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夫卡作品中意象的空缺

论卡夫卡作品中意象的空缺

一、论卡夫卡作品图像的空缺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蒙蒙[1](2016)在《当代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非理性的生存现象和诗意感受,神秘始终与人类同在。它不仅渗透于各个研究领域,更是人类永恒的文学命题。神秘倾向的自然流露总能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感受与心灵震颤。神秘之美在中国文学史上散发着独特光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以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探索为代表,神秘得以复魅。大批女作家也加入了神秘书写的行列。本文选取当代具有强烈先锋特征与女性意识的女作家群体,包括残雪、陈染、林白、徐小斌、虹影、海男六位女作家,探究先锋女性走向神秘的自觉性、书写神秘的目的性、表现神秘的特殊性,建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与神秘之间的多重关联。本文分为五章内容。绪论部分对先锋、先锋文学、当代先锋女作家、神秘、神秘倾向等概念做出界定,并指出神秘与文学之间的自觉关联,以及女性与神秘之间的先在关联,力图在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基点上把握以上概念,并介绍选题的研究概况,阐明全文的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正文第一章探讨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的来源,从传统神秘文学、地域文化与民间文化、非理性思潮与女性主义、孤独与反叛的主体精神四部分展开,旨在说明先锋女作家与神秘之间的天然联系,以及她们对神秘的多重接受。第二章探讨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及现实旨归,通过对“由现实遁入神秘”和“从神秘回归现实”两种模式的分析,指出先锋女作家既以神秘寄托救赎,又以神秘照耀现实,实现了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神秘书写的旨归。第三章分析神秘在先锋女作家小说内容层面的体现,从与现实搏斗的神性主题、与宿命抗争的巫性形象、寄托生命救赎的灵性意象、呈现彼岸诗意的玄性空间四个层面展开,关注先锋女作家与现实的紧张冲突与诗性对抗,探究其神秘倾向背后的现代主义蕴含、女性主义特征及潜在的女性生命诉求。第四章从写作手法方面分析先锋女作家的神秘叙事策略,从非线性的叙事语流、诗意性的感觉化叙事、无节制的梦呓语言三个层面展开,并借鉴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观点,旨在言明先锋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实现了女性叙事特征与神秘意蕴的完美融合,并关注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第五章是对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的整体反思,着重阐释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对文本品格及接受价值的提升,以及从中流露出的玄虚无意义与模式化的不足与缺陷,并对同时期“非先锋”女作家和男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进行观照,以期实现互相沟通和借鉴。

许方正[2](2016)在《浅谈张恩利绘画与中国当代艺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分析解读艺术家张恩利的作品及创作脉络出发,结合现有所掌握的对于两者的部分资料,抽离出他的方法与问题意识,进而讨论艺术家的工作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张恩利1965年在吉林出生,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现任教于上海东华大学艺术学院,近年来张恩利的作品在国内外备受瞩目。他的作品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物为主要题材,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东西。有人说张恩利所关注的一直都是生活之中最平

李涵瑜[3](2016)在《卡夫卡作品影视改编研究 ——以《审判》、《城堡》为例》文中指出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因一份“被背叛的遗嘱”享誉世界,卡夫卡是说不尽的,不管是他的人生经历、文学作品、艺术表现方式,还是他的生命之思、哲学之感,无不让后人视若珍宝又望尘莫及。在“卡夫卡热”中,专家学者致力于卡夫卡文学作品的译介研究,使得卡夫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毋庸置疑的是,“卡夫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名亦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己然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渗入到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卡夫卡是布拉格的城市名片,是现代社会孤独无依的代名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是被战争的硝烟点燃的一名伟大作家,是书店、咖啡馆、住宅区、家具厂用以引人注目的噱头,是微电影爱好者进行改编的灵感来源。作为百年以来一直与电影结缘的文学,卡夫卡作为一名影响深远的作家,其作品被搬上银幕自然也不意外了。卡夫卡未完成的三部长篇小说一一《城堡》、 《诉讼》、 《失踪的人》(改编之后的电影名为《阶级关系》),分别在1997、1962、1984年被搬上银幕,且不论导演的名气,作品的改编形式、口碑、评分如何,单就是其改编的难度就足以使我们敬佩了。虽然卡夫卡的文学作品早已被改编为电影,但在国内尚未引起较大的关注,甚至无人问津,这不得不算是一个怪异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卡夫卡文学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的艺术变迁,总结出文学和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的诸多差异,从场面取景、电影剪辑、情节删减、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分析电影的改编意图和改编手法,期以为今后的电影改编提供蓝本,也希望可以通过该论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卡夫卡文学作品的电影价值。

