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营销:2005图书销售新攻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孟孟[1](2020)在《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并不断融合,图书出版行业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出版机构不仅要专注于策划原创选题、出版原创图书,还要紧贴时代发展步伐,在产品策划、制作等方面借助“全媒体”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它媒体内容资源的内容和营销价值。全媒体时代下出版机构面临着用户需求多元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媒介化社会的深入和各媒体渴望优劣互补等机遇,因此全媒体时代图书出版机构依托、利用以其他各媒体内容资源策划图书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有助于对出版机构及相关媒体获得用户稀缺注意力,对适应市场经济变革大有裨益,具有倾向于利用优质注意力资源、必须经过图书媒介的适应性再创作、目标群体更加精准化、能够实现跨媒介粉丝的转化等特点。另外,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是以各媒体内容资源为依托,无法脱离原内容资源这一支撑点,然而不同媒体的内容资源有其个性特点所在,会影响到图书选题策划活动的开展。在将其他媒体内容策划为图书时,一方面要使其内容资源适应图书的生产规律,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借助原有内容资源的优势引起用户的认知和情感认同,实现已有注意力资源的最大化获取。在内容资源选择方面,图书出版机构倾向于选择受欢迎的娱乐性内容资源、选择具备主旋律色彩的热门内容资源和品牌媒体或品牌栏目的内容资源开发;在作者选择方面,出版机构更注重创作者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主要有新兴媒体上的网红作者和传统媒体组织内的专业从业人员;在图书内容方面,主要有汇编集结和推陈出新两种途径。在图书封面形式方面,图像凸显各媒体资源特色,并注重文字互动实现互利共赢。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商业化、浅薄化、娱乐化倾向严重;出版机构对外合而不融,对内缺乏资源评估标准;传媒体制固化,相关版权管理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应对举措。
王姣[2](2020)在《《遇见青岛老字号》图书设计说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文化总是在不断的融合中凸显个性,既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表现出血脉相连的文化共性,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灵魂。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地方文化的缩影,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浓缩了地方历史传统和人文记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超技艺,出版界对这一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选题开发,有利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遇见青岛老字号》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进行的实践与研究,选题内容围绕着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即墨老酒、青岛牌葡萄酒、春和楼、青岛食品、万和春、灯塔酿造、海滨食品这9家青岛老字号展开,选题的特色在于搭载了绘本语言,以更加轻松有趣的阅读方式对话老字号百年历史,记录城市发展变迁。出版《遇见青岛老字号》绘本,能够让更多的读者接触、了解青岛老字号,对于宣传青岛城市形象,讲好青岛故事,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目前,图书市场上有关地方老字号的绘本较为稀缺,本书也能够起到一定补充作用。论文章节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选题价值,文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的内容;第二章通过统计标准书目网、北京开卷网、当当、亚马逊等网站数据,对同类出版物的市场竞争情况展开分析,探究了原创绘本和城市绘本的发展状况与特点;第三章对《遇见青岛老字号》的图书设计进行说明,内容包括选题名称、选题概述、设计实践、编辑意图、目标读者、装帧设计概述、效益预测等,这也是基于第二章同类出版物市场调研的结果;第四章是对《遇见青岛老字号》营销与发行方案的介绍与说明;第五章是《遇见青岛老字号》绘本样章的展示,包括图书成品及周边产品等的汇报。
亚立峰[3](2020)在《基于CCDVTP模型的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营连锁书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CDVTP模型的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民营连锁书店在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目标市场选择与培育欠佳、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沟通能力尚待提升、价值传递过程尚待优化和获利方式欠佳等问题同其成因加以分析、探讨。同时,文章从目标市场、创新、沟通、价值传递和收益五个维度对台湾地区的诚品书店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境内)民营连锁书店可以借鉴的经验或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本文认为:在营销过程中,民营连锁书店需要优化目标市场的选择与培育,即合理选择目标市场,精心培育目标市场。在产品、服务和活动的开发设计上,书店要回归阅读本位创新产品体系,立足读者本位创新日常服务,通过跨界合作创新营销活动。