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茂铁化学的半个世纪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仁龙[1](2018)在《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光伏发电作为新型绿色能源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有机太阳电池因具有柔性、成本低、质量轻及可溶液加工等优点备受关注,已成为各国竞争较为激烈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近年来,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发展迅速,特别是对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极大的推动了有机太阳电池的前进,单结有机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过14%,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小分子受体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确定的分子量、合成简单、易纯化、没有批次差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本论文主要是围绕A-D-A(受体-给体-受体)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的研究展开的,设计策略可分为:开发新型给体核单元、侧链工程、开发新型端基受体单元。蒽单元具有较好的平面性,在有机电子领域应用广泛。在第二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蒽单元为核,以苯并噻二唑(BT)或噻吩为桥键,以不同吸电子单元为端基的小分子受体材料。研究了这类化合物的光学、热学及电化学性质,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光伏性能,获得了高达1.13 V的开路电压(VOC)和1.84%的能量转换效率(PCE),证明了蒽单元在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中应用的潜力。研究中发现这类受体材料多数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吸收峰较弱的问题,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将两个噻吩并到蒽单元的两边为核,以不同吸电子基团为端基合成了一系列平面性较好的小分子材料,研究发现这类材料具有更弱的ICT吸收峰,这表明以弱给电性的蒽单元为核时,需要具有更强吸电性的集团来促进分子内电荷转移。这一发现为设计更高效的基于蒽的光伏材料提供参考。卟啉具有平面性较好且富电子的大π环结构,在自然界能量转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第三章中,我们将金属铜原子引入到卟啉中心为核,以炔基和噻吩为桥键,以3-(二氰基亚甲基)茚-1-酮(INCN)及其氟代衍生物为缺电子端基合成了一系列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系统的研究了这类化合物的光学、热学及电化学性质,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光伏性能,这类小分子具有较强的ICT效应和较宽的吸收光谱,是典型的窄带隙化合物,有利于对太阳光的捕获,最高的器件效率为2.44%,卟啉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能量转化介质,对科研具有重大启发意义,本课题研究内容为设计更高效的卟啉受体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小分子端基的修饰可有效地调节材料的光电性质和分子的排列。在第四章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类新型吸电子单元,包括增加共轭长度的萘茚酮(N)和引入环烷基链的四氢萘茚酮(HN),并以引达省五并稠环(IDT)为核合成了受体材料IDT-N、IDT-T-N和IDT-HN。端基共轭长度的增加增强了分子内ICT效应,IDT-N和IDT-T-N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有利于对太阳光的捕获提高短路电流(JSC),以聚合物PBDB-T为给体的器件效率为9.0%,但器件的VOC较低,不利于电池效率的提高。IDT-HN端基所含的环烷基链具有给电子性,有利于提升材料的LUMO能级提高器件的VOC,同时环烷基链具有较强的刚性,能有效调节分子间的π-π堆积和活性层的微观形貌,有利于提高JSC和填充因子(FF),的确,通过研究发现基于PBDB-T:IDT-HN器件的各个参数都得到改善,器件效率提高到了10.22%,值得一提的是当活性层厚度达到250 nm时,器件效率仍能保持最高效率的91%,对将来制备厚膜有机太阳电池非常有帮助。基于上一章中,缺电子单元N能增强分子内ICT效应拓宽受体材料的吸收光谱,有利于对太阳光的捕获。基于此,在第五章中,我们通过侧链工程合成了一系列近红外小分子受体。首先将IDT-T-N侧链改为直烷基链合成了IDT-TN,由于分子平面性的改善使得吸收光谱进一步红移,其光学带隙为1.43eV,基于PBDB-T:IDT-TN的器件效率为5.89%和VOC为0.97 V,能量损失(Eloss)仅为0.46 eV,这一数值可以与无机太阳电池相媲美。另外,将氧原子引入到桥键噻吩的侧链上合成了IDT-TO-N和IDT-TON,由于氧原子与IDT上的硫原子存在非共价键作用力,使得两个分子均具有高度的平面性,通过DFT模拟得到验证,它们的最大吸收边达到1013 nm左右,光学带隙为1.22 eV,极大的提高了对太阳光的捕获能力,以聚合物PTB7-Th为给体的器件Eloss仅为0.44 eV,这种现象在文献中极其少见,为今后对有机太阳电池Eloss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有机太阳电池中,同时满足给受体的能级匹配和吸收互补仍然具有挑战。在第六章中,基于PTB7-Th:ITIC体系具有较低的电压和几乎完全重合的吸收光谱不利于有机太阳电池的发展,我们将ITIC的端基INCN改为吸电性较弱的2-二氰基茚(NO)合成了小分子受体ITNO,它的LUMO能级明显提高,吸收光谱蓝移与给体更互补,基于PTB7-Th:ITNO的效率为5.45%和VOC为0.95 V,比PTB7-Th:ITIC的电压提高了0.15 V,达到了设计的初衷,这种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研究分子的构象对有机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在第七章中,我们分别以二噻吩并环戊二烯(CT)和联二噻吩(TT)为给体核,以INCN和N为缺电子端基设计合成了一系列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研究了给体核的构象对小分子的光学、电化学、热力学及光伏性能的影响,以CT为核的小分子受体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这是由于这类分子具有较好的平面性,有利于分子内电荷转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以TT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由于具有较大的位阻导致吸收光谱蓝移。以PBDB-T为给体的器件在没有后处理的情况下效率为1.59%,为更深入的了解分子构象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刘亚坚[2](2018)在《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与离子识别》文中指出近些年来,二茂铁衍生物在电催化、电分析等电化学领域应用有很多的研究报道,而系统地讨论不同基团对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电化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五种二茂铁小分子衍生物:乙基二茂铁(FcE)、乙酰基二茂铁(Fc A)、1,1′-二乙酰基二茂铁(FcDA)、二茂铁甲醛(FcD)、2-二茂铁-苯并咪唑(Fc BM),从电子效应、空间位阻等方面研究不同类型基团对二茂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四种具有离子识别性能的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2-二茂铁-6-氯-苯并咪唑(Fc B1)、2-二茂铁-6-甲基-苯并咪唑(FcB2)、2-二茂铁-6-甲氧基-苯并咪唑(Fc B3)、2-二茂铁-6-磺酸基-苯并咪唑(Fc B4)。通过IR、UV-Vis、1H NMR、13C NMR、CV等方法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能。(1)以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五种二茂铁小分子衍生物:FcE、FcA、Fc DA、FcD、FcBM。其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电导率仪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峰电位基本不变,ΔE≈65 mV,峰电流ip与扫描速率v1/2呈直线关系,说明它们在电极表面发生单电子氧化还原可逆反应并且为扩散控制,FcE、FcA、FcDA、FcD、FcBM扩散系数分别为:12.4×10-66 cm2·s-1、0.871×10-6cm2·s-1、0.713×10-6 cm2·s-1、0.625×10-6 cm2·s-1、0.184×10-6 cm2·s-1;当Cp环上连接吸电子基团时,Cp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容易被氧化,同时Cp环上若连接的取代基较大时也会因为空间位阻效应,难以接触电极,二者都会导致氧化还电位正移,反之氧化还原电位则会负移。