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径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覆盖对流域水文过程有重要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显着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其对水文过程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学者的关注。针对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后水文要素变化和水文要素之间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以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型气候的延河流域为例,通过CLM5.0模型模拟1980–2018年土地覆盖变化对流域关键水文要素间关系的影响。首先,为了真实地表现延河流域下垫面特征,基于统计搜集的土壤厚度和河道分布的数据制作了一套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数据集作为CLM5.0模型的地表数据输入。其次,基于一套土地利用数据集中退耕还林(草)(以下简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两期数据制作了一套植被功能类型数据集作为CLM5.0模型的地表数据输入。然后,根据土壤深度数据和黄土高原实际蒸发状况,改进了CLM5.0模型中的土壤分层结构和土壤蒸发方案。最后,基于新制作的地表输入数据和改进后的CLM5.0模型模拟不同土地覆盖情境下的流域水文过程,分析土地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对延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延河流域的土地覆盖发生了显着变化。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流域内大面积的分布着草地和耕地。土地覆盖类型的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耕地和草地之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耕地面积的52.40%和5.77%转换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的草地和林地,由此导致草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草地、耕地、林地和灌木面积的变化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水体和城镇面积的变化主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地覆盖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延河流域的水文过程。(2)完善和改进的CLM5.0模型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改进的模型参数和物理过程在延河流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实土壤厚度和沟道分布信息数据的构建减少了模型在模拟延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误差,模型模拟的延河流域总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R2从0.104增加到0.55,RMSE从14.5 mm减少到12.61 mm。根据敏感性试验,用CLM5.0模拟延河流域水文过程时,土壤分层结构采用40层最为合理。将土壤蒸发方案中形成DSL的临界含水量设置为田间持水量可进一步减少模型模拟的误差,模拟的延河流域总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R2增加到0.61,RMSE减少到2.1 mm,NSE增加到0.54。基于真实下垫面情况构建地表数据和改进的CLM5.0模型可以更好的描述水文循环过程变量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延河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精度。(3)土地覆盖变化导致延河年径流和年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延河流域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年径流量的变幅明显大于年降水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延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平均下降幅度为12.34%,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了11.46%。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年降水对年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92.2%和90.5%。降水是主导流域径流变化的因素,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其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人类活动的影响开始凸显。(4)土地覆盖变化导致延河月径流和月径流系数明显减小,其对丰水季径流影响较小,枯水季径流影响较大,并使年内径流分配区域集中化。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延河流域径流量和径流系数在丰水季的平均下降幅度为8.72%,在枯水季的平均下降幅度为29.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降水对径流的贡献率都有所下降,土地覆盖对径流的贡献率都有所上升;而枯水季贡献率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丰水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为1.27和1.3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因其地形极为复杂和土壤类型独特导致该地区的水文过程十分复杂。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流域延河流域为例,综合考虑从植被到基岩多个因子,构建了一个更接近实际的下垫面数据集。针对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型CLM5.0在延河流域的适用性,改进的部分模型参数和物理过程。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覆盖变化对延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及深厚土层和复杂地形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提高该地区水资源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杨帆[2](2021)在《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云南省巧家县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的工程建设成效。本文在充分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县域基本信息以及该地区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实施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统计学知识和比较分析法,对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升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在此得出以下结论:(1)巧家县土地类型多样化。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9400hm2,其中耕地总面积为74878.8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3.42%,林业用地达178500.9hm2,占总面积的55.9%;有林地面积72580.8hm2,占国土面积的22.7%;疏林地14.9hm2;灌木林地面积80609.0hm2,占国土面积的25.2%。但坡耕地的比例较大,15度—25度的土地大约23951.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1.99%。(2)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巧家县自2002年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累积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3400hm2,配套荒山造林11133.3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新造特色经济林11120hm2,退耕还林以来,巧家县的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利用逐步合理化、多元化。退耕还林工程尤其在2014年—2019年期间实现了高效增长,2018年达到峰值相比前后年份平均增长4.2个百分点。(3)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显着。巧家县2012—2018年退耕还林期间,粮食总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每亩地粮食产量由250公斤,提高到了400公斤;粮食总产量提升了20%;201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5666.6hm2,农民实现产值5亿余元;花椒种植20466.6hm2,实现产值近5.5亿元;芒果和蚕桑共种植84533.3hm2,实现产值近9.6亿元;板栗种植566.6hm2,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几项产业达到近21亿元。