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光[1](2021)在《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欢喜岭油田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生-储-盖组合条件优越,发育翘倾断块披覆型复式圈闭带和9种圈闭类型。优质的生-储-盖条件保证了欢喜岭地区大规模油气成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斜坡构造是欢喜岭油田油气运聚的指向区,流体包裹体分析指示多期油气充注,主要成藏期为沙河街组三段和东营组沉积期。依托复式油气成藏理论,欢喜岭地区发现稀油、稠油多种油气藏类型,油气储量规模达5×108t。针对油田油藏埋藏跨度大、含油层系多、非均质性严重、油品类型多样的特点,在预探阶段形成多批次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基于地质模型的薄储层反演技术,提高了油层解释精度;在开发阶段形成稠油蒸汽驱物理模拟技术、热采稠油油藏精细描述技术、普通稠油蒸汽吞吐技术、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并配套完善了稠油分注、选注、防砂、举升等工艺技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为欢喜岭油田高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韩爽[2](2020)在《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热采形式,在稠油油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埋藏深、粘度大、地层压力高的深层稠油油藏,常规蒸汽吞吐注汽困难,有效开发难度大。相较于常规蒸汽吞吐,超临界蒸汽吞吐的注入性更强,对稠油具有改制作用,更适应稠油开采。超临界蒸汽具备较高注入压力、对有机物的高溶解特性以及优良的导热性能,能够弥补饱和蒸汽不足的缺陷。对于原油粘度特别大、储层埋藏深、原始地层压力较大、吸汽能力弱、注汽困难的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能够满足其开采需求。为了实现稠油储量经济有效动用这一目标,本文以G21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驱油机理实验以及驱油效果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综合现有矿场试验认识,给出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界限。通过临界热力学、流变学以及稠油热采等领域内相关知识,分析超临界蒸汽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利用室内物理实验确定稠油的组成、粘度以及流变性变化规律,确定超临界蒸汽可以将稠油中重组分转化为轻组分,从而降低稠油粘度;超临界蒸汽吞吐高压注入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超临界蒸汽优良的导热性能有助于扩大加热范围等机理。建立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开发因素和地质因素对超临界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进行主控因素分析,确定超临界蒸汽吞吐各主控因素共同作用时对产油量的影响权重和影响次序为:注汽温度>注汽压力>周期注汽量>渗透率>原油粘度>注汽速度。结合现有超临界蒸汽吞吐矿场试验,分析储层构造、非均质性、注入参数等因素对超临界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评价超临界蒸汽吞吐适应性并优选超临界蒸汽吞吐参数,确定合理注入方案。
师壮明[3](2019)在《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和常规油气资源量的减少,国家越来越重视超稠油的开发利用。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作为开发超稠油的前沿技术,其通过蒸汽腔的持续扩展加热冷油区,在蒸汽驱替、重力作用下原油下泄,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因此,研究SAGD技术对于超稠油油藏的开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辽河油田某一区块,其储层发育着低物性段,先期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后转为SAGD开发。但由于储层发育着低物性段,其物性较差,造成SAGD蒸汽腔无法持续纵向扩展,其上方原油动用程度低,因而提出采用酸化压裂技术改造低物性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目标区块的低物性段特征进行研究,找到识别低物性段的方法,根据低物性段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突破时间指标对研究区块的低物性段划分为三类。然后以双水平井SAGD为例,根据目标区块地质特征、地震资料、钻井数据等,建立出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储量拟合误差为1.26%。再根据地质建模成果,利用CMG软件建立该区块的数值模型,并在模型中对低物性段所在的小层进行纵向加密来精确反映低物性段展布及垂向上的非均质性,完成全区及单井的历史拟合,分析低物性段对剩余油的影响。然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对低物性段酸压改造,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采用控制变量法来优化裂缝条数,裂缝半长、缝宽及酸用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定量评价裂缝条数,裂缝半长、缝宽与酸用量对酸压后产能的主次顺序与显着程度,然后从蒸汽腔形态、波及系数来评价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效果,得到一些指导目标区块低物性段酸压设计的结论,为目标区块合理的酸压改造低物性段提供科学依据。
