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OLES OF SPINAL PROTEIN KINASES IN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娇,史永慧,王冬梅[1](2021)在《趋化因子CCL3在病理性疼痛和阿片耐受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趋化因子配体3[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3,CCL3]是趋化因子家族的一员,广泛表达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研究表明,CCL3可通过募集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以及介导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痛的发生及维持。此外,CCL3还可引起μ型阿片肽受体(mu opioid receptor,MOR)脱敏,从而影响吗啡等的镇痛作用,并参与阿片耐受的形成过程。该文综述了CCL3及其受体在病理性疼痛和阿片耐受中的作用。
首运凤[2](2020)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研究表明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减少结肠镜检查时的丙泊酚需求,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疲乏,改善术后恢复质量。宫腔镜手术是现代妇科领域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病变的重要手段,虽然属于微创手术,但为数不少的患者在进行宫腔镜检查或手术时仍可出现中至重度的疼痛或不适。目前宫腔镜手术多在丙泊酚复合阿片类镇痛药全身麻醉下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静脉输注利多卡因是否可以减少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的丙泊酚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并改善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临床试验。54名年龄18到65岁,ASA Ⅰ-Ⅱ级,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喉罩通气下行择期宫腔镜手术的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并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L)和生理盐水组(S)。麻醉诱导时先静脉注射芬太尼,待受试者意识模糊后,利多卡因组受试者接受1.5 mg/kg利多卡因静脉缓慢注射,继而以3 m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生理盐水组受试者则接受等量生理盐水。丙泊酚使用BIS指导的闭环麻醉给药系统靶控输注维持BIS值在50±5。主要结局指标为丙泊酚总用量;次要结局指标为受试者在PACU观察期间的疼痛评分以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同时还会观察采集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利多卡因相关的一些不良反应:如嗜睡、头晕、视觉障碍、癫痫发作、口周麻木、金属味、心律失常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名受试者,其中生理盐水组有1名受试者因术中丙泊酚数据缺失被剔除,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受试者利多卡因组共27名,生理盐水组共26名。两组受试者之间基线数据及手术资料相似。丙泊酚总用量(利多卡因组:生理盐水组=293±133 mg:310±96 mg,P=0.233)、进入PACU后0分钟和30分钟疼痛评分(P0=0.860,P30=0.126)、术中芬太尼用量(P=0.816)、PACU芬太尼用量(P=0.954)以及总的芬太尼用量(P=0.830)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受试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心律失常,头晕、嗜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用量为136±43 mg。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单次静脉注射1.5 mg/kg,随后以3 m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不能显着减少BIS指导闭环麻醉给药系统的丙泊酚用量,对患者术后半小时疼痛评分以及阿片类药物总用量无显着效益。没有与利多卡因暴露相关的不良结果的报道。
刘庆[3](2020)在《NR2B棕榈酰化和去神经支配在大鼠慢性缺血后疼痛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背景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CRPS患者参加日常活动的能力下降,从而受到严重影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s,NMDARs)拮抗剂被证实对于痛觉过敏有缓解作用,但其在外周的分布及作用尚不清楚。NR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 receptor)为 NRMDRs 中的调节亚基,棕榈酰化作为调节该受体膜运输的重要机制可能在痛觉过敏中起作用。本论文由两部分动物实验构成,分别以慢性缺血后疼痛(chronic post-ischemia pain,CPIP)模型来模拟CRPS并进一步探究其痛觉过敏机制以及在外周使用棕榈酰化抑制剂验证是否NR2B受体棕榈酰化在增强外周炎症反应和痛觉过敏中起作用。方法在第一部分实验中,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慢性缺血后疼痛(CPIP)组。CPIP组利用O型环(内径0.56 cm)套入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处造成右后肢缺血3小时后将O型环剪断,让肢体再灌注,而Sham组大鼠则在踝关节放置一个剪断的O型环。建模后早各个时间点记录大鼠的机械痛阈、热痛阈、双足皮肤温度、双足掌厚度等参数,并在造模后1天、3天分别取材皮肤、胫神经等保存。采用HE染色观察造模后皮肤的病理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NR2B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皮肤中神经纤维PGP9.5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利用透射电镜扫描检测胫神经的受损情况。在第二部分实验中,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溶剂(Veh)组、溶剂(CPIP+Veh)组、棕榈酰化抑制剂(CPIP+2-BP)组、单纯棕榈酰化抑制剂(2-BP)组。在右足缺血造模前3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对应的50μl溶剂(0.1%乙醇溶液)或50μL棕榈酰化抑制剂(100mM 2-BP)。Veh组和2-BP组造模当天大鼠仅麻醉3小时,右后肢未行缺血处理;CPIP+Veh组和CPIP+2-BP组则用O型环套入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处造成右后肢缺血3小时后将O型环剪断,让肢体再灌注。建模后在各个时间点记录大鼠的机械痛阈、热痛阈、双足皮肤温度、双足掌厚度等参数,并在造模后3天取皮肤。采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NR2B的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皮肤中神经纤维PGP9.5和肥大细胞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利用免疫沉淀和酰基-生物素交换法检测皮肤NR2B的棕榈酰化程度。结果第一部分的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CPIP组大鼠在缺血后6小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至最低点(P<0.05),CPIP组缺血侧足较健侧足皮肤温度和足掌厚度在6小时均升高(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升高,但观察至再灌注14天仍没有恢复至造模前水平(P<0.05),皮肤温度升高的现象在再灌注12小时后就已恢复(P>0.05),而足掌厚度则在再灌注2天后恢复(P>0.05)。