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功能施肥播种机的设计及前景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黎阳[1](2021)在《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然而,由于我国小麦耕播作业机具研发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目前现有小麦耕播机械存在功能单一、衔接性差、装备错配等系列问题,作业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对耕层结构破坏严重,机械化复合作业水平与农艺要求难以深度融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小麦耕播机械复合作业水平,本文设计开发出一种集施肥、旋耕、镇压、播种作业的耕整地播种一体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耕整、种肥一体机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整合比对现有作业机具,选定耕整与播种组合的作业模式,进行一体机整体结构设计,同时确定出一体机关键尺寸参数:作业幅宽2500 mm,耕深为200-280 mm,播深为0-40 mm,播种间距采用窄行条播,间距120 mm,播种行共21行。(2)通过对整机开沟器、施肥耧腿、碎土辊、整机连接机构等关键作业部件结构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对参数进行标定确认,通过仿真软件进行部件可靠性分析,最终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可靠性。(3)对立式旋耕刀结构形式及作业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离散元法构建土壤-旋耕刀模型,设计多组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立式旋耕刀各参数对自身损耗及作业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探索进一步提高一体机耕整作业性能的方法。(4)针对现有施肥方式存在均匀性差、土质酸化、肥料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一种分层施肥装置进行分层沟播深施肥,并采用离散元法建立土壤-肥料-旋耕刀模型,进行立式旋耕下的撒播、沟播与分层施肥方式对照实验,验证分层施肥方式应用于一体机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5)通过田间试验对一体机作业性能进行验证:以作物产量为评定指标,将一体机中立式旋耕部分与鲁东地区主要作业模式进行对照,检验其是否能够满足当地农艺要求;进行一体机整机田间试验,验证一体机是否具有良好作业性能且可用于小麦耕播复合作业,实现一机多能。
温翔宇[2](2020)在《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田间管理作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在高杆作物田间管理环节装备缺乏、功能单一,传统的作业装备存在地隙较低,难以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进地作业,制约了田间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之一。采用高地隙作业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高杆作物中后期的追肥问题,设计了与高地隙底盘配套的精量配混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侧深施肥的策略,将氮磷钾三种肥料按需求实时配比后,排施至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适配宽幅、高效的作业需求,同时避免肥箱过长造成高地隙底盘重心不稳,采用气力集排式施肥方案。本文对集排式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和手段,研究关键部件作业质量影响规律,最后集成关键部件对精量配混施肥装置进行整机试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颗粒肥料离散元仿真摩擦因数标定方法研究应用离散元法分析离散物料与农机执行机构的交互作用,可以取得试验研究无法得到的颗粒运动信息,目前对于颗粒物料的参数标定方法多多采用单一方法来标定多个接触参数,导致仿真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对分体圆筒法、倾斜法、抽板法和斜面法4种颗粒特性测试方法进行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测试方法影响测量结果的显着因素与因素显着程度。根据分体圆简法、倾斜法和斜面法的方差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基于颗粒物料整体特性的摩擦因数标定方法,将仿真试验与真实试验相结合,依次标定出尿素颗粒与PVC材料间静摩擦因数为0.41,颗粒间静摩擦因数为0.36,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为0.15。将所标定的摩擦因数采用无底圆筒法进行验证试验,休止角仿真试验结果为30.57o,真实试验结果为31.74o,相对误差为3.69%,不同含水率下的实际试验休止角与所标定摩擦因数下的仿真休止角相对误差均不大于4.59%,仿真试验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无显着差异,验证了所标定摩擦因数的准确性。(2)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颗粒肥料悬浮速度测定为提供气力施肥装置的设计参考依据,以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3种颗粒状化肥为试验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耦合的方法对物料悬浮速度进行数值模拟,采用Lagrangian模型进行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7.21-12.97m/s,磷酸二铵悬浮速度7.68-12.48m/s,硫酸钾悬浮速度11.09-18.15m/s。通过台架试验测定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6.68-12.48m/s,磷酸二铵悬浮速度7.22-11.96m/s,硫酸钾悬浮速度9.46-17.81m/s,相对误差分别为5.3%、5.1%、7.2%。在颗粒肥料体积分数1%、3.5%、6%、8.5%时,分别测定肥料颗粒群的悬浮速度,结果表明,颗粒群悬浮速度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的颗粒肥料体积分数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近似为常数,其原因为颗粒球形度对悬浮速度的影响,标定得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90,磷酸二铵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96,硫酸钾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84。基于流固耦合的颗粒悬浮速度仿真有较高的准确度,验证了基于EDEM-Fluent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测定物料悬浮速度方法的可行性。(3)基于离散元法的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设计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设计变量配比施肥装置,实现氮磷钾3种肥料按需实时配比排施,基于离散元法,分析施肥管倾角对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输送能力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管倾角大于50o时,肥料在施肥管中的输送效率满足最大施肥量条件下排肥器的排肥速率,根据经典文丘里管设计方法对风送输肥管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耦合的方法,研究输送气速对施肥量误差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输送气速的增加,排施在目标区域的肥料质量逐渐增加,实际总施肥量与目标总施肥量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同时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施肥误差均逐渐减小,但当输送气速大于30m/s时,硫酸钾施肥误差逐渐增大,并且总施肥量误差降低效果并不显着,因此,输送气速30m/s为最经济风速。对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进行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肥料施肥量误差控制在5.33%以内,总施肥量误差不超过4.66%,3种肥料混合均匀度均大于94.4%。(4)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试验基于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由于肥料颗粒与空气、排肥管管壁以及自身之间的摩擦、碰撞,使肥料颗粒携带了电荷,在肥料颗粒下落的过程中,环形电极被其感应出了微弱的等量异号电荷,最后由电流放大电路输出与之相对应的感应电流。以大颗粒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感应电流与颗粒肥料质量流量的标定研究,并进行了三种肥料检测精度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三种肥料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3.9%,5.1%,5.9%,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5.21,7.98,11.29。统计分析显示,三种肥料的测量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其数学期望分别为3.74%,4.93%,5.22%。本文研究的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可以满足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实时检测的需求,并为变量施肥闭环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5)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为满足玉米生长中后期的追肥需求,设计一种与高地隙底盘配套使用的精量配混施肥机。采用气力集排式施肥方案,设计抛送式混肥器将变量配比施肥装置排出的氮磷钾3种肥料通过电机驱动叶片旋转进行混合,并输送至内部被设计成锥形结构的肥料分配器。通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耦合法对分配器排肥口倾角、分配器上端波纹管的结构和布置方式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排肥口倾角为45o时,其综合性能最优;肥料分配器上端需布置一段长度至少为570mm的垂直波纹管,从而避免了肥料颗粒流因压力差的作用而粘附在管壁上。2019年6月,对该机进行了田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机的施肥量误差为2%,总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2%,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施肥装置可满足高杆作物中耕时期的追肥需求。
