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论文文献综述)
戴珍玲[1](2021)在《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丁玲和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位女性作家,她们将自身丰富的女性体验与对女性群体的密切关注融为一体,以文本创作的形式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解放问题进行探索。结合丁玲和萧红的女性经历,将之作为解读其作品的互文性背景,从两性、家庭和社会三个关系维度来分析她们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可以发现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道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思考:丁玲认为通过政治权力争取两性平等是实现女性解放的根本之途。对政治的追求与强调不仅表现在丁玲自身的人生选择中,也影响着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而萧红的创作则关注两性差异,强调男权文化对女性走向社会的阻碍。这种创作差异正是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创作中的直观体现。女性解放难以一蹴而就,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她们的创作所体现的对女性群体的关怀以及对女性解放话题所进行的思考,对推动女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作用。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梳理该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过程,肯定丁玲和萧红的创作价值,点明她们的创作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个部分通过分析丁玲和萧红笔下的女性人物在两性、家庭和社会三重维度遭遇的不同困境来解读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第三个部分主要比较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的异同,分析造成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对当今社会女性解放话题的启发。
周珊伊[2](2021)在《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文中认为知青作家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写作群落,他们在文化荒芜的时代环境中徙居乡土,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年代。人生经历的相似与知青身份的认同使其心理与思想相近,并在新时期迅速崛起,形成了新时期文学重要的写作群体。而正是城乡间漂泊的青春经历使他们形成了“外来者”的身份体认。他们在新时期与文学主潮积极呼应、不断重新追索盘问自身的历史、执着于寻觅精神原乡的不同姿态,都源于“外来者”的身份体认生成的心理基点。“外来者”形象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不断复现,隐含着知青作家的自我投射,成为知青作家盘问历史与追问自我的独特方式。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也成为了他们新时期文学书写的重要资源,延续着百年文学中“外来者”形象的谱系,共同表现了新时期的现代性话语诉求。因此,本文即从新时期的文学语境入手分析知青文学的“外来者”叙事。并从叙事学角度,探究知青文学中的“外来者”叙事的叙事功能与审美效果,以期为知青文学研究激活新的研究视点。第一章主要研究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新时期知青文学在和伤痕、反思文学交构互动中呈现了动态的变迁,深刻地记录了新时期以来城乡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与互动。该章从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叙事人称的有意选择及叙事声音的多元复杂三个方面入手,集中探析了新时期知青文学中“外来者”故事的叙事策略。意在揭示特殊话语年代下知青文学主题的演变与深化。并通过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对叙事人称有意味的选择,透视其背后潜隐的内在“视点”与主体意识,为知青文学研究中“话语权”的论争提供新的阐释。第二章主要探究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该章主要通过知青作家独特的“外来者”身份认同、共有的“原乡”情结及参与新时期现代性话语实践对知青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知青作家在新时期普遍出现的以“外来者”叙事模式结构故事的内、外在原因。重点表述了知青文学不同于新时期其他写作群落的特质,并揭示其城乡象征意义以及形象符码是如何进入中国以城市为导向的现代话语机制中,如何为现代性话语建构提供资源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效果。现有的对“外来者”叙事的研究普遍忽视了其在叙事学方面的意义。该章从创设冲突与叙述张力、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三个方面入手,集中论述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产生的叙事作用与审美效果,以此来探讨“外来者”叙事对知青作家文本生成的重要价值,生成了“外来者”叙事研究的新视点。