HE染色观察到CPIP组皮肤真皮纤维和炎症细胞浸润增多,NR2B在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同时CPIP组皮肤中神经纤维PGP9.5分布减少、胫神经电镜显示有脱髓鞘的现象。第二部分的实验结果显示,与Veh或2-BP组比较,CPIP+Veh组和CPIP+2-BP组大鼠在缺血后6小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至最低点(P<0.05),CPIP+Veh组和CPIP+2-BP组缺血侧足较健侧足皮肤温度和足掌厚度在6小时均升高(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逐渐升高,但观察至再灌注14天仍没有恢复至造模前水平(P<0.05),皮肤温度升高的现象在再灌注12小时后就已恢复(P>0.05),而足掌厚度则在再灌注1天后恢复(P>0.05);与CPIP+Veh组比较,CPIP+2-BP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分别在24小时后和2天后有所升高(P<0.05),而皮肤温度、足掌厚度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Veh或2-BP组比较,CPIP+Veh组和CPIP+2-BP组NR2B在缺血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 CPIP+Veh 组比较,CPIP+2-BP 组 NR2B 表达减少。与 CPIP+Veh组比较,CPIP+2-BP组免疫荧光显示皮肤中神经纤维PGP9.5减少的程度有所缓解以及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邻近的比例更大(P<0.05),NR2B的棕榈酰化程度有所下降。结论大鼠后足慢性缺血后在短时间内局部炎症明显增加,疼痛最为明显,皮肤中NR2B受体激活、皮肤去神经支配、胫神经脱髓鞘在痛觉过敏中起作用。抑制NR2B棕榈酰化对缺血后皮肤局部炎症和短时间内机械痛阈、热痛阈并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可通过改善皮肤去神经支配,从而提高从缺血后1-2天后的痛阈。
王仲菲[4](2020)在《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通过与不同类型阿片受体结合,参与疼痛调节进而发挥强效镇痛作用。除了产生镇痛作用之外,阿片类药物还可诱导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伤害性感受通路敏化,发生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研究广泛,但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尚未明确,阐明芬太尼痛觉过敏作用机制有助于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研究证明,环氧合酶抑制剂对阿片类药物痛敏具有预防作用,课题组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氟比洛芬酯作为一种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可缓解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痛觉过敏,间接表明COX在伤害感受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PGD2作为COX的主要产物之一,近来被发现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具有抗炎作用,上游存在H-PGDS和L-PGD两种PGD2合成酶,下游存在DP1和DP2两个PGD2受体,且研究发现其下游受体DP1在神经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拟探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的情况以及COXs—PGDS—PGD2—DP1通路在芬太尼诱发术后痛敏中的作用机制。目的:检测COXs—PGDS—PGD2—DP1通路在芬太尼诱发术后痛敏小鼠脊髓中的表达情况,评价其作用。方法一:雄性C57BL/6J小鼠(64只),6~8周龄,体重约20~25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C、I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ml,注射4次,间隔15min;F、IF(50μg·kg-1)组尾静脉注射芬太尼12.5μg·kg-1,0.1ml,注射4次,间隔15分钟;IF(40μg·kg-1)、IF(60μg·kg-1)、IF(80μg·kg-1)、IF(100μg·kg-1)组分别尾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1、15μg·kg-1、20μg·kg-1、25μg·kg-1,0.1ml,注射4次,间隔15min。于第1次注射芬太尼后15 min建立切口痛模型,于注射前1d、最后一次注射后3h、6h、1d、2d、3d、5d、7d时测定缩足反应阈(PWT)和甩尾反应潜伏期(TWL)。其中C组和IF(50μg·kg-1)组7d测试结束后将小鼠麻醉处死,取腰段脊髓备用。方法二:将40只雄性小鼠分为5组:6h、1d、2d、3d、5d组,均行芬太尼(50μg·kg-1)切口痛模型制备,分别于最后一次注射后6h、1d、2d、3d、5d时将小鼠麻醉处死,采集腰段脊髓,应用ELISA法测量PGE2和PGD2蛋白含量,RT-PCR法测量H-PGDS、L-PGDS、DP1、DP2 m RNA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对小鼠脊髓COX-1和COX-2含量及分布进行分析。方法三:将80只雄性小鼠分为10组:C、IF+媒介物、IF+BW245C(8μg·10μl-1)、IF+BW245C(80μg·10μl-1)、I+BW245C(80μg·10μl-1)、F+BW245C(80μg·10μl-1)、IF+BWA868C(4μg·10μl-1)、IF+BWA868C(40μg·10μl-1)、I+BWA868C(40μg·10μl-1)、F+BWA868C(40μg·10μl-1)组。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制备完成后1h分别鞘内注射相应剂量DMSO、BW245C、BWA868C。于尾静脉注射前1d、最后一次注射后3h、6h、1d、2d、3d、5d、7d时测定PWT和TWL。结果一:小鼠静脉注射前1d,各组PWT、TW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I、F、IF组PWT、TWL降低,均于注射后2d时降低最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F组PWT、TWL显着降低(P<0.05),但I组与F组无差异(P>0.05);与造模前1d比较,各组TWL各时点均显着降低(P<0.05),I、F、IF组PWT于1d、2d、3d时显着降低(P<0.05)。小鼠注射芬太尼剂量增高,PWT、TWL结果降低显着(P<0.05)。结果二:芬太尼注射后2d,IF组小鼠脊髓背角COX-1和COX-2含量明显增高,且COX-1和COX-2均与神经元细胞共定位。与造模前1d比较,PGE2于1d~3d时增高(P<0.05),PGD2于1d~7d时明显增高,且5d、7d时增高最显着(P<0.05);L-PGDS m RNA各时点无差异(P>0.05),H-PGDS m RNA于5d时增高最显着(P<0.05);DP1 m RNA于5d、7d时明显增高(P<0.05),DP2 m RNA各时点无差异(P>0.05)。结果三:与IF组比较,IF+媒介物组PWT、TWL未见差异(P>0.05),IF+BW245C(8μg·10μl-1)组、IF+BW245C(80μg·10μl-1)组PWT、TWL结果显着增高且激动剂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增高效果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BW245C(80μg·10μl-1)组和F+BW245C(80μg·10μl-1)组PWT、TWL明显增高(P<0.05)。与IF组比较,IF+媒介物组PWT、TWL未见差异(P>0.05),IF+BWA868C(4μg·10μl-1)组、IF+BWA868C(40μg·10μl-1)组PWT、TWL结果显着降低且抑制剂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效果显着(P<0.05);与I组和F组比较,I+BWA868C(40μg·10μl-1)组和F+BWA868C(40μg·10μl-1)组PWT、TWL明显降低(P<0.05)。