提升沟通能力与沟通水平则要求书店要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适时使用品牌故事,并且将沟通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下。在价值传递过程中,书店要优化路径选择,注重与关键意见领袖合作,同时综合使用读者信息数据。在获利方式上,书店要摒弃低价竞争思维,全面考量读者的消费成本。总体而言,本文将民营连锁书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CCDVTP营销框架,依次从书店的目标市场和营销过程中的创新、沟通、价值传递以及收益对其加以分析和探讨。本文总共五个章节,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一章节):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现有文献对“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的研究状况,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并且阐明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工作之所在;第二部分(第二章节):阐述民营连锁书店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第三部分(第三章节):概述当下民营连锁书店的主要营销策略;第四部分(第四章节):立足CCDVTP营销框架分析民营连锁书店在营销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成因,例如: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培育欠佳、同质化竞争普遍存在、书店的沟通能力尚待提升等;第五部分(第五、六章节):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台湾地区的诚品书店进行剖析——从目标市场、创新、沟通、价值传递和收益五个维度对其加以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境内)民营连锁书店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对策。
闻琦[4](2020)在《我国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状况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女性为题材的图书、出版品牌和书店不断涌出,业内不少人士称21世纪已进入“她阅读(女性阅读)”时代,女性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类读者。女性题材图书在市场的竞争效益下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出版热潮,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在女性题材图书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跟风出版、内容同质化等问题,甚至有的读者将女性题材图书片面地认为是女权主义图书。同时,传统的女性题材图书已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女性题材图书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突破女性题材图书目前面临的瓶颈、满足多样化的读者需求,如何让女性题材图书更好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持续地焕发生机与活力,是值得仔细探究的内容。在图书市场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读者市场。针对女性题材图书日益多样化的读者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女性题材图书进行读者市场状况探析便尤为重要。研究女性题材图书的读者市场状况,需要从读者对女性题材图书的需求入手。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畅销书榜单为例,形成对女性题材图书的读者市场状况的初步认识,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一步深入揭示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在图书选择、阅读、购买和满意度方面的具体需求指征,挖掘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读者需求实际生发新思考,提出相关解决措施。要正确认识女性题材图书,不过度割裂男性读者,重视女性题材图书的社会文化价值。关注女性新诉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女性题材图书进行创新,凸显女性特质,打造女性题材图书品牌。
刘弥[5](2019)在《Y实体书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开始,中国实体书店受到消费者线上转移、门店运营成本增加等多重冲击,经历一段闭店潮后,开始了行业寒冬。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实体书店行业的关注,利好政策相继而出,加之社会民众对精神文化越来越重视,中国实体书店迎来了新一轮突破与转型契机。Y书店抓住机会在该行业取得了一席之地,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面临着同质化经营、租金成本高、网上书店和电子图书冲击、快速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Y书店必须思考探究的问题。本文以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市场调研和分析为研究的切入点,从目前的市场现状分析入手,对Y书店的内、外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进行了STP分析以及SWOT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得到Y书店的营销策略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Y书店营销策略解决方案,力图为Y书店制定一套可以付诸于实践的营销策略。