左雨婷[3](2020)在《追求身心解放与丁玲女性文学的文化特征》文中提出丁玲是继冰心、卢隐等五四作家之后而起的女性文学作家。她对妇女身心解放的不懈探索具有新文化的深刻内涵。其中早期的作品以对新的两性观、真正的爱情和走出旧式婚姻的围城等的揭示,充分体现出反封建的主导倾向。后期的丁玲更深入一步把妇女身心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在作品中对革命队伍内部出现的影响妇女解放的新的“妇女问题”、农村妇女建立社会主体地位的可能性以及在公共事务中实现自我价值等几个层面展开叙说,最终印证的是恩格斯论述的妇女解放的最重要路径:“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
王雷[4](2020)在《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创作至今,毕飞宇一直致力于对权力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执着的批判,在不断的思考与批判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写作园地——“王家庄”,也找到了一条通向“中国”的写作道路。他有意对关于权力的宏大叙事文学传统进行消解,褪去权力的凶残暴虐色彩,将权力的表现方式与两性日常生活进行严丝合缝地匹配,从而表现为一种细碎、神秘、深入人心的威慑力量。他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敏锐的文学视野发现,当“人在人上”的这只“鬼”作用于两性关系时,之前平淡缓和的相处氛围会产生变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压迫与受迫、攀附与被攀附等等。本论文阐释了毕飞宇小说重视权力渗透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梳理了毕飞宇小说中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分析了毕飞宇小说权力作用于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了作者的文学表达意图与现实书写意义。除绪论和结语之外,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进行了阐释,简要界定了“两性关系”和“权力”两个概念的内涵,同时结合学术界对毕飞宇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不足,肯定研究方向。第一章结合毕飞宇个体生命记忆与成长经验,创作观念以及创作实践的转变,对社会文化语境的体察以及权力、性别和文学的内在联系,对毕飞宇重视权力渗透下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进行探寻。第二章梳理毕飞宇两性书写当中权力施压的文本表现。通过多种权力交织下的女性生存面相描绘、中国传统思想与权欲结合下的鬼胎塑型以及性别主从关系的置换,来梳理毕飞宇笔下由权力统摄的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第三章探寻权力异化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从权力的生产、覆灭与运作,权力对爱欲的控制角度出发,深入地解析权力对两性关系的作用过程,厘清权力的运行脉络,对权力异化本质进行更加系统地认知。第四章剖露毕飞宇小说中权力异化两性关系书写的意义。以人物悲剧命运根源深掘、知识分子救赎逻辑解构、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文化反思为切入点,正视毕飞宇两性书写的客观实在意义。结尾部分在总结毕飞宇权力渗透下的两性书写的同时,指出了其创作中的一些瑕疵,并充分肯定了毕飞宇小说权力异化两性书写的深刻意义和独特价值。
刘宏颖[5](2020)在《论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女性书写》文中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葛水平大器晚成,以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鲜明的性别立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葛水平近十六年的创作生涯,作品大多浸染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真实地刻画了两性在社会与家庭中被赋予的不同要求,乡土气韵、现代文明、女性气质都是不可分割的要素,并且在诸多要素之中,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书写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与挖掘意义的叙事角度。这一角度可以穿透作者所有的文本,打通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展现不同的社会对性别的建构与规约。本文以葛水平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书写为研究内容,主要采用文化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对葛水平乡土小说中的女性书写进行梳理和分析。打通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重点关注土生生长的乡村女性的本来状态和她们突破男权后的生命原力的释放,选取合适的作品与理论成果对葛水平乡土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书写进行研究。第一章对女性在传统伦理与道德中的本来状态进行梳理,尤其是女性的无名无言、拯救意象与母性神话,来揭示葛水平不断书写女性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依托于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从女性的觉醒意识、自我确立与在婚姻中的转变三个方面对葛水平乡土小说中女性生命的勇敢绽放与人性的合理呐喊进行深入解读。在经济、政治、文化都不断开放的环境之中,社会的期望与女性主体欲求的满足依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何以女性自身的生命欲求合理搭起两性平等对话的桥梁,是葛水平在创作中持续考虑的问题。第三章从葛水平的作品切入现实思考,透视隐藏在女性书写背后的现实意义,关注现代文明下的女性愿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整体的概述,总结全文。
