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庆,陈秋会,杨育文,王超,席运官,王磊,张弛[1](2021)在《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实践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仍然是当前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是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内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践,提出了如下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对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二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激励有机农业发展;三是加强基础科研,支撑有机农业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寇灿,厦国银[2](2021)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着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通过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循环,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地域优势,采用积极有效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三重效益。本文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以生态文明的观点,对云南区域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崔叶辰[3](2021)在《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改革红利”的释放使我国农业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农业经济得到持续高速增长,但期间也带来了“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使我国农业发展付出了诸如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等巨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由此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注,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将农业生态问题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地位;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尽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新疆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同时因地处偏僻、远离国家科研创新中心而使其相对缺乏科学的种田技术,农业生产多以产量为导向,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地膜、机械等生产要素,引发了较其他区域更为严重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耦合为主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提高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投入,如何提升生态效率目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DEA(数据包络模型),对新疆2012~2018年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进一步分解,以确定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其次对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研判,并根据Zofio分解方法,进一步分解为PEC、SEC、PTC、STC四个指数;第三,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样本研究期间内,2013、2014、2015、2018年达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有效状态;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低于农业生产效率,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非期望产出;农业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率较高,污染排放比碳排放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多。(2)在研究期间内,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14个地州市达到农业生态效率有效状态的城市逐渐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改善的潜力较大,新疆14个地州市中,排名前7位的城市在研究期间都曾达到过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有效状态;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规模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农业生态规模效应有效城市的变动情况与农业生态效率有效城市的情况较为一致。(3)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二种为农业生态规模效应过低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第三种为农业生态纯技术效率和农业生态规模效应交叉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水平。(4)各地州市的投入指标和非期望产出指标都出现了严重的冗余,南疆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普遍高于北疆。(5)新疆14个地州市的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状态。PEC、SEC、PTC、STC的进步和退步直接影响着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减,是农业生态效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6)为了检验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方式,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7)从水资源角度和多维视角两个方向进行指标选择,分别研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利用面板Tobit回归,经过聚类标准误检验,选择随机效应分别对新疆和南疆、北疆的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刘伟玮[4](2019)在《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行为已经造成了土壤污染、土质退化、污水灌溉等严重的农业污染情况,破坏了农业继续发展的可能,并且产生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随着近些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同于由于农业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业补贴。而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本身起步较晚,且在过去几年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产量和收入,而对环境问题考虑的较少。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农业补贴政策,使其慢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倾斜,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农业环境补贴在制度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将着重论述我国未来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的完善及发展。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对农业环境补贴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类别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农业环境补贴的重要作用,随后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在农业环境补贴方面的成熟经验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对我国的启示作用,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论指出我国完善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主要做法。