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的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图书市场营销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对Y实体书店市场营销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营销组合、以及图书营销理论的概述。第三章针对Y实体书店现状进行研究,对Y书店进行内外部营销环境分析、STP分析,并且根据SWOT方法探究了Y书店的营销环境,指出了Y书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根据Y实体书店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研究,联系具体营销理论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出保障方案。
陈雅聪[6](2019)在《“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一款“国民应用”。2012年推出的“微信公众平台”,更是日渐成为大众的日常关注内容。如今,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来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图书出版行业也加入此列,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宣传自身的品牌与产品。不管是公营出版社还是民营的图书公司,都在积极的布局自身的新媒体矩阵。民营图书公司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创立的文化读书类微信公众订阅号“书单来了”便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本文运用线上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书单来了”的推文文本以及评论区的文本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分析了“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希望给“书单来了”以及同类型的微信公众号一些借鉴。第一章从传播环境、平台特性、公司考量三方面探讨了“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诞生的背景,并将其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认为公司的布局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章阐释了“书单来了”文本生产的具体方式和内容,对文章的标题、话语风格、排版方式进行分析,还对其广告部分进行了探讨,认为该账号的广告十分注重故事性营销;第三章与第四章则主要分析了“书单来了”的传播策略,从受众与多元路径两方面分开阐述,公司通过精准的内容与受众定位,以受众为中心设计账号内容;在渠道上注重多渠道联合的同时,在同一渠道积极布局媒体矩阵。第五章总结了“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带来的传播启示,分析其目前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以期给“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一些借鉴,给处于困惑中的同业者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肖蔚[7](2019)在《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文中认为域外学术资源的引入对推动学科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译着是全球化语境下各群体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本文以编辑出版学译着(1949—2018)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编辑出版学译着的书名、原作者、译者、出版年份、出版机构、内容类型、定价等主要指标,搭建样本数据库——“中国编辑出版学译着总书目”。笔者从多重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旨在厘清编辑出版学译着与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学术译着出版及市场化运营等方面提供鉴镜与思考。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数据呈现——根据引进背景以及阶段性特征,全面、系统地描绘出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基本格局以及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在知识生态学视域下探讨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与编辑出版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从两方面展开论证:一方面,从知识主体的视角阐述了编辑出版学译着、共同体以及中外出版学三者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重点探讨知识主体行为产生的结果——编辑出版学知识客体,及其组成的狭义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第三部分,对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图书评价与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采用多维视角下的“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指标框架及权重设置”对编辑出版学译着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估。之后,从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外部特性以及出版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入手,分析我国大陆地区高影响力编辑出版学译着的市场化运营策略。第四部分,延续上文研究脉络,利用比较分析法将认知对象(编辑出版学译着)与参照对象(传播学译着)就出版历程与表象特征、知识吸收与内在逻辑、生产流通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及编辑出版学译着的问题所在,加深对编辑出版学译着的科学认识,并提出编辑出版学及相关学术译着出版未来发展方向。