镡银银[6](2020)在《“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穿越小说是网络幻想小说的典型类型之一,其文本的创作、接受以及文本内部的人物、情节设定都有着鲜明的性别特征,因而有“男性向”与“女性向”之分,且后者在质量与数量上都远胜于前者。“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指以女性为受众和消费主体、以满足女性内心欲求为主要目的的网络小说类型。本文聚焦于“女性向”穿越类小说的故事模式,结合文本案例,对其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探究其中内蕴的性别意识,进而达到为网络文学研究添砖加瓦的目的。本文分别从爱情、两性相处、生存三个板块对“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模式进行研究。第一个板块聚焦于爱情模式中的女性中心特征,从独特的“大女主”形象、多男爱一女的“玛丽苏”模式以及花样美男、贤夫良父的婚恋想象切入,阐释其女性主体意识。但“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因具有虚拟性及迎合女性消费的商业逻辑,其女性中心的书写不免带有某种程度的自恋、意淫色彩,花样美男的审美标准亦不乏欲望化投射,本文对此亦加以理性批判。第二个板块探讨女性在两性相处中对男性的疏离模式,通过对这类作品中渣男形象的分析,阐释了其隐含的性别反抗意识及心理慰藉功能,从女性拒斥、疏离男性的情节入手,阐释女性不信任、不依恋男性的心理以及女性对于自我的寻找,对于男性中心的文化结构的抵触心理。第三个板块分析女性独立的生存模式,从人物生存空间的拟职场化、人物行为方式的理性化切入,阐释出该类小说对女性独立自主的价值观的凸显。同时,通过对女主人公一路逆袭的情节的分析,解读出女性对于实现自我价值、自我理想的目标的追求。因对女性职场化生存空间的书写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职场女性真正面临的现实问题,一路逆袭的情节中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结局也恰是当下女性渴望却不见得能够双选的理想“神话”,故本文亦结合现实对之加以反思。
刘红梅[7](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家庭是历史的产物,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自觉的审视家庭生活后的理性反思结果。家庭是社会机体的有机细胞,家庭文化是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和谐、家庭文化健康,个体人才能得到培养,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家庭才能真正发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作用。现代性发育和市场经济的主导,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更深层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理念。传统的家庭及其文化已经在新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关系中遭到解体。个体面临从传统的家庭生活中不断的出走,又一次次陷入对现代家庭寻找的徘徊困境中,家庭本身也面临价值观困境、伦理道德困境、家庭教育困境以及传承与断裂困境。进入新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文化去解决个体和家庭困境,去保障社会的良序发展。本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文化哲学作为观察视角,通过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西方家庭文化中的合理资源,试图为新时代家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探索方向。唯物史观是人们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钥匙。家庭及其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符合唯物史观的一般规律。纵观中西方古代社会历史可以发现,家庭是人类早期共同选择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人类从动物式本性群居到自觉选择家庭作为生活方式,从无序的血缘婚家庭到现代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产生的每一步都和人们实践的重心“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分不开。对“两种生产”的需要直接产生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需要。通过家庭实现了生存资料和生命的再生产,通过家庭交往实现人对自我的确认。与之相适应,家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具有满足人们生活资料需要的生产功能,作为生育单位家庭具有延续自身和种族生命的生产功能,同时家庭作为育人之器具有抚养和培育后代的功能。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两种生产”,也就决定了产生其上的家庭的性质。家庭文化则是人的本质在家庭生活中的显现,是人在具体的家庭生活实践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也是人们从必然的非自由状态走向人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家庭文化在维护人的生存和生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在统治者意志中变成束缚人自由的工具,实现人的解放必然要从批判以买卖婚姻为实质的非自由的家庭文化开始,将人的解放作为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积极构建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内容的家庭文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变迁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变迁分不开的。