麦瑜翔[5](2018)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态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我国农业生态资源历来紧缺,尽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耕地与水资源的“农转非”现象愈发普遍,然而农业生产却仍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浪费,致使优质耕地持续减少、清洁水资源日益短缺;同时,部分低质农产品生产过剩、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则是彻底消除农业生态资源配置扭曲、实现利益相关者多方共赢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业仍是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无疑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认为只有转变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方式,实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即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产权界定,将资源变资产,再对农业生态资产进行价值评估,使农业生态资产转化为农业生态资本,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使农业生态资源以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形式实现增值与高效可持续利用。然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只有在要素构成完整、运营条件充足,并辅以相应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才会以一定的方式实现。本文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自然资源资本化市场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15AZD062)的支持和前期研究基础,以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为研究主题,以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农业政策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相关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的基础部分,主要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重点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有关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研究文献,并明确了全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分析了本文可能具有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其中,第一章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农业支持政策的概念,明确了研究的逻辑起点,其次介绍了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市场交易理论、农业政策理论、演化博弈理论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由此奠定了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分析,首先梳理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相关政策及其演变,其次选取样本区开展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问卷调查,并开展了受访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情况描述性分析,最后从农村基层村委、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产品消费主体等角度进行了样本区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第三部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其中,第三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框架体系设计,首先明确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框架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其次从资源产权改革政策、资产管理政策、资本市场建设政策等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其次从财政支持政策、税收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三个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最后结合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思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设计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权益补偿政策。第四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首先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开展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分析,随后着重阐述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第五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的阻滞及其防治,其次探讨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驱动与路径选择,最后从产权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机制、技术保障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第六章是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本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进行了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审视,最后总结得出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优化与借鉴作用。结论与展望部分是对全文研究得出结论,并分析本研究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从“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视角展开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原创性。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研究大多以生态资源或某类具体的生态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将农业生态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的。本研究突破原有的研究视角,以农业生态资源为对象,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特色。第二,本文从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在研究思维上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本研究尝试将农业生态资本引入资本化理论的研究范畴,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问题的研究,将农业生态资源作为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内生变量,从而突破生态资本理论仅仅把生态资源作为外生变量的思维定势,丰富与拓展了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三,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具有较好的理论逻辑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生态资源利用双重压力与双重困境,引出了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从而提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及其支持政策的必要性,然后着重剖析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进而给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设计,随后进一步理清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措施,最后系统分析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这也就从研究思路上遵从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因此论文研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第四,本文明确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导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规范我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需要在对应政策支持下才会以某种方式实现。本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剖析,从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其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转变农业生态资源利用模式,进而加快推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提供政策参考。第五,注重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分析的实际运用。在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理论分析后,本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将理论分析与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相结合,使研究结论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同时也对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理论研究起到了引导作用。然而,本文毕竟只是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作了初步探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研究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激励性支持政策和补偿性支持政策,为集中精力完成核心研究目标,本研究较少涉及农业生态资源产权改革、农业生态资源资产管理、农业生态资本市场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二是定量分析略显不足。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不足,由于目前国内外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及其支持政策的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可以借鉴的成熟模式,资料收集特别是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本研究虽然进行了部分定量分析,但从整体上看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定量分析略显不足。三是微观层面应用研究有待深入。本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应用研究的角度看,尚需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具体支持政策等实践问题,由于资料和篇幅的原因,加上受个人研究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本研究对微观层面难以全面展开和深入分析,这是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和重要内容。
