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论文文献综述)
林呈翰[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统计工具-数据挖掘,在古代医籍诊案的基础上,对现代期刊中玉液汤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等。揭示玉液汤之诊治用药规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运用。研究方法:对1955~2018年的中医期刊文献库记载的所有玉液汤进行搜索下载,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等,逐条记录玉液汤临床医案诊疗信息。将这些信息规范药名、病名、症状和证候等术语,对这些医案建立数据库,并运用MedcaseV3.2数据挖掘工具进行统计处理,依据统计数据重点在症状、病种、方药、病机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分析探讨玉液汤。研究结果:提炼期刊中484诊次医案进行数据研究分析,性别方面,232诊次为女性,252诊次为男性患者;年龄方面,最大者为76岁,最小者仅4岁(小儿夏季热);年龄段方面,出现频次由高到低年龄段分别为:50~59岁、40~49岁、30-39岁这三个年龄段。①中西医病名方面,频率在5%以上的所有中西医疾病病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这两种病名。依据频次排序前十位西医病种中,其中内分泌系统疾病占多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甲亢、重症肌无力;频次在十次以上的中医病种为:消渴病、胸痹、项痹、内燥,疾病种类统计显示分布广泛,中医特色之异病同治突显无疑。②临床表现方面,主症总数共计30类别,频率大于30%的主症包括乏力、口干、多饮、神疲、尿频、尿有泡沫、寐差、头晕、心烦。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所有症状间只有口干与乏力两组项集支持度最高,多饮与口干的项集支持度次之。神疲、乏力与多饮三个症状为置信度最高的症状。关联项集分析显示,关联项集最多的症状是乏力(达8项),次之为口干(共7项集)。③舌苔方面,统计显示最常见的舌质为质红(61.78%),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质红明显高于其余舌质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舌苔为苔薄白(31.40%)、苔薄(25.21%),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频率均在20%以上,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苔薄白和苔薄明显高于其余舌苔出现的频率。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分析,A→B示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的关联度最密切,支持度非常高。B→A示苔薄白、苔薄与舌质红的关系也较密切,其中的支持度也是最高,从内关联分析来看,舌质红与苔薄白、苔薄之间的相关性非常之高。④脉象方面,频率数据分析,细脉频率最高,其次为弦脉,由高到低脉象依次为细脉(85.74%)、弦脉(57.44%)、滑脉(43.80%)、数脉(25.83%),频率均大于20%。对脉象相兼性进行内关联规则数据统计分析,A→B示细脉与弦脉的关联度也大,B→A示弦脉与细脉的关系也较密切,说明,常见的相兼脉为弦脉和细脉,弦滑细脉为常出现的三脉相兼脉。⑤病机方面,统计显示,频率最高的病机有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两种病机,气阴两虚病机频率最高(72.73%),这两个病机频率均在5%以上。对病机之间进行内关联分析,其中有三组关联度最高,分别为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肾虚胃燥与气阴两虚组,血瘀内阻与气阴两虚组,第一组气虚失摄与阴血不足组的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0331,置信度为1.000。对治法进行内关联分析,数据显示,其中两组治法关联度高,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其中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关联度最高(支持度达0.4261)。⑥药物方面,药物频次分析所示,排序在前十的高频次药物分别为:黄芪、葛根、山药、五味子、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丹参、生地黄、麦冬。其中除玉液汤原方剂药物外,丹参(38.22%)、生地黄(30.79%)、麦冬(30.37%)药物频率较高。对药物进行内关联数据分析,其中黄芪一味与葛根、五味子、知母、山药均呈双向相关性。⑦药物外关联规则数据分析显示,与黄芪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乏力、多饮、头晕、口干;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症状主要有乏力、多饮、口干、头晕;与五味子、山药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均为多饮、口干、乏力;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主要有苔薄、质淡、质淡红、质红;与黄芪之间产生外关联规则的舌象主要有质淡红、质暗、质淡、苔薄白、苔薄;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苔薄、质暗、苔薄白、质淡红;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舌象为质淡、苔薄、质淡红、质红、苔薄白;滑脉与黄芪关联度最高,与黄芪相关度较高的脉象还有滑、弦、数脉,与五味子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葛根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细、弦、滑,与山药关联度较高的脉象为数、滑、弦、细。