结论:芬太尼引发小鼠术后机械和热痛觉过敏,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脊髓COXs—H-PGDS—PGD2—DP1通路可能参与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后的痛阈回升机制。激动DP1受体可缓解芬太尼引发的小鼠痛觉过敏,抑制DP1受体可加重芬太尼引发的小鼠痛觉过敏,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程艳虎[5](2020)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性(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探讨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和CCI+芍药苷(PF组)。CCI组和PF组于大鼠左侧行坐骨神经结扎术,Sham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进行结扎。PF组大鼠术后每日腹腔注射芍药苷(60mg/kg),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4 d。分别在术前1 d(T0)、术后1 d(T1)、术后4 d(T2)、术后7 d(T3)、术后14 d(T4)给药2 h后对各组大鼠测定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每组随机取4只大鼠在T2、T3、T4大鼠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束后,麻醉断颈处死取L4-6脊髓节段,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另外每组在T4时随机取4只大鼠在深麻醉下,剖开胸腔充分暴露心脏,经4%多聚甲醛灌注,取固定好的L4-6脊髓节段行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1.各组大鼠术前TWL和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T1、T2、T3、T4时点CCI组和PF组在MWT降低,TWL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T1、T2、T3、T4时PF组MWT升高,TWL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和PF组在T2、T3、T4时间点GFAP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PF组在T2、T3、T4时GFAP的表达下调(P<0.05);3.免疫荧光结果:在T4时点,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明显,细胞数量增多(P<0.05);与CCI组相比,PF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弱,细胞数量减少(P<0.05)。结论:1.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2.芍药苷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张泽茹[6](2020)在《杏仁核中央核外侧包膜区mGluR5在阿片诱导痛觉过敏大鼠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右侧杏仁核中央核外侧包膜区(laterocapsular division of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LC)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l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在阿片诱导的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大鼠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方法实验1,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痛觉过敏1组(OIH1组,n=6)和对照1组(Control1组,n=6),OIH1组皮下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60μg/kg,共4次,间隔15 min,累计剂量为240μg/kg。Control1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建模前及最后一次注射后6.5 h测量两组大鼠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随后取右侧CeLC组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GluR5蛋白表达量。实验2,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Vehicle组(n=6),MTEP(3μg)组(n=6)、MTEP(7.5μg)组(n=6)和MTEP(15μg)组(n=6)。均进行右侧CeLC区置管,恢复一周后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6.5 h后分别向各组CeLC内注射0.5μl 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MTEP(mGluR5抑制剂)(3μg)、MTEP(7.5μg)和MTEP(15μg)。分别于OIH模型前、造模后及给药后0.5 h测定各组PWMT和PWTL的变化,最后一次行为学测量后处死大鼠取CeLC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GluR5的表达量。实验3,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OIH2组(n=4)及Control2组(n=4),OIH2组皮下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Control2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建模前及最后一次注射后6.5 h测定各组机械痛和热痛的变化,行为学实验毕处死大鼠制作CeLC脑片,并记录脑片CeLC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EPSCs)频率和幅值在使用MTEP前后的变化。实验4,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OIH3组(n=5)及Control3组(n=5),OIH3组皮下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Control3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建模前及最后一次注射后6.5 h测定各组机械痛和热痛的变化,行为学实验毕处死大鼠制作CeLC脑片,并记录脑片CeLC神经元使用MTEP前后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sEPSCs)频率和幅值变化。实验5,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OIH4组(n=4)及Control4组(n=4),OIH4组皮下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Control4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建模前及最后一次注射后6.5 h测定各组机械痛和热痛的变化,行为学实验毕处死大鼠制作CeLC脑片,随后在脑片上采用双电极膜片钳技术通过将刺激电极置于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nucleus of amygdala,BLA)区,记录电极置于CeLC区,记录MTEP使用前后BLA-CeLC神经通路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voke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e EPSC)的变化。实验6,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OIH5组(n=4)及Control5组(n=4),OIH5组皮下注射芬太尼诱导OIH模型,Control5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建模前及最后一次注射后6.5 h测定各组机械痛和热痛的变化,行为学实验毕处死大鼠制作CeLC脑片,随后在脑片上将刺激电极置于桥脑臂旁核(parabrachial,PB)杏仁核传入区,记录电极置于CeLC区,记录MTEP使用前后PB-CeLC神经通路刺激诱发的eEPSC的变化。结果1.