郭中娜[6](2018)在《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缺乏保护的加剧破坏形势之下,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农业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改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与水资源衰退严重、农业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方面。法治是保护农业生态安全的必由之路,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体现监督的执法体制和有效的司法保障。而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保障现状、执法保障现状和司法保障都存在着很多缺陷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不力、农业生态安全司法效率较低等方面。法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农业生态安全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欧美日等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建立健全其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其系统而完善的立法、详尽而严格的执法、独立而完善的司法保障,还有完备的配套法律制度,行之有效的财政手段等,都是我国可借鉴的精华。应结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具体国情,汲取国外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先进经验和精华,以完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首先要统一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原则和立法理念,制定综合的农业生态保护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其次,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执法,明晰执法主体及职责,规范农业生态执法的程序,明确农业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最后,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强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同时,完善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配套法律制度以辅助支持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的保护。
余彦[7](2017)在《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以物质和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集成。近年来,随着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山清水秀,素有“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之称,大自然为该县大地上的动植物的生殖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条件,加上先民的勤奋、开发,因此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大致可分为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技术、农业特产和农业民俗等六大类别。在农业物种方面,大埔培育了水稻、蜜柚、花生、茶叶、黄花菜等传统优良品种;在农业工程方面,遗存有以蔡仙人圳、石灰圳为代表的众多水利工程;在农业景观方面,保留了以大东坪山千亩梯田、花萼楼等典型客家地区的生态文化景观;在农业特产方面,种植有上千年的农优名产大埔蜜柚;在农业技术方面,传承了享誉全国的西岩古茶的种植及制茶技术。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发现,大埔县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其数量多、类型全、内容丰富,但高精尖项目少,缺乏对全县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专门研究,并且政府部门在农业发展中主要从产业扶持和旅游开发来作规划,缺乏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因此产生了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未能很好的处理经济发展、增产增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未能较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本文以大埔县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搜集整理该县有关农业历史、农业系统、农业物种、生产工具、土壤耕作、作物培养等相关的农学资料,并在此基础之上厘清了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结构。此文认为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悠久性、活态性、复合性和战略性等普遍特点,还具有典型的岭南山地特点。针对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指出了当地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地方良种锐减、绿色物产污染、美丽古村消失、农业遗产破坏等问题,并提出了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在生产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动态保护途径和策略,如进行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推动地方遗产保护法规制定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大埔县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从而提升该县农业附加值,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大埔县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
赵梅[8](2016)在《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理论在农业及农村领域的延伸,是整个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中国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挖掘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和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与技术,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地剖析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障碍因子,并提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具体来看:(1)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莲花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几经曲折,经历了5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年前):莲花县土地为封建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2)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年):建立了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提高了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改进了农田耕作制度。(3)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年):恢复和扩大农村社队的自主权,恢复自留地、家庭副业、集体副业和集市贸易,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4)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年):加大了政府政策支持,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逐步进行规划发展,农田耕作制度趋简,农业税费得到了改革。(5)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至今):主要呈现出产业化经营规模壮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休闲现代农业快速兴起等特点。近年来,莲花县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效果良好、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农业相关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等,同时以“莲花”为主题打造当地特色产业。(2)该县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农业大县。通过调查发现,莲花县已经形成了多种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技术,包括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技术等。(3)本研究同时基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资源环境、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等5个方面,结合莲花县山多、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并咨询当地相关农业专家的意见,构建了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值及其权重看,影响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用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升级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贫困率和恩格尔系数。