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4~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节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玲[1](2006)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战略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大学理论管理者始终关注的课题、涉及到大学发展方向和行为选择的根本性问题。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大学战略管理理论及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从大学战略管理角度提出了学术战略是大学竞争的核心战略,利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识别并定位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的学术水平,分析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及特征。遵循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对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构建了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筛选过程中应用统计软件spss的模块分析,最终确定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方法的集成建立数学评价模型,评判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优劣。
陈敬全[2](2004)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改善人类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和焦点领域,成为综合国力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活动已经不再仅仅是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个人行为,而是政府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在科学研究领域投入的急剧增长,科研评价已经不只是科学系统自身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对于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以及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研究领域的评价活动依赖于合理规范的评价环境和机制,更需要与科学研究的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科研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科研评价方法展开系统研究。论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科研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从科研评价的信息基础出发,将科研评价方法分为三类:基于专家知识的主观评价方法、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和基于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按照这种分类分别对同行评议方法、德尔菲法、文献计量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科研评价方法展开研究。之所以对这些方法展开重点研究,是因为同行评议方法和文献计量方法是科研评价的特征方法,而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也是在科研评价活动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方法。全文共七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第一章)和科研评价概述(第二章)。引言部分阐述了科研评价方法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科研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了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空白,分析了这种空白存在的原因,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构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体系。第二章介绍了科研评价的几个发展阶段,分析了科研评价的几种主要模式,提出了科研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并在一般意义上阐述了科研评价的数据收集和检验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方法。第二部分对同行评议方法(第三章)和德尔菲法(第四章)等基于专家知识的主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同行评议方法,论文结合国内外同行评议的实践情况,讨论了同行评议方法实施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其主要优缺点;分析了同行专家选择的主要原则;探讨了同行评议实施过程中的规范与约束问题;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方法的发展作了展望。对于德尔菲法,在介绍了德尔菲法的特点与实施步骤之后,论文讨论了德尔菲法的问卷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探讨了德尔菲法的变型方法,并比较了德尔菲法和一般专家调查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作者结合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德尔菲法的应用过程,并对实例进行了评析。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基于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文献计量方法(第五章)。作者首先介绍了常用于科研评价实践的文献计量指标及其数据源,然后对文献分布规律、科学生产率和引文分析方法和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之后,作者介绍了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主要应用,并提出了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①文献计量方法比较适合宏观和中观评价;②应该注意不同学科的引文差异和评价对象的规模对结果的影响;③要保证数据源的客观性和代表性;④警惕文献计量指标的滥用和对某些指标的片面强调。最后,作者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第一项实证研究提出了学科自引率和自被引率的概念,并将其用于对学科的发展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项实证研究对我国627所高校的自报科研绩效评估指标和源生科研绩效评估指标的分布规律作了拟合研究,研究结果肯定了国内以前的同类研究的结论,即高校的自报科研绩效评估指标的客观性较差;同时也指出了国内有关研究中的“排序-频度”分布拟合方法的瑕疵与不足,并提出了更科学的科研指标分布拟合方法——“等级-频度”分布拟合,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种拟合方法的科学性。第四部分研究了基于系统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第六章)和综合评价法(第七章)。实际上,层次分析法也是一种综合评价法,但其独特的建模思想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使作者觉得有必要对其单列一章进行研究。在第六章,作者详细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探讨了层次分析法的群组决策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简明的群组决策专家定权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验证。在实证研究中,作者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科研实力指标体系,验证了层次分析法用于科研评价实践的有效性。对于一般综合评价方法,第七章从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的确定、评价数据合成模型四个方面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作者重点研究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对确定权重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缺陷与不足。最后,作者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第一项实证研究对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综合评价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经过严谨的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并不适用于综合指标评价的新观点,其原因是对数据的相关性判断并不能代表对指标的价值判断。在第二项实证研究中,作者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627所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排序,并在研究中强调了“规模与效率并重”的思想。本论文是武汉大学教改研究项目《高校学科专业评价与调整对策研究》(武大教字[2003]193)和武汉大学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竞争力评价研究》(武大科文字[2003]31号)的成果之一。