在人类早期家庭就是整个社会,婚姻制度就是社会制度。在社会生产能力低,生活范围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体对家庭、对血缘、对伦理关系越是依赖,社会在结构上越是以血缘家庭为基础。一旦新的社会制度从私有财产中产生出来,私有财产可以通过财富支配他人进行劳动,阶级对立从中产生,随之发生阶级关系力量变革,血缘伦理组织社会将被国家阶级代替,家庭文化也要从传统血缘伦理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转变。中西方家庭文化的演变,是以自然经济向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动力的。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家庭文化的内容围绕所有制关系展开。先秦时期自给自足的农业性质,使得传统家庭文化属于典型的血缘伦理文化。家庭文化围绕血缘关系展开,具有伦理性、群体性、家庭本位性、父子关系主导性等主要特点。在《周易》和儒家文化中肯定男女两性关系,属于统治阶级意志下的家庭文化,带有明显的尊卑等级色彩;法家以刑法秩序规定家庭文化;道家打破儒家和法家的礼治和法治文化,以自然无为实现世俗解脱。近代工业萌芽和新文化思想的涌进,群体本位家庭开始向个性自由为主的个体家庭转变,这一思想在婚姻制度中得到巩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家庭文化得到高扬,但由于转型期的“悖论”存在境遇,人们在享有个体家庭文化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传统家庭文化的依托。个体家庭文化陷入异化、功利化、自由化的个体家庭文化境遇。西方家庭文化呈现从古希腊的城邦利益至上和中世纪的宗教家庭文化中解放出来,向资本主义个体家庭文化演进的面貌。柏拉图以城邦利益为目的消解自然家庭,亚里士多德从伦理正义的角度肯定城邦与家庭共同体的至善性,快乐主义从个体本性的快乐原则出发,肯定个体从家庭中获得快乐的正当性。中世纪宗教家庭文化以早期基督教的禁欲独身开始,经历阿奎那肯定以生育为目的的“圣事”婚姻,最终以“骑士之爱”为萌芽的个性之爱从宗教中觉醒结束。但真正的西方式的个体本位的家庭文化,是在私有制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才真正开始。培根和卢梭则站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立场,从自然人权的角度探索家庭文化属于个体本性自由范畴。康德从私有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出发,将婚姻家庭纳入法权契约关系中,契约婚姻属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范围,是双方彼此占有的权利,对等的义务和权利是婚姻的本质。黑格尔将婚姻家庭文化视为伦理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存在,家庭文化具有伦理性的爱的性质,彼此互爱是家庭文化的最高目的,反对康德的物性契约理论。中西方家庭文化演进过程,反映出家庭文化从自然血缘家庭文化向个体本位家庭文化方向转变,个体家庭文化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直接目的。对比发展过程可知,中西方家庭文化存在相通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看,血缘家庭作为最早的生活方式,家庭文化是命运、是权力、是利益共同体文化。从秩序的角度看,家庭文化是一种秩序文化。家庭的产生本身就是人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的过程,自然的男女分工和家庭角色分工本身就是人自我构建秩序的体现。从家庭文化的功能看,家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在承担生育教养后代的同时还要赡养父母。这是中西方家庭呈现的历史共性。有共性也就存在差异性,差异性是必然的存在。从家庭价值导向来说,中国家庭文化属于家庭本位导向群体利益,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倾向个体幸福。在家庭文化理念上,中国家庭文化更多的强调对宗族、家庭的责任,西方则更注重义务与权利的对等。从家庭文化模式看,中国宗法思想笼罩下家庭模式是以父子本位文化,以男性为尊注重男权思想。西方个体文化属于夫妻本位文化,家庭文化围绕夫妻关系展开,更注重男女之间的平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是在各自的主导经济形式、社会政治结构、自然因素和文化精神理念下造就的,各有其独特的产生背景。当前家庭文化自身的困境,市场经济的发育,都在指向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问题。面对新时代不可回避的家庭问题,汲取中西家庭文化思想的合理性精华,即为论文的出发点与归结点。在辨析家庭文化史与中西方文化的思想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中西方家庭及其文化上既具有共通性又存在差异点。本文认为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要解决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既要承续人类以往的思想精华,又要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要作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家庭文化探索中的理论指导,做到目的、价值和思想相融合。立足新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做到整合中西方家庭文化,以培养塑造现代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人格为基点,达到家庭的良性存在与发展,从而稳定社会保障现代化发展。