张晴,喻红,谢东明,钟飙,张恩利,李松松,裴咏梅,马轲,焦小健,王易罡,井士剑,张路江,李大方,陈文骥,刘野,石冲,毛焰,方少华,陈墙,马树青,申凡,陆亮,王风华,朝戈,苏新平,曹吉冈,王岩,范勃,翁云鹏,卜桦,虞华,吕山川,张方白[4](2012)在《“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感言及策展人短评》文中研究说明一、表现的强度"胸中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以挥写的强度、迅疾有力的现实捕捉,开启寻常状态中诸多蔽藏;以艺术的个性与巨大张力,完成对当代的追问与心灵的书写;以艺术强有力的感召,在抹去重来中洞见当代的本质与生命的意义。这正是表现的强度,挥写的强度。喻红:"云"是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把无序的虚拟化的资源进行相互关联。《云端》的构思与"云"有某种暗合,当我们离开现实生活的世界,身处云端俯瞰世界的时候,依然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疲惫、惊悬、色情、犯罪、孤独纠结在眼前,它们杂糅的云雾、闪电、爆炸向周围迸裂开去。这种景象也许可以说是一种重生,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宇宙中,重生和毁灭或许仅仅是一阵烟雾而已。

曹丽莎[5](2011)在《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文中提出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维度,空间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而被人们所忽略。同样,在文学作品中,空间总被当作人物活动的背景而被认为没有深度可挖。随着空间问题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的一大热点,人们也开始向文学中的空间聚焦,从空间领域对文学活动进行全新阐释,这无疑为我们当下的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试图用空间理论对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做一个较为深入的梳理,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含义。第一部分“绪论:罗伯—格里耶小说的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的特点”,主要对罗伯—格里耶小说的译介情况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作简要介绍,为读者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奠定基础,对作家在写作中所呈现的空间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突破单一论述和平面化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第二部分“罗伯—格里耶与空间理论”。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理念概述空间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概括了对空间理论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及其理论;其次,阐明空间理论是如何在文学中显现的,人们可以通过文学空间的再现推导出怎样的文化含义;再次,说明罗伯—格里耶的小说与空间理论的关联性,使得用空间理论分析其新小说从理论上找到依据,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空间体验的传达”。这一部分共由两节组成,第一节是对《橡皮》的分析,通过探讨作者塑造的生活在夹缝空间中的主人公的反英雄形象之深层含义,瓦拉斯所面对的既是一桩凶杀案,又是一个假象;而他自己既是一名侦探又是一个凶手,他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不断寻找、发现,从而揭示了在工业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自我寻找之旅,以及无法找到归属感的痛苦;第二节是分析《在迷宫里》所构筑的“卡夫卡式”的空间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物活动的,同时,这种空间环境又体现了现代人对世界、对社会怎样的认识,深度揭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无法言说的窘境;第四部分“心理空间的物化”。同样由两小节组成,第一节对比《嫉妒》与以往表现同类主题的作品在运用空间环境的方式上的不同特点,论述作者是如何通过空间环境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探讨现代人的异化问题;第二节表现空间环境在《窥视者》中是如何表达出人物的心理诉求和人类的原始欲望的,以及人们面对这些欲望的扭曲表达所持的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为反省现代人的道德、责任敲响警钟。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是对传统小说的反拨和挑战,表现出后现代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从空间维度解读他的作品,感受他客观地描绘物的背后不仅是要颠覆传统小说中“深度神话”,还原物的本来面目,而且罗伯—格里耶更是要以此表达他对现代社会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王艳,陈孜蹈[6](2008)在《电影形式对卡夫卡《城堡》的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是其代表作之一,它所具有的荒谬、虚幻、无明确的时代和地理背景的特征给它抹上了浓厚的寓言色彩。在这部小说发表的几十年后,另一位文化领域的大师,着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把它搬上了大荧幕,通过光影的形式,把小说的主题思想与电影元素相结合,取得了与小说惊人相似的艺术欣赏效果。