雷恰[8](2019)在《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实体书店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三重价值的集合体,不仅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也承担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主体责任。在互联网技术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使新的阅读环境悄然形成。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内部面临着经营成本的上涨和经营同质化的压力,外部面临着电子书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以及消费者已经不可逆转的数字化阅读趋势,多重压力下的实体书店经历着令人绝望的“倒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不仅多省市的新华发行集团都改变了原有的经营模式,制定了新的经营策略,许多民营书店也在困境中谋发展,发展自身特色,不断壮大,形成品牌。因此,近两年有不少数据显示实体书店有复苏的迹象,经营策略的变革颇具成效。但是,实体书店经营策略的变革也有局限性,比如,部分实体书店对转型升级的理解停留在“店面装修”的层面,盲目跟风进行多元化经营,实际上缺乏对目标消费者的深入了解和对品牌形象的开发与建设。笔者认为,经营实体书店需要主动适应新阅读环境,积极寻求改变,转型升级不仅要改变书店外观,更要改变书店的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融入网络技术、打造经营特色、塑造文化品牌等手段为突破口,立足文化本位,重视文化输出,最重要的是不能丢失书店原本的文化特质。因此,本文立足于新阅读环境的大背景,在理性分析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动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维度,并结合实例对实体书店调整的成效与局限进行了深入分析,认真总结了对未来实体书店经营策略发展的启示。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摆脱困境提供借鉴意义。
俞灵灵[9](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认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孙葳[10](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二、文化营销:2005图书销售新攻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营销:2005图书销售新攻略(论文提纲范文)
(1)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图书选题策划相关研究 |
二、全媒体与图书选题策划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全媒体及其相关概念 |
二、图书选题策划的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面临的机遇 |
一、用户需求多元化 |
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
三、媒介化社会的深入发展 |
四、媒体互补需求强烈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特点与内容来源 |
第一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特点 |
一、利用优质注意力内容资源 |
二、必须经过图书媒介的适应性再创作 |
三、目标群体更加精准化 |
四、能够实现跨媒介粉丝的转化 |
第二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来源 |
一、报刊媒体内容资源 |
二、广播媒体内容资源 |
三、影视媒体内容资源 |
四、互联网媒体内容资源 |
五、手机媒体内容资源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路径及方式 |
第一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资源选择 |
一、选择受大众追捧的娱乐性内容资源 |
二、选择具备主旋律色彩的热门内容资源 |
三、选择品牌媒体或品牌栏目的内容资源 |
第二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作者选择 |
一、新兴媒体上的网红作者 |
二、传统媒体组织内的专业创作人员 |
第三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内容转换 |
一、汇编集结 |
二、推陈出新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封面设计 |
一、图像凸显媒体资源特色 |
二、注重文字互动实现共赢 |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商业化、浅薄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
一、过度迎合读者需求,资源选择不合理 |
二、恶意消费粉丝,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
第二节 合作水平不高,缺乏资源评估标准 |
一、机构间合而不融时有发生 |
二、缺乏合理的资源评选标准 |
第三节 传媒体制固化,版权管理不到位 |
一、体制固化,阻碍内容融合 |