宣林森[3](2020)在《多功能洁区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洁区免耕播种技术是目前中国运用较为广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该技术在土壤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杰出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我国也正大力推广该项技术。但是由于免耕技术需要在复杂的耕地环境下,且地表覆盖大量秸秆,目前市场上的免耕机械依旧存在种类不足,无法同时满足多种作物的播种作业且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设计及研制洁区多功能洁区免耕播种机是实现免耕技术机械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实地调研及考察,理论分析洁区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参数,对洁区免耕播种机进行了设计,并通过ANSYS及EDEM仿真软件对各部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通过结合实际试验对免耕播种机进行研究。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及洁区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查阅了相关文献后,了解了国内外免耕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2)通过实地调研及考察,发现宿州芦岭地区土壤主要特点为保墒性差,干燥环境下土壤坚实度高且易板结,潮湿条件下具有很强的黏性,易与秸秆及免耕机具产生粘结进而产生拥堵现象。(3)建立洁区免耕播种机的整机模型,并逐步对关键部件进行细化设计。利用建立刃口曲线方程对靴式开沟器的刃口轮廓进行设计及校核,通过建立双切圆-直线的曲线模型,以播种大豆时的农艺标准,设计出合适的刃口轮廓曲线曲线。建立秸秆-耦腿的关系模型,分析秸秆在耦腿作用下的受力,力矩及运动分析,得出影响耦腿圆辊防堵性能的主要由秸秆的位置及角度,圆辊与秸秆的摩擦系数,机具的运动速度三个主要因素影响,并针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合理的耦腿的机械结构(4)对机架,开沟器主要载荷部件进行ANSYS仿真分析,对机架进行固有频率模态分析。利用JKR接触模型,分别建立EDEM黏土与干土与秸秆颗粒的颗粒床,对不同类型圆辊的防堵性能差异分析。(5)样机制作及试验,结合实际试验结果获得机具在2m/s的前进速度下工作效果良好。机具速度过快,工作稳定性差,不同圆辊类型在低速状态下防堵性能差异不明显,在机具速度为2m/s时,不同类型的圆辊应对不同类型环境差异较大。
刘立超[4](2019)在《油菜免耕直播机开畦沟装置设计与厢面质量研究》文中提出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为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机械化播种作业水平,结合该地区油菜种植现状和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集压茬、主动开沟、厢面覆土、精量播种及施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油菜免耕直播机,确定了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及工艺路线。应用运动学理论、离散元仿真和响应曲面设计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主动开畦沟刀盘、分土板等关键触土部件的作业性能随部件结构参数和作业参数的影响规律。针对传统油菜机械直播厢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在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区域地表高程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实现对油菜厢面平整度特征的准确量化。主要研究包括:(1)基于稻油轮作区土壤、水稻秸秆机械物理特性测试分析,确定了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基于螺旋运动方式的主动旋转开沟、抛土和分土板约束覆土,实现螺旋旋转开畦沟、厢面土壤均匀覆盖,形成油菜免耕播种种床厢面的工艺路线。整机核心部件主要包括主动开畦沟刀盘、分土板、压茬限深辊、电控离心式排种系统等,明确了各触土部件的作业次序和相对位置关系,分析确定了免耕直播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作业幅宽为2000 mm,开沟深度为160~200mm,开沟宽度为300~350 mm,最高作业速度为6 km/h。(2)开展了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参数分析确定。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由前后刀盘组成,每个刀盘包括内外层刀片的主动旋转开畦沟装置,其中,前后刀盘反向顺次切削,每个刀盘内外层刀片分层均布;主动旋转开畦沟装置以螺旋方式运动,突破了传统余摆线旋耕方式作业速度的限制;以前后刀盘切土量相等为设计原则,确定了前后刀盘内外层刀片的回转半径,并设计了利于根茬破碎和易于加工制造的开沟刀片;(2)基于前后刀盘集中抛土角度区域特性分析,设计了动定平板面积比例和角度可调的平面型组合式前分土板和具有土粒流导流功能的角度可调式弧面型后分土板,依据畦沟两侧覆土宽度要求确定了分土板尺寸参数;(3)设计了以拖拉机牵引力和机具重力共同作用形成垂直载荷的前置式宽幅压茬限深辊,分析了其在作业过程中下陷量影响因素,确定了辊体直径为273 mm,宽度为2000 mm;(4)设计了油菜离心式集排器电控系统,实现基于拖拉机作业速度反馈调节的离心式集排器播量变量控制功能,简化了传动系统结构,提高了播种性能的稳定性。(3)开展了土粒在开沟刀片和分土板作用下的运移过程解析。主要包括:(1)针对土粒在切削和抛射阶段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建立了土粒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对开畦沟刀盘结构和运动参数分析,在明确土粒运移过程中的速度和受力分解方式基础上,建立了动、定坐标系下土粒在刀片正切面上的运动微分方程;在定坐标系下分析了土粒抛出时刻运动状态的影响因素,明确了土粒抛出速度、抛射角度不仅与开沟刀片回转直径、折弯角度及正切面几何尺寸等结构参数有关,还与刀盘转速、机组前进速度等作业参数及土壤摩擦系数相关;(2)通过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得到前后刀盘典型抛土速度范围分别为8.6~13.7 m/s和9.1~14.4m/s,横向抛出角度范围分别为35.1~69.3°和56.3~81.7°;(3)在土粒运动规律分析基础上,开展了土粒与分土板碰撞过程的运动状态建模解析。基于土粒抛出速度和角度求解结果,建立了土粒与分土板发生碰撞的约束条件,获取了土粒碰撞时刻的空间坐标表达式,并基于弹性-塑性质点碰撞理论建立了土粒与分土板碰撞后的运动轨迹方程。明确了土粒横向抛土宽度的约束机制和影响条件,为土粒横向抛土距离的精确调节提供理论支撑。(4)运用EDEM仿真软件开展了开沟刀片关键结构参数优化和分土板结构及作业参数性能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1)在开沟深度180 mm、刀盘转速800r/min、前进速度1 m/s的作业条件下,刀片折弯角和折弯半径分别为20°和60mm时可获得最小功耗为12.61 k W;(2)依据机组作业时前后分土板覆土形成的厢面差异,往返行程中对前分土板组合形成的厢面平整度显着性影响顺序为调节角度>安装高度>倾斜安装距离,在安装高度383.3 mm、调节角度6.5°、倾斜安装距离146.4 mm时的最优厢面平整度为7.61 mm;对后分土板组合形成的厢面平整度显着性影响顺序为调节角度>安装高度>横向安装距离,在安装高度325.0 mm、调节角度3.5°、横向安装距离96.6 mm时的最优厢面平整度为8.62 mm,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5)开展了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作业质量田间试验研究。选取稻油轮作区不同工况地表,在设计的机具作业参数范围内,开展整机作业质量试验,重点考察压茬效果、开沟稳定性、厢面平整度、碎土率等作业性能指标。为实现作业地表作业质量的精确量化,首先针对传统厢面平整度测量装置在测量精度和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装置典型分辨率在激光雷达扫描方向为3.8~10 mm,垂直扫描方向可在毫米精度范围内任意设置,测量区域覆盖面积典型值为6.8 m2,最快单次测量时间低于2.5min。试验结果表明:(1)主动旋转开畦沟刀盘作业形成的畦沟平均沟深为157.4~186.7 mm,平均沟宽为314.7~336.8 mm,同一作业行程下的沟深和沟宽稳定性均高于90%,满足油菜播种开畦沟农艺要求;(2)土壤含水率高于35%的工况下有利于提高压茬和埋茬效果,但沟深稳定性、厢面平整度及碎土率指标均会变差;作业速度提高会降低碎土率、压茬效果和沟深稳定性;刀盘转速提高有利于提高碎土率和厢面平整度;(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开沟深度、前进速度和刀盘转速对作业功耗影响均为极显着;开沟深度对厢面平整度影响极显着;前进速度和刀盘转速对厢面平整度影响显着。研究得出整机较优工作参数为:开沟深度为180 mm,机组前进速度为4.5 km/h,刀盘转速为1080 r/min时,整机功耗为17.21k W,厢面平整度为13.61 mm,碎土率为95.66%,沟深和沟宽稳定性分别为93.48%和95.19%,满足油菜播种农艺要求。(6)开展了油菜机械直播厢面的作业质量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基于设计的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实现了油菜直播厢面全幅宽范围内不高于10 mm分辨率的区域地表高程数据采集,通过对油菜机械直播种床厢面特征分析,确定了采集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减小了厢面倾斜和边坡特征对粗糙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样间隔和不同角度截面数据的粗糙度统计结果表明:在固定大小区域内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分别需要进行16次和64次的等距采样才能使测量结果趋于稳定值;170 mm采样间隔下的平均均方根高度和均方根高度平均误差均高于5 mm采样间隔下的计算结果;在垂直机组前进方向0°、45°和90°三个方向上,地表截面高程数据的均方根高度最大差值和相关长度最大差值分别为7.69 mm和25.14 mm,表明油菜种床厢面平整度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不同大小区域的滑动取样窗口进行局部粗糙度量化的统计结果表明:当窗口宽度为厢面幅宽和0.5倍时,窗口长度不低于1.2 m可使均方根高度的标准差稳定在0.27 mm以内,而通过对每个取样窗口进行单独去倾斜趋势处理可消除地表局部倾斜对粗糙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机械直播作业厢面粗糙度测量和量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创新点1:提出了一种主动旋切式开畦沟装置,通过开畦沟刀盘和与之配套的分土板实现稻茬田免耕开畦沟和种床厢面覆土功能。创新点2: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区域地表粗糙度现场测量和量化方法,采用滑动取样窗口实现油菜机械直播厢面地表粗糙度的定量评价。