郝宇凤[7](2008)在《“存在”的思与诗——格非论》文中研究说明格非的小说创作以其玄奥晦涩的叙事迷宫和对生存经验的智性之思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不可替代的存在。他秉承“先锋”的特异气质,在勘探人类“存在”境遇的路途上不懈掘进,面对潜隐在现实之下的晦暗地带,格非倾听内心的声音并凭借记忆与梦幻的力量穿越岁月过往的时空,探视隐秘而充满魅惑的真实图景,藉此,生命里难以倾表的经验与困惑在他迷朦诡谲又玄机重重的叙述中悄然弥散,从而使格非的创作始终紧贴“存在”的场域。“存在”是隐藏在“现实”之下的更为真实的“现实”,它作为个人化的体验游离于群体经验之外。格非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将探寻的视野投放到以“个人”为历史主体的记忆与想象中,寻访“存在”的证据与踪迹,所收得的记忆碎片在摧毁修复历史企图的同时也透露着某种“存在”的真相;这份罅隙中的幽光不期然导引出的是人类内在精神的虚空和荒芜,世纪末的灵魂在经受从未有过的不可承受之轻;同时,格非也敏锐而精准地体察到人类将寻求救赎的祈愿投注在“乌托邦”梦想之上的冲动与无奈,经由对意欲“在有限中寻找无限”的人类行为的追踪与探究,格非为人类找到了某种了解自身的可能。本文以格非对人类“存在”境遇的追问为主线,对格非的写作历程和哲学思考进行了整体性和逻辑性的把握与研究,从而揭示格非从“先锋”一路走来所始终坚持的哲学沉思,他在不同的时代所进行的恒一而艰深的思考,为人类找寻生存的意义和当代汉语写作做出了难以替代的启示。

尹萍[8](2005)在《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是时间——空间艺术,对小说的时间研究,一直是小说美学的重要课题。而小说的空间形式,是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叙事都存在的现象,但人们却未给予它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并对它进行深入切实地研究。 小说的空间形式并非指空间因素如环境、场景等在小说中的运用,而是从文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在时序变形线性消失后取得的新品质。即小说瓦解了传统叙事的时间——因果链,叙事单元呈现出零散拼接的特征,情节的直线式推进变成了纵横交织的空间化扩展。短篇小说是以碎片反映全貌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故事性,但不要求有故事的长度,即时间的秩序性。所以,短篇小说的故事一般都是不完整的,严格地说,仅仅是些故事的碎片。它只能借助故事的某些片断,通过那些饱含审美信息的碎片来将作家的审美一一呈现。在9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中,面对芜杂、荒诞、断裂的现实社会,作家显出了对空间与结构的浓厚兴趣和偏嗜,在叙事特色上秉承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美学意蕴,因而本文认为,在浓厚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空间性思维影响下的90年代短篇小说具有显着的空间性艺术特征。中国绘画、园林艺术和电影蒙太奇等空间艺术的发展,也影响了90年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的发展。 中国传统叙事理论没有对小说空间形式进行系统的论述,也没有提出空间形式这一概念,也未对此有明晰的阐述,我们长期借用西方传统诗学理论对它进行阐释,使它的特色非但没有得到真正的显露和开掘,反而遭到了遮蔽和否定。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借用弗兰克等空间小说理论家们的空间概念及部分论述,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叙事和文化、艺术、思维传统,把握90年代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的特征与表现形式。 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是以审美性为目的的,力图表现丰富、生动、直观可感,有情有景的生活常态,强调艺术各门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因而,利用中国传统叙事理论结合部分西方叙事理论家的观点来阐释90年代短篇小说的显着的空间性特点,必将有利于中国小说空间形式艺术特征的发展,形成别具一格的小说理论叙事体系。90年代的短篇小说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说的内部构成增加了感觉、氛围、心态意象等被冷落了的因素,其结构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化。90年代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正朝着由直观向深层,由平面到立体,由单一到交叉,由封闭到开放的空间化方向去发展。

