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巨大肿瘤切除1例的护理

腹部巨大肿瘤切除1例的护理

一、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群敏,王飞霞,倪丽芳,徐向明,钟紫凤[1](2020)在《原发性骶前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布特点与护理对策》文中提出原发性骶前肿瘤是一种组织来源多样、生长于骶前间隙内的少见肿瘤,国内外报道的发病率约为0.003%~0.014%,通常无症状性生长,往往是在盆腔或直肠的体检中偶然发现,不及时处理的肿瘤持续生长,会增加感染、恶变风险和手术难度[1-3]。所以骶前肿瘤一经确诊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方式[4-5]。由于骶前肿瘤病理类型多样、周围解剖结构复杂,

李汝琳[2](2020)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睡眼质量和疲劳程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艾贝宁)(dexmedetomidine,Dex)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疲劳程度的影响,为合理应用麻醉相关药物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降低疲劳程度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选择择期于我院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耳鼻咽喉科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B组。患者入室常规监测,D组(实验组)经外周静脉泵注浓度为4ug/ml的右美托咪啶,10分钟内泵注lug/kg的负荷剂量,而后按0.3 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B组(对照组)按照实验组的方式泵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纳入研究的患者采取的麻醉诱导方法如下:舒芬太尼(0.3u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丙泊酚(2mg/kg),等待4分钟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2 μ g/kg/min)和丙泊酚(4~6mg/kg/h)全屏静脉麻醉。术中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的泵注速度,维持BIS值在45-60之间。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年龄、BMI、ASA等一般情况。2、记录术中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以及出血量、输液量和丙泊酚使用量等基本情况。3、全程持续监测患者BIS值,着重记录泵注前(t0)泵注后10min(t1)、停药前(t2)和出室时(t3)四个时间点BIS值用于统计分析。4、连续监测患者HR、MAP、SPO2,着重记录泵注前(t’0)、泵注后10min(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出室时(t’5)六个时间点的数值。5、记录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恶心呕吐。6、观察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7、患者回忆术前一个月睡眠情况,术前填写1月内(Tpre)和术前一夜(T0)睡眠情况,随访患者术后第一夜(T1)、术后第二夜(T2)、术后第三夜(T3)三个时间点的睡眠情况,使用PSQI评分.8、记录患者术前一月(Tpre)、术前一夜(T0)疲劳情况,使用FSS疲劳量(fatigue severity scale)表评分,随访患者术后第一夜(T1)、术后第二夜(T2)、术后第三夜(T3)三个时间点疲劳情况,同样使用FSS疲劳量表记录分数。[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数64例,D组(实验组)一例患者因术中发生心动过缓,应用阿托品调整心率剔除研究,1例因术中发生低血压给予麻黄碱升压而剔除研究。B组(对照组)1例因提前出院、无法追踪术后第三天调查问卷剔除研究,1例因患者本身原因,不明原因主观结束实验而剔除研究,实际有60例纳入统计分析,每组各30例。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患者的年龄和BMI、ASA分级、手术麻醉时间相关信息、以及液体出入量、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观察组(D组)术中丙泊酚的消耗量较对照组(B组)显着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2.术中各时期BIS值比较两组患者在以下不同时间段BIS值的比较,在D组右美托咪定泵注后10min(t1)、停药前(t2)较B组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而在右美托咪定泵注前(t0)和出室时(t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中各时期HR、MAP、SPO2的比较两组患者HR、MAP、SPO2在泵注前(t’0)、泵注后10min(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f4)、出室时(t’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良反应D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为13.3%,较B组患者PONV发生率(40%)显着降低(P=0.0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低氧血症和其他不良反应。5.PSQI评分两组患者的匹斯堡睡眠指数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在T1、T2两个时间点均较右美托咪定组显着增高(P<0.05),而在Tpro、T0和T3时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PSQI评分在T1、T2时均较Tpre时显着增高(P<0.05),而T0、T3时与Tpre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PSQI评分各项因子间比较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时间点T1、T2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两项因子评分D组显着升高(P<0.05),而在其他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各时间点其他各因子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两项因子评分在T1、T2时均较Tpro时显着增高(P<0.05),而T0、T3时两项因子评分与Tpro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FSS评分组间比较:B组患者FSS评分在T1、T2时均较D组显着增高(P<0.05),而在Tpro、T0和T3时两组患者F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FSS评分在T1、T2时均较Tpro时显着增高(P<0.05),而T0、T3时与Tpro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及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相比对照组能显着提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亦能改善术后疲劳程度。