此外,室温下测得FcE、FcA、FcDA、FcD、FcBM乙腈溶液电导率分别为:16.8×10-6 S/cm、16.00×10-6 S/cm、16.64×10-6 S/cm、16.36×10-6 S/cm、36.4×10-6S/cm,均高于室温下乙腈溶液电导率5.89×10-6 S/cm,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它们的电导率随温度增大而增大。(2)以二茂铁甲醛和对氯苯胺等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生成了四种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FcB1FcB4。使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FcB1FcB4的电化学性能和离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FcB1FcB4在电极表面均发生了单电子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且在电极表面的反应受扩散控制,扩散系数分别为2.201×10-7 cm2·s-1、3.522×10-7 cm2·s-1、4.197×10-77 cm2·s-1、1.65×10-77 cm2·s-1;在常见阴离子中,FcB1FcB4均可以多通道识别F-,F-的加入使其448 nm附近紫外光谱发生红移,吸光度增大,同时使氧化电位分别向负极移动193 mV、154 mV、120 mV、208 mV,此外FcB4还对AcO-和H2PO4-表现出识别作用,氧化电位分别向负极移动112 mV、134 mV。核磁氢谱滴定结果表明,FcB1Fc B4中苯并咪唑环上的N-H质子与F-形成氢键从而达到识别作用,与F-结合后,四者N-H质子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0.17 ppm,0.14 ppm,0.12 ppm,0.18 ppm。
宋思梦[3](2016)在《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文中提出二茂铁是由两个环戊二烯基负离子(C5H5")和一个正二价铁离子(Fe2+)构成的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二茂铁具有稳定性、低毒性、芳香性、氧化还原等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材料、医药、催化等领域,如含二茂铁的桥联吡啶类化合物和含二茂铁基团的Schiff碱可用作非线性光学材料和液晶材料,含二茂铁基的铂金属络合物是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手性二茂铁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等等。含二茂铁基的查尔酮是一类重要的有机药物中间体,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可用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其与含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可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形成具有新的药物活性的大分子结构化合物。由于二茂铁和查尔酮都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和医药活性,因此通过Michael加成形成的大分子结构的产物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二茂铁基的查尔酮,并与多种活性亚甲基化合物反应生成Michael加成产物。期望通过活性亚甲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查尔酮的有效加成,得到具有更好抑菌活性的药物中间体。首先,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乙酸酐为酰化试剂,在磷酸催化下合成乙酰基二茂铁。其结构经FT-IR,1HNMR和13CNMR分析得以确证。其次,以固体碱为催化剂,乙酰基二茂铁分别与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氟苯甲醛、对溴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枯茗醛、桂醛、2-噻吩甲醛、3-噻吩甲醛、吡啶-2-甲醛、间硝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在固相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了十三种二茂铁基查尔酮。并以乙酰基二茂铁和苯甲醛的反应为例,通过单因素法讨论了反应时间、投料比、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以NaOH和无水K2CO3为催化剂,原料乙酰基二茂铁和芳香醛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5-10min。最后,将合成的十三种二茂铁基查尔酮分别与丙二酸二乙酯、氰基乙酸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硝基甲烷、乙酰丙酮、丙二腈、环己酮、环戊酮、巴比妥酸、硫代巴比妥酸、乙腈、丙酮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系列Michael加成产物。并以二茂铁基查尔酮和丙二酸二乙酯的反应为例,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了其反应条件,即最佳反应条件为:以无水K2CO3为催化剂,原料二茂铁基查尔酮和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3,反应时间为0.53h,产率最大可达到90.70%。
吴云[4](2015)在《二茂铁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电化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Discovery Studio 3.1系统,选取enzyme aromatase (AR, CYP19)(乳腺癌)及mutated EGFR kinase domain (L858R), EGFR kinase domain T790M mutation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蛋白受体对二茂铁杂环类衍生物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对接,结果初步均显示出二茂铁杂环衍生物与受体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好于二茂铁本身。本文以二茂铁羧酸和7种含氮杂环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18种二茂铁杂环类衍生物;且在反应中选用EDCl, HOBt或DMAP为缩合剂,二氯甲烷为溶剂的体系,室温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合成效果最好;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H NMR、13C NMR和HR-MS等表征;同时,通过3-(4,5-二甲基噻-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初步测试了新化合物的抗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活性,实验过程中均以二茂铁作为阳性对照物.化合物Fc1, Fc3, Fc9-Fc12, Fc14和Fc17通过MTT法测试其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Fc3,Fc11, Fc12口Fc17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9.2,44.2,48.3,和24.2μmol·L-1。在这8个被测试其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的化合物中,结果显示:含有吡啶环且成酯的二茂铁杂环化合物,其抑制乳腺癌的活性要强于那些不含有吡啶环且成酰胺的二茂铁杂环化合物。在分子模拟中,将化合物Fc1-Fc18作为配体与芳香化酶受体(AR, CYP19)的活性位点进行对接,同时希望能解释为什么化合物Fc17有最好的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在对接中观察到化合物Fc17与受体结合度最好,其分别与受体的氨基酸残基Thr310和Ser314对接形成了两个氢键.化合物Fc1,Fc4-5,Fc8-9,Fc11-12,Fc14及Fc16-17通过MTT法测试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Fc14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78.3μmol·L-1;并且对于同一取代杂环的化合物而言,Linkage中的C链越长其抑制H1299细胞的效果越强。在分子模拟中,将化合物Fc1-Fc18作为配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位点进行对接,同时希望能解释为什么化合物Fc14有最好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的活性。结果显示:在对接中观察到化合物Fc14与受体结合度最好,其与受体对接形成了一个π-π键,并且产生范德华力和与氨基酸残基2EB3形成了一个氢键。且用循环伏安法(CV法)研究二茂铁含氮杂环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说明:连接键中羰基的诱导效应和化合物本身的共轭效应共同影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化合物Fc8显示出最强的氧化还原性,而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与其抑制H1299细胞的肿瘤活性呈反比关系.