王晨[4](2019)在《扶余油田东探36区块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文中认为吉林扶余油田现今产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单井产量低、采出程度相对较低、含水较高;同时扶余油田东探36区块地面脱气原油性质具有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的特点,属于普通稠油。采出程度更低,基础地质研究较少。随着油田开发方式的转变,且长期低于饱和压力开发,导致原油粘度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油田现状,探索基于油藏地质研究的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以转变开发方式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十分必要。论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开发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作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从研究区实际情况入手,开展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刻画、测井二次解释、精细储层地质建模、储量复算以及油藏数值模拟。论文采用了“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储层对比方法,根据伽马曲线及电阻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按照沉积旋回从大到小将扶余油层划分为四个砂组13个小层;从区域沉积背景入手,通过岩心观察及分析化验资料,确定了扶余油层是弱氧化-弱还原模式下的三角洲沉积,其中第1、第4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第2、第3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之后依靠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完成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各类微相的测井典型曲线图,并依据测井相分析确定砂体的微相类型和平面展布规律,采用剖面与平面相互结合的方式对每个沉积单元的空间展布进行刻画;通过测井资料二次解释,建立了泥质含量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以及饱和度模型,为地质建模提供精确的测井数据;随后利用PETREL建模软件,采取随机建模方法对研究区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在3、5、6、7、8、11、13小层发育,集中在注采不完善或井网未控制的区域。同时还提出了以注入降粘剂为主的开采方案建议。
王磊[5](2018)在《稠油油藏注蒸汽转火驱驱油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稠油油藏注蒸汽热力采油中后期油汽比急剧下降,含水上升,经济效益变差。油价急剧下跌导致大多数注蒸汽热采开发项目关停,但此类油藏依然有大量的原油滞留在地层无法开采。因此,亟待一种高效经济的开发方式来开采此类稠油油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油层物理、油藏工程、热工基础、渗流力学、热力采油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标调研分析、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油藏工程计算、数值模拟计算等手段,探讨了稠油油藏注蒸汽热力开发后转火烧的开发机理及相关应用。总结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油藏特征和注蒸汽开发存在问题,采用对标调研、物理模拟、实例分析、参数类比等方法,测定了不同接替方式的驱油效率,并通过油藏工程方法预测不同开发方式的采收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火烧油层是适应范围最广、开发效果最佳的接替开发技术。利用燃烧管中途灭火实验,分析了燃烧管注入端到产出端沿程含油饱和度场、温度场、流体分布及燃烧后含油砂体分布等特征,结合火烧烟气流动规律,对燃烧区带进行了划分;并通过进行火烧油层次生水影响实验研究,对比不同条件下燃烧物性参数,探讨了次生水对火烧油层开发效果及地质模式的影响。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测取了稠油油样与不同气体(CO2、N2、混合气)在不同压力、温度下的PVT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火烧油层中烟气流动特性高温高压可视化实验,进而从稠油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机理,PVT特性,以及烟气微观流动特性等方面研究了稠油油藏火烧油层高效开发机理。针对胜利油田某区块,通过研究目的区块开发状况,剩余油分布,确定了火烧油层接替开发技术,并采用物理模拟研究了该区块原油燃烧基本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该油藏火驱开发最优井网及注采参数。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机理,对稠油油藏开发后期火驱接替注蒸汽开发油藏的推广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袁丹丹[6](2017)在《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注蒸汽热采是当前稠油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在此过程中蒸汽易沿高渗层窜流并发生粘性指进,从而导致驱油效率低下,最终采收率不高。H-1井区齐古组属于中孔中渗的岩性构造稠油油藏。该区块探明地质储量732万吨,动用储量328万吨,区块目前采用注蒸汽吞吐开发,受汽窜严重、含水率高、开井率低等影响,区块开发效益低下,采出程度仅15.8%。本文以H-1区为例对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应技术措施以提高采收率,对改善该区块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积极参考和重要借鉴。