二、相关版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及管理缺失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图书选题策划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一、坚持政治底线,引导用户的阅读趋向 |
二、注重打造精品图书,追求创新 |
第二节 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建立资源评估标准 |
一、增强运营意识,精诚合作 |
二、综合多种元素建立资源评选标准 |
第三节 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版权管理 |
一、深化体制改革,推动融合发展 |
二、完善版权法规及条例,创新管理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遇见青岛老字号》图书设计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背景 |
1.1.2 怀旧消费热倾向 |
1.1.3 相关政策依据 |
1.2 选题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图书选题策划”的文献研究现状 |
1.3.2 有关“原创绘本”的文献研究现状 |
1.3.3 有关“城市绘本”的文献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数据分析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实地考察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点 |
2 同类出版物市场竞争分析 |
2.1 我国原创绘本出版概述 |
2.1.1 我国绘本概念的引入 |
2.1.2 我国原创绘本品种分类 |
2.1.3 我国原创绘本市场发展总结 |
2.2 我国城市绘本出版概述 |
2.2.1 城市绘本畅销图书汇总 |
2.2.2 城市畅销绘本内容分析 |
2.2.3 城市绘本代表图书分析 |
3 《遇见青岛老字号》图书设计说明 |
3.1 选题名称 |
3.2 选题概述 |
3.2.1 内容概述 |
3.2.2 选题来源 |
3.2.3 创作风格与要求 |
3.3 设计实践 |
3.3.1 插画概述 |
3.3.2 文字概述 |
3.4 编辑意图 |
3.4.1 弘扬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3.4.2 讲好地方故事促进地方文化宣传 |
3.4.3 推动地方城市绘本类图书出版 |
3.5 目标读者 |
3.5.1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
3.5.2 青岛本地对本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
3.5.3 赴青旅游的潜在读者 |
3.5.4 释放压力的文艺读者 |
3.6 绘本装帧设计概况 |
3.6.1 整体形态设计 |
3.6.2 封面设计 |
3.6.3 环衬设计 |
3.6.4 扉页设计 |
3.6.5 目录设计 |
3.6.6 内文版式设计 |
3.6.7 版权页设计 |
3.6.8 图书周边设计 |
3.7 双效益预测 |
3.7.1 社会效益 |
3.7.2 经济效益 |
3.8 成本及定价核算 |
3.8.1 图书成本核算 |
3.8.2 图书定价 |
3.9 工作计划及安排 |
3.9.1 选题策划(2019年7月到9月) |
3.9.2 内容策划(2019年10月到12月) |
3.9.3 审稿(2019年12月) |
3.9.4 装帧设计(2020年1月到2月) |
3.9.5 校对(2020年3月到4月) |
3.9.6 印刷发行(2020年5月到7月) |
4 《遇见青岛老字号》营销与发行方案 |
4.1 宣传推广 |
4.1.1 图书广告宣传 |
4.1.2 新旧媒体联动宣传 |
4.1.3 本地实体书店及绘本馆推广 |
4.1.4 地方政府合作推广 |
4.2 发行营销 |
4.2.1 新媒体平台营销 |
4.2.2 社群营销 |
4.2.3 跨界营销 |
4.2.4 特色营销 |
4.3 图书发行投放 |
4.3.1 地面渠道发行 |
4.3.2 网络电商渠道发行 |
5 《遇见青岛老字号》样章展示 |
5.1 《遇见青岛老字号》成品样章 |
5.2 《遇见青岛老字号》周边产品样章 |
5.2.1 明信片 |
5.2.2 冰箱贴 |
5.2.3 书签 |
5.2.4 手账贴纸 |
5.3 《遇见青岛老字号》文字样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CCDVTP模型的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现实层面 |
1.3 理论和相关概念概述 |
1.3.1 CCDVTP营销模型 |
1.3.2 民营连锁书店相关概念阐述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民营连锁书店的研究 |
1.4.2 关于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结构 |
1.7 创新工作 |
2 民营连锁书店发展状况概述 |
2.1 民营连锁书店的发展历程 |
2.1.1 民营连锁书店的萌芽 |
2.1.2 民营连锁书店的成长 |
2.1.3 民营连锁书店的兴起 |
2.1.4 民营连锁书店的平台期 |
2.1.5 民营连锁书店的回暖 |
2.2 民营连锁书店的发展现状 |
3 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概述 |
3.1 选择目标市场 |
3.2 建构品牌 |
3.3 深入社群 |
3.4 注重场景体验 |
3.5 多元获利 |
4 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4.1 目标市场问题 |
4.1.1 目标市场存在重合 |
4.1.2 目标市场的培育状况欠佳 |
4.2 同质化竞争问题 |
4.2.1 产品同质化 |
4.2.2 服务同质化 |
4.2.3 活动同质化 |
4.3 沟通问题 |
4.3.1 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不尽合理 |
4.3.2 不善于运用品牌故事 |
4.3.3 沟通脱离当地文化语境 |
4.4 价值传递问题 |
4.4.1 路径选择单一 |
4.4.2 忽视关键意见领袖的作用 |
4.4.3 读者信息数据使用欠佳 |
4.5 获利方式问题 |
4.5.1 低价竞争普遍存在 |
4.5.2 高价策略未能全面考量读者的消费成本 |
5 案例分析:诚品书店的营销策略 |
5.1 目标市场 |
5.1.1 精准选择目标市场 |
5.1.2 深耕目标市场 |
5.2 创新 |
5.2.1 创新产品 |