周亚梅[5](2015)在《基于刚性四羧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位聚合物是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簇)利用配位键组装而成的、具有规整的无限网络结构的配合物。配位聚合物通常具有新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在气体吸附、催化、光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由两类刚性四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一章简要综述了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基于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发展以及选题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中利用刚性芳香羧酸配体四(4-羧基苯基)硅烷(H4TCS)与金属离子Mn(Ⅱ)、Co(Ⅱ)、Cu(Ⅱ)、Zn(Ⅱ)、Cd(Ⅱ)、Zr(Ⅳ)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 6 个化合物[Mn2(TCS)(H2O)2]n(化合物 1)、[Co2(TCS)(H2O)2]n(化合物 2)、[Cu2(TCS)(H2O)2]n(化合物 3)、[Zr6O4(OH)4(TCS)2(DMF)4(HCOO)4]n(化合物 4)、{[Zn3(TCS)2]·4DMF}n(化合物5)、[Cd2(TCS)(H2O)2]n(化合物6)。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它们的气体吸附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中化合物3以典型的轮桨状结构[Cu2(OCO)4]为次级构筑单元(SBU),每一个轮桨状单元通过4个TCS4-配体与相邻的8个轮桨状SBU连接,从而形成具有纳米孔洞的三维配合物。化合物4中每六个金属Zr原子与O原子配位形成一个八面体Zr6O簇,每一个Zr6O4簇通过配体TCS4-与相邻的其他簇相连,形成具有较大孔洞的配合物。4在77 K时对N2的吸附量约为408 cm3 g-1,计算得到BET比表面积为1433.62 m2g-1,平均孔径为1.27nm。在195K下对CO2的最大吸附量为378.6cm3g-1(16.9 mmol/g,74.8 wt%),相当于每个分子结构单元可以吸附17.5个CO2分子。第三章中利用过渡金属Mn(Ⅱ)、Cd(Ⅱ)和卟啉配体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2TCPP)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两个化合物[Mn2(TCPP)(H2O)]n(化合物7)、[Cd4(TCPP)2(H2O)2]n(化合物8)。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测试了它们的气体吸附性质以及对克百威、灭多威、抗蚜威、双酚A、2,4-二氯酚、三氯生等六种农药的吸附效果。化合物7由配体(H2TCPP)的羧酸根与轮桨式构筑单元[Mn2(OCO)4]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结构。化合物 7 在 195 K 时对 CO2 的最大吸附量为 122.3 cm3 g-1(5.46 mmol/g,24.17 wt%),相当于每个化合物分子结构单元能够吸附5个CO2分子;化合物8在195 K下对C02的最大吸附量为110 cm3 g-1(4.91 mmol/g,21.7 wt%)。化合物8对双酚A的去除率为96.2%,对2,4-二氯酚的去除率为91.3%。第四章是对本论文的小结,并作了进一步展望。
乔庆东,李琪[6](2014)在《循环伏安法测定二茂铁的电化学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茂铁(Ferrocene,简称Fc)具有一定的芳香性和较好的氧化还原性,可作为电化学开关模型化合物。在含有高氯酸锂的乙醇溶液中,二茂铁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过程为Fc-e→Fc+,且是一个准可逆性的电化学反应。经循环伏安法测定,该过程的反应电子数为1,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氧化过程中测定的Fc的扩散系数DO=2.24×10-3 cm2/s,还原过程中测定的Fc+的扩散系数DR=4.34×10-3 cm2/s,Fc+的扩散速度要比Fc略快,测定的标准反应速率常数为2.79cm/s。
冯丽[7](2012)在《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结构独特,使它们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应用于催化、助燃剂、医学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农药方面表现出突出的活性,可作为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和除草剂等。所以这类化合物现在成为“绿色农药”的一个热点研究,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研究兴趣。分别报道二茂铁衍生物和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有很多,但报道将二茂铁基团引入到1,3,4-噻二唑化合物中的较少。所以,为了使1,3,4-噻二唑化合物的种类更多,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含二茂铁基1,3,4-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我们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取代基的新化合物。含二茂铁基查尔酮是一类重要的二茂铁衍生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可抗细菌,抗肿瘤,抗蛲虫。含二茂铁基查尔酮通常在溶液中用常规的加热法合成,但是溶剂法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产率低,不安全,且成本高。所以近年来无溶剂反应在中外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简化了实验操作和后处理过程和缩短了反应时间。有些无溶剂反应可用简单的研磨法实现。所以它们的深入应用吸引我们继续以前的研究。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含二茂铁基查尔酮,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以KF/Al2O3为催化剂,在固相研磨的条件下,乙酰基二茂铁分别与苯甲醛、呋喃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甲基苯甲醛、4-氟苯甲醛、4-氯苯甲醛、4-溴苯甲醛、4-N,N-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9种含二茂铁基查尔酮,通过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4-氟苯甲醛分别与2-氨基-1,3,4-噻二唑、2-氨基-5-甲基-1,3,4-噻二唑、2-氨基-5-乙基-1,3,4-噻二唑、2-氨基-5-丙基-1,3,4-噻二唑、2-氨基-5-苯氧亚甲基-1,3,4-噻二唑、2-氨基-5-β-萘氧亚甲基-1,3,4-噻二唑发生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含1,3,4-噻二唑基苯甲醛衍生物,通过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和UV-Vi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3)用乙酰二茂铁分别与6种新型含1,3,4-噻二唑基苯甲醛衍生物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含1,3,4-噻二唑基的二茂铁基查尔酮,并通过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和UV-Vi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赵秀玲[8](2012)在《刚性芳香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配位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催化、荧光、气体吸附和磁性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及它们有趣的拓扑结构,致使合理设计和合成配合物成为关注热点,研究重点在于构筑新型配合物的同时,阐明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刚性芳香羧酸类配体(H3ctd和H2pip),分别与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作用,利用水热法合成了12种配位化合物:[Tb(ctd)(DMF)]n(1),[Dy(ctd)(DMF)]n(2),[Mn2(pip)2(H2O)4]·4H2O(3),[Cd(pip)(H2O)2]·H2O(4),[Mn(pip)(H2O)2]·H2O(5),[Mn(pip)(4,4′-bipy)](6),[Co(pip)(4,4′-bipy)](7),[Co(pip)(pyz)](8),[Zn(Hpip)(HCO2)]·2H2O(9),[Mn3(pip)2(HCO2)2(H2O)2(H](10),[Co3(pip)2-(HCO2)2(H2O)2](11)和[Zn(pip)(H2O)]·2H2O(12)。文中合成的配合物都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EA)及红外光谱测试(IR);其中有8个配合物做了X-射线粉末衍射(XRPD)和热失重分析(TGA)。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属于同构,是含有一维孔道的三维结构,而且孔道内充满配位的DMF溶剂分子;配合物3-5都是二维(6,3)层状结构,相邻层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4和5属于同构;配合物6-9是二重穿插的三维层柱状结构,分别用4,4′-联吡啶、吡嗪和甲酸分子作为层与层间的连接体,其中6和7属于同构,6-8为(3,5)-连接的hms拓扑结构,而配合物9是一个(3,4)-连接的fsc类结构,Schl fli符号为{63}{65.8};10和11二者也是异质同晶,金属离子中心形成的三核结构通过配体的连接构成三维网状骨架结构;配合物12是由双核结构形成的二维双层结构,拓扑类型为(3,6)-连接的kgd网状化合物,Schl fli符号为{43}2{46.66.83}。同时,配合物1和2进行了荧光性质测试分析,在室温可见光区,它们表现出强的固态发射。