生态建设方面,2015—2019年巧家县的乔木、灌木、乔灌木培育规模增量较大,2015年三类林木的培育总量为1133.3hm2,2016年为666.7hm2,2017年为2000hm2,2018年为10000hm2,2019年为8579hm2。对比2015年和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生物量和枯落物总量,2019年不同造林地生物总量为149.9t/hm2,比2015年的143.4t/hm2增长了6.5t/hm2;2019年的不同造林地枯落物总量为145.7t/hm2比2015年的105t/hm2增长40.7t/hm2。在水土保持、预防自然灾害,调节局地气候,保护野生动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方面,能源利用结构得到优化,截止2018年巧家县累计建设沼气池42104口,节柴灶7.57万眼,推广太阳能37804m2;民众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和自觉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4)巧家县退耕还林问题犹存。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政策落实不充分,宣传工作不到位、工程实施保障性不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应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地区实际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提升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杨均华[3](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马国红[4](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徐敬博[5](2019)在《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延安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六大林业工程之一,实施至今已近二十余年,主要目的是将过去过度开垦坡地或宜林地重新恢复为森林,缓解因毁林开荒造成的种种生态危机,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等。目前来看,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依然存在着退耕还林工程不可持续的问题,第二轮的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开启,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中巩固成果,并且以更科学的方式展开退耕还林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分为四章,第一部分主要详细的论述了选题背景,并且对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较为充足的文献综述,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的主要目的是确立退耕还林工程的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必然性。首先,通过分析随人类文明的发展林田关系的转变,论述了退耕还林的生态价值以及人文关怀。其次,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林田关系的转变,论证了转变动力的以人为本的特性。最后,探讨了作为中国成功案例的延安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举措以及带来世界反响。第三部分以延安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延安整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阶段面临的各种不可持续的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可持续的根源性问题,包括自然环境恶劣和科学技术手段落后;人类认识程度能力的局限性;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瓜葛;国家战略和地方实际不符等等。第四部分是对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不可持续根源性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则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的原则。最后,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陈劭楠[6](2017)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城市与乡村之间关系无法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城乡关系失衡正在严重制约着城乡之间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黄土丘陵沟壑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生态条件、外界联系不畅的交通条件、破碎零散的用地条件使得乡村地区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农业的缓慢发展造成乡村难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冲击,农村人口外流现象加剧,从而衍生出了农村人口、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产业发展等对位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一系列问题。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一种现代乡村空间单元。该类型单元空间规划研究不同于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单纯对居住环境的设计研究,而是对内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整体统筹地分析研究。本论文首先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发展现实问题,进而对当地传统乡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对应现代农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等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引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的概念内涵,并且研究确定内部功能构成和配置逻辑,进而引导后续空间的设计布局。再次,研究确定空间规划的原则、相关理论,以瞿昙镇中心社区为典型案例分析影响空间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三方面因素,提出满足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配给需求的“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规划方法。最后,基于“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总体空间层面从规划策略、功能布局、空间管制、产业布局等角度对中心社区进行规划设计实践;选取中心社区内各项系统最为全面且最具代表性的中庄单元作为现代乡村基本中心单元的研究对象,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公共空间、院落空间等方面进行规划研究;选取以生产及其服务为核心功能的周家单元作为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的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其生活空间的特殊性进行规划研究。本论文建构并提出了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资源利用绩效,为该地区乡村未来发展提供解决人口流变、设施空废等问题且具有实践推广价值的有效途径。