5.2.2 优化服务 |
5.2.3 创新活动 |
5.3 沟通 |
5.3.1 通过各式社交媒体平台同读者无缝沟通 |
5.3.2 通过品牌故事同读者对话 |
5.3.3 沟通过程嵌入当地文化语境 |
5.4 价值传递 |
5.4.1 路径选择多元化 |
5.4.2 善用关键意见领袖 |
5.4.3 合理使用读者信息数据 |
5.5 获利 |
5.5.1 坚持无差别定价 |
5.5.2 将读者的消费成本纳入考量范围 |
6 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的优化措施 |
6.1 优化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培育 |
6.1.1 合理选择目标市场 |
6.1.2 精心培育目标市场 |
6.2 创新书店的产品、服务与活动 |
6.2.1 回归阅读本位创新产品体系 |
6.2.2 立足读者本位创新日常服务 |
6.2.3 通过跨界合作创新营销活动 |
6.3 提升书店的沟通能力 |
6.3.1 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平台 |
6.3.2 通过品牌故事完成沟通 |
6.3.3 将沟通置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之下 |
6.4 强化书店的价值传递 |
6.4.1 优化路径选择 |
6.4.2 与关键意见领袖合作 |
6.4.3 综合使用读者信息数据 |
6.5 优化书店的获利方式 |
6.5.1 摒弃低价竞争思维 |
6.5.2 高价策略要全面考量读者的消费成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我国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状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闻报道方面 |
1.2.2 国内学术研究动态 |
1.2.3 国外学术研究动态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用价值 |
1.3.2 学术价值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女性阅读 |
1.5.2 女性图书 |
1.5.3 女性题材图书 |
1.5.4 读者市场 |
2 女性题材图书的读者市场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现状调查设计 |
2.1.1 读书市场现状调查依据 |
2.1.2 读者市场现状调查设计 |
2.2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现状分析 |
2.2.1 关注自我,女性励志类图书大受欢迎 |
2.2.2 诉于情感,系列书籍影响大 |
2.2.3 名人效应突出,女性传记类图书火热 |
2.3 当当网细分类读者市场状况分析 |
2.3.1 整体状况分析 |
2.3.2 内容题材与作者方面 |
2.3.3 装帧设计方面 |
2.3.4 图书定价方面 |
2.3.5 出版机构 |
2.4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现状特征 |
3 女性题材图书的读者市场需求调查 |
3.1 读者需求及其调查的重要意义 |
3.1.1 读者需求 |
3.1.2 进行读者需求调查的意义 |
3.2 问卷设计 |
3.2.1 研究目的 |
3.2.2 问卷设计 |
3.3 调查数据统计 |
3.3.1 信度检验 |
3.3.2 效度检验 |
4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需求调查数据分析与结论 |
4.1 目标读者需求调查数据分析 |
4.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4.1.2 调查对象接触情况分析 |
4.1.3 调查对象阅读情况分析 |
4.1.4 调查对象购买情况分析 |
4.1.5 调查对象满意情况分析 |
4.2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需求状况调查结论 |
4.2.1 接触需求方面,年龄、职业因素影响大 |
4.2.2 自媒体平台成为读者选择的重要渠道 |
4.2.3 阅读需求方面,注重图书实用价值 |
4.2.4 内容是女性读者最关注元素 |
4.2.5 年龄不同,对装帧设计需求不同 |
4.2.6 购买需求不同,购书类型不同 |
4.2.7 网上书店成为主渠道 |
4.2.8 书评/网评是影响购买需求的主要因素 |
4.2.9 需求满意程度高 |
5 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调查问题反馈及对策分析 |
5.1 读者市场调查问题反馈 |
5.1.1 盲目跟风,缺乏创意 |
5.1.2 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精品力作 |
5.1.3 目标读者定位待细化 |
5.1.4 宣传不足,形式单一 |
5.2 解决对策 |
5.2.1 创新选题,关注女性新诉求 |
5.2.2 提升美感,凸显女性特质 |
5.2.3 细分市场,关注女性个体差异 |
5.2.4 拓展宣传渠道,重视自媒体平台 |
5.2.5 发挥女性“意见领袖”的作用 |
5.2.6 关注女性热点话题,打造图书品牌 |
6 关于女性题材图书的新思考 |
6.1 正确认识女性题材图书 |
6.2 凸显女性特质,不拒斥男性读者 |
6.3 重视女性题材图书的社会文化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Y实体书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学 |
2.1.1 市场营销学的内容 |
2.1.2 市场营销学的方法 |
2.2 营销组合理论 |
2.2.1 产品策略 |
2.2.2 价格策略 |
2.2.3 分销策略 |
2.2.4 促销策略 |
第3章 Y书店营销策略分析 |
3.1 Y书店经营情况分析 |
3.1.1 Y书店经营现状 |
3.1.2 Y书店目前的营销策略 |
3.2 Y书店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2 外部行业环境分析 |
3.2.3 内部环境分析 |
3.3 Y书店STP分析 |
3.3.1 Y书店市场细分 |
3.3.2 Y书店目标市场选择 |
3.3.3 Y书店市场定位 |
3.4 Y书店营销策略的SWOT分析 |
3.4.1 Y书店发展优势 |
3.4.2 Y书店发展劣势 |
3.4.3 Y书店发展机会 |
3.4.4 Y书店发展威胁 |
3.4.5 SWOT分析小结 |
3.5 Y书店的消费者问卷调查 |