其中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导因素;恩格尔系数虽有增长,但呈现波动性;农村贫困率是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体因子。从单项指标的评价值看,农业总产值、林业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资源承载能力和农业科技投资能力发展较好,增长态势明显。2010至2014年,它们分别增长了78.30%、55.08%、99.58%、100.94%、65.79%和74.14%。人均粮食产量、农业集约化程度、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教育文化投资率和恩格尔系数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2%、5.48%、8.75%、7.48%、4.78%和6.09%,且人均粮食产量和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还出现波动性;农用土地产出率和农村贫困率出现波动性下降,呈不可持续性。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度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均处于不断增长态势。与十一五末年(2010年)相比,2014年,莲花县可持续发展水平为137.19%,年均增长率达8.22%;可持续发展能力为128.71%,年均增长率为6.51%;可持续发展度为131.75%,年均增长率为7.14%。可持续发展水平要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后劲需进一步加强。(4)本研究探讨了莲花县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同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定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为:(1)莲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覆盖率高,特别是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农业小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绿色山地蔬菜、各类特色水果、优质茶叶等多种作物生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等取得创新性发展等都对莲花县农业持续发展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2)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积极、宽松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等为莲花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劣势与挑战: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资源稀缺并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大;农业灾害频发;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弱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等因素对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负面影响大。综上所述,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能力、发展度都处于不断整长态势,这主要还要归功于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阻碍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让透支的资源休养生息;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立防灾减灾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普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品品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等。
车将[9](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祖钰博[10](2013)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同时面临农民素质低、基础设施差、经济贫困、技术落后、生态脆弱等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生态农业体系,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西部地区要实现生态建设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协调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立足地区资源优势,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农业的农业发展之路。本文在进一步凝炼生态农业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从思想起源上追溯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理论分析与发展实践剖析,对西部地区贵州省贵阳市农业资源、环境及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发展优势和劣势,总结提炼其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和制度体系,突出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探讨并初步提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本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第二章论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三章——第五章分析贵阳市农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第六章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第七章分析制约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因素,第八章——第十章论述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架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第十一章得出的结论及建议。
二、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实践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2 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可行性分析 |
3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践 |
4 对策建议 |
4.1 高度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对面源污染防治的作用 |
4.2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激励有机农业发展 |
4.3 加强基础科研,支撑有机农业发展 |
4.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
(3)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研究 |
1.2.2 农业生态效率的应用研究 |
1.2.3 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收敛性分析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2.1.1 效率 |
2.1.2 生态效率 |
2.1.3 农业生态效率 |
2.1.4 农业生态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经济收敛理论 |
2.2.3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内在机理分析 |
3.1.1 资源稀缺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
3.1.2 环境污染约束农业生态效率 |
3.1.3 经济增长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双重影响 |
3.1.4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态效率 |
3.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
3.3 新疆农业生态与生产效率评价理论分析 |
3.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收敛性的理论分析 |
3.5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
4.1 新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概况 |
4.1.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
4.1.2 新疆自然资源禀赋 |
4.1.3 新疆生态环境现况 |
4.2 新疆农业投入产出概况 |
4.2.1 新疆农业投入 |
4.2.2 新疆农业产出 |
4.3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污染概况 |
4.3.1 新疆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使用强度 |
4.3.2 新疆农业污染排放情况 |
4.4 中国及新疆农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
4.4.1 农业生态化发展阶段分析 |
4.4.2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4.4.3 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变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
5.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5.1.1 农业生态效率主要研究方法 |
5.1.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模型选择 |
5.1.3 指标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
5.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
5.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分析 |
5.2.2 新疆农业不同要素投入的损失结构分析 |
