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莉[1](2021)在《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巨琪琪[2](2021)在《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写作作为英语五项基本能力之一,是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并且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中也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出写作任务——学生写作——教师讲解写作模板——学生订正——学生记忆)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的让学生记忆写作模板,教学内容僵化;学生的参与度低,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自然也无法提高,使得学生现实的写作能力与新课标要求的写作能力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选择一种与英语写作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以问题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主动探究性等特点,可以贯穿到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下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的尝试。国内学者,特别是中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改革与创新,但由于学校资源、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效果并不乐观。所以,到底如何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构建以问题为导向,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写作教学模式。本文选取潍坊市某高中高一两个平行班的82名学生,采用对照实验法,任意选取一个为实验班,采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另一个为对照班,采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后运用SPSS 25.0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和分析以探究下列两个研究问题:(1)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有何具体影响?(2)研究性学习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经过实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有影响。具体表现在语言(词汇、句式)、内容、结构等方面。研究性学习对语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构,对内容分项的影响最小。(2)研究性学习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经过教学实验之后,高水平的学生收到的影响最小,其次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受影响最大的是低水平的学生。本研究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理论和教学两方面提出了启示和建议,以期为研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杨玲[3](2021)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置性作业又称前置性小研究、前置性学习,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先进行的尝试性学习任务。它不以应试为目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等。其目标高度贴合新课改“重实践、重合作、突出自主性”的要求。因此,研究前置性作业的现状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上海市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笔者从认知、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并设计了研究框架。为了深入了解英语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认知情况和实施过程中的体会,本文从概念认知、功能认知、情感态度认知三个维度设计了访谈提纲,并选取了部分访谈对象收集他们布置的英语前置性作业案例和学生的作业文本用于文本分析研究。在文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研究确立了前置性作业的内容、类型、形式、作业来源、评价主体、学生完成情况等具体的观察分析点并设计了文本分析量表对收集到的前置性作业案例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对英语前置性作业案例及文本的直接观察研究,旨在对英语教师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英语前置性作业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作业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前置作业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前置性作业概念认知不深刻、不准确的问题。在英语前置作业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基础知识型内容占比过大,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渗透,作业要求笼统、语法探究类前置作业严重缺失、缺少严格反馈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由上而下”普及前置性作业概念以此提高教师对前置性作业内涵和功能的认知,并提出教师可以合作设计英语前置作业学习单、巧用“一起作业”App、严格作业反馈,灵活运用表现性评价等建议。本文希望通过这些建议的提出,能够对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的实施现状的优化和改进做出贡献和参考。最后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小学英语教师能够提高对英语前置性作业的认识和关注,从而提高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性的培养。
李文静[4](2020)在《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学习者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并建立或开创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而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实用主义理论为依据的学习方法,目前已经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探究性学习方法。但是项目式学习法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尚不多见。所以,本文旨在把项目式学习法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并最终验证这种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研究选取福建省厦门市一所普通高中的两个平行班的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班使用项目式学习法,对照班使用传统3P教学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实验法以及访谈法,并以问卷、测试和SPSS为研究工具,利用SPSS24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式学习法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项目式学习法能会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哪个层次的学生影响最大?通过为期四个月的实验研究和对实验数据,即问卷、成绩和访谈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式学习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在项目式学习法的应用下,教师在最大限度上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兴趣和阅读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2)项目式学习法能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且对处在低层次的学生的帮助最大。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本研究认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项目式学习法的价值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观念,并为学生提供最优化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多为学生提供指导。从整体上看,本研究丰富了外语教学的方法,提高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申申[6](2020)在《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初中生英语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只有培养学习能力,尤其是反思性学习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英语科目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无论是从对人培养的要求出发还是从学科学习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任务十分紧迫。