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区块的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动态情况及低效生产因素的分析,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油藏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岩石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特征和油藏特征的地质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质基础;并从区块开发历史到目前的生产动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区块当前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质基础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低效生产的因素。对研究区进行开发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明确了制约区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油层厚度和原油粘度、吞吐注汽参数、开发井网等。针对制约该区块开发效果的各因素,提出了三种提高采收率的治理方案:a.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分别提出了当前注汽模式下的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和注汽压力优化;以及改进的注汽模式,包括面积组合式注汽、一注多采、交迭吞吐等模式。b.汽窜治理,分别从汽窜通道产生、识别、描述进行了研究,指导实践中尽早发现汽窜以提前治理减少损失。c.井网加密,结合当前注汽模式下的加热半径模拟和新疆油田其它区块加密案例、及本区块已实施的加密区域生产动态分析,证明了加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薛宗占[7](2013)在《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辽河油田蒸汽吞吐后的深层块状稠油油藏,平面和纵向动用程度已经较高、稠油井面临低产、低油气比、低效和剩余油分布零散的开发局面,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开采方式转换的状况,提出应用重力火驱作为下一步转换的开发方式。本文通过对世界上火烧油层和重力火驱开发技术调研分析,目前重力火驱—THAI技术主要应用在块状浅层超稠油油藏上。而对辽河油田已经经过多轮次吞吐开发的深层块状普通稠油藏,储层非均质性都很严重,所以重力火驱是否适合以及参数设置如何优化都是需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力火驱油藏适应性研究,从油层厚度、油藏类型、油藏物性以及油藏非均质性和隔夹层特征方面,论述了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并最终得到适合重力火驱稠油油藏筛选标准。在火驱室内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物模和热采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重力火驱数模模型,对重力火驱的参数优化和调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侧向重力火驱较THAI技术更适应于已吞吐开发的块状稠油油藏,并且根据跟踪数模研究结果,指出对重力火驱过程中湿烧段塞是比干烧更好的燃烧模式,同时证实重力火驱的焦炭模式燃烧更充分。通过对多轮次吞吐后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直井火烧油层先导试验的评价,指出在火烧过程中油层内燃烧前缘推进沿着井距小、储层物性好、地层亏空大的方向推进速度快。火线平面上推进速度不均匀,纵向上气窜、气体超覆导致火线波及效率低。进一步为重力火驱在该类油藏实施指明方向。通过对侧向重力火驱先导实验井组实施分析,水平井平均日产液7.3t,平均日产油4.4t,见到良好效果并对重力火驱监测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说明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是一个有效的开发方式,它可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区块采收率。综上所述本文在对现有重力火驱技术分析基础上,建立了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筛选标准,并应用物理模拟和热采数值模拟方法对重力火驱参数优化调整进行研究,为已吞吐开发的厚层块状稠油藏转侧向重力火驱奠定基础,必将为下一步辽河油田稠油藏转换开发方式做出贡献。
李爽[8](2013)在《辽河油田欢616区块莲花油层精细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文中认为稠油资源在世界石油资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常规原油储量递减的加快,稠油开采的重要性日益显着。中国石油产量的70%仍然来自老油田,其剩余可采储量仍相当可观。面对油田日益老化、潜力巨大、三次采油适用范围有限且成本相对较高的现实,水平井技术是90年代世界油田开发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已成为提高油层储量动用程度及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老油田利用水平井进行“二次开发”成为一种趋势。稠油的粘度高、开采难度大,对于底水油藏欢616莲花油层来说,直井开发导致底水锥进,油井水淹严重,区块开发效果差。该区块自1997年投产以来,由于底水快速侵入和井型适应性等原因,造成生产井过早水淹,采出程度仅16.48%,而井间部分构造高部位经侧钻证实仍存在剩余油。为挖掘区块潜力,提高莲花油层最终采收率,有必要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及二次开发部署的研究。基于此针对欢616区块莲花油层底水块状油藏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结合测井、录井及生产动态等相关资料重新绘制构造图,寻找局部构造高点;通过利用四性关系重新划定油水层,总结油井生产规律,分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块水淹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其它块状底水油藏水淹规律的理论,形成该区块油井底水锥进水淹形成规律,进而研究出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根据研究结果部署水平井进行二次开发部署,为区块的长效开发提供保障。