郑健[5](2019)在《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严重、春耕时土壤含水率低等问题,近年来东北地区逐渐采取以秋季秸秆覆盖还田,春季免耕播种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其可起到蓄水保墒,固土减蚀的作用。但是,秸秆覆盖还田作业易在土壤表面形成绝热层,免耕作业又使得土壤孔隙度显着降低,致使春季播种作业时耕种层土壤难以吸收热量,土壤积温不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农业机械中的播种作业部件可通过影响土壤的物理特性进而改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因此研究适宜的播种作业部件是提高土壤温度有效方法之一。播种作业理想的种床土壤结构是“上虚下实”的,即种上土壤相对疏松,种下土壤相对紧实。开沟装置是播种作业时开出种沟、塑造种床结构的核心部件,因而可以通过开沟装置塑造出理想种床土壤结构以提高种床土壤的温度和含水率。播种作业时开沟装置作业时多采用被动作用式仿形,难以依据作业地表的起伏以及土壤坚实度的变化而实时调整,以保证对种沟的镇压力和开沟深度保持稳定不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以塑造优质种床土壤结构,同时保证对种沟的镇压力以及开沟深度稳定不变的开沟装置。本文所设计的开沟装置—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设计分为两部分: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结构设计和种沟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设计。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结构设计可模拟出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时体表特征形态变化,开出种沟的同时松碎土壤,塑造大孔隙含量较多、质地较为松软的种上土壤结构以加快土壤与外界热量交换、提高土壤温度,同时具有一定的仿形能力;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能够依据不同的作业地表状态,实时有效的调整镇压力以保证开沟深度和种沟镇压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塑造大孔隙含量较少、适宜紧实的种下土壤结构以增强种沟土壤的毛细管导水能力、提高土壤含水率。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松土效果的因素为机具作业速度、波纹圆盘波峰数量以及波纹圆盘凸起高度。通过运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并进行了田间参数优化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三个因素对平均土壤含水率(0100mm)显着性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波峰数量、凸起高度、作业速度,对平均土壤含水率(0100mm)为:波峰数量、作业速度、凸起高度,三个因素对平均出苗时间显着性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凸起高度、波峰数量、作业速度。以平均出苗时间最早为主要寻优指标,最终得到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结构的最佳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为8km/h,波纹圆盘凸起高度为6mm,波纹圆盘波峰数量为15个。镇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镇压力调节机构、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硬件和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的程序组成。通过镇压力标定试验,确定了镇压力与直线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数据间的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土槽试验,得到在预设3种镇压强度下,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能够依据不同的作业地表状态,实时有效的调节镇压力以保证对种沟镇压的稳定性,并完全满足作业要求。进行了田间综合试验,得到采用最佳参数组合后的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相较于V型双圆盘开沟装置,可分别提高平均土壤含水率(0100mm)2.7%,提高平均土壤温度(0100mm)0.7℃,提前大豆平均出苗时间0.77天。得到在1500N、1600N、1700N三种镇压强度下,当施加镇压力为1600N时土壤含水率提升效果最显着。开启镇压力自动调节系后开沟器能够依据土壤坚实度的变化、地表的起伏变化实时调节镇压力,并且在作业过程中能够对种沟的镇压能够始终维持较高的稳定性。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6](2019)在《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物质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高效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长期盲目过量施用所引发的系列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权衡粮食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与化肥减施增效间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问题。根据对科学施肥技术迫切需求,综合评价了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重点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施用、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施肥及部分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等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的发展趁势,提出未来主要发展建议,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化肥减施增效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叶伟伟[7](2019)在《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和贸易粮,提高小麦产量直接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生计。目前我国小麦种植在土壤深旋耕、播种深度、播种精度、作业效率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对播种机具进行进一步改进提升。本文针对现有小麦播种机存在的缺苗、断垄、堆苗等问题,提出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镇压复式作业方式,综合土壤深旋耕与贴地宽带播种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设计了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并试制样机且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构建了贴地宽带播种试验台,开展了贴地高度对播种离散性、落种准确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Origin曲线拟合得出贴地高度与小麦播种离散度、落种准确性的方程,分析得出当贴地高度为11 cm时的播种综合效果最优,其落种准确性为80.1%,播种离散度为60%,满足小麦播种要求。(2)开展了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的整机设计研究,对关键结构双轴旋耕灭茬机构进行结构布置设计、动力传递分析,对液压举升高度调节机构进行液压管路布置设计、油缸选型、模态分析,得出液压油缸选择GXCL100-80-0车辆用液压缸,机构最大振动变形量为7.76 mm,满足机构变形强度和刚度要求。(3)开展了双辊支撑贴地宽带播种机构设计研究,对机构传动装置进行了分析,计算其传动效率为76.1%;对机架进行振动特性分析,得出当简谐载荷频率为21 Hz时,机架在X、Y、Z方向上出现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最大变形量为2.76 mm,最大应力值为0.44 MPa,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机架不会出现强度和刚度破坏;对开沟覆土刀具进行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所设计刀具回转半径为15 cm,开沟覆土刀组最大切土阻力332 N,具有阻力小、功耗低的优点。(4)开展了整机田间试验,对机具作业的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出苗率性能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本机型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40.672%,播种深度合格率为90%,田间出苗率为90.4%,各项性能参数均满足小麦播种标准要求且优于现有同类机型。
丁丹丹,李西文,陈士林,杨俐,向丽[8](2018)在《优质中药材栽培合理施肥探讨》文中认为优质中药材合理施肥相关研究及标准缺乏,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本文对目前农业上的施肥现状及相关标准进行了整理,根据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对肥料质量及施肥技术的相关标准要求,提出优质中药材的施肥原则、肥料选择及施肥技术。优质中药材合理施肥原则应遵循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使用,养分最大效率及无害化原则。无公害中药材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使用;绿色中药材施肥在无公害施肥的基础上,化肥仅允许少量使用;有机中药材肥料必须没有受到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且经过无害化处理,禁止施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各种化肥和含氯肥料,可以施用一些天然的矿物肥料,限制使用天然矿物来源的土壤调节剂。优质中药材施肥方法应根据药用植物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本文为优质中药材合理施肥提供科学参考。
郑乐[9](2018)在《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传统耕作方式引起的水土流失、扬尘和沙尘暴天气频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稻种植中用工多、人工成本高、南方稻区土壤含水率高、秸秆量大韧性强等问题,将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稻精量直播技术相结合,借鉴保护性耕作中条带旋耕理念,提出了一种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技术,研制了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对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及部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测定了土壤相关参数,对南方稻区水稻根茬复合体剪切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对三种破茬圆盘进行离散元仿真和土槽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平行四杆仿形机构、型孔轮式排种器和弹性地轮驱动于一体的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南方稻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求,对南方稻区的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自制的剪切试验装置对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进行了剪切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限剪切应力与复合体的含水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土壤容重呈幂函数关系;与根茬-土壤复合体直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与剪切速度呈对数函数关系。