2017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反思性学习能力。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的学习,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无法通过自我学习及时有效获得地所需的知识。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能使学生有效做到自我的认知,在认知中不断调整和进步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本研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视域下,对培养初中生英语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2.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3.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哪种程度上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初二年级二班53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大纲和英语试卷实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了两个月的行动研究。本行动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知识观和教学观为指导,结合反思能力的个体性、发展性、合作性、自主性的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先后进行了先导性研究、第一轮行动研究和第二轮行动研究。先导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研究对象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奠定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方案;在第一轮方案中采用Kember et al.的反思能力的调查量表对第一轮行动进行评估;第二轮行动研究以第一轮为基础对方案进行调节,并采用访谈和第二轮研究前后进行的成绩测试单进行评估。本研究发现:1、根据现状调查,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达不到纲要的要求,对初中生学习起到阻碍的作用,对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要进行培训;2、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同时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均能对初中生英语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3、经过三个月的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英语教学,初中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有所提升,能够达到纲要的要求: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了提高,在学习中对自我的认知的到了加强;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根据对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研究者对初中生英语反思能力的培养做出以下几点的建议:1、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树立知识体系的框架性学习理念,并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知识的实践性;2、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恰当的定位,使其了解自身的特性;3、设置情景,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学习的必要性,更快速的融入学习;4、创造合作的机会。希望本研究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与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理念有所改变,能为一线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张文静[7](2020)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自我评价量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2月12日正式发布,并且作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已于2018年6月1日开始实施。《量表》是我国第一个英语能力等级评估标准,不仅可以作为英语能力水平的衡量依据,而且为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参考。由于实施时间短,目前将其运用到具体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以《量表》中的自我评价量表为例,探究《量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弥补《量表》实际应用不足的情况,发挥《量表》的实际价值,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参与该研究的学生共126人,来自济宁市鱼台县初级中学初二年级2个平行班--9班和10班。其中9班为控制班,10班为实验班,两个班学生均为63人。实验班学生依据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控制班学生则不进行自我评价,只按照常规教学。两班其余学习影响因素相同。实验12周后对研究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数据主要采自前后两次英语测试成绩、反思能力调查问卷和访谈。该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生运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对英语学习成绩有何影响?(2)学生运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反思能力有何影响?最后,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通过运用《量表》中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1)实验后,与控制班的英语成绩相比,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显着提高。(2)实验后,实验班学生较控制班学生,英语学习反思能力显着提高。综合以上结论得出,将《量表》中的自我评价量表运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其对英语能力具体且分等级的描述,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投入英语学习的有效方式。该研究为英语学习提供一套新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量表》中的自我评价量表这一新型自我评价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罗晓倩[8](2020)在《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初任高中英语教师缺少实践经验,他们任职期间往往与非初任教师有着相同或更加繁琐的教学任务,如何保持积极学习心理,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从无限的知识海洋中汲取有用养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学习效益,就需要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力。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关于初任高中英语教师的研究,以其与专家型高中英语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课堂话语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居多,对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关注度不够,而且提出的建议大多偏向于教师培训等外在干预,忽视初任教师内在发展动力和自我成长途径。因此,亟需研究从初任高中英语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来分析当前教师学习效力现状,提出教师自我改进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助益教师学习,为其专业成长提供动力。本文首先梳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和教师学习效力的核心内涵,然后对学习的自我效能理论、统筹优选理论以及理解性学习理论进行概述,为接下来概括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找提高学习效力的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随机选取了262位初任高中英语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得到数据分析结果后,又采用个案访谈深入了解了8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深层情况。