张良[9](2012)在《高升油田砂岩底水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研究——以高18块莲花油层Ⅴ砂体为例》文中认为高升油田主要开发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莲花油层,油藏类型为砂岩底水稠油油藏,目前多采用蒸汽吞吐或注水开发,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凸显"两低、一高"的开发矛盾,严重制约了油田开发,油藏处于低速开采状态。本文以高升油田高18块莲花油层Ⅴ砂体为例,在对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油藏特点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重构井网的二次开发思路,旨在探索高升油田开发中后期合理的开发方式。
江琴[10](2011)在《高246块莲花油层精细油藏描述》文中研究说明辽河油田高246块莲花油层属于厚层块状砂砾岩底水稠油油藏。受油水粘度比高、储层非均质性强及出底水等因素制约,采用直井注水开发水窜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采油速度低、达不到标定采收率。本文作者综合运用现代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以及油藏工程等理论和方法,结合钻井、录井、测井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雷家地区莲花油层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以及油水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数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了高246块莲花油层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提出了井网调整建议,为该区下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应用于现场效果十分显着,方案部署水平井33口,目前已实施20口并投产,水平井平均单井水平段长度290m,油层钻遇率93.8%。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油19.5t,首轮周期产油1800~2500t,是周围直井的2~3倍。断块开发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日产油由83t/d上升到220t/d,采油速度由0.17%提高至0.45%,综合含水由71.2%下降至58.4%,预计采收率可提高5个百分点。水平井全部实施后,产量可达到350t以上,实现全区高效开发,并通过不断进行开发调整和措施挖潜,增加可采储量90×104t。
二、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开发概况 |
1.1 勘探概况 |
1.2 开发概况 |
2 成藏地质条件 |
2.1 西部凹陷构造沉积演化 |
2.1.1 初始裂陷期 |
2.1.2 强烈深陷期 |
2.1.3 持续裂陷—衰减期 |
2.2 烃源岩条件 |
2.2.1 生油层厚度大、分布广 |
2.2.2 生油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
2.2.3 烃源岩热演化环境优越 |
2.3 储集层条件 |
2.3.1 沉积体系规模相对较大,砂体厚度大 |
2.3.2 沉积体系类型多 |
(1) 沙四段 |
(2) 沙三段下亚段 |
(3) 沙三段中亚段 |
(4) 沙三段上亚段 |
(5) 沙二段 |
(6) 沙一段 |
2.3.3 沉积体物性好 |
2.4 盖层条件 |
2.5 圈闭条件与油气运移 |
2.5.1 断裂输导体系 |
2.5.2 圈闭特征及类型 |
2.5.3 成藏期次 |
2.6 油气藏特点 |
2.6.1 油气藏类型 |
2.6.2 油品类型以普通稠油和特稠油为主 |
3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
3.1 地震资料处理及储层预测配套技术 |
3.1.1 多批次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解释技术 |
3.1.2 基于地质模型的薄储层反演技术 |
3.2 稠油热采室内实验技术 |
3.2.1 稠油疏松和松散岩心处理和分析技术 |
3.2.2 蒸汽驱比例物理模拟技术 |
3.3 稠油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
3.3.1 中—深层稠油地质体分类评价技术 |
3.3.2 井间地震连续性评价与渗流屏障描述技术 |
3.4 中—深层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技术 |
3.4.1 蒸汽吞吐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
3.4.2 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 |
3.4.3 加密调整技术 |
3.4.4 蒸汽吞吐配套工艺技术 |
3.5 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技术 |
3.5.1 中—深层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
3.5.2 中—深层蒸汽驱剩余油分布定量描述技术 |
3.5.3 中—深层蒸汽驱跟踪调整技术 |
3.5.4 中—深层蒸汽驱细分层注汽技术 |
3.5.5 中—深层蒸汽驱高温举升技术 |
6 结 论 |
(2)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现状 |
1.2.2 超临界蒸汽热物性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区块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地层及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岩石特征 |
2.2.2 储层物性特征 |
2.3 油藏类型 |
2.4 油气藏流体特征及温压系统 |
2.4.1 流体性质 |
2.4.2 油藏压力和温度 |
2.5 区块开发简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3.1 超临界蒸汽热物理性质研究 |
3.1.1 超临界蒸汽的密度与比容变化特征 |
3.1.2 超临界蒸汽的焓值变化特征 |
3.1.3 超临界蒸汽的介电常数变化特征 |
3.2 超临界蒸汽吞吐机理研究 |