结论:本次研究所示,临床中运用玉液汤治疗涉及的中西医疾病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王旭导师临床善用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疗效显着。虽然治疗病种不一,但统计示频率最高的病机为气阴两虚和气虚血瘀。治法关联度最高的有两组,分别为生津止渴与益气养阴组、活血化瘀与益气养阴组。王旭教授临证常用玉液汤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配以活血化瘀通络。并注重量体裁衣,以证选方,对症下药。原方中黄芪-葛根为核心药对,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来分析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导师在糖尿病诊疗过程中无时不体现中医治病思想,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规则中的多种证候和药物的一致性,在临床处方配药上可以考虑采用异病同方的治疗手段,增强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
班文文,黎波[2](2020)在《白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白虎汤始创于张仲景,历代以来被作为退热名方而使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及对疾病分类的细化和认识的深入,白虎汤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本文将对此做一综合论述。
班文文[3](2019)在《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白虎汤的退热机制以及白虎汤及其类方的现代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以“白虎汤、退热机制、发热、石膏、知母、粳米、甘草、药物成份”等为关键词和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有关白虎汤退热机理、白虎汤复方成份、白虎汤各组分化学成份、中医和现代临床医学对于发热的认识等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系统论述。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竹叶石膏汤、化斑汤、临床应用”等为关键词和主题词,主要在“中国知网”搜索1980年至2018年10月期间有关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类文献,归纳总结这些方剂在不同科室的治疗疾病谱,用Excel对每个方剂在不同科室所治疗的疾病种类进行统计,比较每个方剂在内科不同系统所治疗疾病的范围及优劣势,分析每个方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基本的药物加减规律。结果:1、白虎汤退热机理主要通过“降低内毒素,抑制TNF–α、IL-6、PGE2、IL-10、IL-1等炎性细胞因子,或者直接抑制某些病原体的物质代谢,并可通过体液-神经反射系统负反馈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从而达到退热目的。2、白虎汤及其类方可治疗的疾病种类共计315种,其中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所治疗疾病种类排前,占36.2%,而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苍术汤及化斑汤所治疾病种类也达13.0%。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和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疾病种类最多;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四个方剂均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多种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咽炎;白虎加人参汤在糖尿病治疗优势明显;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和化斑汤对各类血液系统的紫癜、紫斑疗效较好;白虎汤也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发热期,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也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炎症;白虎汤也用于各类神经性病变或脑卒中并发高热患者,而白虎加桂枝汤对各种关节炎均有很好的疗效;竹叶石膏汤也可用于眩晕性疾病。其治疗特点,白虎汤多具有阳明发热、高热的症状或兼见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竹叶石膏汤多具有气阴两虚证的表现;白虎加人参汤多具有气虚或阳虚的症状;白虎加桂枝汤具有发热伴见各种关节疼痛症状;白虎加苍术汤多具有内热夹湿的表现;化斑汤多具有内热或兼有皮损的特点。在发热性疾病的辨证,从病情严重程度看,则从白虎汤到白虎加人参汤是邪盛正虚的过程,后期竹叶石膏汤又是病情逐渐减轻和恢复的过程。结论:白虎汤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或某些病原体的物质代谢达到退热的作用。