剪切位置距离根茬中心越远极限剪应力越小,切刃刃角越小极限剪切应力也越小。在4种形状的刃口切刀中,凹圆弧切刃的极限剪切应力最小。在剪切速度450 mm/min、含水率25%、切刃刃角15°时,极限剪切应力最小,为水稻根茬破茬开沟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2)建立了南方稻区土壤和水稻秸秆的离散元模型,以三种类型的破茬圆盘刀、台车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通过土槽试验进行了验证,两种试验误差为12%30%。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缺口圆盘作为主要的破茬工作部件,据此设计了双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装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25%之间、秸秆覆盖量小于0.6kg/m2、缺口圆盘直径Φ为435mm、驱动刀轴转速为350r/min、机具的前进速度为3.6 km/h时破茬装置的秸秆切断率和根茬率可以达到90%。(3)设计了一种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可同步完成驱动破茬、开沟、精量播种、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对水稻免耕旱穴直播机的破茬性能、开沟性能、排种器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增加时,水稻秸秆的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下降,但在驱动刀轴的转速为450r/min时,前进速度2.8 km/h、3.6 km/h和前进速度4.3 km/h时,三种前进速度下秸秆切断率和根茬切破率都达到95%;在鞋靴式(锐角)、鞋靴式(钝角)、标准双圆盘、限深双圆盘和缺口双圆盘的开沟器对比性能试验中,限深双圆盘能开出深13cm、宽46cm的适宜水稻播种的种沟。在地轮滑移率试验中,在土壤含水率为23%,秸秆覆盖量为0.75kg/m2时,地轮滑移率在3%12%。以前进速度为影响因素,采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在前进速度为2.73.6 km/h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0.57%,穴距合格率为88.77%。当前进速度超过3.6 km/h时,田间试验的穴距合格率为80%左右。机具较优作业参数为:前进速度3.6km/h、刀轴转速350 r/min。(4)进行了机械免耕直播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免耕撒播相比,机械免耕直播的出苗率高10%,实现了水稻免耕机械精量有序播种,成穴成行,满足水稻直播相关技术要求,与机械插秧和常规耕作机械直播相比产量降低约3%5%。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与人工免耕撒播、常规机械直播和机械插秧相比,每亩节约成本80100元。2017年,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采用甬优4149品种,水稻整体生长平衡,株高、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害,平均亩产705.88kg,高于当地平均产量5%。
秦宽[10](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与小麦的集中产区,因此在此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并不多见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此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因而易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能够完成联合收割、开沟和填草的复式作业,达到收获后秸秆集沟还田的目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动土,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下茬作物提供原茬地免耕播种环境,针对此播种环境,设计播种系统与一体机相结合,以完成秸秆集沟还田后的原茬地播种机械化作业。本研究以一体机为平台,以匹配于一体机的播种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体机播种系统播种质量为目标,使一体机匹配播种系统后达到减少机器作业次数、简化作业工序、增加作业经济效益、缩短收获期播种农时的目的。播种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其关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研究、作业仿真、性能试验,并通过两试验地多季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作业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一体机稻、麦原茬地免耕播种需要,对其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基于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与安装空间,选型外槽轮排种器作为排种机构排种器,其与种箱一同安装于割台上方上梁处。设计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链轮链条传动,其具有不占用机器动力与空间、故障率低的特点,通过排种机构播量试验可知,槽轮开度在2~9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61~24.17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3.35~28.67kg/亩,满足作物播种的播量范围,此外播量试验表明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大,在此结果基础上,设计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前进履带,连杆机构传动,保证排种起停与收获起停一致;排种器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保持一致,此外对倾斜输送槽上方排种器排种管弯曲状态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管理想弯曲状态。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表明,槽轮开度在2~9mm,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82~25.12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7.90~40.01kg/亩,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相比于姜堰一体机有所下降,达到标准要求值,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黄海一体机实际播量与理论播量差值小于姜堰一体机,提升了播种质量,满足了实际播种需求。(2)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播种系统原茬地开沟破茬需要,黄海一体机以滚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姜堰一体机以移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对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黄海一体机设计直径为160mm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并对3种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中对秸秆作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的设计,可以增大刃口对秸秆作用力垂直分力的最大值,使开沟器更容易切断秸秆残茬。此外为使用成品200mm直径双圆盘开沟器与黄海一体机相匹配,重新设计机架与安装方式,打破原有开沟器安装空间的制约,使用电动升降装置控制开沟器升降,达到方便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目的,通过蚁群算法优化可知开沟器聚点位置角为72.3°,升降装置上连接点至地面距离为661mm,可保证开沟器最大入土深度达60mm。通过对升降装置伸缩杆所受轴向力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可知,其入土过程所受轴向力最大值为2165.8N,小于其可承受最大轴向力4000N,满足开沟器的入土要求。使用离散元法对黄海一体机开沟器进行开沟破茬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98cm、3.51cm,破茬率为38.3%,160mm直径带有缺口刃口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31.5%、27.3%、20.6%。通过场地性能试验进一步考察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21cm、3.05cm,破茬率为37.8%,160mm直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2~3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25.6%、20.3%、13.2%;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型尺寸、破茬率均大于任意一款单圆盘式开沟器。在双圆盘开沟机构匹配于一体机的情况下,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影响黄海一体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值,优化结果表明,机器前进速度为0.46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cm;开沟器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mm时,播种质量达到最优。姜堰一体机设计滑刀式开沟器作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为36°,入土隙角为10°。通过性能试验考察滑刀式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刀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残茬移除率为32.9%。(3)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为实现播种系统对种子的覆土功能,设计抛土装置位于集草沟开沟器上方,使开沟器抛出土壤与抛土装置相撞击后,覆盖在已播种区域。抛土装置设计由一对对称的导流板与延伸板构成,导流板宽度为199.5mm,内圆半径为450mm,外圆半径为800mm;延伸板长度范围为10.6~14.2cm,通过场地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优长度12.0cm。为了实现播种系统的镇压功能,设计镇压轮安装于集草沟开沟器后方,其重量为60kg,半径为125mm,长度为1900mm。(4)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黄海一体机与姜堰一体机分别在两地进行多年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夏播水稻、秋播小麦。