3.2.1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产油量对比 |
3.2.2 原油族组分变化分析实验 |
3.2.3 原油流变性研究实验 |
3.2.4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温度及压力对比 |
3.2.5 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 |
3.4 不同超临界参数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1 温压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2 原油粘度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3 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率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1 超临界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建立 |
4.1.1 岩石流体物性分析 |
4.1.2 油藏模型初始化 |
4.2 储量及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2.1 储量拟合 |
4.2.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4 油藏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油藏地质因素 |
4.4.2 油藏开发因素 |
4.4.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参数优选 |
5.1 G21区块目前超临界注汽参数开发效果评价 |
5.1.1 注汽温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2 注汽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3 注汽速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4 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5 回采水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6 区块辅助效果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2 G21区块注汽参数优选 |
5.2.1 注汽温度优选 |
5.2.2 注汽压力优选 |
5.2.3 注汽速度优选 |
5.2.4 周期注汽量优选 |
5.3 超临界蒸汽吞吐层、井优选研究 |
5.3.1 根据温度损失进行选层 |
5.3.2 根据油藏非均质性进行选层 |
5.3.3 根据储层物性进行选层 |
5.3.4 根据隔夹层厚度进行选层 |
5.3.5 根据原油粘度进行选层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馆陶油层SAGD区域研究 |
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
2.1.1 地层层序 |
2.1.2 层组划分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集层特征 |
2.5 油水分布特点及油藏类型 |
2.5.1 油水分布特点 |
2.5.2 油藏类型 |
2.6 流体性质 |
2.6.1 原油性质 |
2.6.2 地层水性质 |
2.6.3 地层压力与温度 |
2.7 工区开发状况 |
第三章 低物性段特征研究及识别方法 |
3.1 低物性段的成因 |
3.2 低物性段特征研究 |
3.2.1 低物性段物性特征 |
3.2.2 低物性段电性特征 |
3.3 低物性段识别方法 |
3.4 低物性段分类 |
第四章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 |
4.1 数据准备 |
4.2 精细构造模型 |
4.3 沉积相模型 |
4.4 属性模型 |
4.4.1 孔隙度模型 |
4.4.2 渗透率模型 |
4.4.3 含水饱和度模型 |
4.5 储量拟合 |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资料准备 |
5.2 油藏模型初始化 |
5.2.1 数值模型步骤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油藏参数优选 |
5.2.4 模型建立 |
5.2.5 初始化储量拟合 |
5.3 历史拟合 |
5.3.1 全区拟合结果 |
5.3.2 单井拟合结果 |
5.4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六章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 |
6.1 酸压处理的特点与原理 |
6.2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优化设计分析 |
6.2.1 模拟计算条件的设定 |
6.2.2 裂缝条数影响分析 |
6.2.3 裂缝半长影响分析 |
6.2.4 裂缝宽度影响分析 |
6.2.5 酸用量影响分析 |
6.3 酸压参数正交试验设计 |
6.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6.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4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效果评价 |
6.4.1 对蒸汽腔形态的影响 |
6.4.2 对波及系数的影响 |
6.5 开发指标预测 |
认识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扶余油田东探36区块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稠油油藏剩余油研究现状 |
0.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
0.2.2 稠油开采方法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工区概况 |
1.1 油藏地质情况 |
1.2 开发现状 |
第二章 稠油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2.1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1 地层划分 |
2.1.2 连井地层对比 |