陈澍[9](2012)在《含二茂铁基及噻二唑基Mannich碱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Mannich反应也被称为胺甲基化反应,因为合成所得产物Mannich在医药、生物、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Mannich反应在被发现初就受到科研人员的积极关注,成为了重要的有机反应。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的安全化与绿色化,人们对Mannich反应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想法,在合成原料,反应催化剂,反应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和提高。在原料方面,由最初较为简单的脂肪族胺和醛类作为实验对象,随着人们在化学领域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到现在大量多元化的原料被加入到Mannich反应当中,从而也大大提高了产物的医药抗菌等活性。催化剂方面从无到有,比如Lewis酸、Lewis碱、稀土金属等都可以有效的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反应产率。二茂铁衍生物因具有诸多生理活性被人们广泛研究,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是杂环胺类化合物中典型的代表,它是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有着抗菌、杀菌、消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实验将二者同时引入Mannich反应中,合成含二茂铁基杂环曼尼希碱,并对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具体实验分为以下四方面。(1)以二茂铁、磷酸、醋酸酐为原料,合成出原料之一乙酰基二茂铁。此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2)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其中采用三氯氧磷法合成2-氨基-5-芳基-1,3,4-噻二唑,产率均较高。(3)最终产物的合成,考虑到经济成本等原因,本实验采取常见的HCl为催化剂,甲醛,乙酰基二茂铁和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为原料,一锅法制得二茂铁基缩2-氨基-1,3,4-噻二唑Mannich碱等11种化合物。全程采用TLC进行跟踪监测,粗产物通过柱色谱分离提纯,对收集液进行减压蒸馏,干燥并密封保存。所有化合物均通过IR,1H-NMR,13C-NMR等确证。(4)抑菌实验采用滤纸片法,选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链球菌(Streptococcus)、放线菌(Actinomycete)五种菌对制得的最终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通过实验数据发现,所以产物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5位取代的化合物中,芳基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脂肪族类化合物。
高敬民[10](2012)在《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及其接枝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以及它们接枝的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得它们在高氯酸铵基推进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围绕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以及它们接枝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应用展开研究:(1)制备了六种二茂铁基化合物1,1’-二茂铁二甲酸羟乙酯(FDCHE)、1,3-二-(二茂铁酰氧基)-2-丙醇(DFAPO)、1,2,3-三-(二茂铁酰氧基)-丙三(醇)酯(TFAGOE)、1,2,3,4-四-(二茂铁酰氧基)-季戊四(醇)酯(TFAPOE)、1,1’-二茂铁甲酰氧基环氧丙烷(GEFDC)和聚二茂铁二甲酸双酚A酯缩水甘油醚(GEPFDCBPE),用核磁共振(1H-NMR)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所得产物的结构。用TGA法研究了这些新型二茂铁基化合物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这些二茂铁基化合物的加入都对AP的热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入二茂铁基化合物的量越大,对AP热分解的促进效果越好;支化程度提高,抗迁移效果改善。将制备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50℃)50天未发现有明显的二茂铁基化合物迁移现象发生。提出了二茂铁基化合物迁移的可能机理,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抗迁移方法。(2)合成了两种二茂铁基化合物单体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AFFEE)和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MAFFEE),采用溶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PAFFEE)和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PMAFFEE)。用FT-IR、1H-NMR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TGA法研究了PAFFEE、PMAFFEE.聚二茂铁二甲基硅烷(PFDMS)和聚二茂铁甲基苯基硅烷(PFMBS)对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发现它们均可使AP的分解温度明显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对AP的热分解性能影响不明显;二茂铁基聚合物用量增加使得AP的高温分解温度降低,当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进一步增加其用量对AP的热分解性能影响不明显。将制备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50℃)50天,未发现明显的二茂铁基聚合物迁移现象。提出了二茂铁基聚合物促进AP热分解的可能机理。(3)制备了表面羧酸化炭黑(CBs-COOH)和表面羟基化炭黑(CBs-OH);使CBs-OH跟二茂铁单甲酰氯反应,将二茂铁基团接枝到炭黑表面(CBs-g-Fc)。采用FT-IR、1H-NMR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用TEM观察了其形貌;通过TGA法对系列产物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发现CBs-COOH和CBs-OH的失重明显较纯炭黑增加;以CBs-OH与2-甲基-2-溴丙酰溴反应合成了CBs-Br,然后以CBs-Br为引发剂,以AFFEE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炭黑(CBs-g-PAFFEE);采用FT-IR、1H-NMR、TGA法等方法表征与分析了相关产物。用TGA法研究了CBs-g-Fc和CBs-g-PAFFEE对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发现CBs用量的增加可使AP的分解温度下降。但进一步增加炭黑的用量,对AP热分解的影响不明显。CBs-g-Fc和CBs-g-PAFFEE的加入都可明显降低AP的分解温度。将制备的含二茂铁基聚合物接枝炭黑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50℃)50天,未发现二茂铁基聚合物接枝炭黑有明显迁移现象发生。提出了二茂铁接枝炭黑化合物促进AP热分解的可能机理。CBs-g-Fc和CBs-g-PAFFEE性能优异,有望作为新型燃速促进剂被实际应用。(4)制备了表面羧酸化碳管(MWCNTs-COOH)和表面羟基化碳管(MWC-NTs-OH);将MWCNTs-OH与二茂铁单甲酰氯反应制得二茂铁接枝碳管(MWCN-Ts-g-Fc).将MWCNTs-OH-1与2-甲基-2-溴丙酰溴反应合成了MWCNTs-Br-1,然后以其为引发剂,以AFFEE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碳管(MWCNTs-g-PAFFEE),采用FT-IR和TGA法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用TEM观察了其形貌,发现MWCNTs-g-PAFFEE已成功合成。用TGA法研究了MWCNTs、MWCNTs-g-Fc及MWCNTs-g-PAFFEE等对AP的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发现MWCNTs、MWCNTs-g-Fc及MWCNTs-g-PAFFEE的加入均可使AP的分解温度下降。将制备的模拟推进剂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50℃)50天,未发现MWCNTs-g-Fc及MWCNTs-g-PAFFEE有明显迁移现象。提出了二茂铁基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促进AP热分解的可能机理。