黄捷慧[9](2005)在《卡夫卡与福柯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卡夫卡的创作,几乎所有的作品文本,“荒谬”都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频繁出现,无论是他塑造的人物(个性思想行为),还是人物所处的世界(遭遇和命运)都有此怪异的特点和压抑的氛围。究竟“荒诞”乃纯粹反映现实,反映他对世界的理解,还是在解构这个世界的文明?这就涉及卡夫卡体现的是现代还是后现代精神。卡夫卡之所以倍受重视,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的悲剧,但这个悲剧不仅仅是因为“工业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导致的“异化”如此简单。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提出人(主体)也死了,那“谁”在代言?权力机构。福柯对“合理性”的颠覆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哲学史在他那里开始改写了,给了我们以新思维看待事物的参考。权力机构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不断的创造、发展,社会为什么荒谬,有迹可寻。这个发现有一个关键:人为什么身不由己、自然而然深陷其中?并不是卡夫卡的作品荒谬,而是这个世界在荒谬运作,卡夫卡只是发现了其中的可悲之处。这种荒谬的运作在福柯那里有着多种专题研究,“权力”是运作的核心,他积极地探求根源,建构出这个权力机构隐藏的蓝图。福柯和卡夫卡的契合点在于:卡夫卡凭着细腻的直觉,勾画出“异化世界”,对世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福柯恰恰是以理性研究方式、主观能动的说清楚了这个空间。卡夫卡写的是寓言,福柯写的是理论。荒谬的寓言和权力理论让我们醒悟到人类所处位置。卡夫卡和福柯笔下的人类生存,姑且称之为“谬境”。本文以福柯的权力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为批评视角和分析模式,针对卡夫卡的作品文本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的论述:第一部分,从“不正常的人”的定位为切入点,谈疯癫、性倒错等的界限,并探讨卡夫卡作品中的疯癫意象。福柯是以后结构主义的方法,从人类面对的整个大环境为对象入手着力谈权力运作的模式。福柯对性的压迫感同身受。福柯曾表态,理性的思想应该是多元化的。他对于理性主义思想的严厉批判正是欲以此为其极具反叛色彩的伦理观念开辟道路。第二部分,对谬境的质疑是起点,穿插两人对教育模式的观察为例,这是人类普遍的困境。规训与卡夫卡赢弱性格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犹太人的教育更是重要的线索。谬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权力的揭示,而是对这种统治术探

赵静[10](2004)在《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裁判文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法学界有关裁判文书改革的着述很多,基本上都是从法理角度进行思考。事实上,我国现有的司法制度、司法文书格式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西方模式,与古代是完全脱节的。当前关于裁判文书改革的学术论着也多是以西方的司法制度作为参照,学理上的论述较多,并未触及判词写作深层的文化根源。可以说,古代判词的发展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个断裂,与古代文论一样,当前的判词写作也同样面临一个失语与重建的问题。判词文本自身是一种文化存在,同时也是在更广阔范围内的文化所决定下的存在。本文试图进行溯源式的研究,揭示出判词语体流变背后一些深层的规律,探索裁判文书改革需要注意的一些文化历史制约,力图找到连接古代与现代之间的一个桥梁。全文分别从语体论、修辞论、文本论三个角度对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进行描写分析。 语体论部分主要描写判词的语体风格问题,判词除了具有一般法律语体的总体特征之外,由于其诉求对象以及诉求语境等的制约,又呈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从古代判词到当代裁判文书,判词的语体特征也处于一种流变状态。古代判词呈现出公文语体与艺术语体融合的特征,随着判词的发展,其艺术性、文学性逐步减弱,事务性逐步加强,当代裁判文书已完全形成公事公办、就事论事的公文语体特征;修辞论部分主要探讨判词语言在司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包括判词语言运用的依据、标准、艺术技巧,以及社会效果的考察。除了传统的修辞格研究之外,重点考察了古代判词的深层修辞——说服与劝导。古代判词虽然非逻辑化倾向比较严重,也没有对法言法语使用的严格要求,但却从情感修辞、道德修辞的角度强化了其说服力。这是值得当代裁判文书思考的;文本论部分主要探讨判词的文本结构问题。除了对判词文本范式化结构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判词的叙事,判词中的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以及判词理由模式的建构。揭示出判词体式与其构成要素语言材料之间的关系;最后,余论部分将中西判词进行了一个初步比较,并就当代裁判文书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司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揭示司法实践中、判词书写中的修辞性策略,描述司法活动行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当前法学界的热点问题裁判文书改革从语言体制上提供借鉴。