吴言松[7](2016)在《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西藏本身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在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面临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双重任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生计问题。农牧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特别是对于西藏而言,贫困地区与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和重合性。而农牧民是西藏地区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从农牧民视角研究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协调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西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农牧民层面,分析研究区域农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而为本研究设计二者协调机制提供支撑。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研究区域农牧民农旧资源并不丰富,且存在农地细碎化现象,因此很难进行规模化经营。农牧民的森林资源也并不丰富,特别是公益林占到了农牧民林地的68.07%。而农牧民可利用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第二,研究区域生产方式落后,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不大。由于实施了退牧换草政策,导致很多农牧民饲料不够用。牧民资本约束的存在使得其短期内很难转变畜牧方式。第三,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55%,有7%的农牧民其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超过90%,表明农牧民对自然资源依赖度是较高的。从自然资源的绝对收入看,最富裕组的人均自然资源收入是最贫穷组的4.1倍,表明尽管自然资源收入对较为贫穷的农牧民更为重要,较为富裕的农牧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第四,大多数农牧民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近十年生态环境整体变好了。从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态度来看,农牧民多数对自然资源持有较为积极的保护态度。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生态意识很强烈,他们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第五,退耕地选种经济林的农牧民其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从而满意度更高。和休牧轮牧的农牧民相比,禁牧的农牧民其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满意度下降68.3%。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及承受的损失同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态度相关。第六,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牧户从事畜牧业生产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饲草料不足。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要高于非退牧组的非农收入,表明了退牧还草工程一定程度上将农牧民从草原中释放出来,有利于农户的非农就业。第七,退耕还林对农牧民家庭收入影响为正,其余三个工程(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均为负。第八,在考虑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PSM估计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明显减少(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通过传统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生态工程的效果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论文有以下几点可能的创新:(1)立足西藏现实生态现状与农牧民经济收入现状,结合国家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地设计既使西藏农牧民得增收又使西藏生态得保护的对策建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特色,对于研究和解决西藏当前“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新颖性;(2)采取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宏观与微观数据实证模型推导和分析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持续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备选方法。

郭慧敏[8](2016)在《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为了增加林草植被,减轻水土流失,中国实施了退耕还林等工程,对参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的农户进行了生态补偿。补偿金数量在行政区域内一般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未考虑生态建设区域中影响生态补偿金的各种要素差异,致使生态补偿呈现出不合理现象。根据研究区的情况进行补偿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同看法,但因地制宜地补偿的依据存在难以量化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采用遥感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的地域特征,可以确定不同地域的补偿标准。为了探讨生态建设补偿在不同区域的合理补偿标准,该文以京津生态涵养区张家口为研究区,应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计量经济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生态建设的概况;其次,从物质的角度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从价值的角度对森林生态贡献的价值分别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进行了估算,再次,对各种生态补偿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补偿中存在的与补偿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再次,应用RS、GIS等技术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生态补偿体系,对森林生态的补偿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研究区进行了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本文对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研究,引入了反映植被质量的植被指数(NDVI)指标,同时也采用了GIS等技术,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建立多尺度生态补偿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根据两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在2000年-2014年间呈增长趋势,由2000年的694751公顷增加到2014年的1100473.33公顷。这说明了张家口森林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越来越大。为了揭示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原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得知主要驱动力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提高、政策制度。(2)基于价值核算理论,从价值角度估算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生态贡献价值,一是借鉴前人研究结果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为219.38亿元/年,四成多贡献北京地区;二是农民参与生态补偿的机会成本的估算为33.41亿元/年。两种估算值分别是张家口地区应该得到的森林生态补偿理论值的上、下限。同时表明,张家口市对北京及周围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明了中央或研究区周边地区对研究区进行补偿的必要性。然后,描述了张家口市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补偿情况,提出了生态补偿存在包括补偿标准高度统一、补偿范围过窄等问题。但由于计算出的生态补偿数量与实际补偿值差距太大,所以需要一种新的生态补偿方法来解决补偿问题。(3)基于空间差异性,利用RS和GIS技术,探索并明确影响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确定的关键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森林生态补偿计算体系,设计了相应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4)以研究区为例,验证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结果表明:1)该方法是为生态建设补偿方法提供了新思路。2)利用构建的生态补偿体系对研究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金进行计算,从空间的分布看,每年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高为涿鹿县,退耕还林补偿系数最低为怀来县,符合实际,也符合公平的原则。利用ArcGIS10.0对单位面积退耕还林补偿系数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将补偿区分为5个等级。从空间的分布看,补偿系数最高值的主体分布在涿鹿县和蔚县。