5.2.3 新疆14 个地州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分解 |
5.2.4 新疆14 个地州市各项效率波动分析 |
5.2.5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生产效率对比分析 |
5.2.6 新疆14 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结构分析 |
5.3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分析 |
5.3.1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5.3.2 新疆农业生态全要素生产率ML指数测度及其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1 收敛性分析方法 |
6.1.1 σ收敛 |
6.1.2 绝对β收敛 |
6.1.3 条件β收敛 |
6.1.4 俱乐部收敛 |
6.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2.1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σ收敛 |
6.2.2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 |
6.2.3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 |
6.2.4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的俱乐部收敛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面板回归模型—Tobit回归方法 |
7.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7.1.3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
7.2 影响因素及变量选择 |
7.2.1 水资源角度变量选择 |
7.2.2 多维视角下变量选择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水资源角度结果分析 |
7.3.2 多维视角下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建议 |
8.2.1 推广清洁生产,加强控污减排 |
8.2.2 提高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推广 |
8.2.3 科学治水用水,推广节水灌溉 |
8.2.4 促进区域协调,加快南疆建设 |
8.2.5 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发展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4)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点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理论阐述 |
第一节 农业环境补贴概念 |
第二节 农业环境补贴种类 |
1. 给予对农业生产产生正外部性的农业生产者的补贴 |
2. 给予对负外部性减少的农业生产者的补贴 |
第三节 农业环境补贴的作用 |
1.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2. 适应WTO农业规则的需要 |
3. 保持良好生存环境的需要 |
4. 支持本国农产品贸易的需要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现状 |
一、生态改善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二、污染削减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三、环境保护类补贴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存在的不足 |
一、立法理念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 |
二、立法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 |
三、实施法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四、没有处理好立法与政策的关系 |
第三章 国外农业环境补贴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1. 《清洁水法》 |
2. 《食品安全法案》 |
3. 《新农业法》 |
4. 美国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一) 《新政策》体系下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 |
(二) 《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框架下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 |
(三) 日本环境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 |
(四) 日本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经验及启示 |
1. “共同农业政策” |
2. 自愿性农业环境协议 |
3. 强制交叉遵守 |
4. 欧盟农业环境补贴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协调好政策和法律的关系,加快法律制度完善 |
第二节 重塑农业环境补贴理念,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并重 |
第三节 树立正确、可持续的农业环境补贴制度理念 |
第四节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第五节 完善农业环境补贴程序、增加可操作性 |
1. 明确农业环境补贴行政主体责任 |
2. 完善农业环境补贴内容 |
3. 健全农业环境补贴程序 |
4. 健全农业环境补贴行政合同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期刊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5)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一、农业支持的相关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研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源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 |
四、农业支持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二、市场交易理论 |
三、农业政策理论 |
四、演化博弈理论 |
五、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需求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历程 |
一、1949-1978年的农业支持政策 |
二、1979-2003年的农业支持政策 |
三、2004年—至今的农业支持政策 |
四、农业绿色发展视角下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不足 |
第二节 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调查分析 |
一、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 |
二、受访农户对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认知情况描述性分析 |
第三节 样本区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一、农村基层村委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二、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三、绿色农产品消费主体的政策需求调查分析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设计目标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设计原则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体系框架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源产权改革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产管理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资本市场建设政策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财政支持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税收支持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金融支持政策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纵向权益补偿支持政策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横向权益补偿支持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政策的动态调整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视角下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要素分析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自组织过程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利益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农业生态资源稀缺性及其市场价格表征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过程及市场性支持政策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源的市场响应及其资本化市场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二、税收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三、金融政策支持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作用机理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的利益博弈分析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权益补偿政策的利益再分配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利益相关者成本收益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的阻滞及其防治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表现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成因分析 |