黄海试验地2016年与2014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58.1%、28.7%、0.18%、1.46%;57.8%、32.7%、0.29%、1.60%,2016 年各指标均优于 2014 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均对播种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7%,比对照组高出0.48%,最高产量可达到478.7kg/亩,高于当地生产田块。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6年与2015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0.0%、36.9%、1.01%、1.61%;53.3%、35.4%、2.20%、1.71%,2016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46%,仅比对照组低1.36%,最高产量为298.2kg/亩。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黄海试验地2017年、2016年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75.5%、27.9%、0.58%、1.56%;73.3%、33.7%、0.56%、1.81%;51.1%、27.6%、0.71%、2.38%,2017 年与 2016 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指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7年整个田块播深合格率、晾籽率优于2016年,说明使用200mm直径成品双圆盘开沟器相比于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使播深合格率与晾籽率有所提高。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5.88%,最高产量为417.62kg/亩。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7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湿种播种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6.7%、26.1%、0.62%、1.21%;66.6%、33.6%、0.56%、1.63%;66.7%、24.7%、0.75%、1.54%;62.2%、35.5%、0.67%、1.72%,对于干种播种,2016年与2017年各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干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2%,湿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9%,干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5.49kg/亩,湿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4.00kg/亩。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2016年秋季黄海农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收获到播种一体机作业每亩总费用为166.7元,低于当地田块的每亩210.9元,节约了作业成本。
二、多功能施肥播种机的设计及前景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功能施肥播种机的设计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
1.3.1 整地作业机械类型及作业原理 |
1.3.2 小麦播种机类型及作业原理 |
1.3.3 国外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小麦耕播机械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设计方案 |
2.1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设计要求 |
2.1.1 田间作业农艺模式要求 |
2.1.2 一体机作业要求 |
2.2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2.2.1 一体机设计方案 |
2.2.2 一体机主要尺寸和技术参数确定 |
2.2.3 一体机整机结构设计 |
2.2.4 整机工作原理 |
2.3 机具功耗计算及配套动力机具选择 |
2.3.1 施肥耧腿消耗功率计算 |
2.3.2 立式旋耕机消耗功率计算 |
2.3.3 播种部件消耗功率计算 |
2.3.4 一体机配套机具选择 |
2.4 旋耕部件传动系统设计 |
2.4.1 传动方案设计 |
2.4.2 传动比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机关键部件设计与结构优化 |
3.1 立式旋耕刀结构设计及参数计算 |
3.1.1 立式旋耕刀总体设计 |
3.1.2 旋耕刀组运动参数计算 |
3.1.3 立式旋耕刀结构设计 |
3.2 播种部件设计 |
3.2.1 圆盘开沟器结构设计 |
3.2.2 圆盘开沟器参数设计 |
3.3 施肥耧腿方案设计 |
3.3.1 分层施肥工作原理 |
3.3.2 分层施肥器结构设计及参数选定 |
3.3.3 施肥耧腿样件试制 |
3.4 种肥箱设计 |
3.4.1 种肥箱容量计算 |
3.5 碎土辊设计 |
3.6 液压悬挂架 |
3.6.1 作业受力分析 |
3.6.2 仿真模型建立 |
3.6.3 仿真结果分析 |
3.6.4 液压悬挂架的有限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关键部件仿真分析与研究 |
4.1 离散元法概述 |
4.1.1 离散元法应用背景 |
4.1.2 离散元法接触模型理论 |
4.2 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 |
4.2.1 颗粒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
4.2.2 土槽模型建立 |
4.2.3 旋耕刀模型建立 |
4.3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4.3.1 工作参数 |
4.3.2 结构参数 |
4.4 旋耕刀—土壤模型仿真实验 |
4.4.1 旋耕刀模型建立及运动添加 |
4.4.2 旋耕刀作业过程及受力分析 |
4.5 正交试验结果 |
4.5.1 工作参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2 结构参数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5.3 立式旋耕刀可靠性分析 |
4.6 刀具结构参数对土壤粉碎效果的影响 |
4.6.1 抛土效果分析 |
4.6.2 碎土效果分析 |
4.7 秸秆抛飞埋覆效果分析 |
4.7.1 颗粒模型建立 |
4.7.2 立式旋耕对秸秆作业原理 |
4.7.3 立式旋耕清除秸秆效果分析 |
4.8 立式旋耕对肥料施播的影响性能研究 |
4.8.1 离散元模型建立 |
4.8.2 立式旋耕对肥料颗粒排布的影响 |
4.8.3 肥料颗粒平均坐标值变化规律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地模式筛选及立式旋耕机性能测试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概况 |
5.3 试验设计 |
5.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4.1 小麦返青期测定 |
5.4.2 作物产量测定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耕整地播种一体机田间性能测试试验 |
6.1 试验目的 |
6.2 试验条件 |
6.3 作业性能测定方法 |
6.3.1 耕深及稳定性测试 |
6.3.2 碎土率与植被埋覆率 |
6.3.3 排种(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及稳定性 |
6.3.4 种子破损率 |
6.3.5 田间播种均匀性 |
6.3.6 播深合格率 |
6.4 一体机作业评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奖励 |
致谢 |
(2)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中耕追肥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颗粒肥料离散元仿真摩擦因数标定方法研究 |
2.1 颗粒肥料与施肥管物性参数 |
2.2 颗粒肥料休止角测定方法 |
2.3 基于EDEM软件颗粒肥料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 |
2.3.1 建立仿真模型 |
2.3.2 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设计 |
2.4 肥料颗粒摩擦因数标定 |
2.4.1 尿素颗粒与PVC间静摩擦因数标定 |
2.4.2 尿素颗粒间静摩擦因数标定 |
2.4.3 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标定 |
2.4.4 颗粒与PVC材料间滚动摩擦因数标定 |
2.4.5 不同含水率下标定结果验证试验 |
2.5 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摩擦因数标定 |
2.5.1 磷酸二铵摩擦因数标定 |
2.5.2 硫酸钾摩擦因数标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颗粒肥料悬浮速度测定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肥料颗粒悬浮速度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 |
3.2.1 理论计算 |
3.2.2 数值模拟 |
3.3 肥料颗粒悬浮速度测定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 |
4.1 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 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4.2.1 肥箱容积的确定 |
4.2.2 风送输肥管设计 |
4.3 基于EDEM软件的肥料混合仿真试验 |
4.3.1 试验材料物性参数 |
4.3.2 试验模型建立 |
4.3.3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气力施肥仿真试验 |
4.4.1 仿真模型建立 |
4.4.2 不同输送气速仿真试验结果 |
4.5 排肥器标定与田间试验 |
4.5.1 肥料在不同排肥轴转速下的排肥量测定 |
4.5.2 田间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试验 |
5.1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 |
5.2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与对应的感应电流值标定 |
5.2.1 搭建排肥试验台 |
5.2.2 标定试验 |
5.3 试验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
6.1 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6.2 肥料分配器的设计 |
6.2.1 肥料分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6.2.2 肥料分配器结构参数 |
6.2.3 肥料分配器气固耦合仿真 |
6.2.3.1 肥料分配器排肥口倾角耦合仿真结果 |
6.2.3.2 90o弯曲施肥管中颗粒运动规律 |
6.3 抛送式混肥器的设计 |
6.3.1 抛送式混肥器结构参数 |
6.3.2 抛送式混肥器颗粒运动仿真 |
6.3.3 抛送式混肥器流场仿真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 导师简介 |