3)利用生态补偿体系计算的研究区各区县每年单位面积补偿金差额较大,与原来的各区县均采用统一的补偿标准相比,补偿金最高的增加了402元/公顷,补偿金最少的减少了531元/公顷,区县最高补偿金额是最低补偿金额的2.14倍。这不仅解决了补偿标准“一刀切”的问题,而且也体现了生态贡献优先与社会公平的补偿原则。 (5)在全国范围内,地貌、经济状况、社会形势不同的地区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地方森林补偿制度以量化其生态效益。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配套的建议:(1)扩大森林生态补偿范围;(2)逐步增加其他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3)实施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4)逐步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刘虎[9](2014)在《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与补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国策,迄今为止,该工程已经实施了几年,已经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该工程后续还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退耕补偿方面,这些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将以武威市古浪县为例,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直接市场法中的几种方法来估量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壤保持效益。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之后,每年的保土效益达到了8576万元,这其中土壤养分的价值保持为8134万元,土地废弃恢复价值为18万元,淤泥减少价值为424万元。在发挥效益的林草植被中,按照功能大小为: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经济林。另外,通过对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家的退耕补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存在不可延续性。所以建立更为合理的,科学的补偿政策是急需解决的事情。鉴于此,本研究应用外部性理论和资源价值理论,将退耕区的环境,植被,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了一些诸如制定分区分等的补偿标准,对可延续的生态补偿政策提出了建议。

马海芸[10](2011)在《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以榆中县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但在全国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和不当的人为干扰,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水严重,生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的生态安全。为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植被盖度和恢复生态的工程,然而这些工程是否实现预期目标,尚需科学评估。目前国内研究均已大尺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或者恢复理论研究为主,而基于小尺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较少。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榆中县韦营乡为例,研究了小尺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取得如下结果:1构建了小尺度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1个总体层指标,3个状态层指标,5个变量层指标,20个要素层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赋值的方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2定量评估了榆中县韦营乡退耕还林还草人工植被的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固碳制氧、净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该乡退耕还林工程获得的总生态价值约为1420.89万元,其中保护水土价值为2.98万元,保育土壤肥力价值为44.62万元,固碳制氧价值1359.8万元。3剖析了退耕还林还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规划滞后,急功近利;(2)经济林比重过大且结构趋同;(3)政策和制度不完善;(4)地区发展目标与国家目标不一致;(5)后续产业模式不明晰。4提出了提高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准确性的对策,主要包括:(1)结合评价地区环境背景,尽量采用统一且普遍使用的指标;(2)采用长期定位监测和“3S”技术的结合,实现同尺度综合效益评价的快速和动态;(3)构建小尺度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监测网络平台,提高可信度。(4)多学科交叉融合。

二、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径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
        1.1.2 黄土高原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
        1.1.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效益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1.3.2 土地覆盖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进展
        1.3.3 模型应用在研究径流变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下垫面数据构建
        2.2.2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2.2.3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水文过程模型优化
        2.2.4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径流变化模拟分析
    2.3 模型内容与方法
        2.3.1 CLM模型简介
        2.3.2 CLM模型的输入数据
        2.3.3 CLM模型的改进
        2.3.4 CLM模型的预热和试验方案
        2.3.5 模型验证
    2.4 计算方法
        2.4.1 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响应
        2.4.2 径流分配不均匀系数
        2.4.3 回归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延河流域土地覆盖时空演变
    3.1 概述
    3.2 土地覆盖数据处理
    3.3 退耕还林(草)前后土地覆盖类型转变
        3.3.1 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变化
        3.3.2 土地覆盖类型转移矩阵
        3.3.3 土地覆盖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3.4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公用陆面模型CLM5.0 的改进
    4.1 概述
    4.2 土壤分层原理与方法
    4.3 CLM模型默认方案
    4.4 土壤厚度和沟道分布的带入及土壤分层的改进
    4.5 土壤蒸发方案的改进
    4.6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延河流域径流变化对土地覆盖的响应
    5.1 概述
    5.2 土地覆盖变化对年径流的调节效应
    5.3 土地覆盖变化对月径流的调节效应
    5.4 讨论和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方法
        1.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第二章 巧家县基本情况
    2.1 巧家县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2 巧家县自然资源及特点
        2.2.1 气候资源
        2.2.2 土地资源
        2.2.3 林业资源
    2.3 巧家县社会经济情况
    2.4 巧家县退耕还林现状
第三章 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3.1 生态效益
        3.1.1 气候资源方面
        3.1.2 土地资源方面
        3.1.3 林业资源方面
    3.2 经济效益
        3.2.1 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
        3.2.2 经济收入情况
        3.2.3 地区产业结构情况
    3.3 社会效益
        3.3.1 能源利用结构方面
        3.3.2 退耕区民众生态意识方面
        3.3.3 巧家农业基础建设方面
第四章 巩固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的策略分析