3.5.1 调查目的与调查意义 |
3.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5.3 调查问卷结论 |
3.6 Y书店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6.1 营销团队不成熟 |
3.6.2 资金压力较大 |
3.6.3 营销反馈不足 |
3.6.4 网络书店与电子图书的威胁 |
3.6.5 同质化经营 |
第4章 Y书店营销策略解决方案 |
4.1 差异化策略 |
4.1.1 产品差异化 |
4.1.2 环境体验差异化 |
4.1.3 服务差异化 |
4.1.4 宣传差异化 |
4.2 渠道策略 |
4.3 价格策略 |
4.4 促销策略 |
4.5 沟通策略 |
4.5.1 构建读者数据库,加强客户资源管理 |
4.5.2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 |
4.6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6.1 完善财务管理 |
4.6.2 实施人才战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微信营销传播兴起背景下的“书单来了” |
第一节 “书单来了”公众号的产生背景 |
一、新媒体时代图书营销传播面临的新环境 |
二、微信公众号作为图书营销传播手段的优势 |
三、读客对图书市场、用户“痛点”的考量 |
第二节 “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
一、初级阶段:靠以量吸引用户(2015年10月—2016年3月) |
二、探索阶段:探索栏目设置与活动方式(2016年3月—2016年9月) |
三、稳定阶段:栏目精简后逐渐稳定(2016年9月—2017年6月) |
四、成熟阶段:内容与形象开始固定(2017年6月至今) |
第二章 亲切、易读与故事化的内容取向 |
第一节 书单:内容鲜明,风格独特 |
一、风格鲜明的标题 |
二、内容清单化 |
三、以书单狗自居,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 |
四、图文搭配、排版简洁 |
第二节 “无聊书单狗”:为互动而生的幽默“人设” |
一、幽默感的制造 |
二、“无聊书单狗”带来的效益 |
第三节 软文与广告:注重故事性营销 |
一、励志且简短的标题,掩盖广告本质 |
二、注重故事性的叙事方式 |
第三章 面向受众:“书单来了”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精准受众定位匹配内容定位 |
一、受众定位:紧密围绕爱书人士 |
二、内容定位:坚持原创书单,“激发个人成长” |
第二节 以服务为基础,以受众为中心 |
一、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核心的书单推送 |
二、为迎合用户阅读习惯而固定的发文时间 |
三、契合目标用户兴趣的活动 |
第三节 人文关怀:以“人格化”方式传达品牌个性 |
一、传播主体“人格化”的背景与优点 |
二、“人格化”传播模型建立 |
三、“人格化”互动增强粉丝粘性 |
第四章 多元路径:打造媒介矩阵与变现方式 |
第一节 品牌媒介矩阵序列整齐 |
一、子账号联合营销 |
二、与微博相互造势 |
三、开设官方抖音号 |
第二节 “书单来了”的多元变现路径 |
一、提供购买链接,以信息需求引导消费需求 |
二、推出收费音频课程 |
三、承接广告与公众号推广 |
第五章 “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发展思考 |
第一节 “书单来了”带来的传播启示 |
一、内容生产定位精准,锁定目标用户 |
二、“人格化”传播,体现对受众的人文关怀 |
三、不断开发新方式、新内容与粉丝互动,提高粉丝的活跃度 |
四、账号群合力传播,形成序列化 |
第二节 “书单来了”面临的压力与困境 |
一、内容原创压力大 |
二、多因素造成的打开率降低 |
三、“标题党”易引发视觉疲劳 |
第三节 “书单来了”传播发展建议 |
一、丰富内容与选题来源,同时增强社交性 |
二、重视视频传播形式 |
三、不忘初心,警惕过度商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概念界定 |
1.1.2 遴选原则 |
1.1.3 数据查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编辑出版类图书”的研究现状 |
1.3.2 有关“译着”的研究现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计量法 |
1.4.2 文献分析法 |
1.4.3 历史——逻辑研究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5 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数据呈现:基于文献计量法勾勒1949—2018 年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基本格局 |
2.1 五六十年代的奠基期 |
2.1.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1.2 阶段性特征 |
2.2 六七十年代的停滞期 |
2.3 八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期 |
2.3.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3.2 阶段性特征 |
2.4 新千年以来的繁荣期 |
2.4.1 引进背景与数量 |
2.4.2 阶段性特征 |
2.5 小结 |
第3章 知识生态学视域下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与编辑出版学学术发展 |
3.1 译着出版与知识生态学理论初探 |
3.2 编辑出版学共同体人际网络 |
3.3 狭义编辑出版学知识网络 |
3.3.1 学科要素与学术贡献 |
3.3.2 学科框架与知识吸收 |
3.4 小结 |
第4章 编辑出版学译着图书评价与影响力的定量分析 |
4.1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的指标框架与权重系数 |
4.2 编辑出版学译着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
4.2.1 编辑出版学译着被引情况 |
4.2.2 编辑出版学译着再版次数 |
4.2.3 编辑出版学译着在线图书评论数据 |
4.2.4 编辑出版学译着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分 |