三、防治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执行阻滞的对策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驱动与路径选择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三元”协同驱动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协同的条件和路径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产权保障机制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组织保障机制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的技术保障机制 |
第六章 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地方实践——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
第一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SWOT分析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优势分析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劣势分析 |
三、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机遇分析 |
四、丽水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二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支持政策审视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性支持政策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激励性支持政策 |
三、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补偿性支持政策 |
第三节 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优化与借鉴作用 |
一、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优化思路 |
二、丽水市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的借鉴作用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是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需要政府与市场的良性配合 |
三、农业生态资源的资本化支持政策是一个政策体系 |
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实施需要保障机制 |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
一、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绩效评价与管理 |
二、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风险识别与防范管理政策 |
三、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组织体系与管理模式 |
四、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实证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农业生态安全概述 |
第一节 农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分类 |
一、农业生态安全的概念辨析 |
二、生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界定 |
第二节 我国的农业生态安全现状 |
一、耕地资源衰退 |
二、农业水资源衰退 |
三、植被破坏严重 |
四、生物资源衰退 |
第三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 |
一、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 |
二、地方性法规中关于农业生态安全的立法 |
三、其他政策规定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内容设计的缺陷 |
二、农业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失范 |
三、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的农业执法体制 |
一、农业生态执法体制的内涵 |
二、我国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中关于农业生态执法的规定 |
第二节 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农业生态执法主体不明确 |
二、农业生态执法的程序保障不足 |
三、农业生态执法监管机制不完善 |
四、农业生态执法的责任认定困难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司法环境 |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 |
二、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二节 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可诉主体范围不够明确 |
二、环境民事公益事诉讼缺少生态修复的赔偿机制 |
三、生态环境刑事责任的缺陷 |
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过窄 |
第五章 国外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美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美国农业生态立法概况 |
二、美国农业生态执法概况 |
三、美国农业生态司法保障概况 |
第二节 日本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日本农业生态安全立法现状 |
二、日本农业环境保护的司法实践 |
第三节 欧盟农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
一、德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二、荷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三、瑞典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
第四节 国外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法律制度内容应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 |
二、明确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主体 |
三、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四、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法律制度方面 |
第六章 加强我国农业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立法保障的措施 |
一、确立统一的农业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原则和立法理念 |
二、完善并汇编农业生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三、完善农业生态安全配套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执法保障的措施 |
一、明晰执法主体及职责 |
二、健全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 |
第三节 加强农业生态安全司法保障的措施 |
一、明确农业生态违法的法律责任 |
二、探索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 |
1.2.1.2 有关农业文化遗产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有关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研究 |
1.2.2.2 有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
1.2.2.3 有关农业文化遗产运用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田野调查法 |
1.3.3 案例比较研究法 |
2 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类型和内容 |
2.1 农业物种文化遗产 |
2.1.1 大埔县的作物类物种文化遗产 |
2.1.1.1 禾谷类 |
2.1.1.2 其他作物 |
木薯 |
高粱和栗(小米) |
芜芋 |
2.1.1.3 总结 |
2.2 农业景观文化遗产 |
2.2.1 农业生态景观:坪山梯田 |
2.2.2 农业文化景观:客家围屋 |
2.2.2.1 花萼楼 |
2.2.2.2 泰安楼 |
2.3 农业工程文化遗产 |
2.3.1 百侯蔡仙人圳 |
2.3.2 湖寮石灰圳 |
2.4 农业技术文化遗产 |
2.4.1 大埔县农业技术文化遗产的类型 |
2.4.1.1 土地利用技术 |
2.5 农业特产文化遗产 |
2.5.1 大埔县特产类农业文化遗产 |
2.5.2 农作物特产的分类 |
2.6 农业民俗文化遗产 |
2.6.1 大埔县农业民俗文化遗产 |
2.6.1.1 农业生产民俗 |
2.6.1.2 民间信仰民俗 |
2.6.1.3 农业生活民俗 |
3 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 |
3.1 遗产特点 |
3.1.1 悠久性 |
3.1.2 活态性 |
3.1.3 复合性 |
3.1.4 战略性 |
3.2 遗产价值 |
3.2.1 科学价值 |
3.2.2 生态价值 |
3.2.3 经济价值 |
3.2.4 文化价值 |
3.2.5 旅游价值 |
4 农业文化遗产困境与保护 |
4.1 遗产困境 |
4.1.1 良种推广与地方品种锐减 |
4.1.2 环境污染与绿色物产“中枪” |
4.1.3 城镇化与美丽古村消失 |
4.1.4 过度开发与农业遗产破坏 |
4.1.5 现代文明侵蚀与乡村民俗凋零 |
4.2 遗产保护的策略与步骤 |
4.2.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
4.2.1.1 树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
4.2.1.2 正确处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
4.2.2 进行文化遗产普查,摸清家底,建立名录 |
4.2.3 建立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
4.2.3.1 政府起主导作用 |
4.2.3.2 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
4.2.3.3 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 |
4.2.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4.2.4 探索活态保护途径 |
4.2.5 推动地方遗产保护法规的制定 |