2.2 精细沉积微相研究 |
2.2.1 区域沉积背景 |
2.2.2 岩心观察与描述 |
2.2.3 沉积微相划分 |
2.2.4 平面、剖面结合刻画沉积砂体 |
第三章 测井资料二次解释 |
3.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3.2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3.3 孔隙度解释模型 |
3.4 渗透率解释模型 |
3.5 饱和度解释模型 |
第四章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4.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选择 |
4.1.1 三维随机建模方法的分类 |
4.1.2 地质建模方法的选择 |
4.2 三维地质模型的准备 |
4.2.1 数据准备 |
4.2.2 网格设计 |
4.3 三维地质模型 |
4.3.1 三维构造建模 |
4.3.2 泥质含量建模 |
4.3.3 储层物性建模 |
4.4 储量复算 |
4.4.1 有效厚度 |
4.4.2 储量计算 |
第五章 稠油剩余油预测方法与分布规律 |
5.1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
5.1.1 模型粗化 |
5.1.2 储量拟合 |
5.1.3 岩石与流体参数选取 |
5.2 油藏历史拟合 |
5.2.1 历史拟合基本思路 |
5.2.2 工作制度 |
5.2.3 可调范围 |
5.2.4 拟合方法 |
5.2.5 算法选择 |
5.2.6 拟合步骤 |
5.2.7 全区拟合 |
5.2.8 单井拟合 |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1 储量动用规律 |
5.3.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稠油油藏注蒸汽转火驱驱油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技术 |
1.2.2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火烧油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火烧油层现场试验研究现状 |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逻辑框图 |
第2章 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开发技术适应性研究 |
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特征及存在问题 |
2.1.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特征 |
2.1.2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存在问题 |
2.2 稠油油藏注蒸汽后高效开发技术潜力研究 |
2.2.1 稠油油藏不同开发方式适用范围研究 |
2.2.2 稠油油藏不同开发方式驱油效率研究 |
2.2.3 稠油油藏注蒸汽后转不同驱替方式采收率预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油藏火烧油层地质物理模式研究 |
3.1 火驱过程中化学反应机理 |
3.2 火烧油层区带特征及区带划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注蒸汽后火烧油层次生水影响实验研究 |
3.3.1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油藏火烧油层高效开发机理研究 |
4.1 稠油-烟气PVT特性研究 |
4.1.1 稠油基础物性研究 |
4.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3 实验方案与步骤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火烧油层中烟气流动特性研究 |
4.2.1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 |
4.3 火烧油层驱油机理 |
4.3.1 油品改质降粘机理 |
4.3.2 化学产热降粘机理 |
4.3.3 蒸汽(过热蒸汽)驱替作用 |
4.3.4 烃类混相驱油机理 |
4.3.5 烟气驱油、携油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稠油油藏转火驱技术研究 |
5.1 典型油藏地质概况 |
5.2 典型油藏吞吐阶段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历史拟合 |
5.2.3 蒸汽吞吐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 典型油藏转火驱适应性分析 |
5.3.1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
5.3.2 继续注蒸汽开发效果预测 |
5.3.3 转火驱可行性分析 |
5.4 典型油藏转火驱数值模型建立 |
5.4.1 燃烧动力学参数确定 |
5.4.2 考虑泡沫携油机理的数值模型参数设置 |
5.5 典型油藏转火烧油层井网优化及参数设计 |
5.5.1 井网井距设计 |
5.5.2 注采参数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蒸汽驱效果改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特征研究 |
2.1 地层特征与小层划分 |
2.2 构造特征研究 |
2.2.1 区域地层构造特征 |
2.2.2 研究区油藏构造特征 |
2.2.3 三维构造解释 |
2.3 储层岩石特征 |
2.4 储集空间类型及结构 |
2.5 沉积特征研究 |
2.5.1 沉积环境特征 |
2.5.2 沉积相标志 |
2.5.3 沉积相分布特征 |
2.5.4 沉积相与储层及油气分布关系 |
2.6 油藏特征分析 |
2.7 储层四性关系及解释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发动态及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
3.1 区块开发历史 |
3.2 开发动态分析 |
3.2.1 生产动态分析 |
3.2.2 产能分析 |
3.2.3 吞吐轮次分析 |
3.2.4 采油井分类 |
3.2.5 生产指标分析 |
3.3 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采出程度低,剩余油丰富 |
3.3.2 汽窜严重 |
3.3.3 低效井增多 |
3.3.4 油汽比递减较快 |