二、论卡夫卡作品图像的空缺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卡夫卡作品图像的空缺性(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概念阐释
    0.2 研究综述及方法
    0.3 价值及创新之处
1 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溯源
    1.1 中国传统神秘文学的积淀
    1.2 地域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洇染
    1.3 非理性主义思潮与女性主义的合谋
    1.4 孤独敏感的主体精神的牵引
2 神秘倾向与现实旨归:逃逸与反抗
    2.1 由现实遁入神秘:灵魂的飞渡
        2.1.1 穿过生命黑洞
        2.1.2 构想生活在别处
    2.2 从神秘回归现实:肉身的返还
        2.2.1 还原沉痛的噪音
        2.2.2 凝视诗意的残缺
3 现代性精神与神秘:离奇魔幻的文本蕴涵
    3.1 神性主题:与现实搏斗的躁动
        3.1.1 逼仄幽暗的精神维度
        3.1.2 潮湿阴鸷的禁忌私语
        3.1.3 锁闭丛生的生存迷雾
    3.2 巫性形象:与宿命抗争的嘶喊
        3.2.1 女巫:诡秘先验的蜂后
        3.2.2 “妖”女:尖叫的日历簿
    3.3 灵性意象:与此在困境的纠缠
        3.3.1 花朵与镜子:生命的谜面
        3.3.2 幽冥鬼魂:救赎的魅影
    3.4 玄性空间:与彼岸诗意的亲近
        3.4.1 幽闭空间:无处安放的孤独
        3.4.2 风情异域:精神腹地的守望
        3.4.3 迷离幻境:都市文明的解构
4 后现代策略与神秘:先锋迷幻的话语实验
    4.1 非线性的叙事链条与女性思维的游移
        4.1.1 心绪碎片的拼接展露凌乱感
        4.1.2 直露的空缺结构制造模糊感
        4.1.3 多重时间的绕行呈现虚幻感
    4.2 诗意性的感觉化叙事与诡异的直觉
        4.2.1 视听化的感物手法突显非理性
        4.2.2 陌生化的通感应和内心节奏
        4.2.3 潮涌的预感强化文本命运感
    4.3 无节制的梦呓语言与主体心像的迷紊
        4.3.1 模糊混沌的对话逻辑阻拒理智的介入
        4.3.2 迷离黏连的女性独白指向内在的飘散
5 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神秘倾向的反思
    5.1 神秘倾向提升文学价值
        5.1.1 奇异的诗性审美品格的生成
        5.1.2 悠扬弹性的阅读体验的重塑
    5.2 神秘倾向流露创作缺陷
        5.2.1 刻意的神秘导致玄虚无意义
        5.2.2 单一的策略造成模式化重复
    5.3 对另一种神秘倾向的观照
        5.3.1 非先锋女作家神秘书写的经验提供
        5.3.2 男作家神秘书写的坐标参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卡夫卡作品影视改编研究 ——以《审判》、《城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卡夫卡长篇小说改编的现状
    第二节 卡夫卡对电影的理解
    第三节 卡夫卡小说的影视改编综述
第一章 卡夫卡长篇小说改编的可能性与阻碍
    第一节 卡夫卡长篇小说改编的可能性
    第二节 卡夫卡长篇小说改编的难度
第二章 《审判》:失却年代的人生寓言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重建和人物命运的改写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重构
    第三节 原着主题的表现技法
第三章 《城堡》:黑暗朦胧的寻找
    第一节 从文字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过渡
    第二节 《城堡》的情节叙述和人物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感言及策展人短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表现的强度
二、语言的纯度
三、思考的深度

