南电力绿色发展评价应用系统 |
5.1 系统简介 |
5.1.1 系统整体框架 |
5.1.2 系统软件功能介绍 |
5.2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模块 |
5.2.1 数据采集模块 |
5.2.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3 评价处理模块 |
5.4 评价展示模块 |
5.4.1 软件首页 |
5.4.2 电源侧数据展示 |
5.4.3 输配侧数据展示 |
5.4.4 横向数据比较界面 |
5.4.5 数据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10)走过这一年——2016中国电力教育行业新闻盘点(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发展 |
1月 |
我国首套数字化核燃料仿真培训系统投入应用 |
4月 |
李克强总理考察清华大学参观科技创新成果展 |
6月 |
安徽首次围绕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专项培训 |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瞄准产业核心技术 |
7月 |
云南电网公司将首建高海拔无人机培训基地 |
华北电力大学与国电集团共建“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8月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上汽新能源联手高校积聚创新人才 |
世界首个特高压GIL管廊工程开工 |
9月 |
中国首家国际油气领域人才与技术平台正式启动 |
“十三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通过论证 |
湖南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11月 |
第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发布 |
上海电力公司试点使用安全体验式培训平台 |
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 |
12月 |
2016中国(珠海)绿色创新电力大会在珠海开幕 |
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度科学技术奖励揭晓 |
南网超高压重大科技项目形成多个创新点 |
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在深圳成立 |
节能环保 |
3月 |
国网天津东丽公司组织清洁能源多级消纳培训研讨 |
两会推进清洁能源生物质能领域人才需求同比上涨18% |
2016第八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开幕 |
4月 |
我国首个光伏行业公益性师资培训项目启动 |
南网“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正式出台 |
5月 |
新能源产业发展风电专业人才走俏 |
6月 |
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投产 |
8月 |
西北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开工 |
我国首次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完成 |
2016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节能减排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
9月 |
海南首个低碳水务研究中心在海南大学成立 |
10月 |
2016年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技术国际会议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
南科大成立清洁能源研究院 |
11月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
海南首个国有合资节能环保科技公司成立 |
湖南沁森高科签约浙江大学成立反渗透膜研发基地 |
开放共享 |
3月 |
国家电网携手天津电网开启战略合作 |
南方电网与泰国国家发电局续签合作协议 |
复旦大学与国网上海电力公司签署电力大数据合作 |
5月 |
华北电力大学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中南院为阿尔及利亚提供可再生能源培训 |
中核集团与国家核电实现国内天然铀开发顶层合作 |
6月 |
国家电网跃居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首 |
华能与中海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8月 |
泰国可再生能源应用培训在甘肃举行 |
9月 |
Bentley携手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亨通携手北京邮电大学开启量子通信研究“加速度” |
印尼坤甸市与中国上海电气集团合作兴建垃圾发电厂 |
10月 |
华自科技与湖南大学共建监控与信息化技术联合实验室 |
第八届外洽会及中国国际核电论坛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
金风科技与德国莱茵TUV集团联合培训认证中心于上海揭幕 |
华北电力大学教育扶贫见成效 |
11月 |
电网新材料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宁波成立 |
四央企签“定量又定价”的电煤中长期合同 |
中国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成立 |
南方电网与日本东京电力将开展技术研究合作项目 |
竞赛培训 |
1月 |
中电联电改宣贯培训班在京举办 |
4月 |
华电集团以“工匠精神”推进青年政工培训 |
2016年全国电力行指委全体委员会议在武汉召开 |
5月 |
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开赛 |
6月 |
中电联成功举办国家“一带一路”布局下能源电力企业走出去战略高级研修班 |
8月 |
广东举行碳交易核查培训 |
9月 |
华能举办2016年风电运检技能竞赛 |
全国第二届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攻防竞赛圆满闭 |
10月 |
全国核工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秦山核电基地开幕 |
第十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装表接电工决赛闭幕 |
11月 |
发改委组织输配电价核定培训会 |
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智能微电网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在常州举办 |
12月 |
2016年中国电力教育论坛暨电力行业教育培训创新成果交流会在珠海召开 |
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职业技能培训委员会在苏州成立 |
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变电运行技术技能竞赛在武汉举办 |
四、海南电力行协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送公司海南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施工管理优化研究[D]. 刘帅. 兰州大学, 2021(12)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省域聚类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D]. 严斐.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4]海南电力输配电价改革对策研究[D]. 杨莹. 海南大学, 2018(03)
- [5]中国省际雾霾污染水平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D]. 刘晓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D]. 赵富春. 河北大学, 2018(12)
- [7]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勠力同心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启新时代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新篇章——在2018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J]. 刘斯颉. 电力设备管理, 2018(04)
- [8]碳交易政策设计与市场绩效研究 ——以电力行业为例[D]. 张慧. 南京大学, 2017(06)
- [9]海南电力绿色发展评价方法与系统研究[D]. 蒋雨. 华北电力大学, 2017(03)
- [10]走过这一年——2016中国电力教育行业新闻盘点[J]. 庄严. 中国电力教育,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