二、二茂铁化学的半个世纪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茂铁化学的半个世纪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电池简介 |
1.2.1 有机太阳电池发展历程 |
1.2.2 有机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3 有机太阳电池的影响因素 |
1.3 有机太阳电池富勒烯受体材料发展简介 |
1.4 有机太阳电池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发展简介 |
1.4.1 聚合物受体材料的发展 |
1.4.2 小分子受体材料的发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5.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蒽单元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设备 |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与表征 |
2.3.2 热力学性能 |
2.3.3 光学性能 |
2.3.4 电化学性能 |
2.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2.3.6 光伏性能 |
2.3.7 电子迁移率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卟啉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3.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与表征 |
3.3.2 热学性质 |
3.3.3 光学性能 |
3.3.4 电化学性能 |
3.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3.3.6 光伏性能 |
3.3.7 电子迁移率 |
3.3.8 形貌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引达省五并稠环(IDT)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4.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2.4 光伏器件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与表征 |
4.3.2 热力学性能 |
4.3.3 光学性能 |
4.3.4 电化学性能 |
4.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4.3.6 光伏性能 |
4.3.7 电荷产生、复合、抽提及传输性能 |
4.3.8 形貌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引达省五并稠环(IDT)为核的近红外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5.2.3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5.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5.2.5 光伏器件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与表征 |
5.3.2 热力学性能 |
5.3.3 光学性能 |
5.3.4 电化学性能 |
5.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5.3.6 光伏性能 |
5.3.7 电荷产生、复合、抽提及传输性能 |
5.3.8 形貌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引达省类七并稠环(IDTT)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与试剂 |
6.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6.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6.2.4 光伏器件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合成与表征 |
6.3.2 热力学性能 |
6.3.3 光学性能 |
6.3.4 电化学性能 |
6.3.5 光伏性能 |
6.3.6 光致发光(PL)淬灭测试 |
6.3.7 电荷传输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二噻吩并环戊二烯和联二噻吩为核的小分子受体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与试剂 |
7.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
7.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7.2.4 光伏器件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合成与表征 |
7.3.2 热力学性能 |
7.3.3 光学性能 |
7.3.4 电化学性能 |
7.3.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7.3.6 光伏性能 |
7.3.7 电荷传输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与离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茂铁的理化性质与电化学性质概述 |
1.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二茂铁衍生物的应用 |
1.3.1 功能材料 |
1.3.2 添加剂 |
1.3.3 生物和医药 |
1.3.4 催化 |
1.4 离子识别 |
1.4.1 离子识别简介 |
1.4.2 离子识别检测方法 |
1.4.3 具有阴离子识别效应的二茂铁衍生物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
1.6.1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1.6.2 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二章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2.3.1 红外光谱 |
2.3.2 紫外光谱 |
2.3.3 核磁共振 |
2.3.4 电化学测试 |
2.3.5 电导率测试 |
2.4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 |
2.4.1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2.4.2 1,1'-二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2.4.3 二茂铁甲醛的合成 |
2.4.4 乙基二茂铁的合成 |
2.4.5 2-二茂铁-苯并咪唑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二茂铁衍生物的谱图分析 |
2.5.2 取代基对二茂铁衍生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2.5.3 取代基对二茂铁衍生物扩散系数的影响 |
2.5.4 取代基对二茂铁衍生物电导率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主要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 |
3.3.1 红外光谱 |
3.3.2 紫外光谱 |
3.3.3 元素分析 |
3.3.4 电化学 |
3.3.5 核磁共振 |
3.4 二茂铁苯并咪唑衍生物FcB1-FcB4的合成 |
3.4.1 4 -氯-1,2-苯二胺的合成 |
3.4.2 4 -甲氧基-1,2-苯二胺的合成 |
3.4.3 3 ,4-二氨基甲苯的合成 |
3.4.4 3 ,4-二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
3.4.5 2 -二茂铁-6-氯-苯并咪唑的合成 |
3.4.6 2 -二茂铁-6-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 |
3.4.7 2 -二茂铁-6-甲氧基-苯并咪唑 |
3.4.8 2 -二茂铁-6-磺酸基-苯并咪唑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FcB1-FcB4的图谱分析 |
3.5.2 FcB1-FcB4的元素分析 |
3.5.3 FcB1-FcB4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5.4 FcB1-FcB4的动力学参数研究 |
3.5.5 FcB1-FcB4在CV中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 |
3.5.6 FcB1-FcB4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 |
3.5.7 FcB1-FcB4对阴离子的识别机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2.1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2.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 |
1.3 二茂铁基查尔酮的研究进展 |
1.3.1 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1.3.2 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应用 |
1.4 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1.4.1 Michael加成反应概述 |
1.4.2 Michael加成反应的进展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2.1.3 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合成二茂铁基查尔酮方法的优化 |