(5)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译介情况及评价
    2. 关于阿兰·罗伯—格里耶作品的研究方向
    3. 本论文的研究特点
第一章 罗伯—格里耶与空间理论
    1.1 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理念
        1.1.1 罗伯—格里耶的不确定的现实观
        1.1.2 罗伯—格里耶的"缺项"理论
        1.1.3 罗伯—格里耶的写物理论
        1.1.4 小结
    1.2 空间理论及罗伯—格里耶小说的空间化倾向
        1.2.1 空间理论综述
        1.2.2 文学中的空间显现
        1.2.3 罗伯—格里耶小说的空间化倾向
第二章 空间体验的传达
    2.1 《橡皮》:反英雄与夹缝空间
        2.1.1 解构真实空间
        2.1.2 在夹缝空间中生存的反英雄
        2.1.3 不断擦拭、重建的环境
    2.2 《在迷宫里》:"卡夫卡式"的迷宫
        2.2.1 梦魇般的空间环境
        2.2.2 静止空间中行动的凝滞
第三章 心理空间的物化
    3.1 《嫉妒》:凝结成视觉图像的情感
        3.1.1 视觉活动透射出的"嫉妒"
        3.1.2 "蜈蚣":嫉妒情感的凝结
    3.2 《窥视者》:原始欲望的空间显现
        3.2.1 时间的断裂和空间的延伸
        3.2.2 心理空间的呈现
        3.2.3 精神空间的失衡与社会秩序的破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电影形式对卡夫卡《城堡》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片的类型定位
二、影片的角色塑造
三、影片的叙述
四、影片的风格

(7)“存在”的思与诗——格非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形式中的玄思
    1.1 “存在”:隐匿的写作核心
    1.2 记忆与存在:寻访生存踪迹的依凭
    1.3 空缺与存在:残破生命境遇的呈现
第二章 浪漫者的末世
    2.1 存在与迷失: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2.2 存在与救赎:无望的自我救赎之路
第三章 奔向终极之巅
    3.1 存在与梦想:完美“乌托邦”的魅惑
    3.2 追寻与幻灭:理想与践行的错位
    3.3 信仰与质疑:追梦支撑力的坍塌
    3.4 回返与抵达:人性与灵魂的复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空间形式与90年代短篇小说
    (一) 空间形式:考察90年代短篇小说的一个视角
    (二) 90年代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的文化基础
    (三) 空间艺术与9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
三、90年代短篇小说空间形式分析
    (一) 叙事中的时间流程
    (二) 并置性叙事结构
        1、词的组合
        2、意象并置
        3、结构性并置
    (三) 小说中的空间化情境
    (四) 重复
    (五) 反讽
    (六) 空白
四、结语:90年代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作品引文