3.4 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
3.4.1 油藏性质影响 |
3.4.2 注汽参数影响 |
3.4.3 井网影响 |
3.4.4 井况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 |
4.1 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 |
4.1.1 注采参数优化 |
4.1.2 注汽模式调整 |
4.2 汽窜治理 |
4.2.1 汽窜通道形成条件 |
4.2.2 汽窜通道识别 |
4.2.3 汽窜通道特征描述 |
4.2.4 汽窜治理 |
4.3 井网加密 |
4.3.1 加热半径分析 |
4.3.2 含油饱和度分析 |
4.3.3 类似油藏加密实例 |
4.3.4 现场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1.1 火烧油层技术发展现状 |
1.2.1.2 重力火驱技术发展现状 |
1.2.1.3 辽河油田火驱发展形势 |
1.2.1.4 火驱油藏失败原因分析 |
1.2.2 存在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研究 |
2.1 辽河油田适合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概况 |
2.2 重力火驱的稠油油藏特征研究 |
2.2.1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藏 |
2.2.2 适宜于重力火驱的油层厚度 |
2.2.3 适宜于重力火驱的油层深度 |
2.2.4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层物性及原油物性 |
2.2.5 适合重力火驱的油藏筛选标准 |
2.3 辽河油田适合重力火驱典型区块特征 |
2.3.1 高 3-6-18 块油藏基本特征 |
2.3.1.1 莲花油层地层特征 |
2.3.1.2 储层特征 |
2.3.1.3 油层分布及油藏类型 |
2.3.1.4 流体性质 |
2.3.1.5 高 3-6-18 块开发历程 |
2.3.2 曙 1-38-32 块基本油藏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重力火驱机理研究 |
3.1 THAI 技术的原理 |
3.2 重力火驱机理实验研究 |
3.2.1 火烧油层室内实验确定燃烧基础参数 |
3.2.2 火驱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燃烧状态和采收率 |
3.2.3 重力火驱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3.3 火驱点火技术 |
3.4 火驱燃烧区带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重力火驱的油藏工程研究 |
4.1 辽河油田热采数值模拟研究 |
4.2 重力火驱油藏工程研究 |
4.2.1 重力火驱实验区和层位选择 |
4.2.2 重力火驱燃烧模型 |
4.2.3 重力火驱数值模型 |
4.2.4 开发层系与井网井距选择 |
4.3 重力火驱开发参数优化 |
4.3.1 注气井参数优选 |
4.3.2 直井水平井组合重力火驱开发指标预测 |
4.3.3 蒸汽吞吐开发后的稠油藏转火驱时机 |
4.4 重力火驱井组的数模跟踪评价 |
4.4.1 H508 井组侧向重力火驱与正向重力火驱的效果对比 |
4.4.2 燃烧方式对重力火驱的影响研究 |
4.4.3 油层燃烧模式对重力火驱的影响研究 |
4.4.4 适时关井对重力火驱井组影响分析 |
4.5 厚层块状稠油老油藏直井火驱评价 |
4.5.1 直井火驱的效果评价方法 |
4.5.2 直井火驱实施现状 |
4.5.3 火烧油层效果评价 |
4.5.4 直井火烧油层试验取得的认识 |
4.6 本章小结 |
5 重力火驱矿场实施 |
5.1 重力火驱的实施现状 |
5.2 隔夹层影响水平井产量 |
5.3 重力火驱气窜的研究 |
5.4 重力火驱监测系统 |
5.4.1 监测系统设计 |
5.4.2 取资料要求 |
5.4.3 实施程序与要求 |
5.4.4 风险性提示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 |
6.1 结论 |
6.2 下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介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8)辽河油田欢616区块莲花油层精细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 |
0.1.1 热水驱 |
0.1.2 蒸汽吞吐 |
0.1.3 蒸汽驱 |
0.1.4 火烧油层 |
0.1.5 水平井 |
0.2 蒸汽吞吐开采方法机理及影响因素 |
0.2.1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机理 |
0.2.2 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影响因素 |
第一章 欢 616 块莲花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1.1 地层特征及层组划分 |
1.1.1 地层特征 |
1.1.2 层组划分 |
1.2 构造 |
1.2.1 构造特征 |
1.2.2 断裂系统及断层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1.3.1 沉积背景及沉积物源 |
1.3.2 沉积微相 |
1.3.3 单井相 |
1.3.4 平面微相 |
1.4 储层特征研究 |
1.4.1 储层岩性与物性 |
1.4.2 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
1.5 隔层分布特征 |
1.6 油气水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
1.6.1 “四性”关系研究 |
1.6.2 油气水分布特征 |
1.6.3 油藏类型 |
1.7 流体性质 |
1.7.1 地面原油性质 |
1.7.2 地层水性质 |
1.8 储量复算 |
1.8.1 储量参数的确定 |
1.8.2 计算方法 |
1.8.3 储量复算结果 |
第二章 开发效果评价 |
2.1 区块概况与开发现状 |
2.2 开采特点 |
2.2.1 初期生产效果好,随周期增长逐渐变差 |
2.2.2 基础井网高部位油井产能高,低部位油井产能低 |
2.2.3 平均单井产量低,含水高 |
2.2.4 合理油井避射厚度增加油井生产效果 |
2.2.5 侧钻井生产效果较好 |
2.2.6 底水油藏水平井生产效果好 |
2.3 开发效果评价 |
2.3.1 各项开发指标综合评价 |
2.3.2 目前井网适应性、油水井利用及储量动用情况评价 |