孔祥虹[3](2020)在《特定类型皮肤缺损不同线性修复方式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式探讨不同类型的线性修复方式闭合特定类型的皮肤缺损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而帮助医生为患者选择最恰当且符合其需求的线性修复方式,避免皮肤缺损修复术后的不良结局。方法:通过人工检索 PubMed,EMBASE,CNKI English Version,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结合人工查阅相关馆藏和文献追溯,中文检索词为“皮肤缺损”“闭合方式”“瘢痕美容效果评估”“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系统评价”,英文检索词为 cutaneous defect*、linear closure*、cosmetic outcome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Meta*,采用主题词和分类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自1990年至2019年10月所有已然公开发表的有关使用不同闭合方式修复特定类型皮肤缺损对其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linical Test,RCT),并且仅收集使用中英文书写的文章。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收集到的69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并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linical Test,RCT)进行质量评价,去除27项不合适的文献研究,最终纳入文献研究43篇,全部为RCT研究。使用Excel管理数据,文献质量评估参考Cochrane手册6.0,证据等级采用2011年牛津评分系统,证据推荐等级采用GRADE评分。使用R(3.7.2)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和图表绘制。结果:共纳入43项随机对照试验,均为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皮肤闭合技术或者材料,借以修复面部、颈部、头皮、躯干和四肢等部位因手术切除良恶性皮肤肿瘤或创伤性撕裂而导致的单纯皮肤缺损。4项研究评估了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临床疗效的差异,6项研究评估了可吸收线与非可吸收线的皮肤闭合效果,2项研究评估了可吸收线与另一种可吸收线进行深部缝合的差异,17篇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组织胶水(Tissue Glue,TG)与经典的伤口闭合方式(Standard Wound Closure,SWC)之间的差异,6 篇文章比较了医用胶条(Surgical Adhesive Strips,SAS)与缝线闭合,5项研究比较了传统缝线闭合和其他闭合装置之间的差异,2篇研究比较了皮肤缝合针距,2篇RCT比较了传统的经皮缝合与皮内缝合,1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外翻缝合是否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1篇随机对照试验对单纯深部缝合与传统的双层缝合进行了比较。主要发现和GRADE分级:缝合技术和材料1.有证据表明,单层缝合可以缩短闭合时间,并具有与传统的双层缝合相似的美容效果和安全性(A)。2.与传统的双层缝合相比,单纯深部缝合可以安全使用(B);与单纯的埋没式垂直缛式缝合(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BVMS)相比,传统的双层缝合并不能提供长期的益处(B)。3.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可吸收线与不可吸收缝线在美容效果(3mo)、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显着差异(A)。4.与薇乔线(Polyglactin-910,PG-910)相比,单乔线(poliglecaprone-25,PG-25)可降低缝线外露的发生(C)。5.需要证据证明外翻缝合或高密度缝合具有更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美容效果(C)。6.连续皮内缝合与传统表皮缝合方式(包括单纯间断缝合和单纯连续缝合)比较,两者在术后感染、刀口裂开等情况的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医用胶条和医用胶水7.对于简单的皮肤修复,使用医用胶条可能是一种节省时间的选择(B);关于SAS的附加功能,没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存在,并且它的美观效果并不优于仅有皮内缝合的刀口(B)。8.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医用胶水或医用胶条可以减少伤口裂开、伤口感染的发生或提高术后瘢痕的美容效果(A)。9.与缝合相比,医用胶水或医用胶条可以节省手术时间(A)。皮肤缝合钉10.与缝线闭合相比,缝合钉缩短了缝合时间(B)。11.在皮肤外科手术中,没有证据表明,与皮肤钉相比,缝线闭合可以降低手术后并发症或具有更好的术后瘢痕效果(B)。其他的皮肤闭合器械12.大多数皮肤闭合器具有节省时间的优点,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比较其他结果之间的差异(C)。结论:许多现有的皮肤闭合技术和材料有助于节省手术时间,获得时间-成本优势,并且其中某些闭合技术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很少有研究直接表明其中一种技术或者材料在美容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另外一种。因此外科医生在选择最佳闭合技术和材料的时候应当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偏好、治疗内在需求以及医生自身优势和专长进行。