与Control1组相比,OIH1组大鼠给予芬太尼后右侧CeLC区mGluR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2.与造模前相比,Vehicle组、MTEP(3μg)组、MTEP(7.5μg)组和MTEP(15μg)组建OIH模型后PWMT降低和PWTL缩短(P<0.05)。MTEP处理0.5 h后,与Vehicle组相比,各MTEP组的PWMT和PWTL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延长(P<0.05);相应右侧CeLC区mGluR5蛋白表达量也同样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3.与Control2/Control3组比较,OIH2组和OIH3组大鼠建立OIH模型后,右侧CeLC区神经元mEPSCs和sEPSCs的频率明显升高,幅值明显增大(P<0.05);加入mGluR5抑制剂MTEP后mEPSCs和sEPSCs的频率和幅值均降至正常水平(P<0.05)。4.与Control4/Control5组相比,建立OIH模型后,OIH4组和OIH5组,BLA-CeLC和PB-CeLC神经通路e EPSC的幅值明显增大(P<0.05)。加入mGluR5抑制剂MTEP后,以上升高的e EPSC幅值被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1.OIH模型大鼠右侧CeLC区mGluR5表达量明显升高。2.MTEP可呈剂量依赖性地翻转OIH大鼠的痛觉过敏行为及下调右侧CeLC区mGluR5表达量的增加。3.OIH大鼠右侧CeLC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增强,BLA-CeLC和PB-CeLC神经通路突触传递增强,mGluR5抑制剂MTEP可以逆转这些变化。综上:右侧CeLC区mGluR5的激活参与了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的调控,其参与机制可能与CeLC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增强、BLA-CeLC及PB-CeLC神经通路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有关。
张晶玉[7](2020)在《虾青素通过诱导HO-1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虾青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法(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行为学,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6组(n=12):模型组(CCI)、虾青素(AST)治疗组、锌原卟啉(Znpp)+虾青素(AST)组、溶媒组(DMSO)组、假手术组(Sham)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CI法制备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DMSO组、AST组、Znpp+AST组分别在术后5天鞘内注射DMSO(0.5%,10ul)、AST(1ug,10ul)、Znpp(24ug,10ul)+AST(1ug,10ul),每天一次。各组分别于术前1d,术后3d,7d,14d测定机械痛域值(PWMT)和热痛域值(PWTL);术后14d取腰段脊髓(L4-L6),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含量的变化,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腰段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免疫荧光双染法测定HO-1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CI大鼠在术后714d的PWMT,PWTL显着降低(P<0.05),术后14d脊髓HO-1表达水平以及TNF-α、IL-1β表达均升高,而SOD,GSH-PX表达下降(P<0.05);与CCI组对比,AST组术后714d PWMT、PWTL升高(P<0.05),术后14d TNF-α、1L-1β表达下降,SOD、GSH-PX表达升高,脊髓HO-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Znpp+AST组逆转了AST组的表达结果。结论:虾青素可缓解CCI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与诱导脊髓HO-1表达,炎性因子TNF-α、IL-1β释放减少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金旭[8](2019)在《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大鼠趾部切口痛的作用及丙戊茶碱缓解术后疼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n=6)、切口痛组(IP组,n=18)、生理盐水组(NS组,n=15)、丙戊茶碱组(PPF组,n=18)、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n=9)、抑制剂组(U0126组,n=12)。除Blank组外均建立趾部切口痛模型,NS组、PPF组、DMSO组、U0126组分别于术前30 min鞘内注射NS 10μl、PPF 10μg、10%DMSO 10μl、U0126 10μg。各组术后2、4、8、24、72h行机械痛阈(PWMT)和热痛阈(PWTL)测定。预设定时间点行为学测试完毕后留取大鼠L4-6节段脊髓标本:Western Blot法检测NeuN、GFAP、Iba-1、t-ERK1/2、p-ERK1/2表达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显示p-ERK1/2与脊髓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共表达。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行为学测定结果:与Blank组比较,IP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均明显降低(P<0.05)。与IP组比较,NS组和DMSO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F组术后各时间点PWMT和PWTL均明显升高(P<0.05);U0126组术后2、4、8、24h的PWMT和PWTL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72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Blank组比较,IP组术后各时间点NeuN、GFAP、Iba-1表达量均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24h的p-ERK1/2表达量均增加(P<0.05),术后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组比较,NS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t-ERK1/2、p-ERK1/2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MSO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t-ERK1/2、p-ERK1/2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F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表达量均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24h的p-ERK1/2表达量减少(P<0.05),术后7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26组术后4h的NeuN、GFAP、Iba-1、p-ERK1/2表达量减少(P<0.05),术后4h的t-ERK1/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Blank组比较,术后4h,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增加,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胞体肿胀,突起增多;与IP组比较,术后4h,PPF组和U0126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p-ERK1/2、TNF-α、COX-2表达减少,其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胞体肿胀程度减弱,突起减少。4、免疫荧光共染结果:术后4h,IP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与NeuN、GFAP、Iba-1均有共表达。结论:1、趾部切口诱导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持续活化,以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神经元兴奋性;2、ERK1/2信号通路激活后促进趾部切口痛的发生,并且增加脊髓TNF-α和COX-2的表达,阻断该通路能减少TNF-α和COX-2的表达,但仅能有效缓解早期阶段的术后疼痛;3、ERK1/2信号通路激活最强烈时与脊髓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均有共表达;4、PPF缓解切口痛的脊髓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胶质细胞内ERK1/2信号通路激活,减少TNF-α和COX-2表达有关。
