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论文文献综述)
战宇彤[1](2020)在《敦煌本《老子》俗字历史层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敦煌本《老子》俗字数量众多,这些俗字反映出汉字在隶变和楷化等重大汉字形体结构变革中的状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使用历史层次分析法,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汉字字形,分析敦煌本《老子》中俗字的历史层次及发展脉络,以达到对俗字追远溯源的目的。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敦煌本《老子》文本特征及版本等情况予以概述,并作叙录具体介绍研究中所用到的敦煌本《老子》写卷。第二章介绍了俗字和俗字的历史层次等概念,首先明确了俗字的定义并辨析了俗字与正字、讹字、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关系,其次界定了什么是俗字的历史层次,说明了历史层次与历史层次分析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提出了分析俗字历史层次的程序。第三章首先介绍了俗字的概念性历史层次体系,然后从敦煌本《老子》中选取四十余个俗字,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分析这些俗字的历史演变进程。第四章结合第三章对俗字的历史层次分析,总结出敦煌本《老子》俗字系统的演变规律,即敦煌本《老子》俗字系统是一个有序异质的结构体,每个俗字和构件都是一个异质个体,这些异质个体组成的整体按照层次规律发展变化。在这个结构体中,正俗字字形因其不同的性质在汉字系统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换着身份。
段凯[2](2018)在《《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文中研究说明《古文四声韵》一书是夏竦编写,成书於北宋庆历四年的一本传抄古文字书。自成书以来,历代评价不一,直至近代亦不受重视。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古文字材料的大量出土,特别是战国简帛文献的面世,众多学者依靠传抄古文对古文字中的疑难字做出了正确的考释。自此以後,包括《古文四声韵》在内的传抄古文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然而,这麽重要的一本字书,迄今为止没有一本着作或学位论文对其进行逐字的校对和注释。本文拟在各家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於出土古文字,对全书的第一至四卷进行逐字校注。在具体的校注之前,本文的第一章对《古文四声韵》一书的成书背景,《古文四声韵》一书的定名、版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版本学上的考察与梳理。然後选取字形更为准确,价值更大的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配抄本为校注底本,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汪启淑刻本为参校本。《古文四声韵》一书共五卷,本文按照是书的原始分卷,从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是具体的校注内容。在具体的校注中,本文以出土古文字字形为核心,首先对不同版本所录字形进行比对、印证,辨析版本间的优劣,考察古文形体的来源。在辨析出古文形体後,利用古音学的知识考证古文与字头之间的关系。在每一条注释的後面附加对应的出土古文字字形表,以便直观地呈现出土古文字与传抄古文之间的字形及演变关系。本文在具体的校注过程中,广泛而全面地吸收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将古文字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注释中。在注释的过程中,对书中“嵩”、“龚”、“昬”、“还”、“使”、“所”、“礼”等数十个疑难传抄古文做出了新的考释。本文的第六章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考释成果,进行详细考证。本文的正文部分凡五十余万字,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亦多有发明,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可信并且便於利用的《古文四声韵》校注本。