随后,本文结合理论基础、学习效力核心内涵以及现状,分析了当前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的学习效力问题与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索了教师个体发展学习效力的方法。研究发现,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三个主要维度中,学习效能维度问题最大,学习效益次之,学习效率虽然相对较好但仅处于中等水平,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并未达到理想学习状态,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具体而言,一是学习效能维度,其学习需求、兴趣、自信和意志有较多问题,如学习需求模糊、阻断、缺失,学习兴趣压抑、转移和减退,学习中出现自卑感、挫败感与无望感,以及学习时易浅尝辄止,急功近利与拖延。二是学习效益维度,其学习目标设计、内容选择与知识实用均有所缺陷,如学习目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差,选择学习内容的准确性、适切性与正确性低,知识学习后与实践脱节、片面窄化知识实践意义等。三是学习效率维度,其同化学习能力、转化学习能力、内隐学习能力稍显不足,如教师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储备较少以及认知结构合理性差,教师转化失败实践和中英语言相互转化的能力薄弱,教师应激能力、英语语感能力以及观摩教学时无意识学习的能力较低。研究建议,初任高中英语教师个体主要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优化学习、高效学习三种方法来完善学习效力。首先是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增强学习需求意识、维持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以及锻炼学习意志来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是优化学习,一是目标优化,强调教师要定向和科学学习,二是内容优化,指教师应依据核心知识、自身特点与课程标准来选择学习内容,三是实践优化,侧重教师要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学习与实践融合以及正确看待学生英语成绩。最后是高效学习,一是理解学习,指教师要注重扩充知识和同质学习,二是变迁学习,帮助教师提高失败学习和中英思维转换能力,三是缄默学习,强调教师应制造紧迫学习任务情景、培养英语语感以及发展观摩学习中的缄默知识。
彭清蓉[9](2020)在《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和学习成为广大师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查阅相关研究及观察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出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学习兴趣普遍偏低。探究学习可以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它以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础,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训练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鉴于此,本研究以探究学习为指导,以龙山县XX中学高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将探究学习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行动研究法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且行动研究过程中利用调查问卷,访谈,日志等来帮助收集数据。本研究将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1.探究学习如何有效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2.在应用探究学习之后,学生对英语阅读态度有什么转变?围绕这两个问题,行动研究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阅读测试,集中分析了学生阅读难点与困惑,在此基础上以探究学习为指导实施行动研究计划,第一轮行动研究根据探究学习的五个步骤展开:1.问题吸引,激发兴趣。2.主动探索,合作共赢。3.观点解释,交流发展。4.知识加工,加深理解。5.阅读评价,积极反思。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后,笔者根据教师和学生日志反思出四个问题:1.吸引环节缺乏对课文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2.探索阶段小组讨论效率低。3.解释和加工阶段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4.评价阶段方式单一。基于反思的问题重新调整第二轮教学方案如下:1.吸引阶段增加文化背景知识输入。2.探索阶段教师监控小组谈论。3.解释加工阶段运用思维导图。4.评价阶段采用多元评价。两轮行动研究结束后笔者再通过问卷﹑访谈及测试等进行整体对比分析,总结行动研究情况。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后发现,探究学习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阅读兴趣、策略意识和阅读能力都有所提升。问卷调查显示近73%的学生认为,他们更喜欢现阶段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开始有意识的使用一些阅读策略;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阅读成绩有所提高,阅读能力有所增强;访谈结果说明,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总而言之,探究学习与行动研究相结合能有效指导阅读教学过程,不断调整的教学计划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赵肖瑞[10](2020)在《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将探究式学习5E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其有效性。探究式学习5E模式是一种符合新课改要求,更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5E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对特定的问题和材料进行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包含了探究式学习中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加工(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阶段。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提高。为了证明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研究:(1)探究式学习5E模式能否激发高中学生英语阅读兴趣?(2)探究式学习5E模式能否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本文首先论述了探究式学习提出的背景、意义和目的,然后详细解释了探究式学习的定义、5E模式以及探究式学习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之后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说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5E模式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本实验选取的实验对象为咸阳市实验中学两个班级:高一(8)班和高一(9)班,高一(8)班是控制班,运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高一(9)班是实验班,运用探究式学习5E模式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本研究借助于阅读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研究工具,研究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探究式学习5E模式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研究。学生对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5E模式是非常满意的。而且,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究式学习5E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阅读成绩。
二、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写作能力 |
2.1.2 研究性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3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研究性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实验前测 |
3.5.2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
3.5.3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
3.5.4 实验后测 |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 |
4.1.1 前测写作总成绩和写作分项数据分析 |
4.1.2 后测写作总成绩数据分析 |
4.1.3 后测写作分项数据分析 |
4.2 研究性学习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产生的影响 |
4.2.1 后测不同语言水平学生写作总成绩数据分析 |