夏玉中[9](2019)在《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常见的癌症类型如乳腺癌、肺癌和前列腺癌往往会在骨骼如股骨、胫骨、肋骨和椎骨中形成骨骼转移。骨骼中的肿瘤形成经常导致贫血,骨折风险增加,易感染,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导致严重的疼痛状态,从而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骨癌引起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疼痛状态,会引起持续性疼痛、运动引起的疼痛和严重的突发性疼痛发作,并难以控制。虽然近年来关于骨癌痛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进展,但目前治疗方法仍然不足,这可能部分归因于对骨癌痛的机制了解不足。众所周知,趋化因子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显着相关,而最近几年趋化因子与骨癌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趋化因子可以促进肿瘤转移,抑制这些趋化因子显示出抗肿瘤活性。趋化因子在骨转移状态中表达水平上调,趋化因子调节肿瘤转移,决定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的发展。目前已经被证实多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如CXCL12/CXCR4,CXCL1/CXCR2,CCL2/CCR2,CCL5/CCR5,CX3CL1/CX3CR1和CXCL10/CXCR3)参与骨癌痛发生发展的过程。趋化因子CXCL13可以有效趋化B细胞,因此又称B细胞趋化因子,最初在B细胞滤泡中的基质细胞中发现,调节B细胞和T细胞亚群归巢。生理状态下CXCL13在中枢神经系统是不表达的,而在病理状态下如:神经软化、自体免疫脱髓鞘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等,大脑和脊髓中CXCL13表达上调。模拟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小鼠实验中,在炎性脑膜和脊髓中的浸润性树突状细胞中发现了CXCL13。CXCR5作为CXCL13的唯一受体,表达于所有的淋巴细胞、血液中T细胞亚组、淋巴组织和脑脊液中。研究证明: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CXCL13水平与脑脊液中B细胞的数量直接相关。多发性硬化治疗成功往往伴随着脑脊液中CXCL13和B细胞数量下降。然而有报道称CXCL13缺乏的动物,表现为正常的B细胞招募,轻度自限性的实验性免疫性脑炎。表明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CXCL13/CXCR5调节神经性炎症并不依赖B细胞机制。在神经病理疼痛的模型中,研究发现CXCL13和CXCR5在正常的大鼠和人类中表达量很少,神经病痛建模后10天,CXCL13表达量增加47倍之多,远远超过CCL7、CCL2、和CXCL1等其他趋化因子,其唯一受体CXCR5表达量也迅速上调,CXCL13/CXCR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能否在骨癌痛发挥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将探讨脊髓CXCL13/CXCR5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CXCL13/CXCR5介导大鼠骨癌痛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治疗骨癌痛提供新的靶点与思路。研究方法1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接种肿瘤细胞后7、14、21 d时大鼠L4-5段脊髓背角CXCL13和CXCR5表达水平。通过鞘内注射CXCL13重组蛋白(rrCXCL13)观察CXCL13过表达对正常大鼠痛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连续鞘内注射CXCL13中和抗体(接种后1 d开始,1次/d,连续注射14 d),测试接种后1、3、5、7、10和14 d时机械撤足反应阈(PWT),验证CXCL13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通过预先鞘内注射CXCR5 siRNA(接种前4 d开始,1次/d,连续注射3 d),测试接种前1 d、接种后1、3、7、14 d时PWT,验证脊髓CXCR5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大鼠于接种后14 d时单次鞘内注射CXCL13中和抗体,并于注药后30 min、1 h、2 h、3 h、4 h时测定PWT,探讨脊髓CXCL13在大鼠骨癌痛维持中的作用。大鼠于接种后7 d时连续鞘内注射CXCR5 siRNA(1次/d,注射3 d),并于接种后7、10、14和21 d时测定PWT,探讨脊髓CXCR5在大鼠骨癌痛维持中的作用。2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CXCL13/CXCR5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取骨癌痛大鼠脊髓,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分别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5与神经元标记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共定位,判断CXCR5在骨癌痛大鼠脊髓中的细胞定位情况。通过向骨癌痛大鼠接种肿瘤细胞后14 d时鞘内注射CXCR5 siRNA,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脊髓GFAP mRNA表达水平。分别通过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或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A-α-aminoadipate(L-α-AA),观察其对CXCL13诱导的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学的影响。3脊髓CXCL13/CXCR5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ER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正常大鼠鞘内注射rrCXCL13后1 h,利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脊髓中p-ERK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观察骨癌痛大鼠接种14 d时脊髓中p-ERK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定位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α-AA对rrCXCL13诱导骨癌痛大鼠中晚期脊髓p-ERK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RT-PCR技术和痛行为学测试分别观察ERK抑制剂U0126对rrCXCL13诱导骨癌痛大鼠中晚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痛行为学的影响。结果1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参与大鼠骨癌痛的发生与维持大鼠胫骨接种肿瘤细胞后引起双侧后足痛觉过敏及脊髓中CXCL13和CXCR5表达上调。痛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接种肿瘤细胞前1 d时比较,骨癌痛大鼠接种后7 d时双侧后足PWT开始降低,并持续至21 d。