2.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多功能洁区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洁区免耕播种的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 |
2.1 免耕地土壤的基本物理特性 |
2.1.1 免耕地的主要特征 |
2.1.2 宿州市芦岭镇土壤的主要特征 |
2.2 秸秆残留的基本特征和物理特性 |
2.2.1 皖北地区免耕地秸秆残留覆盖率参数 |
2.2.2 田间覆盖秸秆长度参数 |
2.3 主要作物类型及分布 |
2.4 整机主要技术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样机的建模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分析 |
3.1 整机的三维建模及工作原理 |
3.2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分析 |
3.2.1 种箱的多功能性设计 |
3.2.2 排种机构的设计 |
3.2.3 机架的设计及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沟器的设计与分析 |
4.1 开沟器整体结构及仿形机构的设计 |
4.2 开沟器设计 |
4.3 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
4.4 关键部件的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洁区免耕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设计 |
5.2.1 试验内容 |
5.2.2 试验田选定 |
5.2.3 试验设计 |
5.3 试验数据的处理及汇总 |
5.3.1 试验数据的整合分类 |
5.3.2 试验数据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油菜免耕直播机开畦沟装置设计与厢面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开沟技术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地表耕作质量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油菜种植及开畦沟方式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总体设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稻茬田油菜播种作业条件测试分析 |
2.2.1 试验对象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2.4 结果与分析 |
2.3 总体结构设计与工艺路线 |
2.3.1 总体设计需求 |
2.3.2 工艺路线 |
2.3.3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4 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菜主动开沟免耕直播机开畦沟装置设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开畦沟装置总体结构及原理 |
3.3 动力传动路线设计 |
3.4 开畦沟刀盘设计 |
3.4.1 理想开畦沟作业断面分析 |
3.4.2 切土节距的确定 |
3.4.3 前开畦沟刀盘设计 |
3.4.4 后开畦沟刀盘设计 |
3.4.5 前后开畦沟刀盘安装位置布局 |
3.5 开沟刀片初步设计与分析 |
3.5.1 开沟刀片结构与功能 |
3.5.2 开沟刀片设计参数分析 |
3.5.3 刀片切削过程接触角的计算 |
3.6 分土板设计与分析 |
3.6.1 前分土板设计与分析 |
3.6.2 后分土板设计与分析 |
3.7 压茬及排种功能部件设计与分析 |
3.7.1 压茬限深辊设计与分析 |
3.7.2 电控离心式排种系统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动切削土粒在刀片和分土板作用下的运移过程分析 |
4.1 引言 |
4.2 主动开畦沟刀盘运动参数分析 |
4.3 土粒在开畦沟刀盘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分析 |
4.3.1 土粒运移过程速度分解 |
4.3.2 土粒运移过程受力分析 |
4.3.3 土粒运动微分方程 |
4.3.4 土粒与刀片相对运动时刻初始条件分析 |
4.3.5 土粒抛出时刻运动参数解算与影响要素分析 |
4.4 土粒在分土板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分析 |
4.4.1 土粒与分土板碰撞条件及碰撞过程分析 |
4.4.2 土粒碰撞点及碰撞速度 |
4.4.3 土粒碰撞后运动方程 |
4.4.4 土粒落点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畦沟覆土部件作业参数仿真优化与试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刀片关键参数仿真优化 |
5.2.1 关键参数选取 |
5.2.2 离散元仿真模型建立 |
5.2.3 参数优化结果与分析 |
5.3 分土板结构及作业参数仿真优化 |
5.3.1 优化参数分析 |
5.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5.3.3 试验方法 |
5.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田间试验验证 |
5.4.1 试验设备与条件 |
5.4.2 试验方法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油菜免耕直播机田间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2.1 试验样机 |
6.2.2 机械直播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 |
6.2.3 其他试验测试设备 |
6.2.4 试验条件 |
6.2.5 试验方法 |
6.3 不同作业工况下田间作业质量试验与分析 |
6.3.1 试验处理方法 |
6.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作业质量正交试验 |
6.4.1 正交试验因素分析 |
6.4.2 试验方法 |
6.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油菜机械直播厢面作业质量分析 |
7.1 引言 |
7.2 油菜直播厢面点云数据预处理方法 |
7.3 油菜机械直播厢面粗糙度统计影响分析 |
7.3.1 种床厢面粗糙度评价参数 |
7.3.2 不同采样间隔对厢面粗糙度计算影响 |
7.3.3 不同取样数量对厢面粗糙度计算影响 |
7.3.4 不同采样角度对厢面粗糙度计算影响 |
7.4 油菜机械直播厢面特征分析 |
7.5 区域厢面粗糙度量化方法 |
7.5.1 区域大小划分及数据量化方法 |
7.5.2 结果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课题来源 |
附录B:注释说明 |
附录C:作者简介 |
致谢 |
(5)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开沟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常用开沟器类型及特点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设计及其作业原理分析 |
2.1 生物原型分析 |
2.2 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作业条件 |
2.3 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结构设计 |
2.3.1 镇压力承载机构结构设计 |
2.3.2 仿蚯蚓动态松土开沟机构结构设计 |
2.3.3 圆盘开沟刀受力分析 |
2.3.4 圆盘开沟刀结构设计 |
2.3.5 波纹曲面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条件 |
3.3 试验方法 |
3.4 参数优化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参数优化试验结果 |
3.4.2 参数优化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研究与设计 |
4.1 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 |
4.1.1 镇压力调节机构设计 |
4.1.2 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作业原理 |
4.1.3 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硬件设计 |
4.1.4 镇压力自动调节系统程序设计 |
4.2 镇压力测试土槽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条件 |
4.2.3 镇压力标定试验 |
4.2.4 开沟器作业试验 |
4.2.5 土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田间综合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准备和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参数优化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2 镇压力自动调节验证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6)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 |
1.1 化肥施用现状 |
1.2 化肥施用形势 |
2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2.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2.2 缓控释肥施用技术 |
2.3 精准变量施肥技术 |
2.4 灌溉施肥技术 |
2.4.1 地表灌溉施肥技术 |
2.4.2 滴灌施肥技术 |
2.4.3 微喷灌施肥技术 |
2.5 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技术 |
2.5.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
2.5.2 玉米机械化施肥技术 |
2.5.3 小麦机械化施肥技术 |
3 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
(7)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小麦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小麦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小麦播种机研究现状 |
1.3 小麦播种技术发展趋势 |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贴地宽带播种试验台构建与播种参数优化 |
2.1 贴地宽带播种试验台构建 |
2.1.1 试验方案与装置设计 |
2.1.2 试验台组成 |
2.1.3 排种器选型 |
2.2 播种试验与最优参数选择 |
2.2.1 落种准确性试验 |
2.2.2 落种离散度试验 |
2.2.3 最佳贴地高度参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的设计 |
3.1 整机设计要求与方案 |
3.1.1 整机设计要求 |
3.1.2 整机方案 |
3.2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3.2.1 总体结构 |
3.2.2 工作原理 |
3.2.3 主要技术参数 |
3.3 双轴旋耕灭茬机构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双轴旋耕传动设计 |
3.4 液压举升高度调节机构设计 |
3.4.1 结构设计 |
3.4.2 液压管路布设与油缸选型 |
3.4.3 机构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辊支撑贴地宽带播种机构的设计及部件优化 |
4.1 双辊支撑贴地宽带播种机构设计 |
4.1.1 机构布置 |
4.1.2 机构传动设计 |
4.2 机架设计及振动特性分析 |