张冬冬[3](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赵茂林[4](2004)在《两汉三家《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代传《诗》者主要有四家,其中鲁、齐、韩合称三家《诗》,其文本、诗说皆已亡佚。不过,南宋王应麟就已开始辑佚三家《诗》,清代学者更是多方搜罗,熹平《石经·鲁诗》残石也时有发现,所以三家《诗》文本、诗说的面貌还是略可得见的。三家《诗》的材料除了可用于《诗经》的校勘、训诂、意旨把握外,更有经学史、文化史研究的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清代学者虽然作了大量的三家《诗》研究工作,但由于过分强调今古文经学的区别、师法和家法的绝对性、三家《诗》之间的同一性,其研究也就不见得客观,也就有必要重新考察三家《诗》的有关问题。 《诗经》的一些篇章在春秋前期已开始流传,其成编主要得力于太师的教学,不过其可能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编订。春秋时期,《诗经》主要应用于乐工在各种礼仪场合的演奏中和列国公卿的聘问中。春秋末期,孔子以《诗》作为教授弟子的教材,于是其成为儒家递相传习的典籍。但儒家之外,战国各家也多传习。秦始皇“焚书坑儒”,禁语《诗》、《书》,《诗经》的流传受到巨大的冲击,不过其仍在各地以一种地下的方式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因而到汉代,由于其流传区域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诗》本。 把出土资料、先秦传世文献所引诗句与汉代四家《诗》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战国时期到汉初,《诗经》文本基本稳定,四家《诗》的文本来源是相同的。四家《诗》的异文,一部分来自先汉,也有一部分为汉代的产物。汉代四家《诗》分派应该主要在战国晚期至汉初这一段时间,差异也可能主要在这一段时期内形成。四家《诗》的文本,应该是在汉惠帝解除“挟书律”后,由讽颂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中,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 对《诗经》词句、诗意的解释和时代、作者的明确,在春秋列国公卿引诗时已有所注意,孔子、孟子、荀子在《诗经》研究的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还有不少知名、不知名的学者致力于《诗经》词句的研究。汉代四家《诗》继承了先秦的研究成果,虽然对具体材料的取舍不同,但继承方式却是相同的,即皆采取照抄、照搬的形式,说明汉代四家《诗》诗说有不少是在汉代拼凑而成的。当然,其诗说可能有一部分传自先师,但数量不多,主要是训诂材料。而先师,大致可以断定为秦朝不知名的儒者,但各家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往往附会其学传自子夏、荀子之类的名儒,实际为不实之词。 三家《诗》与《毛诗》在文本上有差异,这差异表现在篇题、篇次、章次、句数、语序、字数、用字上,而尤以用字的差异大。而用字上的差异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除了诵读外,师承、记录、文字演变、流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等也是使其致异的主要原因。再从分卷、篇数、章数上来看,四家《诗》没有太大的差别。就有差异的几项来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式上的,其所表达的意义却没有什么不同,即使有,也不大。所以,三家《诗》的文本面貌和《毛诗》应该是大体相同的,在文本上没有显着的今文、古文之分。 三家《诗》诗说虽然残缺,但就所使用的一些理论范畴来看,也有建立其侄释系统的努力。《鲁诗》有“四始”说,实际是对《诗》依内容进行了分类:《齐诗》翼氏学有“五际”说,则把《诗》篇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由周代的政治兴废来对二《雅》内容进行把握;翼氏学又有“诗之为学,情性而己”的说法,虽也与阴阳五行不无关系,但其的提出也是由对《诗》篇情性内容的认识分不开。 把三家《诗》与《毛诗》比较,四家在训话上虽有异同,但训话水平大致接近;在义理发挥方面,四家皆以美刺言《诗》、以事证《诗》,但其中又有差异,四家对具体 《诗》篇所定美刺之旨有别,对具体《诗》篇认定的时代、作者也有差别。并且,在以事证《诗》方面,三家“采杂说”的倾向比较突出,而《韩诗》尤其突出;《毛诗》则《诗》中求史的倾向明显。 就四家与阴阳五行、俄纬的关系来说,四家皆有以阴阳五行观念释《诗》之例,而俄纬盛行后,四家学者也多受其影响,但比较而言,《齐诗》与阴阳五行、徽纬之关系较为密切。 四家说《诗》特点,简要说来,《毛诗》《诗》中求史,且系统完善;《鲁诗》说《诗》近于质实;《齐诗》与阴阳五行关系密切,且以地理、风俗说《诗》;《韩诗》多“采杂说”,善“推诗之意”o 由三家《诗》的学者数量来看,西汉时期,《鲁诗》传播较盛,但从不同时期学者数量的变化来说,其在三家中的传播优势主要在文帝到宣帝时。宣成之世,则《齐诗》崛起。《韩诗》的传播也在西汉后期逐渐转盛。于是,在西汉后期实际上形成了三家竞丽的局面。东汉时期,整体上,《韩诗》传播占优。但在前期,三家的传播都较盛。不过,东汉中后期齐、鲁两家逐渐衰落,而《韩诗》仍保持较好的传播态势。.就三家《诗》的传播区域来看,都有从其创始人之地逐渐扩张的特点,但具体来说, 《鲁诗》鲁人研习者较多,《齐诗》齐人研习者较多。不过,以鲁学、齐学涵盖《鲁诗》、《齐诗》的传播不见得行得通。鲁人也有习《齐诗》与《韩诗》者,齐人也有习《鲁诗》与《韩诗》者,且数量比较多。 三家《诗?