Western Blot结果证实,与sham组比较,大鼠脊髓CXCL13和CXCR5于接种后7 d时表达上调,并持续至21 d。与na?ve组和saline组比较,正常大鼠鞘内注射rrCXCL13后15min时PWT开始降低,并持续至120 min。鞘内注射CXCL13中和抗体或CXCR5siRNA可减轻大鼠骨癌痛发生和维持阶段痛觉过敏。2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CXCL13/CXCR5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骨癌痛大鼠脊髓CXCR5与神经元标记物NeuN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定位,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不发生共定位。RT-PCR数据证实,与CIBP-vehicle组比较,鞘内注射CXCR5 siRNA可使骨癌痛大鼠脊髓GFAP mRNA表达上调。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米诺环素对rrCXCL13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行为没有影响。预先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α-AA可部分缓解rrCXCL13诱导的正常大鼠痛觉过敏。鞘内注射L-α-AA可缓解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但不能缓解CXCL13重组蛋白在骨癌痛早期诱导的痛阈下降。鞘内注射L-α-AA不仅可缓解骨癌痛大鼠中晚期的疼痛行为,还可以缓解CXCL13重组蛋白在骨癌痛中晚期诱导的痛阈下降。3脊髓CXCL13/CXCR5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ER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Western Blot数据显示,与Vehicle组比较,rrCXCL13组大鼠鞘内注射rrCXCL13后引起脊髓p-ERK表达上调,而CXCR5 siRNA-rrCXCL13组预先鞘内注射CXCR5 siRNA可抑制p-ERK表达上调。免疫荧光双染结果证实,骨癌痛大鼠中晚期脊髓中p-ERK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vehicle-rrCXCL13组比较,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α-AA可抑制CXCL13重组蛋白诱导骨癌痛大鼠中晚期时脊髓p-ERK表达上调。RT-PCR数据证实,与vehicle-rrCXCL13组比较,鞘内注射ERK抑制剂U0126可抑制CXCL13重组蛋白诱导骨癌痛大鼠中晚期时脊髓GFAP mRNA表达上调。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鞘内注射U0126不仅可减轻CXCL13诱导的正常大鼠痛觉敏化,还可减轻骨癌痛大鼠中晚期痛觉过敏。结论上述结果提示脊髓趋化因子CXCL13通过星形胶质细胞与特异性受体CXCR5结合,并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ER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痛觉过敏。
韩梦丽[10](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瑞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阿片类镇痛药,可应用于各种手术,从单次给药到术中持续输注维持镇痛,虽然瑞芬太尼在术中及即刻术后的临床表现上有一定优势,但其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独特特点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痛觉过敏有密切的联系。痛觉过敏的发生可能会减慢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不仅因为痛觉评分高而且还会增加镇痛药的用量以及相关的副作用。虽然有文献报道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纳布啡单独应用可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Remifentanil-induced Hyperalgesia,RIH),关于DEX复合纳布啡对RIH影响的相关文献较少。本研究主要观察DEX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早期痛觉过敏是否有影响,为临床上预防或减弱RIH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法选取ASA分级为I级或Ⅱ级,年龄2065岁之间行妇科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四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在诱导前10min内泵注DEX1μg/kg后持续输注0.5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纳布啡组(N组)患者在诱导前3min立即静脉注射纳布啡0.2mg/kg(稀释至10ml);DEX复合纳布啡组(D+N组)患者在诱导前10min给予泵注DEX 0.5μg/kg后持续输注0.3μg/kg/h至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诱导前3min立即静脉注射纳布啡0.15mg/kg(稀释至10ml);对照组(C组)患者在诱导前3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诱导前10min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其中瑞芬太尼以0.25μg/kg/min的恒定剂量静脉泵注。四组均在缝皮前给予0.1μg/kg舒芬太尼和托烷司琼5mg。拔管后将其送入PACU观察至少1h,出PACU时连接PCIA。术前24h访视患者,指导患者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量表)评估疼痛分值,采用Von Frey细丝机械刺激针套件测定患者左前臂内侧皮肤的机械痛阈值。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术前及术后24h的机械痛阈值,及患者术后各时点的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1.C组术后24h痛阈值变化比其他三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在T0、T1、T2、T3时刻的VAS评分,拔管后1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内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C组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各组,N组、D+N组患者的首次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也明显短于D组(P<0.01);4.D组在插管后、气腹后、拔管后的心率均低于C组、N组和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组在T0时刻的Ramsay镇静评分、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60%)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6.D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着长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EX可有效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2.纳布啡预处理可有效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3.DEX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可预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副作用少于单独使用DEX或纳布啡。
二、ROLES OF SPINAL PROTEIN KINASES IN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OLES OF SPINAL PROTEIN KINASES IN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提纲范文)