    4.1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政策
    4.2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教育力度
    4.3 加强巧家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区经济实力
    4.4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人才建设
    4.5 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监督及评价体系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4)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5)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延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创新之处
    (四)存在的不足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与必然选择
    (一)退耕还林的生态价值及人文关怀
    (二)退耕还林: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二次飞跃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中国创举
三、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分析
    (一)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的矛盾
    (二)认识程度近与远的矛盾
    (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四)中央政策和地方实际的矛盾
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
    (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需要遵循的原则
    (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6)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发展现实问题与趋势
    2.1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发展现状
        2.1.1 生产空间发展现状
        2.1.2 生活空间发展现状
        2.1.3 生态空间发展现状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发展困局
        2.2.1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分散
        2.2.2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建筑宅院空废衰败
        2.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盲目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发展趋势
        2.3.1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空间发展趋势
        2.3.2 生态安全背景下乡村空间发展趋势
        2.3.3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空间发展趋势
    2.4 结论与展望
3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内涵与功能构成
    3.1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概念与特征
        3.1.1 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
        3.1.2 现代乡村基本生活单元
        3.1.3 现代乡村基本中心单元
        3.1.4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
    3.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功能构成
        3.2.1 生产空间功能构成
        3.2.2 生活空间功能构成
        3.2.3 生态空间功能构成
    3.3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功能要素配置
        3.3.1 生活设施配建与再利用
        3.3.2 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更新
        3.3.3 产业空间生态适宜性布局
    3.4 结论与展望
4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规划方法
    4.1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规划原则
        4.1.1 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性原则
        4.1.2 以人为本的自主性原则
        4.1.3 因地制宜的乡土性原则
        4.1.4 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原则
    4.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规划相关理论
        4.2.1 区位理论
        4.2.2 循环经济理论
        4.2.3 人地关系理论
        4.2.4 “三生”一体化理论
    4.3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影响因素
        4.3.1 自然影响因素
        4.3.2 社会影响因素
        4.3.3 生态影响因素
        4.3.4 小结
    4.4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组织方法
        4.4.1 生产空间组织方法
        4.4.2 生活空间组织方法
        4.4.3 生态空间组织方法
        4.4.4 小结
    4.5 结论与展望
5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规划设计实践
    5.1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总体空间规划
        5.1.1 中心社区概况
        5.1.2 总体规划策略
        5.1.3 功能布局规划
        5.1.4 空间管制规划
        5.1.5 产业布局规划
    5.2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中心单元空间规划
        5.2.1 中庄单元概况
        5.2.2 功能布局规划
        5.2.3 道路交通规划
        5.2.4 绿地系统规划
        5.2.5 公共空间设计
        5.2.6 院落空间设计
    5.3 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空间规划
        5.3.1 周家单元概况
        5.3.2 功能布局规划
        5.3.3 生产点空间设计
    5.4 结论与展望
6 结语
    6.1 论文研究的结论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7)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1.2 西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3 提高西藏农牧民收入的迫切性
        1.1.4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
        2.1.2 农牧民收入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生态保护政策
        2.3.2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
        2.3.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实践
3 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一般关系
    3.1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协调关系
        3.1.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增收的促进
        3.1.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促进
    3.2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制约关系
        3.2.1 生态保护对农牧民收入的制约
        3.2.2 农牧民增收对生态保护的制约
    3.3 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的动态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西藏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现状
    4.1 西藏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1.1 地质基础的不稳定性
        4.1.2 地貌基础的不稳定性