王慧欣[4](2018)在《子午流注恒温灸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子午流注恒温灸促进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观察该疗法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如何促进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等提供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伦理批件号:Y2017-072-01。本项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收住于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外二科)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81例,观察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恒温灸干预,干预方法:患者接受手术后首日初次给予艾灸干预措施,若是某些研究对象在当天凌晨至早上八点之间接受的手术,只要患者麻醉恢复、神智清晰,当日亦予可予艾灸治疗,艾灸时间在辰时和巳时(即早上7点-11点),艾灸穴位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和合谷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为标准进行穴位定位),每穴施灸约15-20min,每天一次,直至患者经肛门排气排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本研究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平P<0.05;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先对两组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以及方差齐性检验,同时满足两组数据均为正态分布及方差齐这两个要求者,则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有序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腹腔镜胃肠手术后的患者168例,其中对照组84例,观察组84例。研究期间,观察组患者脱落2例,1例因无法接受艾灸时产生的烟味而脱落,1例因烫伤而脱落,其余患者均遵照研究者要求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对照组患者脱落3例,均因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而脱落,其余患者均遵照研究者要求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最终,实际纳入本研究的病例共163例,其中观察组共82例,包括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1例,胃切除术后患者14例,肠肿瘤切除术后患者32例,疝气术后患者15例;对照组共81例,其中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0例,胃切除术后患者14例,肠肿瘤切除术后患者33例,疝气术后患者14例。2.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补液量及手术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患者术后在该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具有可比性。3.术后胃肠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时间均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各个并发症(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类型腹腔镜胃肠术后,两组患者术后恶心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胃切除术后和腹腔镜肠肿瘤切除术后两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和腹腔镜疝气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呕吐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阑尾切除术后、胃切除术后、疝气手术后,两组患者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肠肿瘤切除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四种不同的腹腔镜胃肠手术中,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三天恶心呕吐分级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手术类型腹腔镜胃肠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均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较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三天腹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手术类型腹腔镜胃肠术后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围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手术类型患者腹围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经济学指标方面: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子午流注恒温灸能有效促进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2.子午流注恒温灸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胃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子午流注恒温灸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物力、疗效可靠、无创伤的特点,这是非药物性的、无副作用的安全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熊志刚[5](2014)在《50例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主要分析和研究对50例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对50例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50例患者中,由于1例胃穿孔的患者就医时间长,年龄较大,且腹腔污染过重,术后因腹部感染治疗无效死亡;其余4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不良症状,1例患者盆腔出现脓肿,均在及时治疗下康复出院。