(1)趋化因子CCL3在病理性疼痛和阿片耐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CCL3及其受体CCR1、CCR5 |
2 CCL3及其受体CCR1、CCR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
2.1 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2.2 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2.3 疾病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2.4 药物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3 CCL3及其受体CCR1、CCR5在炎性痛中的作用 |
4 CCL3在阿片耐受中的作用 |
5 小结 |
(2)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宫腔镜手术 |
1.2 利多卡因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伦理审批及临床试验注册 |
1.2 试验设计 |
1.3 受试对象 |
1.4 分配与盲法 |
1.5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 |
1.6 干预及操作流程 |
1.7 数据收集 |
1.8 样本量计算和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1 受试者纳入及分组情况 |
1.2 受试者基线资料及手术资料 |
1.3 丙泊本分总用量 |
1.4 次要结局指标 |
1.5 血流动力学指标 |
1.6 不良结局指标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NR2B棕榈酰化和去神经支配在大鼠慢性缺血后疼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概述 |
1.1 疼痛概述 |
1.2 临床表现和诊断 |
1.3 病理生理机制 |
2. NMDA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
2.1 NMDA受体的概述 |
2.2 外周中的NMDA受体 |
2.3 NR2B与疼痛和神经细胞死亡 |
3. 皮肤疼痛转导机制 |
3.1 皮肤的功能与疼痛 |
3.2 皮肤疼痛传导 |
4. 研究的目的、内容、临床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4.3 临床意义 |
第一部分 慢性缺血后疼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外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3 工作液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和分组 |
2.2 行为学测定与足部炎症评估 |
2.3 组织取材 |
2.4 石蜡包埋和HE染色 |
2.5 免疫组织化学 |
2.6 免疫蛋白印迹 |
2.7 胫神经电镜检测 |
2.8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9 技术路线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状态及足部外观变化 |
3.2 行为学测定及足部测量 |
3.3 皮肤病理变化 |
3.4 皮肤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 |
3.5 皮肤NR2B的分布与表达水平 |
3.6 皮肤神经纤维的分布和表达 |
3.7 胫神经透射电镜检测 |
4. 讨论 |
4.1 CRPS和实验动物模型 |
4.2 炎症和痛觉过敏的关系 |
4.3 NR2B在皮肤中的分布与作用 |
4.4 CPIP大鼠的外周神经病变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NR2B棕榈酰化在外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3 工作液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造模、给药干预及分组 |
2.2 行为学测定与足部炎症评估 |
2.3 组织取材 |
2.4 免疫荧光 |
2.5 免疫蛋白印迹 |
2.6 免疫沉淀-酰基生物素交换法 |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8 技术路线 |
3. 实验结果 |
3.1 机械痛阈 |
3.2 热痛阈 |
3.3 足温度 |
3.4 足厚度 |
3.5 皮肤神经纤维和肥大细胞的分布与表达 |
3.6 皮肤中NR2B的表达 |
3.7 皮肤中NR2B棕榈酰化的表达 |
4. 讨论 |
4.1 2-BP对皮肤局部炎症的作用 |
4.2 2-BP抑制痛觉过敏的外周神经机制 |
5. 结论 |
全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周围和神经炎症在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和学术交流情况 |
致谢 |
(4)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芬太尼所致小鼠术后痛觉过敏的情况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小鼠术后静脉注射芬太尼机械痛阈值与热痛阈值的改变 |
1.2.2 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具有剂量依赖性 |
1.3 讨论 |
1.3.1 关于开展OIH研究的必要性 |
1.3.2 动物OIH模型的确立和评估 |
1.4 小结 |
二、芬太尼所致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脊髓PGDS—PGD2—DP1通路的作用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PGE_2和PGD_2变化情况 |
2.2.2 芬太尼痛觉过敏小鼠脊髓神经元中环氧合酶表达增高 |
2.2.3 芬太尼痛觉过敏后期小鼠脊髓H-PGDSmRNA表达增高 |
2.2.4 芬太尼痛觉过敏后期小鼠脊髓DP1mRNA表达增高 |
2.3 讨论 |
2.3.1 小鼠脊髓PGE_2与OIH |
2.3.2 小鼠脊髓PGD2及其合成酶与受体在OIH中的含量变化 |
2.3.3 小鼠脊髓COX-1和COX-2在OIH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 |
2.4 小结 |
三、DP1激动剂或抑制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DP1受体激动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3.2.2 DP1受体抑制剂在芬太尼所致小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3.3 讨论 |
3.3.1 BW245C和 BWA868C在小鼠OIH中的作用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术后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杏仁核中央核外侧包膜区mGluR5在阿片诱导痛觉过敏大鼠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OIH模型的成功建立及OIH时 CeLC区 mGluR5 蛋白表达升高 |
3.2 MTEP可呈剂量依赖性地翻转OIH大鼠的痛觉过敏行为及下调右侧CeLC区mGluR5表达量的增加 |
3.3 MTEP抑制OIH大鼠CeLC神经元mEPSCs频率的升高和幅值的增大 |
3.4 MTEP抑制OIH大鼠CeLC区神经元sEPSCs频率的升高和幅值的增大 |
3.5 MTEP抑制OIH大鼠BLA-CeLC神经通路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增强 |
3.6 MTEP抑制OIH大鼠PB-CeLC神经通路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增强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综述 前额叶皮层在疼痛处理中的作用 |
6.2 前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7)虾青素通过诱导HO-1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背景回顾 |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 |
2.1.1 致痛因子 |
2.1.2 受损神经异位放电 |
2.1.3 交感神经与感觉神经耦联 |
2.1.4 脊髓背角的变化 |