        4.1.3 土壤物质不稳定性
        4.1.4 气候与生态环境不稳定性
    4.2 西藏生态资源保护现状
        4.2.1 自然资源
        4.2.2 生态退化状况
        4.2.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4.3 西藏社会经济
        4.3.1 农业经济发展
        4.3.2 农牧民收入现状
        4.3.3 农牧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依赖度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5.1 人口及自然资源禀赋现状
        5.1.1 人口和家庭特征
        5.1.2 自然资源禀赋
        5.1.3 家庭收入支出特征
    5.2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利用特征
        5.2.1 种植业
        5.2.2 林业经营
        5.2.3 放牧
        5.2.4 自用材采集
        5.2.5 薪柴采集
        5.2.6 野生植物采集
    5.3 农牧民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3.1 变量选择
        5.3.2 模型设定
        5.3.3 估计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保护政策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6.1 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的差异性
        6.1.1 不同收入农牧民参与生态工程差异性分析
        6.1.2 不同生态工程下农牧民收入的差异性分析
    6.2 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线性回归的分析
        6.2.1 模型和方法
        6.2.2 参与生态工程对贫困农牧民收入影响:分位数回归结果
        6.2.3 参与生态工程对农牧民不同收入来源的影响
    6.3 基于异质性的生态工程对农牧民收入的处理效应估计
        6.3.1 方法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3.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农牧民保护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及态度
        7.1.1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7.1.2 农牧民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态度
        7.1.3 农牧民的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
    7.2 农牧民对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7.2.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2.2 农牧民生态工程保护态度影响因素估计结果分析
    7.3 农牧民生态保护态度及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3.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
        7.3.2 农牧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序选择模型
    7.4 本章小结
8 西藏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8.1 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8.2 帮助农牧民转变自然资源依赖导向的传统发展模式
    8.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农牧民收入的渠道
    8.4 将农牧民纳入生态保护机制闭环,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
9 研究结论与创新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与不足
        9.2.1 创新之处
        9.2.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有关理论的研究
        1.2.2 国外有关理论的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调查方法
        1.6.2 分析方法
    1.7 相关研究说明
        1.7.1 研究区域
        1.7.2 数据来源说明
2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2.1.1 森林生态效益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1.3 生态补偿
        2.1.4 空间异质性
        2.1.5 空间维度的生态补偿
        2.1.6 生态补偿方法
    2.2 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核算理论
        2.2.3 机会成本理论
        2.2.4 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2.2.5 分配理论
        2.2.6 博弈理论
        2.2.7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生态建设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3.2 研究区生态建设工程
        3.2.1 退耕还林工程
        3.2.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3.2.3 风沙源治理工程
        3.2.4 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
        3.2.5 塞北林场建设项目
        3.2.6 禁牧工程
        3.2.7 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
        3.2.8 区际的专项生态建设项目
    3.3 研究区生态建设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土地覆被变化数据解译过程
    4.1 遥感数据的准备
        4.1.1 图像数据的准备
        4.1.2 DEM数据的获取
        4.1.3 行政边界的数据
    4.2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4.2.1 几何校正
        4.2.2 波段合成
        4.2.3 光谱增强
        4.2.4 拼接与裁剪
    4.3 建立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4.4 遥感影像分类
        4.4.1 分类方法
        4.4.2 建立解译标志
        4.4.3 对图像进行监督分类
        4.4.4 分类结果示意
    4.5 退耕还林地及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4.6 本章小结
5.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价值的估算
    5.1 研究区森林资源及管理现状
        5.1.1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1.2 张家口市林业经营管理现状
    5.2 研究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5.2.1 生态建设前后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情况
        5.2.2 张家口市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2.3 张家口市森林资源变化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贡献
    5.3 研究区森林生态建设贡献价值的估算
        5.3.1 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遥感估算
        5.3.2 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的估算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分析
    6.1 研究区生态建设补偿情况
        6.1.1 全国性补偿项目描述性分析
        6.1.2 地区间的专项生态补偿描述性分析
    6.2 存在的问题
        6.2.1 补偿标准高度统一
        6.2.2 补偿范围过窄
        6.2.3 资金来源单一
        6.2.4 补偿期限太短
        6.2.5 生态补偿基础性制度的缺乏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构建
    7.1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生态资源估算中的优势
    7.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
        7.2.1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遵循的原则
        7.2.2 区域森林生态补偿指标体系的构建