结论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很容易诱发腹膜炎症状的出现,一旦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疗,会因为腹部感染而加剧患者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根据穿孔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手术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肖林峰[6](2014)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肝脏疾病(巨大肝癌、复杂肝血管瘤)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1、三维可视化重建数据采集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收治的94例腹部疾病患者(其中肝胆管结石病30例、肝门部胆管癌10例、巨大肝脏恶性肿瘤12例、复杂肝血管瘤12例、腹膜后肿瘤30例(其中8例最终纳入本次研究))行腹部320层螺旋CT(日本东芝)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采集数据:利用光盘刻录全部数据,采集的二维图像数据以DICOM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形式存储,病例数据分别导入美国IQQA-LiverV1.0系统、厦门强本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可视化系统。2、三维可视化重建cT资料中层厚1mm的图像进行薄层重建,重建资料经过软件中转站处理。完成三维肝动脉、静脉及扩张肝胆管和病灶的自动化分割。主要重建方法包括:自适应生长区域算法、曲面重建法、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重建后实时、交互式、三维动态观察病灶解剖结构,并截图保留。3、术前评估3.1一般评估:通过术前检查患者肝功能、肝储备功能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3.2三维体积评估:三维重建自动测算个体肝脏、肿瘤体积、预切除体积、剩余体积;3.3三维解剖学评估:动态观察三维图像,了解病灶与周围血管、器官毗邻关系。4、手术规划与模拟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遵循目前手术原则,拟定预切线,对同一病人制定一至多套手术方案,通过软件完成手术模拟。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对模拟切除体积和术中实际切除脏体积进行相关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本组3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和10例肝门部胆管癌例患者cT图像数据通过系统自动识别与人机互动方式最终均完成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重建可清晰、透明显示肝脏、肿瘤立体结构,病灶与肝内管道系统毗邻关系。1.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1.2.1三维重建测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肝脏体积为(1390±148)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275±156)ml,术中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261±148)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呈正相关(r=0.902,P<0.05)预切除肝脏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5.4%。1.2.2三维重建测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脏平均体积为(1496±162)ml,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为(335±241)ml,剩余肝脏平均体积为(1140±197)m1,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呈正相关(r=0.902,P<O.05)预切除肝脏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6.4%。1.3手术结果30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中24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术,15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16例患者行胆肠吻合,6例患者行肝实质切开取石术;1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1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切除、2例Bismuth CorletteⅢa型患者行右半肝切除、3例患者行局部切除、4例患者行左半肝切除。2、巨大肝癌、肝血管瘤患者2.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本组12巨大肝癌患者和12例肝血管瘤患者CT图像数据均成功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同前;2.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2.2.19例行精准肝切除的巨大肝癌手术患者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1856.10±255.85)m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1817.02±251.17)ml,两者数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32,P<0.05),两者数值之间具有相关性(r=0.972,P<0.05)。2.2.212例复杂肝血管瘤患者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分别为(611.67±182.36)ml和(80.00±22.06)ml,模拟值与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4,P<0.05)。2.3手术结果12例巨大肝癌患者中9例行精准肝癌切除术,12例肝血管瘤患者均成功完成肝血管瘤包膜外剥脱术。3、腹膜后肿瘤患者3.1三维可视化重建结果8例患者成功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同前。3.2模拟肿瘤切除体积与实际除体积关系三维重建测得肿瘤平均体积(3973.04±4654.33)m1,模拟肿瘤切除平均体积(4050.12±4998.10)m1,术前预切除肿瘤体积与术后实际切除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0.914,P<0.05);预切除肿瘤体积的平均误差率为8.97%。3.3手术结果8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联合脾脏与胰尾切除、4例联合肠道切除重建、1例联合下腔静脉侧壁部分切除加修补成形。结论1、腹部外科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肝脏疾病(巨大肝癌)和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三维重建效果满意。术前评估体积与术中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有利于我们术前正确评估,指导术中精确操作。三维重建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2、IQQA-LiverV1.0系统、厦门强本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系统是值得推荐的临床应用软件。