2.1.5 胶质细胞的作用 |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炎症免疫反应 |
2.2.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
2.2.2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
2.2.3 白细胞介素6(IL-6) |
2.3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氧化应激 |
2.4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H0-1 |
2.5 虾青素的生物学作用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主要试剂及药物 |
3.1.3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3.1.4 实验耗材和仪器 |
3.2 动物准备方法 |
3.2.1 动物模型制作 |
3.2.2 鞘内置管 |
3.2.3 动物分组及处理 |
3.3 行为学测定方法 |
3.3.1 机械痛阈测定 |
3.3.2 热痛阈测定 |
3.4 标本取材 |
3.4.1 Western Blot检测标本取材 |
3.4.2 ELISA检测标本取材 |
3.4.3 免疫荧光检测标本取材 |
3.5 实验方法 |
3.5.1 Western Blot实验 |
3.5.2 TNF-α、IL-1β酶联免疫分析 |
3.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
3.5.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 |
3.5.5 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实验 |
3.6 统计方法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行为学实验结果 |
4.1.1 机械痛阈结果 |
4.1.2 热痛阈结果 |
4.2 各组大鼠脊髓HO-1的表达变化 |
4.3 各组大鼠脊髓SOD、GSH-PX和 TNF-α、IL-1β的变化 |
4.4 免疫荧光测定HO-1表达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性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背景回顾 |
2.1 痛觉信号的传导 |
2.2 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
2.2.1 星形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
2.2.2 小胶质细胞与病理性疼痛 |
2.2.3 胶质细胞与急性疼痛 |
2.3 ERK1/2与疼痛敏化 |
2.3.1 ERK1/2与疼痛的外周敏化 |
2.3.2 ERK1/2与疼痛的中枢敏化 |
2.4 PPF与急性疼痛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分组 |
3.2 实验试剂及制备方法 |
3.3 实验耗材和仪器 |
3.4 大鼠鞘内注射 |
3.5 大鼠切口痛研究模型 |
3.6 疼痛行为学测定方法 |
3.6.1 机械痛阈测定 |
3.6.2 热痛阈测定 |
3.7 脊髓标本的取材与保存 |
3.7.1 Western Blot标本的取材 |
3.7.2 免疫荧光染色标本的取材 |
3.8 Western Blot定量检测蛋白质含量 |
3.9 免疫荧光染色法及双染法 |
3.10 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疼痛行为学测定结果 |
4.1.1 机械痛阈测定结果 |
4.1.2 热痛阈测定结果 |
4.2 Western Blot蛋白定量检测结果 |
4.2.1 趾部切口后大鼠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
4.2.2 鞘内注射PPF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
4.2.3 鞘内注射U0126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
4.2.4 鞘内注射PPF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
4.2.5 鞘内注射U0126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
4.3 免疫荧光染色及双染观察结果 |
4.3.1 趾部切口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活化 |
4.3.2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神经元、胶质细胞的活化 |
4.3.3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ERK1/2的磷酸化 |
4.3.4 鞘内注射PPF或U0126后脊髓TNF-α和COX-2的表达 |
4.3.5 p-ERK1/2在脊髓表达的细胞定位 |
第五章 讨论 |
5.1 疼痛行为学 |
5.2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 |
5.3 免疫荧光共染 |
第六章 结论 |
创新性 |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2 技术路线图 |
附录3 行为学测量von Frey纤维丝阳性/阴性对应κ值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脊髓CXCL13/CXCR5 信号通路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脊髓胶质细胞在CXCL13/CXCR5 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脊髓CXCL13/CXCR5 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ER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癌痛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ROLES OF SPINAL PROTEIN KINASES IN BEE VENOM-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AND HYPERALGESIA(论文参考文献)
- [1]趋化因子CCL3在病理性疼痛和阿片耐受中的作用[J]. 李凤娇,史永慧,王冬梅.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1(08)
- [2]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D]. 首运凤.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3]NR2B棕榈酰化和去神经支配在大鼠慢性缺血后疼痛中的作用[D]. 刘庆.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脊髓COX和PGD2在芬太尼诱发小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D]. 王仲菲.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芍药苷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D]. 程艳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杏仁核中央核外侧包膜区mGluR5在阿片诱导痛觉过敏大鼠兴奋性突触传递中的作用[D]. 张泽茹.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虾青素通过诱导HO-1表达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D]. 张晶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8]切口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ERK1/2与丙戊茶碱镇痛机制研究[D]. 金旭. 兰州大学, 2019(09)
- [9]脊髓CXCL13/CXCR5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分子机制研究[D]. 夏玉中. 郑州大学, 2019(07)
- [10]右美托咪定复合纳布啡预处理对瑞芬太尼术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影响[D]. 韩梦丽. 郑州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