熊欣璇[8](2018)在《都市空间中的都市心理症候——对鲁迅小说《伤逝》的再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小说《伤逝》以都市北京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展现出对早期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复杂社会现象与精神现实的思考。小说中通过会馆、胡同、图书馆、厨房、街道等不同都市空间的转换,呈现出都市男女现代精神体验的差异,进而引发对都市两性自我身份构建问题的思考。本文试图从都市空间下的都市心理症候这一角度对小说《伤逝》进行新的思考和解读,以丰富对鲁迅思想的认识。
朱郁文[9](2017)在《《伤逝》研究90年综述》文中提出鲁迅的小说《伤逝》诞生90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批评家特别的关注,对它的解读、评价和争议一直存在。以193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中期为界,可将《伤逝》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评论数量虽少却个性鲜明;第二个阶段由于时代氛围与政治环境的影响,研究模式相对比较单一;而第三阶段在政治环境松动与西方理论思潮输入双重因素助推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局面。三个阶段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社会思潮、政治动向和个人主观动机等因素对文学批评的复杂影响。
齐钢[10](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指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二、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论文提纲范文)
(1)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从女性主义视域看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
(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
(三)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
(一)两性之困:抗争与被物化的女性 |
(二)家庭之牢:出走与被囚的女性 |
(三)走向社会:战争年代的女性突围 |
三、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差异分析及原因探析 |
(一)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异同分析 |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形成原因探析 |
(三)从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看“女性解放”话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一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 |
一、“居在——离去”的叙事结构 |
二、“离去——归来”的叙事结构 |
三、“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叙事人称的选择性 |
一、“冷眼旁观”的第三人称叙事 |
二、“痛陈自我”的第一人称叙事 |
第三节 叙事声音的复杂性 |
一、作者声音的干预 |
二、叙述“声音”与“眼光”的错位 |
第二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 |
第一节 “局外身份”的悬浮与焦虑 |
一、“乡村外来者”的冷眼旁观 |
二、“城市多余人”的迷惘犹疑 |
三、“代际幸存者”的自我建构 |
第二节 “原乡情节”的执着与失落 |
一、“借问乡愁何处寻”的失落与悖论 |
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找寻与建构 |
第三节 “现代表述”的承继与沿革 |
一、空间书写的对峙与交融 |
二、启蒙话语的嬗变与重构 |
三、性别政治的延续与寓指 |
第三章 知青文学中“外来者”叙事的效果 |
第一节 创设冲突与叙事张力 |
一、冲突对峙间的叙事张力 |
二、新城市经验及文化空间的生成 |
第二节 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 |
一、政治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征用 |
二、经验表述对性别符号的运用 |
第三节 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 |
一、“他者”视野的理性外审 |
二、“成长”叙事的感性自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追求身心解放与丁玲女性文学的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反封建与妇女解放 |
第一节 冲破藩篱张扬自我:新的两性观 |
第二节 爱情价更高:在灵与肉的纠葛中突围 |
第三节 走出旧式婚姻的围城 |
下篇:身心解放与社会解放 |
第一节 新时代的新“妇女问题” |
第二节 探讨农村妇女建立社会主体地位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在公共事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权力渗透两性关系书写的原因 |
第一节 :对权力的关注以及创作兴奋 |
一、成长记忆的灌注 |
二、创作观念与实践的转变 |
第二节 :因性而别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社会化的性别 |
二、男性统治 |
第三节 :性别、权力对文学的影响 |
一、性别书写与文学 |
二、权力书写与文学 |
第二章 :权力统摄下两性关系书写的特点 |
第一节 :多种权力交织下的女性基本面相 |
一、经济权力下的生存困境 |
二、家长权力下的婚恋悲剧 |