        7.2.3 生态补偿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7.2.4 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及生态补偿系数的计算
        7.2.5 聚类分析
        7.2.6 区域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分配结果可视化表达
    7.3 本章小结
8 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补偿方法的实证分析
    8.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方法
        8.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体系各指标综合值的计算
        8.1.2 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系数
        8.1.3 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金的确定
        8.1.4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区县退耕还林单位面积生态补偿综合值分析
        8.2.2 区县单位面积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2.3 各区县退耕生态补偿金计算
    8.3 本章小结
9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方法的配套措施
    9.1 制定科学的“级层”生态补偿政策
    9.2 拓宽生态补偿投融资渠道
    9.3 实施区域内、区域间补偿中长期规划
    9.4 逐渐完善生态补偿的基础支撑制度
        9.4.1 健全补偿主体鉴别机制
        9.4.2 建立科学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
        9.4.3 引入竞争机制
        9.4.4 建立有效的社会化监管及评估机制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全文结论
    10.2 全文展望
        10.2.1 研究创新
        10.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与补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退耕还林还草项目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现状
        1.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的研究进展
        1.1.3 国内关于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补贴办法研究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 水土流失的危害
        1.2.2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政策和施行状况
        1.2.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思路
第三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的生态价值评估
    3.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的生态价值确定
        3.1.1 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对保土的作用
        3.1.2 水源涵养的作用
        3.1.3 地表植物层对防洪防涝的影响
        3.1.4 对局部生态气候的改善
        3.1.5 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3.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价值的评估办法
        3.2.1 费用--效益的相关分析方法
        3.2.2 小结
    3.3 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保土效益的评价
        3.3.1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办法
        3.3.2 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保土价值计算
        3.3.3 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保土效益评价结果
    3.4 生态价值评估结果
第四章 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实行的社会经济价值评估
    4.1 退耕的实际情况
        4.1.1 农户退耕地的面积情况
        4.1.2 农户退耕地的质量状况
        4.1.3 农户的收入水平状况
    4.2 退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4.2.1 退耕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影响原理
    4.3 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4.3.1 对畜牧业的积极作用
        4.3.2 对产业结构调节的作用
第五章 对健全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政策的建议
    5.1 目前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政策现状及和存在的问题
        5.1.1 补贴的标准方面
        5.1.2 补贴的期限方面
        5.1.3 补贴款项的来源方面
    5.2 退耕还林还草持续性补助的理论支持
        5.2.1 外部性理论
        5.2.2 资源环境的价值理论
    5.3 对补贴标准的建议
        5.3.1 补贴标准的依据问题
        5.3.2 补贴标准的确定办法
    5.4 退耕还林还草的相应措施的建议
        5.4.1 保证耕地建设和产出
        5.4.2 产业结构的调节
        5.4.3 转移剩余劳动力
        5.4.4 健全使用权政策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以榆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现状及效益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榆中县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候条件
    2.3 水文地质
    2.4 土壤条件
    2.5 社会经济概况
    2.6 土地资源
    2.7 植被及野生动物概况
    2.8 森林资源
    2.9 榆中县韦营乡概况
第三章 榆中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制约因素分析
    3.1 制约因素评价
    3.2 榆中县退耕还林还草植被恢复现状与分析
第四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4.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建立的思路
    4.3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
    4.4 指标的内涵及赋值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5.1 生态效益
    5.2 经济效益
    5.3 综合效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6.1 问题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中部典型流域退耕还林(草)对径流的影响[D]. 杨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巧家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杨帆. 广西大学, 2021(12)
  • [3]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5]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延安为例[D]. 徐敬博.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空间模式与规划方法研究[D]. 陈劭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7]西藏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关系研究[D]. 吴言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区域森林生态建设贡献及补偿方法研究[D]. 郭慧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武威市古浪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与补偿政策研究[D]. 刘虎. 兰州大学, 2014(03)
  • [10]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以榆中县为例[D]. 马海芸. 兰州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退耕还林还草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