2.2.2 反应机理 |
2.2.3 实验条件优化 |
2.2.4 谱图解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型含二茂铁基Michael加成产物的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新型含二茂铁基Michael加成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 |
3.2.2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3 化合物谱图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二茂铁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电化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二茂铁化合物 |
1.1.1 二茂铁物理及化学性质 |
1.1.2 二茂铁化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及进展 |
1.1.3 其他 |
1.2 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的简介及分子模拟 |
1.2.1 乳腺癌的简介及分子模拟 |
1.2.2 非小细胞肺癌的简介及分子模拟 |
1.3 氧化还原性与抗肿瘤活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杂环化合物的简介 |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子对接 |
2.1 前言 |
2.2 乳腺癌的计算机模拟 |
2.2.1 乳腺癌的计算机模拟打分分析 |
2.2.2 分子对接结果与分析 |
2.3 非小细胞肺癌的计算机模拟 |
2.3.1 非小细胞肺癌的计算机模拟打分分析 |
2.3.2 分子对接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3.2 目标化合物及合成路线的确定 |
3.3 实验步骤、结果及数据 |
3.3.1 中间体2a的合成 |
3.3.2 中间体3a,4a的合成 |
3.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4.1 目标化合物的电化学测试 |
4.1.1 仪器和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目标化合物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 |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MCF-7细胞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5.3.2 H1299细胞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5.4 抗肿瘤活性测试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
(5)基于刚性四羧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学简介 |
1.2 晶体工程 |
1.3 配位聚合物和拓扑学 |
1.4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与构建 |
1.5 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
1.5.1 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1.5.2 基于芳香羧酸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6 基于刚性卟啉基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
1.6.1 卟啉类材料概述 |
1.6.2 卟啉类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1.6.3 卟啉类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7 选题意义、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面体刚性四羧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2 配体四(4-羧基苯基)硅烷(Tetrakis(4-carboxyphenyl)siliane,H_4TCS)的合成 |
2.2.3 配体四(4'-羧基-二联苯基)硅烷Tetrakis-(4'-carboxy-biphenyl-4-yl)-silane(TCBPS)的合成 |
2.2.4 化合物1-6的合成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化合物1-6晶体结构的测定及晶体学数据 |
2.3.2 化合物1-6的晶体结构分析 |
2.3.3 化合物1-6的热重分析 |
2.3.4 化合物1、2、3、4、5的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刚性四方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药品及检测仪器 |
3.2.2 配体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的合成 |
3.2.3 化合物7、8的合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化合物7、8晶体结构的测定及晶体学数据 |
3.3.2 化合物7、8的晶体结构分析 |
3.3.3 化合物7、8的热重分析 |
3.3.4 化合物7、8的气体吸附性质 |
3.3.5 化合物7、8的农药吸附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循环伏安法测定二茂铁的电化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反应的可逆性 |
2.2 反应电子数 |
2.3 扩散系数 |
2.4 反应速率常数 |
3 结论 |
(7)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二茂铁的性质 |
1.2.1 物理性质 |
1.2.2 化学性质 |
1.3 二茂铁衍生物的应用 |
1.3.1 在线性光学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2 在分子薄膜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3 在磁性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4 在燃料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5 在分子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
1.3.6 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3.7 在聚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
1.3.8 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
1.3.9 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 |
1.3.10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4 噻二唑类化合物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4.1 杀菌活性 |
1.4.2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
1.4.3 杀虫活性 |
1.4.4 除草活性 |
1.5 查尔酮的合成方法 |
1.5.1 溶剂法 |
1.5.2 微波、超声波法 |
1.5.3 固相研磨法 |
1.6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和规格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2.1.4 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2.1.5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使用仪器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方法及改进 |
2.2.2 反应机理 |
2.2.3 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2.2.5 核磁共振谱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新型含 1,3 ,4-噻二唑基苯甲醛衍生物的合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和规格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2-氨基-5-取代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
3.2.4 新型含 1,3,4-噻二唑基苯甲醛衍生物的合成 |
3.2.5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使用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机理 |
3.3.2 加 K_2CO_3与否对苯甲醛衍生物产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条件对 2-氨基-5-取代基-1,3,4-噻二唑产率的影响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核磁共振谱分析 |
3.3.6 荧光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型含 1,3,4 -噻二唑基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规格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新型含 1,3,4-噻二唑基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 |