三、对“人在人上”的政治权力攀附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想与膨胀权欲交合下的鬼胎 |
一、封建宗法的规训 |
二、权欲与封建思想结合下的“怪”相 |
第三节 :传统性别主从关系模式的撼动 |
一、男主女从模式书写 |
二、男性绝对统治的终结 |
第三章 :权力异化两性关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权力的生产与覆灭 |
一、认同与暴力的双重构序 |
二、腐败与反扑的内外倾覆 |
第二节 :权力的实施 |
一、监视与裁决的隐秘支配 |
二、检查与示众的同向震怖 |
第三节 :权力对爱欲的控制 |
一、爱欲与文明的对立 |
二、权力与性的重合 |
第四章 :权力异化两性关系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深掘人物悲剧命运根源 |
一、隐于无事悲剧下的权力失语 |
二、生于文化劣根下的“身上鬼” |
第二节 :对伤痕文学中知识分子救赎逻辑的解构 |
一、“公子落难”叙事模式的质疑 |
二、“美好家园”的改写 |
第三节 :中国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自觉文化反思 |
一、尚未成功的国民性改造 |
二、权力伦理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论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葛水平小说研究综述 |
(一)对葛水平创作的综合研究 |
(二)对葛水平创作的性别研究 |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葛水平对乡土世界中女性生存的书写 |
一、农村家庭场景中的女性存在状态 |
(一)《喊山》:女性被迫失声 |
(二)《甩鞭》:隐忍与爆发的情感 |
二、宗法道德中的女性生存悲剧 |
(一)无我的价值规训 |
(二)顺从的人生定位 |
三、关于“女性神话”的思考与再书写 |
(一)重新审视的“母性神话” |
(二)突围传统女性拯救形象模式 |
小结 |
第二章 葛水平对现代社会转型中女性处境变化的书写 |
一、社会转型中的女性觉醒 |
(一)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 |
(二)女性自我人格的突破 |
二、女性觉醒后的自我确立 |
(一)《小包袱》:女儿的背叛与觉醒 |
(二)《一时之间如梦》:寻找自我的勇气 |
三、乡村女性在婚姻中的转变 |
(一)两代主妇的反抗 |
(二)逃出围城后的故事 |
小结 |
第三章 葛水平对乡土小说女性书写的现实意义 |
一、揭示情爱对女性生命的呼唤 |
(一)女性生命合理欲求的体现 |
(二)女性生命成长的萌发 |
二、探寻问题婚姻中女性生命的反拨力量 |
(一)《活水》:丈夫的缺席 |
(二)《天殇》:委曲求全后的出走 |
三、挖掘女性成长的新可能 |
(一)苦难中坚守人性光辉的力量 |
(二)对现代女性价值的正面书写 |
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中心的爱情模式 |
第一节 “大女主”形象及其理想化营构 |
第二节 花样美男的欲望化投射及贤夫良父的婚恋想象 |
第三节 多男爱一女的“玛丽苏”情节 |
第二章 女性疏离男性的两性相处模式 |
第一节 “渣男”形象的人物设定在两性关系中的性别反抗意义 |
第二节 女性疏离男性的情节 |
第三章 女性独立的生存模式 |
第一节 人物生存方式的拟职场化 |
第二节 人物行为方式的理性化 |
第三节 一路逆袭的情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本文涉及网络文学作品目录 |
附录2:与本文相关网络文学评论论文目录(部分) |
(7)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当前家庭面临的四重困境 |
一、价值观困境 |
二、道德伦理困境 |
三、家庭教育困境 |
四、传承与断裂困境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家庭及其文化理论 |
第一节 家庭与“两种生产” |
一、家庭的产生是“两种生产”的结果 |
二、家庭功能是“两种生产”的展开 |
三、家庭本性是“两种生产”属性的显现 |
第二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本质 |
一、家庭文化是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 |
二、家庭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
三、家庭文化是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 |
第三节 家庭文化与人的解放 |
一、扬弃异化的资本主义家庭文化 |
二、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价值诉求 |
三、人的解放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中国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家庭文化 |
一、《周易》中的家庭文化观念 |
二、儒家以礼建设家庭文化 |
三、道家以自然之道建设家庭文化 |
四、法家以刑法建设家庭文化 |
第二节 工业探索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一、思想解放层面中的家庭文化 |
二、制度保障中的家庭文化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转型期的家庭文化 |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悖论存在境遇 |
二、个体自觉与当代家庭文化 |
三、家庭文化的新样态新特点 |
第三章 西方家庭文化演变及其价值取向 |
第一节 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古希腊家庭文化 |
一、城邦利益上的家庭文化 |
二、城邦与家庭融合层面的家庭文化 |
三、快乐主义的家庭文化 |
第二节 自然与商品经济共存基础上的中世纪家庭文化 |
一、早期基督教家庭文化 |
二、信仰与理性结合下的家庭文化 |
三、个体觉醒下的家庭文化 |
第三节 商品经济基础上的近代家庭文化 |