4.3 高学术影响力译着成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编辑出版学与相关学科译着出版之比较 |
5.1 编辑出版学与传播学之比较 |
5.2 编辑出版学译着与传播学译着之比较 |
5.2.1 出版历程与表象特征 |
5.2.2 知识吸收与内在逻辑 |
5.2.3 生产流通与风险管理 |
5.3 编辑出版学译着问题所在与发展方向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编辑出版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附录B 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总表 |
(8)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阅读环境与实体书店 |
第一节 新阅读环境的解读 |
一、新阅读环境的概念 |
二、新阅读环境与浅阅读 |
三、传统阅读环境与深阅读 |
四、新阅读环境改变人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实体书店的类型 |
一、按存在形式划分 |
二、按管理形式划分 |
三、按资本构成划分 |
第三节 实体书店的经营模式 |
一、专业化经营模式 |
二、综合性经营模式 |
三、多元化经营模式 |
第四节 新阅读环境给实体书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一、新阅读环境给实体书店带来的机遇 |
二、新阅读环境给实体书店带来的挑战 |
第二章 新阅读环境下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动因 |
第一节 利好政策的出台 |
一、中央政策的扶持 |
二、地方政策的鼓励 |
第二节 书店内生的压力 |
一、经营成本的上涨 |
二、经营利润的压缩 |
三、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三节 数字出版的影响 |
一、数字阅读的兴起 |
二、网络书店的发展 |
第四节 国民阅读心理的变化 |
一、阅读方式的改变 |
二、阅读习惯的改变 |
第三章 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维度 |
第一节 经营环境 |
一、依赖政策环境 |
二、改善市场环境 |
三、注重店内环境 |
第二节 书店定位 |
一、找准读者定位 |
二、丰富经营内容 |
三、重视书店选址 |
第三节 营销方式 |
一、把握营销本质 |
二、加强媒体推广 |
三、拓展海外市场 |
第四节 技术应用 |
一、创新经营理念 |
二、更新支付方式 |
三、拉近读者距离 |
第四章 新阅读环境下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效果及案例 |
第一节 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成效 |
一、经营模式多元化 |
二、店面展示多样化 |
三、质量把控严格化 |
四、书店选址人性化 |
第二节 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局限 |
一、转型升级流于表面 |
二、多元经营存在风险 |
三、对消费者缺少了解 |
四、品牌建设意识不足 |
第三节 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案例 |
一、新华书店的浴火重生 |
二、民营书店钟书阁的特色经营 |
三、当当书院的融合延伸 |
第五章 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自我救赎是实体书店突破困境的基础 |
一、寻求政策支持 |
二、转变经营思维 |
三、拓展生存空间 |
第二节 拥抱新阅读是实体书店实现转型的必要条件 |
一、积极引导深阅读 |
二、融入网络技术 |
第三节 特色多元是实体书店经营策略调整的关键 |
一、打造书店特色 |
二、混合多元经营 |
第四节 文化精神构建是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
一、立足文化本位 |
二、重视文化输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10)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
注释 |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
三、话语与风格 |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
注释 |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
注释 |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
(一) 父权制的魔力 |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
注释 |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文化营销:2005图书销售新攻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选题策划研究[D]. 王孟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遇见青岛老字号》图书设计说明[D]. 王姣.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CCDVTP模型的民营连锁书店营销策略研究[D]. 亚立峰. 南京大学, 2020(03)
- [4]我国女性题材图书读者市场状况探析[D]. 闻琦. 青岛科技大学, 2020(12)
- [5]Y实体书店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6]“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传播研究[D]. 陈雅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国大陆地区编辑出版学译着出版研究(1949-2018)[D]. 肖蔚. 南昌大学, 2019(02)
- [8]新阅读环境下我国实体书店经营策略研究[D]. 雷恰.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10]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