汪曙红,陈彩风[7](2013)在《19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文中研究表明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特征为胃排空迟缓,原因是正常胃调控功能异常,多见于腹部手术,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19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38~75岁。各种类型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12

向家梅,张焱,谢黎,王立明[8](2010)在《1例巨大腹壁间质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文中指出

金萍,李萍,梁静,魏雪梅[9](2010)在《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

金萍,李萍,梁静,魏雪梅,周春玲[10](2008)在《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文中认为肾上腺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调节过程。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因临床表现隐匿,往往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对于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的良、恶性的鉴别仍有一定困难。临床上术前多根据 B 超、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和肿瘤形态综合考

二、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骶前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布特点与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原发性骶前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2.2 原发性骶前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总体分布
3 讨论
4 小结

(2)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睡眼质量和疲劳程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前言与背景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特定类型皮肤缺损不同线性修复方式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历史和现状
    1.2 关键问题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检索和筛选
        2.2.2 数据提取和数据管理
        2.2.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2.2.4 RCT质量评价和证据推荐等级
        2.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2.2.6 软件代码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特征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经典的单层缝合vs经典的双层缝合方式
        3.4.2 单纯深部缝合vs经典的双层缝合方式
        3.4.3 皮内缝合+医用胶条vs单纯皮内
        3.4.4 表层皮肤闭合材料(可吸收线vs不可吸收线)
        3.4.5 器械类vs传统缝线
        3.4.6 表层皮肤闭合材料(医用胶条vs缝线)
        3.4.7 表层皮肤闭合材料(医用胶水vs经典的伤口闭合方式)
        3.4.8 表层皮肤缝合针距(窄针距vs宽针距)
        3.4.9 连续皮内缝合vs传统的经皮缝合方式
第四章 讨论
    4.1 关键发现和证据推荐等级
    4.2 研究的局限性
    4.3 研究的科研意义和临床意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子午流注恒温灸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一、腹腔镜胃肠手术
        二、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三、西医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四、西医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
        五、中医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六、中医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
    第二节 恒温灸的研究进展
        一、恒温灸的原理和优点
        二、恒温灸的应用研究现状
    第三节 子午流注理论
        一、论子午流注法的三大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方法
        三、子午流注与生物节律的相关性
        四、子午流注理论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干预流程
        二、分析数据集的整理
        三、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四、两组干预后疗效相比较
        五、安全性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子午流注恒温灸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二、艾灸穴位的选择
        三、时间的选择
        四、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以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50例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中探查结果
    1.3 预后
2 结果
3 讨论

(6)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和排除标准
        3、资料采集
        4、数据处理
        5、术前评估
        6、手术规划与模拟
        7、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三维重建结果
        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
        3、模拟肝切除切面与术中实际切面比较
        4、手术结果
    典型病例分析
    讨论
        1、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评估讨论
        2、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评估讨论
        3、精准切除是胆道外科中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向
        4、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实现了肝胆管结石病、肝门部胆管癌精准外科治疗
    结论
第二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巨大肝癌、复杂肝血管瘤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和排除标准
        3、资料采集
        4、数据处理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三维可视化效果
        2、模拟切除体积与实际切肝体积关系
        3、模拟肝切除切面与术中实际切面比较
        4、手术结果
    典型病例分析
    讨论
        1. 巨大肝癌术前评估现状讨论
        2. 复杂肝血管瘤术前评估现状讨论
        3. 基于CT影像的个体肝脏三维可视化重建讨论
        4. 基于个体肝脏三维可视化重建的术前规划讨论
        5. 基于个体精准肝切除到精准肝脏外科的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三维可视化重建在腹膜后肿瘤的应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纳入和排除标准
        3、资料采集
        4、数据处理
        5、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三维可视化效果
        2、模拟肿瘤切除体积与实际除体积关系
        3、手术结果
    结论
    典型病例分析
    讨论
        1、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讨论
        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规划讨论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表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1例巨大腹壁间质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1.1 心理护理
        1.2.1.2 皮肤准备
        1.2.1.3 胃肠道准备
        1.2.2 术后护理
        1.2.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2.2.2 术后营养支持
        1.2.2.3 预防切口裂开
        1.2.2.4 术后感染的预防
        1.2.2.5 术后活动
        1.2.3 出院宣教
2 讨论

(9)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2 术后护理
    2.3 出院指导

四、1例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骶前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布特点与护理对策[J]. 王群敏,王飞霞,倪丽芳,徐向明,钟紫凤.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06)
  • [2]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术后睡眼质量和疲劳程度的影响[D]. 李汝琳. 山东大学, 2020(04)
  • [3]特定类型皮肤缺损不同线性修复方式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 孔祥虹. 山东大学, 2020(02)
  • [4]子午流注恒温灸对腹腔镜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D]. 王慧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4)
  • [5]50例腹部空腔器官穿孔合并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 熊志刚. 当代医学, 2014(28)
  • [6]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D]. 肖林峰. 厦门大学, 2014(09)
  • [7]19例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汪曙红,陈彩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03)
  • [8]1例巨大腹壁间质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向家梅,张焱,谢黎,王立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23)
  • [9]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J]. 金萍,李萍,梁静,魏雪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02)
  • [10]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A]. 金萍,李萍,梁静,魏雪梅,周春玲. 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8

标签:;  ;  ;  ;  

腹部巨大肿瘤切除1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