梁跃龙[3](2003)在《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地球化学》近年发展历程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自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我所主办刊物《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刊物近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与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全面推进是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的品牌效应现已形成、精品形象已经树立,并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现象,为我所创新文化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促进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李廷杰,谢淑莲[4](2002)在《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学院正处在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建设新阶段,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学术期刊。文章通过对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分析了我国科研事业、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指出了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更快地提高质量,缩短这一差距。提出走向世界的对策是,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稿源、编委会和审稿、文字语言、标准规范国际化。同时强调,只有立足本国,努力报道国内优秀成果,改革期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展期刊现代化建设,进行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宽松的宏观管理政策,才能加快这一国际化进程。
刘永新,刘伟,李桂英,张凯英[5](2001)在《强化办刊特色 力创名牌学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详实的数据和资料系统地总结了《高等学校化学学报》自1980年复刊以来,重点近5年来,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国内外着名的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敖庆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的卓有成效的指导下,经编辑部全体办刊人员长期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所取得的办刊成果,介绍了为办出高水平的刊物而采取的一些可行措施。
郝玲,李霞[6](2001)在《几种重要中文化学期刊的论文合着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1996~1999年化学领域的五种期刊为统计源,对所刊载论文的数量、合着者人数、合着机构数以及基金资助状况等分别进行统计。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统计数量进行分析研究,探求舍着状况对谊领域学科发展的影响。
梁淑云[7](2000)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发展史》文中研究表明
姜晓岗[8](2000)在《科技期刊被引频次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从期刊的学科分布、期刊规模、参考文献状况、期刊刊名变更、期刊自引等角度,较全面地分析研究影响科技期刊被引频次的相关因素,并就完善计量指标数据的科学化等提出建议。
二、1994~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节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4~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节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安排 |
2 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大学竞争及竞争主体的分析 |
2.1.1 大学竞争的动因 |
2.1.2 大学竞争主体的分析 |
2.2 大学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及特征 |
2.2.1 大学战略管理及特征 |
2.2.2 西方一流大学战略管理启示 |
2.3 大学战略管理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
2.3.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特性 |
3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定位 |
3.1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 |
3.2 国内外大学学术水平状况分析 |
3.2.1 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总数统计 |
3.2.2 论文质量统计 |
3.2.3 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统计 |
3.2.4 师资力量的差距比较 |
3.3 学术战略—大学竞争的核心战略 |
3.3.1 学术战略的提出 |
3.3.2 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分析 |
3.4 学术水平的内涵与特征 |
3.4.1 学术水平的内涵 |
3.4.2 学术水平内涵的曲解 |
3.4.3 学术水平定义及特征 |
4 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
4.1 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理论依据 |
4.1.1 单个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
4.1.2 整体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4.1.3 构成要素确定的理论依据 |
4.2 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分析总结国内外大学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构成 |
4.2.2 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3 指标体系的筛选过程 |
4.2.4 评价的意义 |
4.3 指标体系构成要素的分析及计算 |
4.3.1 分析性指标含义 |
4.3.2 显性指标分析 |
4.3.3 各个指标的计算公式 |
5 以学术水平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
5.1 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集成 |
5.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步骤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 |