同时,白虎汤方中的主要药物的中药特性,对全方的退热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白虎汤及其类方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只要抓住各方剂的辨证要点,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应用,就可以大胆的在多科室、多系统的疾病治疗中使用这些方剂。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4](2018)在《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文中研究指明(续上期)5常德、岳阳地区5.1常德周汉清古方新用,收到奇效。其以完带汤加减治疗各种疾患,如慢性肾炎、慢性痢疾、皮肤瘙痒、鼻衄[198-199];乌贝四君子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理中汤加味治疗腋汗、麻黄汤加味治久嚏不止、白虎加桂枝汤应用于外感病表里同病之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皮肤奇痒症、苓桂术甘汤治耳聋、贝母散治疗慢性咽喉炎、大承气汤加麦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5](2018)在《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文中研究表明湖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历史悠久,因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逐渐发展出独具湖南特色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也逐渐涌现出了诸多着名的医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中医药学术继承,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加强对历代医家及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对其学术源流、学术特点、特色疗法等应组织宣传推广。农村名中医是全国名老中医的一部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
赵崇智,周仙仕[6](2013)在《小儿夏季热的特色中医疗法》文中提出夏季热又名暑热症,是发生在夏季暑热天气的小儿季节性发热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以入夏天气炎热时长期发热,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为特征。中医治疗此病疗效显着、处方灵活、方法多样已得到
张保国,刘庆芳[7](2013)在《竹叶石膏汤临床新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检索研究相关文献,探讨竹叶石膏汤近年临床研究的概况。结果表明,目前该方已拓展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对发热及小儿疾病的治疗,显示具有显着临床效果。
张保国,刘庆芳[8](2012)在《白虎加人参汤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文中指出检索查阅相关文献探讨白虎加人参汤近年来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概况。研究表明白虎加人参汤具有解热、降低血糖、增强免疫、保护心肌、抗炎抑敏作用。该方在内科、肿瘤科、妇科、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特别对肿瘤和不同病因所致的发热,糖尿病及其糖尿病并发症,多种皮肤炎性疾病等具有显着的作用。
王常明,谢吟灵[9](2010)在《白虎汤的近代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就白虎汤的近代临床应用实例及对其用量的把握和应用宜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白虎汤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潘圣融[10](2010)在《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虎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论》,本方在《伤寒论》是用以治阳明热证的主方,在温病学范围是用治气分热证的代表方,两类疾病均属里热证。本方由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四味药物所组成,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后世以本方为主,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下,不断扩大白虎汤证适用范围,除用于急性传染病外,还用于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病症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白虎汤被广泛地运用于高热性疾病,本人从中国知网进入中国期刊数据库,查阅整理白虎汤文献,本文以2000-2009年近10年来的期刊文献为依据,对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发现白虎汤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所涉及的系统、科别、病种就有近100种之多,临床医家使用白虎汤的时机皆以发热(高热)、热性病证为主,以上的统计也表明白虎汤治疗这一类疾病的疗效是相当受到肯定的。本文针对近10年112篇白虎汤治疗临床各类疾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为临床使用提供有益借鉴。白虎汤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发热性疾病。在每个疾病中,本文都总结疾病的病机、主症、主要伴见症、药物加减规律四个方面。