2.3.3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油井水淹特点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油井水淹为底水水淹 |
3.2 平面上井间存在剩余油 |
3.3 剩余油饱和度分布 |
第四章 水平井二次开发 |
4.1 水平井优化 |
4.2 设计原则 |
4.3 设计结果 |
4.4 效果预测 |
4.4.1 单井初期日产油 |
4.4.2 周期生产指标预测 |
4.4.3 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高升油田砂岩底水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研究——以高18块莲花油层Ⅴ砂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块概况 |
2 油藏开发效果分析 |
2.1 蒸汽吞吐阶段 |
2.2 注水开发阶段 |
3 二次开发重构井网研究 |
3.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2 水平井试验及认识 |
3.3 重构井网 |
3.3.1 重构井网的可行性分析 |
3.3.2 井网、井距的确定与优化 |
3.4 实施效果分析 |
4 结论 |
(10)高246块莲花油层精细油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概况 |
1.1 油田地质特征 |
1.2 油田开发历程及现状 |
1.3 课题工作思路 |
1.3.1 开发中存在问题 |
1.3.2 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 |
第二章 地层研究 |
2.1 标志层研究与砂层组对比 |
2.2 小层对比结果 |
第三章 构造精细解释 |
3.1 区块构造背景 |
3.2 断裂系统研究 |
3.3 构造形貌研究 |
第四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背景研究 |
4.1.1 古地貌背景 |
4.1.2 古气候、古水介质背景 |
4.1.3 古物源方向 |
4.2 沉积微相标志 |
4.2.1 岩石结构标志 |
4.2.2 沉积构造标志 |
4.2.3 粒度分布标志 |
4.3 沉积模型及沉积体系内部构成 |
4.3.1 沉积模型 |
4.3.2 沉积体系内部构成及微相描述 |
4.4 测井相及沉积微相空间展布 |
4.4.1 测井相的建立 |
4.4.2 沉积微相展布及砂体演化 |
第五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三维地质模型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
5.2.1 孔隙类型 |
5.2.2 孔隙结构 |
5.2.3 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5.3 粘土矿物含量及分布 |
5.4 储层非均质性 |
5.4.1 层内非均质性 |
5.4.2 层间非均质特征 |
5.4.3 平面非均质特征 |
5.4.4 隔、夹层分布特征 |
5.5 储层砂体的三维地质模型 |
5.5.1 测井数据标准化 |
5.5.2 岩性、物性与电性之间关系 |
5.5.3 实际资料的单井精细解释 |
5.5.4 三维地质模型 |
第六章 油藏流体特征及储量计算 |
6.1 油藏流体性质 |
6.1.1 地层条件下流体性质 |
6.1.2 地面流体性质 |
6.1.3 油藏油、气、水关系及压力、温度 |
6.2 储量计算方法 |
6.3 储量参数的确定 |
6.3.1 含油面积确定 |
6.3.2 有效厚度标准及夹层扣除原则 |
6.4 储层参数集总 |
6.5 储量计算结果 |
6.6 底水体积 |
第七章 开发动态分析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 不同微相单元试油、试采资料分析 |
7.1.1 微相单元的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特征 |
7.1.2 试油、试采资料分析 |
7.2 开发效果分析 |
7.2.1 注水见效特征分析 |
7.2.2 纵向动用程度分析 |
7.2.2 平面动用程度分析 |
7.2.4 压力保持水平分析 |
7.2.5 井网井距适应性分析 |
7.3 油藏数值模拟 |
7.3.1 模拟参数选取 |
7.3.2 油藏模拟的数学模型 |
7.3.3 油藏模拟的数值方法 |
7.3.4 定解条件及参数 |
7.3.5 历史拟合 |
7.4 剩余油分布规律 |
7.4.1 纵向剩余油分布 |
7.4.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点 |
第八章 开发方案调整建议及实施效果 |
8.1 开发调整建议 |
8.2 开发部署结果 |
8.3 实施效果及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坳陷欢喜岭油田稠油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李晓光. 石油学报, 2021(04)
- [2]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D]. 韩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D]. 师壮明.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4]扶余油田东探36区块稠油剩余油分布规律预测[D]. 王晨.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稠油油藏注蒸汽转火驱驱油机理研究及应用[D]. 王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D]. 袁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深层块状稠油油藏转重力火驱研究[D]. 薛宗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5)
- [8]辽河油田欢616区块莲花油层精细描述及二次开发研究[D]. 李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9]高升油田砂岩底水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研究——以高18块莲花油层Ⅴ砂体为例[J]. 张良.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4)
- [10]高246块莲花油层精细油藏描述[D]. 江琴.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