4.2.4 化合物表征方法和使用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机理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核磁共振谱分析 |
4.3.4 荧光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光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刚性芳香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配位化学 |
1.2 晶体工程 |
1.3 配位聚合物及拓扑学 |
1.4 配位聚合物的性质 |
1.4.1 吸附与分离 |
1.4.2 分子识别与催化 |
1.4.3 发光行为 |
1.5 含羧酸类的配位聚合物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要点内容 |
第2章 以 H_3ctd 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 |
2.1 研究简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测试仪器 |
2.3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2.3.1 配体 H_3ctd |
2.3.2 配合物[Tb(ctd)(DMF)]n(1) |
2.3.3 配合物[Dy(ctd)(DMF)]n(2) |
2.4 晶体结构分析 |
2.5 晶体结构描述 |
2.6 配合物 1 和 2 的荧光性能研究 |
2.7 配合物 1 和 2 的热重分析 |
2.8 小结 |
第3章 从层到层柱结构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 研究简介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3.3.1 合成配体 |
3.3.2 配合物[Mn_2(pip)_2(H_2O)_4]·4H_2O(3)的合成 |
3.3.3 配合物[Cd(pip)(H_2O)_2]·H_2O(4)的合成 |
3.3.4 配合物[Mn(pip)(H_2O)_2]·H_2O(5)的合成 |
3.3.5 配合物[Mn(pip)(4,4′-bipy)](6)的合成 |
3.3.6 配合物[Co(pip)(4,4′-bipy)](7)的合成 |
3.3.7 配合物[Co(pip)(pyz)](8)的合成 |
3.3.8 配合物[Zn(Hpip)(HCO_2)]·2H_2O(9)的合成 |
3.4 晶体结构分析 |
3.5 晶体结构描述 |
3.5.1 [Mn_2(pip)_2(H_2O)_4]·4H_2O(3)的结构 |
3.5.2 [Cd(pip)(H_2O)_2]·H_2O(4)和[Mn(pip)(H_2O)_2]·H_2O(5)的结构 |
3.5.3 [Mn(pip)(4,4′-bipy)](6)和[Co(pip)(4,4′-bipy)](7)的结构 |
3.5.4 [Co(pip)(pyz)](8)的结构 |
3.5.5 [Zn(Hpip)(HCO_2)]·2H_2O(9)的结构 |
3.6 配合物 3,7,8,9 的热重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由 H_2pip 构成的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4.1 研究简介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测试仪器 |
4.3 配合物的合成 |
4.3.1 配合物[Mn3(pip)_2(HCO_2)_2(H_2O)_2](10)的合成 |
4.3.2 配合物[Co3(pip)_2(HCO_2)_2(H_2O)_2](11)的合成 |
4.3.3 配合物[Zn(pip)(H_2O)]·2H_2O(12)的合成 |
4.4 晶体结构分析 |
4.5 晶体结构描述 |
4.5.1 [Mn_3(pip)_2(HCO_2)_2(H_2O)_2](10)和[Co_3(pip)_2(HCO_2)_2(H_2O)_2](11)的结构 |
4.5.2 [Zn(pip)(H_2O)]·2H_2O(12)的结构 |
4.6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总结 |
5.2 将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化合物的原子坐标,键长,键角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含二茂铁基及噻二唑基Mannich碱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二茂铁简介 |
1.2.1 二茂铁的物理性质 |
1.2.2 二茂铁的化学性质 |
1.3 噻二唑类化合物 |
1.3.1 噻二唑的应用 |
1.3.2 噻二唑的合成 |
1.4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
1.4.1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1.4.2 含二茂铁基的 Schiff 碱的合成及应用 |
1.4.3 Mannich 碱的合成与应用 |
1.4.4 含二茂铁基的 Mannich 碱的合成与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乙酰基二茂铁和 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及规格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 |
2.1.4 2-氨基-5 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研究 |
2.2.2 2-氨基-5-取代-1,3,4-噻二唑的合成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含二茂铁基及噻二唑基的 Mannich 碱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及规格 |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1.3 含二茂铁基及噻二唑基的 Mannich 碱的合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机理 |
3.2.2 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3.3 本章小结 |
4 抑菌试验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和规格 |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3 实验菌种 |
4.1.4 滤纸片法抑菌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实验结果 |
4.2.2 实验讨论 |
4.3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化合物的光谱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及其接枝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二茂铁基燃速促进剂 |
1.2.1 二茂铁基化合物燃速促进剂的种类 |
1.2.2 二茂铁基化合物燃速促进剂的合成方法 |
1.2.2.1 单核二茂铁燃速促进剂 |
1.2.2.2 双核二茂铁燃速促进剂 |
1.2.2.3 二茂铁基聚合物燃速促进剂 |
1.2.2.4 多功能二茂铁复合燃速促进剂 |
1.2.3 二茂铁类促进剂的迁移现象及解决对策 |
1.2.4 二茂铁基化合物的燃速促进机理 |
1.3 碳基燃速促进剂 |
1.4 其它类燃速促进剂 |
1.4.1 金属氧化物及盐燃速促进剂 |
1.4.2 纳米材料燃速促进剂 |
1.4.2.1 纳米金属氧化物燃速促进剂 |
1.4.2.2 纳米复合燃速促进剂 |
1.4.2.3 纳米含能燃速促进剂 |
1.4.2.4 金属燃速促进剂 |
1.5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新型二茂铁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主要试剂的精制 |
2.1.3 合成部分 |
2.1.3.1 1,1'-二茂铁二乙酮的合成 |
2.1.3.2 1,1'二茂铁二甲酸的合成 |
2.1.3.3 二茂铁单甲酰氯的合成 |
2.1.3.4 1,1’-二茂铁二甲酸羟乙酯的合成 |
2.1.3.5 1,3-二-(二茂铁酰氧基)-2-丙醇的合成 |
2.1.3.6 1,2,3-三-(二茂铁酰氧基)-丙三(醇)酯的合成 |
2.1.3.7 1,2,3,4-四-(二茂铁酰氧基)-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
2.1.3.8 1,1'-二茂铁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 |
2.1.3.9 聚二茂铁二甲酸双酚A酯二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
2.1.4 用于TGA测试样品的制备 |
2.1.5 仪器及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1,1'-二茂铁二甲酸的合成及表征 |
2.2.2 1,1'-二茂铁二甲酸羟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3 1,3-二-(二茂铁酰氧基)-2-丙醇的合成及表征 |
2.2.4 1,2,3-三-(二茂铁酰氧基)-丙三(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5 1,2,3,4-四-(二茂铁酰氧基)-季戊四(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6 1,1’-二茂铁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及表征 |