4.2.1 机架设计 |
4.2.2 机架静力分析 |
4.2.3 机架谐响应分析 |
4.3 开沟覆土刀设计与参数优化 |
4.3.1 刀具结构与参数 |
4.3.2 刀具受力与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田间试验与作业效果分析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播种均匀性测定与比较 |
5.3.2 播深一致性测定 |
5.3.3 田间出苗率测定与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内容 |
6.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优质中药材栽培合理施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施肥现状 |
1.1 农作物施肥现状 |
1.2 中药材施肥现状 |
2 有关施肥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
3 肥料质量标准 |
4 优质中药材生产合理施肥 |
4.1 优质中药材生产合理施肥原则 |
4.2 优质中药材生产肥料选择 |
4.3 优质中药材生产的施肥方法 |
4.3.1 基肥 |
4.3.2 种肥 |
4.3.3 追肥 |
5 展望 |
(9)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 |
1.3 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及现状 |
1.4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的发展现状 |
1.4.3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发展现状 |
1.4.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地区存在的问题 |
1.4.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及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水稻茬地土壤参数测定 |
2.2.1 土壤颗粒大小的测定 |
2.2.2 土壤含水率测定 |
2.2.3 土壤容重 |
2.2.4 土壤颗粒密度 |
2.2.5 土壤孔隙率 |
2.2.6 土壤内聚力和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
2.2.7 土壤液塑限测定 |
2.2.8 土壤坚实度 |
2.2.9 结果与分析 |
2.3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及切断试验 |
2.3.1 水稻秸秆参数测定 |
2.3.2 水稻秸秆切断转速试验 |
2.4 水稻根茬-土壤复合体结构特征及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
2.4.1 水稻根茬的外观形态以及结构特征 |
2.4.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及装置 |
2.4.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备与装置 |
2.4.2.3 剪切极限测定 |
2.4.2.4 试验方法 |
2.4.3 试验设计 |
2.4.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4.3.2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4.1 根土复合体含水率因素试验 |
2.4.4.2 根土复合体的土壤容重因素试验 |
2.4.4.3 水稻根茬直径对极限切割力的影响 |
2.4.4.4 切割位置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5 剪切速度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6 切刃刃角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7 切刀形状对极限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4.8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并列正置驱动缺口圆盘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
3.1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具破茬装置的研究现状 |
3.1.1 免耕播种机发生堵塞的形式 |
3.1.2 国外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1.3 国内免耕机具防堵方案和防堵装置 |
3.2 水稻茬地破茬防堵装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3.2.1 破茬装置的初步选型和设计 |
3.2.2 刀片运动分析 |
3.2.3 驱动破茬防堵装置的功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
3.2.3.1 建立目标函数 |
3.2.3.2 破茬装置功率计算 |
3.3 破茬装置的离散元仿真分析 |
3.3.1 离散元方法在土壤切削中的应用 |
3.3.2 驱动破茬装置的离散元模型 |
3.4 三种不同种类的圆盘破茬开沟性能土槽试验 |
3.4.1 试验设备 |
3.4.2 试验设计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稻茬地破茬装置的改进设计与参数优化 |
3.5.1 驱动圆盘尺寸设计 |
3.5.2 切割类型 |
3.5.3 砍切与砍滑切 |
3.5.4 圆盘刀滑切角的分析与设计 |
3.5.5 驱动圆盘刀安装角度设计与分析及有限元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整机设计 |
4.1 稻茬地水稻免耕精量穴旱穴直播机的设计依据 |
4.1.1 免耕栽培的农艺要求 |
4.1.2 免耕播种机工作要求 |
4.1.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原则 |
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工作原理与整机结构 |
4.2.1 整机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2.3 主要技术参数 |
4.2.4 关键部件设计 |
4.2.5 传动设计 |
4.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开沟播种装置的选型与设计 |
4.3.1 播种机开沟器概述 |
4.3.2 开沟器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
4.4 仿形机构设计 |
4.4.1 仿形机构方案的确定 |
4.4.2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播机平行四杆仿形机构 |
4.4.3 四连杆机构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
5.1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
5.1.1 试验地块情况 |
5.1.2 破茬性能试验 |
5.1.3 开沟性能试验 |
5.1.4 排种器性能试验 |
5.1.5 地轮滑移率试验 |
5.2 水稻机械免耕精量直播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5.2.2 调查的项目和方法 |
5.2.3 试验数据和分析 |
5.3 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的田间生产试验 |
5.3.1 广东增城教学科研基地 |
5.3.2 广东惠州博罗水稻种植基地 |
5.3.3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农场 |
5.3.4 经济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机械免耕直播水稻的经验总结 |
6.3.2 机械免耕水稻直播在生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
6.3.3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10)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秸秆还田播种机研究现状 |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线路 |
1.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
2.1 一体机播种系统总体方案分析 |
2.1.1 轮作区稻麦生长规律与种植模式分析 |
2.1.2 稻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3 麦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
2.1.4 一体机基础结构分析 |
2.1.5 一体机工作原理 |
2.1.6 一体机工作模式特点 |
2.1.7 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目标 |
2.1.8 一体机播种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
2.2 播种系统种排种机构选型与设计 |
2.2.1 排种机构排种器的选型要求 |
2.2.2 排种器的选型 |
2.2.3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4 排种器排量的计算 |
2.2.5 种箱位置及尺寸 |
2.2.6 排种器传动机构设计 |
2.2.6.1 姜堰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7 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7.1 试验目的 |
2.2.7.2 试验方法 |
2.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8 黄海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
2.2.9 特殊位置排种管形状确定 |
2.2.9.1 排种管形状分析 |
2.2.9.2 排种状态的离散元仿真 |
2.2.9.3 仿真试验结果 |
2.2.10 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
2.2.10.1 试验目的 |
2.2.10.2 试验方法 |
2.2.10.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 |
3.1 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 |
3.1.1 开沟机构作业环境分析 |
3.1.2 开沟机构开沟器设计要求 |
3.2 滚动式开沟器设计 |
3.2.1 滚动式开沟器安装条件分析 |
3.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2.1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长度的确定 |
3.2.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个数的确定 |
3.2.2.3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形状的设计 |
3.2.2.4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2.5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开沟运动过程 |
3.2.2.6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
3.2.3.1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设计 |
3.2.3.2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