本方所治疾病的病机基本上都是阳明热证或温病气分证;常见病位是以中焦阳明为主,并涉及脾、肺、膀胱、三焦等,里热亦可波及卫表。按照卫气营血辨证,大多属于气分证,也可涉及到营分和血分,而见闭窍及动风表现。临床表现以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特点。阳明之热,或上迫于肺而见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耗伤肠道之阴而见大便秘结;或兼夹湿邪阻于中焦而见舌苔黄腻。故白虎汤多有加味使用之情况,本文对白虎汤的各种加味使用,从药物选择、配伍规律、以及剂量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现代临床应用白虎汤的范围及经验的总结研究,提出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只要是属阳明热证或温病气分里热炽盛证,就可以不分科属、不分病种地使用。
二、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玉液汤方证理论研究 |
1.1 玉液汤方源流 |
1.2 组方意义发微 |
1.3 配伍特点探讨 |
1.4 组方影响深远 |
2 玉液汤现代临床应用 |
2.1 糖尿病 |
2.2 甲亢 |
2.3 干燥综合征 |
2.4 慢性胃炎 |
2.5 流行性出血热 |
2.6 小儿夏季热 |
2.7 乳腺增生 |
2.8 尿崩症 |
3 玉液汤现代药理研究 |
3.1 复方药理研究 |
3.2 单味药药理研究 |
4 数据挖掘应用概况 |
4.1 数据挖掘简介 |
4.2 常用挖掘方法 |
4.3 中医临床应用 |
5 评诉 |
第二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医案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的预处理 |
2.2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3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入选医案的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疾病分布 |
4.2 临床表现 |
4.3 舌苔脉象 |
4.4 病机治法 |
4.5 处方用药 |
4.6 药物聚类分析 |
第三部分 玉液汤化裁配伍 |
1 组方药物分析 |
1.1 中医研究 |
1.2 现代药理研究 |
2 临证加减配伍 |
2.1 加味玉液汤 |
2.2 生津玉液汤 |
2.3 复方玉液汤 |
2.4 黄芪玉液汤 |
2.5 金津玉液汤 |
3 数据挖掘探讨 |
4 临床验案举隅 |
5 导师运用玉液汤经验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 |
一、白虎汤的方名、源流、组成和病位 |
1.白虎汤的方名释义 |
1.1 从历史文化、民俗角度 |
1.2 从道家方位角度 |
2.白虎汤的源流、组成、煎服方法、方解和病位 |
2.1 源流、组成和煎服法 |
2.2 白虎汤各组份的性、味、功效 |
2.3 白虎汤的相关条文解析 |
二、中医对发热的相关认识 |
1.发热的病因及病机 |
2.部分中医典籍或中医学派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1 《黄帝内经》中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2 《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发热的相关认识 |
2.3 温病学对外感热病的相关认识 |
2.4 近代张锡纯对外感热病的相关认识 |
三、现代医学对发热的相关认识 |
1.发热的原因 |
2.发热的机制 |
3.机体对体温的调节机制 |
四、白虎汤的现代研究 |
1.白虎汤的药理作用 |
1.1 白虎汤各组份的化学成份 |
1.2 白虎汤各组份退热机理和作用靶点 |
1.3 白虎汤复方汤剂中的化学成份 |
1.4 白虎汤中药物的相互配伍作用 |
2.阳明热证和气分热盛时的炎症因子变化 |
3.白虎汤退热作用的分子机制 |
五、分析 |
六、总结 |
第二部分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资料的规范化处理 |
1.5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的结果 |
2.2 白虎汤及其类方所治疗疾病在现代临床中的分布情况 |
3.分析和讨论 |
3.1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组成 |
3.2 白虎汤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药物加减规律分析 |
3.3 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在治疗热病中的关系 |
4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论文提纲范文)
5 常德、岳阳地区 |
5.1 常德 |
5.2 岳阳 |
6 小结与展望 |
(5)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沙、株洲、湘潭地区 |
1.1 长沙 |
1.2 株洲 |
1.3 湘潭 |
2 怀化、张家界、湘西地区 |
2.1 怀化 |
2.2 张家界 |
2.3 湘西 |
3 永州、衡阳、郴州地区 |
3.1 永州 |
3.2 衡阳 |
3.3 郴州 |
4 娄底、益阳、邵阳地区 |
4.1 娄底 |
4.2 益阳 |
4.3 邵阳 |
(6)小儿夏季热的特色中医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药汤剂 |
中成药 |
外治法 |
针灸推拿 |
食疗药膳 |
(7)竹叶石膏汤临床新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恶性肿瘤发热 |
2 治疗癌症化疗后潮热 |
3 治疗伤寒高热不退 |
4 治疗小儿外感热病后低热不退 |
5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