杨守俊[5](2002)在《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1年荆门市中考语文试卷,继承了1998年以来中考改革的优势和特色,突出了阅读和写作两大主体内容,把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放在了重要位置。试卷还进一步简化了结构,减少了考试题量,缩小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在中考语文改革的路上又迈出了新的可喜的步伐。
二、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本《老子》俗字历史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有利于俗字研究追远溯源 |
(二)有利于认识俗字系统的网状层次结构 |
(三)有利于揭示正字和俗字深层流变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一)敦煌本《老子》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俗字历史演变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历史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敦煌本《老子》体例概述 |
第一节 文本特征与版本情况 |
一、文本特征 |
二、版本情况 |
第二节 敦煌本《老子》叙录 |
第二章 从历史层次看俗字 |
第一节 俗字概念 |
一、俗字定义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俗字的历史层次 |
一、俗字历史层次的界定 |
二、俗字的具体性历史层次 |
三、俗字的概念性历史层次 |
四、分析俗字历史层次的程序 |
第三章 敦煌本《老子》俗字历史层次分析 |
第一节 历史层次分析案例 |
第二节 案例中俗字的历史演变特征 |
一、隶变和楷化是生成俗字的主要动力 |
二、俗字多以小篆和秦系文字为最早原型 |
三、早期层次积滞构件多构成楷体正字 |
第四章 敦煌本《老子》俗字演变规律 |
第一节 有序异质规律 |
一、俗字个体独特的演变路径 |
二、俗字系统层次演变规律 |
第二节 正俗流变规律 |
一、正俗字关系对转 |
二、正俗字性质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凡例 |
引书简称表 |
第一章 夏竦与《古文四声韵》 |
1、夏竦其人 |
2、《古文四声韵》的成书背景 |
3、《古文四声韵》的定名 |
4、《古文四声韵》的流传及版本 |
第二章 《古文四声韵》卷一校注 |
上平声 凡二十九韵 |
第三章 《古文四声韵》卷二校注 |
下平声 凡三十韵 |
第四章 《古文四声韵》卷三校注 |
上声 凡五十六韵 |
第五章 《古文四声韵》卷四校注 |
去声 凡六十韵 |
第六章 《古文四声韵》疑难字考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考释六篇 |
1、应侯视工簋盖铭“(?)氒众(?)”考 |
2、清华五拾遗 |
3、释清华简第六册中的“(?)”字 |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补释 |
5、读清华简第七册札记二则 |
6、《银雀山汉墓竹简》兵书类文献校读札记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
5.2.1 敦煌汉简部分 |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
5.2.3 居延汉简部分 |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
馀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着、论文目录 |
(4)两汉三家《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两汉三家《诗》研究的意义 |
一、 三家《诗》的材料利于《诗经》研究的深入 |
二、 三家《诗》遗说中保存不少有关古代神话、风俗的材料 |
三、 三家《诗》研究在经学史上的意义 |
第一章 两汉三家《诗》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清代以前三家《诗》研究 |
一、 宋代的疑经思潮与三家《诗》辑佚的开始 |
二、 王应麟《诗考》 |
三、 元、明两代的三家《诗》研究 |
第二节 清代的三家《诗》研究 |
一、 清代前期的三家《诗》研究 |
二、 清代后期的三家《诗》研究 |
第三节 现、当代的三家《诗》研究 |
第四节 清代学者三家《诗》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强分今古 |
二、 胶固师法、家法 |
三、 三家同体论的诞妄 |
第二章 三家《诗》渊源考论 |
第一节 三家《诗》文本来源 |
一、 文本与诗说的问题可以分别分析 |
二、 先秦时期《诗经》文本的状况 |
三、 “秦火”之后《诗经》得以保存的原因 |
四、 先秦典籍、出土材料所引《诗》句与三家《诗》文比照 |
第二节 三家《诗》诗说来源 |
一、 先秦《诗经》研究概述 |
二、 先秦典籍、出土资料解《诗》与四家《诗》诗说 |
三、 荀子与四家《诗》 |
第三章 三家《诗》的文本面貌 |
第一节 三家《诗》的分卷、编次、篇数、篇题、分章、句数 |
一、 分卷 |
二、 编排顺序 |
三、 篇数 |
四、 篇题 |
五、 章数、章次 |
六、 句数、句序及句读 |
七、 字数 |
第二节 四家《诗》的文本性质 |
一、 四家《诗》文本性质的争论 |
二、 四家《诗》用字比较 |
三、 三家《诗》用字规律及四家《诗》文本性质 |
第四章 三家《诗》诗说的特点 |
第一节 三家《诗》诗说的理论范畴 |
一、 《鲁诗》“四始”及其理论意义 |
二、 《齐诗》“翼氏”学之“四始”、“五际” |
三、 《齐诗》情性论 |
第二节 四家《诗》诗说异同比较 |
一、 字词训释 |
二、 义理发挥 |
三、 四家《诗》与阴阳五行、谶纬的关系 |
第三节 三家《诗》诗说的特色 |
一、 《鲁诗》近于质的特点 |
二、 《齐诗》以地理、风俗说《诗》的特点 |
三、 《韩诗》“推《诗》之意”的特点 |
第五章 三家《诗》的知名学者及其着述 |
第一节 三家《诗》的知名学者 |
一、 三家《诗》学者与三家《诗》的传播 |
二、 三家《诗》的传承及其师法、家法问题 |
三、 四家《诗》学者间的交流 |
第二节 三家《诗》着述考述 |
一、 三家《诗》亦有《序》 |
二、 三家《诗》的其他解经之作 |
第六章 三家《诗》的流变(未打印) |
第一节 西汉政治、文化环境与三家《诗》的发展 |
第二节 东汉政治、文化环境与三家《诗》的衰落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四家《诗》异文对照表(示例) |
二、 四家《诗》诗旨对照表(未打印) |
三、 三家《诗》学者生平简表(未打印) |
四、 三家《诗》学者传承表(未打印) |
致谢 |
四、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本《老子》俗字历史层次研究[D]. 战宇彤.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D]. 段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4]两汉三家《诗》研究[D]. 赵茂林. 扬州大学, 2004(04)
- [5]2001年荆门市语文卷小析[J]. 杨守俊. 试题研究,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