4.2.2 后测不同语言水平学生写作分项数据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主要发现 |
5.2 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5.2.1 理论启示 |
5.2.2 教学启示 |
5.3 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2020 年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
附录Ⅱ 英语写作前测试题 |
附录Ⅲ 英语写作后测试题 |
附录Ⅳ 教学案例 |
致谢 |
(3)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 |
1.1.2 基于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的实施现状 |
1.1.3 基于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前置性作业的定义 |
1.4.2 前置性作业的目标和类型 |
1.4.3 英语前置性作业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4 前置性作业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情况 |
1.4.5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及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前置性作业 |
2.1.2 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本教育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研究框架 |
2.3.1 认知层面 |
2.3.2 实践层面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过程 |
3.2.1 确立文本分析框架 |
3.2.2 收集前置性作业案例 |
3.2.3 实施访谈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教师对前置性作业的认知情况 |
3.3.2 英语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情况 |
3.3.3 英语前置性作业的反馈情况 |
3.3.4 学生英语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 |
3.4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的问题及建议 |
4.1 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作业实施现状的问题 |
4.1.1 教师缺乏对英语前置性作业的认识 |
4.1.2 与课堂活动联系的实践探究型前置性作业占比少 |
4.1.3 缺乏语法探究类英语前置性作业 |
4.1.4 作业要求笼统未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4.1.5 英语前置性作业实施缺少严格的反馈环节 |
4.1.6 教师课业负担大,无暇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 |
4.2 关于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实施现状的建议 |
4.2.1 “由上而下”普及英语前置性作业概念 |
4.2.2 “集思广益”设计英语前置作业单 |
4.2.3 前置性作业内容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
4.2.4 巧用“一起作业”APP |
4.2.5 严格实施作业反馈,灵活运用表现性评价 |
4.2.6 正确看待英语前置性作业的“增负”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本分析量表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作业案例 |
致谢 |
(4)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项目式学习法的文献综述 |
2.1.1 项目式学习法的定义 |
2.1.2 项目式学习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2.2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文献综述 |
2.2.1 英语阅读的定义 |
2.2.2 英语阅读教学的定义 |
2.2.3 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关于项目式学习法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第3章 项目式学习法与其理论基础 |
3.1 项目式学习法 |
3.1.1 项目式学习法的特征 |
3.1.2 项目式学习法的组成部分 |
3.1.3 项目式学习法的实施步骤 |
3.1.4 项目式学习法的优势 |
3.1.5 项目式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3P教学法)的对比 |
3.1.6 小结 |
3.2 项目式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
3.2.1 建构主义理论 |
3.2.2 多元智能理论 |
3.2.3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
3.3 理论基础与本研究应用的关系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问卷 |
4.3.2 测试 |
4.3.3 访谈 |
4.4 实验步骤 |
4.4.1 实验前 |
4.4.2 实验中 |
4.4.3 实验后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问卷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1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5.1.2 英语阅读兴趣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2 英语阅读成绩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3 关于访谈的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的发现 |
6.2 研究的启示 |
6.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阅读前测试卷 |
附录C 阅读后测试卷 |
附录D 阅读成绩 |
附录E 访谈 |
附录F 学生自评和小组成员评价量表 |
附录G 项目成果评价量表 |
(6)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初中生英语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建构主义 |
2.1.2 反思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认知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的理论 |
2.3 国内外建构主义、反思性学习能力研究综述 |
2.3.1 建构主义理论和英语教学相关的研究 |
2.3.2 反思能力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2.1 学生情况分析 |
3.2.2 使用教材分析 |
3.3 研究工具 |
3.3.1 调查问卷 |
3.3.2 访谈 |
3.3.3 英语试卷 |
第四章 行动研究 |
4.1 研究过程概况 |
4.2 先导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3.1 行动研究的制定 |
4.3.2 行动研究的实施 |
4.4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4.1 行动研究的制定 |
4.4.2 行动研究的实施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 |
5.1.1 反思性行为的数据分析 |
5.1.2 批判性反思行为的数据分析 |
5.1.3 习惯性行为的数据分析 |
5.1.4 理解性行为的数据分析 |
5.1.5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讨论 |
5.2 第二轮行动研究数据分析 |
5.2.1 成绩单的数据收集 |
5.2.2 访谈材料的整理 |
5.2.3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考虑学生主体 |
6.2.2 有意义的建构知识 |
6.2.3 设置学习情境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先导实验中的问卷 |
附录2:访谈大纲 |
附录3:反思能力调查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7)《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自我评价量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发布实施 |
1.1.2 自我评价研究现状 |
1.1.3 核心素养中学习能力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整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
2.1.2 自我评价 |
2.1.3 反思性学习 |
2.1.4 英语学习反思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元认知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关于《量表》的研究 |
2.3.2 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 |
2.3.3 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及时间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及其设计 |
3.4.1 研究工具 |
3.4.2 自我评价量表的选择和设计 |
3.5 研究步骤 |
3.5.1 问卷和自我评价量表预测 |