3.2.3.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开沟器运动过程分析 |
3.2.3.4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4 单圆盘式开沟器设计 |
3.2.4.4 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
3.2.5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切茬力分析结果 |
3.2.6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加工成型 |
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设计 |
3.3.1 双圆盘开沟器主要结构 |
3.3.2 双圆盘开沟器安装机架位置改进 |
3.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架及升降装置的设计 |
3.3.4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与优化 |
3.3.5 双圆盘开沟器升降装置受力仿真分析 |
3.3.5.1 仿真条件与过程 |
3.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6 双圆盘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位置的改进 |
3.4 滚动式开沟器离散元仿真试验 |
3.4.1 试验目的 |
3.4.2 使用软件说明 |
3.4.3 仿真条件设置 |
3.4.4 仿真试验过程 |
3.4.5 仿真试验方法 |
3.4.5.1 沟型仿真试验方法 |
3.4.5.2 破茬率仿真试验方法 |
3.4.6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1 沟型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6.2 破茬率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滚动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5.3 试验方法 |
3.5.3.1 沟型试验方法 |
3.5.3.2 破茬率试验方法 |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1 沟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4.2 破茬率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优化试验 |
3.6.1 试验因素 |
3.6.2 试验方法与试验指标 |
3.6.3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6.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3.6.5 响应曲面分析 |
3.6.6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
3.6.6.1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的参数优化 |
3.6.6.2 验证试验 |
3.7 滑刀式开沟器设计 |
3.7.1 滑刀式开沟器机架设计 |
3.7.2 滑刀式开沟器总体结构 |
3.7.2.1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设计 |
3.7.2.2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隙角的设计 |
3.8 滑刀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
3.8.1 试验目的 |
3.8.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3.8.3 试验方法 |
3.8.3.1 秸秆残茬移除率试验方法 |
3.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 |
4.1 抛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
4.1.1 抛土装置覆土农艺要求 |
4.1.2 集草沟开沟器抛土特性分析 |
4.1.3 原有抛土装置结构分析 |
4.1.4 抛土装置结构改进 |
4.1.4.1 抛土装置导流板的设计 |
4.1.4.2 抛土装置延伸板的设计 |
4.1.5 抛土装置延伸板长度调节装置设计 |
4.2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备与场地 |
4.2.3 试验方法 |
4.2.3.1 单侧抛土幅宽试验方法 |
4.2.3.2 覆土厚度试验方法 |
4.2.3.3 抛土均匀性试验方法 |
4.2.3.4 碎土率试验方法 |
4.2.4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镇压轮的设计 |
4.3.1 镇压轮机架设计 |
4.3.2 镇压轮关键参数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条件 |
5.3 黄海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3.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3.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3.3 试验方法 |
5.3.3.1 测区的确定 |
5.3.3.2 播种深度合格率计算方法 |
5.3.3.3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测量方法 |
5.3.3.4 断条率测量方法 |
5.3.3.5 晾籽率测量方法 |
5.3.3.6 出苗率测量方法 |
5.3.3.7 小麦测产方法 |
5.3.4 试验结果 |
5.3.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3.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3.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3.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3.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3.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3.5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姜堰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
5.4.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4.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4.3 试验方法 |
5.4.4 试验结果 |
5.4.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4.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4.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4.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4.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4.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
5.4.5 试验结果分析 |
5.5 黄海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5.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5.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5.3 试验方法 |
5.5.3.1 水稻测产方法 |
5.5.4 试验结果 |
5.5.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5.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5.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5.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5.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5.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姜堰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
5.6.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
5.6.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
5.6.3 试验方法 |
5.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6.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
5.6.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
5.6.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
5.6.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
5.6.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
5.6.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
5.6.5 试验结果分析 |
5.7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
5.8 一体机播种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率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多功能施肥播种机的设计及前景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种肥精量施播与耕整一体机开发及其作业性能研究[D]. 王黎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D]. 温翔宇. 吉林大学, 2020(01)
- [3]多功能洁区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D]. 宣林森.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2)
- [4]油菜免耕直播机开畦沟装置设计与厢面质量研究[D]. 刘立超.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仿蚯蚓运动多功能开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D]. 郑健. 吉林大学, 2019(10)
- [6]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J].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4)
- [7]双轴旋耕施肥贴地宽带播种复式作业机设计及试验研究[D]. 叶伟伟. 扬州大学, 2019
- [8]优质中药材栽培合理施肥探讨[J]. 丁丹丹,李西文,陈士林,杨俐,向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7)
- [9]水稻免耕精量旱穴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郑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D]. 秦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