2.2.7 二茂铁基化合物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2.2.7.1 1,1’-二茂铁二甲酸羟乙酯和1,3-二(二茂铁酰氧基)-2-丙醇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2.2.7.2 1,2,3-三-(二茂铁酰氧基)-丙三(醇)酯和1,2,3,4-四-(二茂铁酰氧基)-季戊四(醇)酯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2.2.7.3 含环氧基团的二茂铁基化合物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2.2.7.4 不同结构的二茂铁化合物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2.2.8 二茂铁基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2.2.9 小分子二茂铁衍生物迁移性能研究 |
2.2.10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可能的迁移机理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主链或侧链含二茂铁基团的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主要试剂的精制 |
3.1.3 合成部分 |
3.1.3.1 主链含二茂铁基团聚合物的合成 |
3.1.3.2 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 |
3.1.3.3 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 |
3.1.3.4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 |
3.1.3.5 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 |
3.1.3.6 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
3.1.4 用于TGA测试样品的制备 |
3.1.5 仪器及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聚二茂铁基硅烷的合成及表征 |
3.2.2 二茂铁单甲酰氯的合成及表征 |
3.2.3 (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
3.2.4 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的合成及表征 |
3.2.5 (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3.2.6 聚二茂铁基化合物的溶液电化学性能研究 |
3.2.7 聚二茂铁基化合物对AP热分解性能影响的研究 |
3.2.7.1 聚二茂铁甲基硅烷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3.2.7.2 聚二茂铁甲基苯基硅烷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3.2.7.3 不同分子量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3.2.7.4 相同分子量不同用量的聚(甲基)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3.2.8 促进机理的探讨 |
3.2.9 聚二茂铁化合物迁移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接枝炭黑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 |
4.1.2 主要试剂的精制 |
4.1.3 合成及制备部分 |
4.1.3.1 表面羧酸化炭黑(CBs-COOH)的合成 |
4.1.3.2 表面羟基化炭黑(CBs-OH)的合成 |
4.1.3.3 二茂铁接枝炭黑(CBs-g-Fc)的合成 |
4.1.3.4 含溴炭黑化合物(CBs-Br)的合成 |
4.1.3.5 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AFFEE)的合成 |
4.1.3.6 采用SI-ATRP法合成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炭黑(CBs-g-PAFFEE) |
4.1.4 用于TGA测试样品的制备 |
4.1.5 仪器及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表面羧酸化炭黑的制备及表征 |
4.2.2 表面羟基化炭黑的制备与表征 |
4.2.3 二茂铁接枝炭黑的制备与表征 |
4.2.4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炭黑的制备与表征 |
4.2.5 炭黑及炭黑表面接枝二茂铁化合物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2.5.1 炭黑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2.5.2 二茂铁接枝炭黑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2.5.3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炭黑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4.2.5.4 二茂铁、炭黑及二茂铁接枝炭黑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4.2.6 对AP热分解促进作用机理的探讨 |
4.2.7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炭黑在模拟推进剂中的迁移性能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 |
5.1.2 主要试剂的精制 |
5.1.3 合成部分 |
5.1.3.1 表面羧酸化碳纳米管(MWCNTs-COOH)的制备 |
5.1.3.2 表面羟基化碳纳米管(MWCNTs-OH)的制备 |
5.1.3.3 二茂铁基化合物接枝碳纳米管(MWCNTs-g-Fc)的制备 |
5.1.3.4 含溴碳纳米管化合物(MWCNTs-Br)的制备 |
5.1.3.5 采用SI-ATRP法制备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碳纳米管(MWCNTs-g-PAFFEE) |
5.1.4 用于TGA测试样品的制备 |
5.1.5 仪器及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表面羧酸化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
5.2.2 二茂铁基化合物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
5.2.3 表面含溴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
5.2.4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 |
5.2.5 碳纳米管及二茂铁化合物接枝碳纳米管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5.2.5.1 相同管径碳纳米管不同添加量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5.2.5.2 不同管径碳纳米管对AP热分解性能的研究 |
5.2.5.3 二茂铁接枝碳纳米管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5.2.5.4 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碳纳米管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5.2.6 二茂铁接枝碳纳米管及聚丙烯酸二茂铁甲酰氧基乙酯接枝碳纳米管抗迁移性能研究 |
5.2.7 促进AP热分解的可能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二茂铁化学的半个世纪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A-D-A型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的研究[D]. 李仁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与离子识别[D]. 刘亚坚. 中北大学, 2018(08)
- [3]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D]. 宋思梦.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
- [4]二茂铁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电化学分析[D]. 吴云.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5(03)
- [5]基于刚性四羧酸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周亚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循环伏安法测定二茂铁的电化学性能[J]. 乔庆东,李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4(03)
- [7]含二茂铁基查尔酮的合成研究[D]. 冯丽.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8]刚性芳香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解析及性质研究[D]. 赵秀玲. 湘潭大学, 2012(01)
- [9]含二茂铁基及噻二唑基Mannich碱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D]. 陈澍.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10]二茂铁基化合物和二茂铁基聚合物及其接枝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 高敬民. 浙江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