一、自然人性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二、契约法权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三、伦理精神实体存在基础上的家庭文化 |
第四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一节 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共性 |
一、共同体文化上的共性 |
二、秩序文化上的共性 |
三、育人文化上的共性 |
第二节 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性 |
一、价值导向差异: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
二、文化理念差异:家庭责任与个体权利 |
三、文化模式差异:父子文化与夫妻文化 |
第五章 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的探源 |
第一节 中西方主导经济形式的根源 |
一、农业经济 |
二、商业经济 |
第二节 中西方社会政治结构的根源 |
一、宗法制度上的家国一体 |
二、民主制度上的家国分离 |
第三节 中西方理性精神的根源 |
一、理性精神的基点不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
二、理性精神的目标不同:他人与个体 |
第四节 中西方自然环境的根源 |
第六章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 |
第一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指导原则 |
一、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原则 |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原则 |
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三重维度 |
一、家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维度 |
二、家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维度 |
三、家庭文化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维度 |
第三节 新时代家庭文化探索的基点 |
一、家庭文化的整合 |
二、独立人格的培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都市空间中的都市心理症候——对鲁迅小说《伤逝》的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空间中的现代精神体验 |
1. 在而不属于 |
2. 孤独游荡感 |
3. 个体与自由 |
二、都市空间中的都市心理呈现 |
1. 会馆 |
2. 吉兆胡同 |
3. 图书馆(书斋) |
4. 厨房 |
5. 街道 |
三、都市空间中的自我身份构建 |
1. 从内向外的自我意识觉醒 |
2. 从外向内的自我身份探寻 |
四、结语 |
(9)《伤逝》研究90年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性鲜明的早期评论 (1920年代中期-1930年代中期) |
二、时代氛围与政治环境决定下的单一批评模式 (193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 |
三、政治环境松动与西方思潮输入下的百家争鸣局面 (1980年代初-1990年代末) |
(一) 个性解放语境下的再讨论 |
(二) 索隐式研究 |
(三)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研究 |
(四) 性别视阈下的研究 |
(五) 形而上层面的解读 |
(六) 启蒙语境及其他研究 |
(七) 独辟蹊径的内部研究 |
四、新世纪以来的零星突破 |
五、《伤逝》研究的阶段性特点 |
(10)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
一、身体的呈现 |
二、规训与反叛 |
三、出走与闯入 |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
一、台语VS国语 |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
二、家国的崩解 |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
四、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论文参考文献)
- [1]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 戴珍玲. 延安大学, 2021(12)
- [2]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D]. 周珊伊.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3]追求身心解放与丁玲女性文学的文化特征[D]. 左雨婷. 青岛大学, 2020(02)
- [4]权力入侵下的悲剧 ——论毕飞宇小说中的两性书写[D]. 王雷.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论葛水平乡土小说的女性书写[D]. 刘宏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的故事模式研究[D]. 镡银银. 兰州大学, 2020(12)
- [7]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对比研究[D]. 刘红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都市空间中的都市心理症候——对鲁迅小说《伤逝》的再解读[J]. 熊欣璇. 名作欣赏, 2018(15)
- [9]《伤逝》研究90年综述[J]. 朱郁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05)
- [10]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