3.5.2 实验前测 |
3.5.3 实验班学生自我评价量表的运用 |
3.5.4 实验后测 |
3.5.5 数据的收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英语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英语前测 |
4.1.2 英语后测 |
4.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4.2.1 问卷前测 |
4.2.2 问卷后测 |
4.3 访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对教学的启示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5.4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反思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Ⅱ Reflection Questionnaire |
附录Ⅲ 自我评价量表 |
附录Ⅳ 访谈提纲 |
致谢 |
(8)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外界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
1.1.3 个人学习与工作经历的启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初任教师 |
1.4.2 学习效力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理论基础 |
2.1 学习的自我效能理论 |
2.2 统筹优选理论 |
2.3 理解性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问卷的试测 |
3.1.3 问卷的实施 |
3.2 数据处理 |
3.2.1 学习效能维度上的表现 |
3.2.2 学习效益维度上的表现 |
3.2.3 学习效率维度上的表现 |
3.3 个案访谈 |
3.3.1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3.2 访谈资料的整理 |
3.4 调查总结 |
3.4.1 问卷总结 |
3.4.2 访谈总结 |
第四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的问题分析 |
4.1 学习效能问题 |
4.1.1 学习需求分析 |
4.1.2 学习兴趣分析 |
4.1.3 学习自信分析 |
4.1.4 学习意志分析 |
4.2 学习效益问题 |
4.2.1 学习目标设计分析 |
4.2.2 学习内容选择分析 |
4.2.3 知识学习实用性分析 |
4.3 学习效率问题 |
4.3.1 同化学习能力分析 |
4.3.2 转化学习能力分析 |
4.3.3 内隐学习能力分析 |
第五章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提升的方法探索 |
5.1 自主学习方法 |
5.1.1 强化学习需求 |
5.1.2 培养学习兴趣 |
5.1.3 树立学习自信 |
5.1.4 锻炼学习意志 |
5.2 优化学习方法 |
5.2.1 学习目标优化 |
5.2.2 学习内容优化 |
5.2.3 实践学习优化 |
5.3 高效学习方法 |
5.3.1 理解学习 |
5.3.2 变迁学习 |
5.3.3 缄默学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探究学习的定义 |
2.1.2 探究学习的特点 |
2.1.3 探究学习的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2.3.1 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2.3.2 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2.4 探究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行动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问卷调查 |
3.2.2 访谈 |
3.2.3 测试 |
3.2.4 日志观察 |
3.3 研究问题 |
3.3.1 发现问题 |
3.3.1.1 问卷调查中发现问题 |
3.3.1.2 访谈情况中发现问题 |
3.3.1.3 阅读测试中发现问题 |
3.3.2 确立研究问题 |
3.4 行动研究方案 |
第4章 行动研究实施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第一轮行动研究教学计划制定 |
4.1.2 探究学习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实践 |
4.1.2.1 问题吸引,激发兴趣 |
4.1.2.2 主动探索,合作共赢 |
4.1.2.3 观点解释,交流发展 |
4.1.2.4 知识加工,加深理解 |
4.1.2.5 阅读评价,积极反思 |
4.1.2.6 案例展示 |
4.1.3 第一轮阅读教学反思 |
4.1.3.1 探究学习对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 |
4.1.3.2 探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调整后的阅读教学计划 |
4.2.2 依据问题调整行动方案 |
4.2.2.1 吸引阶段增加文化背景知识输入 |
4.2.2.2 探索阶段教师监控小组谈论 |
4.2.2.3 解释加工阶段运用思维导图 |
4.2.2.4 评价阶段采用多元评价 |
4.2.3 实施调整后教学方案及案例展示 |
4.2.3.1 实施调整后教学方案 |
4.2.3.2 案例展示 |
4.2.4 第二轮阅读教学反思 |
第5章 两轮行动后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分析 |
5.2 学生访谈分析 |
5.3 阅读测试分析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启示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英语阅读情况调查1 |
附录B 高中英语阅读情况调查2 |
附录C 阅读试卷1 |
附录D 阅读试卷2 |
附录E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F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10)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课程改革的推动 |
1.1.2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1.3 探究式学习5E模式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 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探究式学习概念及模式 |
2.1.1 探究式学习概念 |
2.1.2 探究式学习5E模式 |
2.2 探究式学习国内外研究 |
2.2.1 探究式学习国外研究 |
2.2.2 探究式学习国内研究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认知发展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访谈法 |
4.3.4 测试法 |
4.4 教学案例 |
4.4.1 吸引阶段(Engagement) |
4.4.2 探索阶段(Exploration) |
4.4.3 解释阶段(Explanation) |
4.4.4 加工阶段(Elaboration) |
4.4.5 评价阶段(Evaluation) |
第五章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1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5.1.1 学生对探究式学习5E模式吸引阶段的认识和态度 |
5.1.2 学生对探究式学习5E模式探究阶段的认识和态度 |
5.1.3 学生对探究式学习5E模式解释阶段的认识和态度 |
5.1.4 学生对探究式学习5E模式加工阶段的认识和态度 |
5.1.5 学生对探究式学习5E模式评价阶段的认识和态度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3 前测与后测阅读成绩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2.1 对教师的启示 |
6.2.2 对学生的启示 |
6.3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调查问卷 |
附录 二访谈提纲 |
附录 三实验过程中的课文 |
附录 四前测阅读 |
附录 五后测阅读 |
致谢 |
四、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新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 巨琪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小学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现状研究[D]. 杨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项目式学习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文静. 集美大学, 2020(05)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初中生英语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刘申申.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自我评价量表为例[D]. 张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任高中英语教师学习效力研究[D]. 罗晓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9]探究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 彭清蓉.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探究式学习5E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赵肖瑞. 延安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