5 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思考 |
5.1 遵守遗产开发利用原则 |
5.1.1 遗产开发利用的一般性原则 |
5.1.1.1 保护优先原则 |
5.1.1.2 科学性原则 |
5.1.2 遗产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原则 |
5.1.2.1 动态性原则 |
5.1.2.2 适应性原则 |
5.1.2.3 可持续性原则 |
5.2 寻求遗产开发利用的途径 |
5.2.1 发展生态旅游 |
5.2.2 发展生态农业 |
5.2.2.1 发展有机农业 |
5.2.2.2 发展休闲农业 |
5.2.3 建立生态博物馆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2.1.1 提出 |
2.1.2 概念 |
2.1.3 特征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 |
2.3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3.1 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
2.3.2 美国“低投入可持续农业”与“高效率可持续农业” |
2.3.3 日本“环保型可持续农业” |
2.3.4 德国“综合型可持续农业” |
2.3.5 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农业 |
2.4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2.4.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2.4.2 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第3章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 |
3.1 莲花县自然条件 |
3.1.1 区域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土壤植被 |
3.1.4 气候 |
3.1.5 水文 |
3.2 莲花县农业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农业主导期(1949 年以前) |
3.2.2 农业发展转型期(1949-1977 年) |
3.2.3 现代农业发展初期(1978-1991 年) |
3.2.4 现代农业发展中期(1992-2005 年) |
3.2.5 现代农业发展新时期(2006 年-) |
3.2.6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3.3 莲花县农业发展成就 |
3.3.1 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
3.3.2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3.3.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3.3.4 机械化水平提高 |
3.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
3.3.6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
3.3.7 休闲旅游农业提升发展 |
3.3.8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
3.3.9 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加大 |
3.3.10 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
3.4 小结 |
第4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技术 |
4.1 山地立体农业模式与技术 |
4.1.1 莲花县山地立体农业布局 |
4.1.2 莲花县立体农业经营实例 |
4.2 水体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
4.2.1 莲田生态系统 |
4.2.2 稻田生态系统 |
4.3 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1 生猪产业主导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3.2 其他畜禽产业的农-林-牧复合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 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4.1 绿色水稻农业模式 |
4.4.2 无公害蔬菜农业模式 |
4.4.3 高产油菜农业模式 |
4.4.4 优质茶叶农业模式 |
4.4.5 优质莲产业农业模式 |
4.5 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 |
4.5.1 以莲为媒的生态休闲农业 |
4.5.2 其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 |
4.6 小结 |
第5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
5.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的内涵 |
5.1.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3 莲花县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 |
5.1.4 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结构 |
5.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 |
5.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5.3.1 单项指标描述评价模型 |
5.3.2 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6.1 优势(Strengths) |
6.1.1 农业气候资源丰富 |
6.1.2 生态环境优美 |
6.1.3 农业主导产业突出 |
6.1.4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方面有较大突破 |
6.1.5 体制机制创新性发展 |
6.2 劣势(Weaknesses) |
6.2.1 基础设施薄弱 |
6.2.2 资源锐减 |
6.2.3 生态环境恶化 |
6.2.4 环境破坏 |
6.2.5 农业灾害频发 |
6.3 机遇(Opportunities) |
6.3.1 发展势头良好的莲产业 |
6.3.2 逐渐显现的区位优势 |
6.3.3 快速崛起的农业合作社 |
6.3.4 优越的创业环境 |
6.3.5 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
6.4 挑战(Threats) |
6.4.1 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较低 |
6.4.2 重视不够,资金贫乏 |
6.4.3 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
6.4.4 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 |
6.5 小结 |
第7章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
7.1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
7.2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7.2.1 人口战略 |
7.2.2 资源战略 |
7.2.3 环境战略 |
7.2.4 科技战略 |
7.2.5 法制战略 |
7.3 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7.3.1 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
7.3.2 基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7.3.3 建立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技能教育 |
7.3.4 增加扶持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
7.3.5 扩大农业宣传,培育农业商品品牌 |
7.3.6 建立农业基金,增加财政资金支持 |
7.3.7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能力 |
7.3.8 实施富民工程,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
7.3.9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
7.3.10 推进制度建设进程,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l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
2.2 生态农业理论 |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
4.2.1 自然条件 |
4.2.2 社会经济条件 |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
5.1.5 模式设计程序 |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
5.2.4 结果 |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
5.3.4 结果 |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
8.3.6 产业政策 |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动态 |
2.1 国内动态 |
2.2 国外动态 |
3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3.1 基本思路 |
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 |
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1.1 国外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2 国内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1.3 本文对生态农业的定义 |
2 生态农业的特点 |
3 发展生态农业的深远意义 |
3.1 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
3.2 是满足人们食品安全需求的现实需要 |
3.3 是应对绿色壁垒的必要保证 |
3.4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评价 |
1 西部地区的基本概况 |
2 农业在西部地区的作用和地位 |
2.1 战略地位 |
2.2 经济地位和作用 |
2.3 社会地位和作用 |
2.4 生态地位和作用 |
3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
3.1 地理、气候环境特殊 |
3.2 土地资源丰富 |
3.3 特色农产品多 |
3.4 增产潜力大 |
3.5 后发优势明显 |
4 西部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面临的挑战 |