6 治疗小儿肺炎后期 |
7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
8 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
9 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10 治疗外科术后肺部感染 |
11 治疗急性乙醇中毒 |
12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
13 治疗2型糖尿病 |
14 治疗急性痛风 |
15 治疗老年口干症 |
16 治疗小儿夏季热 |
17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
18 治疗小儿厌食症 |
19 治疗小儿盗汗 |
20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
(8)白虎加人参汤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研究 |
1.1 解热作用 |
1.2 抗糖尿病作用 |
1.3 增强免疫作用 |
1.4 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
1.5 抗炎抑敏作用 |
2 临床应用 |
2.1 治疗中枢性高热 |
2.2治疗肿瘤性发热 |
2.3 治疗顽固性发热 |
2.4 治疗介入栓塞术后发热 |
2.5 治疗糖尿病 |
2.6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2.7 治疗糖尿病性泌汗异常 |
2.8 治疗严重饥饿症 |
2.9 治疗药物所致口渴症 |
2.1 0 控制血液透析者体重 |
2.1 1 治疗皮炎、脓疱病、皮肤瘙痒 |
2.1 2 其他 |
3 结语 |
(9)白虎汤的近代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虎汤在近代临床的应用 |
1.1 急性热病的治疗 |
1.2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 |
1.3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
1.4 皮肤病的治疗 |
1.5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
1.6 其他疾病的治疗 |
2 白虎汤临床应用宜忌的认识 |
3 总结 |
(10)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综述 |
近10年白虎汤的临床应用概况 |
1. 内科疾病 |
1.1 传染病 |
1.2 内分泌代谢疾病 |
1.3 神经系统疾病 |
1.4 消化系统疾病 |
1.5 精神疾病 |
1.6 呼吸系统疾病 |
1.7 风湿类疾病 |
1.8 循环系统疾病 |
1.9 免疫系统疾病 |
2. 外科疾病 |
3. 皮肤科疾病 |
4. 妇产科疾病 |
5. 儿科疾病 |
6. 五官科疾病 |
6.1 眼科疾病 |
6.2 耳鼻喉科疾病 |
6.3 口腔科疾病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份:正文 |
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
前言 |
1. 白虎汤的出处、命名、组成、功效、煎服法 |
1.1 出处与命名 |
1.2 组成、功效、煎服法 |
2. 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 |
2.1 内科疾病 |
2.1.1 传染病 |
2.1.1.1 流行性感冒 |
2.1.1.2 其它传染病 |
2.1.2 内分泌代谢疾病 |
2.1.2.1 痛风 |
2.1.2.2 Ⅱ型糖尿病 |
2.1.3 神经系统疾病 |
2.1.4 消化系统疾病 |
2.1.5 精神疾病 |
2.1.6 呼吸系统疾病 |
2.1.7 风湿类疾病 |
2.1.8 循环系统疾病 |
2.1.9 免疫系统疾病 |
2.2 外科疾病 |
2.3 皮肤科疾病 |
2.4 妇产科疾病 |
2.5 儿科疾病 |
2.6 五官科疾病 |
2.6.1 眼科疾病 |
2.6.2 耳鼻喉科疾病 |
2.6.3 口腔科疾病 |
3. 总结与讨论 |
3.1 白虎汤使用的范围和特点 |
3.2 结论 |
致谢 |
简历 |
四、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玉液汤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林呈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白虎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进展[J]. 班文文,黎波. 江西中医药, 2020(11)
- [3]白虎汤退热机理文献研究及其类方临床应用研究[D]. 班文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J].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9)
- [5]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一)[J].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8)
- [6]小儿夏季热的特色中医疗法[J]. 赵崇智,周仙仕. 中国民间疗法, 2013(09)
- [7]竹叶石膏汤临床新用[J]. 张保国,刘庆芳. 中成药, 2013(06)
- [8]白虎加人参汤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 张保国,刘庆芳. 中成药, 2012(05)
- [9]白虎汤的近代应用[J]. 王常明,谢吟灵. 黑龙江中医药, 2010(04)
- [10]白虎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研究[D]. 潘圣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