5.3.1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步骤 |
5.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具体过程 |
5.4 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6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调查问卷 |
(2)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的科研评价实践 |
1.2.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2.3 简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科研评价概述 |
2.1 科研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科学研究 |
2.2.2 价值与评价 |
2.2.3 科研评价 |
2.3 科研评价的模式 |
2.3.1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
2.3.2 线性评价与非线性评价 |
2.3.3 规模评价与效率评价 |
2.4 科研评价的基本原则 |
2.5 科研评价的分类 |
2.6 科研评价的信息收集 |
2.6.1 信息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
2.6.2 评价信息的检验 |
2.7 科研评价结果的检验 |
2.7.1 科研评价结果的信度检验 |
2.7.2 科研评价结果的效度检验 |
3 同行评议方法 |
3.1 同行评议概述 |
3.2 同行评议的主要形式 |
3.3 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 |
3.3.1 谁是同行? |
3.3.2 同行专家的选取原则 |
3.4 同行评议的规范与约束机制 |
3.4.1 对同行评议的组织者和管理人员的规范和约束 |
3.4.2 对同行评议专家的规范和约束 |
3.4.3 对同行评议结论的约束 |
3.5 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 |
4 德尔菲法 |
4.1 德尔菲法及其特点 |
4.2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
4.3 德尔菲法的问卷设计 |
4.4 德尔菲法的数据处理 |
4.5 经典德尔菲法与变型德尔菲法 |
4.6 德尔菲法与一般专家调查法的比较 |
4.7 应用实例 |
4.7.1 实例介绍 |
4.7.2 评析 |
5 文献计量方法 |
5.1 文献计量学概述 |
5.2 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指标 |
5.3 科研评价的文献计量方法 |
5.3.1 文献分布规律研究 |
5.3.2 科学生产率研究 |
5.3.3 引文分析方法 |
5.4 文献计量方法的发展——信息计量 |
5.5 文献计量方法在科研评价中的应用 |
5.5.1 文献计量方法的主要应用 |
5.5.2 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
5.6 实证研究 |
5.6.1 实证一:通过自引率和自被引率评价学科发展状况 |
5.6.2 实证二:科研指标的分布拟合及应用 |
6 层次分析法 |
6.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6.2 实施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6.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2.2 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6.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6.2.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6.3 层次分析法的群组决策问题 |
6.4 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在建立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
6.4.1 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6.4.2 专家意见调查表的设计 |
6.4.3 数据处理及结果 |
6.4.4 讨论与总结 |
7 综合评价方法 |
7.1 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7.2.1 直接打分法 |
7.2.2 强制打分法 |
7.2.3 环比法 |
7.2.4 主成分分析法 |
7.3 确定基础指标评价值的方法 |
7.3.1 定性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7.3.2 定量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7.4 综合评价的数据合成模型 |
7.4.1 加权求和法 |
7.4.2 加权秩和比法 |
7.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7.4.4 TOPSIS法 |
7.5 实证研究 |
7.5.1 实证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
7.5.2 实证二:高校科研实力的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中国高校科研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附件二:第二次调查使用的问卷调查表(改进型) |
致谢 |
(4)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 |
1.1 从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看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和影响 |
1.2 从国际着名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看我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和影响 |
1.3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 |
2 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走向世界的对策 |
2.1 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
2.1.1 稿源国际化 |
2.1.2 编委会和审稿国际化 |
2.1.3 文字语言国际化 |
2.1.4 标准规范国际化 |
2.2 国际化的前提和支撑 |
2.2.1 报道我国最优秀的科研成果是创办国际性期刊的前提条件 |
2.2.2 改革期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期刊国际化的关键因素 |
2.2.3 实现期刊现代化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
2.2.4 政策性扶持和宽松的宏观管理政策是期刊国际化的有力保证 |
(6)几种重要中文化学期刊的论文合着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统计源的选取方法 |
2 1996~1999年五刊的合作概况研究 |
3 五刊论文的合着率、合着度研究 |
四、1994~1998年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百名表(节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 王春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07)
- [2]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 陈敬全. 武汉大学, 2004(02)
- [3]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地球化学》近年发展历程回顾[A]. 梁跃龙. 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 [4]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在国内外的地位现状及走向世界的对策[J]. 李廷杰,谢淑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06)
- [5]强化办刊特色 力创名牌学报[J]. 刘永新,刘伟,李桂英,张凯英.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1(03)
- [6]几种重要中文化学期刊的论文合着现状研究[J]. 郝玲,李霞. 情报杂志, 2001(01)
- [7]《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发展史[J]. 梁淑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06)
- [8]科技期刊被引频次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姜晓岗. 图书情报工作, 2000(09)