(9)卡夫卡与福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不正常的人
    第一节 疯癫和卡夫卡作品中的疯癫意象
    第二节 性
第三章 谬境
    第一节 《规训与惩罚》与《在流放地》
    第二节 观察:荒谬的教育模式
    第三节 卡夫卡作品里的谬境
第四章 审判
    第一节 权力
    第二节 法
第五章 现代与后现代
    第一节 福柯理论和卡夫卡随笔的对碰
    第二节 对人类特性的反省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律语言与司法判词研究概述
        一、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三、 法律语言学的学术组织与刊物
        四、 有关判词的研究
    第二节 本文研究概况
        一、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研究的意义
        四、 本研究的语料
    第三节 中国古代判词综述
        一、 判词的概念
        二、 判词的分类
第二章 语体论
    第一节 法律语体的特点与司法判词的语言运用
        一、 法律术语的特点
        二、 法律概念的动态分析
        三、 法律语言与判词制作
    第二节 语体研究在司法中的运用
        一、 司法过程中的语体障碍与语体转换
        二、 语体特征分析
        三、 口语书面记录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判词的语体分析
        一、 判词的语体特征描写研究
        二、 判词的言语行为分析
    第四节 古代判词中语体的渗透现象
        一、 原型与破体
        二、 古代判词中语体的渗透与融合
    第五节 从判词语言风格的演变看语体的流变
        一、 中国法律语体的发展和演变
        二、 判词语体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第三章 修辞论
    第一节 法律与修辞
    第二节 司法中的修辞学
        一、 司法的剧场化--法律行为符号与修辞
        二、 经与权--古代司法中的修辞技巧
        三、 当代司法中的修辞性技巧
    第三节 古代判词中的修辞
    第四节 古代判词中的深层修辞--说服与劝导
        一、 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
        二、 古代法官的法律素养与职业伦理
        三、 古代判词中的深层修辞
        四、 对判词深层修辞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第五节 古代判词的诗化
        一、 在法律的边缘--法美学
        二、 判词诗化倾向的文体学考察
        三、 判词的骈体化与诗意综合
        四、 文学的政治化与公文的艺术化--古代判词与政治、文学、公文关系的多向度考察
第四章 文本论
    第一节 作为文本的判词
        一、 法律文本的概念
        二、 判词的文本特点
    第二节 判词的文本结构
        一、 判词文本的宏观结构
        二、 判词文本的微观结构
    第三节 法律的叙事与合法性的赋予--试论判词叙事的本质
        一、 时间结构中的判词叙事
        二、 案件事实与法律事实
        三、 判词叙事的特点
        四、 判体之流变对叙事文学文体之影响
    第四节 法律解释与司法判词
        一、 法律解释学
        二、 中国古代的法律解释--律学之历史传承
        三、 判词中的法律解释
    第五节 古代判词的推理论证
        一、 法律推理的概念
        二、 法律推理中的形式主义与科学主义
        三、 经验(实践)法律推理说对形式推理说的批判
        四、 中国古代法律推理的非逻辑性
    第六节 判词理由的表现形式
        一、 判决理由的阐述及价值
        二、 我国裁判文书的理由模式
    第七节 判词文本结构的演变
        一、 古代裁判文书的文本结构
        二、 近代裁判文书
        三、 现代裁判文书
        四、 当代裁判文书
        五、 裁判文书结构的创新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和西方裁判文书的一个初步比较
        一、 英美法系的职位法官模式与大陆法系的职业法官模式
        二、 各国司法判决的证明模式
        三、 各国判决书语言风格比较
        四、 对三份判决书的一个个案研究
    第二节 裁判文书改革
        一、 我国判决书证明模式之缺陷
        二、 重构判决书证明模式之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四、论卡夫卡作品图像的空缺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先锋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神秘倾向[D]. 李蒙蒙. 辽宁大学, 2016(02)
  • [2]浅谈张恩利绘画与中国当代艺术[J]. 许方正. 艺术品鉴, 2016(04)
  • [3]卡夫卡作品影视改编研究 ——以《审判》、《城堡》为例[D]. 李涵瑜. 天津师范大学, 2016(10)
  • [4]“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感言及策展人短评[J]. 张晴,喻红,谢东明,钟飙,张恩利,李松松,裴咏梅,马轲,焦小健,王易罡,井士剑,张路江,李大方,陈文骥,刘野,石冲,毛焰,方少华,陈墙,马树青,申凡,陆亮,王风华,朝戈,苏新平,曹吉冈,王岩,范勃,翁云鹏,卜桦,虞华,吕山川,张方白. 中国美术馆, 2012(07)
  • [5]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D]. 曹丽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6]电影形式对卡夫卡《城堡》的诠释[J]. 王艳,陈孜蹈.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 [7]“存在”的思与诗——格非论[D]. 郝宇凤.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 [8]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D]. 尹萍. 青岛大学, 2005(06)
  • [9]卡夫卡与福柯比较研究[D]. 黄捷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司法判词的表达与实践——以古代判词为中心[D]. 赵静. 复旦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论卡夫卡作品中意象的空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