5 生态农业是实现西部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6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 |
6.1 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
6.2 西部生态农业发展目标 |
6.3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
第四章 贵阳农业发展概况 |
1 贵阳农业发展历程 |
1.1 改革开放前的贵阳农业 |
1.2 改革开放后的贵阳农业 |
2 贵阳农业生态化的探索实践 |
2.1 农村土地承包改革和税费改革 |
2.2 完善机制体制建设 |
2.3 打造特色产业 |
2.4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5 科技创新 |
2.6 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 |
2.7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第五章 贵阳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外生推力 |
1 战略发展机遇 |
2 区位优势 |
2.1 省会城市带动作用明显 |
2.2 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物流枢纽城市 |
3 通道建设 |
3.1 主要快速铁路 |
3.2 主要高速公路 |
3.3 通道建设作用重大 |
4 市场拓展 |
4.1 外销量逐年扩大 |
4.2 保质量创品牌 |
5 区域合作 |
5.1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5.2 区域农业合作具有可操作性 |
第六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 |
1 独特的自然环境 |
1.1 生态环境良好 |
1.2 自然资源丰富 |
1.3 旅游资源独特 |
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3 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
3.1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3.2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4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逐步优化 |
4.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
4.2 新农村建设加快 |
5 农业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
5.1 农业市场主体逐渐壮大 |
5.2 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展 |
5.3 农业市场运行不断规范 |
6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
6.1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
6.2 推进产业生态化 |
6.3 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7 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 |
7.1 生态食品需求量扩大 |
7.2 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
第七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障碍 |
1 整体发展欠发达 |
1.1 经济总量小,产业素质低 |
1.2 农业综合竞争力较弱 |
2 生态农业规划滞后 |
3 生态基础脆弱 |
3.1 环境污染呈加剧趋势 |
3.2 资源利用存在掠夺性开发现象 |
4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 |
4.1 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任务繁重 |
4.2 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制约比较明显,矛盾突出 |
4.3 体制机制不活,项目建成后的管护难度大 |
5 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适应 |
5.1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日益突出 |
5.2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不活 |
5.3 农业投入尚未形成多元投入体系 |
5.4 农业科技支撑不够 |
5.5 农户联合合作经营机制亟待改善 |
6 农业市场化程度较弱 |
6.1 农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
6.2 农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成熟 |
6.3 市场运行规则的建构仍显滞后 |
6.4 市场监管水平较低 |
7 农业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八章 贵阳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框架 |
1 目标任务 |
1.1 总体思路 |
1.2 主要目标 |
2 产业取向 |
2.1 产业选择的生态取向 |
2.2 产业结构的优化 |
3 区域布局 |
3.1 产业的区域分布 |
3.2 具体产业的空间布置 |
3.3 产区和产区的衔接与循环 |
第九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
1 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
2 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原则 |
2.1 促进生物循环利用的原则 |
2.2 有毒、有害物质达标排放原则 |
2.3 促进资源环境综合改善原则 |
2.4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原则 |
2.5 生态农业发展与助农增收相结合的原则 |
2.6 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 |
3 贵阳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3.1 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
3.2 大中型沼气池生态循环模式 |
3.3 农业综合开发经营模式 |
3.4 乡村清洁工程模式 |
3.5 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
第十章 贵阳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 |
1 生态农业规划体系 |
1.1 现代生态农业商贸物流圈 |
1.2 休闲观光精品农业圈 |
1.3 规模集约生态农业圈 |
2 生态农业标准化产业体系 |
2.1 制定生态农业技术标准 |
2.2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 |
2.3 严格行政执法 |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
3.1 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 |
3.2 着力实施“生态品牌”战略 |
3.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 |
3.4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集约化经营 |
3.5 创新农业产业化推进机制 |
4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4.1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 |
4.2 加快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
5 农业组织化经营体系 |
5.1 加速土地规模化经营 |
5.2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5.3 完善农业市场营销体系 |
6 农业生态补偿体系 |
6.1 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6.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
6.3 切实加大农业生态补偿 |
7 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 |
7.1 增加投入,拓宽生态农业投融资渠道 |
7.2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
7.3 扩大开放与交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 |
2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迫切需要 |
3 生态农业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保护农业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有机农业控制面源污染的实践与对策[J]. 刘明庆,陈秋会,杨育文,王超,席运官,王磊,张弛.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06)
- [2]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云南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J]. 寇灿,厦国银. 新农业, 2021(23)
- [3]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D]. 崔叶辰. 石河子大学, 2021(01)
- [4]我国农业环境补贴法律制度研究[D]. 刘伟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农业生态资源资本化支持政策研究[D]. 麦瑜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6]农业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研究[D]. 郭中娜.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大埔县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 余彦.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江西省莲花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梅.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5)
- [9]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10]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以贵阳为例[D]. 祖钰博.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